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

主题:报道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3-12-28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报道新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报道新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报道新闻论文范文

报道论文

目录

  1.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应符合“三贴近”原则,在实现“软着陆”上创新报道方式
  2. 二、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应遵循平衡报道的原则,力求在报道技巧上创新报道方式
  3. 三、新时期经济新闻迫切需要各种创新性思维创新报道方式
  4. 报道: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广东电视台新闻报道视频

【摘 要】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受众对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应当最大限度的为受众提供角度新颖、手法独特、构思巧妙、见解独到、实用性强的经济新闻,使媒体更加符合时论文范文展的要求,使经济新闻通过报道方式的创新,取得更加有效的传播.

【关键词】经济新闻报道理念报道方式创新

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对新闻媒体来说,无论是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还是党和政府的要求、广大受众的期待,都对新时期经济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传统的经济新闻相比,新时期经济新闻比较多的着眼于市场经济中各种主体的行为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重视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剖析和趋势判断,力图为受众展示方方面面的联系.这就要求新时期报道经济新闻的采编人员不仅具有一定的新闻素养,更要具备一系列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报道方式上,在贴近性、技巧性、创新性、可用性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增强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一、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应符合“三贴近”原则,在实现“软着陆”上创新报道方式

经济新闻,讲的是经济和发展,一些经济政策、财经报道难免晦涩难懂,既没有娱乐节目那么有感染力,也没有社会新闻那么具有关注度.但报道经济新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经济生活信息的需求.所以,经济新闻尤其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大众是否明白、清楚为最高传播任务,把深刻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出来.

内容决定形式,通过报道方式的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同样的内容,由于报道角度不同,素材结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导向和效果.这需要新闻媒体选择最能体现报道主题的角度,最能引起党和政府关注的角度,最能触发受众兴奋点的角度,有意识地调整报道思路和写作方式.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开始尝试以微观的小切口、小人物和小故事来反映一个宏观主体,或者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一个新闻主体进行全面、深入的解析,挖掘出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感染力的内容,使本来生硬、难懂的经济新闻“软着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我与“六个一号文件”同行》被公认是一篇角度巧妙的经济类论文范文.记者没有按照时政新闻传统报道方式,对“六个一号文件”这一宏观的理论进行阐述,而是选取了一位普通农民,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讲述了“六个一号文件”给其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小见大,把文件精神和鲜活的生活结合起来,就有了栩栩如生的画面感,节目也就有了和那些解读文件的作品不同的亲切与生动的个性.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颂指出:“传媒语言永远是要贴近广大受众的,贴近他们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贴近他们的柴米油盐、琴棋书画,贴近他们的职业、专业和事业.但是,这种贴近,是适合,是亲和,而不是迎合”.①

近年来,新闻界诞生了一股热衷于新闻炒作的歪风,对于社会热点难点,不是用政策进行科学引导,而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猎奇心态,将难点炒成热点、将热点炒成“沸点”,这种炒作是“贴近眼球、贴近金钱”的无良之举,严重干扰了实际工作,影响了稳定大局,损害了媒体形象,和我们提倡的“三贴近”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应遵循平衡报道的原则,力求在报道技巧上创新报道方式

平衡报道要求新闻稿避免通篇只有一家之言,或者是“众口一词”,夸奖时一好百好,批评时一无是处.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在研究劝服艺术时得出结论: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把正反两面的意见都提出来比只谈一面之词更为有效.因为这样做受众会觉得报道者的立场比较公正,乐于参考这样的报道得出自己的结论.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向有知识的人讲“两面理”比只讲“一面理”更为有效.②

遵循平衡报道的原则要求,记者除了本身必须具有相当高的政策、思想和理论水平,还要作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避免偏执、片面和极端,尤其是对于经济新闻而言.由于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完全孤立地看待每一个经济活动.特别是正在发生的一些问题,有可能是因为现行的经济政策不明朗或不完善,也有可能是长期的、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记者在对这类题材进行报道时,应该多些视角,正视多重现实、尊重多种存在,把握好“度”,这样的报道才有公信力、说服力.

比如广东电台报道的《市场经济中难容角色错乱》,反映的是一件突发性经济纠纷.记者对佛山综合市场罢市罢工这样一件比较敏感的事件进行报道通过客观报道多种声音,包括发生纠纷的双方或者多方的观点,挖掘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深层次的东西.

国内学者对普利策新闻奖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美国记者“不是仅仅靠简单的说教与演绎,而是运用客观报道的手法,巧妙的、隐匿的表达着这种价值取向;他们不是靠一味的吹捧与‘帮忙’,而是更多的通过尖锐的揭露与抨击,甚至借助嘲笑挖苦等方法,以达到消除毒瘤和缺陷的目的.”③

被评为论文范文社国内部部级好稿的经济类新闻《国资竞拍出“天价”“飞标”竟然是“废标”》,讲述的是发生在浙江绍兴的国资拍卖“飞标”成“废标”事件,实际上就是搞假招投标的反面典型.因为记者当时不在第一现场,所以采取了参与性的报道方式,在回放竞标场面和述评竞标结果时,始终站在客观立场上,着力让新闻事件的相关当事人来展现冲突,通过事实和采访对象的述评让人对事件真相一目了然,记者无一字议论,只是运用法律材料和相关干部的说法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评论.这种报道方式既公正、客观,又因其故事性强而增加了可听性.

三、新时期经济新闻迫切需要各种创新性思维创新报道方式

“大众传播与受众的契合,始终贯穿于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个生命之中.传播的实施取决于传播者,却根源于受众.不同受众对不同媒体的选择以及他们对媒体的期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各家媒体传播的成败.”④随着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追逐新闻的独家性已越来越难,媒体可以没有独家报道,但报道的内容不可以没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到的解读,否则难以吸引受众.

报道: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广东电视台新闻报道视频

同样一条新闻,不同的媒体通过不同的编辑加工,以不同的形式将新闻呈现出来,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不少媒体已深刻认识到这种差异,在采编新闻中利用逆向性思维、求异性思维、质疑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从人们习以为常、习而不察,甚至从曾经被认为是正确和进步的事物、做法和观念中,洞察出其不合理性,从而对事物、做法和观念加以矫正,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这是在经济新闻中运用创新思维的可贵之处.

比如,宣传中常讲的一句话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河北电台却反向提出“少一份耕耘多几份收获”,这篇经济新闻用朴素的语言介绍了当地通过“懒汉种植法”,实现土壤保护、劳动力投入减少、土地增产增收的目的,展示了科学种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起到经济报道应有的作用.再比如,论文范文提出建设新农村,一些人马上想到盖新房,一些媒体就提出“建设新农村不等于大拆大建”、“建设新农村不等于盖洋别墅”.这些求异思维、逆向思维,都是一种创新思维,采写的内容容易让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迅速有效的传播和普及的目的.

经济新闻往往不可避免地要运用一连串的数字来说明问题.数字是经济兴衰的“晴雨表”,是反映经济活动的有力证据.但是枯燥的数字往往会影响作品的可读性.因此,不少记者开始注重对数字进行改造,力图变枯燥为鲜亮,化呆板为动感.目前比较好的做法,一是进行数字换算,即把原始统计数字“换算”成具体可感的形象说法.例如,一则报道计划生育题材的新闻说,“如果11亿人排成一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以绕地球n圈”,“把11亿人的出生证一张张摞起来,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对数字作这样形象化处理,在目前的经济新闻报道中非常欠缺.二是进行数字对比,具体反映变化,鲜明表达概念,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说服力.比如经济新闻《河南两重点项目贪大求洋酿苦果》的导语部分,一开头就亮出了一组数据,总投资33亿元的两个企业,分别负债达到30亿元和35亿元.资不抵债的严重性就通过这个对比严肃地摆在受众面前.

有专家这样概括新闻:脱离实际的是废品,反映实际的是成品,能深刻反映实际指导实际的是精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新闻报道如果不能为受众“解惑”,不能“澄清”复杂信息,不能帮助受众认识事实背后的信息以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完全可能吸引不了受众.换句话说,受众不仅需要新闻具有“可听(看)性”,更需要新闻具有“可用性”.在某种程度上,“可用性”已成为新时期受众选择取舍新闻的关键因素.

获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武钢近7万人不再吃“钢铁饭”》,紧紧扣住“新闻核”——改革管理体制,甩掉企业办社会这个沉重包袱,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新体制.这则新闻围绕受众关心的从武钢“剥离”出来的近7万人如何安置?这样的安置工人是否满意?改革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对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提供了何种借鉴等等方面进行报道,既传播了信息,更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真正起到了经济新闻指导工作的作用,它报道的正是对人民群众有“可用性”的信息.

当然,经济新闻社会化的手法有它的局限性,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经济报道.同时,它对从业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学会运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知识,调查、透析新闻背后的东西,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才能作出有价值的判断和报道.

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经济新闻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且创新的成分越大,暴露的缺陷可能也越多.在探索经济新闻报道方式创新时,应大处着眼,求同存异,应当给它完善的时间,使之以更好的内容站稳市场.

参考文献

①张颂:《传媒语言文化身份的当下识别》,载((传媒理论先锋》,P18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牟版

②张隆栋主编:《传播学总论》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童兵:《以新闻科学的名义》,载《新闻与正义》,P3,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④芮必峰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概论)),P276,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刘海贵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 读》,P260,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蚌埠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

责编:姚少宝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报道新闻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报道引用文献:

[1] 新闻报道论文范文 新闻报道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10000字
[2] 新闻报道论文范文 关于新闻报道专科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3] 新闻报道论文范文 关于新闻报道相关论文怎么撰写3000字
《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word下载【免费】
报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