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珠宝论文题目公共基础知识,珠宝论文题目山东省

主题:学时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4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课程学时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课程学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课程学时论文范文

学时论文

目录

  1. 2.017-2017学年暑期学校课程目录
  2. 学时:7月20日第二模块第2学时课程视频

2.017-2017学年暑期学校课程目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教师姓名 开课院系 课程类型 00135000 微分方程的解析和数值方法 许进超 数学科学学院 B 00432216 量子力学Ⅱ 钱志新 物理学院 B 00332110 认识实习 张信荣 工学院 A 00332120 生产实习 张作泰 工学院 A 04831940 快速微流控芯片制备实验 王玮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A 04831930 众核计算与并行程序设计 陈一峰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A 04830520 程序设计竞赛实践 郭炜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A 04831680 测量与控制系统 赖舜男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A 04831920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原理 鲁文高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B 04831910 软件产品线工程 周明辉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B 04830810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 蒋伟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A 04831960 工程科学研究方法 陈文新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B 04831830 大规模数据处理/云计算 闫宏飞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B 04831840 职业规划与领导力发展 张铭等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B 04831950 生物特征识别 张大鹏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B 01139590 癌发生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英文) 赖志春 生命科学学院 B 01130910 生物学野外实习 许崇任 生命科学学院 A 01430870 普通地质实习 张志诚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A 01231440 区域地质实习 季建清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A 01231420 综合地质实习 魏春景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A 01233240 地球物理野外观测与资料处理实习 周仕勇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A 01235190 遥感,制图和GIS野外综合实习 邬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A 01431440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 王长秋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B 01233170 地震概论 赵克常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B 01535130 野外生态学 刘鸿雁 城市与环境学院 A 01537530 普通地质实习 刘耕年 城市与环境学院 A 01539340 地貌实习 莫多闻 城市与环境学院 A 01635060 大学生心理健康 姚萍 心理学系 B 01630081 健康人格心理学 杨眉 心理学系 B 02033520 西方文学经典导 读 张辉 中国语言文学系 B 02033530 中国古代文化 刘萍 中国语言文学系 B 02131450 当代印度史 林承节 历史系 B 02132550 中东历史与文化专题 昝涛 历史系 B 02139030 海外中国学 侯孟沅 历史系 B 02330050 西方哲学导论 曾志 哲学系 B 02330142 *学导论 王海明 哲学系 B 02332311 佛教导论 姚卫群 哲学系 B 02240320 考古学导论 张弛 考古文博学院 B 02433280 当代中国外交与边疆民族 张植荣 国际关系学院 B 02433290 国家安全政治经济学(英文) 外教 国际关系学院 B 01833300 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 彭增军 新闻传播学院 B 03232334 公共政策学导论 杨敏华 政府管理学院 B 02930871 涉外民商事之法律适用 张潇剑 法学院 B 02939991 英美侵权法(中英文) 杨自然 法学院 B 03032360 中国文化史 王锦贵 信息管理系 B 02533520 国际金融 王曙光 经济学院 B 03130400 教育社会学思考 钱民辉 社会学系 B 03835470 美国诗歌导 读 梅申友 外国语学院 B 03835950 高级英语口语 外教 外国语学院 C 03835900 高级英语写作 外教 外国语学院 C 03835800 实用基础英语写作 沙筱薇 外国语学院 B 03835350 大学英语听说 卢炜 外国语学院 B 03835230 实用英语词汇学 张华 外国语学院 B 03835170 高级英语听力技巧 刘红中 外国语学院 B 03532260 中日文化交流史 滕军 外国语学院 B 04330881 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基础 马清 艺术学院 B 18050170 中医入门 钱瑞琴 医学部 B 18050150 营养与疾病 张玉梅 医学部 B 18050180 人体免疫与健康养生 王月丹 医学部 B 04130030 太极拳 赫忠慧 体育教研室 A 04130040 健美操 袁睿超 体育教研室 A 04130060 羽毛球 武援朝 体育教研室 A 30330500 ACM/ICPC竞赛训练 郭炜 教务部 B 30330480 中国的世界遗产(英文) 张成渝 教务部 B 30330490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英文) 李连发 教务部 B 注:类型A:只供校内学生选课,类型B:有部分名额招收校外人员选课.C类:为小班外语类课程和高级讲座课程. 数学科学学院

   微分方程的解析和数值方法(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fo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许进超 教授

   课程编号 00135000 学分 2

   授课对象 理工科类本科生(数学,物理,力学,地空)

   先修课程 数学分析,线性代数,计算机语言

   课程简介:

   这是一门关于微分方程的新课程.这门课程将将微分方程的理论,数值逼近和相关的应用结合在一起讲述.一方面, 微分方程的理论结果是构造和分析相应的数值格式的过程中基本的部分.基于这样的理由, 计算方法最好与相应的微分方程的理论结合在一起讲述,至少相应的理论结果应该很好的在课程中叙述出来. 实际上却是常常没有很好的顾及这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对微分方程的计算机模拟提供一个方便的得到可视化的微分方程解的方法,特别是在微分方程的解析解不存在的情况下.因此我们计划提供一个名为《微分方程的解析和数值方法》的本科生课程.这门课程将基于北京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本科的传统的微分方程课程,该新课程的内容将包含基本的数值技术,微分方程,解析方法,有限差分和有限元格式以及微分方程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应用等.

   学时安排::

   常微分方程解法 (2学时)

   椭圆方程 (12学时)

   抛物方程 (10 学时)

   波动方程 (6 学时)

   解析解法和数值解法以及两种方法的联系.

   考核方式:

   每周一次作业和一次上机题目.上机题目由学生分组完成.

   期末考试

   教材:

   Aslak Tveito and Ragnar Winther,Introduction to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Springer-Verlag,1998

   参考资料:

   1,Cheney and Kincaid,Numerical Analysis: Mathematics of Scientic Computing,Brooks/Cole,2000

   2,Mark S. Gockenbach,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SIAM,2002

   3,李荣华,冯果忱,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林成森,数值计算方法(上,下),科学出版社,2005

   5,Rainer Kress,Numerical analysis,Springer-Verlag,1998

   6,G.Evans, J. Blackledge and P. Yardley,Analytic Methods fo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Springer,2001

   7,孙志忠,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科学出版社,2005

   8,应隆安,有限元方法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胡祖炽雷功炎Philippe G. Ciarlet,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Elliptic Problems,SIAM,1978

   教师简介:

   Professor (1995-present), Associate Professor (1991-1995), Assistant Professor (1989-1991), Math Dept, Penn State.北京大学长江计划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从2005年开始,每年暑期在北大主持关于自适应方法的暑期课程.

   返回目录

   物理学院

   量子力学Ⅱ(Quantum Mechanics Ⅱ)

   钱志新 副教授

   课程编号 00432216 学分 2

   授课对象 物理类高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 量子力学Ⅰ

   课程简介:

   在量子力学Ⅰ的基础上,介绍He原子和多电子原子的基本理论, 主要讨论量子力学中的微扰理论和变分方法; Hartree 理论, Hartree-Fock 理论和Thomas-Fermi理论. 双原子分子,)J.J.Sakurai,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5,R.P.Feynman等,量子力学和路径积分

   6,H. 艾林 等,量子化学

   7,L. Pauline,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

   教师简介:

   钱志新,2000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量子多体理论.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发表论文30余篇.

   授课:量子力学II(2004 --2017);量子统计力学 (2004-2017).

   返回目录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快速微流控芯片制备实验(Rapid prototyping of microfluidics)

   王玮 讲师

   课程编号 04831940 学分 1

   授课对象 无要求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课程简介:

   微流控芯片在生物检测,化学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商业价值.通常情况下,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往往依托于微电子加工工艺(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MEMS),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近年来,快速芯片制备技术成为国际微流控芯片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许多低成本,短制备周期的微流控芯片制备技术被开发出来,这对芯片功能的原理验证,性能的初步表征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方法的出现使得微流控芯片技术不再曲高和寡,而逐渐成为生物,化学,流体力学等领域的基本研究手段,从而有力地促进相关的研究的前进.

   本课程为实验课,在简单介绍目前快速微流控芯片制备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开发学生的亲自动手实践能力,实践环节中主要教授授课教师在科研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干膜光阻光刻"-"PDMS注模"-"Corona辅助PDMS键合"一整套快速微流控芯片制备技术,以此具体化选课学生对微流控技术的理解,触发学生对以微流控技术为研究手段,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热情.学时(学时)0%+课40%

   教材:方肇伦,"微流控分析芯片",科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资料:

   1,干膜光阻光刻工艺SOP,2017

   2,标准PDMS工艺SOP,2017

   3,标准Corona辅助PDMS键合工艺,2017

   4,林炳承图解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科学出版社林炳承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科学出版社Berthier J,Microfluidics for Biotechnology,Boston: Artech,2006

   7,方肇伦微流控分析芯片的制作和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方肇伦微流控分析芯片科学出版社朱鹤年基础物理实验教程 物理测量的数据处理与实验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返回目录

   众核计算与并行程序设计(Many-Core Programming)

   陈一峰 研究员

   课程编号 04831930 学分 1

   授课对象 计算机系高年级,研究生为主.数理专业需有足够C编程经验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近年发展起来的多核(Multi-Core)技术在同一芯片上集成多个处理器核并通过共享片上和片外存储器相互通信.核数目在32 以上的又称为众核(Many-Core)技术.当前生产商已经推出多达核的(GPGPU)处理器,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众核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有助于将超级计算能力

   5,对众核编程技术未来的展望.

   参考资料:

   1,NVIDIA,CUDA Programming Guide

   2,MPI Forum,MPI Forum MPI: A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Proceedings of Superputing '93,IEEE CS Press,1993

   3,Volkov & Demme,Benchmarking GPUs to tune dense linear algebra,SC'08,2017

   4,迟学斌,高性能并行计算,2005

   5,Ian Foster,Desig. and Build. Parall. Prog. Programs,Addison Wesley,1995

   6,Chen&Sanders,Logic of global synchrony,ACM TOPLAS,2004

   7,M. Fatica,Accelerating Linpack with CUDA on heterogenous clusters,GPGPU'09 ACM,2017

   8,Blelloch,Programming parallel algorithms,CACM 39(3),1996

   9,Valiant,A bridging model for parallel putation,CACM 33(8),1990

   10,Dean&Ghemawa,MapReduce: Simpli_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s,OSDI,2004

   教师简介:

   陈一峯1996年北大计算机专业学士,1997年北大计算机系助研,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2000~2004年任英国莱斯特大学计算机系讲师,2005~2017年任英国杜伦大学计算机系讲师,2006~澳门联合国大学软件所访问研究员,2017年按北大百人计划回国任北大信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共发表文章28篇,国外学术刊物26篇,国内2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23篇.曾出任形式化方法集成国际会议 6th Integrated Formal Methods,IFM 2007 UTP Special Session 特别议程主席,以及多个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包括:计算的理论方面国际会议 ICTAC 2004,ICTAC 2005,ICTAC 2006,程序设计统一理论国际会议 UTP 2006,UTP2017,形式化方法集成国际会议IFM 2007返回目录

   程序设计竞赛实践(Programming Practice for ACM/ICPC)

   郭炜 讲师

   课程编号 04830520 学分 2

   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队员设置,通过一个假期的训练,使队员达到在亚洲赛区的比赛获得前十名的水平.

   通过大量的编程训练,使得学生对算法能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并且编程的速度和准确性都远胜未有信息学竞赛经历的北大信息学院研究生.

   事实证明参加ACM/ICPC竞赛队训练的学生,在校内帮助教师完成科研任务常获好评,在校外也是微软,Google,百度等知名企业争相招聘或实习招募的对象.或到企业进行实习,均十分胜任,并获得好评.

   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涉及ACM/ICPC竞赛中用到的大量算法,包括:枚举,递归,搜索,贪心,组合数学,数论,图论,计算几何,高级数据结构等.

   授课方式以学生做题题为主,讨论班和讲座为辅.

   每周一至周五9:00-14:00进行5个小时的模拟比赛,赛后讨论.周末总结.

   不定期安排专题讲座.

   7月份队员各自训练,提高个人能力,8月份每3人组一队训练,锻炼配合和实战能力.

   根据平时训练表现和对内比赛名次评定成绩.

   参考资料:

   1,刘汝佳等,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清华大学出版社

   2,算法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文新等,程序设计导引及在线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4,侯捷,C++标准程序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5,张铭等,数据结构预算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6,周培德,计算几何,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师简介:

   曾经讲授过操作系统(辅修), J论文范文a程序设计语言(辅修),多年来一直讲授《程序设计实习》课程,从2004年起担任ACM/ICPC北大队教练.

   返回目录

   测量与控制系统(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赖舜男 工程师

   课程编号 04831680 学分 2

   授课对象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三年级本科生

   先修课程 电子系统设计

   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一门以实验课程为主的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选修课,内容包含测量技术,控制技术等;讲授测控系统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典型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技术了解发展趋势学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2007)1989~1997:《测试技术》课程;

   2017~2017:1991~1993:北京吉普213前后通风窗总成国产化项目;

   1994~1995:秦皇岛港三期工程综合测试项目;

   1995~1996:锦西钢管厂圆弧磨床无级调速系统的研制;

   返回目录

   高等模拟集成电路原理(Principle of advanced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

   鲁文高 副教授

   课程编号 04831920 学分 3

   授课对象 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

   先修课程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

   课程简介:

   在《模拟集成电路原理》课程中学习了放大器的增益,噪声,频率,稳定性等特性的分析方法之后,本课程将结合CMOS工艺技术,版图与封装等电路加工的物理过程,来分析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各种非理想因素――非线性与不匹配的影响,以及为减小这些影响,在电路,版图设计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并简单回顾MOS管的短沟道效应,介绍MOS管的器件模型如何反映这些效应,以便使电路的仿真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除此之外,还将介绍几种常用电路的原理与设计,包括带隙基准,开关电容电路,振荡器,锁相环等.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考核方式期末考试0%+0%

   教材:陈贵灿等译Behzad Raz论文范文i着,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

   1,Paul R. Gray等,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Phillip E.Allen等,CMOS Analog Circuit Design,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Alan Hastings,The Art of Analog Layout,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R. Jacob Baker等,CMOS Circuit Design, Layout, and Simula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D论文范文id A. Johns等,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John Wiley & Sons Inc,1996

   6,Willy M.C. Sansen,Analog Design Essentials,Springer,2006

   7,Roland E. Best,Phase-Locked Loops Design,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Chris论文范文her Saint等,IC Mask Design: Essential Layout Technique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Avant!,Star-Hspice Manual,Avant! Corporation,2000

   10,甘学温等,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教师简介:

   主讲过的课程:

   2006-2017年:《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北京大学信息学院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每周3学时;

   2005年:《微电子学实验》,北京大学信息学院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每周4学时;

   2006-2017年:《集成电路设计实习》,北京大学信息学院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每周4学时;

   2007-2017年:《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北京大学软微学院,每周3学时.

   2017年获北京市精品课程

   主持科研项目3项:

   微型陀螺信号读出与处理电路设计与研究;短波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设计与研究;电源管理芯片设计技术研究.以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包括重大专项,型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返回目录

   软件产品线工程(Software Product Line Engineering)

   D论文范文id Weiss/周明辉 主任/副教授

   课程编号 04831910 学分 2

   授课对象 高年级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

   课程简介:

   软件工程方法帮助人们理解软件项目开发,并有效开发软件产品,对于许多毕业后将步入软件企业的同学们非常重要,但学术界经验往往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有鉴于此,本课程提取来自产业界的开发实例和经验来设计,希望使得信息学院学生们对于软件项目开发方法和过程有更透彻的了解,对于如何将抽象知识结合到工程中有更好的锻炼.

   软件产品线工程是一个创建产品家族的过程,它使得家族成员能够被快速有效地产生.它集成了来自需求规范和体系结构的思想来建立生产过程和工具以支持产品的产生.初始需要的工程化投资可以在2-4个产品后得到补偿.

   本课程将讲述软件产品线工程的基础思想,以及展现它们将如何应用到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实例来自美国产业界,教学老师之一是软件产品线工程方法的创始人.学生将领略到最先进的软件工程思想,并参与产品线工程过程来开发实例产品,得到软件项目实践锻炼.

   教学大纲:

   本课程由D论文范文id Weiss博士和周明辉副教授共同讲授,主要以讲座的方式,并穿插以大量的课程讨论和练习.

   拟每周安排2次,一共4周,共8次课来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每次历时4个小时,具体的讲座内容参见附页.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穿插大量的应用实例讨论,并辅以实例练习.

   考核方式:

   (1) 出勤考核30%;

   (2) 课堂上练习与表达的参与程度40%;

   (3) 课程学习心得报告30%.

   参考资料:

   Bachmann, F., Bass, L., Clements, et al; Documenting Software Architectures: Views and Beyond,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 2002

   Basili, V. and Weiss, D.; A Methodology for Collecting Valid Software Engineering Data,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SE-10, No.6, November, 1984, 728-738.

   Clements, Paul, Northrop, Linda, Software Product Lines: Practices and Patterns, Addison-Wesley, 2001

   Coplien, J., Hoffman, D., Weiss, D., Commonality and Variability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IEEE Software, November/December 1998, pp. 37-45

   Cuka, D., Weiss, D.; Engineering Domains: Executable Commands As An Example, Pro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Reuse, June, 1998

   Parnas, D.L.,Clements, P.C., Weiss, D.M.; The Modular Structure Of Complex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SE-11., pp. 259-266, March 1985, also chapter 16 in Hoffman, D, and Weiss, D (eds), Software Fundamentals: Collected Papers of D论文范文id L. Parna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April, 2001

   Parnas, D.L., On A Buzzwor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roc. IFIP Congress 1974,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1974, also chapter 8 in Hoffman, D, and Weiss, D (eds), Software Fundamentals: Collected Papers of D论文范文id L. Parna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April, 2001

   Parnas, D.L., O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ogram Famil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SE-2:1-9, March 1976

   Parnas, D.L., Designing Software For Ease Of Extension and Contra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SE-5, March 1979, 128 -138, also chapter 14 in Hoffman, D, and Weiss, D (eds), Software Fundamentals: Collected Papers of D论文范文id L. Parna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April, 2001

   Slye, H, , Sun, H, Trung, T, Weiss, D; "Decision-model-based Code Generation for PLE", SPLC 2017, September, 2017

   Weiss, D论文范文id, Klein, John; "What Is Architecture?", Chapter 1 of Beautiful Architecture, O'Reilly, 2017

   教师简介:

   课程的第一讲授人D论文范文id Weiss博士,是美国着名通信公司论文范文AYA软件研究中心主任,此前是Bell实验室朗讯技术软件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软件工程研究和实践,与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有广泛深入的合作,并有丰富的讲学经验.他发明了goal-question-metric软件度量方法,他还以软件系统的模块化结构方面的开拓工作,以及软件产品线工程方法的主要创始人享誉国际软件工程领域.他所领导的论文范文AYA软件研究中心在2007年被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评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商业性软件工程研究机构.

   课程的第二讲授人周明辉博士,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工程和中间件技术.已在重要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参与及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973,863,教育部重大,欧盟第7框架等项目.返回目录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I)(Digital Design Using PLD)

   蒋伟 副教授

   课程编号 04830810 学分 2

   授课对象 电子学系和微电子学系本科生

   先修课程 数字逻辑电路

   课程简介: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和原理,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方法和工具,学习硬件描述语言VHDL,锻炼设计和实现数字系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程内容以实验为主,辅以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构原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性和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方法和工具介绍,硬件描述语言VHDL简介和数字系统设计方法概述.

   实验内容分为1个入门实验,3个单元实验和1个系统实验,均利用可编程逻辑电路实验箱完成.入门实验主要是熟悉开发工具和流程,单元实验是一些常用的简单数字电路实现,这两个均由同学独立完成.系统实验需完成一个中小规模的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题目提倡自选,也可以选择教师给出的参考题目如单片机,计算器和频率计等.

   系统实验由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每组约3-4人.同学们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锻炼交流和合作能力.其成绩评定除了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检查外,还增加了答辩.完成系统实验的小组成员需向教师和其他同学用PPT汇报设计的思路,方法和结果等,并回答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通过答辩锻炼同学们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达到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的目的.

   教学大纲:

   1,入门实验(4课时,不计分)

   理论教学:课程简介, 可编程逻辑器件常识,实验平台简介,Quartus软件开发流程介绍

   实验内容:用实验箱完成一个简单的逻辑电路(与门)的设计,验证

   2,单元实验1(4课时,10分)

   理论教学:层次化设计方法,VHDL语言编程的注意事项,设计的优化,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使用

   实验内容:完成一系列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验证,包括三-八译码器,二-十进制转换器,四位比较器和四位无符号整数加法器

   考核方式:课堂检查+实验报告

   3,单元实验2(4课时,10分)

   实验内容:完成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验证:扫描显示电路,可逆加减计数器

   考核方式:课堂检查+实验报告

   4,单元实验3(4课时,10分)

   实验内容:状态机和层次化设计:简单的状态机,脉宽测量电路

   考核方式:课堂检查+实验报告

   5,系统实验(20课时,50分)

   实验内容:自选题目,分组完成中小规模的数字系统设计.

   答辩在最后一次系统实验课时间后半段进行.

   考核方式:课堂检查(30分)+实验报告(10分)+答辩表现(10分)

   教材:《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讲义,未公开出版

   参考资料:

   1,潘松,EDA技术实用教程,科学出版社,2002

   2,卢毅,VHDL与数字电路设计,科学出版社,2001

   3,蒋璇,数字系统设计与PLD应用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褚振勇,FPGA设计及应用(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06

   5,北理工ASIC研究所,VHDL语言100例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英]渥伦斯基 凌纯清译VHDL数字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EDA先锋工作室Altera FPGA/CPLD设计(篇)人民邮电出版社EDA先锋工作室Altera FPGA/CPLD设计(高级篇)人民邮电出版社任晓东CPLD/FPGA高级应用开发指南胡振华VHDL与FPGA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返回目录

   工程科学研究方法(Workshop on Engineering Research Methodologies)

   陈文新 教授

   课程编号 04831960 学分 1

   授课对象 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科学研究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的大学课程中很少涉及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系统介绍.通常,低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通过跟着高年级的同学进入项目研究,在此过程中自己总结实验技巧和研究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通常效率较低,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真正掌握有效的研究方法.

   面向刚刚或者即将开始参与科学研究的学生,本课程将以课题讲授和讨论的形式,重点介绍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所需要研究方法,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0%+0%

   参考资料:

   1,Sharan,Handbook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Greenwood,2007

   2,Sl论文范文in,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ition),2017

   3,Valiela,Doing Science Design, Analysis, and Communication of Scientific Reasearch,2017

   4,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博登斯,研究设计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6,杨建军,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7,林桂军,论文规范指导与研究方法,2004

   8,高尔,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六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毕润成,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科学出版社,2017

   10,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教师简介:

   Professor, Department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KUST)

   Deputy Director, Nano-Fabrication Facility (NFF), HKUST

   Adjunct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Adjunct Professor,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Technical Panel Member, Research Grant Council, 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 (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 of EDS,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 (IEEE)

   返回目录

   大规模数据处理/云计算Mass Data Processing/Cloud Comuting

   闫宏飞/论文范文 副教授/讲师

   课程编号 04831830 学分 2

   授课对象 高年级本科生或者研究生

   先修课程 一些计算机编程经验,最好是J论文范文a语言

   课程简介:

   Web网页全文索引,镜像网页消重,垃圾邮件过滤,天气模拟,星系模拟,上亿字符串的排序等,现在人们正处在一个面临海量数据处理挑战的时代.你想不想了解如何利用多台机器的并行计算能力来完成这些任务?并且是写少量的代码来做这些事情?

   这些应用,可以使用MapReduce分布式编程模型完成.在这为期5周的课程中,你会学习到:1)分布式系统通过几个和一个项目.项目将使用adoop(开放源代码实现的MapReduce).使用机群由网络实验室提供,需要学生自备能够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用于连接机群操作),我们会尽量安排在能够无线上网的教室,并尽量为大家争取到上机实习的机会.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如下:

   掌握MapReduce编程模型与运行环境的使用.

   掌握算法在MapReduce模型下并行化的基本方法.

   了解MapReduce运行分布式环境的实现技术.

   了解算法并行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

   了解并培养并行化思考问题的习惯.

   参考书:

   1,Andrew S. Tanenbaum, Maarten ven Steen,Distributed Systems: Principles and Paradigms, 2/e,Prentice Hall,2006

   2,Kenh P.Birman,Reliable Distributed Systems: Technologies, Web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Springer Verlag,2005

   3,George Coulouris, Jean Dollimore, and Tim Kindberg,Distributed Systems: Concepts and Design, 4/e,Addison Wesley,2005

   4,Chris论文范文her D. Manning, Prabhakar Ragh论文范文an and Hinrich,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Retrieva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7

   5,Pierre Baldi, Paolo Frasconi and Padhraic Smyth,Modeling the Inter and the Web:Probabilistic Methods and Algorithms,Wiley,2005

   6,Andrew S. Tanenbaum,Computer Networks 4/e,Prentice Hall,2002

   7,Andrew S. Tanenbaum,Modern Operating Systems 3/e,Prentice Hall,2007

   8,Behrouz A. Forouzan,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From Data Manipulation to Theory of Computation,Thomson Brooks/Cole,2002

   9,(Harvey & Paul) Deitel,C++ How to Program, 5/e,Prentice Hall,2005

   10,Bruce Eckel,Thinking in J论文范文a, 3/e,Prentice Hall,2002

   教师简介:

   闫宏飞教学简历:

   CS501 Distributed Systems(Spring 2017),研究生课

   CS101 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Fall 2007),本科生课

   CS501 Distributed Systems(Fall 2005) ,研究生课

   CS501 Distributed Systems(Fall 2004) ,研究生课

   CS201 Machine Organization and Assembly Programming(Spring 2004) ,本科生课

   CS501 Distributed Systems(Fall 2003) ,研究生课

   CS201 Machine Organization and Assembly Programming(Spring 2003) ,本科生课

   TA for CS512 Data Mining: A Special Course in CS, Peking Univ. (Summer 2002), Sponsored by Dragon Star Committee and instructed by Professor Jiawei Han from UIUC.

   闫宏飞科研简历:

   闫宏飞,男,1973年出生,博士,副教授.200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06.6-2007.6 美国UIUC 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网络与分布式和信息检索.出版学术专着1部,发表论文17篇.在李晓明教授的指导下,实现了天网搜索引擎的升级和完善,设计并实现了网页搜索量达千万量级的分布式搜索引擎.设计并实现的CWT100g中文Web测试集,目前是国际上最大的中文网页评测集.连续4年主持中文Web信息检索评测,以及连续2年同国家863信息检索评测合作.获得一项200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主要研究工作: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问答式信息检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子课题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开放实验室课题基金"Web数据资源的分布结构"课题的负责人.并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第六课题)等多个科研项目.

   论文范文教学简历:

   CS502 Web Based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s (Fall 2004,2005,2006,2007,2017) ,研究生课

   CS101 Introduction to Computing(Fall 2006),本科生课

   论文范文科研简历:

   论文范文,男,1975年出生,博士,讲师.2004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布式系统和WEB信息检索,曾经负责设计与实现了天网搜索引擎的索引系统,在大规模网络数据的组织与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北京大学开设了"Web 信息体系结构"和"大规模数据处理"课程,近年来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国家863课题"数据空间的组织,存储与索引技术"的工作,结合北大网络实验室的网络信息博物馆(天网大全)中的近50TB网页数据的管理和高效再访问开展数据存储与组织技术方面的研究,带领一个小组用C++实现了GFS,MapReduce.

   返回目录

   职业规划与领导力发展(Career Planning & Leadership Development)

   张铭/赵海燕 教授/副教授

   课程编号 04831840 学分 2

   授课对象 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社会急剧变迁的21世纪,只掌握专业上的一技之长,已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职场,也不足以获得充实,圆满的自我.有鉴于此,为配合即将踏入职场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拟定人生发展策略而设计本课程.

   在84级计算机系同学发起的"计算机系校友讲座基金"支持下,2017年暑期张铭教授和赵海燕副教授成功主持了"职业规划与领导力发展"暑期课程,获得了选课学生的好评.本课程拟将作为北大计算机系历届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的重要活动之一,持续开设下去.(课程*:fusion.grids./career)

   2017年暑期,本课程拟通过十多位在各种规模和形态的IT企业中摸爬滚打十数载,富有职业规划经验,有着激荡澎湃之人生的北大计算机系85级系友演绎自身在职场的切身体会,以作为他山之石来协助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基本技巧,进而培养学生从事职业的兴趣,技巧,能力,塑造清新独特的自我,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经验,IT人士的经济学,管理学经验,IT创业融资,中国软件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全球化过程等成功商业案例,以及市场开拓,渠道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等理念.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2,指导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的技巧,扩展生涯的知觉范围,增进生涯探索能力,促进自我的实现;

   3,陶冶学生职业活动志趣,培养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4,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学习团队合作精神,活出精彩的人生.

   由于生涯探索与规划是一个终身不断调适的过程,其具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均会因人而异,本课程只作为入门课程来引导学生如何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1) 出勤考核30%;

   (2) 课堂上表达与分享的参与程度20%;

   (3) 职业规划报告30%;

   (4) 课程学习心得报告20%.

   参考资料:

   1,ANNABEL BEEREL(赵伟译)领导与战略规划(Leadership Through Strategic Planning)机械工业出版社R.B.Miller, S.E. Heiman,Strategic Selling,Miller Heiman Inc,1987

   3,Bruce R. Stuart,The Channels Handbook,Channel Corp Managemen,2002

   4,T.L. Friedman,The World Is Flat,Holtzbrinck,2005

   5,克里斯.安德森中信出版社美)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国青年出版社(美)柯林斯从优秀到论文范文中信出版社(英)托姆林森Tomlinson),教育领导力的修炼——实现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课程第主持人张铭,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91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兼任教育部理工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自1991年留校以来,自1998年以来主持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和信息科学学院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主干基础课程编写计算机专业教材7部,发表教学论文7篇.主持编写了国家十一五教材《数据结构与算法》(排名1,2017年5月).主持的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获2004年度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1).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语义网,数字图书馆等,多次开设研究生"语义网与数字图书馆"课程.主持完成了教育部二级子专题项目"北京大学地质数字博物馆管理系统"博士点基金项目"协作式论文范文络共享平台"惠普实验室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近年来,在重要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0多篇,发表学术专着1本,获得软件着作权1项,发明专利2项.课程第主持人赵海燕,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91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日本论文范文大学博士学位.长期担任本科生的专业课授课任务,其中既有注重实践的课程,诸如Unix程序设计环境和C程序设计语言,又有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专业课的数据结构课程.近5年来一直讲授主干基础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获2004年度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2),并编写国家《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排名2,2005年10月),编写国家十一五教材《数据结构与算法》(排名3).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理念和目标.在科研方面,主要研究工作涉及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复用及软件构件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等多个领域,先后主持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并作为主要成员和技术骨干先后参加了包括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其他部委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在内的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在重要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10).本课程的特邀讲者是十多位来自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拥有丰富的职业规划经验和激荡澎湃之人生的IT成功人士,大多数是北大计算机系系友.返回目录

   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

   张大鹏 教授

   课程编号 0483195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研究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信息化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个人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确保安全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社会问题.目前, 我国乃至世界的各种身份管理大部分使用论文范文,磁卡,IC卡和论文范文,这些手段无法避免伪造或遗失,论文范文也很容易被窃取或遗忘.这些都给管理者和使用者带来很大不方便.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身份验证可以避免这些麻烦.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这个领域,工业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产品.2003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签发了第一张存储指纹特征的智能论文范文,2003年11月,英国内政部也开始实施一项为期6个月的电子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的试点,以便为将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新型论文范文系统做准备.美国政府也自2004年初开始对所有出入境的外国公民采集双手食指指纹,用以防范恐怖袭击增强国土安全.显而易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在法律,安全,金融,商业,军队以及各种涉及身份认证的场合大有作为,正如比尔·盖茨曾作的断言那样,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将成为未来若干年IT产业的重要革新. 在本课程将系统的介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来源,发展和现状,教授学生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研究兴趣,通过课堂讲授,演示和组织学生阅读领域内的书籍和论文,引领学生去学习和掌握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术,为学生独立展开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授课方式:幻灯片,板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程讨论和论文阅读

   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安排(共): 1次

   2. 指纹识别系统及其性能评测方法 1次

   3. 分类器, 多分类器融合与学习理论 1次

   4. 说话人识别与视频中的人脸识别 1次

   5. 虹膜识别与签名识别 1次

   6. 嵌入式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1次

   7. 远距离身份验证与视频监视 1次

   8. 生物特征识别的工业发展和应用 1次

   课程考核将综合课堂讨论与测验(%),论文阅读(%)和课程论文(%)来给出,对于独立思考,大胆提出新想法,勇于编程实践的同学将给予加分和鼓励.

   教材:D. Zhang and A. Jain (Eds.),Advances in Biometri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ICB2006,Springer Verlag,2006

   参考书:

   1,D. Zhang, F. Song, Y. Xu and Z. Liang,Advanced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ies with Applications to Biometrics,Idea?Group?Publication,2017

   (美)冈萨雷斯,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英文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边肇祺等,模式识别,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Anil K. Jain编辑Ruud Bolle,Sharath Pankanti等着,Biometrics,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 Networked Society,Kluwer Academic,1998

   V. Vapnik,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Addison-Wiley,1998

   Tom Mitchell,Machine Learning,McGraw Hill,1997

   教师简介:

   EDUCATIONS

   Ph.D 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1994

   Ph.D Computer Scienc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T), China, 1985

   M.S Computer Scienc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T), China, 1983

   B.Sc Computer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1974

   EMPLOYMENT

   Chair Professor (2005- ) Department of Computing,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Full Professor (1999-2004) Department of Computing,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5-1999) Department of Computing,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terloo,(1994-1995) Canada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China

   Visiting Scholar (1988-1991)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indsor,

   Canada

   Postdoctoral Fellow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1986-1988)

   Lecturer (1974-1980)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China

   OTHER PROFESSOESHIPS

   Visiting Chair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at ShenZhen,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双聘教授) (2006- )

   Adjunct Professor (2004- )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China

   Visiti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讲习教授) (2003-2005)

   Adjunct Professor (2002- ) Department of System Design,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Guest Professor (2000- ) Institute of Image Proc. & Pattern Rec.,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djunct Professor (2000-2003)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Adjunct Professor&

学时:7月20日第二模块第2学时课程视频

#47;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pervisor of PhD (1995-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T), China

   返回目录

   生命科学学院

   癌发生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Biology of Cancer)

   赖志春 教授

   课程编号 0113959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

   先修课程 细胞学 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定位于阐明癌症形成的过程和讨论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揭示癌变发生的分子和细胞机制,这一研究将有助和推动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本课程力图使学生对癌生物学的进展和如何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获得基本的了解.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illustrate basic process of cancer development, and to discuss how molecular geic approaches can be used to revea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asis of carcinogenesis. Such knowledge is instrumental in devising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diseases.

   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学习达到的效果

   课程学习的重点将放在诱发癌变发生的遗传学和相关信号通道方面.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具备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知识,因此,推荐本科3-4年级学生选修,同时,也欢迎研究生参加.本课程计划用英文讲授,并插以必要的中文解释和说明.

   The course is intended to increas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ppreciation of how basic research has impact on cancer biology. One major focus of this course is on gene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function to regulate cancer development.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h论文范文e some background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ics before taking this class. Therefore, this course is appropriate for third- and fourth-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However, graduate students are wele to take this class. The course will be taught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f necessary).

   课程内容和涵盖的知识范围

   (1)癌发生的基本过程和揭示癌变形成的分子和遗传学研究路线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process of cancer development and appreciating the importance of molecular and geic approaches in revealing the process of cancer development.

   (2)基因和细胞内外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细胞增殖的缺陷,引发细胞凋亡,畸变和癌变发生

   Learning how cancer genes and aberrant intra- and intercellular signaling lead to defectiv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and ultimately, cell tran论文范文orm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3)不同的癌症医治策略

   Learning how different strategies can be devised for cancer treatment.

   (4)文献阅读,陈述和学术交流

   Improving skills in reading primary research papers and oral presentation and munication of scientific concepts.

   课程安排

   第1周(1-8学时) 癌发生

   第2周(9-16学时) 癌变分子遗传基础(I)

   第3周(17-24学时)癌变分子遗传基础(II)

   第4周(25-30学时)癌症预防,检测与治疗

   成绩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包括3个部分:(1)期中考核(45%);(2)期末考核(45%);(3)考勤与文献讲述(10%).考题形式包括多选择题和涉及课程内容的简短问答题.

   参考书:

   The Biology of Cancer (ISBN 0-8153-4076-1),First Edition (2007) by Robert A. Weinberg Publisher: Garland Science.

   相关阅读材料,随课程进行提供.

   教师简历:

   赖志春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1989毕业于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获博士学位;目前任职于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赖志春教授多年讲授Biology of Cancer 与Developmental Biology课程.他的研究领域为cell signaling mechani论文范文s that regulate cell proliferation, cell fate determination and apoptosis. 近期他发表的主要文章有:Cell (3), Genes & Development (4), EMBO J (3) and PNAS (2). 他获得的奖励和荣誉包括有: (1)Collaborative Instructional and Curricular Innovation Award in 1998,;(2)March of Dimes Basil O'Connor Starter Scholar Award in 1996-98;(3)The Merck Academic Development Award in 1992-94;(4) Mechani论文范文 of Development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in 1991.

   返回目录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Jewelry appreciation and jewelry culture)

   王长秋 副教授

   课程编号 0143144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珠宝玉石是大自然数百万年孕育并奉献给人类的宝贵精华,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对象之一.本课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对珠宝玉石主要品种的基本特点,评价鉴别,美学欣赏以及我国玉器发展以及玉雕艺术的讲授,讨论,使学生们掌握或了解珠宝玉石的基本概念,主要种类,加工工艺,评价鉴别方法,美学赏析,熟悉古玉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各个历史时期玉器制作的风格,工艺特点及其与历史背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了解我国玉雕艺术的特点和现代珠宝文化.

   本课程由王长秋博士,崔文元教授,王时麒教授,朱炜炯高级工程师四位老师讲授.

   教学大纲:

   本课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之以实物标本观摩等,对珠宝玉石主要品种的基本特点,评价鉴别,美学欣赏以及我国玉器发展以及玉雕艺术的讲授,讨论,使学生们掌握或了解珠宝玉石的基本概念,主要种类,加工工艺,评价鉴别方法,美学赏析,熟悉古玉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各个历史时期玉器制作的风格,工艺特点及其与历史背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了解我国玉雕艺术的特点和现代珠宝文化.

   成绩考核包括课程论文(40%)和期末考试(60%)

   参考书:

   1,崔文元,吴国忠,珠宝玉石学GAC教程,地质出版社,2006

   2,张蓓莉,系统宝石学(第二版),地质出版社,2006

   3,周国平,宝石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4,杨伯达,中国玉器全集,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

   5,杨伯达,古玉史论,紫禁城出版社,1998

   6,欧阳秋眉,翡翠鉴赏,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3

   7,赵松龄,陈康德,宝玉石鉴赏指南,东方出版社,1992

   8,周南泉,古玉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9,周佩玲,有机宝石与投资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10,赵永魁,中国玉器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1,王雅玫,何斌等,论文范文,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12,栾秉敖,中国宝石与玉石,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教师简介:

   王长秋,43岁,理学博士,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中国宝玉石协会宝石鉴定师.先后主讲过为主干基础课"结晶学及矿物学",通选课"珠宝鉴赏与珠宝文化",研究生限选课"矿物物理","成因矿物学","应用矿物学"及选修课"宝石学","古玉鉴赏"和"宝石学专题",教学评估结果良好;多次承担原地质学系本科生的野外及室内的教学实习,每次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及科技部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0篇,合作编写主干课教材1部,参着中英文专着各1本.1998年度获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岗松科研奖,2017年度获北京大学工商银行奖教金.

   返回目录

   地震概论Introduction to Sei论文范文ology

   赵克常 讲师

   课程编号 0123317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有一般中学数学物理基础的学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地震和风雨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本课程就是研究地震的入门课程,也同时是一门文理皆宜的通选课程,它省略了繁杂的数理推导,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震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内容包括地震学简史,地震波,地震仪原理与地震图,天然地震,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地球内部结构的确定,勘探地震学(人工地震)初步,地震预报和地震紧急预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选课的同学掌握天文学和地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为以后灵活地应用到学习和工作当中去打下基础;从较深的层次传播天文学和地震科学知识,使同学们了解浩瀚的宇宙,增强防震减灾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同学们临震防卫的能力.

   这门课程是北大通识教育课程"地震概论"的延续,提炼和扩充.地震概论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教学评估结果名列前茅,课程教学获北京大学2017年教学成果奖,授课教员当选为北大最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在北大教学基本功演示比赛中也获奖.地震概论是北大最大的课程,春季有近千人上课,另有500多人因名额有限没有选上.

   朋友们:想感受北大最大的课堂吗?地震概论欢迎您!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约占80%;讨(辩)论比例约占15%.观看地震资料影片约占5%.

   考核方式:课堂考勤10%,课堂讨论10%,作业(两次)20%,期末笔试60%.

   教材:赵克常,《地震概论》书或者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暑期

   参考书:

   1,Bruce A. Bolt,地震九讲,地震出版社,2000

   2,傅承义,地球十讲,科学出版社,1976

   3,傅淑芳等,地震学教程,地震出版社,1980

   4,傅淑芳,刘宝诚,地震学教程,地震出版社,1991

   5,徐明同主编,地震学,黎明文化有限公司,1979

   6,宇津德治着,地震学,地震出版社,1981

   7,吴忠良,刘宝诚,地震学简史,地震出版社,1989

   8,王耀文编译,地震学概要,地质出版社,1960

   9,中科院地球所,地震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76

   10,柳百琪译,地震学史,地震出版社,1998

   11,陈颙 等,地球物理学概论,地震出版社,1980

   12,史歌,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教师简介:

   赵克常,男,42岁,1992年留校任教,现为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员.

   教学:主讲课程有:数理方法:该课程获北京大学,北京市和全国精品课程,也多次获教学奖;地震概论:北大最大的课程;主讲过的课程还有:高等数学,微积分(上,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大学物理和数学物理方法专题.

   科研:在理论地震学方面,用WKBJ方法计算各种介质中传播的理论地震图的研究;地下核爆炸震源特性及估算爆炸装置的埋深研究;地球内核边界区域精细结构的地震学研究以及地震科普的新模式的研究.在研项目有创新群体基金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返回目录

   心理学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

   姚萍 讲师

   课程编号 0163506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结合心理咨询实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关问题及心理健康的维护,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情商,提高心理免疫力.本课程的内容涵盖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的基本心理课题,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帮助大学生学习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运用案例分析,思考题,小练习等多种方式促进大学生实际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贴近大学生心理和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和为人处事的基本技巧.本课程内容包括以下的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学业困境,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和性心理问题,如何应对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如何完善自我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以及心理障碍的有关概念及求助途径.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平时出勤和课上讨论占15%,平时作业占35%(两次),期末论文占50%

   授课方式:除了知识讲授和讲解,每次课开始时安排课堂活动,课程中对有关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每次课结束时有总结性的配乐PPT以加深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印象.

   参考书:

   1,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贾晓明,陶勑恒,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江光荣,选择与成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人民出版社,2005

   5,孙东东,追求阳光心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陆卫明,李红,人际关系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郭辉肖斌 译亲密关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发表数篇学术论文.现正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的教材.

   返回目录

   健康人格心理学(Health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杨眉 教授

   课程编号 01630081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健康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健康人格基本特点以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普性质的学科.本课以普及健康人格心理学常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为目标.

   本课是在人格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通过对健康人格发展规律的经典理论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人格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使学生在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学会与他人共同创造并且享受美好生活.

   本课理念:

   1.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之一.

   2.心理学能够为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做贡献!

   本课教学模型:健康人格模型介绍+核心人格特质训练+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与体验.

   考核方式:论文为主.本课程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

   参考书:

   1.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陈仲庚,甘怡群主编.《人格心理学概要》.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3

   3.赫根汉着,何瑾,冯增俊译.《人格心理学导论》.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4.怀特利着,朱深潮等人编译.《大学生性格发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5.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S·乔拉德,T·兰兹曼(1980).刘劲等译.《健康人格》.北京:论文范文出版社.1990

   7.D·舒尔兹.李德伟译.《应用心理学》.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8.马斯洛着(1968),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9.D·舒尔兹着(1977)李文湉译:《成长心理学》.北京:三联书店,1988

   10.张春兴着.《张氏心理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三,教师简历

   杨眉,心理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现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同时从事心理学教学和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一,主要专业受训背景

   (一)专业学习

   1993.2—1995.2,在北京大学心理系修毕以下11门心理学研究生课程:

   临床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专题,心理实验方法,社会心理学专题,

   人格心理学专题,临床心理学专题,生理心理学专题,心理治疗,

   心理学理论与流派,情绪心理学,认知专题;

   (二)短期受训

   1.1995.12—1996.3,在北京医科大学实习精神症状学;

   2.1992年在杭州参加为期7天的中德心理治疗班(在西蒙大夫主持的家庭治疗组);

   1995年参加北京医科大学主办的由曾论文范文大夫主讲的培训,五天;

   2002年——2005年,参加北大与德国等专家主办的"EMDR创伤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前三年是每年七天,在北京,第四年是五天,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2005年4月——2006年8月,在北京参加"交互作用分析学(TA)系统培训班",每次5天;

   二,主要科研文章:

   1.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集体心理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第4期;

   2.Cognitive-beh论文范文ioural emotional expression:group training for adolescents' social 论文范文oidance, Clinical Psychology Forum, UK, No.115-May 1998;

   3.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教育问题,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第6期;

   4.用质的研究方法做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5期;

   5.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认知—行为—情绪管理小组治疗,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3期;

   6.普及自我心理防御机制说在促进学生心理卫生上的作用,国际中华神经精神科医学杂志,2003年,第6期;

   7.论救星原型与心理治疗师的衰竭间的关系——兼谈树立健康的助人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2期;

   8.结构式集体咨询:社交技能训练小组,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第2期;

   9."双语教学不符合职业精神",《中华读书报》,2004年 11月17日

  

   三,主要着作:

   《再塑一个你------个性心理探幽》,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19.8万字.

   2.《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一种解决社交焦虑的模式》,文津出版社, 1995年, 25.6万.

   3.《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模式》,(主写,主编,课题组长)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2001年第二次印刷,20万字;

   4.《与焦虑同行——社交焦虑与考试焦虑的调节》,北京出版社,153千字,2001年;

   5.《妇女论文范文咨询手册》,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310千字,2003年第二版;

   6.《健康人格心理学——14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模式》(教材),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75千字,2004年10月;

   7.《送你一座玫瑰园-----能有效提升生活质量的心理学术语》,中国城市出版社,211千字,2005 年4 月

  

   四,主要科普文章:

   (一)有关大学生与教育的科普文章

   1."大学生不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中国青年报,1999年5月24日(注:是我写的文章,但为了突出,陆小娅记者将其改成采访式);

   2."走出误区,享受心理咨询",光明日报, 2000年11月13日;

   3."让我们回到幼儿园",中国青年报, 2001年4月5日;

   5."教养的本质是关怀",中国青年报, 2002年3月7日;

   6."让我们回到幼儿园",中国大学生,2002年4;

   7."教养的本质是关怀",论文范文文摘,2002年4;

   8."让我们播种德行",中国青年报,2002年6月13日;

   9.怎样建立维护你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国青年报, 2002年7月25日;

   10."诚信:自信信人,自重重人",中国青年报, 2002年12月19日;

   11."自我心理保健的常识和方法",健康世界, 2003年1至6期;

   12"归因风格上滚动的马太效应",中国青年报, 2003年4月10日;

   13."慎独:从自律走向自由",中国青年报, 2003年5月29日;

   14."自我接纳一小步,走向自信一大步",中国青年报,2003年12月25日;

   15."在承担责任中实现个人的成长",中国青年报,2004年5月20日;

   16."假如死亡明天来临——人生目标的选择",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26日;

   17."让我们学习仰望星空",《中国青年报》,2005年3 月1日;

   19."上进:从规范,净化语言开始",《中国青年报》, 2005年5月 17日 ;

   20.与教师朋友谈心理健康系列文章连载,《中国教师报》,2006年1月4日,11日,18日.

   21."共情是一粒和谐的种子——核心人格特质训练"(7),《中国青年报》,2006年01月29日

   22."在高校心理咨询室回望高考制度"

   返回目录

   中国语言文学系

   西方文学经典导 读A Reading Guide to Western Literary Cannon

   张辉 教授

   课程编号 02033520 学分 2

   授课对象 语言文学系,人文社科及其他文学研究者,爱好者

   先修课程 大学语文,西方文学史,文学理论等

   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为同学导 读4-5部20世纪西方文学经典,其中包括当代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德语课》(伦茨);"体现了整个欧洲思想精髓"的《魔山》(托马斯·曼);以及有20世纪《浮士德》之誉的《城堡》(卡夫卡);同时还包括讲述22世纪游戏大师克乃西特未来生命故事的《玻璃球游戏》(黑塞),和兼具风俗画和高度喜剧特征的"永久读物"《没有个性的人》(齐穆尔).阅读这些巅峰之作,将不仅是一次"豪华"文学之旅,而且将会为我们深刻反思现代社会的弊病与危机,提供鲜活的情感记忆与不可替代的问题意识和思想资源.

   希望通过本课程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与同学细致欣赏和体味相关文学经典的奇思与妙想;第二,培养尼采所倡导的那种"正确阅读"的能力和德性;第三,由文本研习出发逐步建立与杰出作家的精神对话关系,寻求真正有质量的精神导引,从而有勇气和力量反思时代精神的缺失,选择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开设这样的课程,基于如下指导思想:真正的大学教育乃是一种论文范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不应满足于高级职业培训,而更需要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提升,想象力的激发,以及对审美趣味的陶冶.而阅读 "大书",乃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课程具体安排:

   第一讲(开场白),卡尔维诺式的问题:为什么阅读经典?(二学时)

   第二讲,伦茨及其对"德意志品质"的反思(四学时);

   第三讲,"成长小说"《魔山》与现代欧洲精神的危机(六学时);

   第四讲,《城堡》:现实主义表层与现代主义内核(六学时);

   第五讲,从未来世界如何看待今天的我们:《玻璃球游戏》解读(六学时);

   第六讲,《没有个性的人》与我们时代的问题(六学时).

   第七讲(小结),现代人: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二学时)

   讲课方式:本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并视选课情况开设网络讨论组.辅以相关文学名着的电影放映.

   考试方式:课程结束后一周内,请同学提交一篇与此课程讲授的作品相关的读书报告(字数不限)

   参考书:

   1,伦茨(顾士渊等译),德语课,文汇出版社,2006

   2,托马斯·曼(钱鸿嘉译),魔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卡夫卡(高年生译),城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黑塞(张佩芬译),玻璃球游戏,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5,齐穆尔(张荣昌译),没有个性的人(上,下),作家出版社,2000

   6,布卢姆(张辉选编),巨人与侏儒,论文范文出版社,2007

   7,奥尔巴赫(吴绶麟等译),摹仿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8,纳博科夫(申慧辉等译),文学讲稿,三联书店,1991

   9,盖伊(刘森尧译),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汉斯·昆等(李永平译),诗与宗教,三联书店,2005

   11,戈登等(张文涛选编),戏剧诗人柏拉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纳斯鲍姆(徐向东等译),善的脆弱性,译林出版社,2007

   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简历

   张辉,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教授.曾为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00-2001),耶鲁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中心博士后(2007).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99—),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过《比较文学原理》,《文学解释学专题》,《德国美学东渐史》,《文学与思想史》及《西方文论经典翻译与导 读》等课程;着有《西方形式美学》(合着)(1996),《审美现代性批判》(1999),《德意志精神漫游:现代文本细读》(2004),《冯至:未完成的自我》(2005)等;主编《巨人与侏儒:布卢姆文集》(2002),《20世纪西方文艺学美学名着精义》(2017)等,另有译文近百万字.

   返回目录

   中国古代文化Ancient Chinese Culture

   刘萍 副教授

   课程编号 02033530 学分 2

   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

   先修课程 中国通史,大学语文

   课程简介

   本课程拟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就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相关话题进行课堂讲授,所涉范围包括有关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大众生活,学术思想,教育,宗教,文学艺术,对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问题,将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与习俗,传统礼仪的历史变迁,姓氏字号,民俗节日,衣食住行,汉字与书籍制度,教育与科举制度,学术文化演变与发展,宗教的传播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外文化交流等专题.

   本课程的设立旨在通过向学生讲授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风貌及核心理念,希望使学生对于中国古老文明的历史演进,文化传统的接续承继以及学术文化思想的传衍流布,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从中学习如何科学地,历史地,客观地评价传统,观照现实以及考量未来.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努力以三个"一些"为原则,即"传授一些知识","引发一些思考","习得一些方法",以期帮助学生搭建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框架,达成个体人文素养的提升.

   课程具体安排:

   第一讲, 世界文明中的中国与中国文化 2学时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结构 2学时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 2学时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与习俗 2学时

   第五讲,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科举制度 4学时

   第六讲, 汉字文化与中国古代的书籍制度 4学时

   第七讲, 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演变与发展 4学时

   第八讲, 中国古代史学 2学时

   第九讲, 中国古代文学 2学时

   第十讲, 中国古代的民俗节日 2学时

   第十一讲,中国古代的原始信仰与道教 3学时

   第十二讲,世界宗教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3学时

   讲课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视选课情况辅以课堂问答,讨论等形式.

   考试方式:课程结束后一周内,学生提交与课程讲授主题相关的论文一篇

   参考书:

   1,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阴法鲁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之光(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之光(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夏鼐着,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

   6,吕思勉着,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7,钱穆着,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

   8,皮锡瑞着,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

   9,任继愈着,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任继愈着,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1,胡适着,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

   12,袁行霈着,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简历

   任职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以来,曾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有"中国历史文化","日本中国学概论","日本中国学名着导 读","汉语写作","古籍整理概论","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

   已发表多篇(部)研究论着,其中主要着作有:《津田左右吉研究》(专着,中华书局,2004年9月)《国际汉学着作提要》(合着,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共同研究丛书 》(合着,日本共立女子大学総合文化研究所,2001年8月),《日中文化交流史丛书》(合着,日本 大修馆,1995年12月),《中日文化交流事典》(合着,编委.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等.

   执教北京大学期间,曾作为访问学者访问过日本庆应大学(1995),并曾担任过日本国立金泽大学客座教授(2002-2004).此外还曾多次赴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从事短期讲学活动.

   返回目录

   历史系

   当代印度史(Contemporary History of India)

   林承节 教授

   课程编号 0213145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无特殊要求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印度正在崛起中.它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过来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目前的状况怎样?这是国人今日很关注的问题.本课程就是研究这个问题.

   本课程讲授印度1947年独立迄今的发展史.内容包括国家整合,议会论文范文制的实施,经济现代化的道路,社会世俗化的进展,政党力量的变迁,外交政策的演变和印度国家实力的增强等,既包括对历史变迁的叙述,又特别注重对今日状况的介绍和分析.本课程的目的是为选修者提供一幅清晰的印度独立以来发展的全景图,并对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印度当代史有些方面属国际热点话题,经常在媒体上出现,如中印边界问题,中印经济比较,印度软件业的兴盛,教派骚乱,克什米尔争端,印巴关系等,本课程也都会在整体的叙述中一一加以介绍.

   通过学习本课程,相关专业(世界史,南亚语言文学,国际政治经济等)的学生可以对当代印度有较深入的了解,从而对学习本学科本专业课程起到拓展专业知识,开阔思路的作用;对更多非专业的但对了解今日印度有兴趣的选修者则能达到增进了解,释疑解惑的目的.

   教学大纲:

   授课方式:讲授和答疑,结合教学内容播放印度历史和现状的教学录像

   教学内容:共分四讲:

   第一讲 尼赫鲁执政时期(1950-1964)

   包括:印度成为共和国 ;国家的行政整合;议会论文范文制的实行;第一个经济现代化模式的确定;五年计划和土地改革;世俗化政策;不结盟外交;中印边界争端等.

   第二讲 从夏斯特里短期执政到英·甘地第二次执政 (1964-1984)

   包括:绿色革命;英·甘地政策的激进化;"J.P运动"和实行紧急状态;英·甘地经济政策的转向;外交政策和印巴战争等.

   第三讲 从拉·甘地执政到拉奥执政(1984-1996)

   包括:缓和论文范文-地方矛盾的努力;经济改革和第二个经济现代化模式的形成;绿色革命的继续和农业发展;教派主义势力的新攻势;实行曼达尔委员会建议;外交政策的变化等.

   第四讲 1996年以来的历届联合政府(1996-2006)

   包括:联合政府格局的形成;经济改革的继续和经济发展;核试验;世俗化政策的继续保持;加强基层权力体制和扶助弱势群体;克什米尔局势;国际反恐斗争新形势下印度的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争取成为世界强国等.

   考试方法:期末开卷考试

   教材:林承节,独立后的印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书:

   1,陈峰君,《印度社会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林承节,《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林良光,《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孙士海,孙培均,《转型中的印度经济》,鹭江出版社,1996

   5,孙培均,华碧云,《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6,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8,邱永辉,欧东明,《印度世俗化研究》,巴蜀书社,2003

   9,弗兰克尔,《印度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

   10,Bipan Chandra,India after Independence,New Delhi,1999

   11,Ranbir Vohra,TheMaking of India, A Historical Survey,London,2001

   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简历

   林承节,教授,开过《印度近代史研究》,《印度现代史研究》,《当代印度史》,《印度现代化研究》等多门课指导士生,硕士生多人.出版的专着有:《印度史》,《印度古代史纲》,《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独立后的印度史》,《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中印人民友好关系史》,《殖论文范文义史·南亚卷》(主编),《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主编)《世界近代史》(合着)等.返回目录

   中东历史与文化专题History and Culture in Middle East

   昝涛 讲师

   课程编号 0213255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和研究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中东地区已经成为当代国际问题的焦点和热点.了解和认识中东的历史与文化是必要的.伊斯兰教发源自中东,它是当代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了解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历史与现状,是我们认识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条件.本课程将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历史,文化及其与现代世界的关系.同时,也将就与现代历史有关的重要专题展开讨论,如土耳其模式问题,世俗主义,现代性问题等.

   本课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中东的文化史,中东近现代史,世俗化问题,当代伊斯兰复兴等.

   教学大纲:

   (一)绪论:现象与理解

   (二)7-13世纪的伊斯兰教

   1,先知与《古兰经》

   2,四大哈里发时代

   3,阿拉伯论文范文的兴衰

   (三)奥斯曼论文范文时期

   1,"信仰武士"(gazi)与土耳其人的征服

   2,苏丹-哈里发体制

   3,奥斯曼论文范文末期的泛伊斯兰主义

   4,一战后的中东政局

   (四)土耳其的世俗化模式

   1,凯末尔的世俗化改革

   2,作为意识形态的世俗主义

   3,反思土耳其模式(讨论课)

   (五)中东其他主要伊斯兰国家的政教关系

   1,沙特阿拉伯,阿联酋

   2,埃及,叙利亚,黎巴嫩

   3,伊朗,伊拉克

   (六)伊斯兰复兴问题

   1,三次中东战争

   2,霍梅尼革命

   3,论文范文化与宗教政党

   (七)恐怖主义与文明的冲突

   1,论文范文政权与"9·11"事件

   2,文明的冲突(讨论课)

   (八)伊斯兰现代主义

   1,宗教改革的问题

   2,伊斯兰现代主义的可能性与现实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学生讨论,助教辅导;安排两次课堂讨论和作业.

   成绩评定:

   出勤率等于10%;课堂讨论和作业等于40%;期末考试(笔试)等于50%

   参考书:

   1,金宜久,伊斯兰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商务出版社,1982

   3,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张铭,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威亚尔达,非西方发展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论文范文出版社,1999

   7,刘靖华,现代政治与伊斯兰教,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

   8,纳速尔,伊斯兰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9,Dru C. Gladney,Muslim Chinese,Harvard University,1996

   10,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科出版社,1996

   11,吴云贵,当代伊斯兰教法,中国社科出版社,2003

   12,杨灏城,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人民出版社返回目录

   海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 Abroad

   侯孟沅 讲师

   课程编号 0213903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有良好英语背景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此课主要的目的乃是给学生介绍海外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状况(以美国中国历史学为主,但课程内容也会涉及到欧日汉学家的研究).此课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讲海外汉学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自马可波罗至今).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三个个案研究与分析,以了解海外汉学家的研究方法.三个个案为海外汉学研究与:1)中国古代文学;2)南京大屠杀史学;3)宋代史.

   此课最终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历史研究的技能上),且给学生介绍美国关于中国历史的学术活动.其次,这门课亦让学生体会到美国大学常采取的"讨论课"形式,有助于以后想赴美留学的学生.最后,这门课是用英文讲的,因此可以给学生良好的空间来练习与提高其专业英语水平.

   上此课之前无必修的课,但学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英语背景,若有不清楚之处,欢迎与我联系(nho@post.harvard.edu).

   教学方式:讲授和讨论结合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Class Participation 上课表现与参与: 40%

   *Not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use English in the classroom, but Chinese is also acceptable. Students will be evaluated on the quality of their participation, not necessarily their English prowess

   (注:鼓励学生上课时尽量使用英语,但若有时觉得用英文是不能完全表达出你的看法或词不达意,欢迎使用中文.要注意的是,评定成绩时是以学生的参与精神,讨论的质量为主,不是评价英语能力,换言之:这是一门以英语教的内容课,而不是一门纯粹的语言课)

   Translation Exercise 翻译作业: 20%

   Final Paper and Presentation 期末小论文与演讲:40%

   *Not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write their paper in English, but Chinese is also acceptable. The final presentation must be in English, however.

   (注:鼓励学生以英语来书写论文,但亦可使用中文.要求以英语做演讲.)

   教材:何演,许光华主编,国外汉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书:

   1,Yu, Pauline, Peter Bol, Stephen Owen, and Willard Peterson, eds. (2000), Ways with Words: Writing about Reading Texts from Early China,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Schafer, Edward H. (1982), What and How is Sinology?, Boulder, Colorado: Dept. of Orienta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3,Wang, Jiafeng and Guangzhen Li (1992), When West Meets East: International Sinology and Sinologists, Taipei, Taiwan: Sinorama.

   4,Owen, Stephen (1996),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Beginnings to 1911, New York City,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Inc.

   5,Mungello, D.E. (1989), Curious Land: Jesuit Ac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6,Chan, Leo Tak-hung, ed. (2003), One into Many: Transla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Rodopi.

   7,Chang, Iris (1998), The Rape of Nanj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New York Cit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8,Bol, Peter K. (1992),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9,Wilkinson, Endymion (2000), Chinese History: A Manua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0,Ho, Norman P. (2017, forthing), "Confucius's Comeback: The Rise of Guoxu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ese Society", in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uncil, Inc.

   11,李焯然主编(2002),《汉学纵横》,香港:商务印书馆

   12,张纯如 (1998),《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北京:东方出版社

   13,王荣华,黄仁伟主编 (2007),《中国学研究:现状,趋势与意义》,上海:学林出版社

   14,何培忠主编 (2006),《当代国外中国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15,李学勤主编(1996),《国际汉学:着作提要》,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6,李学勤主编(1997),《国际汉学漫步(上下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7,张国刚,乔治忠等(2006),《中国学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简历:

   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CENTER Washington, DC

   J.D. (Juris Doctor 法律博士), Global Law Scholar, expected June 2017

   Research Focus: Chinese legal history, Chinese legal reform, parative law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A.M. (Master's degree) in Regional Studies-East Asia, expected June 2017

   Attending on full Harvard tuition fellowship

   Research Focus: intellectual, cultural, and literary history of Tang to Song Dynasty China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Certificate, Dept. of History, June 2017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Exchange Fellow, Dept. of History, 2007-2017

   Attended on full academic scholarship from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Research Focus: pre-Qin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A.B. (Bachelor's degree) cum laude in History, June 2007

   Citations in Chinese and Spanish languages

   Senior Thesis: "A Japanese Crime? - Universal and Particular Explanations for Rape Atrocities in the Rape of Nanj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ROC (Taiwan)

   Certificate,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Summer 2006

   Intensive coursework in formal Modern Chinese and Classical Chinese, with emphasis on reading and writing

   Attended on full scholarship as Victor Fung Scholar

   Conducted archival thesis research at NTU and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返回目录

   哲学系

   西方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philosophy)

   曾志 副教授

   课程编号 0233005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校内外学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关于西方哲学原理的专题性讨论,其内容由总论,基本原理和哲学史等三个部分组成.主体部分按照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划分的原则,依次讨论形而上学,知识论,*学和美学等四个最基本的哲学原理;总论部分分别讨论哲学的概念,哲学的领域,哲学与语言,以及哲学的价值等四个主要问题;哲学史部分主要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线索和当代哲学的最主要流派.主讲人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全景性的描述,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西方哲学的既客观全面又深入系统的知识.

   教学大纲:

   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一,总论(8学时)

   1,哲学的概念.

   1.2 哲学的产生;

   1.2 哲学与科学;

   1.3 哲学的演变.

   2,哲学的问题.

   2.1 认识论;

   2.2 形而上学;

   2.3 *学;

   2.4 其他.

   3,哲学与语词.

   3.1 词与物;

   3.2 定义与存在;

   3.3 定义与语词;

   3.4 定义与真理.

   4,哲学的价值.

   4.1 哲学的理论特性;

   4.2 哲学对科学的作用;

   4.3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

   二,形而上学(4学时)

   1,宇宙论

   2,本体论

   2.1 "是"与"是者";

   2.2 "在"与"在者";

   2.3 "无"与"道路".

   3,自我论.

   3.1 可能生活;

   3.2 身心关系;

   3.3 人的同一性.

   三,认识论(4学时)

   1,传统认识论.

   1.1 经验论;

   1.2 唯理论;

   1.3 批判论.

   2,现代认识论.

   2.1 观念论;

   2.2 实在论;

   2.3 分析哲学;

   2.4 实用主义.

   四,*学(4学时)

   1,道德总论.

   2,道德哲学.

   2.1 结果论;

   2.2 非结果论.

   3,应用*学.

   五,美学(4学时)

   1,美学总论.

   1.1 审美体验与审美判断;

   1.2 客观论与主观论;

   1.3 美学源流.

   2,艺术哲学.

   2.1 艺术与美学;

   2.2 艺术表现;

   2.3 艺术表达.

   3,艺术理论:

   3.1 艺术定义;

   3.2 艺术作品;

   3.3 艺术形式.

   六,当代哲学(8学时)

   1,解释学:

   1.1 狄尔泰;

   1.2 伽达默尔;

   1.3 哈贝马斯.

   2,存在主义哲学:

   2.1 海德格尔;

   2.2 萨特.

   3,后现代主义哲学:

   3.1 利奥塔;

   3.2 福柯;

   3.3 德里达.

   授课方式: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65﹪)+作业:2次(35﹪)

   教材:曾志,西方哲学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

   1,曾志,西方哲学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曾志,哲学引论-中西哲学基础问题举要,论文范文广播电视大学,2003

   3,赵敦华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着选读商务印书馆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 商务印书馆'Amico,Contemporary Continental Philosophy,Westview Press,1999

   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简历

   曾志,男,1955,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研究经历:

   2001,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博士后(Postdoc Fellow);

   1998,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Visiting Scholar);

   1997, 比利时卢汶天主教大学访问研究.

   返回目录

   *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Ethics Ethecs)

   王海明 教授

   课程编号 02330142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双学位

   先修课程 哲学原理

   课程简介

   一直到19世纪末,*学与规范*学几乎还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尔发表《*学原理》,宣告了另一种*学——元*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学在西方*学领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脱离规范*学而企图独撑*学大厦的元*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规范*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否定规范*学的美德*学的崛起.本课程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融会贯通古今中外*学成果,从而使相互排斥的元*学,规范*学和美德*学结合为一门科学:*学原理.本课程既具有完整而严谨的*学体系;同时,对于每一问题的阐释,又都以历代*学名着的相关论述为导论与核心.所以,本课程叫做《*学导论》,亦即*学的介绍,入门和学习指导:既是掌握*学原理的指导;又是研究历代大师*学思想的导引.

   讲授方式:每堂课教师讲完后,学生自由提问,反驳和教师答辩.

   考试方式:期末课堂开卷.

   教学进度:第1周 绪论:*学是什么;第2周 道德本性:起源与目的;第3周 道德终极标准;第4周 道德实体:人性定质分析;第5周 道德实体:人性定量分析;第6周 善:道德总原则;第7周 道德总原则理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第8周 人道:社会治理的最完美原则;第9周 自由:人道根本原则;第10周 异化:最根本的不人道;第11周 公正:社会治理的最重要原则;第12周 平等:最重要的公正;第13周 幸福:善待自己的道德原则;第14周 良心与名誉:道德实现的途径;第15周 美德:道德的实现 ;第16周 复习.

   教材:王海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参考书:

   1,王海明,新论理学(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17

   2,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

   3,王海明,*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03

   4,赵敦华,西方哲学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魏英敏,新论理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斯宾诺莎,*学,商务印书馆,1962

   7,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8,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穆勒,功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57

   10,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简历

   王海明,自2001年开始讲授北京大学通选课《*学导论》,至今已经讲授9次.讲授校选课《中西*思想比较》大约8次.讲授哲学系本科生必修课《*学导论》,研究生必修课《*学问题研究》,《*学名着选读》若干次.

   代表作为150余万字的《新论理学》(修订版,全三册,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台北),《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等刊物发表*学论文170余篇返回目录

   佛教导论(An Introdution to Buddhi论文范文)

   姚卫群 教授

   课程编号 02332311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本课为介绍在世界文化发展中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基础知识的课程.课程侧重讲解佛教的历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进一步了解研究佛教打下基础,提高人文素质.II

   期末:复习考核

   三,考核方式

   通过课程结束时的小论文对学生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对教师课上讲的内容较为熟悉,对教师指定的主要参考书的相关内容较熟悉,最后提交的论文写作符合学术规范,文字通畅,并能使用一些佛典段落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独到看法,主要观点正确.

   教材:

   1,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姚卫群,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

   1,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2,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

   3,姚卫群,佛学概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4,杜继文,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至三卷),中国社科出版社,1981-1988

   6,石峻,楼宇烈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

   7,欧阳竟无,藏要,上海书店,1991

   8,高楠顺次郎等,大正藏,大正一切经刊行会,昭和5年

   9,前田惠云等,续藏经,论文范文藏经书院,大正元年

   10,慈怡,佛光大辞典,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

   11,任继愈,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简历

   从1981年开始至今在北京大学开设过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印度哲学,佛教哲学专题,汉译佛典选读,佛典精读,印度古代哲学原着选读,印度近现代哲学原着选读,印度哲学专题,东方哲学概论(部分),亚洲佛教专题(部分)等课程.指导过北京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2004年主持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印度佛教哲学研究".从1992年开始陆续出版了《佛学概论》,《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编译)等着作七部.从1983年开始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返回目录

   考古文博学院

   考古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

   张弛 副教授

   课程编号 02240320 学分 1

   授课对象 考古专业及全校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原为考古文博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放为全校通选课后有所简化,既可以作为考古学及相关专业同学的入门课程,也可以成为通识教育中文理科其他专业的同学选修的对象.课程目的在于使同学初步了解考古学的性质及其在人文科学中的地位,中外考古学发展的历史,考古学的田野考察方法和室内研究方法,当代考古学研究的主要流派,方法和最新进展.

   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发展的历程,考古学研究的资料,考古学的田野研究方法,考古年代学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环境考古学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埋葬制度研究,技术与经济研究和现代考古学的主要流派等.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

   教材:自编教材

   参考书:

   1,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

   2,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

   3,罗伯特·沙雷尔等着,余西云等译,考古学----发现我们的过去,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4,布鲁斯·崔格尔着,徐坚译,考古学思想史,岳麓书社,2017

   5,格林·丹尼尔着,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

   6,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三联书店,1997

   7,文物出版社主编,《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

   8,保罗·巴恩着,覃方明译,《当代学术入门·考古学》,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出版社,1998

   9,Kolin Renfrew & Paul Bahn, Archaeology,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Thames and Hadson Ltd., New York,1991

   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简历:

   张弛,教授.担任"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田野考古实习"等专业基础课教学.发表《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聚落研究》等专着及论文40余篇.主持"仙人洞与吊桶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返回目录

   国际关系学院

   当代中国外交与边疆民族China's Borderland and Ethnic Nationali论文范文

   张植荣 副教授

   课程编号 0243328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周边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依托.欧亚大陆和太平洋边缘地带的连接处这一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复杂的周边安全问题,决定了中国必须坚持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并重的战略.周边是我国维护主权,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地区,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外部延伸地带;还是我国维护民族和睦和国家统一的直接外部屏障.

   本课程将按照专题型方式,从"大周边外交"出发,对中美,中俄,中日,中印,以及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对我国外交中的热点问题:比如边疆和民族问题,特别是中外关系中的西藏和新疆问题,钓鱼岛和南沙问题,朝鲜问题,台湾问题和经济安全,能源环境问题与区域合作等新问题予以概述.

   本课程从地缘政治学与睦邻外交,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三个结合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外交进行专题性的探索,以扩展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增强同学们对中国边疆和民族问题的了解,和对伟大祖国"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同时,交流中外对民族或种族的理解.

   授课方式:老师主讲与课堂影像材料相结合.组织一二次随堂讨论;

   考试方式:平时听课讨论:20%;中期小论文20%;期末小论文60%;

   教材:张植荣,当代中国外交新论,励志出版社,2004

   参考书:

   1,钱其琛,外交十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2,叶自成,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

   3,黄华,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4,杨公素,统一与分裂:民族与国家的历史札记,励志出版社,2006

   5,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6,张植荣,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任课教师教学和科研简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专攻:中国政治与外交,边疆与民族,台湾问题,西藏问题.1964年生.

   社会*:论文范文统战部《中国西藏》杂志特约评论人(笔名直云边吉);北大西藏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1982-1989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攻读法学学士,硕士.1989-2004 北京大学任教.其中1998-1999任日本新泻大学副教授;2002.9-2003.2任台湾政治大学副教授,2006.4—2007.4人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副教授.

   主要着译:

   《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1994年;

   《当代西藏问题研究》1994年;

   《论文范文外交》1997年;

   《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分裂者的流亡生涯》1997年;

   《中日关系与钓鱼岛问题研究论集》1999年;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主编)2000年;

   《钓鱼台群岛"尖阁列岛问题研究资料汇编》2001年;

   《阴谋与阳谋:近代美国对西藏政策实录》2002年;

   《哈佛大学藏学译文集》(主译)2002年;

   《中美关系中的西藏问题》2003年(主译);

   《当代中国外交新论》(合着)2004年;

   《香港模式与台湾前途》(副主编);

   《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2005年;

   《中国对外关系新论—地缘政治与睦邻外交研究》2017年.

   主要论文:

   《南沙争端与中国战略选择》;《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与特点》;《9·11事件冲击新疆安全》;《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美国涉华连线分析—以西藏问题为中心》,《抗战前后中美英西藏问题交涉》,《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分析》,《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作用》;《台湾当局教育论文范文浅析》等50余篇.

   返回目录

   国家安全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National Security

   Jean-Marc F. Blanchard 副教授

   课程编号 02433290 学分 2

   授课对象 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Countries h论文范文e long tried to use economic instruments to advance their political objectives.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opportunities to use economics in search of politics h论文范文e significantly expanded and thu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national security has bee a more salient issue. In this class, we will examine the political import of various economic tools such as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sanctions. We also will consider how economic ties between countries (i.e.,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influence their beh论文范文ior. On a related note, we will evaluate how resources shape the potential for interstate con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课程学时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学时引用文献:

[1] 最新mba课程论文选题参考 mba课程论文标题如何定
[2] 容易写的标准课程论文题目 标准课程论文题目哪个好
[3]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题目大全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题目如何取
《珠宝论文题目公共基础知识,珠宝论文题目山东省》word下载【免费】
学时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热门课程学时相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