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关于实验实验室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实验实验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附件二: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 请 书
推荐单位: 甘肃省教育厅
学校名称: 西北民族大学
中心名称: 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 210.26.0.12/syjx论文范文zx
中心论文范文: 0931-4512969 0931-4512970
中心通讯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00155信箱实验中心
申报日期: 2017年6月
论文范文制
目 录
1 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4
1-1 中心建设发展历程 4
1-2 中心主任 5
1-3 专职人员 6
1-4 近五年经费投入主要投向 7
1-5 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8
1-5-1 教学成果奖 1-5-2 科技成果奖 1-5-3 教改论文 1-5-4 学术论文 1-5-5 教材及学术着作 1-6 中心成员简表 2 实验教学 2-1 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2-1-1 实验教学理念 2-1-2 实验教学改革 2-2 实验教学总体情况 2-2-1 计算机实验室 2-2-2 生物实验室 2-2-3 化学实验室 2-2-4 物理实验室 2-3 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2-3-1 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2-3-2 实验课程,主要实验项目名称 2-3-3 实验室开放与其他科学研究实践(附开放实验项目表) 2-4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2-4-1 采用全方位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采用菜单方式开放 2-4-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2-4-3 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平台与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 2-4-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 2-4-5 实施了理工农医专业通用基础课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2-4-6 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法 2-5 实验教材 2-5-1 出版的实验教材 25
2-5-2 自编实验讲义 25
2-5-3 拟出版的实验教材 25
3 实验队伍 3-1 队伍建设 3-2 队伍结构状况 3-3 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 4 体制与管理 4-1 管理体制 4-2 信息平台 4-3 运行机制 4-3-1 开放运行情况 4-3-2 管理制度 4-3-3 考评办法 4-3-4 质量保证体系 4-3-5 运行经费保障 5 设备与环境 5-1 仪器设备配置情况及主要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及利用率表 5-2 维护与运行 5-3 实验中心环境与安全 5-3-1 实验室智能建设情况 5-3-2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设施建设 6 特色 6-1 特色之一:以大学科为平台,构建实验教学示范体系新类型 34
6-2 特色之二:始终强调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扎实 34
6-3 特色之三:促进了各学科交叉渗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共享 6-4 特色之四: 34
7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7-1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7-1-1 实验教学效果 7-1-2 实验教学成果 7-2 辐射作用 8 自我评价及发展规划 8-1 自我评价 8-2 今后建设发展思路与规划 8-2-1 发展思路 8-2-2 发展规划 9 各部门意见 附录一教学成果奖(33项) 附录二科技成果奖(46项) 附录三教改论文(150篇) 附录四学术论文(876篇) 附录五教材及学术着作(49部) 附录六各类自主知识产权(20项) 附录七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203项) 附录八中心开放实验项目 98
附录中心 103
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所属学科名称 其它类 隶属部门/管理部门 国家民委/西北民族大学 成立时间 1998年 中心建设
发展历程 综合性"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是西北民族大学基础课实验教学单位,成立于1998年11月,2000年3月全面组织实验教学,是面向全校理工科学院和部分人文社科专业师生的综合性基础实验教学基地,实行校,中心二级管理体制,由计算机,生物,化学,物理4个大类的实验室组成,下设20个分室.其前身由计算机系,医学系,食品科学与动物科学系,化学系,物理系的计算机实验室,力热光电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能实验室,形态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合并组建而成.经过十年的建设和有效投入,中心实验室已形成相当规模.现有仪器设备3604台件,价值4242万元,实验楼建筑面积2.62万㎡.2002年12月四大类实验室通过了省级合格评估,2003年11月计算机,生物实验室被国家民委批准为委属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006年9月又被教育部批准为委部共建实验室,同年12月通过了建设期论证;2017年6月通过甘肃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
现有专职教师99人,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1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6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8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为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密切衔接,也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各学院还分布有各专业实验指导*教师40多人.
近年来学校对实验中心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建成了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生物,化学及物理实验室和显微数码互动室.实验室已形成相当规模.现有仪器设备3604台件,价值4242万元,实验楼建筑面积2.62万㎡.
承担着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学院等8个学院的计算机,生物,化学,物理等34个专业50余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开放实验的实验教学任务,已开出500多个实验项目,可开设670个实验项目,全年可完成35多万人时数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
中
心
主
任 姓 名 牛 锋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0.07 民 族 汉 专业技术 职 务 教 授 学位 农学学士 毕业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 通讯地址 西北民族大学实验中心 邮 编 730124 电子邮箱 kjnf@xbmu.edu. 论文范文 0931-4512973 主要职责 全面负责中心建设管理工作和全校的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工作,负责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制定中心整体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建设目标,申报实验室建设项目;负责组织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实验教材建设;负责实验队伍建设及人员的引进,培养提高工作;负责实验人员的聘任.并按照《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主要职责,中心主任主要履行如下职责:
⒈把握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方向,制订实验室发展的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⒉主持承担教学改革课题,拟定教学改革方案,推进教学改革,及时总结建设成果;
⒊组织带领实验教学团队,探索先进的实验教育教学理念, 构建并创新实验教学新体系,提高"三性"实验比例,优化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和实验环境;
⒋主持中心日常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根据中心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检查,督促实验人员的日常工作,并组织年终考核和评比活动等. 教学科研
主要经历
1981年12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1982年元月分配到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至今,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11月晋聘到科技处任副处长,2006年11月任科技处处长,2017年10月任实验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兼主任.1998年6月加入中国论文范文同盟,同年7月加入中国论文范文,2001年11月担任民盟西北民族大学主任委员及民盟甘肃省委常委,委员,2007年4月连任民盟西北民族大学主任委员,兼我校学报自然版编委;2004年3月任西北民族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研究会会员,2004年9月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理事,2004年9月任甘肃省高校产业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点组长,导师.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2000年来发表论文21篇(其中,核心刊物11篇).完成参与,主持科研项目10项,主持的科研项目2项.出版专着2部,获省科技进步奖1次,省高校科技进步奖2次,省高校社科成果奖1次,省教学成果奖 1次,优秀论文奖4次,以及获省青年教师成才奖,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2次,甘肃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各1次及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已出版专着二部:《营养酸模》,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安全评价》,民族出版社.《藏香猪种质资源(遗传基因)保护与产业开发》及《酸模种质资源(遗传基因)保护与抗逆基因研究》等课题.先后承担的课程及教学任务有:《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轻工统计学》,《食品研究与数据分析》,《环境统计学》,《动物营养学》,《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学》,《食品原料学》,《西部大开发与环境资源保护》.近期承担甘肃省省委统战部的重点项目《甘肃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中生物质能问题与对策研究》,甘肃省科技厅攻关支撑项目《新农村生物质能有效利用途径》,甘肃省农牧厅攻关《低温沼气发酵EAM与MAG两大关键技术攻关》等项目. 专职人员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其它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它 总人数 平均 年龄 人数 15 26 28 30 11 47 40 1 99 37 占总人数比例% 12.1 29.3 28.3 30.3 11 47.5 40.4 1 教学简况 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 面向专业数 实验学生人数/年 实验人时数/年 52 382 34 7680 350,000 环境条件 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 设备台件数 设备总值(万元) 设备完好率 26200㎡ 3604 4242 99% 教材建设 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 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 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 主编 参编 15 5 7 3 近五年
经费投
入数额
来源主
要投向 近五年国家民委对西北民族大学综合性基础实验中心共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4242万元,其中:2003~2004年投入508万元用于我校兰州市城关校区信息技术实验室,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普通物理综合演示实验室的仪器补充;2005~2017年实验中心由校本部迁至榆中校区,投入3499万元用于榆中新校区新建公共实验楼的建设,其中865万元用于计算机,692万元用于物理实验室,1167万元用于化学实验室,780万元用于生物机能实验室和显微数码互动室等仪器设备购置.
各实验室近年来购置仪器设备总值表(元)
项目
计算机 实验室
生 物 实验室
化 学 实验室
物 理 实验室
投入合计
2001年前
329240
351702
72687
921609
1675238
2002年
458360
256460
1190907
1317436
3223163
2003-2004年
899094
502043
975887
2703554
5080578
2005-2006年
2025981
4553464
8572374
5155914
20307733
2007-2017年
6620042
3242182
3051829
1769069
14683122
总值合计
10003478
5133197
13863684
13420511
42420870
台件数合计
603
313
318
2370
3604
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实验中心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较显着,专职人员研究成果对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五年来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科研成果获奖4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公开发表教改论文150篇;发表学术论文876篇,科研项目立项208项,项目经费915万;正式出版教材30部,学术着作19部.
1-5-1教学成果奖(33项):见附录一(P~)
1-5-2科技成果奖(46项):见附录二(P~)
1-5-3教改论文(150篇):见附录三(P~)
1-5-4学术论文(876篇):见附录四(P~)
1-5-5教材及学术着作(49部):见附录五(P~)
1-5-6各类自主知识产权(20项):见附录六(P~)四大类实验室主要情况分述如下:计算机实验室:
2001年国家民委将计算机实验室更名为 "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并设为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006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委部共建实验室,同年12月通过了建设期论证.骐骥以西北民族大学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基地,加快民族地区信息化进程.2005年完成国家863项目"基于网络媒体的藏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其规范研究"结项成绩为Ab,完成国家863项目"民族语言版本的Linux系统及其办公套件"结项成绩为Ab;2004年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藏文字型的生成与识别",结项成绩为优秀;2006年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藏文智能输入法",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今年还将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信息处理用藏文分词研究".国家民委计划科研项目"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肯定.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发表论文共72篇,其中核心刊物论文10篇,EI检索论文2篇,SCI检索论文3篇,国际会议论文5篇;在研项目13项,新增项目11项,项目经费179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8项,厅局级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软件着作权6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
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积极为申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培养点创造条件.实验室的研究工作需要多学科交叉,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队伍.依托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培养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三个二级学科,按照重点实验室发展目标,整合力量,争取在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领域有重大突破.
核心期刊论文:
1.李永宏 孔江平 于论文范文 藏语文—音自动规则转换及其实现 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 NCMMSC 特刊) (EI检索)
2.Wang Wei-lan. Intelligent Input Software of Tibetan. Computer Standards &Interfaces. 29(2007)462-466 (SCI 和EI检索)
3.于论文范文 何向真 基于Web页面的藏文在线输入技术 计算机工程CSCD(核心版) 2017年9月第34卷第18期 ISSN 1000—3428 CODEN JISGEV 2017—04 Vo1.48 No.S1 ISSN1009—0054 CN3411—2223/N
4.于论文范文 喇秉军 Web环境下藏文页面音节处理技术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7年7月 2017年第25卷 ISSN 1000—3428 CODEN JYY1C7
5.王维兰 陈万军 基于笔划特征和MCLRNN模型的联机手写藏文识别.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7.Vol.44.No.14
6.王维兰 集音节,梵文和词汇于一体的藏文智能输入系统.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1.pp170-172
7.多拉 语料库与藏语文研究,中国藏学(cssci)2007第2期
8.尹燕飞 张远平 基于免疫策略的信道资源分配算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Vol.44, No.29(2017), 125-127.
9.张远平 刘晓刚 张冰燕 多扇图的Laplacian谱确定问题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Vol.34, No.1(2017), 128-130.
国际会议论文:
1.Wang Weilan,Hun lingwang. Fast Input Method for Tibetan Based on Word in Unicode.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f Engineers and Computer Scientists 2017. (SCI收录) ( 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
2.Liu Huaming,Wang weilan,Xiehui. Thangka image inpainting using adjacent information of broken area.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f Engineers and Computer Scientists 2017 . (SCI收录)( 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
3.Wang weilan,Liu Huaming. Study on Thangka Image Inpainting Based on Damaged Area Cl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System Sciences. (ITESS'2017) pp474-481 (2017信息技术和环境系统科学国际会议)
4.Wang weilan,Duola. Formation of standard Tibetan syllables and parison as well as analysis of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ics & Intelligent Systems (2017年控制和智能系统国际会议)
5.Jianjun Qian, Weilan Wang. Main Feature Extraction and Expression for Religious Portrait Thangka Image.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2017 (2017第九届年轻计算机科学家国际会议)
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在研项目:
1.于论文范文等 基于语音,嗓音和呼吸信号的藏语拉萨话韵律模型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项目批准号:60773052 28万 2007-2017
2.王维兰等 语义检索和自动识别的唐卡图像知识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号:60875006, 30万
3.戴玉刚等 以中文为核心的多语言基础资源库的开发和共享 30万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07-2017科技部 批号AA2006010101
4.于论文范文等 馆藏少数民族文献信息库建设
国家语委 35万 MZ115-76 2007.7-2017.7
5.于论文范文等 藏文印刷体报警系统
兰州市公论文范文 8万 2007-2017
6.于论文范文等 藏语韵律数据库与韵律建模
国家教育部项目 项目批准号:MZ115-78 2007-2017项目经费:20万元
7.于论文范文等 安多藏语单音节声学参数数据库研究2007-2017
国家民委2007年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民委发[2007]10号
8.于论文范文等 基于声学特征的藏语安多话韵律模型研究
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2007-2017 2万元 项目编号:0710RJZA101
9.王维兰等 联机手写藏文识别输入研究
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择优项目 项目号:国人厅发[2007]170号7万
10.多拉等现代藏文规范表意音节频率库及标准研究
国家语委项目, 8万元 项目号:MZ115-69
11.多拉等,信息处理用藏文表意音节库研究
教育部春辉计划 2万元 项目号:S2005-2-62001
12.多拉 青海湖藏,汉文网站数据库研发项目
横向项目,青海海南州政府 8.65万 2007年1月-2017年7月
13.祁坤钰 现代藏语语法信息词典设计研究
甘肃省社科基金 0.6万元 2007.12-2017-12
新增软硬件:
㈠硬件
气流气压计6600 Phontaory Aerodynamic System (PAS)
电子声门仪Model 6103 EG
鼻 流 计 (Nasometer II)
动态电子腭位仪(EPG)
丹麦B&K振动声学仪器(传感器4508与放大器2693)
数据库服务器IBM p561小型机 1台
应用服务器IBM p55A小型机 6台
企业级磁盘阵列 惠普EVA8100 (11.2TB)
磁带库 惠普MSL4048 (38.8TB)
存储IBM DS4300 (2TB)
光纤交换机IBM 2005-B16
核心交换机LS-S5600-26c
接入层交换机LS-E328-H3
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光口多模模块论文范文P-GE-SX-MM850-A
光口单模模块论文范文P-GE-LX-论文范文1310-A
防火墙光接口模块RT-MIM-2GEF-H3
防火墙加密模块RT-MIM-HNDE-H3
防火墙Quidway Eudemon F100-E
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HD5
台式计算机20台
机柜 7014 T42
APC电源16KVA
㈡软件
语音合成软件Model 5014Synthesis (ASL)
实时声门阻抗分析软件5138Real-time EGG Analysis
多维嗓音分析软件Model 5105 MDVP
多功能语音分析软件Model Multi speech3700
听觉反馈工具(软件) 3506 Auditory Feedback Tools
信号增强软件(减噪程序)5142 Signal Enhancement 7Program
实时音调分析软件5121 Real-Time Pitch
声图匹配分析软件5127 Sona-Match
实时语图分析软件5129 Real-Time Spectrogram
语音及感知模拟程序5151 Phoic & Perception Simulation Programs
呼吸,发声及韵律模拟软件5152 Respiration, Phonation and Prosody Simulation
运动性发音障碍语音分析软件5153 Applied Speech Science for Dysarthrias
言语运动神经分析软件5141 Motor Speech Profile
言语发音,肌肉运动模拟软件5154 Speech Articulation: Animation of Muscle Vectors
嗓音音高/音强分析软件4326
中间件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6.0 网络部署版
带库管理软件DP HP OpenView Data Protectot 6.0软件
存储管理软件SE HP Storage Essentials Software Suite企业版
数据库软件DB2
㈢数据库
语音数据库4332 Phoic Database
动态腭位数据库 4333(英语)Palatometer Database
病态嗓音数据Disordered Voice Database and Program
语音频视程序及数据库5150 Video Phoics Program and Database
近五年
中心人员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生物实验室:
2000年7月投资兴建了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并与美国HyClone实验室公司成立合资项目——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来源的生物工程材料,生化药物的开发和利用;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疫苗和动物疫病检测技术.2003年11月被国家民委批准为国家民委系统重点实验室.由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室,仪器室和实验准备室组成
.学校相继投入680万元人民币,配备了空气净化系统,超纯水设备和用于灭菌,培养,观察,酶标,离心,PCR,层析,超滤,电泳,低温保存等基础实验设备,能基本满足实验室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
实验室现承担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动物科学等专业的生物安全性,分子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生物制论文范文,生物工程设备,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微生物工程,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生物制品检验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羔羊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新生牛皱胃中皱胃酶的制备与产业化,西部动物生物材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动物血清质量控制及其标准化等.实验室现有BHK21,Vero,SP2/0,CHO,3T3,C6等多种细胞株,还可进行肾,睾丸,脾,卵巢等多种组织的原代细胞培养试验.
实验室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动物血清检验体系,并承担着中美合资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质检,质控和研发工作,对血清原料,产品及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测量,项目主要有:无菌(细菌,真菌),内毒素(定性,定量),噬菌体,支原体(培养,PCR,荧光染色),BVDV(抗原,抗体),乙型脑炎抗体,促细胞生长(静置,转瓶,生长曲线)等指标的检验,并可根据生物制药企业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近五年公开发表论文351篇,其中有核心期刊126篇,省级期刊222篇,地厅级期刊3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优秀论文1篇,有各类在研项目74 项,其中国家维项目4项——《Sigma-1受体与相关疾病的免疫学研究》,《牦牛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及标记基因探究》,《动物种质资源细胞库的构建和生物学研究》及《CHREBP在猪脂肪细胞生脂营养调控中的作用机理》等,科研经费500多万元.
化学实验室:
近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21篇,其中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9篇,省级期刊270篇,出版教材8部,2部专着;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科研项目立项共68项,主要有《玉米氧化淀粉内墙涂料的研制》,《苯论文范文合成工艺的改进》等项目.申请发明专利2项——《从播娘蒿种子所得油脂中去除芥酸的方法》,《玉米氧化淀粉-苯乙烯-聚乙烯醇三元共聚乳胶技术》.
物理实验室:
近五年公开发表论文169篇,其中核心期刊54篇,省级期刊110篇.科研项目:立项14项,项目来源主要为校级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计算机视角的籽瓜品质检测的自动化实现》,《多点分布式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制》等.科研项目结项二项——《新型检测与转换电路研究》,《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成果获奖情况:《薄膜功能材料的制备和特性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6中心成员简表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中心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 所属二级学科 工作年限 是否专职 *人中员所在单位,部门 1 牛 锋 男 1960年7月 硕士 主 任 教授 生物学 25 专 2 于论文范文 女 1947年10月 学士 副主任 教授 计算机 科学 25 专 3 王书文 男 1965年10月 硕士 副主任 教授 电子信息 13 专 4 王彦斌 男 1967年11月 硕士 副主任 教授 化学工艺 14 专 5 王维兰 女 1961年12月 学士 现代语音技术 分室主任 教授 计算机 科学 16 专 6 陈新一 女 1957年4月 学士 信息数字化 分室主任 教授 计算机 科学 18 专 7 祁坤钰 男 1968年8月 硕士 网络数据库技术 分室主任 副教授 计算机 科学 10 专 8 达哇彭措 男 1961年7月 硕士 计算机基础 分室主任 副教授 计算机 科学 8 专 9 卢建雄 男 1965年12月 博士 免疫学分室主任 教授 细胞 生物学 13 专 10 魏锁成 男 1962年1月 硕士 微生物学 分室主任 教授 微生物学 22 专 11 何 烨 男 1958年11月 硕士 寄生虫学 分室主任 教授 寄生虫学 25 专 12 李 倬 男 1964年3月 硕士 生理学分室主任 教授 生理学 17 专 13 侯兰新 男 1957年7月 学士 生物学分室主任 教授 生物学 16 专 14 马力扬 男 1962年11月 学士 病理学分室主任 教授 病理 生理学 14 专 15 汪玉堂 男 1963年9月 硕士 药理学分室主任 教授 药理学 17 专 16 陈丽华 女 1972年11月 硕士 分析化学 分室主任 副教授 分析化学 14 专 17 段志英 女 1970年7月 博士 无机化学 分室主任 副教授 应用化学 13 专 18 苏 琼 女 1968年6月 硕士 有机化学 分室主任 教授 化学工艺 17 专 19 李 裕 男 1964年2月 博士 生物化学
分室主任 副教授 生物化学 13 专 20 王书志 男 1966年2月 硕士 力学分室主任 副教授 理论物理 17 专 21 王春英 女 1958年7月 学士 电学分室主任 副教授 理论物理 9 专 22 薛 华 男 1955年11月 博士 热学分室主任 副教授 理论物理 9 专 23 李国剑 男 1978年9月 博士 光学分室主任 副教授 理论物理 11 专 24 杨具田 男 1963年5月 学士 教授 生物学 22 专 25 潘和平 男 1962年3月 学士 副教授 动物学 12 专 26 李建江 男 1963年11月 学士 副教授 动物学 14 专 27 臧荣鑫 男 1968年7月 学士 副教授 细胞 生物学 18 专 28 马姝雯 女 1963年11月 学士 副教授 微生物学 16 专 29 范怀德 男 1961年4月 学士 副教授 微生物学 13 专 30 穆晓峰 男 1963年5月 学士 副教授 微生物学 13 专 31 马省强 男 1961年12月 硕士 副教授 免疫学 17 专 32 陈士恩 男 1964年2月 学士 副教授 免疫学 16 专 33 龙 玲 女 1978年1月 博士 副教授 免疫学 12 专 34 才让措 女 1967年1月 学士 副教授 理论物理 18 专 35 窦春江 男 1971年9月 硕士 副教授 寄生虫学 14 专 36 黄双盛 男 1974年8月 博士 副教授 病理 生理学 13 专 37 张宪云 女 1952年8月 学士 副教授 病理 生理学 16 专 38 周海静 女 1968年4月 学士 副教授 生物学 15 专 39 海向军 男 1971年7月 硕士 副教授 生物学 13 专 40 文卫东 男 1967年8月 硕士 副教授 生物学 13 专 41 罗兴平 男 1968年3月 博士 副教授 应用化学 13 专 42 乌 兰 女 1973年9月 硕士 讲师 高分子 化学 14 专 43 张 斌 男 1969年12月 学士 讲师 有机化学 14 专 44 曾 欣 女 1972年11月 硕士 讲师 有机化学 13 专 45 刘根娣 女 1977年3月 学士 讲师 免疫学 13 专 46 汪晨净 女 1975年6月 博士 讲师 药理学 11 专 47 顾克东 男 1974年12月 硕士 讲师 药理学 11 专 48 兰咏梅 女 1971年1月 学士 讲师 病理 生理学 12 专 49 李永泉 男 1974年2月 博士 讲师 病理学 12 专 50 马建秀 男 1978年7月 硕士 讲师 病理学 12 专 51 张雅青 女 1972年2月 硕士 讲师 病理学 12 专 52 阿赛古丽 女 1972年10月 学士 讲师 理论物理 13 专 53 才让卓玛 女 1972年12月 学士 讲师 理论物理 6 专 54 更藏多杰 男 1978年12月 学士 讲师 理论物理 16 专 55 曾 亮 男 1971年4月 学士 讲师 应用化学 7 专 56 彭 程 男 1975年9月 学士 讲师 应用化学 7 专 57 王爱军 男 1974年6月 硕士 讲师 应用化学 3 专 58 康淑荷 女 1972年8月 硕士 讲师 应用化学 5 专 59 杨一鸣 男 1972年9月 硕士 讲师 环境化学 3 专 60 曹永春 男 1972年6月 硕士 讲师 计算机 科学 4 专 61 贾丽娟 女 1979年1月 学士 讲师 计算机 科学 8 专 62 刘彩虹 女 1980年2月 硕士 讲师 计算机 科学 4 专 63 阿米娜 女 1977年7月 学士 实验师 有机化学 4 专 64 冯若飞 男 1978年12月 硕士 实验师 分子 生物学 4 专 65 申晓蓉 女 1960年1月 大专 实验师 动物学 8 专 66 王康英 女 1964年8月 学士 实验师 微生物学 8 专 67 乔自林 男 1976年4月 学士 实验师 细胞 生物学 5 专 68 程 燕 女 1978年5月 学士 实验师 免疫学 5 专 69 董开忠 男 1973年10月 博士 实验师 微生物学 8 专 70 杨小军 男 1982年5月 硕士 助教 生物化学 4 专 71 张季惠 女 1978年11月 学士 助教 环境化学 4 专 72 张建奎 男 1973年11月 硕士 助教 环境化学 4 专 73 马英杰 男 1979年4月 硕士 助教 有机化学 3 专 74 董江陵 男 1975年11月 硕士 助教 动物学 3 专 75 王晓燕 女 1979年9月 硕士 助教 动物学 2 专 76 王军节 男 1977年9月 硕士 助教 动物学 3 专 77 欧阳霞辉 女 1978年3月 硕士 助教 动物学 2 专 78 孙万虹 女 1978年11月 硕士 助教 分析化学 4 专 79 王满刚 男 1977年6月 硕士 助教 应用化学 3 专 80 张德荣 男 1979年5月 硕士 助教 应用化学 1 专 81 张福梅 女 1978年6月 硕士 助教 生理学 2 专 82 李向群 男 1981年10月 硕士 助教 药理学 4 专 83 王 喆 男 1980年1月 硕士 助教 免疫学 4 专 84 尹奋平 男 1976年10月 硕士 助教 免疫学 3 专 85 李 佳 女 1980年9月 硕士 助教 免疫学 3 专 86 刘兆民 男 1983年9月 学士 助理实验师 化工工艺 3 专 87 张文博 男 1982年1月 硕士 助理实验师 应用化学 1 专 88 崔璐娟 男 1981年7月 硕士 助理实验师 应用化学 1 专 89 寇 亮 男 1983年11月 学士 助理实验师 应用化学 2 专 90 陈 红 女 1982年8月 学士 助理实验师 微生物学 3 专 91 李明生 男 1977年4月 学士 助理实验师 微生物学 3 专 92 李贞子 女 1984年3月 学士 助理实验师 微生物学 3 专 93 刘丽霞 女 1983年3月 硕士 助理实验师 微生物学 2 专 94 张麟文 男 1979年4月 学士 助理实验师 微生物学 5 专 95 李海玲 女 1980年6月 学士 助理实验师 无机化学 5 专 96 泽朗准 女 1980年10月 学士 助理实验师 理论物理 7 专 97 哈斯其 美格 女 1981年12月 硕士 助理实验师 应用化学 2 专 98 李小勇 男 1981年8月 硕士 助理实验师 应用化学 2 专 99 樊 娟 女 1983年3月 学士 实验师 应用化学 2 专 1 曹 纯 男 1945年12月 学士 教授 计算机 科学 41 兼 计算机学院 2 向晓明 女 1970年1月 硕士 副教授 分析化学 8 兼 化工 学院 3 刘翊中 男 1965年3月 学士 副教授 微生物学 16 兼 生命科学学院 4 房少新 男 1955年10月 学士 副教授 微生物学 12 兼 生命科学学院 5 邹文辉 男 1962年8月 学士 副教授 微生物学 12 兼 生命科学学院 6 李志强 男 1967年6月 硕士 副教授 病理 生理学 12 兼 医学院 7 景志敏 女 1956年4月 学士 副教授 生物学 17 兼 医学院 8 胜 利 男 1970年4月 博士 副教授 免疫学 14 兼 医学院 9 赵 晋 女 1968年2月 博士 副教授 免疫学 14 兼 医学院 10 于国伟 女 1969年3月 博士 副教授 免疫学 13 兼 医学院 11 包广洁 女 1967年6月 硕士 副教授 免疫学 13 兼 医学院 12 马忠仁 男 1962年1月 学士 研究员 免疫学 13 兼 生命科学学院 13 何地英 男 1961年2月 硕士 讲师 药理学 11 兼 医学院 14 寇 炜 男 1972年5月 硕士 讲师 药理学 12 兼 医学院 15 刘金英 女 1974年11月 硕士 讲师 药理学 12 兼 医学院 16 范论文范文 男 1966年8月 硕士 讲师 应用化学 14 兼 化工 学院 17 阿依木 古丽 女 1980年10月 硕士 讲师 免疫学 13 兼 生命科学学院 18 程银琴 女 1975年11月 硕士 讲师 免疫学 13 兼 生命科学学院 19 陈 莉 女 1970年4月 硕士 讲师 动物学 12 兼 生命科学学院 20 王明明 女 1976年10月 硕士 讲师 动物学 12 兼 生命科学学院 21 郭晓农 男 1975年9月 硕士 讲师 细胞生物学 12 兼 生命科学学院 22 蔡 勇 男 1979年4月 硕士 讲师 生物化学 13 兼 生命科学学院 23 王冬梅 女 1969年11月 硕士 讲师 免疫学 13 兼 生命科学学院 24 曹 忻 女 1978年6月 博士 讲师 动物学 11 兼 生命科学学院 25 陈 彦 男 1980年10月 硕士 讲师 理论物理 11 兼 电气工程学院 26 周志文 男 1971年4月 学士 讲师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17 兼 电气工程学院 27 周鹏生 男 1970年12月 硕士 讲师 计算机 科学 6 兼 教育技术学院 28 赵 堃 男 1975年12月 硕士 讲师 计算机 科学 3 兼 教育技术学院 29 南宏师 男 1975年7月 学士 讲师 计算机 科学 8 兼 教育技术学院 30 马永峰 男 1976年12月 硕士 讲师 计算机 科学 3 兼 教育技术学院 31 马 俊 男 1974年2月 学士 讲师 计算机 科学 12 兼 教育技术学院 32 王毅锐 女 1955年12月 大专 实验师 理论物理 7 兼 电气工程学院 33 李春青 女 1967年1月 学士 实验师 理论物理 3 兼 电气工程学院 34 马 燕 男 1955年9月 学士 实验师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8 兼 电气工程学院 35 雷 涛 男 1966年9月 学士 实验师 理论物理 3 兼 电气工程学院 36 金 龙 男 1977年7月 硕士 助教 药理学 4 兼 医学院 37 李 娜 女 1981年3月 学士 助教 药理学 1 兼 医学院 38 王小恒 男 1975年8月 硕士 助教 组织 胚胎学 1 兼 医学院 39 甘红云 女 1978年7月 硕士 助教 组织 胚胎学 1 兼 医学院 40 陈旺盛 男 1981年9月 学士 助教 组织 胚胎学 1 兼 医学院 41 吴 韬 男 1979年8月 学士 助教 理论物理 3 兼 电气工程学院 42 张心歌 女 1978年3月 学士 助教 电子信息 4 兼 电气工程学院 43 焦道利 男 1976年1月 学士 助教 计算机 科学 9 兼 教育技术学院 44 曲红梅 女 1977年12月 硕士 助教 计算机 科学 3 兼 教育技术学院 45 段金菊 女 1979年1月 硕士 助教 计算机 科学 4 兼 教育技术学院
2.实验教学
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实验教学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过去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与理论课的附属地位,逐步形成适应学科发展自成系统的,完整的学科体系,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中心在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建设和提高,逐步形成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理念和顺应学科发展需求的改革思路.
2-1-1 实验教学理念
⒈实验教学理念:
(1)培养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塑造宽广的国际视野相结合;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
(3)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体现实验内容和实验技术的前沿性;
(4)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与开放教学相结合, 促进实验室及设备资源的开放共享.
⒉实验教学定位:
功能定位:围绕理工农医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确保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以本科专业和学科建设为依托,打造全校理工农医基础课实践教学通用平台;以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开放项目为载体,拓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完成基础实验教学为主,兼顾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使场地,设备,人力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得到共享.
培养目标定位:"以人为本,助人成功",以全校理工农医本科专业和学科建设为依托,围绕本科实践教学,多学科分专业开展基础实验教学;以开放实验拓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领域;以科技合作创新实验内容;以各类设备专管共用和开放运行,实现资源共享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突出实践技能,强化人才培养.
服务学科定位:以理工农医为主,促进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均衡发展.
发展目标定位: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精神的实践型人才.通过加强和改善基础课教学实验条件,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使实验中心成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人才的摇篮.
⒊实验教学规划:
中心依据所面向本科专业和学科,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实验中心"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及《实验中心"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进行了有效实施,建成了在国内较为先进的先进的计算机,生物,化学及物理实验室和显微数码互动室.中心实验室已形成相当规模.现有仪器设备3604台件,价值4242万元,实验楼建筑面积2.62万㎡.2002年12月四大类实验室通过了省级合格评估,2003年11月计算机,生物实验室被国家民委批准为委属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006年9月又被教育部批准为委部共建实验室,同年12月通过了建设期论证,2017年通过甘肃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
(1)进一步提升实验教育理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构建立体式,递进式实验教学新体系;
(2)整合,优化基础实验项目,提升公共基础实验的综合水平和技术难度,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三性"实验项目比例;
(3)建立结构科学合理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打造优质实验教学平台;
(4)提升实验室管理层次和水平,配置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室安全环境设施,形成适应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
2-1-2 实验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在知识,素质与能力的三维空间中,全方位构建基础课实验资源共享动态模式并强化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基础课实验教学效果,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为一体,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为一体的理工农医综合性基础课实验教学通用平台, 显着地提高了我校理工农医学科的实验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方案如下:
⒈分类教学与资源整合相结合,调整理工农医基础课实验教学方案与课程体系;
⒉出版计算机实验指导书,理工农医专业通用实验教材和普通物理学实验指导书;
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理工农医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教学效果;
⒋围绕理工农医专业基础课实验资源共享动态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制度建设;
⒌实施了理工农医专业通用基础课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⒍制定师资,实验技术队伍岗位,调整实验技术队伍结构 ,初步形成了具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深受学生欢迎的理工农医专业基础课通用实验教师队伍;
⒎优化实验项目及内容;
⒏初步建立了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加强了多学科各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
综合基础实验中心四大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及物理实验室面向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医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及其他文科类学院共开设计算机,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动物生理学,力学,热学,电磁学,普通物理,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等52门课程,年上课学生总人数7680余人.实验准备严格按照各个学院上报的实验教学计划表执行.
2-2-1计算机实验室
涵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数字媒体艺术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经济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
预科教育学院:民族预科
学生人数:每年约5000余人
2-2-2生物实验室
涵盖专业:化工学院:制药工程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预科教育学院:民族预科
学生人数:每年约850人
2-2-3化学实验室
涵盖专业: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预科教育学院:民族预科
学生人数:每年约1000余人
2-2-4物理实验室
涵盖专业: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数字媒体艺术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预科教育学院:民族预科
学生人数:每年约830余人
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
2-3-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树立"以人为本,助人成功,求实创新,综合培养"的教育理念,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模块化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根据"分类教学与资源整合相结合"的原则,调整理工农医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方案与课程体系.于2004年起在全校本科教学中实施新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与课程体系.
新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主题就是实施层次化教学: 当前,科技发展的新特点表现为各学科广泛交叉,相互渗透.学科之间的边缘越来越模糊.我们综合考虑民族类学生授课的课程特点,分四个层次实施层次化,使学生能力在不同阶段达到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消除优秀生"吃不饱",少数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即: (1)公共基础性实验模块(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为基础);(2)跨专业设计性实验模块(以掌握设计性实验为主体);(3)研究与创新型实验模块(以研究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4)开放与创新基金模块(以学生自主选题为主题)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对学生能力在不同阶段分层次递进式培养,因材施教,注重基础,强调能力,在全体学生能力普遍提高的前提下,择优拔尖培养,推进分层次递进式的人才能力培养方案.该实验平台突出能力培养,将创新教育贯彻在大学教育的始终.并密切跟踪社会对人才需求动向,始终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动力,培养多才能,高水平,强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与科研型开放实验: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学生,实验室定期发布开放研究实验题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以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实物,论文或总结报告等)和指导教师的考核评价作为成绩和学分的评定依据;
●科技活动型开放实验:学生自拟活动课题,结合实验室的专业方向和条件联系相应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开展实验活动.以学生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实物,论文或总结报告等)和指导教师评价作为成绩和学分的评定依据;
●自选课题型开放实验: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教学计划以外的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自选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必须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以实验成果(实物,论文或总结报告等)和指导教师评价作为成绩和学分的评定依据;
●文理渗透型开放实验:鼓励文科学生在校内各实验室利用实验条件进行能力培养,以实验成果(实物,论文或总结报告等)和指导教师评价作为成绩和学分的评定依据.
2-3-2实验课程
实验内容改革是实验改革的核心,我们的采取以下措施:①根据学科发展,不断更新实验项目,近4年更新或开出新实验项目62项,占总项目的34%;②综合性+开放性实验项目 所占百分比达到61%③课外实验课时与课内实验课时比例达到1.5:1;④近五年实验项目更新率平均每年8%.⑤实验项目分必做(经典为主),选做(扩展),所有实验项目以菜单形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学生需要,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在这些课程中,具有综合性,设计性项目的课程占35%.
大类
实验室名称
主 任
实验总项目数
软件实验室:江苏科技大学首届创新实验室实验设计操作大赛
基础性实验项目数综合设计性实验数
开放创新性实验数
综合+开放 所占百分比
实验总课时
计算机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
达哇彭措
10
8
2
0
25%
20
语音技术实验室
王维兰
15
7
0
8
53%
32
信息数字化实验室
陈新一
22
5
2
15
77%
61
网络数据库实验室
祁坤钰
46
7
12
27
84%
105
生 物 学
微生物学实验室
魏锁成
46
15
2
30
68%
230
寄生虫学实验室
何 烨
14
6
1
7
50%
64
生理学实验室
李 倬
14
6
4
4
57%
54
生物学实验室
侯兰新
26
12
2
12
54%
84
病理学实验室
马力扬
20
11
2
7
45%
62
药理学实验室
汪玉堂
15
12
3
0
20%
36
免疫学实验室
卢建雄
16
8
1
7
50%
68
化 学
分析化学实验室
陈丽华
18
5
4
8
67%
66
无机化学实验室
段志英
18
6
2
10
67%
72
有机化学实验室
苏 琼
23
7
3
13
70%
90
生物化学实验室
李 裕
39
5
3
31
87%
200
物 理
力学实验室
王书志
11
8
3
0
27%
28
电学实验室
王春英
12
11
1
0
8%
26
热学实验室
薛 华
6
3
3
0
50%
18
光学实验室
李国剑
11
8
3
0
27%
28
合 计
382
150
53
179
61%
1344
2-3-2-1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203项):见附录七(P~)
2-3-2-2中心开放实验项目(179项):见附录八(P~1)
2-3-3 积极进行实验室开放与其他科学研究实践
中心实验教学覆盖面广,实验开出率高,并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各个实验室均向学生开放,既弥补了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的现状,又加强了实验技能训练.以相关实验分室为依托,结合课程教学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活动,使每个参加实验的学生能亲自操作,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
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
2-4-1采用全方位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采用菜单方式开放
⒈实验采用选课系统,拓宽实验的时空概念
自主开发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包括中心介绍,课程建设,硬件平台,师资队伍,创新实践,软件下载与上传等功能,为校内外,省内外高校的学生与同行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实验采用选课系统,在开学2周内公布实验项目与指导教师名单,学生可根据教学进展及个人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在任何终端可登陆我们的网站向实验室提前预约.实验室的选课实现了实验教学的主体从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学生可以自主支配时间,自主选择实验,拓宽实验的时空概念,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⒉实验内容采用菜单式方式开放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实验项目分为必做内容,选做内容,开放内容.必做与选做内容属于实验教学计划内,在实验计划外,实验内容进一步开放.开放的形式是将所有项目列成菜单,在网上公布,学生将感兴趣的项目以选菜单的形式填报申请单,经教师同意,教务处备案,便可进行,他们自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完成实验,提交报告.这种完全开放的实验环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可根据学科方向在选够实验学分后充分利用菜单提供的项目自助实验,较早进入小型课题的研究.
⒊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
鼓励大学生自主提出课题项目,向实验中心,校团委或校外有关企业申请立项资助.自选课题尽量以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研究小组,除研究项目与产品制作,还可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
2-4-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确保每一位学生创新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因此在实验教学组织中,我们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具备独力思考,独力操作,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⒈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意识
实验前的讲解,我们立足于讲难点,讲新知识,少而精,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机会.并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遇到问题时,教师再加以适当指导,增加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⒉采用设置疑点进行启发式教学,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探索进取精神
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若干问题供学生思考,设置一些疑点,或现象分析,问题式教学,开展课堂讨论,有意识培养其探索精神.我们深信:疑点是创新的起点.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
⒊学会归纳总结,提高思维能力
实验后,通过对得到的数据与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而寻求事物的内部规律并总结新观点.实践证明,知识越丰富,技巧越高超,思维时路子就越宽,越灵活,判断力也就越强,越精确.同时在要求学生做实验报告时,提出对实验手段改进的建议,以及学生主动分析问题,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和开拓思路的能力,并不断提高综合归纳和表述能力.
实践证明,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上三种教学方式,可使学生逐步深入进去,既培养了探索的热情与兴趣,又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4-3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平台与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将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
为了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有限的条件下,除学习经典课程外,还要适应科技发展,了解发展的前沿以及本学科的最新技术,拓宽知识面.中心介绍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建立了新技术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将内容既先进又丰富的软硬件结合起来介绍给学生,实现了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结合.
2-4-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
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可进行教学软件演示,学生可进行电子举手,教师网上监控解答等,很方便的进行教学实验指导."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等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基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等实验教学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素材库.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器,大屏幕,音响与功放,视展平台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大信息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近两年中心研制与开发微生物,生物化学,生理药理组胚多媒体课件10余项.
围绕如何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在实验中心还建成了双向互动音视频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包括综合演示室,普通物理演示室,微生物显微镜多媒体教学系统,机能生物采集系统,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教学效果得到显着提高.这套系统的建成可以使:1)教师的实验教学实时传到各实验室,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讲授;2)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后,使教学质量得到监督和保证;3)学生利用局域网共享各种实验资料,提高实验效果,有利于实验开放;4)节约教师资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现在数字化技术已渗透到从实验项目设计到科学研究的多个环节中,为充分,及时地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毕业生有能力去参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以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方向指导教学内容,结合理工农医类人才培养实际,将现代技术与方法融于课程体系改革,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之中.
2-4-5 实施了理工农医专业通用基础课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实验课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等方面起着理论学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实验教学上,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推动实验教学改革,自编教材,开设创新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并注重有特色实验项目的建设.实验中心按照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并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于教学实验,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6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法
为正确评定学生在能力培养中达到的真实水平,我们改进了实验考核方式,从考核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实验态度,实验效果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综合能力.确定实验采取分项考核记分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每次的实验成绩,实验考试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分项内容
实验次数
实验纪律
10分
预习报告
10分
方案拟定
20分
实验操作
30分
结果分析
10分
实验报告
20分
1
2
等
N
我们在实验全部做完后,再举行一次实验考试.试题有口答和实际操作,学生一人一题抽签决定,教师根据实验掌握情况当场给分,其成绩占实验课总成绩的50%,最后依据平时分项考核与期末实验考试两项平均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中心教师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形式多样化,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实验考核方法多元化,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了实践技能.
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
出版理工农医专业通用的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材,完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普通物理学实验指导.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制订了建设实验指导教材的指导思想: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重视基本概念与基本训练的同一性;适当淡化验证性内容,突出实验的思想与原理;强化教材的先进性,渗透现代实验操作方法;体现教材的启发性与适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2-5-1出版的实验教材(30部):见附录五(P~)
2-5-2自编实验讲义(8部)
《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田富鹏主编,30万字)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指导》(臧荣鑫主编,20万字)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张晓苏主编,10万字)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化学教研组编写,10万字)
《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陈士恩主编,12万字)
《生理学实验指导》(生理教研室主编,35万字)
《兽医病理学实验指导》(王茂林主编,14万字)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刘翊中主编,11万字)
2-5-3拟出版的教材和实验教材(10部)
3.实验队伍
3-1.队伍建设(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
近年来,学校在制定师资,实验技术队伍岗位,调整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显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深受学生欢迎的理工农医专业基础课通用实验教师队伍.
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
⒈以各类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载体,使全体教师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支持和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在全中心上下形成一种同心同德,乐于奉献的良好风气.
⒉认真落实教师岗位职责,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注重自身高尚人格和品德的培养和育人意识和本领以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用自己高素质的师德,师智,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⒊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⒋近几年内选留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59名,并按专业,学科特点进行了合理配置,培养使用.目前生化,无机,有机,物理,生理,微生物,免疫,生物学均有年轻骨干参与实验教学,师资,实验技术队伍按照岗位需求得到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⒌要求1999年以后本科毕业不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必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学位班课程学习,力争十一五期间70%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加强培训,提高师资队伍业务素质.我中心的教师培训坚持以在职在校为主,脱产,
假期培训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支持教师在职培训.
⒎支持骨干教师参加高级研讨班;提供经费让中青年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及假期业务培训班;在五年之内,对全中心3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分期分批进行计算机辅导教学免费培训,以提高他们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2005年11~12月此项工作已开展;2005年邀请兰内5个高校的专家教授来中心进行为期2个月的校内培训,内容涉及物理,化学机能,形态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实验室操作,实验内容最新技术,前沿动态,实验室质量认证等.
⒏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严把教师入口关,优化教师队伍.
把好教师入口关,引进新教师应符合学科梯队建设需要,符合学校重点引进教师条件,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由专家组进行听课(包括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评议合格后,报请学校批准方可引进.
根据专业,学科的需要,引进高学历人才,两年内引进博士4人,在职培养2人,使高学历人才占师资队伍的比例达到了67.2%.
聘用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高级技术人员承担某一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作为*教师.
根据教师队伍现状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有计划地引进教师.
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
实验中心教学队伍由专职实验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组成,实验准备由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和专职实验教师完成,实验讲解和指导主要由各学院*实验教师承担."十一·五"期间,我中心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培养培训优化情况如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由骨干教师,专家教授举办的专题讲座,最新学术进展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这些报告学生可以自由参加.每年至少有五到十名教师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会议,交流论文,获得国内相关学科教学科研的最新动态.
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
实验课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等方面起着理论学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将实验教学的改革放在首位,改变以往传统模式的弊端,认真落实教师岗位职责,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注重自身高尚人格,品德的培养和育人意识与本领以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用自己高素质的师德,师智,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坚决杜绝教师的不良行为对教学过程的不良影响,如迟到早退,脱离教学大纲随意授课等.在实验教学上,以"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与提高专业的科学实验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面向21世纪本科教学创新体系"为依据,推动实验教学改革,自编教材,开设创新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并注重有特色实验项目的建设.实验教学是构成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中心按照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并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于教学实验,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某一课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综合性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实验的独立工作能力,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为研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研究性实验是在完成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以相应学科的研究为主结合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技术,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开展科学研究,撰写课程研究论文,使学生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论文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研究创新性实验以小组为单位主要在学生的业余时间内完成,可以与毕业论文工作相结合.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要随时更新,在鼓励和提高学生,青年教师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同时,中心以中青年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积极开展各类基础性,应用性的课题研究.近年来,研究领域遍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和农业,食品,医学等应用学科,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70多项,在研项目208余项.这些项目的相继完成与应用将对西部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04年起,中心承担了"西北民族大学校内实践教学环节模式化研究","理工农医基础课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教改项目的研究,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予以应用.
4.体制与管理
4-1.管理体制(实验中心建制,管理模式,资源利用情况等)
综合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于1998年开始组建,1999年3月正式独立承担基础课实验教学,现设形态实验室,机能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普通物理实验室和行政办公室,实行学校,中心二级管理.以优化结构,资源共享,专管共用为宗旨,在综合理,工,农,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内容的前提下,中心建立了以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的实验室运行体系:实验室的总体建设和管理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课程的建设按学校安排依托各学院进行,建立了三合一的实际运行大平台,即以完成基础实验教学为主,兼顾专业教学和科研应用平台;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建设学校整体的学科基础实验室,建成一个能对全校开放,适应面较广的综合性基础实验教学平台;让全校共享资源,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使场地,设备,人力资源做到真正的共享.
实验中心具有系统完整的管理组织结构,中心主任一人,副主任两人,分管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科研,下设实验室主任负责各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实验室管理有一整套完整的工作规程,各级负责论文范文实验技术人员制订并履行各自岗位职责,并能很(较)好履行相应职责.
实验中心按功能块下设 20个子实验室.各个子实验室与各专业密切联系但又不属于某个专业.它们分别是⑴计算机实验室: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语音技术实验室,信息数字化实验室及网络数据库实验室组成;⑵生物实验室:由微生物学实验室,寄生虫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生物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及免疫学实验室组成;⑶化学实验室:由无机,有机,分析及生化实验室组成;⑷物理实验室:由传统的力,热,光,电,数据处理分实验室组成.由于打开专业壁垒,按照功能块进行建设,充分发挥了学科群相互支持,交叉,渗透的作用,既能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设备利用水平,同时实验资源,维护人员也能共用,运行论文范文降低,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4-2. 信息平台(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及应用等)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发挥优秀教学资源辐射作用,示范作用.
(1)围绕如何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在实验中心建成了双向互动音视频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包括综合演示室,普通物理演示室,微生物显微镜多媒体教学系统,机能生物采集系统,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教学效果得到显着提高.这套系统的建成可以使:1)名师的实验教学实时传到各实验室,使全体学生都能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采;2)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后,使教学质量得到监督和保证;3)学生利用网络共享各种实验资料,提高实验预习效果,更加有利于实验开放;4)节约教师资源.???? (2)建成的网络教学信息量大,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的运用使学习内容形象,直观.网络课件的针对性,可选择性有利于不同类型学生的选择.
(3)?互动式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生理学课程中成功地应用了一套先进的生物采集互动式计算机模拟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够与同学双向交流.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条件和方案进行实验,瞬间既可得到实验结果,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建成了师生交互性显微观察实验室,使病理切片,组胚切片,寄生虫片子和微生物片子观察更直观,更清晰,也便于多项选择.
(4)实行开放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为提高工作效益,将开放实验运行过程管理与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和具体实验的辅助教学结合起来,配合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对实验中心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建成新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在网上建立了开放实验管理预约系统,形成从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到学生预约,登记,完成实验,发布成绩的一整套网络管理程序,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实验提供咨询,辅导以及开拓创新的学习和工作平台.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现在数字化技术已全面渗透到从实验项目设计到科学研究的多个环节中.为充分,及时地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毕业生有能力去参与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以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方向指导教学内容,结合理工类人才培养实际,结合科学技术前沿技术,将现代技术与方法融于课程体系改革,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
4-3.运行机制(开放运行情况,管理制度,考评办法,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经费保障等)
4-3-1 开放运行情况
实验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有相当规模, 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的投入量之大前所未有, 资源拥有不少, 是资源就应该开发应用,而开放实验室就是发挥这一资源的重要途径.从2004年以来实行部分实验室的对外开放,随着学校对实验室开放的日益重视和管理制度相继出台,实验中心由最初的自发式,被动式开放状态到现在的自觉式,主动式开放实验室,以各种形式对内,对外,对教师学生进行课外开放,逐步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内容,较充分地发挥了实验室资源的效益.
4-3-2 管理制度
为使实验中心实验室开放做到规范,有序,根据《西北民族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借鉴许多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经验,制定了《实验中心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和《实验中心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
4-3-3 考评办法
将开放实验按项目审批,设立实验室开放项目基金,实施项目管理.将审批合格的开放项目注入基金,积极鼓励和支持实验室开放项目,对完成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考核验收,并将其工作量计入教师工作量考核中.
4-3-4 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确保实验室开放的成果得到落实,必须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的制度系统.在人事方面,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和实验人员参与开放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目标与考核制度,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和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我们对参与开放实验教学的实验技术人员在学时分配和工作量计算上予以倾斜;在学生预约方面,教务处对批准的项目进行全校公布,学生由开始不感兴趣到现在积极报名,表明了我校实验室开放的程度和范围在不断提高.
4-3-5 运行经费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借鉴科研项目管理的模式,学校对实践教学进行了项目化管理,将开放实验按项目审批,设立实验室开放项目基金,实施项目管理.在财物管理上,由于目前全校性开放机制和程序的滞后,开放项目经费未完全到达,实验中心对学生已选项目的开展采取了与教学计划常规相同的经费划拨办法,尽量保证实验室开放的顺利进行.
5.设备与环境
5-1.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购置经费保障情况,更新情况,利用率,自制仪器设备情况等,列表说明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名称,数量,购置时间,原值)
按照"强化基础,重在建设,加强管理"的基本思路,我校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学校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近两年四个实验室每年投资近400万元购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目前,实验中心拥有教学仪器设备3604台套,共计4042万元.
此外,我校还十分重视并做好教学物资保障工作.历年的实验教学维持费,都能得到保证,并保持了逐年10%的年增幅,有力地保证了实验教学运行.
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名称,数量及利用率情况:见附录九(P1~1)
5-2.维护与运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措施,维护维修经费保障等)
实验中心成立10年来,学校先后出台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十多个.
⒈《西北民族大学教学实验室设置规定》
⒉《西北民族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⒊《西北民族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物资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物资设备招标工作规程》
⒌《西北民族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⒍《西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项目仪器设备购置与管理办法》
⒎《西北民族大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与奖励办法》
⒏《西北民族大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⒐《西北民族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
⒑《西北民族大学废旧仪器设备处置办法》
⒒《西北民族大学仪器设备验收工作规程》
⒓《西北民族大学仪器设备开放基金使用办法》
⒔《西北民族大学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办法》
这些规章制度及相关规定出台之后,使近年来学校投入的教学实验室建设经费科学合理地得到使用,并立刻见到效益.我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物资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物资设备招标工作规程制订之后,严格了招标程序,杜绝了不规范操作.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实实在在地达到了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近年来,由于正常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费的有力保障,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5-3.实验中心环境与安全(实验室智能化建设情况,安全,环保等)
5-3-1.实验室智能化建设情况
⒈中心网络与学校和学院网络互动,实现了网络化和多媒体的教学和管理信息平台.
⒉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配备齐全:做到每个实验室均有专人负责,建立了一整套的实验人员进入,使用与离开的程序化制度,并已落实实施.
⒊防火防盗安全体系健全:学院成立了专门的防火防盗防水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安排值班,管理,岗位职责分工,报警,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等具体实施细节工作.
5-3-2.实验室安全与环保设施建设
⒈各实验管理责任人均接受了安全培训及教育,学习了上级和学校有关部门关于环境,消防以及危险化学品,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等法律文件,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进入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均需按规定接受安全,环保和实验习惯教育课,教育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掌握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⒉各实验室均配有防强酸强碱,阻燃材料,人性化设计的实验台,具备完善的实验台标准附件设施.
⒊各实验室安全设施齐全,宽敞明亮,均配有防火,防盗系统,通排风系统,酸碱药品专用柜,备有药品急救箱,不同废物回收和处理桶.
⒋每个实验室内都悬挂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丢失损坏赔偿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等标识牌.
⒌各实验室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危险品管理办法,对于易燃,剧毒物品的保管,领用实行审批制度,做到专人专处保管.对于有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的实验室,严格按照三废处理规则对三废进行处理,确保环境安全.此外,在动物源性废弃物处理上,安排专人负责每天运输处理实验废弃物,严防动物源性废弃物污染环境.
6.特色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和"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一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设了一支由基础到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团队,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为校地校企的合作,为校办科技型企业的创办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特色之二:始终强调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扎实
实验教学中心历来突出实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基本技能.在不断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通过"三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始终强调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验基本技能扎实的优势和传统得以保持和发扬.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扎实的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5%的理科学院在本中心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实习和实践.本科毕业论文有10%左右在相关期刊上公开发表,有些课外科技作品在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促进了各学科交叉渗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共享
通过十年的投资建设,新搭建的综合性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基础扎实,效率高,面貌新颖,有创意,师生比较满意,资源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所建的计算机,生物,化学,物理四大类20个分室实验室已构建起了对计算机,医学,农学,生物学,化工,环境,食品,电子,土木等学科专业的基础课通用实践教学平台,并以理工农医为主,使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均衡发展,同时对学分制的实施和通识平台的建立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形成我校鲜明的特色.在人才培养上,围绕理工农医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验技能,确保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以科学研究,开放项目为载体,拓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完善基础实验教学为主,兼顾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各学科交叉渗透,使场地,设备,人力资源在全校共享.为了主动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重视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将生产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转化为专业综合实验项目,提高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和适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学校从2004年开始,设立了"大学生能力与创新训练计划","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项目",由学生自由申请学校科技创新基金,自带课题,独立完成项目.同时要求每个教师的纵横向课题只少有三名本科生参与,让学生提前进入教师学科专业实验室,进行研究创新性实验,写出论文,完成研究课题.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和相关企业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实习基地让学生设计课题,合作完成委托项目,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7.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7-1.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学生学习效果,近五年来主要实验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等)
7-1-1 实验教学效果:"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所有实验按照教学计划如期开出,进度正常,在实验开出的同时,能够认真填写实验日志记录和实验技术档案,把实验的进展情况和实验所遇到的问题都做了纪录.各教学单位的实验老师都能够准时上课,学生出勤情况良好,各实验项目正常完成.实验技术人员能提前进入实验室做好实验准备,没有迟到和早退现象.实验过程中,每一位老师能够坚守在课堂,对学生的一些疑点和操作规范问题进行讲解和演示,指导学生深入领会.学生基本能按时上课,自觉穿实验服,迟到早退的现象比较少,偶尔也有个别同学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时上课或需要提前离开的现象,但能够坚持请假制度,在向任课老师说明并经同意后才离开课堂,在整个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
7-1-2 实验教学成果
从2004年起,中心承担了 "理工农医基础课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研究","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教改项目的研究,其中 "理工农医基础课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05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理工农医专业基础课实践通用平台建设" 获07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部分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予以应用.通过实践获得了具有我校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及软件登记20项.
序号
姓名
专利名称
专利形式
专利号
批准时间
1
于论文范文
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研究测试软件 V1.0
软件着作权
软着登字第113043号 登记号:2017SR25864
2017-10-20
2
戴玉刚
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系统蒙古文规范样式软件 V1.0
软件着作权
软着登字第113046号 登记号:2017SR25867
2017-10-20
3
单广荣
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系统着录软件 V1.0
软件着作权
软着登字第113045号 登记号:2017SR25866
2017-10-20
4
单广荣
基于TWAIN的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图像采集系统软件 V1.0
软件着作权
软着登字第113047号 登记号:2017SR25868
2017-10-20
5
戴玉刚
藏文古籍文献搜索引擎软件 V1.0
软件着作权
软着登字第113044号 登记号:2017SR25865
2017-10-20
6
曹 晖
面向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系统的字处理软件 V1.0
软件着作权
软着登字第113042号 登记号:2017SR25863
2017-10-20
7
李 裕
一种抗旱,抗盐碱复合肥
发明专利
ZL02114523.7
2006-1-18
8
鲜 亮
双合式微量滴定管
实用新型
201720175542.1
2017-7-25
9
王彦斌
玉米氧化淀粉-苯乙烯-聚乙烯醇三元共聚乳胶技术
发明专利
2006101640038.9
2007-6-13
10
王彦斌
玉米氧化交联淀粉-醋酸乙烯共聚乳胶技术
发明专利
201710213514.x
2017-9-24
11
王彦斌
玉米氧化交联淀粉-醋酸乙烯-聚乙烯醇共聚技术
发明专利
2017101358475.0
2017-8-5
12
李思政
从播娘蒿种子所得油脂中去除芥酸的方法
发明专利
200710109308.X
2007-7-27
13
杨成慧
一种卡片夹
实用新型
201720222363.x
2017-11-10
14
苏 琼
玉米氧化淀粉-苯乙烯-聚乙烯醇三元共聚乳胶技术
发明专利
2006101640038.9
2007-6-13
15
苏 琼
玉米氧化交联淀粉-醋酸乙烯共聚乳胶技术
发明专利
201710213514.x
2017-9-24
16
苏 琼
玉米氧化交联淀粉-醋酸乙烯-聚乙烯醇共聚乳胶技术
发明专利
2017101358475.0
2017-8-5
17
曹 竑
自流式万能移液器
实用新型
ZL99254936.1
2000-8-6
18
侯兰新
生物试剂瓶
外观设计
ZL2005 3 0089752.1
2005-10-31
19
王爱军
抗氧剂三壬论文范文亚磷酸酯的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CN01144352.9
2003-7-2
20
侯兰新
猪瘟疫苗生产用/牛腹泻病毒抗体阴性牛血清生产工艺
发明专利
200510042714.X
2006-3-22
7-2.辐射作用
学校实验室如何培植,巩固和发展自身优势,选择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强壮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学校竞争力,已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在综合分析学校历史渊源和广泛调研,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定位,抓住国家,省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契机,实施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着手,实现实验室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是学校继承传统,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尽快实现资源共享内涵必由之路.
通过综合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可以大力促进实验资源的整合,加快实验室硬件与内涵建设,改善实验教学环境,保证学校教学的正常进行;通过综合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培养和锻炼一大批有较强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的教师与实践教学管理队伍,提高教学实验教学的水平与质量;通过综合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促进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大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综合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可以促进学校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对实验室建设资金的投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同时,促进学校把示范中心的"示范性"作为自身实验教学管理的手段,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与各学院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实验中心在完成学校实验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内容,理论和技术方法,手段的研究.实验中心将更加积极地向校内外开放,提高实验中心设备的使用率,提高社会知名度.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各界联合开展各种人员培训,发挥示范作用.在与社会合作办实验室方面,一方面要争取社会的支持,与社会联合投资,合作开发,共同管理,共享效益;另一方面要利用已有仪器设备增强中心的造血功能,开源增效,实行对外开放,广泛开展横向联合,进行有偿服务,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以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模式.
公共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不仅可以为西北和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服务,同时又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示范中心的建成将大大改善实验教学水平,可以满足学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实践教育. 8.自我评价及发展规划
8-1.自我评价
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受到校领导的重视,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和"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一个省部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建设了一支由基础到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团队,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通过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工作,在实验教学的改革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果.
⒈中心秉承以学生为本,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统筹协调的教学理念,以强大的师资队伍和创新团队为后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验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层次化实验教学和开放式实验教学两种方式,建立了分层次递进式创新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展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网上虚拟实验等实验方式,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⒉中心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和完善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制度与措施,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中心由教授及博士作为课程组负责人,负责课程组的建设和实验项目开发工作,始终将平台建设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时把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为中心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层次的师资与技术支撑.
⒊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重组,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实验中心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管理,构建了信息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 的开放式创新实验平台.在管理上,不断更新观念,完善实验教学的管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了良好的自我发展机制.实验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确保了实验中心运行的规范,有序,高效.
⒋中心仪器设备先进,配置合理,数量充足,使用效率高.根据学科特色和实验教学需要,自主制作和开发了多种实验设备.中心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防患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中心各实验室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心已经具备了一流的教学环境,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教学成果,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教学与管理手段.中心已经成为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基地,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基地,双师人才的培训与学科学位建设的支撑基地,科技创新团队的孵化基地,在西北地区高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到了实验教学示范作用.为了适应实验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心将逐步向示范性,创新型,多功能,开放式的方向努力发展.
8-2.实验教学中心今后建设发展思路与规划
8-2-1发展思路
⒈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全面实行学分制;
⒉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⒊建立教学网络,开展远程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⒋建设立体化教材;
⒌搞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8-2-2发展规划
⒈在达到国家高校教学实验室的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在很好地总结前六年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综合实验室的建设,重点建设综合检测实验室,并全面启动教学实验室软件建设.在综合实验室建设中把实验室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凡是开放与共享措施配套的要优先投入,优先建设.
⒉积极推进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本着"全面铺开,重点建设"的建设思路,把我校化学,物理,生物科学,医学,农学,环境等共用的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推向一个新水平,以进一步整合优化我校基础课实验室资源,为扩大教学实验室开放规模夯实基础,努力把我校教学实验室建成"西部少数民族最优秀本科生"的教学实验基地.
⒊培养和扶持一批拥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实验室进入"国家级,省级计量认证实验室"范围.
⒋创新实验技术.全面展开我校实验技术创新研究工作.组织各院,部对实验中心进行实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和实验技术创新研究.鼓励教师利用现有仪器设备资源,设计开发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型,研究型,综合型实验项目,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制作,发明和创造活动.学校定期进行实验技术研究立项评审,鉴定,对优秀实验技术成果进行表彰奖励.
⒌把实验室开放情况和仪器设备有效利用率作为考核教学科研的重要指标,作为确定新增资源投入方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⒍深化实验技术队伍用人机制改革, 切实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技术队伍建设.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做好2017年新增实验技术人员招聘选拔工作.设立"实验教学研究生助教岗位",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兼任实验技术人员.逐步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人员力量,改善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适应实验室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⒎改革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办法.由学校单向投资向多渠道筹集资金与社会捐资合作,企业合作共建等形式转变,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实验室建设.
9.各部门意见
学
校
意
见
经过学校组织省内外专家认真评审认为:我校综合性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该中心以强有力的学科力量为支撑,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依托,坚持实验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本科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这一中心任务,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具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基本技能扎实,自主创业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发展后劲足,有力地促进了各学科交叉渗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共享.近5年来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科研成果获奖4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公开发表教改论文150篇;发表学术论文876篇,科研项目立项208项,项目经费915万;正式出版教材30部,学术着作19部,拟出版的教材及实验讲义17部;开出各类实验项目203项,获批实验室开放项目179项;实验中心根据学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安排,拓展实验教学平台,将实验教学有机地融入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并获得各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及软件登记20项.实验中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实验教学场地面积和仪器设备能够满足相关本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规模要求和质量要求.其实验教学理念和思路,以及实验中心建设的办法和机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广泛的示范性.
通过自查自评,我校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符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条件和标准,特此推荐,请审查.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附录一:教学成果奖(33项) 序号 教学成果获奖名称 主持人 等级 授予部门 获奖时间 1 高等院校教学核心项目管理法 陈新一 一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1年8月 2 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赵巧华 一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2年10月 3 论医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马力扬 一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3年11月 4 民族院校"牧业生态与实验统计学"六大教学法研究 牛 锋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0年12月 5 理工农医基础课实验教学通用平台建设 杨具田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17年9月 6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马 炅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17年5月 7 加强自考生的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曹 竑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1年5月 8 实施课程论文及专题讲座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曹 竑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4年3月 9 实施课程论文及专题讲座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王爱国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4年3月 10 Excel函数七级嵌套限制的突破 马 炅 优秀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17年5月 11 Authorware平台下考试系统的实现 马 炅 优秀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17年5月 12 计算机多元语言—对象理论二级转换 田双亮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0年11月 13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田富鹏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4年5月 14 理工农医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通用平台建设 陈丽华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7年12月 15 新技术条件下的化工原理课程建设 王彦斌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4年11月 16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彭 程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1年8月 17 TURBO PASCAL 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 乌 兰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7年6月 18 新世纪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何 烨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4年11月 19 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于国伟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3年6月 20 检体诊断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何 烨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7年7月 21 多媒体软件竞赛(化学) 曾 亮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5年4月 22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 苏 琼 一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3年7月 23 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生物) 李志强 二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5年7月 24 教育技术学网络课程 焦道利 二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5年7月 25 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物理) 张新贤 二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5年7月 26 民族院校化工与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王彦斌 二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1年1月 27 医学机能学实验室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景志敏 二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4年12月 28 构建预防医学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体系 于国伟 二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7年7月 29 切实做好食科系专业基础课的教改,适应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侯兰新 二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1年8月 30 民族院校化工与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 王彦斌 二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1年8月 31 基础课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杨具田 二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2004年12月 32 新疆地区人才需求与民族院校的专业调整 郑一筠 优秀奖 国 家 民 委 2002年12月 33 民族院校课程改革研究ⅠⅡⅢ 郑一筠 优秀奖 高等教育学会 2005年8月
附录二:科技成果奖(46项) 序号 科技成果获奖名称 主持人 获奖类别 等级 授予部门 获奖时间 1 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 于论文范文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务院/科技部 2001年12月 2 多字体印刷藏文(混排汉英)文档识别系统 祁坤钰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国家教育部 2004年5月 3 藏文词汇频度统计及其应用研究 于论文范文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甘肃省科技厅 2005年4月 4 西北民族地区牧业生态应用开发研究 牛 锋 科技进步奖 三等桨 甘肃省科技厅 2000年3月 5 薄膜功能材料的制备和特性研究 张国恒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科技厅 2006年7月 6 人体颞下颌关节盘突复合体生物力学研究 包广洁 科技进步奖 三等桨 甘肃省科技厅 2003年12月 7 髁位重建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包广洁 科技进步奖 三等桨 甘肃省科技厅 2005年12月 8 基于网络环境的藏文音节保护,在线输入和网页内容管理 于论文范文 发明创造奖 三等奖 甘肃省科技厅 2007年5月 9 舒康平喘胶囊对实验性大鼠气道平滑肌增生的影响及平喘 兰咏梅 发明创造奖 三等奖 甘肃省药学会 2017年7月 10 多字体印刷藏文(混排汉英)文档识别系统 于论文范文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05年2月 11 民族院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探讨 于国伟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2年11月 12 藏,汉,英多功能组合软件 祁坤钰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2年10月 13 藏文智能输入系统 多 拉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17年7月 14 具有缓施肥功能的土壤保水剂研究 乌 兰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17年9月 15 牦牛血中转铁蛋白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李 倬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6年9月 16 杂件酸模引种评价和应用技术研究 牛 锋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4年7月 17 西北高寒地区少数民族甲状腺功能与体温调节变化的研究 汪晨净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6年7月 18 兰州市199名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视力变化六年动态分析 马力扬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2年12月 19 尕里巴牛犊皮组织结构与箱包革工艺研究 冯玉萍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2年10月 20 民族生态学与牧业生态资源应用开发研究 牛 锋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0年12月 21 西北高寒地区少数民族甲状腺功能与体温调节变化的研究 景志敏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6年6月 22 牦牛转铁蛋白的制备与应用 李 倬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6年7月 23 西北特有民族体质人类学系列研究 海向军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17年6月 24 荒漠化植物耐旱缓释肥料的研究 牛 锋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17年7月 25 D-葡萄糖对人食管胃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寇 炜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6年7月 26 Unicode上的藏文智能输入系统 王维兰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兰州市科技局 2017年8月 27 利用神经网络研究甘肃省黄河段水资源污染状况 陈丽华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兰州市科技局 2017年7月 28 五种中药和三种中药单体对离体子宫平滑肌的药理作用及 马力扬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兰州市科技局 2017年10月 29 藏汉英多功能组合软件 戴玉刚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2年10月 30 统一平台上少数民族文字(藏维哈柯朝)文档识别系统 于论文范文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中国电子学会 2005年12月 31 甘肃食管癌高发区E-cad等表达与临床的关系 寇 炜 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甘肃省医学会 2006年10月 32 甘肃省特有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牛 锋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省委统战部 2006年1月 33 伊犁地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 侯兰新 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 2000年1月 34 "abde"牙位记录法应用分析 周海静 其他 二等奖 甘肃省口腔专业委 2006年11月 35 Excel在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录入中的应用 马力扬 其他 三等奖 甘肃省口腔专业委 2017年9月 36 A型肉毒毒素抑制流涎症及VIP在腮腺的免疫表达 文卫东 其他 二等奖 甘肃省口腔专业委 2017年9月 37 应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上前牙间隙的探讨 聂红兵 其他 三等奖 甘肃省口腔专业委 2006年11月 38 甘肃省中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周海静 其他 一等奖 甘肃省口腔专业委 2017年9月 39 应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上前牙间隙的探讨 周海静 其他 三等奖 甘肃省口腔专业委 2006年11月 40 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安全评价 牛 锋 社科奖 二等奖 甘肃省教育厅 2006年7月 41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胜 利 社科奖 三等奖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06年7月 42 黄芪对去卵巢肥胖大鼠的影响 金 龙 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 中国生理学会 2006年11月 43 从源头抓起,确保畜产品安全 曹 竑 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017年7月 44 雌激素对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Bcl-2和Bax蛋白 蔡 勇 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017年8月 45 菟丝子提取物对小脑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 阿依木古丽 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006年8月 46 木糖醇对口腔微生物定植的影响及其作用 包广洁 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 中华临床医药学会 2006年12月
附录三:教改论文(150篇) 序号 姓名 论文题目 论文类别 刊物名称及发表时间 1 牛 锋 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效果-六大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教改 《中国教学纵横》,2002年第二期,第一卷 2 阿赛古丽 严肃考试纪律 建设良好学风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 3 阿赛古丽 直视医学临床见习难-浅析面临困境及其对策 教改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6卷第5期 4 阿赛古丽 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的*困境及其解决 教改 国际会议论文,2006年 5 阿赛古丽 从尊重自主原则谈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教改 《医学与哲学》2007年第28卷第7期 6 安利峰 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改 《西北医学教育》2003年增刊 7 才让措 谈向心力与离心力 教改 《藏族教育》(藏文)2004年第7期 8 才让措 谈重量,失重与反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 教改 《青海教育》(藏文)2002.8 教育与教学论丛 9 才让措 浅析物理中平衡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教改 《藏族教育》(藏文)2004年第1期 10 才让措 分析常见力与力的作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改 《青海教育》(藏文)2002.8 教育与教学论丛 11 才让措 高等物理学中功和能的概念的区别 教改 《合作民族师专学报》(藏文)2017 12 才让措 试谈理论物理的概念教学 教改 《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 13 才让措 对中学物理两个难辩问题的分析 教改 《青海教育》(藏文)2001年第2期 14 才让卓玛 关于民族高校物理教学改革方面的几点思考 教改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 15 才让卓玛 对我校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几点建议 教改 教与学(内部刊物)2006年 16 才让卓玛 民族高校物理教学改革方面的几点思考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总43期 17 才让卓玛 浅谈职业教育对藏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改 青海教育2017 18 蔡 勇 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教改 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19 曹 竑 加强自考生的实践教学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教改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哲学社会版 20 陈 莉 生物工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教改 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1期(总第41期)内部刊物 21 陈丽华 基础课实验教学效果分析 教改 教学与研究2006总第36,37期 22 程 燕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7卷 23 程银琴 高校课堂教学管理问题浅议 教改 电气自动化2007 24 董开忠 整合教学资源 深化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教改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5年第一期,总第83期. 25 房少新 高原地区黑白花奶牛的血气分析 教改 《中兽医医药杂志》2017第2期 26 冯正虎 从口腔颌面教学看学生临床思维及技能 教改 《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第15卷 27 高 滨 浅谈外科实验方法,加强学生操作技能 教改 《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30卷第4期 28 高 翔 护理成人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教改 《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24卷第4期 29 高 翔 非语言沟通在口腔治疗中运用 教改 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06 30 顾克东 医学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建议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7卷总第64期 31 郭 忠 因材施教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改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月15卷11期 32 郭裕临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体会及探讨 教改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33 海向军 人体解剖学多维化教学体系建立初探 教改 《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2月第22卷第24期 34 何地英 关于生理学理论教学法的初步探讨 教改 《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第25卷18期 35 贺 猛 浅谈医学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教改 《教学与研究》(内部刊物)2017年第1期 36 侯兰新 对我校生工和生技专业实践教学的构想,实施和思考 教改 教学与研究2006 37 惠文森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教改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学社会科学版)2002.2 38 贾丽娟 开拓进取 大胆创新 教改 西北民大学报03年综合类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增刊 39 焦道利 论高等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任务驱动 教改 甘肃科技.2005.5 40 焦道利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教改 电化教育研究.2005.5 41 焦道利 《远程教育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教改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42 焦道利 参与性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第28卷第2期 43 金 燕 构建有利于学生就业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 教改 《黑龙江教育》2017.3期 44 景志敏 PP2000制作生理学多媒体幻灯的体会 教改 《生理学报》03年55卷 45 景志敏 医学各课程融会贯通的教学设想与探讨 教改 《教学与研究》2001年1期 46 景志敏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生理学教学的挑战 教改 《生理通讯》2005年第24 卷增刊 47 景志敏 用爱心铸就新世纪高素质人才 教改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12月110卷 48 景志敏 基础医学中功能性学科教学改革初探 教改 《高等理科教育》2001年第4卷第80期 49 寇 炜 心肺,腹电脑模拟人在检诊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教改 《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0月第23卷第19期 50 寇 炜 民族院校检诊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教改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4月第15卷第4期 51 兰咏梅 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教改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5年6月15卷6期 52 兰咏梅 浅议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管理论文集2007 53 李 倬 关于实验教学考试形式的建立与重要性的研究 教改 《教学与研究》2001.2 内部刊物 54 李应兴 民族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建设方案 教改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2006年会论文集 55 李志强 口腔科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及口腔内窥镜 教改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25卷增刊 56 刘彩虹 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有关问题的探讨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教学管理论文集 57 刘翊中 我校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教改 教学与实践 2006总第36,37期 58 雒晓芳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方法初探 教改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6年第4期 59 雒晓芳 如何改进微生物实验室的教学效果 教改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7年 第3期 60 雒晓芳 建设校园网络文化 培养创新性人才 教改 中国科学技术通报 2007,1,(8) 61 马 炅 当前学习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教改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增刊 62 马 炅 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教改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63 马 炅 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之关系初探 教改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增刊 64 马 炅 数字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就业 教改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2006年12月 总第135期 65 马 燕 《电机与拖动》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教改 《教学与研究》2006内部刊物 66 马 燕 知识经济的崛起与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 教改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2 67 马 燕 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初探 教改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2(2) 68 马 燕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为民族地区培养创新人才 教改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 69 马 燕 充分发挥考试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 70 马 燕 《电机与拖动》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71 马力扬 当前医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改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40卷(专辑) 72 马力扬 论医学教育中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教改 《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9月第23卷第18期 73 马力扬 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中计算机的应用 教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进展》 2002年4月 74 马力扬 生理学实验课教学CAI课件的设计开发思路 教改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年7月25卷增刊 75 马力扬 论医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 教改 《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5月30卷1期 76 马省强 青藏高原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教改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增刊 77 马卫红 浅谈男性学生在护理教育中的特殊性 教改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7年5月第5卷第9期 78 马英杰 如何做"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管理论文集》2006 79 马玉霞 影响护理本科生实习的心理因素及对策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6月第29卷第2期 80 马玉霞 影响本科护士实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教改 《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7年总150期 81 马志英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院校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沃土 教改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7) 82 马志英 重视高校化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教改 天水师范学院2005第一期 83 马志英 药物化学研究与发展 教改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第40卷(增刊) 84 满正行 民族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建设方案 教改 2006年会学术论文集 85 孟 根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西北民族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教改 社科研究2005 86 南宏师 教育技术学非师范专业实习教学的实践与改革探讨 教改 现代教育技术2007 87 聂红兵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 88 彭 程 民族院校化工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2 89 彭 程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01 90 普措才仁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期内部刊物 91 苏 露 少数民族医学新生心理转型与适应过程的分析研究 教改 《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第15卷第5 期 92 孙万虹 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与化学史教育的持续性 教改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5,18卷,133期 93 孙万虹 规范操作和技能训练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地位 教改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7年第一期 94 田富鹏 藏汉双语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教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月 95 田富鹏 基于三层交换技术的千兆以太校园网的设计和实现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期 96 汪晨净 应用PP2000制作药理学多媒体幻灯的体会 教改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第25卷增刊 97 汪晨净 讨论式教学法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改 《兰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29卷第4期 98 汪晨净 多媒体辅助药理教学的体会 教改 《西北民院学报》2002年第23卷第2期自科版 99 汪玉堂 人体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及对策 教改 《教学与研究》2005年4月第1期(内部刊物) 100 汪玉堂 微机网络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初探 教改 《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8月第19卷第8期 101 汪玉堂 新时期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经验 教改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年5月第25卷增刊 102 王爱国 加强班主任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 教改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1.总100期 103 王春英 浅谈医用物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教改 《教学与研究》 总第二十六期 内部刊物2006 104 王春英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教改 教学与研究(内部刊物)2006 105 王春英 民族院校《普通物理〉公共基础课质量分析 教改 《教学与研究》2006,总第三十二 106 王春英 "系统——联系式"教学法 教改 历史的使命(增刊)2007 107 王春英 藏汉双语班"以人为本"物理教学方法与实践 教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增刊 108 王春英 民族院校普通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教改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增刊 109 王春英 医学物理学教学的兴趣培养 教改 中国教育通讯2006 110 王春英 应用情感因素,搞好普通物理教学 教改 甘肃科技2006 111 王书文 完全学分制改革调研报告 教改 教学与研究总第33期
总结:本文关于实验实验室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软件实验室引用文献:
[1] 优秀化学实验室论文选题 化学实验室论文题目哪个好
[2] 化学实验室英文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室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化学实验室论文大纲 化学实验室论文框架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