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西方法律思想史论文题目目录单

主题:文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6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文学艺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学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文学艺术论文范文

文学论文

目录

  1. 文学:宋祖英 - 盛开的牡丹 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节2013春节大联欢

文学理论试题

   —————————————————————————陇东学院文学院文艺理论组编 目 录

   绪论 部分 - 1 -

   一,填空 - 1 -

   二,单项选择 - 2 -

   三,多项选择 - 3 -

   四,名词解释 - 4 -

   五,简答题 - 5 -

   六,论述题 - 6 -

   第二编 文学活动论 - 9 -

   一,填空题 - 9 -

   二,不定项选择题 - 11 -

   三,名词解释 - 19 -

   四,简答题 - 21 -

   五,论述题 - 30 -

   第三编 文学创造论 - 38 -

   一,填空 - 38 -

   二,单项选择题 - 39 -

   三,多项选择题 - 42 -

   四,名词解释 - 44 -

   五,简答题 - 45 -

   六,论述题 - 50 -

   第四编,文学作品论(上) - 55 -

   一,填空 - 55 -

   二,单项选择题 - 58 -

   三,多项选择题 - 62 -

   四,名词解释 - 64 -

   五,简答题 - 65 -

   六,论述题 - 71 -

   第四编 文学作品论(下) - 77 -

   一,填空题 - 77 -

   二,选择题 - 79 -

   三,名词解释 - 87 -

   四,简答题 - 93 -

   五,论述题 - 102 -

   第五编 文学接受论 - 106 -

   一,填空题 - 106 -

   二,单选题 - 107 -

   三,多选题 - 108 -

   四,名词解释 - 110 -

   五,简答题 - 112 -

   六,论述题 - 120 -

   第六编 文学批评论 - 124 -

   一,填空题 - 124 -

   二,单项选择题 - 127 -

   三,多项选择题 - 128 -

   四,名词解释 - 130 -

   五,简答题 - 133 -

   六,论述题 - 141 -

   第七编 文学发展论 - 152 -

   一,填空题 - 152 -

   二,单选题 - 153 -

   三,多选题 - 154 -

   四,名词解释 - 156 -

   五,简答题 - 157 -

   六,论述题 - 172 -

   绪论部分

   一,填空

   1,一般而言,作为研究文学的科学,文艺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分支.

   2,对于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________国着名学者曾经做过很好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析,他们指出:在文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三者加以区分是最重要的.

   3,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现在对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个方面.

   4,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指导,影响,帮助和丰富上.

   5,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研究的是文学文本内部的结构或者说层面;而现象学和接受美学的文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文学的文化属性.

   6,美国学者___________在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观点对我们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很有启发.四要素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本书的文学观念可以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学史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2,美 韦勒克 沃伦

   3,文学活动 社会 哲学(民俗)

   4,读者 作者 文学理论

   5,研究文学作品与其所反映的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 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解构主义

   6,艾布拉姆斯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作品 艺术家(作家) 世界欣赏者(读者)

   7,文学创作论 文学文本—作品论 文学接受论 文学观念论 文学发生发展论

   8,文学是人学 文学是文化 文学是活动 文学是语言艺术

   二,单项选择

   1,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关系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

   A,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内政

   B,区分清晰,没有任何的藕断丝连

   C,互相包容而难以区分

   D,既互相区分又互相包容

   2,形式主义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

   A,文学作品与其所反映的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B,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

   C,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D,文学文本内部的结构或者说层面

   3,解构主义文学理论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

   A,文学作品与其所反映的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B,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

   C,文学的文化属性

   D,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4,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

   A,文学作品与其所反映的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B,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

   C,文学的文化属性

   D,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5,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

   A,文学作品与其所反映的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B,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

   C,文学的文化属性

   D,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

   1,D 2,D 3,C 4,B 5,A

   三,多项选择

   1,指出:"在文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加以区分是最重要的"的两位新批评派的理论家是( )

   A,韦勒克B,伊瑟尔C,沃伦D,姚斯

   E,德里达

   2,总的来说,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体现在( )和( )方面.

   A,文学活动B,社会,哲学,民俗等

   C,文学批评D,文学理论E,个体的人

   3,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文学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A,对普通读者的指导和陶冶作用

   B,是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和帮助

   C,丰富文学理论的内容

   D,促进经济发展

   E,阐释文学概念

   4,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 ).

   A,作品B,艺术家(作家)C,世界

   D,欣赏者(读者)E,出版商

   5,本书的文学观念可以表述为( ).

   A,文学是人学B,文学是文化

   C,文学是活动D,文学是语言艺术

   E,文学是意识形态

   6,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是( ).

   A,文学创作论B,文学文本—作品论

   C,文学接受论D,文学观念论

   E,文学发生发展论

   答案:

   1,AC 2,AB 3,ABC 4,ABCD 5,ABCD 6,ABCDE

   四,名词解释

   1,文艺学——指研究文学艺术及其规律的科学.最初叫"文学学",因符合中国特定岁月的国情,即认为文学可以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故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也便成了正式的名称.

   2,文学史——指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基本任务为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审美文化,政治文化,哲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对文学发展,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或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研究,特别是"确立每一部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确切地位".作为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它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

   3,文学批评——主要是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评论为对象.其价值首先体现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一是对普通读者的指导和陶冶作用;二是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和帮助;三是通过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践丰富文学理论的内容.另外,它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以及哲学,历史学和民俗学价值等.传统的文学批评主要是依附于文学文本,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批评理论,为文学批评摆脱对于文学文本的依附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文学理论——指对文学作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即关于文学原理,文学范畴与判断标准的研究的一门人文学科,它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依据,但又高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具体而言,它的研究对象为完整的文学活动,包括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等四个要素;其基础内容和任务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观念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

   五,简答题

   1,简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1),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共同构成了文艺学,即为文艺学的必不可少的三个分支.

   (2),三者是有区别的.具体而言,文学史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为研究对象;文学批评主要是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评论为对象;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文学活动作为其研究对象,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不同,它是对文学的一般原理的研究.人类有史以来的文学观念,文学文本-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的原理,文学接受的原理以及文学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等,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3),三者又是互相包容的.事实上,文学理论不包括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文学批评中没有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或者文学史里欠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文学的准则,范畴和技巧都不能凭空产生.同样地,反过来说,没有一套课题,一系列概念,一些可资参考的论点和一些抽象的概括,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编写也是无法进行的.

   2,简述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文学理论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观点对我们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很有启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其研究对象应该是包括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等四个要素在内的完整的文学活动.

   3,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答: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是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观念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

   4,本书逻辑构架依据是什么,具体内容安排如何?

   答:本书的框架结构有表层与深层之分.表层逻辑构架受其研究对象的规定,即依文学观念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这样的顺序而编排.深层框架结构,则受我们的文化观和文学观所支配.我们的文化观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生存方式.我们的文学观则为:文学是一个以文学文本-作品为核心,包含着整个文学活动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随着新作品的加入不断改变着它的各种关系,作为一个变化着的整体它在不断地呈现着新的面貌.而文学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千变万化.这种变化,既有文学自身原因,也有文学之外的原因.根据我们的文化观和文学观,我们的思路是:找出这门学科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梳理前人的研究脉络,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弄清楚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根据当前文学发展和文学研究的要求,在前人的基础上,应该和能够做些什么.

   5,简述本书在创新性方面的探索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创新性,是本书孜孜以求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2),走向开放和多元;

   (3),民族化与世界性,古典性与现代性贯通;

   (4),体例上的创新性.如在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列出了该部分的关键词,关键词的后面又列出一些进一步阅读书目.

   六,论述题

   1,试谈谈你对文艺学的看法?

   答:(1),"文艺学",照字面意义讲,应该是研究文学艺术和其他艺术的学术研究活动.但实际上,其研究对象只是文学艺术而很少涉及其他门类的艺术,因此严格说来"文艺学"称"文学学"才对.但是,因为"文艺学"这个名称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翻译过来的.当时,由于文学与其他艺术相比,具有非常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一点恰巧符合了那个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好像"文艺学"主要研究文学甚至只研究文学是天经地义的,文学足以为社会政治和时代意识服务了,至于其他艺术因其意识形态性不是很强,久而久之,就不在"文艺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了.长期以来,约定俗成,"文艺学"这个名称沿用已久,人们也就普遍接受了它,用它来指称研究文学艺术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一般而言,作为研究文学的科学,文艺学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分支.文学史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为研究对象,文学批评主要是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评论为对象,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文学活动作为其研究对象.三者虽然可以互相区分开来,但又不能单独进行而是互相包容的.

   2,试论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答:(1),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2),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的观点对我们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很有启发.他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的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别,使人一目了然.第一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作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况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的词来表示,我们不妨换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3),综上所述,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理论,其研究对象应该是完整的文学活动,起码包括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等四个要素.

   3,谈谈对文学理论的内容和任务的看法.

   答:既然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完整的文学活动,而不是文学活动中任何一个孤立的因素,自然就规定了它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1),艾布拉姆斯所说的"世界"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生活.人类的社会生活虽然不等于文学文本-作品中的内容,但它确实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论文范文语).但作为文学原料的社会生活并不等于文学本身,它必须经过作家的加工和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作品中的内容.任何文学理论必然要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社会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并试图总结出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和规律,这样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文学创作论.

   (2),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作品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艺术世界,这个世界又是由几个不同的层面构成的,而且由于对语言不同层面的开掘和利用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文本,其中像语言,修辞,文体,叙事和抒情等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文学理论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文学文本-作品论.

   (3),文学文本如果束之高阁,不参与到文学接受活动中被接受主体消费,就永远是死的印刷品,不会成为文学作品,也不会变成审美对象.因此,只要文学接受活动才能赋予文学文本以现实的生命.对于文学接受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对于批评主体,批评模式的研究,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第三个内容——文学接受论.

   (4),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虽然与人类的其它活动(诸如科学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以及其它艺术文化等)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但毕竟又有诸多不同.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都不断追问"文学是什么?"对文学"本体"的解答,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文学观念论.

   (5),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学这一具有审美意义的精神活动何以发生?推动文学不断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如何?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就构成了文学理论的又一内容——文学发生发展论.

   (6),总之,文学理论体系中的创作论,文本-作品论,接受论,观念论和发生发展论,决不是随意为之,而是与文学活动的逻辑构成和历史展开两相对应的.

   第一章 文学观念

   一,填空题

   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他的《 》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观点.

   2,文学四要素包括 , , , .

   3,西方文论中文学观念的演变有着一条清晰的线索: ,循此线索可以大致看到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

   4,早在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就提出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论点.

   5,柏拉图认为,文艺是对自然的模仿,但最终是对 的"影子的影子"的模仿.

   6,英国诗人 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命题,成为 文论的标志性提法.

   7, 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表现,它突出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与作家之间的关系.

   8,真正使文本本体说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观念的还应归功于20世纪初的 .

   9,属于文本本体说的理论流派主要有 , , .

   10,20世纪初的法国着名的后期象征主义诗人 的文学思想中包含着文学本质体验说的萌芽.

   11,波兰现象学美学的代表人物英加登非常强调读者的创造作用,认为文学作品只是一种图式化的构造,是一种" ",在其中包含许多 ,因而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其主体的意向性活动来填补.

   12,伊塞尔认为文学研究应当充分重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因为" 只提供'程式化了的各方面'",而 则"促使作品的审美对象得以形成."

   13,中国古代文论中与西方的再现说相似的是" "说.

   14,与西方的表现说比较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 "说和" "说.

   15,中国的"诗言志","缘情说"都是在" "的和谐状态下情感的自然展现,和谐而不张扬.

   16, 强调文学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娱乐,但是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

   17,20世纪的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弗洛伊德的" "和其弟子容格的" "这两个概念对心理学乃至整个学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 "命题是把握文学观念的首要问题.

   19,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是按照" 规律"进行的.

   20,人类生活的美学意义在于其 性和 性.

   21,把握文学的 和 是建构文学观念必须面对的两个重要性质.

   22,"审美"顾名思义也即对于"美"的观照与审视,审美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一种超越性,也即超越外在事物本身而达到对于生命,精神本身直接地感悟.与这种超越性相对应,审美活动具有 , , 的特征.

   23,刘勰认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这指出了文学的 .

   24,从文学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这点而言,文学创作就是一个 的过程.

   填空题答案

   1,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其批评传统 2,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 3,再现说—表现说—本体说—体验说 4,赫拉克利特 5,理式 6,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7,表现说 8,俄国形式主义学派 9,俄国形式主义学派,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文论 10,保尔·瓦莱里 11,纯意向性客体 未定点和空白 12,本文 读者 13,观物取象 14,诗言志 诗缘情 15,天人合一 16,教化说 17,个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理论 18,文学是人学 19,美的 20合规律 合目的 21,艺术性 语言特性 22,无功利性,情感性,形象性 23,无功利性 24,具象——意象——形象——语象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首先提出文学四要素的着作是( )

   A,《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B,《文学理论》 C,《美学》 D,《判断力批判》

   2,《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 )

   A,M.H.艾布拉姆斯 B,韦勒克 C,沃伦 D,佛克马

   3,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 )

   A,作品 B,艺术家 C,世界 D,语言 E,欣赏者

   4,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第一次提出模仿说的理论家是( )

   A,泰利士 B,赫拉克利特 C, 亚理士多德 D,柏拉图

   5,"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论文范文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这段话出自( )

   A,赫拉克利特 B,德谟克利特 C,亚理士多德 D,苏格拉底

   6,在古希腊模仿说的背景下,( )首先为模仿说增添了辨证的精神实质.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德谟克利特 D,苏格拉底

   7,艺术是对理念的影子的影子的模仿是( )的观念.

   A,亚理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毕达哥拉斯

   8,亚理士多德在文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是( )

   A,《诗学》 B,《理想国》 C,《修辞学》 D,《形而上学》

   9,"诗比历史更真实"是由谁提出的( )

   A,柏拉图 B,亚理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德谟克利特

   10,主张模仿说的代表人物有( )

   A,赫拉克利特 B,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 D,亚理士多德 E,苏格拉底

   11,"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出自( )

   A,《为诗辩护》 B,《诗的艺术》 C,《诗学》 D,《<抒情歌谣集>序言》

   12,主张文学观念"表现说"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3,浪漫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有( )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雪莱 D,布洛克 E,论文范文提诺

   14,雪莱文论的代表作是( )

   A,《为诗辩护》 B,《诗学》 C,《抒情歌谣集》 D,《论诗和艺术》

   15,主张"直觉即表现"的文论家是( )

   A,列夫·托尔斯泰 B,艾略特 C,克罗齐 D,柯林伍德

   16,提出诗歌应该非个人化的文论家是( )

   A,艾略特 B,托尔斯泰 C,雪莱 D,克罗齐

   17,在文学观念中,强调文学作品与作家之间关系的是( )

   A,模仿说 B,表现说 C,文本本体说 D,体验说

   18,在文学观念中,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是( )

   A,模仿说 B,表现说 C,文本本体说 D,体验说

   19,在文学观念中,强调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关系的是( )

   A,模仿说 B,表现说 C,文本本体说 D,体验说

   20,在文学观念中,强调文学作品自足性的是( )

   A,模仿说 B,表现说 C,文本本体说 D,体验说

   21,真正使文本本体说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观念的应归功于( )

   A,唯美主义 B,古典主义 C,俄国形式主义 D,英美新批评

   22,提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的是( )

   A,什克洛夫斯基 B,雅各布森 C,托多罗夫 D,坦尼亚诺夫

   23,罗兰·巴尔特是( )流派的代表人物.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结构主义文论 D,现象学美学

   24,指出"每一种文学事实都是两种力量——结构的内部运动和外部干涉的合力"的是( )

   A,穆卡洛夫斯基 B,什克洛夫斯基 C,雅各布森 D,托多罗夫

   25,"我的文学理论研究的是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和纺织的方法."这段话出自( )

   A,什克洛夫斯基 B,雅各布森 C,艾亨鲍姆 D,托马舍夫斯基

   26,首次正式提出文学的本质是"陌生化"的文论家是( )

   A,穆卡洛夫斯基 B,什克洛夫斯基 C,雅各布森 D,托多罗夫

   27,在形式主义文论中,被重点强调的是( )

   A,形象 B,情感 C,语言 D,典型

   28,属于新批评文论术语的是( )

   A,肌质 B,构架 C,含混 D,张力 E,典型

   29,首先将"本体论"这一概念引入文学研究的人物是( )

   A,雅各布森 B,兰色姆 C,艾略特 D,巴尔特

   30,属于结构主义文论家的是( )

   A,雅各布森 B,列维-斯特劳斯 C,雅克·拉康 D,阿尔都塞 E,福柯

   31,"我诗歌中的意义是读者赋予的",出自( )

   A,保尔·瓦莱里 B,英加登 C,兰波 D,波德莱尔

   32,英加登属于( )流派.

   A,解释学美学 B,结构主义 C,新批评 D,现象学美学

   33,首先提出文学作品中含有"未定点"的文论家是( )

   A,英加登 B,伊塞尔 C,胡塞尔 D,雅克·拉康

   34,接受美学诞生于(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德国

   35,"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作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与是不能想象的."这段话出自( )

   A,姚斯 B,伊塞尔 C,英加登 D,伽达默尔

   36,"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段话出自( )

   A,《庄子》 B,《韩非子》C,《易传》 D,《山海经》

   37,"诗言志"最早出自( )

   A,《尚书·尧典》 B,《毛诗序》 C,《左传》D,《春秋》

   38,"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此段话出自( )

   A,《尚书·尧典》 B,《毛诗序》 C,《左传》 D,《春秋》

   39,"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出自( )

   A,《文心雕龙》 B,《文赋》 C,《诗品》 D,《诗大序》

   40,"诗缘情而绮靡"中,"情"意指( )

   A,无意识 B,*道德情感 C,宗教情感 D,怀抱

   41,《诗大序》中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里体现的是( )的观念.

   A,教化说 B,模仿说 C,诗言志 D,观物取象

   42,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教化说的典型代表是(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43,"吟咏性情,流连哀思,谓之文."这里体现的是( )的观念.

   A,教化说 B,模仿说 C,诗缘情 D,观物取象

   44,"滋味"说是由( )提出的.

   A,刘勰 B,钟嵘 C,严羽 D,司空图

   45,20世纪文论的发展呈现出的趋势是( ).

   A,孤立性 B,专业化 C,综合性 D,跨学科性

   46,"集体无意识"是由( )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容格 C,弗洛姆 D,拉康

   47,中国当代文论发展史上,1985年被称为( )

   A,方法论年 B,符号学年 C,心理学年 D,无意识年

   48,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作有( )

   A,《释意谬误》 B,《意图谬误》 C,《含混七型》 C,《作为手法的艺术》 D,《主题》

   49,文学并没有终极的本质,文学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这种对文学本质的观念可以称之为( )

   A,本质主义的 B,历史主义的 C,本体论的 D,解构主义的

   50,"发愤着书"说源自( )

   A,韩愈 B,《毛诗序》 C,《尚书》 D,司马迁

   51,"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这段话出自( )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人间喜剧》 C,《反杜林论》 D,《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52,《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作者是( )

   A,马克思 B,杜林 C,卢卡奇 D,恩格斯

   53,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 )

   A,《庄子》 B,《论语》 C,《老子》 D,《墨子》

   54,在《论语》中,"文学"一词意指( )

   A,文学艺术 B,语言 C,典籍 D,修辞

   55,在中国古代,文学获得自身独立价值和意义是在( )

   A,先秦时期 B,汉代 C,唐代 D,魏晋时代

   56,"文以气为主"出自( )

   A,《诗品》 B,《文赋》 C,《文心雕龙》 D,《典论·论文》

   57,在西方,LitE,rA,turE,一词具有文学之意是在( )A,十八世纪 B,十九世纪 C,二十世纪 D,十七世纪

   58,对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推动作用的是( )

   A,现象学美学流派 B,英国伯明翰学派 C,法兰克福学派 D,结构主义 E,解释学美学

   59,中国文化学者梁漱溟将文化分为( )

   A,器质方面 B,精神生活方面 C,社会生活方面 D,物质生活方面 E,情感生活方面

   60,将文化分为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学者是( )

   A,梁漱溟 B,庞朴 C,王岳川 D,陈寅恪

   61,"心灵的一切机能或能力可以归结为下列三种,它们不能从一个共同的基础在做进一步的引申了,这三种就是:认识机能,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的机能."这段话出自( )

   A,《美学》 B,《小逻辑》 C,《纯粹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62,在弗洛伊德看来,文学是作家的( )

   A,超我的表现 B,自我的表现 C,本我的体现 D,有意识的表达

   63,文学受社会的制约,因而具有( )

   A,时代性 B,民族性 C,人民性 D,阶级性 E,科学性

   64,最早提出"意识形态"一词的是( )提出的.A,马克思 B,恩格斯 C,托拉西 D,黑格尔

   65,"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真实的生存状态想象性关系的再现"是( )的言论.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黑格尔 D,阿尔都塞

   66,"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这段话体现了文学与现实的( )关系.

   A,变位 B,变形 C,夸张 D,以形传神

   67,作家与生活的关系是( )

   A,模仿关系 B,表现关系 C,能动与受动关系 D,受动关系

   68,文学的时代性指的是( )

   A,普遍性 B,不变性 C,模仿性 D,历史性

   69,文学的人民性指的是( )

   A,政治性 B,人性 C,民族性 D,进步性

   70,"人民性"这一概念最初由( )提出.

   A,维亚捷姆斯基 B,杜勃罗留波夫 C,马克思 D,论文范文

   71,"知人论世"是( )的观点.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72,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是( )

   A,作品是作家无意识的产物 B,作家与作品是相互塑造的 C,作家与作品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D,作品是自动生成的

   73,"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话体现了( )

   A,作品是作家无意识的产物 B,作家与作品是相互塑造的 C,作家与作品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D,作品是自动生成的

   74,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 )

   A,作品独立于读者之外 B,作品与读者是相互生成的 C,读者对作品是完全自由的 D,作品的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75,"诗无达诂"这一观念体现的是( )

   A,作品始终没有明确的内涵 B,读者对作品可以任意理解 C,作品的内涵是随着读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 D,作品本身不依赖读者的存在

   76,《说文解字》中,"文"的意思是( )

   A,交错的纹理 B,文学 C,文字 D,图画

   77,"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这是( )的言论.

   A,康德 B,黑格尔 C,海德格尔 D,谢林

   78,下面事例中,( )体现了一种功利关系.

   A,植物学家对松树的观察 B,木匠对松树的利用 C,画家对松树的描绘 D,商人对松树的估价

   79,"美在距离说"是由( )提出的.

   A,康德 B,黑格尔 C,英加登 D,布洛

   80,"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体现的是( )

   A,艺术的无功利性质 B,艺术的虚无性质 C,艺术的功利性 D,艺术的无意识性质

   81,在文学活动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关系是( )

   A,完全不需要理性思维 B,理性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

   C,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是相互渗透的 D,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是对立的

   82,"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 )提出的观念.

   A,康德 B,黑格尔 C,谢林 D,诺瓦利斯

   83,"文章者,盖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这句话体现了( )

   A,文学具有情感特性 B,文学的本质是理智的 C,文学是无意识的 D,文学的本质是修辞

   84,马拉美说:"诗应当永远是一个谜".这指出文学语言的( )

   A,科学性 B,感性特征 C,含蕴性 D,准确性

   85,文学语言是含蕴的,这指的是( )

   A,准确性 B,科学性 C,丰富性 D,明晰性

   86,《含混的七种类型》属于( )批评流派的着作.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结构主义 D,接受美学

   87,"陌生化"是( )批评流派的关键概念.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结构主义 D,接受美学

   答案:1 A 2 A 3 ABCE 4 B 5 B 6 D 7 B 8 A 9 B 10 ABCDE 11 B 12 B 13 ABC 14 A 15 C 16 A 17 B 18 A 19 D 20 C 21 C 22 B 23 C 24 A 25 A 26 A 27 C 28 ABCE 29 B 30 ABCD 31 A 32 D 33 A 34 D 35 A 36 C 37 A 38 B 39 B 40 D 41 A 42 C 43 C 44 B 45 C 46 B 47 A 48 ABC 49 B 50 D 51 A 52 D 53 B 54 C 55 D 56 D 57 A 58 BC 59 BCD 60 B 61 D 62 D 63 ABCD 64 C 65 D 66 A 67 C 68 D 69 D 70 A 71 D 72 B 73 B 74 B 75 C 76 A 77 A 78 ABD 79 D 80 A 81 C 82 B 83 A 84 C 85 C 86 B 87 A

   三,名词解释

   1,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2,再现说——再现说是西方最先出现的文学观念,其理论核心即认为文学乃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突出强调了文学作品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等.

   3,柏拉图的影子说——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理念是最高的存在,是不可见的不变者.自然万物不过是对理念的模仿,而艺术又是对自然的模仿,离最高的理念已经隔了两层,所以,艺术是虚假的.

   4,表现说——文学观念的表现说兴起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表现,它突出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与作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等人.

   5,文本本体说——文本本体说也可称作客观说,认为文学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与作家和读者之间完全断裂,不再存在任何关系,文学文本自身获得完全自足的性质,突出强调了文学文本在文学活动中的本体论地位.这种观念兴起于20世纪,代表流派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等.

   6,俄国形式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什克洛夫斯基,坦尼亚诺夫,艾亨鲍姆和雅各布森等人,他们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形成作品的语言和技巧,而不是作者的情感和读者的感受.

   7,体验说——体验说也叫读者本体说,突出了接受者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体验和创造.这一派理论的突出的特点表现为高度重视读者的作用,将读者接受活动看作文学活动的本质.

   8,接受美学——对接受美学的形成产生较早影响的是英加登,他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强调了读者对形成作品内涵时的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以姚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学者正式提出了接受美学,注重研究读者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和意义.

   9,诗言志——"诗言志"最早出现在《今文尚书·尧典》中,此命题有两重含义,一是表达有关社会*的志向,一是表达个体情感,"志"是意志和情感情绪的结合,是人们心中蕴藏着的东西,而诗就是人的内在"意","情"的外在表现.

   10,教化说——这种学说强调文学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娱乐,但是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观念.

   11,《诗人与白日梦》——发表于1917年,是弗洛伊德在文论方面的代表作.他认为文学是作家在童年时代形成的无意识的隐藏的表达,是对无意识的满足,文学就是这种无意识中受压抑的性欲升华的表现.

   12,信息论文论——信息论将文学活动视作一个依据一定规则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视作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着重探讨信息在文学规则的编码,解码活动中意义的增值规律等问题.与信息论(信息学)相关的还有系统论和控制论,它们统称"三论".

   13,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涵盖了人的一切活动,涵盖了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称.生活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生育,繁衍,传宗接代)三个方面.

   14,文化——文化包容人类活动的各方各面.文化是人所独有的,由人创造的,对人的生活具有一种规范性(制约性)作用的活动方式.

   15,变位——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作家往往通过艺术想象使客观事物发生改变,改变它们的面貌,改变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这在文学艺术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16,以形传神——以形传神指的是,在文学活动中,作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变位与变形,超越事物的外表,进而深入地把握事物深层意蕴.

   17,文学的时代性——文学的时代性是指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在文学中的表现.文学以社会生活为源泉,是对特定社会生活的反映,这样,社会生活的时代精神,时代风尚就必然地体现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

   18,文学的民族性——文学的民族性是指文学对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特点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心理习惯,语言特点的反映.

   19,文学的人民性——文学的人民性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人民理想,要求,思想,情绪,愿望,利益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20,审美——"审美"顾名思义也即对于"美"的观照与审视,审美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一种超越性,也即超越外在事物本身而达到对于生命,精神本身直接地感悟.与这种超越性相对应,审美活动具有无功利性,情感性,形象性的特征.

   21,感性思维——所谓感性思维也称形象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性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造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

   22,蕴藉——所谓蕴藉就是指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

   23,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在文学创作中要尽量避免"自动化"也即由于经常的使用而失去新鲜感的语言,而应当有意偏离日常语言,自动化语言的语言规范,同它们拉开一定距离的语言表达方式.

   四,简答题

   1,谈谈文学观念再现说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在西文论史上最先出现的文学观念是"再现说",其理论核心即认为文学乃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突出强调了文学作品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柏拉图之前的哲学家大多主张,文艺是对外在自然的模仿,柏拉图提出,文学艺术是对理式的影子的影子的模仿,因而是不真实的.亚里士多德则抛弃了柏拉图"理式"的概念,把文艺摹仿的对象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且认为艺术比现实中存在的个别的事更真实.他认为艺术摹仿的绝不只是现实的外形,而是要反映出世界本身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亦即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一点上,诗要比历史更真实.所以,再现说基本上有"理式模仿说"和"自然模仿说"两条发展线索.

   2,再现说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再现说充分肯定了在文学活动中,作家和作品与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来源于现实,要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的要求.而且,在一些理论家看来,这种模仿还要求发现现实的规律,超越现象,发现本质.但是,在多数再现说理论家中都忽视艺术家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再现说却完全忽略了文学活动中作者的情感因素的参与;同时,再现说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欣赏者或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这些都是再现说的不足之处.

   3,谈谈文学观念表现说的发展和主要内涵?

   答: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曾提出过迷狂说,即,诗人只有在失去理智的状态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诗歌.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个性的提倡,19世纪首先在英国产生浪漫主义,发起了对人的个性和情感的尊崇.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明确地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认为诗就是要抒发感情,歌颂自然和人的本性.他们的文学观念可以称之为表现说.

   所以,表现说的基本内涵是,它们强调文学活动中作者和作品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文学就是人的自我感情的流露的发泄,文学不是模仿,与现实无关.但是,它们又反过来忽视了文学与世界之间的依赖关系,过分突出了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4,简要介绍俄国形式主义及其主要观点?

   答:俄国形式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的莫斯科和彼得堡,分别于1905和1906年建立了莫斯科语言小组和诗歌研究会.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曼·雅克布森(1896—1982),什克罗夫斯基(1893—1984),坦尼亚诺夫(1894—1943)和艾亨鲍姆(1886—1959)等人.其中什克洛夫斯基的《作为手法的艺术》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宣言式的着作,在其中,他提出了陌生化的观念.雅各布森认为应当研究文学的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观念是,首先,文学是一个自足的活动和系统,不受到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影响,不能通过其他学科来代替文学研究.其次,他们认为文学的主要特质在于语言,所以,文学研究应当是一种语言学研究.再次,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就是"陌生化"及其造成陌生化的各种技巧和手段.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对20论文范文理论的发展发挥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5,简述文本本体说的主要观念.

   答:文本本体说也可称作客观说,认为文学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与作家和读者之间完全断裂,不再存在任何关系,文学文本自身获得完全自足的性质,突出强调了文学文本在文学活动中的本体论地位.主要代表流派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文论等.活跃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它们从文学的语言性入手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特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诸多文学内部特征和规律,对将文学研究从传统的研究模式中解脱出来,并建立自身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观念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首先,它们将文学看作一种静态的事物加以看待,忽视了文学的动态性和历史性;其次,在文学活动中忽视了艺术家和读者面对作品的交流和对话作用;再次,由于它们对文学作品普遍规律的刻意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具体作品的独特性和审美性.

   6,简述文学观念体验说的主要内涵?

   答:体验说也叫读者本体说,突出了接受者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体验和创造.这一派理论的突出的特点表现为高度重视读者的作用,将读者接受活动看作文学活动的本质.

   现象学哲学对这一观念的发展产生了先导作用,现象学家英加登在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中就提到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解释学的直接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理论在德国应运而生,主要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塞尔,他们分别对文学史中和阅读活动中的读者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从根本上肯定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体验说的兴起使我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显得更为全面了,真正认识到文学使一种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强调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关系,也突出了文学和世界之间新的论文范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读者的作用有些夸大,引起了新的问题的产生.

   7,在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再现说"相近的观念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文论中与西方的再现说相似的是"观物取象"的观念.大约在战国初,中期成书的《易传》中,就提出了"观物取象"的重要命题:"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里所说的"象"与审美形象之间有相通之处,都有主客相融的意思.所谓"观"就是用我们的感觉器官面对着"物",进行直接观察,直接感受的过程;所谓"取"就是在"观"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和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可见"观物取象"与西方的"摹仿"或"再现"是有一定相似性的.

   这种"取象"的目的既不同于柏拉图的对"理式"的"模仿的模仿",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揭示事物发展的"可然律"或"必然律",而是要"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所谓"类万物之情"是指宇宙深奥微妙的道理.由此不难见出中国"天论文范文一"的哲学底子和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的差别在文学观念上造成的巨大差异.

   8,简述中国古代"诗言志"的主要内涵?

   答:《今文尚书·尧典》最早提出"诗言志"的观点.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志有三个意思: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但到了"诗言志"中"志"就已经指"怀抱"了.汉代《毛诗序》中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所以,"诗言志"命题其实具有两个含义,一是表达有关社会*的志向,一是表达感情,"志"是意志行为和情感情绪的结合,是人们心中蕴藏着的东西,而诗就是人的内在"意","情"的外在表现.

   在一定程度上,"诗言志"与西方表现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概而言之,表现说是西方在文艺复兴"人"从"神"的阴影下获得独立价值的基础之上,对于17世纪兴起的"唯理论"的反拨的结果,对主体"情感表现"的重视与对主体价值的张扬是一致的.但中国的"诗言志","缘情说"都是在"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下情感的自然展现,和谐而不张扬.

   9,中国古代有哪些审美文学观,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与儒家的实用教化说不同,受道,释两家的影响,中国古代还有一些以消闲审美为旨趣的文学观念,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言外之旨"说,严羽的"以禅论诗说",王国维的"境界"说等等都是主要的代表.这些学说对于文学的审美功能的论述是中国古代文论对世界文论的重要贡献,充分显现了中国古代文论重感悟,重直观的特征,但同"教化说"一样,它们也多着眼于文学的功能价值的探究,较少本体论的味道.

   10,如何用集合概念的方式表达文学的本质?

   答:应当将文学观念视作一个开放的体系,视作一个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体系.显然,用"文学是等"的语言,给文学下一个清晰定义的做法显然是困难的.应该以集合概念的方式,表述出文学的本质.

   首先,文学是"人学".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现象,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承载和表达着人类独有的情感,生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文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文学活动是表现人,为了人的.其次,与上个命题相对应,文学是一种文化.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学乃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再次,文学是一种活动.文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是整个文学活动中四个最基本的要素,除此之外,文学作为活动,还有出版,发行,传播等环节,它们同样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审视文学活动的眼光,文学价值的实现等等.就文学四要素而言,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文学活动中两个主体——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客观物质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没有作者就没有作品,作者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是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潜在精神沟通的桥梁;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是阅读作品的人,作者在作品中试图表现的意图,文本的潜在价值只有通过读者阅读才能完成,才能最终得以实现.第四,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里实际上包含着"文学是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两个命题,文学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是主要的意义就是它的审美价值,文学作为艺术是毫无疑问的,文学区别于其它艺术活动就在于它的媒介的特殊性,研究文学脱离对于语言问题的关注,显然是不行的.

   以上的四个命题"文学是人学"是对文学的本质论的界定,"文学是文化"是第一个命题的必然推论,"文学是活动"则着重从文学的存在角度来审视其特征,文学是语言艺术是对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人学的把握,这四个命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人学?

   答:(1)文学产生于人的需要;(2)文学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3)文学参与着历史的建构.

   12,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人类生活活动的本质特征对于文学本质的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以说人类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规定着人类活动审美特性,同样规定了文学审美价值的存在与特征.人的生活活动自由自觉的特征即指出人类的生活活动既有合规律性的一面,又有合目的性的一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一种真正意义的自由的活动.

   所谓合规律性就是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所谓合目的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进行的.

   13,文学作为人学具有哪些特殊性?

   答:首先,与医学,生物学对"自然人"的探究不同,文学探究的乃是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的特性,它所关注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作为个体和群体的论文范文人类的生存境遇与生存状况.

   其次,与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人学学科通过归纳,演绎,从人类的现实生存中抽象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的研究方式不同,文学的揭示人的本质的方式是用形象生动的文学形象通过感染读者而自然形成的.文学同样可以负载着深刻的哲学,人学命题,但所有这些命题必须落实于文学作品中自然呈现的丰富多彩的感性的人生图画.

   再次,与上一区别相对应,与其它人学学科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具有共性的规律不同,文学虽然也要揭示出作为群体概念的人类的规律性,但它同样关注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在文学中创造着许多的独特的"这一个",在特殊性中昭示着一般性.

   14,如何定义文化?

   答:首先,文化是人类因营生所须而创造出来所有的东西.营生所需是多方面的,有些是身体生存下去所必需的,有些是群体生活所必需的,更有些是心理调适所必需的.其次,文化是人所独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再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而不是由先验的"理念"或是"神"赋予的,文化可以通过人类社会活动予以传承.第四,文化对于人的生活活动有一种规范性(制约性)的作用,这种作用既满足着人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的活动.

   15,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反映的唯一的源泉,可以说找不到不是以社会生活为源泉的文学样式.只不过在反映的过程中存在着变位和变形的手法,作家反映生活的能动性,不仅反映在对于社会生活的变位与变形,而且表现在超越事物的外表,进而深入地把握事物的深层意蕴.作家在反映社会生活,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总会把自己个人的情感,心灵灌注到创作的对象中,并最终凝结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读者欣赏文学作品或观赏艺术作品,所看到,听到的既有生活本身的声音,同时又有作家自我的声音.

   其次,与意识形态本身就是特定阶级的观念意识的集中体现相对应,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还表现文学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阶级性等特征.文学的时代性是指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在文学中的表现.文学的民族性是指文学对特定民族的社会生活特点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心理习惯,语言特点的反映.文学的人民性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人民理想,要求,思想,情绪,愿望,利益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文学的阶级性是指文学总是表现着一定阶级的思想,情绪,要求,理想,愿望.

   16,简析文学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1)世界与作者.所谓"世界"实质就是文学活动中作为创作主体观照的对象而存在的文学创作的客体.具体的文学创作活动总是一种主客体相互建构的活动过程.就客体方面而言,呈现在作家面前的对象也绝非纯然的"客观存在",而是已为作家的意向性活动所包容的"客体".(2)作家与作品.作家对于作品的作用不言而喻,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心血的凝结,不少人都把作家创作的作品比喻为作家的孩子,就充分说明了作家对于作品而言的重要意义.但作品的创作本身却同样对于作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家笔下的人物,情节往往脱离作家的主观意图而按照自己的性格逻辑向前发展,有时甚至使作家本人也感到惊讶.同时,既成的作品也决定作家往后的创造风格及作家的声誉和影响.(3)作品与读者.作品对于读者的影响同样显而易见,文学作品将社会生活予以集中的反映,读者阅读作品时随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场景的转换变迁而或喜或悲,或昂扬愤激,或开怀欢笑,这也正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还可能获得知识的丰富,人生的启迪,哲理的感悟等等收获,这同样也是文学价值的体现.但读者对于作品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读者的阅读是文学创作的目的所在,读者的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的完成.尤为重要的是,读者对于作品的阅读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吸收,还原过程,而是一个包含着极富创造性的过程.也正由于读者创造性的介入,同一文本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正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文学形象才得以摆脱在言语中的潜在状态,获得丰满鲜活的类似视觉的感受,文学文本所有的包括可能性的内蕴才得以实现,文学活动的全部功能与价值才得以最终地昭现.(4)读者与世界.通过文学作品的接受可以对读者既有的审美习惯乃至于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而促使读者以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周围的世界,实质上,读者从文学中所获得的意义也绝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获得实践地改造世界的动力,而是更多表现为获得一种新的观念,在这种新的观念指引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反过来,世界对于读者的影响同样巨大,读者之所以会从同一部作品中实质上,读者从文学中所获得的意义也绝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获得实践地改造世界的动力,而是更多表现为获得一种新的观念,在这种新的观念指引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反过来,世界对于读者的影响同样巨大,读者之所以会从同一部作品中读出不同的意义,世界对于读者的影响是其主要的原因.

   17,文学在哪些方面表现为艺术?

   答:(1)文学作为艺术,是无功利的;(2)文学作为艺术,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统一的过程;(3)文学作为艺术,是情感的.

   18,简述在文学活动中形象思维的活动过程?

   答:文学活动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是始终不离形象,在形象中进行的思维活动.就创作活动而言,是一个由具象到意象并形成形象最终凝结为语象的思维过程.在创作过程的初始阶段出现在作家脑海中的"形象"只是一种生活具象或者表象,它们更多的来自现实世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创作过程其实就是对具象(物象,表象)的加工改造过程,作家在具象中渗透着自己对于生活的情感,意味,"立意于象",形成"意象",进而塑造成鲜活可感主客交融的"形象",并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表现,成为固定的文学文本,形象最终呈现为语象.也即具象——意象——形象——语象的过程.文学的接受活动在从"象"的流变角度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文学创作活动的一个可逆过程,但又并非完全重合.读者首先面对的是文学文本的语言符号进而在脑海中获得类似"具象"但实质已经是"形象"的印记,并最终在理性思维的参与之下,得到作家"所立之意",或者是读者"所得之意".当然,这里的所谓过程的前后仅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而逻辑假设的,在具体的阅读和创作中很难将这几个阶段清晰的予以区分.

   19,文学语言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从语言表述角度来看,文学的语言具有形象的特征.文学语言不是以概念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及表达情感,而是倾向于塑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染读者.

   从语义角度来看,文学语言具有话语含蕴的特征.所谓含蕴就是指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文学语言不追求科学的准确性和单一性,而是要追求语言的多义性和丰富性.这一方面缘于人类情感本身的复杂性,同时也是语言自身的有限性的表现,古人所说"言不尽意"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提出来得.这种"言不尽意"的情况,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从而增加了文学自身的魅力.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文学观念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答:在西方和中国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多种文学观念,试图从各方面概括文学的本质.西方有模仿说,表现说,文本本体说和体验说.中国古代也有如观物取象,诗言志,诗缘情,教化说和滋味说等等观念.20世纪以来的学术界也从跨学科和综合的角度来定义文学.但是,此类努力均得不到普遍的承认.

   从艾布拉姆斯所列举的文学四要素的角度看,历史上的文学观念,一方面仅仅强调文学活动中的某个要素或某几个要素,不能全面地展示整个文学活动的全部要素的作用的体现;另一方面,各种文学观念都不能很好地囊括各种文学活动样式和模式,而且,各种观念之间往往相互抵牾,无法融合.

   统而观之,在文学观念的建构中,存在着本质主义和历史主义两种思路.本质主义者认为文学是独立的,文学拒绝其它学科的介入,文学理论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寻找文学普遍性的规律;而历史主义者认为,文学理论必须回到历史语境之中,文学并没有终极的本质,文学是开放的,不断变化的.

   我们认为给文学下以一个静止的形而上的定义是难于说服人的,前代文学观念之所以未能达到全面把握文学的目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都将文学视作一个静止的形而上客体予以把握,缺少一种发展的动态的眼光.一方面不能丢失文学的本质,另一方面有要以一种发展和开放的眼光.将文学观念视作一个开放的体系,视作一个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体系之后,显然,用"文学是等"的语言,给文学下一个清晰定义的做法显然是困难的.我们试图以集合概念的方式,表述文学观念.

   首先,文学是"人学".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现象,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承载和表达着人类独有的情感,生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文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文学活动是表现人,为了人的.其次,与上个命题相对应,文学是一种文化.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学乃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再次,文学是一种活动.文学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是整个文学活动中四个最基本的要素,除此之外,文学作为活动,还有出版,发行,传播等环节,它们同样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审视文学活动的眼光,文学价值的实现等等.就文学四要素而言,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文学活动中两个主体——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存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客观物质基础;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没有作者就没有作品,作者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是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潜在精神沟通的桥梁;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是阅读作品的人,作者在作品中试图表现的意图,文本的潜在价值只有通过读者阅读才能完成,才能最终得以实现.第四,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里实际上包含着"文学是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两个命题,文学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是主要的意义就是它的审美价值,文学作为艺术是毫无疑问的,文学区别于其它艺术活动就在于它的媒介的特殊性,研究文学脱离对于语言问题的关注,显然是不行的.

   以上的四个命题"文学是人学"是对文学的本质论的界定,"文学是文化"是第一个命题的必然推论,"文学是活动"则着重从文学的存在角度来审视其特征,文学是语言艺术是对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人学的把握,这四个命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文学如何表现为人学?

   答:"文学是人学"命题是把握文学观念的首要问题:文学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生产,文学本身就源于人的需要,在文学中反映着一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人的本质的认知程度,以及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文学本身又成为人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文学产生于人的需要,关于这一点,历代文论多有论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太史公司马迁"发愤着书"说,唐代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等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等乐也者,郁于中而泻于外者也."都指出文学(艺术)的产生与作为创作主体的人的情感抒泄的重要关联.亚里士多德把文学的起源归结为人类"模仿"的本能,同样是从主体心理需求角度来寻求文学产生的依据.

   第二,文学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就文学的表现对象和表现内容而言,从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来看,描写人类生活,表现人的生命本真是文学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就是那些看起来似乎与人类生活毫无关联的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于人的表现.就文学与表现主体本质力量的关系而言,文学是以独特的形象化的手法揭示着作家对于人类,对于人类社会的本质的开掘与探询.托尔斯泰对于人的"心灵辩证法"的揭示,鲁迅先生对于中华民族"劣根性"的批判都是突出的例证.

   第三,文学参与着历史的建构.一部文学史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人的历史.文学作为历史的一个意义在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在文学中得到了相当的反映.《荷马史诗》之于古希腊,杜诗之于中国唐代,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之于法国资本主义形成-上升时期,《红楼梦》之于中国清代历史都无愧于史笔,鲁迅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然,说文学是历史并不是说文学是对于历史事件的真实记载,而是说历史事实在文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文学作为人的历史的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文学作为人的心灵史的存在价值.

   3,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答:人类生活活动的本质特征对于文学本质的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以说人类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规定着人类活动审美特性,同样规定了文学审美价值的存在与特征.人的生活活动自由自觉的特征即指出人类的生活活动既有合规律性的一面,又有合目的性的一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一种真正意义的自由的活动.

   所谓合规律性就是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所谓合目的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进行的.表面上看,论文范文动物都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都有合规律性,这点论文范文动物似乎是相同的,但实质上,"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等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人类本质中自由精神的存在使人的生活活动超越了自然存在范畴,一跃而成为人的类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充实的活动.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正是在不断的人类劳动实践活动中,人类才拥有了属人的"美的感觉","形式的感觉","由于原始人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对自然的秩序,规律,如节奏,次序,韵律等等掌握,熟悉,运用,使外界的合规律性和主观的和目的性达到统一,从而才产生了最早的美的形式和审美感受."人类审美感受的出现使得人类开始摆脱对于外在世界的纯实用功利性的眼光,而建立起一种诗意的情感的关系,就有了作为人对客观事物诗意情感的评价的文学艺术的创造.

   人的生活活动不仅仅是充实和提升人的类本质力量,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文学活动则是人的更高的本质力量:审美创造力的确证.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是指在人类的生活活动中,人类的本质力量也即人之为人的根本的特征得以展现和确认的过程.在人的生活活动中,一方面自然成为人所观照,改造的自然,人类将自己的"内在尺度"施加于自然对象之上,使得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人化的对象.另一方面,人类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着自己的本质力量,并且在人化的自然对象中见出自己的本质力量,这样,人本身实质成为了自己所观照的对象,也即人的对象化.

   文学活动也是人的本质量力量的确证的过程,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在直观层次上是对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社会生活做出审视,但这种审视的本质却是通过观照对象来实现对于自我的观照.

   4,怎样理解文学四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活动?

   答: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共同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欣赏者,这样,文学本身并非一个拥有物质尸体的客观实存,而是一个包括创作,作品和接受的动态流程的现实过程.

   1)世界与作者.所谓"世界"实质就是文学活动中作为创作主体观照的对象而存在的文学创作的客体.具体的文学创作活动总是一种主客体相互建构的活动过程.就客体方面而言,呈现在作家面前的对象也绝非纯然的"客观存在",而是已为作家的意向性活动所包容的"客体".(2)作家与作品.作家对于作品的作用不言而喻,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心血的凝结,不少人都把作家创作的作品比喻为作家的孩子,就充分说明了作家对于作品而言的重要意义.但作品的创作本身却同样对于作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家笔下的人物,情节往往脱离作家的主观意图而按照自己的性格逻辑向前发展,有时甚至使作家本人也感到惊讶.同时,既成的作品也决定作家往后的创造风格及作家的声誉和影响.(3)作品与读者.作品对于读者的影响同样显而易见,文学作品将社会生活予以集中的反映,读者阅读作品时随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场景的转换变迁而或喜或悲,或昂扬愤激,或开怀欢笑,这也正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还可能获得知识的丰富,人生的启迪,哲理的感悟等等收获,这同样也是文学价值的体现.但读者对于作品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读者的阅读是文学创作的目的所在,读者的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的完成.尤为重要的是,读者对于作品的阅读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吸收,还原过程,而是一个包含着极富创造性的过程.也正由于读者创造性的介入,同一文本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正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文学形象才得以摆脱在言语中的潜在状态,获得丰满鲜活的类似视觉的感受,文学文本所有的包括可能性的内蕴才得以实现,文学活动的全部功能与价值才得以最终地昭现.(4)读者与世界.通过文学作品的接受可以对读者既有的审美习惯乃至于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而促使读者以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周围的世界,实质上,读者从文学中所获得的意义也绝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获得实践地改造世界的动力,而是更多表现为获得一种新的观念,在这种新的观念指引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反过来,世界对于读者的影响同样巨大,读者之所以会从同一部作品中实质上,读者从文学中所获得的意义也绝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获得实践地改造世界的动力,而是更多表现为获得一种新的观念,在这种新的观念指引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反过来,世界对于读者的影响同样巨大,读者之所以会从同一部作品中读出不同的意义,世界对于读者的影响是其主要的原因.

   综上所述,文学四要素对于文学活动而言缺一不可,任何一次具体的文学活动都是由创作主体——作家在观察世界,积累,选择素材的基础之上,融合着自己对于生命本真和社会本质的体认进行创作而后形成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形成并不是文学活动的终结,他必须为一定的读者所阅读,文本内蕴的价值,意义才能得以实现,文学文本是拥有着一定的外在物化形态的,可以纳入整个社会的流通体系,这提供了文学文本被读者所接受的可能性;最后,一定的读者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当中面对特定的文本进行着创造性地接受,使文学活动的存在价值最终得以实现.可见文学的价值生成,实现本身就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对文学本质的探究也应该同时也只能深入到文学的这一动态流程中方可实现全面,准确的把握.

   5,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艺术特质?

   答:艺术是具体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的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把文学艺术和包括哲学,科学,历史,宗教等其它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做了第一个区分."审美"顾名思义也即对于"美"的观照与审视,审美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一种超越性,也即超越外在事物本身而达到对于生命,精神本身直接地感悟.与这种超越性相对应,审美活动具有无功利性,情感性,形象性的特征.

   首先,作为艺术,文学是无功利的.无功利,即,文学不以一种实用的,科学的和经济的方式来反映世界,文学总是与世界保持着一种恰当的距离,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对世界进行观照,超越个人自身的利益,超越世俗的关系,发现世界美的因素.正是这种无功利性使文学对世界保持一种独立性,对世界进行观察,发现,审视.

   其次,作为艺术,文学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统一的过程.所谓感性思维也称形象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性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造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以这一特征,文学使自身与其他抽象的理论学科分离开来,有了自身的独特性.

   再次,作为艺术,文学具有情特质.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作为审美主体的论文范文审美对象发生了情感的关系,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审美关系.文学,从内容上看具有现实的事物和人物,但是,文学并不是象科学那样追求外在的准确性和生活的真实性,而是要能体现事物和人物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方式上看,文学运用形象思维,正是因为形象与情感之间保留着密切的关系,文学也是通过形象从情感上打动和感染人们的.

   总而言之,作为以艺术为本质特征的文学是审美的,是以无功利的观照活动获得主客观浑融一体的艺术形象,并对对象的做出情感评价的超越性活动.

   6,如何理解文学的语言性?

   答:作为艺术的文学与音乐,美术,雕塑等其它艺术样式的一个显见的区别就在于文学是以语言为其媒介的.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自身的特征使得文学在艺术领域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1)从语言表述角度来看,文学的语言具有形象的特征.文学语言不是以概念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及表达情感,而是倾向于塑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染读者.

   从语义角度来看,文学语言具有话语含蕴的特征.所谓含蕴就是指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文学语言不追求科学的准确性和单一性,而是要追求语言的多义性和丰富性.这一方面缘于人类情感本身的复杂性,同时也是语言自身的有限性的表现,古人所说"言不尽意"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提出来得.这种"言不尽意"的情况,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从而增加了文学自身的魅力.

   此外,对文学语言的特性,还需要关注的就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概念.所谓陌生化就是在文学创作中要尽量避免"自动化"也即由于经常的使用而失去新鲜感的语言,而应当有意偏离日常语言,自动化语言的语言规范,同它们拉开一定距离的语言表达方式.

   (2)文学语言自身的特性赋予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巨大魅力,语言自身广阔的包容性和文学语言独有的含蕴性使得文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天地自然,宇宙人生,表达对于人生的深刻的哲理思索和瞬时微妙的情感情绪;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和含蕴性使得文学创作和接受成为真正的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文学活动中人的类本质力量得到展现,从而体味到真正的美的存在.

   第二章 文学创作论试题参论文范文

   一,填空

   1,"模仿说"的核心在于认为文学艺术创作乃是艺术家对于自然,社会生活的"模仿",文学源出于 .

   2,在中国,整个古代文论史上一直贯穿着一条"诗缘情"的红线,《 》就有"诗言志"的提法,晋 在《文赋》中进一步规定为"诗缘情以绮靡",到唐代 有"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之说等.显然,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的心灵的,情感是有相当合理性的,人的情感的表达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指归.

   3,20世纪初,随着奥地利心理学家 的无意识理论的出现,对人类意识的理解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文学创作本质的认识上也出现了以 为代表的"无意识的升华"说和他的弟子 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它们共同标志着对文学创作本质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4,19世纪 席卷整个欧洲的思想和学术界,表现在文学创作论上,更加强调作家的主体意识,强调"天才","灵感"在创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5,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自在的客体材料本身要成为有为有待的素材,正是经过主体的 而完成的.

   6,根据在创作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将艺术想象划分为 想象,创造性想象和 想象.

   7,"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些对想象做了生动形象的描述的经典名句是晋代的 ,在他的着作《 》中提出的.

   8,最基本的构思方式有: , , ,变形和 .

   9,作家在使用突出这种构思方式时,为了突出某一种性格,某一种观念,常采用 或者漫画的方式来获得独特的审美效果.

   10,推动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是 .

   11,艺术构思方式之一的 其概念来自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是形式主义者对于文学语言的质的规定性.

   12,物态化过程中,作家的主要工作在于 和 真切的传达作家头脑中的"意象序列".

   13, 是指使用语特定的书写工具将语言文字固定在特定的物质性媒介之上.

   14,突出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略去对象的细节,只是抓住主干对对象进行刻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画眼睛,勾灵魂"的艺术构思方式指的是 .

   15,作家根据创作意图把某一意象或某一形象的某一特征加以强化从而使它对读者产生强烈印象的艺术构思方式称之为 .

   16,艺术构思的方式中 方式常运用在神魔小说,科幻小说和现代派的作品中.

   17,物态化过程的实质也就是从" "到" "的过程.

   18,构思的成果在物态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 和

   两种情况.

   19,在艺术的世界里,个别和一般是辩证统一的,这个统一的*就是 .

   一,填空题答案

   1,自然 2,《尚书》 陆机 白居易 3,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荣格 4,浪漫主义 5,体验 6,再现性 奇异性 7,陆机 《文赋》 8,综合 突出 简化 陌生化 9,夸张 10,创作动机 11,陌生化 12,词语的提炼 运用写作技巧13,物化 14,简化 15,突出 16,变形 17,心中之象 手中之象 18,顺从 转换 19,艺术概括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文论中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提法的是( ).

   A, 赫拉克利特 B, 亚里士多德 C, 柏拉图 D, 德谟克利特

   2,文学创作活动中的美感源于( ).

   A,创作主体 B, 创作客体 C,主客体的统一 D, 以上都不对

   3,在文学创作活动我们把作为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在的"客体"称之为( ).

   A, 素材 B, 材料 C, 生活 D, 以上都不对

   4,在文学创作活动我们把一个已经成为主体的对象化创造物,已经沾染着作为创作主体全部的知性,情感的"客体"称之为( ).

   A, 素材 B, 材料 C, 生活 D, 以上都不对

   5,德国着名学者( )在《真理与方法》这本重要着作中,提出"体验"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本身进行了追溯.

   A, 康德 B, 黑格尔 C, 歌德 D, 伽达默尔

   6,"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是刘勰在( )中对想象做的精彩,形象的描述.

   A, 《文赋》B, 《文心雕龙·情采》 C, 《文心雕龙·神思》D, 《典论·论文》

   7,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和经验,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指的是 ( ).

   A, 再现性想象 B, 艺术想象 C, 创造性想象 D, 奇异性想象

   8,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对过去积累的信息进行回忆的心理过程指的是( ).

   A, 艺术想象 B, 再现性想象 C, 创造性想象 D, 奇异性想象

   9,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创作主体在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的基础上,选取经验过的某一点事实,生发开去,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指的是( ).

   A, 艺术想象 B, 再现性想象 C, 创造性想象 D, 奇异性想象

   10,从理论概括的角度说,作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因偶然机遇而引起创造力高度发挥,思维突然出现神奇性进展状态的心理现象指的是( ).

   A, 艺术直觉 B, 艺术灵感 C, 艺术想象 D, 创造性想象

   11,中国古代( )注意到了灵感的现象,在他的着作中有"若夫感应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 )

   A, 刘勰 B, 陆机 C, 叶燮 D, 庄子

   12,艺术活动中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做出的直接了解和认知是( ).

   A, 艺术灵感 B, 艺术想象 C, 艺术直觉 D, 艺术构思

   13,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是通过"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塑造的,这种艺术构思方式就是( )

   A, 变形 B, 简化 C, 综合 D, 突出

   14,作家根据创作意图把某一意象或某一形象的某一特征加以强化从而使它对读者产生强烈印象的艺术构思方式称之( )

   A, 突出 B, 简化 C, 变形 D,综合

   15,"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出自:( ).

   A, 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 B,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C, 钟嵘的《诗品序》 D, 姚鼐的《古文辞类纂》

   16,"诗缘情以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此语出自:( )

   A, 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 B,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C, 韩愈的《答李诩书》 D, 陆机的《文赋》

   17,德国着名学者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这本重要着作中,提出了( ).

   A, 意识 B, 体验 C, 动机 D, 刺激

   18,"诗人有翅膀,能飞翔,能突然消失在幽暗中,这是诗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此语出自( ).

   A, 歌德 B, 萨特 C, 雨果 D, 巴尔扎克

   19,认为文学写作技艺是不可模仿的,是直接受之于天的是( ).

   A,,谢林 B,,康德 C,,马克思 D,,什克洛夫斯基

   20"人的自由理性"是"艺术以及一切行为和知识的根本和必然的起源"这是( )的观点.

   A,,黑格尔 B,,康德 C,,谢林 D,,萨特

   21,"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脏,澡雪精神"是对文学创作过程中情感的无功利性质而言的,其出自( ).

   A, 钟嵘《诗品》 B,曹丕《典论论文》 C, 刘勰《文心雕龙》 D, 陆机《文赋》

   2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意在强调( ).

   A, 艺术想象作用 B, 艺术情感作用 C, 艺术灵感作用 D, 艺术直觉作用

   23,《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不过是论文范文猴子,论文范文猪的一种特殊的组接,在艺术构思中主要运用了( )方式.

   A, 综合 B, 简化 C, 变形 D, 陌生化

   24,陆机的《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是讲( ).

   A, 诗情的勃发来源于四季的变化

   B, 诗情的勃发来源于外物的触动引起

   C, 诗歌创作主要抒写自然景物

   D, 诗情的产生来源于人们心情的变化

   二,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C 3 ,B 4, A 5, D 6,C 7,B 8,B 9,C 10,B 11,B 12,D 13,C 14,A 15,C 16,D 17,B 18,C 19,B 20,A 21,C 22,B 23,C 24,B

   三,多项选择题

   1,把文学创作活动看作是神灵或先天地而自在的精神性客体的自我展现,这种观点以( )为代表.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黑格尔 D, 达·芬奇 E, 贺拉斯

   2,把文学创作活动看作是艺术家对于"自然"的模仿,持这种观点的文论家有( ).

   A, 赫拉克利特 B, 德谟克利特 C, 亚里斯多德 D, 贺拉斯等 E, 普洛提诺

   3,创作动机本身有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创作动机对创作影响的直接性与否可以分为( ).

   A,远景动机 B, 近景动机 C,主导动机 D, 非主导动机 E, 有意识动机

   4,创作动机本身有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创作动机在创作活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有可以分为( ).

   A,远景动机 B, 无意识动机 C,主导动机 D, 非主导动机 E, 有意识动机

   5,创作动机本身有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动机本身的道德属性来看又可以分为( ).

   A, 高尚动机 B, 主导动机 C, 无意识动机 D, 非主导动机 E, 卑下动机;

   6,作家进行艺术构思的时所涉及的心理现象通常有( ).

   A, 回忆 B, 想象与联想 C, 灵感 D, 直觉 E,意识与无意识

   7,最基本的构思方式有:( )

   A, 综合 B, 突出 C, 简化 D, 变形 E, 陌生化

   8,下列关于文学创作理论的有( ).

   A, 感物说 B, 养气说 C, "镜子说" D, "胸有成竹"说 E, 深层心理说

   9,中国古代文论中提倡"感物说"的有( ).

   A, 《文心雕龙》 B, 《礼记·乐记》 C, 《文赋》 D, 《二十四诗品》E, 《诗品序》

   10,清代郑板桥描写艺术创作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等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等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说明( ).

   A, 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加工的客体.

   B, 有客体没有主体的参与文学创作是无法进行的.C, 文学创作活动中被作家所加工的对象来源于实践.D, 创作可以没有任何客观依据,凭空编造.E, 材料是文学创作的基石.

   11,构思的成果在物态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以分为下列哪几种情况( ).

   A, 变形 B, 顺从 C, 陌生化 D, 转换 E, 简化

   12,灵感是一种( ).

   A, 天赋的才能 B, 潜意识的成功爆发 C, 后天习得的结果

   D, 神赐的灵气 E, 瞬间的直觉顿悟

   13,艺术想象的主要类型有( ).

   A, 再造性想象 B, 创造性想象 C, 奇异性想象 D, 类比性想象 E,关联性想象

   14,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有( ).A, 突发性 B, 先天性 C, 创造性 D, 迷狂性 E,持久性

   15,"模仿说"提法本身的缺陷主要在于( ).

   A, 忽视主体能动性 B, 忽视客观实在性

   C, 否认事物的可反映性 D, 以上都不对

   三,多项选择题答案

   1,A C 2,A B C D 3,A B 4,C D 5,A E 6,A B C D E 7,A B C D E 8,A B C D E 9,A B C E 10,A B C E 11,B D 12,B E 13,A B C 14,AC D 15,A C

   四,名词解释

   1,"模仿说"——核心在于认为文学艺术创作乃是艺术家对于自然,社会生活的"模仿",文学源出于"自然".其反映了文学创作的部分真理,而忽视主体能动性.

   2,"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是"集体无意识"理论的集论文范文者.他认为: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经验,从古到今潜藏在人心灵深处的某种意象模式.在创作中作家只有作为"集体人"的身份才能捕捉到集体无意识.

   3,创作动机——是推动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是文学创作活动真正展开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对作家对材料的选择,形象的塑造,意蕴的开掘,对于创作的结果——文学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4,艺术想象——是指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和经验,对它们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5,奇异性想象——是创造性想象的中的一种特殊类别,指作家的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一些似乎毫不相关,甚至"不合理"的情态在作家的头脑中获得存在的合理性.常表现在夸张,悖论等修辞手段运用上.

   6,艺术直觉——也称审美直觉,是艺术活动中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做出的直接了解和认知,勾连着文学创作的"形象"与"认识"的两极,对于文学创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7,物态化——是指作者用语言文字符号把自己构思成果固定并传达出来的过程,将属于作家的意象转化为可以为他人所感知的文本.

   8,艺术构思——是指在创作动机推动下,作家对积累的创作素材在大脑中进行进一步的安排加工,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结果的一种心理活动,伴随的心理现象通常有回忆,想象,联想,灵感,直觉,意识,无意识等等.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西方文论中"模仿说"及其存在的意义?

   答:只有全面理解和辨析"模仿说",才能真正理解"模仿说"本身.

   (1)"模仿说"这个概念仅仅应被视作部分西方学者对于文学创作认知的一个集合性的概念.一般地说"模仿说"忽视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是不全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错误的.

   (2)模仿说在对文学创作本质的揭示上的确反映了文学创作的部分真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反映论"本身与"模仿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借鉴和传承关系.

   2,简说文学创作活动与人类物质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答:(1)文学活动作为"更高地悬浮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人类精神性活动,与人类其它所有精神活动一样,都以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其基础.精神性活动作为广义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与物质实践活动一道共同参与着确证,发展和完善人的类本质力量,从而塑造人类自身,从这一点上来看二者是一致的.

   (2)在实现人类本质力量的方向和途径上二者却有着重要的区别.物质实践活动着重发展和实现着人类的肢体方面力量,而精神性活动则主要作用于人类的灵魂和精神,促使人类精神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以提升.在发展和实现类本质力量的途径上,物质实践活动主要通过

文学:宋祖英 - 盛开的牡丹 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节2013春节大联欢

855;体实在的劳动工具对客体事物进行实质性的加工改造,在改变外在客体的同时,实现着对人本质力量的建构;而精神性活动则并不实在地改变客体对象,而是主要通过符号活动,在观念中赋予客体对象以新的意义和价值,以次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改造,进而实现对人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

   3,文学创作活动与其它人类精神性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答:(1)文学活动与科学,宗教及其它艺术活动之间在发展和参与人类本质力量建构上存在着一致性.区别在于建构本质力量的方向性和途径方面.文学创作活动和其他艺术活动重在发展人类本质中情感和审美方面的本质力量,哲学,科学着重展现并提升着人类本质中的理性和抽象方面的本质力量,宗教则以善为其最终之诉求,着重从*,道德方面实现人类本质的完善.

   (2)文学活动与其他艺术活动也存在联系与区别.文学和美术及音乐之间虽然在表现人类的情感和审美取向方面有着较多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在表现手段和途径上的差异,三者之间也呈现出诸多的不同.一般而言,文学创作活动由于以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为媒介,其表现内容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较之于美术和音乐要更胜一筹;美术以更为形象化的色彩,线条来塑造形象,其形象性方面更为突出;音乐以声音为主要表现途径手段,其表现的内容本身更为模糊,但由于它直接诉诸人类的感官,就感染性而言却更为直接.

   4,简述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联系及区别?

   答:(1)自然情感是艺术情感的基础,二者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性体验具有共通性,没有自然情感也谈不上艺术情感.

   (2)自然情感与艺术情感有着本质的不同.自然情感具有明显的私人性,是一种纯粹的个体感受和体验.而艺术情感是具有共通性的,也就是它能够为大多数人们普遍理解,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共鸣;自然情感更多表现为一种功利性的情感,而艺术情感,由于作家主体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它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评价;另外,艺术情感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涌动,而且包含着理智的因素.

   5,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中社会生活的整体性?

   答:(1)文学创作中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是指文学家把社会生活作为完整的对象加以反映,而不是把社会生活分割开来,进行分门别类的反映.

   (2)整体性还表现在文学既反映社会生活的现象又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而且社会生活的现象和本质是作为整体加以反映的.

   6,简述文学创作中的奇异性想象.

   答:奇异性想象创作主体的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一些似乎毫不相关,甚至"不合理"的情态在作家的头脑中获得存在的合理性.这种想象常常在诗歌创作中用到,表现为夸张,悖论等修辞手段,是创造性想象的中的一种特殊类别.

   7,简述荣格的原型意象及集体无意识.

   答:(1)荣格的原始意象:不是指人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在人脑中留下的印记,而是指人类祖先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会反复出现在我们的梦境中,这就是"原始意象".

   (2)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主要指人类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经验,从古到今潜藏在人心灵深处的某种意象模式.荣格认为人类的切文化都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呈现,一种表现形态.

   8,简述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

   答:(1)艺术灵感实际就是作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因偶然机遇而引起创造力高度发挥的一种心理现象.艺术直觉,又叫审美直觉,是艺术活动中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做出的直接了解和认知.

   (2)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突发性的,偶然性的.艺术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直觉作为一种思维能力,一旦产生就不容易轻易失去.而灵感不能预测,也不能保持.

   9,简述艺术构思及其基本构思方式有哪几种.

   答:(1)艺术构思是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作家采取怎样的构思方式,直接影响着作品本身的面貌.

   (2)构思方式是指作家在构思中塑造意象序列,创造形象的具体方法.

   最为基本的构思方式有五种:综合,突出,简化,变形,陌生化.

   10,简述综合艺术构思方式.

   答:(1)文学构思活动中的综合是指作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根据创作意图的需要对所积累的材料或信息进行选择,把选择出来的材料熔铸成一个整体的意象或意象序列.

   (2)综合本身是作家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选择,整合的过程,它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拼凑,作家往往围绕着一个中心意象来加以综合,以使所选取的材料都能突出表现作家的中心意念,表达作家创作的意图.通过作家的选择,加工,使作品的中心意念得到凸显,创造出新的,完整的,独特的"这一个",而这个独特的"这一个"是作家创造出来的,是现实生活中所找不到的.综合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新形象的创造性的活动.

   11,简述创作构思结果的物态化.

   答:物态化是指作者用符号(对文学创作来说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自己构思成果固定并传达出来的过程.是构思过程的继续,作家需要对构思的成果进行补充,推敲,斟酌,修饰.实质也就是从"心中之象"到"手中之象"的过程.物态化过程,作家的构思是在头脑中进行的,是以内部语言存在的,构思形成的意象或意象序列只观念地存在于作家的头脑中,是比较模糊和粗略的.

   构思的成果在物态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可以大致概括为顺从和转换两种情况.

   12,简述文学风格及决定文学风格形成的两个因素.

   答: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文本的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也就是作家创作个性所导致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特色.文学风格的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1)风格的形成要受到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客观的社会条件不仅影响着作家自身的创作个性的形成,而且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学体裁,题材得以发生和受到关注的背景,它同时影响到这一体裁,题材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范围,程度,从而形成所谓的时代风格,历史上广为流传的"盛唐气象","建安风骨"等莫不是作为客观因素的社会条件对文学风格的影响.

   (2)文学风格的形成也受制于作家的主观因素(即作家接受的教育,先天气质秉赋的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其实就是作家本人的创作个性.

   13,简述艺术想象的类型.

   答:(1)再现性想象,是指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对过去积累的信息进行回忆的过程.

   (2)创造性想象是指作家在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只选取经验过的某一点事实,生发开去,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3)奇异性想象是创造性想象的中的一种特殊类别,指作家的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一些似乎毫不相关,甚至"不合理"的情态在作家的头脑中获得存在的合理性.这种想象常常在诗歌创作中用到,表现为夸张,悖论等修辞手段.

   14,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对风格的分类有哪几组?

   答:⑴,从内容和形式的比例分为简约和繁丰.

   ⑵,由气象的刚强和柔和分为刚健和柔婉.

   ⑶,由辞藻的多寡分为平淡和绚烂.

   ⑷,由点检功夫的多少分为谨严和疏放.

   15,简述构思成果物态化过程中的顺从和转换.

   答:(1)顺从是指作家在物化过程中顺从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自身的逻辑,从而改变构思中设计好的人物的性格,命运,结局,使它服从于人物性格的发展.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由于作家头脑中的人物在物态化过程中逐步清晰和确定,人物自身也逐渐变成拥有自己的性格逻辑的有血有肉有自己灵魂的"人",创作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也正是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最为论文范文的体验.

   (2)转换比起顺从是对构思结果在更大范围和更为根本的一种改变.顺从往往涉及的是一个人物,它改变人物性格或结局等的某一点,而转换则涉及到整个创作意图的改变.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作家发现构思中形成的创作意图有问题,于是在物化阶段对其作出根本性的改变.

   16,简述艺术真实.

   答:真实性是一切艺术最为基本的属性,文学创作活动中同样要求作家对他所观照的生活作出真实的反映.

   (1)文学的真实是表现于假定情境之中的真实性.

   (2)艺术真实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真实.

   (3)艺术真实主要是一种情感的真实.(4)文学作品由于最终是由读者来阅读的,具有客观审美价值的情感.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荣格的"不是歌德创造了《浮上德》,而是《浮上德》创造了歌德"?

   答:荣格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都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呈现,一种表现形态.

   (1)集体无意识就是人类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经验,从古到今潜藏在人心灵深处的某种意象模式.荣格认为在每一个人最深层的意识中积淀着自远古以来人类深厚的生活积累,一代一代的人类心理经验转变我们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在梦中或幻觉中经常出现,它亘古绵延,历史悠久,它是渗透到人类心灵深处的最深刻,最古老的,最普遍的人类的思想,深深的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人类的无意识,荣格把这种无意识叫集体无意识.

   (2)这种集体无意识得以表现的形式,荣格认为只有"集体人"才能表现,也就是说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是作为"集体人"的身份才捕捉到了集体无意识.

   (3)他所说的"不是歌德创造了《浮上德》,而是《浮上德》创造了歌德".《浮上德》本身乃是集体无意识的凝结,歌德只是作为一个"集体人",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人,将这一"集体无意识"呈现出来罢了.

   2,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的文学创作本质

   答:探究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的文学创作的本质,我们必需将文学置于精神性活动范畴来对其进行讨论.

   (1)从反映对象来看,文学创作所面对的是作为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所谓整体性指文学家把社会生活作为完整的对象加以反映,而不是把社会生活分割开来,进行分门别类的反映.这一点是文学创作和其它精神性活动的重要区别所在;整体性还表现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现象和规律作为整体加以反映,而不是只抽象出某些规律.

   (2)文学创作所面对的对象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生活.

   文学所反映的自然,社会生活虽然广袤,却是以人为其核心和最终的归宿的.文学表现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情感的个体的人.

   (3)文学创作以发现美,创造美为其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就本质而言,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美与丑.经过了诗人,文学家的加工改造,天地万物都有可能显露出它那没有被人所关注过的美好的一面.文学世界中同样也描写丑陋.首先,表现美的东西需要丑的东西来衬托,反映崇高的东西也需要卑下的东西来衬托.其次,如果文学中"丑恶"的形象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本质,而且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性,这样,"丑恶"的形象就转化为一种艺术的美.

   3,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答:(1)艺术综合.创作主体从一定创作动机出发对其选定的材料进行进一步提炼加工的过程.艺术综合就是对各种材料的重新组合,进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鲁迅在他的小说人物的原型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这就是艺术综合.还表现在作家常常将生活中在许多人身上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使之更具代表性.例如《水浒传》中写吴用的智,写李逵,鲁智深的勇猛,宋江的谨小慎微等,都是综合了许多不同的特征.

   (2)艺术简化.简化其实是突出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略去对象的细节,只是抓住主干对对象进行刻画,其实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画眼睛,勾灵魂"的方式.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描写通常都是白描,但却给人以极其强烈的印象,这与他对人物形象的性格和精神状态的深刻把握是分不开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3)变形.也是艺术构思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变形的"变"的参照物即是现实生活中的论文范文事,在艺术创作中,作家为了表达某种意念往往会对现实的人物或者事理逻辑进行变形的处理.变形之后的形象和事件在表面上看虽然与实存的现实有着极大的差异,但在实质上仍然是现实的反映,它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特殊的综合.变形这种艺术构思的方式在神魔小说,科幻小说和现代派的作品中运用的非常多.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不过是论文范文甲虫的一种特殊的组接,综合的产物.

   (4)陌生化.这个概念来自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是形式主义者对于文学语言的质的规定性,作为一种构思方式的陌生化是指作家通过某种艺术方式,使艺术形象在表现形态上和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感受拉开距离,造成生疏感,使人感到陌生,这种陌生召唤着读者的思考,而当读者在经过思考之后就会"恍然大悟".

   (5)突出.作家根据创作意图把某一意象或某一形象的某一特征加以强化从而使它对读者产生强烈印象的艺术构思方式称之为突出.为了突出某一种性格,某一种观念,作家往往采用夸张或者漫画的方式来获得独特的审美效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的笔调突出了"愁"之深广与瀑布气势之浩大,这是夸张的突出.

   4,如何理解文学创作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建构活动?

   答:(1)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并非超然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人,他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都是在与特定对象的意向性关系中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作家的主体性是受到客体的影响与制约的,甚至可以说是客体所给予的.例如《复活》的故事原型就是他的朋友科尼给他讲的一个故事.在担任地方法院检察官的科尼,有一天对托尔斯泰讲,有个青年找他,说自己准备同一个女犯人叫罗扎丽雅结婚.这个女犯人是下等妓院的论文范文,因为偷了喝醉酒的嫖客的100卢布被判了刑.这个青年虽经科尼再三劝阻,但仍坚持要和女犯人结婚,女犯人也表示同意,但婚礼未能举行,因为不久女犯人得斑疹伤寒病死了.托尔斯泰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深深的被这个故事所打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论文范文,创作出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2)客体又不等于客观存在.成为"客体"的客观存在已经不同于那些没有成为客体的客观存在了:它是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是被主体所把握的社会生活现象,回而带有了明显的主体的印记.例如在《水浒传》作者眼中,梁山好汉是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英雄,大豪杰;而在《荡寇志》作者眼中,他们就成了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强盗.

   5,怎样理解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的重要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1)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家对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选择.如果一位作家的创作动机或主导动机是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独树一帜,那么他势必极力寻求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手法与技巧;如果一位作家的创作动机主要不是建构新的创作风格,而仅仅是颠覆传统的创作模式,那么他就会彩随意书写的方式.前者如中国六朝时的"永明体"诗歌的开创者,后者如西方有些人提倡"自动写作"与"内心独白"的后现代派小说家.

   (2)创作动机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内容.一部作品是臬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的创作动机.如有的以商业利益为主导创作动机的作家所写的作品往往会有媚俗的特点;而以移风易俗,世道人心为己任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则常常以*观念的冲突作为构织情节的主要线索.

   (3)创作动机影响着作品的风格.作家出于怎样的目的去从事创作,也往往会表现在作品的风格上.如,如果形式上的独创性成为一位作家创作的主导动机,则他的作品必然给人以新奇之感.以欧阳修来说,当他填词度曲时,其创作动机完全是游戏消遣,所以其词作的风格就华靡艳丽;当他作政论文之时,其动机完全在国计民生,故而其文风就痛快淋漓,说理透辟.

   6,结合诗歌说明不同文采构成不同的风格特色.

   答:(1)艺术直觉与诗情的兴起.诗情的兴起在诗歌创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人历来主张"诗言志","诗缘情","诗道性情".情感即是诗的生命,而由外物触发产生情感的过程是一个艺术直觉的过程.

   (2)艺术直觉与诗歌意象的产生.诗人通过古籍外物而产生诗情,这是诗歌创作的第一个环节,接着便是形成诗歌意象的过程.所谓诗歌意象就是诗人的情感与某种外在感性形象的结合,是构成诗歌审美空间的基本单位.在诗歌意象形成 的过程中,艺术直觉表现出了自己的创造性.诗人眼中具-有美的特性的形象就是情感体验与自然景物之外部形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主客体相互作用就是艺术直觉的动作过程,而这种美的形象就是诗歌意象.所以诗歌意象就是艺术直觉的产物.

   (3)艺术直觉与诗歌意境的形成.诗歌作品乃是下有机的整体,意象不能单独入诗,它还必须与其他意象联系起来,在诗人的脑海中形成一种新的组合才行.这一新的组合就是诗歌的意境.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各种意象是在刹那之间连缀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的.

   (4)艺术直觉与诗歌意象,意境的呈现.像"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假如离开了艺术直觉,就无法寻找到的,因为它是不合常理的,所以也就不是理性的分析,判断所能把握的,它只能诉诸诗人的艺术直觉.

   第三章,文学文本论(上)

   一,填空

   1,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周易·系辞》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言说,这里包含着文本层面的 , , 三个层面的因子.

   2, 是指已经经过读者的阅读接受并赋予一定意义的语言形态.

   3, 是指作者创造出来供接受者阅读接受而尚未阅读接受的语言形态,即只是由语言符号所构成的集合体.

   4,"文本"取代了"作品"成了文学研究的中心,意味着文学理论研究由过去的世界中心和 向 的重大转折.

   5, 是文本文字组成的实体性存在,是供接受主体阅读接受的包含相对独立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

   6,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 》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

   7,三国时的王弼,进一步阐述了" , , "之间的关系.

   8,清代桐城派文论家刘大櫆和姚鼐师徒则更为自觉地论述了 的层面结构.

   9,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提出了决定悲剧性质的六个要素是: , , , , ,唱段和 .

   10,但丁开启了西方文学文本构成二分法的源头,到德国美学家 ,这种"二分法"正式成熟.

   11,文学文本—作品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 ,形象图式层面和 .

   12,文学文本—作品的语言层面可以分为两个亚层即: 和 .

   13, 是指语言符号的字面意义所构成的形象,大致等于但丁所说的字面意义层,即在文学文本中呈现的虚拟的客观世界本身.

   14,文学文本的语言层面是文学文本最外在的层面,也是文学文本基本的存在方式,它为文学作品的 和 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15,文学作品中词语义象组合的 为文学形象提供了多元的阐释空间,是文学形象诗意空间建构的客观保证.

   16,文学语言层面是文学文本—作品的基本层面之一, 和 是这一层面的两上主要因素.

   17, 在《 》中认为:"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认为诗的最高境界在于无极之味.

   18,"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文学形象的系统性角度考虑,这是文学形象的 .

   19,文学形象的形成与人的精神需要有着内在的联系, ,抒情型, 构成了互补性的形象系统.

   20,文学意象,是指通过形象表达一种哲理,一种观念,具有

   的特点,是 型文学文本理想的高级形态.

   21,文学形象能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这种唤起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指的文学形象的 特征.

   22,巴特认为, 是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引证参照时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实际上就是对文本多义性的强调,是对古典文本理论那种专断的意义中心化和一元化的抗拒.

   23, 和 是语言层面的两个主要的组成成分.

   24,任何一种有文字的语言,都包括 , , 三个方面,对于该语言的文学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

   25,汉语言的语义也极富特征,现代语言学从词义的表现角度将语言分为三类,一为 ,二为 ,三为屈折语.

   26,文学的形象图式是文学文本层面的"*".它一方面关系着

   的传达,另一方面又制约着 的处理.

   27,意境理论的集论文范文者是 清代的 ,他对意境做了更明确,更理论化的探讨.

   28,文学艺术形象中的理想形态是指文学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是一种至境,通常写实型文学文本的理想形态是 ,抒情型文学文本的理想形态是 ,表意型文学文本的理想形态是 .

   29,情景交融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 和 .

   30,文学典型是指 类型文本呈现的,具有特征性的,富于艺术魅力的,具有丰厚历史意蕴的形象.典型形象主要是指人物形象,所以,典型又被称为 或 .

   31,文学典型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因为文学典型具有 ,新颖性和 .

   32, 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一,填空题答案

   1 言 意 象 2 文学作品 3 文学文本 4 作者中心 文本中心 5 文学文本 6《周易·系辞》 7 言 意 象 8 文学文本 9 情节 性格 思想 言语 戏景 10 黑格尔 11 语言层面 意蕴层面 12 语音层面 义象层面 13 义象层面 14 形象 意蕴层面 15 不确定性 16 语音 义象 17,钟嵘 《诗品·序》 18 整体有机性 19 写实型 表意型 20,象征 表意性 21 审美性 22互文性 23 语音层面 义象层面 24,音 形 义 25,孤立语 黏着语 26,深层意蕴 表层结构 27,王国维 28,典型 意境 意象 29,景中藏情式 情中见景式 情景并茂式30,写实型文本 典型人物 典型性格 31,真实性 蕴藉性 32,王昌龄

   二,单项选择题

   1,一个作家刚刚完成的文学创作成品,我们只能称它是( ).

   A, 文学作品 B, 文学文本 C, 文学脚本 D, 文学成品

   2,首先提出了"言","意","象"关系问题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A,《庄子·天道》 B,《论语》 C,《周易·系辞》 D,《孟子》

   3,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把文学文本区分为( ).

   A,表层与深层两个层次 B,粗俗与高雅两个层次

   C,崇高与卑下两个层次 D,"粗"与"精"两个层次

   4,姚鼐在《古文辞类纂》把文学文本内在意义层次"粗"与"细"分为( ).

   A,神,道,气,味四要素 B,灵,道,气,味四要素

   C,神,理,气,味四要素 D,神,理,气,灵四要素

   5,姚鼐在《古文辞类纂》把文学文本外在语言层面"粗"与"细"分为( ).

   A,格,律,声,色四要素 B, 格,律,韵,色四要素

   C,格,律,声,调四要素 D,韵,律,声,调四要素

   6,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是与( ).

   A,"自动化"相一致的 B,"自我化"相一致的

   C,"自动化"相对立的 D,"大众化"相一致的

   7,文学象征意象作为"表意之象",所表之"意"是(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哲理性观念,意念B,作家的写作意图C,客观事物的内在含义D,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所产生的顿悟

   8,( )是文本文字组成的实体存在,是供接受主体阅读接受的,包含相对独立的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

   A,文学作品 B,文学形象 C,文学文本 D,文学语言

   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是关于文本的层面的说法,是出自( )

   A,《庄子·外物》B, 《周易·系辞》

   C,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D,《文心雕龙》

   10( )开启了西方文学文本构成二分法的源头,到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这种"二分法"正式成熟.

   A, 亚里士多德 B,但丁C, 贺拉斯 D, 德谟克利特

   11,文本层面的经典的二分法是指( )

   A, 情感与理智 B, 形象与意义 C, 内容与形式 D, 以上都不对

   12,在俄国形式主义这里,文学文本的构成要素统一到了一元的"形式"概念之中.这一派的(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纯粹形式;它不是物品,也不是材料,而是各种材料的关系.正如任何一种关系一样,这是一种零维度的关系."

   A, 什克洛夫斯基 B,维克多·日尔蒙斯基 C, 勃列日涅夫 D, 托尔斯泰

   13,美国文论家( )提出了"意义是事件"的观点,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做的事,而意义与理解则是阅读"事件"的结果.

   A, 斯丹利·费希B, 苏珊·朗格 C,韦勒克 D, 沃伦

   14,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出自( )

   A, 罗兰·巴特 B, 德里达 C, 索绪尔 D, 苏珊·朗格

   15,由语言符号的字面意义所构成的形象,也即在文学文本中呈现的虚拟的客观世界本身是指( )

   A, 语音层面 B, 意蕴层面 C, 形象层面 D,意象层面

   16,文学文本最外在的层面,也是文学文本基本的存在方式是( )

   A, 语音层面 B, 意蕴层面 C, 语言层面 D, 形象图式层面

   17,声音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暗示了意义的附带联系,除非词语具备了词语的作用,否则词语的声音就不能在人的头脑中产生作用.出自( ).

   A, 英伽登 B, 兰塞姆 C, 威廉·燕卜逊 D, 韦勒克

   18,"艺术家必须利用自己本土语言的美的资源.如果这块调色板上的颜色很丰富,如果这块调色板是轻灵的,他会觉得很幸运."出自( ).

   A, 英伽登 B,兰塞姆 C,威廉·燕卜逊 D, 爱德华·萨丕尔

   19,由于汉语词义的独立性,词与词之间进行结合的自由度较大,易于构成( )的审美效果.

   A, 悖论 B, 含混 C, 反讽 D, 夸张

   20,"自治性原则是一种正确的美学原则,但是一个对现实和人类感情的再现同样不是外在于艺术品的东西在批评中就应该把它们算到艺术之内."这句话反对形式文本论出自( )

   A, 布洛克 B, 洛克 C, 燕卜荪 D, 立普斯

   21,"就大体而言,单音缀与孤立,依旧不失为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等正因中国语言文字有这一特性,所以在文辞中格外能显出音节之美".出自( )

   A, 郭沫若 B, 周作人 C, 鲁迅 D,郭绍虞

   22,"创造是被这表现力催促着前进,非到极精不能满足自己.心灵里燃烧着,生命在艺术境域中活着,为要满足自己把宇宙擒在手里,深了还要深,美了还要美,非登峰造极不足消减渴望."出自:( ).A, 黑格尔 B, 老舍 C, 周作人 D, 鲁迅

   23,提出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一观点的是( ).

   A, 黑格尔 B, 康德 C, 别林斯基 D, 马克思

   24,( )称文学的典型是"独特的这一个".

   A, 黑格尔 B, 康德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马克思

   25,中国诗文化的内在精蕴源远流长,一般认为,意境理论的源头是( ).

   A, 刘勰 B, 庄子 C, 王昌龄 D, 王国维

   26,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的观点的是( )

   A, 庄子 B, 钟嵘 C, 王昌龄 D, 王国维

   27,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诗歌理论,推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味外之旨"为"全美"的是( )

   A, 司空图 B, 钟嵘 C, 刘勰 D, 庄子

   28,"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出自( )

   A,刘勰 《文心雕龙》B, 钟嵘 《诗品序》C, 严羽《沧浪诗话》D,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29,意境的主要成分是( )

   A, 人物 B, 情思 C, 事件 D, 景物

   30,意境中"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正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是( )的观点.

   A, 鲁迅 B, 宗白华 C, 老舍 D, 李泽厚

   31,"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等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语出( )

   A, 严羽 《沧浪诗话》 B, 刘熙载 《艺概》

   C,欧阳修 《六一诗话》 D, 陆时雍 《诗境总论》

   32,从意境表现"情"的藏与露,对意境进行分类,把意境分为两大类:"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是( )

   A, 樊志厚 B, 刘熙载 C, 王国维 D, 王夫之

   33意境的本质特征是( )

   A, 情景交融 B, 虚实相生 C, 生命律动 D, 韵味无穷

   34,意境的结构特征是( )

   A, 情景交融 B, 虚实相生 C, 生命律动 D, 韵味无穷

   35,文学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是( )

   A, 象征性 B, 哲理性 C, 荒诞性 D, 求解性

   36,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是( )

   A,,象征性 B,,哲理性 C,,荒诞性 D,,求解性

   37,文学象征意象的审美特征是( )

   A,,象征性 B,,哲理性 C,,荒诞性 D,,求解性

   38,"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出自( )A, 托尔斯泰 B, 巴尔扎克 C, 司汤达 D, 雨果

   39,"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巴尔扎克 D, 狄更斯

   40,文学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 )

   A, 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B, 互为内涵,互为因果的关系

   C,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D, 互为隔离,互为外在的关系

   41,典型化的方法和途径是( )

   A, 先概括化后个性化B, 先个性化后概括化

   C, 先表面化后本质化D, 个性化与概括化同步进行

   42,典型人物在环境面前( )

   A,永远受环境的支配,不具有反作用

   B,可以随时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D,发生反作用的能力是很微弱的

   43,文学典型化需要的普遍性是( ).

   A, 概念的普遍性

   B, 某个性格因素的类型性

   C, 外在的代表性

   D, 包括多层次多侧面普遍内容的一个艺术要求

   44,在意境中,主客体统一的基点是( )

   A, 情感 B, 性格 C, 物体 D, 理智

   二,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C 3,D 4,C 5,A 6,C 7,A 8,C 9,A 10,B 11,C 12,A 13,A 14,C 15,D 16,C 17,C 18,D 19,B 20,A 21,D 22,B 23,C 24,A 25,B 26,C 27,A 28,C 29,B 30,B 31,D 32,C 33,C 34,B 35,B 36,A 37,D 38,B 39,B 40,B 41,D 42,C 43,D 44,A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文论中从言,意,象三个层面阐释文本层面的有( )

   A, 《庄子》 B, 《周易·系辞》 C,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D, 《论文偶记》 E, 姚鼐《古文字类纂》

   2,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两者相互对立 B,前者完全依附于后者 C,后者完全决定前者 D,前者反作用于后者 E,二者形成互动关系

   3,波兰现象学家罗曼·英伽登认为文学文本层面分为( )

   A, 语词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个更高级现象的层次

   B, 意群层次

   C, 图式化外观层次

   D, 在句子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

   E, 内在象征和象征性系统性的特殊"世界"

   4,文学文本-作品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 )

   A,语言层面 B,形象图式层面 C,意蕴层面

   D, 语义层面 E, 语音层面

   5,解构主义文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 英伽登 B, 德里达 C, 什克洛夫斯基D, 罗兰 ·巴特 E, 韦勒克

   6,意在割断文学文本与外部现实的一切联系,将文本孤立起来作纯粹形式和结构上的语义学分析,只强调文本自身的意义和独特价值的流派是( )

   A,俄国形式主义文论B,英美新批评文论

   C,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D,结构主义

   E,解构主义文论

   7,解构主义的文论观是( )

   A,打破了俄国形式主义以来文本研究的封闭性

   B,消解了文学文本的中心地位

   C,强调文本是开放的

   D,强调文本的意义的多重性

   E, 强调文本体系的封闭性

   8,文学文本的语言层面是文学文本最外在的层面,也是文学文本基本的存在方式,它为文学作品( )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A,语言层面 B,意蕴层面 C,语义层面 D,语音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艺术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文学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文学艺术论文题目 文学艺术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艺术参考文献有哪些
[3] 文学艺术论文大纲 文学艺术论文提纲怎么写
《西方法律思想史论文题目目录单》word下载【免费】
文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