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电影中国机长的改编策略

主题:电影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7

简介:该文是关于电影和中国机长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电影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电影和中国机长论文范文

电影论文

目录

  1. 一、真实策略
  2. (一)事件与人物真实
  3. (二)视听真实
  4. (三)專业化真实
  5. 二、合理想象构建可能世界
  6. 三、全知视角

摘 要: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掀起了一波观影热潮,其改编策略值得探讨.首先,电影以真实事件为底本,遵循真实原则,指向了电影的艺术真实.其次,建立在现实真实的基础上利用电影虚构这一特征构建可能世界,突出英雄人物.再次,在叙事视角上,采用全知视角,不仅渲染了电影紧张的氛围,还展现了众生百相.

关键词:中国机长;真实事件;电影改编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创作,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是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将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将客观事实搬上银幕,是近些年来电影创作的一个趋势.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声画艺术,能最大限度地通过影像贴近现实,还原现实生活的影像属性.从客观事实走向银幕,需要通过艺术转换,而要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电影,改编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庆档上映,由真实事件改编的《中国机长》掀起一波观影热潮,其改编策略值得探究.

一、真实策略

因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遵循着真实原则.电影《中国机长》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视听真实和专业化真实构建了艺术真实的叙事空间.

(一)事件与人物真实

电影《中国机长》的故事原型是2018年的川航3U8633事件:5月14日,飞机从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飞机驾驶舱右侧挡风玻璃破裂,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机外.低温缺氧,飞机设备部分失灵的情况下,机长刘传健靠着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专业能力将飞机成功降落在成都,119名乘客均平安.事后,在模拟这段突发事件时,十次均以失败告终,这显示出此次事件的历史性,也表明川航事件蕴含着强烈的电影元素,有着“戏剧性潜力”,这也成为改编的契机.

《中国机长》以此为蓝本,从飞机玻璃破碎到最终成功降落双流机场,在事件起因、结局总体结构上,遵循原型事件的基本发展脉络.在人物上,电影也还原了大量的真实人物,不仅是机长、副驾驶、第二机长以及乘务长等主要人物都是一一对应的,而且部分后备单位工作人员也有原型人物.此外,一些重要的人物特征,人物话语也得到了保留和还原,比如其中一位空乘,她的腰伤与原型人物是对应的;人物话语上,飞机出现故障,刘机长和空管的对话完美地还原了现实中的对话,包括语气和断句,让观众迅速有了真实感.对事件框架、事件人物的真实还原,保留了“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真实感.

(二)视听真实

电影,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它的表达手段——视听元素不须想象就可以直接呈现到人们面前,使其产生一种仿佛直接目睹真人事物的感觉.”[8]视听元素的真实则会有“亲临现场”之感.

从视觉上来看,制作团队按1:1的比例还原空客A319,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密闭空间.电影在飞机遭遇气流、释压和返航途中,使用了大量的摇晃镜头制造颠簸画面,这些摇晃镜头显示了纪实的特征.从听觉上来说,玻璃破碎声,驾驶舱内的风声,最后飞机降落时出现的耳鸣声等,这些声音元素的融入,还原了事件现场的真实感.

从视听艺术的结合来看,则充分显示了电影其声画艺术的优越性.飞机飞入积雨层,闪电音效,客舱内摇晃颠簸,忽明忽暗的画面,冰雹和飞机撞击发出的声音,以及短暂失去信号时,电影的画面灰蒙,飞机机身发出响声,配乐凄婉.这一段以反差明显的灰黑色和干净的蓝天雪山色对比,强化了人物内心情感的真实变化,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也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同步感受到了未知、害怕、恐惧、绝望、希望等复杂且变化着的内心情感,再加以对听觉元素闪电音效、机身声和配乐的精心构造和有目的控驭上,所表达出的害怕与绝望十分清晰.即通过画面和声音来获得多重感官体验,以此吸引观众“沉浸式”观看,营造真实的现场环境“亲临感”,构建了电影艺术的真实.

(三)專业化真实

《中国机长》在构建事件真实和视听真实感的同时,其特殊性在于叙述了航空人员的真实工作状态.影片开场有条不紊地介绍起飞前的准备:身体状况检查,指甲检查,航线确认,气象情况会商,飞机外部检查,驾驶舱内检查和绕机检查等,这些繁琐细致的准备,这些专业细节的真实呈现,给观众展示了空客标准的起飞程序,展现了航空机组人员真实的工作日常.从一个电影来窥视一个职业、行业的真实面貌,满足了观众对职业和专业的好奇心.从工作人员们的各司其职展现他们平凡人生,也展现了一件不平凡之事的背后需要在场所有人做好自己的事.电影通过飞机一度混乱的场景,让观众反省自身,在遇见危险情况时,服从专业人士的安排,才是最正确的.其专业化真实的呈现,也是电影对职业的一次新的探索.

二、合理想象构建可能世界

“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中国机长》,正如前一部分所说,其遵循真实原则,故事底本是“真实事件”,但电影是“艺术”,改编并不是“真实事件”的复制或简单再现.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本文故事的对象材料、原始风貌和社会历史背景,它只是构造故事的元素,而不是“本文故事”自身.[9]就像是电影开头打上的“姓名、角色及事件经戏剧化处理”一样,电影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并不是真实的“复制品”.电影本质是虚构和想象的艺术,“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是为了将一个典型性事件以声画艺术的形式再现在观众的面前,其艺术表达形式是允许电影在“真实事件”改编时运用想象合理进行艺术加工,情节需要有起伏,有张力,使成为一个戏剧性的电影艺术作品,从而完成真实事件到电影的转换.

原型事件四十分钟,是不足以支撑一部电影的时长,所以在改编中,需要寻找能够填充、丰满故事的情节.“而电影总是善于在规定的叙事时间内讲述一个个或温情、或恐怖惊险、或滑稽搞笑的富于戏剧冲突的故事,不论是外部的激烈动作,还是内在的情感斗争,都是他们所倚重的增强故事可看性的手段,通过在叙事中建立一个个颇有趣味的看点,控制着观众的情感走向,让其至始至终保持着高昂的观赏情绪.”[10]所以《中国机长》增加的情节不论是刻意找茬的男人、雷雨天气、喝酒闹事的男人、机长幻想女儿的画面,始终是“颇有看点”或戏剧性的情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故事的可看性.

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结合,把电影构建成一个可能世界,其一方面通向现实,一方面通向可能世界.电影中构建的可能世界是可能发生但在实际原型事件中没有发生的,最明显的可能世界构建是雷雨天气,也是电影矛盾冲突最激烈的一段.但“可能世界的叙述,在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之中仍然受控于人类经验,此类电影的想象本身就基于对事实的理解,绝非在空白域上大做文章;可能世界叙述的成功就在于很好地为叙述事件进行了扩充.”[11]雷雨天气的想象来自于日常飞行经验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并加以戏剧化处理,将这段经验增加进电影,扩展了电影的宽度,突出了机组人员平凡而伟大形象:冷静智慧坚定的机长,冷静细致耐心的乘务员.3U8633事件发生所产生的社会反响,也就是平凡英雄形象,电影基于此认同,通过增加雷雨天气的设定,顺应观众期待的同时加深共鸣,将他们“英雄”二字更清晰深刻体现出来.建立在真实事件基础上深入刻画形象,往往更能使观众接受电影设定并完成“二次认同”.也因此,雷雨天气可能世界的建构发挥了其意义.

“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其所追求的不再仅限于“真实事件”,而除了真实事件的“意义先行”之外,电影也有着属于电影故事世界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由于叙事机制的精彩,时常会令人分辨不清,让观众们深感认同的是更偏向于影片的事件重造,还是原来的故事本身”[12]也就是說,观众在“沉浸式”观影中完成“二次认同”的时候,实际上有着对电影故事的自我认知.所以电影中的意义不再仅限于“真实事件”本身所带来的意义,还包括参与电影完成的编剧、导演,演员以及接受者所领悟到的意义.而电影可能世界建构的效果,即情节艺术加工的效果,在于其剧本情节的环环相扣,而不再是仅立足于叙述的真实蓝本,不论是雷雨天气、喝酒闹事的男人,还是幻想女儿生日的画面,电影在前期叙述中皆有铺垫.也就是说,《中国机长》在电影的叙述中虽然增加了多条线索,但基本上达到了剧情的连贯性,所以其构建的可能世界在电影艺术的范围内也是成立的.

三、全知视角

视角,叙事者的观察点,也就是视点,对电影来说,视点就是镜头.全知视角指置身于故事之外的人的第三人称观察、讲述.全知视角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在任意一点上观察.此视角在电影中拥有更广阔的环境勾勒和氛围渲染的特点.

在电影《中国机长》中,大多时候都是一个全知全能故事之外的叙事者在观察和叙事,这在电影核心事件中表现得极其明显.在玻璃破裂脱落到安全降落的故事里,叙事者无所不在,不受限制,既观察到突发情况中的“核心”事件,也观察了“卫星”事件;既观察主要人物,也不忘用几个镜头刻画次要人物.在驾驶舱里,展现了机长坚强的意志、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在客舱内,镜头展现了众生百相:飞去见战友的爷爷,回家的藏族母子,多要一份小菜的中年女人,在危急时刻告白的小伙,喝酒的中年男人等人物形象.站在事件外看平凡而真实的人,接近生活本身的平凡与复杂多样的风貌,电影有了更多的人文情怀,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感和同理心.飞机之外的视角,有塔台、空管、医疗和飞行爱好者等等.运用全知视角,影片故事拥有了变化的叙述角度和丰富的叙述层面,展现一幅全局的画面.观众成为了全知全能的人,这大大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看到了机长、乘务员等航空人员的专业,中国民航后备保障系统的完善,也看到了在面对危难时,普通人的情况,展现复杂人性,进而到达呈现生活百态,感染观众的目的.

在《中国机长》这部电影中,影片带来了情感参与的过程,这种参与性不仅是通过“真实”所带来的,也是运用全知视角营造的.《中国机长》运用全知视角,透过其他视角的紧张,为这部电影营造了更多的刺激和紧张的氛围.空中管制的呼叫,空中飞机不停地呼叫3U8633,气象小组紧张的气氛,塔台紧急安排,医疗救护人员的“中国速度”等,无时无刻不在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让观众也跟着这样的氛围紧张,仿佛所有的人都同步经历着事件,期望飞机平安落地,明明是知道结局的事,但观众仿佛置身其中.对《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来说,正是叙事视角制造了观影兴趣,创造了悬念,渲染了氛围,吸引观众“沉浸式”观看,带来了情感参与的过程.

《中国机长》通过真实原则建立了打动人心的基础,用艺术加工的可能世界扩充、丰满故事,突出英雄形象,再用叙事者不定视角多角度展现突发事件所牵扯的人物的真实处境,叙述了一个全知视角下完整清晰的紧急迫降的故事.电影虽有不足,但在满足期待视野的同时带来了陌生化效果,也不失为“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一次创新.

参考文献

[1]宋家玲.论电影叙事之当代生存状态[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10.30-31

[3]彭晶晶.从新闻到电影:当前我国新闻改编电影现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37-38

[4]赵禹平.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跨界叙述”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07期

[5]汪萌.“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J].电影文学,2016年第19期

总结:此文评论:这是适合电影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电影和中国机长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电影和中国机长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电影引用文献:

[1] 中国电影论文范文 中国电影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中国电影论文范文 中国电影类毕业论文怎么写3000字
[3] 中国电影论文范文 中国电影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5000字
《电影中国机长的改编策略》word下载【免费】
电影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