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容表的医学统计源期刊图书

主题:为什么藏族怕康巴藏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3

简介:关于对写作藏族藏民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藏族藏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藏族藏民论文范文

为什么藏族怕康巴藏民论文

目录

  1. 为什么藏族怕康巴藏民:藏族藏民藏歌会

   藏民族群众体育健身行为与

   生活方式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批准号 1158ss07115

   项目负责人 郜建海

   课题组成员 李 强 史儒林 赵永魁 杨淑萍

   刘 生 何志芳 郜 松 李丽萍

   负责人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申请结题时间 2017年11月26日

   目 录

   前 言 5

   第一章 藏民族的历史渊源及分布特征 8

   第一节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8

   一,民族的定义及民族的形成 8

   二,民族的发展 10

   第二节 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5

   一,藏民族简介 15

   二,藏民族的形成 16

   三,藏民族部落组织形式和功能 17

   第三节 藏民族的宗教信仰 19

   一,藏传佛教 19

   二,政教合一制度 21

   第四节 藏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 22

   第五节 藏民族的分布特征及藏民族各群体的主要分布 24

   一,藏民族的分布特征 24

   二,藏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各地区藏民族的特征 27

   三,青藏高原的其它少数民族及分布 32

   第二章 藏民族的文化特征 34

   第一节 藏民族的体貌特征和品格特征 35

   一,藏民族的体貌特征 35

   二,藏民族的品格特征 37

   第二节 藏民族的宗教文化 38

   一,宗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38

   二,青藏高原宗教的种类及其演变和分布 39

   第三节 藏民族的物质文化 43

   一,藏民族的服饰 44

   二,藏民族的饮食 45

   三,藏族人的用具 48

   四,藏民族的民居建筑 49

   第四节 藏民族的精神文化 50

   一,思维,语言和民族心理 50

   二,教育,道德和法律 52

   三,藏民族的文学艺术 54

   四,娱乐文化和传统体育 63

   第五节 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医学 64

   (一)藏语 64

   (二)藏文 65

   (三)藏医药学 65

   第六节 藏民族的风俗习惯 67

   (一)生俗 67

   (二)婚俗 67

   (三)丧俗 68

   第三章 藏民族生活方式与体育健身行为概述 71

   第一节 生活方式概述 71

   一,生活方式的概念 72

   二,生活方式的研究综述 74

   第二节 藏民族群众生活方式概述 76

   一,藏族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现状 77

   二,藏族农牧民生活方式现状 84

   三,藏民族群众生活方式特征及其成因 91

   第三节 体育健身行为与生活方式概述 95

   一,体育健身行为的概念 96

   二,生活方式与体育健身行为 97

   三,藏族体育及其研究综述 99

   第四节 藏族生活方式与体育健身行为 102

   一,藏民族生活方式与体育健身行为的关系 102

   二,藏族生活方式中的体育健身行为 109

   三,藏民族生活方式的发展前景 114

   第四章 藏民族体育健身行为解析 117

   第一节 藏民族服饰民俗与体育健身行为 117

   二,藏族服饰蕴涵的民族信仰,*等意识形态 131

   三,藏民族服饰的功能 132

   四,服饰习俗与体育健身行为的关系 134

   第二节 藏民族饮食文化与体育健身行为 135

   一,藏族饮食的内容 135

   二,藏族饮食礼仪与禁忌 144

   三,饮食文化的功能 146

   四,饮食习俗与体育健身行为的关系 147

   第三节 藏民族节日民俗与体育健身行为 148

   一,藏族节日的来源 149

   二,藏族节日文化的分类 151

   三,藏族节日文化的特点 165

   四,藏族节日文化的功能 166

   五,藏民族传统节日习俗与体育健身行为的关系 168

   第五节 藏民族宗教信仰活动中的体育健身行为 168

   一,藏民族宗教活动的内容 169

   二,藏族宗教活动的特点 180

   三,藏族宗教活动的功能 181

   四,宗教活动与体育健身行为的关系 182

   第五章 藏民族体育健身行为特征及发展研究 185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对象及方法 185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185

   二,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及研究方法 186

   第二节 调查结果 188

   一,青藏地区藏民族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总体情况 188

   二,青藏地区农牧区藏族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总体特征 191

   第三节 藏民族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 201

   一,青藏地区农牧区藏族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对策 201

   二,青藏地区农牧区藏族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建议 203

   主要参考文献 209

   后 记 213

   前 言

   藏民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藏民族主要聚居于青藏高原地区,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总人口约为425万人.藏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灿烂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位置.长中,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与汉族等众多兄弟民族一道,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尊严,反对外侵略,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为各族人民的友谊和团结做出重大贡献.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从人与猿的分离到直立人,智人的发展,再到人类的种族形成,先后经过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到今天的民族.目前,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06年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这些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民族间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有的民族多达十多亿人,有的民族只有几十人.

   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人口数量在1亿以上的大民族总共有7个,这7个民族的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以上.中国的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余6个分别是美利坚族,孟加拉族,俄罗斯族,大和民族,巴西族和印度斯坦族.从人口数量来看,1000万至1亿人口的民族有60个,100万至1000万人口的民族有202个,10万至100万人口的民族有92个.亚洲有1000多个民族,是民族最多的地区.

   一,民族的定义及民族的形成

   (一)民族的定义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各个民族的演变及发展具有独特性.对于"民族"这一专有名词的定义,国内外长期以来都没有统一的理解和认识.斯大林曾在早期提出:"民族不是种族的共同体,也不是部落的共同体,而是历史上形成的人们的共同体"."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马尔科夫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稳定的群体,具有共同的比较稳定的语言,文化和心理特点,具有共同的族名,并意识到本身的统一性和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区别".

   中国自上世纪初开始在汉语中使用"民族"这一专用词.5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民族问题的学者曾多次讨论"民族"定义问题,在60年代初期又开展了关于"民族"一词译法的讨论.这些讨论的核心,是如何理解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义和相关的民族理论.当时许多观点的出发点和立论的基础就是"经典着作"的条文,而不是立足于对中国几千年民族群体的形成和民族关系演变的实际过程的客观分析.国外学者对于民族概念的高度概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其本国的特色,但对于理解中国的民族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民族学家杨堃先生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以氏族,部落,部族,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五个阶段或五种类型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民族".学者林耀华曾撰文指出:"在我国,民族历来具有广泛的涵义,是指任何时代的族体,指原始时代直到社会主义时代的族体".中国今天使用的"民族"一词,不是一个相对单纯的,自然科学的生物或物理概念,而是内涵十分复杂的具有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含义且具有地方性色彩的"复合型"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当涉及到某一个具体族群时,还可能带有在人为"识别"过程中留下的某种历史"烙印".

   (二) 民族的形成

   民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载体已经运行了几百个世纪.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末期.马克思指出:"部落联盟是与民族最近的东西";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到:"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部落的永久性联盟是'朝民族形成跨出了第一步'.亲属部落的联盟及融合,促使各个部落的领土融合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领土.这样,'氏族被看作是家族的总和;但氏族完全进入胞族,胞族完全进入部落,部落完全进入民族".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可以看出,民族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文明时代和国家出现的时候,民族才得以形成.

   很多学者认为,人类早期国家的形成导致了新的族体观念的出现.由于早期国家与原始社会中的血缘性的政治组织(如部落,部落联盟等)不同,它具有控制和指导族源各种复杂的原始社会民族生活方式的能力,以及早期国家对于旧的血缘联系的有意识的打破,而使在它控制下的居民按照地域和政治的原则重新进行组合.尽管这些关于民族理论早期的论述没有考虑到世界各个不同地区的民族特点及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但是这些论述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它们为深入研究民族及其相关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中国各民族的形成也是遵照这一规律,是由多个民族经过一个个艰辛而痛苦的过程逐步融合而来的.从春秋时代的夷狄交侵,到战国的混战,而后才有秦汉的统一;自秦汉不断的奋战,再经魏晋南北朝的胡汉竞逐,然后有匈奴,鲜卑,羌,氐,羯的归宗;自隋唐的南北征讨,及五代宋元的长期拼战,才换得突厥,铁勒,高丽,吐蕃,党项,回屹,吐谷浑,契丹,女真及若干蒙古人的认同;又经明,清的对抗及努力,最终才结合为由汉,满,蒙古,回,藏,苗等56个民族所组成的中华民族共和.

   二,民族的发展

   (一)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幼儿在呀呀学语时经常会向父母问起的问题之一是:"我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父母的回答往往是:"你是父母生的"."哪你们又是从那里来的"?"爷爷奶奶又是从那里来的"?最终的回答是:"是从猿变来的"."那么,猿又是从那里来的"?父母无法回答!

   由于人类无法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只能在唯心主义思想范畴内寻找答案,比如:女娲氏抟土造人的传说.到了阶级社会,又有了"泥土造人说","上帝造人说"等等.在现代社会,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如:"劳动创造说","劳动推动说","突变选择说","海洋生物说"等.但是,由于人类自身认识能力及认识程度的欠缺,人们仍然未能彻底地揭示"人类的起源".生物与人类起源,进化过程中不遗传变异与遗传变异,偶然性与必然性,表现性与基因上反映的复杂面貌,其间相互关系,制约及转变的现象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了解.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二)人类的祖先

   论文范文猿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 类人猿.约在中世纪时期,便开始从主干分开,一支发展为现代猿,另一支发展为现代人.在生物学分类上,前一支的所有种类都归属猿科,后一支的所有种类都归属人科.现代的观点认为,人猿超科中的各种成员和现生的各种猿和人有着明显的祖先后裔的系统关系.他们用红颜色表示埃及人,蓝颜色表示东方人,白色指来自北方的人,黑色指居住在埃及以南的非洲人.1684年,法国内科医生伯尔尼埃把世上的人分为各个种族,即欧洲人,远东人,黑论文范文拉普人.1758年科学家林奈所做的分类,把人类归入统一的智人(homo sapiens)的名下,又根据肤色和地理分布的不同而把世界人类划分为四个种族:亚洲的黄种人,欧洲的白色人种,非洲的黑色人种以及美洲的红色人种.1781年德国的解剖学家生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哥丁根大学教授布鲁门巴赫根据颅骨测量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划分方案,他主张全世界人类可分为五大人种,即高家索人种(Caucasian)—白种,蒙古人种(Mongolian)—黄种,马来人种(Malayan)—棕种,埃塞俄比亚人种(Ethiopian)—黑种和阿曼加人种(American)—红种.1870年赫胥黎提出的分类方案得到了弥补,把人类分为尼格罗(Nereid),澳大利亚(Australian),蒙古(mongoloid)和高家索(Caucasoid或xanthochroid)四大人种,从而完善了世界范围内的人种分类框架.1946年美国着名体质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胡顿(e.a.hooton)提出的系统分类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行.在充分考虑到大洋州人种的地位之后,认为世界人类可以在第一个层次上分成三大人种,每个大人种下面包括几个分支,分支下面又包括几个地区性的人种类型.这样整个人类的统一性,人种变异的过度性等内容都得到了客观体现.根据这个方案,认为世界人种可分为以下三种:

   1.蒙古人种(mongoloid race)

   亦称亚美人种和论文范文人种.主要体质特征为:皮肤浅论文范文,头发色黑型直,胡须和人体毛较少,颜面偏平,鼻梁不高,唇厚适中,身材自北向南呈现从中高到较矮和粗壮到纤细的过度趋势,眼内角多有蒙古褶.此人种分亚洲和美洲两大系.亚洲支系包括北,东,南三个分支以及各种过度类型和混合类型美洲支系因纽特和印第安各族.他们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美洲,约占世界人口的41%②.

   2.赤道人种(equatorial race)

   亦称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俗称黑色人种.特征为:皮肤深色,头发色黑型卷,次生体毛一般不多,但大洋州部分相当发达;脸型较窄,鼻型较宽,唇厚颌凸,身材高矮不等.赤道人种分尼格罗和澳大利亚两个支系以及各种过度类型和中间类型,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包括热带非洲,大洋州,南亚和东南亚的许多民族.约占世界人口的16%.

   3.欧罗巴人种(Europhobia race)

   亦称欧亚人种和高家索(Caucasoid)人种,俗称白色人种.主要体质特征为:皮肤一般浅淡,部分呈褐色,毛发颜色不一,发型波状,次生体毛发达,泪阜外露,鼻高唇薄.此人种分南北两个支系,南支包括印度,地中海和巴尔干高加索分支类型;北支包括大西洋,波罗的海和白海波罗分支类型以及各种过度型和中间型.欧罗巴人种过去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包括印欧和闪含两大语系内的各个民族.美洲,大洋州和南非等地区亦有分布.约占世界人口的43%.

   (五)民族的演变

   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开始向文明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过渡.作为一个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民族终于形成了.恩格斯在谈到最初的美洲形成的一般规律时说:"劳动本身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了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品和航行.同商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了民族最初形成的一般历史规律.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最初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即原始末期阶级社会初期形成的.在民族形成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只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过着群居的原始生活.

   纵观历史,人类从最初的氏族(血缘关系为纽带),逐步形成为胞族(同一血缘关系的群体),部落(随着生存环境恶劣不断迁徙而形成新的群体)部落联盟.这是一个不断变迁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形成国家.而种族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形成国家的基础,国家的形成包含了众多的民族.种族和民族对现实的国家形成奠定了群体基础,从纯粹科学意义上讲,民族和种族这两个概念之间互不相干,泾渭分明.种族所涉及的是人类种群(human population)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他主要是自然科学;而民族所涉及的则是人类的文化群体(ethnic group简称组群)与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他主要是社会科学.理论上讲,一个种族或种族类型中包含了若干个民族,或者是一个民族中包含了几个种族或种族类型成员的现象都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前一种现象远较后一种现象为多.然而,从研究实践上讲,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很不相同,这就使得种族和民族概念在使用中又有许多瓜葛.

   科学事实早已无可争辩的证明,整个人类在体质特征上,即双足直立行走,具有发达的大脑及学习和创造文化事物的能力等方面是没有差别的,作为种族特质的肤色,体形,身高,面部型态特征等都是次要的适应性遗传特征.这些特征既不影响人类的双足直立行走,又不影响学习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更不影响各种成员之间的生育活动.在人类家族的演化史上不存在纯粹的种族.1995年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通过《关于种族概念》的声明:生活在现今的所有人类属于单一人种,拥有共同的血统,种族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

   从生物科学和文化科学的事实出发,坚信所有的种族和民族都是现代智人大家庭中地位平等的成员.大家分享着共同的人类基本特征,因此,就应该有充分平等的发展机会.

   第二节 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一,藏民族简介

   藏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省境内的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元明称"西蕃",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清代称"唐古特","藏番".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由论文范文管理的三新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巴,安多三种方言.同时根据语言的不同将藏族分为了三个居住区域:安多方言区是世居高原的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大区域,其地理范围包括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区;卫藏方言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是现在行政划分的西藏自治区,它是藏族先民的发祥地,古代吐蕃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历代藏族先民的帝王将相,高僧大德云集于此.现在的卫藏地区包括西藏的那曲,西藏的日喀则,西藏的山南,西藏的林芝,西藏的工布,西藏的墨脱,阿里等地;康巴方言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和川藏高原的西北部,世代生活在安多藏区和卫藏地区之间,也是整个藏民族的一部分,现今的行政区域为:西藏的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二,藏民族的形成

   早在1—3万年前,西藏高原已经有了古人类活动,至少在新石器时代之前,就形成了许多原始部落群体.新石器时代,至少有三大支系原始居民群体在西藏地区繁衍生息,即以卡若文化为代表的居住于藏东河谷区,从事定居农业经济并兼有狩猎及畜牧业的卡若居民群体;以曲贡文化为代表的居住于雅路藏布江中下游地区,从事着定居农业和渔业经济为主的区贡居民群体;以细石器文化为代表,主要活动于藏北高原并从事游牧和狩猎经济的藏北游牧居民群体.

   早期,在苯教文献资料中曾有九兄弟,九姐妹各自分身出妻子和丈夫,进而繁衍出恶魔世界,从天界和地界的神中繁衍出人类之说.如果说苯教文献侧重于对人类起源及原始人群血缘群婚现象的臆测,那么,《弟吴宗教源流》,《贤者喜宴》等藏文文献均称,西藏地区在远古时期,曾由十种非人统治,倘若剔除依附在文献记述上的神话因素,则不难发现,这些"非人"实际上是远古时期一些活动于西藏地区以某种神灵或动物为图腾崇拜的部落集团.因为许多"非人"部落曾真实地存在于吐蕃王朝及其之后的藏族社会中.从《贤者喜宴》等史记的记述来看,随着雅隆悉补野部落的崛起,雅隆地区部落联盟的缔结进程明显加快.聂赤赞普"将努部首领等小邦收为属民"后,便成为雅隆地区最为强大的部落首领之一.到达布聂赛时,由于当地褚邦中的三分之二都置于其统治之下,这样,悉补野部落的势力范围更为扩大.囊日论赞时,悉补野部落先后征服藏博,达部等许多部落,颠覆苏毗政权,既而完成了雅隆藏布江流域的统一大业.吐蕃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吐蕃本土藏族部落联盟已完成了向国家的过渡.

   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随着阶级划分,得到法律的保障,吐蕃本部残存的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的社会作用逐步削弱,乃至消失.于是,集行政与军事于一体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如"(RUS,本意为"骨头",延伸为族系,血统或世系)便应运而生,并广布于吐蕃本部全境.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崩溃之后,随着封建农奴制的确立,吐蕃本土原有地域部落大都被封建庄园制取代.然而,在藏北及安多,康巴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牧业区),部落及其联盟这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仍得以保存下来,历经宋,元,明,清.上述地区的部落及其联盟的数量,规模,分布地域等虽有变化,但部落却一直是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社会.

   三,藏民族部落组织形式和功能

   藏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最初的部落形成,而部落则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曾广布于藏区.不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社会,藏族部落不仅数量众多(究竟有多少,迄今尚无准确统计数),而且规模亦大小不一.具体讲,虽然都是部落组织,但其人口(户数)有多有少,辖区范围有大有小,经济势力有强有弱,这样,各个部落的内部结构亦不相同.其次,部落这一社会组织在藏区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各地.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尤其是历史发展的差异,影响了部落发展演化的进程.但从内部结构上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和类型.

   (一)亚部落

   这是藏族部落在组织的最低层次.这一层次通常在汉文中被称作"小族","小氏族部落","小部落"等.而藏文中并无统一的名称.往往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有的地区(如青海海南地区)称"哈玉虎",有的地区(如甘南舟曲等地)称"帕毕",有的地区(如青海果洛等地)称"居学",有的地区则称"日科尔.",称"日科尔"的较为流行一些.尽管各地称为不一,但它们都是同一级的社会组织单位.因此,我们权且称作"亚部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说的"部落"这一社会组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户)数少."日科尔"等亚部落通常为20—30户,最多40户左右,而最少则只有几户;其二,辖区小.在牧业区,传统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居住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但是,"日科尔"等亚部落由于人数不多,因而辖区范围亦较小,通常分布在若干牧点(即帐圈).在农业区,"日科尔"等亚部落仅限于同一村落范围之内.其三,作为"日科尔"等亚部落,虽然有着各自的名称,首领和管理组织,但是从内部结构来看,往往较为单一,不象部落那样复杂;其四,"日科尔"等亚部落是形成新部落的基础.在历史发展中,一些"日科尔"势力逐渐强盛,便联合或兼并其它"日科尔",从而形成新的独立的部落组织.

   (二)部落

   部落是界于亚部落和部落群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形式,由一些具有一定的血缘联系(少数部落血缘关系较为淡化)的社会组织成员组成.它是亚部落的最高形式,同时又是构成部落群的基础②.从宏观上考察,除去"部落群"(有人称"部落系统"或"部落联盟")和构成部落基本层面的"亚部落",凡介于二者之间的社会组织形式都可划归"部落"的范畴.从微观上看,这种划分有些过于笼统,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限定.作为藏族社会基本的组织形式,部落首先必须是相对独立的实体.在藏区一些集体活动(如宗教活动,民间竞技比赛)往往是以部落为单位举行的,许多经济活动(如草场划分,草场搬迁等)也是在部落范围内统一进行的,即使像草山纠纷也多发生在部落之间.因此,在社会生活中,部落不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往往相对独立,作为部落成员,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部落组织,维护部落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不断增强部落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一切反叛部落的行为不仅受到人们的唾弃,而且还将受到惩处.

   部落不仅在促进地区安定,发展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论文范文改革前,在藏区(尤其是牧业区),每个社会成员都基本上分属于一定的部落组织,对部落具有很强的依附性,作为部落成员,必须随时绝对服从于部落的利益,决不能有丝毫损害部落利益的行为,更不得背叛部落,而作为部落,亦有保护每一个成员利益的义务;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部落内形成了明显的等级差异.头人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们掌握着部落的一切权利,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如征差,买卖,借贷等),对部落属民进行经济盘剥和政治奴役.

   (三)部落群

   这是藏族部落的最高层次.有人称之为"部落联盟","部落系统"等.所谓"部落联盟",通常指两个以上的部落为了共同的行动或者利益而通过订立盟约缔结成的部落集团.所谓"部落系统",则是指同一渊源繁衍流传下来并非形成一定体系的群体,而不少藏族部落群中,有不少是征服,吸收外部落基础上发展繁衍起来的.换言之,有些部落群体则是由两个或几个不同渊源的部落共同组成,从而形成了虽同属一个部落群体,但缺乏血缘关系或系统性,相比而言,"部落群"这一称谓则避免了上述诸多不足,因而似乎较为客观,准确一些.

   藏族部落群,是12世纪以后逐步形成起来的,随着社会的演进,有的不断发展繁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庞大,有的则被分化,瓦解,虽存在系属关系,却自成一统,甚至互不往来,成为独立的社会行政单位.作为后者,其社会功能已大大削弱,甚至消失殆尽.而那些发展繁衍的部落群的社会功能则不断增强,通常情况下,这些部落群俨然是各霸一方的"独立王国",对内利用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习惯法统治属民,对外则通过各种手段与其他部落群至民族共同体周旋,借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因此,部落群构成了藏族部落社会的主要特征,是藏族部落社会的最高组织形式.

   第三节 藏民族的宗教信仰

   一,藏传佛教

   在人类社会中,宗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它与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属于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因此,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以虚幻方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化体系.这种以虚幻反映方式为特征的文化总是附着在某种文化实体上,通过一定的文化系列如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习俗,典籍等对人类发生实际作用,影响人们的思想情趣,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是包括宗教信仰,教义,教规,组织和神话传说,情感体验,心理状态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也就是由教徒及其组织,宗教思想理论和宗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这些要素相互联系,交渗互涵,包摄着极其广泛的内容.宗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信仰观念看,宗教的各种神话传说,教义信条,信仰观念等,体现了对超自然,超现时神秘力量的虚幻信仰.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从社会意识看,宗教信仰观念的许多内容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尽管这种反映处在"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地位,但它还是这些经济基础的曲折反映,是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而且在不同的阶级社会里,往往是特定阶级利益和需要的反映.

   从宗教包摄的道德范围看,宗教意识中的重要内容就是*道德规范.各种宗教对人生的价值,意义都做出了各自特定的判断,提出了一整套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历史上曾产生过正,负两个方面的巨大影响.

   从包摄的文学艺术看,一切宗教都十分重视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存在和力量,推行自己的教义和主张.

   宗教还包摄着心理习俗.宗教是有宗教需要的人的一种真诚而又向往的心理需要.

   藏民族大多数都有信仰藏传佛教的习俗.综观藏族社会发展史,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显着的特点,即宗教势力和地方势力在政治,经济上的紧密结合,进而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政教合一"这种集政权和教权于一体的统治机制是在藏族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发展完善起来的.

   藏传佛教也称藏语系佛教,与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并称佛教的三大语系.这种三足鼎立的佛教体系,从表面上看都是佛教,似乎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是佛经语种的差别.实际上则不然,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大乘和小乘之间除了四种弟子的基本戒律方面有相同之处外,在教义和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方面没有相同之处.就佛教最基本的佛,法,僧三宝的概念,大小乘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教,显宗方面的教义理论基本经典也大致相同,都是以《大盘若经》为主.从道理上讲,藏传和汉传之间应该有更多的共同点,但实际上却不然.首先,二者共同遵循的经典虽然相同,但对经文的解释和教义的理解方面,藏传和汉传佛教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其次,汉传佛教属于显宗佛教,在汉文佛经中只有事部和行部的两三种密法译本,其余全部是显宗经典.另外,藏传和汉传佛教在地域生活环境,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形态方面具有重大的差别.例如:寺庙佛塔建筑风格,佛像的造型色调,供仪理乐,规章制度,饮食,服饰和学修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和信仰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差别.总之,藏传佛教既有佛教的共性,也有藏传佛教特有的个性.实际上藏传佛教可以说是佛教意识形态和藏族历史文化长期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

   二,政教合一制度

   政教合一制度是论文范文改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藏区主要的社会制度形式,它对藏族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藏区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再加上藏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的制约,藏区政教合一制度在产生尤其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明显的特征.

   特征之一:纵观藏区政教合一形成,发展的历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政治制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佛教传入并驻足藏区以后的事情.具体地说,它是随着藏传佛教教派的形成而逐步确立的.而在此之前,虽然"仲氏苯"等曾长期"护持国政",佛教势力亦一度积极渗透政治,但最终未能形成"政教合一"制度.藏传佛教形成之后,各教派为了扩大影响,积极与地方势力联盟,进而与之合二为一,对教民实行双层统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论文范文改革前夕,之后由于政教合一赖以依存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政教合一被废除,成为一种历史现象.

   特征之二:虽然"政教合一"制度仅仅实施七八百年后便被废除,然而,对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则不容低估.数百年来,藏区地方政治势力与宗教势力密切结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分的局面.作为社会的主体,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领主阶级和宗教上层阶级的双重压迫下始终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任人欺压,被人奴役.至于那些三大领主阶级的"家奴"则过着非人的生活,真正是"会说话的劳动工具";在经济上,作为藏区三大领主之一的寺院上层僧侣不仅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同时还大量收取信徒的施舍,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广大信徒则祖祖辈辈贫困潦倒,饥寒交迫.大量社会财富被积聚于寺院,不利于扩大再生产,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成为藏区经济滞后的重要因素.在政教合一条件下,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教文化(包括藏传佛教和苯教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藏族文化的内涵.

   特征之三:论文范文改革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前,虽然未能形成藏区性的政教合一统治机制,但区域性政教教合一统治机构则在各地普遍存在.考察这些地区性政教合一统治,不仅统治范围及规模大小不一,内部组织结构亦有繁简之别.相比而言,卫藏地区规模较大,范围较广,安多地区次之,康区较小.在内部组织结构上,不仅不同地区繁简不一,即使同一地区亦不尽完全一致.一般来说,卫藏地区由于规模较大,因此,内部组织机构较为完备,而安多尤其是康区的政教合一统治结构相对简单一些.

   在经历了数百年之后的今天,可以看出藏区的社会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在吐蕃时期发展到了论文范文阶段,早在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与唐朝的臣属关系已经建立,而且这一关系为此后形成的藏族与祖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松赞干布在开创吐蕃与唐朝政治关系方面的功绩是巨大的.此外,松赞干布作为吐蕃部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对临近地区的先进封建文化非常欣赏.他敢于敞开大门,积极引入,既不是固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也不是原封不动照搬临近地区的一切,这种开放进取的精神极大地推动了吐蕃部落的发展.解放后,在中国论文范文的领导下,藏族与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与共.藏民族与各民族形成了一个大家庭.

   第四节 藏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是藏民族群众生活的主要区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4000米,素有世界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这里空气稀薄,气候寒冷,风光旖旎,植被特殊,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青藏高原的地势由各大山系 — 喜马拉雅山脉(南),冈底斯山(中)和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北)等和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纳木措湖,色林措湖等众多湖泊相互错落有致的分布共同形成了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地形和地貌.青藏高原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约有17座(珠穆朗玛峰除外),这是世界上任何大陆都无法相比的.置身于青藏高原的腹地,特别是置身于三江源和青藏高原西南及中南部地区时,人们可以感觉到青藏高原的宽广以及各大山系的巍峨和雄浑的气势.

   青藏高原的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及周边逐渐降低,高原内部高低起伏不明显.高原的边缘地区,如:湟水河谷地,大通河流域,柴达木盆地同周边相接壤的地区有明显的降幅.其它地区,尤其是在我国境内的中部,西南,东南地区为地势最高的地区.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这种称谓主要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提出的"板块构造理论"而形成的,即: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相互挤压造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根据这一理论得知,目前,青藏高原仍然以每年0.5mm—0.8mm的速度继续升高.

   青藏高原不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也是世界上最年青的高原.从地球的构造和自转,公转规律来推断,大约在6000多万年前,青藏高原和地中海及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是一体的(因同处于北纬300°—450°之间).青藏高原的一些地区至今仍然有许多与地中海地区相同的海洋生物的遗体(如贝壳等)及古海洋生物化石.经有关部门鉴定,这些生物遗体和化石同地中海的许多生物属于同宗,这说明青藏高原与地中海原为一个水系,由于地球的自转,公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导致印度板块挤压亚欧板块抬升,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年青的高原— 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绝对值高,大气层相对较薄,大气透明度好,空气中的尘埃和水蒸气含量少,太阳辐射的穿透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致使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干燥,低压缺氧,昼夜温差大.拉萨所以成为我国着名的日光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气象理论认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便会下降约4-6℃左右,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地低于沿海地区10℃-15℃左右.由于大气压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也随之降低.其结果造成高原表面的植被稀少,低矮,空气中的含氧量也明显减少;含氧量的减少造成空气中的水分子相应减少;空气中水分子的减少造成了地表白天吸收的光照温度失去保护,散热速度加快,导致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变化大,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如重庆,印度新德里.

   青藏高原还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即:植被特殊,生态环境脆弱.青藏高原腹地的植被多以冷凉性为主,其特点是根系发达,根茎部短小,植物生长期短,一般为30—60天.青藏高原最具代表性的植被是界于动物性和植物性之间的冬虫夏草,其生长期只有50-60天.高原的植物大多以草甸,地衣为主,生命周期短,生命力顽强,且分布地区广,以这种植物为主的动物,要想生存必须具有很强的耐力,奔跑和迁徙能力.因此,青藏高原的动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耐力和大规模的迁徙能力,如藏羚羊,野驴,黄羊等动物,都具有很强的耐力和大规模的迁徙能力.总体来看,受特殊的地理条件的制约,青藏高原的植物和动物具有生物圈结构单一,进化缓慢,动植物的原始性完整,物种稀少等特点,在高原腹地,这种现象愈加明显.

   人是自然界的成员之一,人的繁衍离不开自然界的制约.在青藏高原地区,各民族的繁衍生息都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历史上,在青藏地区曾先后出现过氐,羯,鲜卑等少数民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古老的少数民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先进的汉族融合,或被其他民族(如藏族)同化,退出了历史舞台.独特的自然环境,滋养了独特的民族.今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以藏族为主的门巴族,珞巴族,夏尔巴族等少数民族是青藏高原这块土地的主人,尤其是藏族,已成为青藏高原的骄傲.

   第五节 藏民族的分布特征及藏民族各群体的主要分布

   一,藏民族的分布特征

   藏民族的分布同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以下几种特征.一是大分散小集中;二是由于历史的变迁,藏民族内部出现了不同的生活群体,即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多以从事农业为主;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的地区多以从事传统牧业为主;三是藏民族的分布多位于边远地区及多分布在江河湖泊及寺院周围;四是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对外交流,战争等原因,使藏族聚集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从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可以看出,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川西,川西北及其它边远地区,以目前的行政区划来分析,藏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五省区.

   (一)大分散小集中

   藏族目前主要分布在以西藏,青海,为主的行政区域内.其次,甘肃的甘南,武威地区;四川的西部—阿坝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的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区.从藏族在全国的分布来看,全国其它地区虽有藏族的分布,但大都是零星的,没有形成规模,如北京等地.从有规模的分布来分析,藏族生活的环境虽然分布在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的广大地区,但不是分散地分布在这些省份,而是多集中地分布在这些省(自治区)的某些地区,这种分布特征表明,藏族生活区域的分布,同我国其它少数民族分布一样,体现着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

   藏族分布集中在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约210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高原藏族居民多集中分布在拉萨,阿里,昌都和青海省的玉树,果洛,海南等城镇及周边地区,这些地区成为我国藏族居论文范文要的聚集区.在这些区域内,藏族群众的分布也不是均匀分布而是多集中分布在城镇和江河湖泊附近,一般为交通便利,水源和草场丰富的地区.

   (二)农业区与牧业区并存

   因历史的变迁,藏民族内部出现了不同的生活群体,即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以从事农业为主,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地区的藏族多以从事传统牧业为主.根据藏族内部各地的自然环境和语言习俗的差异,整个藏区大体上又分为前藏(卫),后藏(藏),喀木(康)和阿里四大群体.藏族的分布是以相同的风俗,信仰为基础的.共同的风俗,信仰是藏族聚集的条件之一,整个藏区由于风俗,自然环境上存在着差异,其分布也存在差异.藏族按藏语方言的不同可分为"博巴"指西藏地区的藏族;安多哇或嘉戎哇指青海,甘南,川西北地区的藏族;"康巴"指川西地区的藏族.各地藏族的风俗亦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藏民族在适应地理环境方面的显着特征.从事牧业的藏族继承本民族的古老传统较多,本民族古老的传统风俗在这个群体中体现的也最多.如:后藏地区和东南部的安多,尼玛,隆格尔,墨脱,梅楚卡等部落,目前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是藏族传统文化的正宗传承群体.牧业生产是藏族居民的传统产业,据藏文文献记载,吐蕃王朝有前身—西藏山南地区最早的氏族,称为'博'的六牦牛部诸部落(后汉书·西羌传中称为发羌和六世纪山南雅隆部落即松赞干布的祖先)都是从事畜牧业的部落,畜牧业是藏民族的原始产业,因畜牧业是以自然环境为主,择水草而流动的产业,所以导致了藏民族的生活特征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关于这一点,可从当前藏民族在全国的分布特征中得到证明.

   (三)选择边远地区及河流湖泊及寺院附近聚居

   1.藏族多居住在边远的地区

   藏族从形成时期开始便远离城镇,选择交通不发达,生活环境相对恶劣的偏远地区聚居.这些地区交通不发达,社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在历史上,这些因素有利于一个民族在成长时少受外来因素干扰.故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远地区,藏族的这种分布规律也不例外.

   2.藏族多分布在河流湖泊的附近

   河流湖泊的附近是藏民族聚居的重要地区.从今天拉萨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河流湖泊对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游牧民族而言.今天的拉萨市之所以坐落在拉萨河畔,同拉萨河的存在有一定的联系.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民族,与河流湖泊的纵横交错分布亦有很大的关系.西藏之所以成为藏族居民最早生活的区域,与其有千湖之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此外,藏民族属游牧民族,历史上,其生活的特性之一就是居无定所,他们依水草和季节的变化而迁徙,选择有水有草的地方,只有在有水有草的地方这个民族才能繁衍,而江河湖泊地区大多为水草肥美的地区,这也是藏族居民多集中分布在河流湖泊,最后形成主要文化中心的原因之一.

   3.寺院等宗教场所是藏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寺院是一个地区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世界上一些着名的城市或国家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寺院的存在而得名的,如:巴黎的巴黎圣母院,梵蒂冈的拉特兰宫,青海省的塔尔寺等都是因有着名的寺院后,其城市或地区才得以成名.藏族今天集中的地区多有寺院相伴,在藏族居民形成的历史上,并非寺院随着藏族居民的居住地区而修建,而是藏族居民围绕着一些寺院而分布的,并且宗教寺院一般都分布在江河湖泊,名山大川附近,更有利于藏族畜牧业的生产.

   藏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体,贵族,僧侣,官家(政府)的联合统治是藏区政治统治特有的方式.宗教在藏族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成分,是藏民族生活的组成部分,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各种社会活动单一,宗教成为藏民族精神寄托和向往美好生活的主要形式,为此,宗教寺庙周围及附近地区也就成为藏族的聚集区.当前,在藏族聚集的地区,几乎都能见到寺院得存在.

   (四)依生产方式,战争和对外交流的需求聚集

   青藏高原同周边地区联系步伐的加快(如战争,贸易等)影响着藏民族的分布.自公元六世纪起,山南雅隆部落首领"赞普"建立了奴隶制王朝并于七世纪初建立了统一整个西藏的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后,高原居民在各个时期都同内地中原及周边地区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如:松赞干布时期的文成公主,赞布墀德时期的金城公主等.公元763年吐蕃攻入长安后,在同中原及周边交流联系的过程中,逐渐同当地的居民融合,形成今天的如嘉诫藏族,安多藏族等支系.在同中原等周边地区的交流中,一部分藏族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生产方式(由牧业变为农业生产),开始零星地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四川,云南)和西北(甘肃武威,甘南,青海和湟水河谷地)等地区,今天,在上述这些地区生活的藏民族就是高原藏族在七世纪后,先后从青藏高原迁徙的结果.在同中原及周边居民的交流中,藏族先后统一了东西吐谷浑部(东部的伏俟城,西部的善鄯城)和羌族各部(四川的越西,广汉等地羌族).吐蕃在同这些周边各少数民族及汉族的交流中,吸收了大量的其他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了今天的迪庆藏族,甘南藏族的支系.这些地区的藏族,有的已完全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则边从事农业,边从事牧业生产,这些不同的生产方式,改变了藏族原有的风俗,其风俗的形成于其分布特征是紧密联系的.

   二,藏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各地区藏民族的特征

   从行政区域上划分,藏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由于生存的地理环境及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藏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集中体现在习俗,语言,服饰等方面.按照习俗和服饰的不同可将藏族分为"博巴"藏族,"康巴"藏族,"安多哇"藏族和"嘉戎哇"藏族四大分支."博巴"支分布在西藏地区;"康巴"支分布在川西北一带,这些分支共同组成了藏族这个大家庭.这些分支是藏族内部发生变化的结果,是藏族各支系分布的特征之一.

   历史的变迁以及对外交流的频繁(如贸易,战争等)形成了藏族居民目前的分布状况.今天,生活在云南迪庆,四川甘孜,阿坝及甘南,青海河湟中下游等地区的藏族居民,大都同青藏高原腹地的藏族居民在生活,生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生活在这些地区的藏族居民大都很少从事传统的畜牧业,有些地区藏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改牧业生产为农业生产,开始了定居生活,同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风俗上没有明显地差别,相互通婚,相互通贸易,和睦相处.当代,由于青藏铁路,传媒,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发展,藏族同周边及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其分布更加多样化.

   (一)博巴人

   "博巴"人分布在今天的西藏地区,在远古时代,"博"是指生活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的部落,是最古老的族群,这个支系代表着藏民族本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博巴"是藏民族自己的称谓,这一族群是最古老的藏民族嫡系祖先的代表.早在远古时代,这一族群的祖先就生活在这一地区,近几年,经考古发掘,在新石器时代和公元前一世纪修建的雍布拉宫的遗址,表明当今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于这一地区,这说明,博巴是藏民族的称谓,是正统的藏族后裔."博巴"中的"博"相传是在该区最早的六牦牛部落组成的氏族部落,公元六世纪山南雅隆部奴隶制政权的名称,该部自称为"博",其首领号称"赞普",即:博巴藏族由此诞生,藏族的称谓也从此开始,藏民族自此形成(公元六世纪).目前,生活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藏族仍过着牧游式的生活,它与一些边远地区的藏族,如:今天在西藏的措那,墨脱等地的"博巴"人的生活方式,仍没有多大的改变,有些地区的藏族至今仍信仰苯教.

   "博巴"藏族分布的地域很广,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所有的藏族区都是"博巴"藏族区,"博巴"藏族生活的地区即有高海拔,低氧的雪域高原区域—如安多,阿里,那曲等地区,也有气候自然景观垂直状分布的小江南区域—察隅,墨脱,林芝,可以说,博巴人生活的区域从总体上代表着藏民族的生活区域,是其他藏族支系的代表.

   (二)康巴藏族

   康巴藏族是藏族居民的一支重要分支,包括今西藏的昌都地区,四川的甘孜地区和云南的迪庆地区,相传是西藏最古老的部落— 娘氏宗祖的的后裔.娘氏是吐蕃古老的家族名,该家族曾与松赞干布的祖父辈结盟,在藏族历史上为显赫家族.康巴藏族就是历史上吐蕃王朝向东南方向扩大疆域同当地土着居民融合形成的今天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唐中期,吐蕃先后完成了对今天四川地区吐谷浑,附国— 隋唐西域的兼并,势力扩张至今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这一地区在唐朝前期是羌族,党项族,鲜卑族的居住区,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如:唐时在成都的附国其西面是女国(苏毗),东南的嘉良夷,东北等党项,古代少数民族这些部落的风俗基本以党项为主,还有部分以吐谷浑为主.唐肃宗时,吐蕃先后兼并了这一地区的维州(四川理县),雅州(雅安),恭州(松蕃县灵溪营),奉州(卢县)川西的大片地区,完成了对川西诸部的统一.在完成了对东方的吞并后于(公元678年)即器驽悉弄赞普时,开始吞并南诏地区,于751年完成了吞并南诏大业,南诏国就是今天迪庆藏族自治州,大理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广大地区.康巴藏族就是吐蕃在同这些地区的土着居民的联系交往中形成的藏族的一支,康巴藏族汇集了古代的党项族,吐谷浑,氏族,羯族等古老少数民族的习俗,形成了今天的藏族康巴分支.

   康巴藏族同博巴嘉戎藏族在习俗上有明显的不同,对于这一地区的藏族在历史的形成中有很大的关系.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之一,藏族在同这一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地程中,形成了以藏族习俗为中心,各少数民族的习俗为重要组成部分和地域文化的习俗,这些习俗,集中体现在康巴藏族的语言,服饰等方面,这一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西藏腹地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生产方式是以农业或半农,半牧方式为主,所以形成的文化习俗多集中在不同的语言,服饰及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在语言上,康巴方言又分为北路方言,南路方言和牧区方言三种次方言,北路方言包括甘孜,西藏昌都等地区,南路方言包括云南迪庆地区,牧区方言包括青海玉树及西藏昌都的一些牧业区.

   康巴服饰以裙袍为主,材料多以自制的氆氇和羊皮为主,男子多戴腰刀,护身盒物品等,头发盘成英雄头型(英雄穗是将头发盘于头顶,用黑色或红色织线连接);女子都戴有头饰,胸饰,背饰,腰饰,女子的饰物一般都代代相传,如:用九眼石,玛瑙,翡翠,红珊瑚制成的项链;头饰多用绿松石,密腊石和纯银制做各种饰物.康巴服装称为康装,康装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服饰,论文范文服饰,牧区服饰.其中,康北服饰分布在白玉德洛,新龙,甘孜,炉霍等农业区;康南农区服饰分布在巴塘,雅江,得莱等地区;木雅服饰分布在道东,雅江,康定等农区;论文范文服饰分布在丹巴,康定大渡河沿岸;牧区服饰分布在石渠,色达等地区.

   北方牧区的康巴人多住帐蓬,农区的康巴人多住房屋,其特点是以碉楼为主,一般为两层,也有三四层的.下层一般为杂物,上层为经堂,寝室等.

   (三)嘉绒藏族

   嘉绒藏族是藏族三大分支之一,主要分布在川西北地区,即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今天的阿坝藏族自治州地区,自称"论文范文哇".嘉绒藏族的集中地是古时羌,党项族等古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区,在隋书《西域传》中,这一地区是古附国,嘉绒藏族是在公元七世纪后,即松赞干布以迎娶文成公主为借口,兼并今天雅安,奉州,松州,茂州,越西等地区的党项,诸羌,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论文范文藏族.目前,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藏族在农牧业生活,习俗方面同博巴,康巴藏族有明显的不同.这一地区藏族的生活环境处于牧业向农业的过渡地带,包括牧业区,如四川的石渠,色达,青海的达日,班玛,久治的地区;农业或半农半牧的地区,如:四川的阿坎,金川,马尔康,理县等地区.嘉绒藏语意为嘉尔木擦瓦诫之意,嘉尔木即山之山神,指木尔多山;擦瓦即指擦曲河流域的人;绒指在农业河谷地的人.论文范文藏族大致位于今天的四川的大小金川,大渡河上游,阿坝及甘孜地区,人口约37万,处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脉地区,这一地区是我国各族少数民族迁徙和流动最活跃的走廊,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嘉绒藏族在族源形成中具有明显的融合性特征,史学界一般认为嘉绒藏族是古代羌,党项,氐人的后裔.近几年,关于嘉绒藏族的族源学说,有新的突破,最具代表的是蒙默先生于1985在《历史研究》第一期刊上发表的《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羌与夷》一文,该文指出,嘉绒藏族除以上的族源学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族源就是夷族,认为夷族也是嘉绒藏族重要的族源之一,从大量的史料整理和收集中证明了嘉绒藏族同中原汉族同属一个根的事实.

   为什么将藏族分为卫藏,康巴族,嘉绒藏族这几种呢?是因为卫藏,康巴藏,嘉绒藏在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族源上是明显不同的.嘉绒人与卫藏论文范文康巴人只有一个共同点—信奉论文范文教,在其他方面则有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筑

   嘉绒藏族居住地区的建筑不同于其它地区藏族的建筑,最具嘉绒族建筑特色的为碉楼式建筑,这种碉楼式建筑体现了嘉绒藏族的习俗,宗教信仰,是嘉绒藏族文化习俗的物质载体.其特点是:外墙体厚实(一般厚由底约1.5米—2米),顶部为(70-80公分)外形端庄稳固的墙组成,建筑呈四方或长方形,一般是单门独户,以孔为单位计算房间数,无窗.房屋一般为两层,下层为畜圈或贮藏室,上层住人,屋顶为平顶,一般都挂有"经幡",不同的经幡代表不同的含义,大多是蓝(蓝天),白(白云),红(火焰),黄(土地),绿(水),分别代表土,水,火,风,空.碉楼的窗都开在二楼,窗型外小内大,便于多纳天光,防卫,了望.窗框的左,右,下三面镶有用白灰涂成牦牛角形的框边.门梁上钉有红蓝白三色布条,意为保佑,平安,避邪,门梁上方处有一起小屋檐,上面摆放着刻有经文的嘛呢石等饰品,意为避邪,碉楼布局多以当地的寺庙为中心,门开的方向一般同寺院的方向一致,碉楼的高度一般不能高过寺院大殿主体建筑的高度,建筑受宗教的影响很大.

   帐蓬是嘉绒藏族居民的另一种流动式的建筑,嘉绒藏族的习俗在帐蓬的样式,组合及标志上最能得到体现.嘉绒藏族的帐蓬内一般有阴帐(右),阳帐(左)之分,男左女右,帐蓬内阳帐一般接待客人.论文范文设有火塘,称为三锅庄,上供有佛台等宗教贡品,从事牧业的嘉绒藏族需搬迁时,则应请论文范文念经,以保平安.新人结婚时,请论文范文念经,祈求保佑.

   2.宗教

   嘉绒藏族虽然信仰藏传佛教,但在族源构成以及信仰,婚丧嫁娶等方面与博巴和康巴藏族有明显的不同.嘉绒藏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古羌族,氐族等一些古老民族的习惯.目前在靠近泯江上游的一些嘉绒藏族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习俗,信奉原始的宗教,无文字,敬"白石神"等.

   (四)华锐藏族

   华锐藏族是藏族区域分布中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于湟水河北岸,河西以东一带,即今天的青海省乐都,互助北山,门源,天祝以及甘南的皇城,马蹄地区.华锐藏语意为英雄的部落,是白牦牛的故乡.狭义的华锐指甘肃省天祝县境内的藏族,华锐藏族自称"华锐嘎布"穿白色毡袍.史料称华锐藏族是最早进入青海的藏族部落,即唐圣历699年间(即武则天年号),降唐的吐论文范文伦钦之弟赞婆,在凉州昌松洪源谷定居,即今天的天祝,古浪一带,形成了与其它藏区不同的习俗.华锐藏族崇尚白色,有独特的华锐方言,名人辈出,如华锐着名的史学家,清代学者松巴益西班觉,其着有《青海史》一书.华锐语言中至今保留着一些古藏语词汇,如古藏语"囊"表示有的意思,这种词汇在其它藏区已很少出现,有的已消失,但在华锐藏语中还普遍使用.华锐藏族以半农半牧为主,最初的华锐是英雄部落之意.

   (五)白马藏族

   白马藏族分布在四川平武,九寨沟县及甘南的文县等地区,该支的习俗与藏族的特点分歧很大,有的学者认为,白马藏族不是藏族,是古老民族—氐族的后裔.氐族是我国境内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但从其习俗,人文等方面考察,认为仍是藏族的一个分支,因为从白马藏族的服饰,语言,艺术等角度分析白马藏族同藏族仍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3下方面:宗教,白马藏族信自然神,不信佛教,这与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的教义相同;2.服饰,都是以袍为主的服饰;语言与藏文相近.

   有史料考证,白马藏族在形成过程中,是古种族氐族人的后裔,氐族自古就有崇尚山水,日月等自然万物的信仰,是唯一继承藏族原始宗教 — 笨教的支系.白马藏族的民俗可以说举世独一,是陇南民俗文化的一块瑰宝,是研究古氐族民俗的活化石.白马藏族的民俗文化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间文学丰富:有神话传说,故事,谚语,民歌,格言,叙事诗等;

   2.民间音乐:有酒歌,山歌;

   3.民间舞蹈:有面具舞,烟舞,羊皮扇舞;

   4.曲艺:说歌;

   5.工艺:有美术,面具,沙嘎帽,五彩服,头饰,花彩带,腰带,绣花鞋,蛙鞋;

   6.习俗:有抹锅墨请客,调牛节,采花节等;

   7.体育:有顶杠,扭窈子,摔跤等;

   8.宗教活动:有崇拜山,水,日,月等.

   白马藏族没有文字,不识藏文.语言与藏文相近却不相同,不信佛教,信奉苯教,最信任被称为"叶西纳蒙"(意即"白马老爷")的山神,有关白马藏族的族源,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白马藏族不是藏族,是古老民族氐族的后裔,但从文县白马藏族服饰和语言中仍能找到一些与藏族有关的信息,所以,白马藏族仍是藏族的一个分支.

   三,青藏高原的其它少数民族及分布

   在青藏高原,除藏族外,还有门巴族,珞巴族,夏尔巴族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至今仍生活在青藏高原,同样是高原的主人,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的南部,东南部地区.

   (一)门巴族

   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门隅地区,部分分布在珞渝地区的墨脱,梅楚长,巴加西仁和更仁一带,另有一部分分布在林芝排龙山一带,大部分人信藏传佛教,山区的一些人多信苯教,操门巴语,有墨脱,更仁等方言,无文字,通用藏文.门巴族是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之一,社会发展缓慢,解放前,仍处于农奴制社会,生产玉米,稻米,香蕉等经济作物.现今在各类经贸活动频繁的条件下,其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二)珞巴族

   是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珞瑜地区——隆子,米林,墨脱,察隅等地,操珞巴语,无文字,通用藏文,方言差距较大,同藏族交往频繁,自称"博嘎尔","崩如".解放前,处于农奴制社会,社会发展缓慢,当代,其社会经济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地区已出现了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兴办了机械电力等工业.

   (三)夏尔巴族

   是喜马拉雅的少数民族之一,源于西康木雅地区,属党项羌与西羌后裔,其社会结构以父氏族为主,操夏尔巴语,通用藏文,信藏传佛教,受藏传佛教宁玛派影响极深,婚丧嫁娶与藏族相似,现多分布于尼泊尔的索卢昆布县及中部山区,少数生活在喜玛拉雅山北麓.

   综上所述,藏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天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全国各地的藏族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但其民族特性仍同当地的其他民族有明显的不同,其成因与藏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第二章 藏民族的文化特征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同时,文化又陶冶和塑造了人类本身.由于历史发展,生存的地域环境,部落的结合等种种原因,人类不可能创造同一种模式的文化,而人类创造的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又将他们自己塑造成了各具不同文化特征的群体—民族.或者说,正是人们创造文化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方式和途径也不尽一样,致使文化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和精神的各个层面上,从而形成了各自相对稳定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社会组织,生活习惯,语言和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正是这些相对稳定的文化特点,才塑造了各有区别的民族.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莫过于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这些相对稳定且具有特点的文化,毫不例外地都会体现在民族这个人们共

为什么藏族怕康巴藏民:藏族藏民藏歌会

同体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体现在他们所创造的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与此同时,这些具有特点的文化,还会以各种方式在这个民族中流传下去,世代相继地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文化与民族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人们共同体在自身的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中,创造了共同的文化并形成了民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发展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靠这种传统文化紧紧凝聚在一起.因此,该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由此可以说,在当今世界,文化都是民族的,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当代文化的又一显着特征.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群体长期劳动及智慧的结晶,其优良部分不仅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种种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因为他们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高原地理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下,藏族群众形成了许多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同时,其品格的形成以及语言,文字,风俗等均与地理及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藏族的服饰 — 藏袍为例.藏袍是藏族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着的特征藏袍的穿法比较随意,可以如我们平常那样穿着,也可以露出一只胳膊,也可以把上半身出来.藏袍通常只穿左手,右肩露在外面干活天气热时,把双肩露在外面,而且还将衣领部分拉到上半身,这时的藏族男子显得英俊潇洒.女袍的穿法与男式大都相同,不过它们的下摆总要放在脚背上.使西藏进入了历史新纪元,.人类生活必须的衣,食,住,行都属于物质文化的组成因素.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明确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资生活本身."

   一,藏民族的服饰

   藏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属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地域最辽阔的也是藏区,其语言方式,生活习惯都有别于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服饰令世人瞩目,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风格.藏族服饰给人留下高贵华丽的美好印象,最昂贵的藏族妇女服饰一套高达数十万至上百万元之巨,它像"世界屋脊"的雪山草原一样留在世人甜美的记忆里.在拉萨八廓街民族商品市场上,几乎家家商户都有藏族服饰上必备的饰品,有的豪华,有的高雅,有的耐看耐用,有的价廉物美,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八廓街是藏族服饰的集散地,不管是藏族男女,还是西藏的其他少数民族,每逢节日,都穿金戴银,穿梭在这条繁华的街道,或购物,或观赏,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一)藏装

   藏族的服装的结构式样和花纹饰品的形成,发展受到藏族(包括藏族先民)生息劳动的地区气候,生产劳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品类繁多的藏族服装.概括起来可分为:锦缎袍,皮袍,无袖袍,短衣,坎甲,腰带,围裙,帽,靴,首饰,佩饰等.藏袍种类很多,从质地上分为:锦花袍,绸缎袍,绣花袍,提花皮面袍,"花坚"皮面袍,"素坚"皮袍,"貂皮缎坚"皮袍,皮板跑,氆氇袍,毛呢夹袍,素布袍等.总体上又可分为:男装,女装,盛装,便装,夏装和冬装.对服装总的要求是:盛装要鲜艳大方,便装要得体耐磨,夏装要轻便柔软,冬装则要挡风暖身.而男女装的区别在于男装要大襟长袖,下摆适中,宽松大方;女装要长下摆,系带后能露鞋尖即可,襟围瘦长,宽围边,颜色鲜艳等.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地理条件下的藏族人民,就要穿着不同的服饰,以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

   (二)藏帽

   藏帽在藏语中叫"霞帽",种类繁多,式样各异.藏族人很讲究帽子,一般地说,视头颅为神圣,严格地保持洁净,不得玷污.因此,戴帽不只具有保护头的作用,也因身份,地区,气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历史上,藏帽的形制表示一个人的身世,地位,学识和财产等情况.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的主要标志表现在"诸多"(帽顶)上的饰品:四品以上官员的称"江达"(圆冠)帽,即论文范文官饰"木弟"(珍珠),二品官饰"柏拉"(宝石),三品官饰"曲鲁"(珊瑚),四品官饰"友"(绿松石);巡视官戴的称"通夏"帽;僧官骑马时戴的称"夏嘎"帽;一般官员戴的称"尚"帽.藏族的帽子样式很多,有喇叭形,直筒形,圆形,有的饰以镂金,有的用彩绸作飘带.

   (三)藏鞋

   藏鞋,是藏族传统服装的重要特征之一,藏鞋上的花纹也有一定的习俗和规范.藏族男女鞋,外观上均像古装戏里将相穿的靴子一样,底高6厘米,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粗看如舞台用品.

   (四)佩饰

   生活在高原藏族,无论男女都喜爱装饰.爱美,是藏族人的天性.藏族爱佩饰的表现之一,就是广泛运用珠宝,金银,论文范文,玉器,玛瑙来装扮自己.藏族男女佩饰都各自成套,尤以女装更为丰富多彩,从头到颈,胸,腰,脚,都佩带有用金,银,铜及珠宝玉器等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装饰品.从头顶上的"巴珠",发辩上的银币,耳朵上的大环,脖子上的项链,到手腕上的镯子,手指上的戒指,甚至在背上,腰际也佩带有长串的挂饰.还有那些雕嵌精细的腰刀,腰扣,火镰盒子等饰件,一连串的装饰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它们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俗.

   (五)编织

   从非常古老的年代起,藏族就把野羊驯化为家羊,并从它们身上剪下羊毛编织衣物,用来抵御高原的严寒.正是这些日常使用的氆氇,邦典,卡垫,藏毯等编制物上展现了藏民族的审美观和创造才华.

   二,藏民族的饮食

   大部分藏民族群众的生活地区多在中国西部的高寒区,由于处于环境等因素,在饮食方面多以酥油,牛羊肉,糌粑成为主要的饮食内容,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在高原特别是在藏区不吃糌粑,不喝酥油茶的藏人很难找到.在藏区的广大地区别是边远僻静的草原帐篷,都可以见到和闻到香气扑鼻的糌粑,甜茶,酥油茶和羊肉的味道.凡是有人烟的地方,就有这些生活必需品.谚语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真实地反映了藏族人与茶的关系.酥油,又叫奶油,是用牦牛,犏牛乳汁制成的上品,主要成份是油脂,含有很高的热量,对于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藏族人来说颇为适宜.用茶和酥油配制成的酥油茶,成为我国藏族人民生活的第一需要,也是藏族人民一种绝妙的创造.酥油茶还是藏族人民表达心意,传递情谊的一种媒体,每逢遇上客人,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出来乍到,先敬酥油茶,再叙离别情意,轶闻旧事,酥油茶把主论文范文客人亲密无间地联系在一起.

   (一)饮茶

   藏区人喜欢饮茶的习惯,与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高原新鲜蔬菜和水果相对平原较为缺乏,人们难于摄足人体所需维生素,大量饮茶,可以适当加以补充.藏区人主要以畜牧食肉为主,茶碱能溶解脂肪,可以消食化腻,帮助消化.具《滴露浸露》记载:"腥食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就是这个道理.另外,雪域海拔高,风寒缺氧,常常被寒风刮的肌肤绽开,脸面皲裂;缺氧使人头晕,气急,心慌,呕吐,茶中的芳香油,咖啡因能起到兴奋大脑,保护肌肤,补充氧气,减轻高山反映的作用.有人说,喝酥油茶,甜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医疗伤风感冒,气喘咳嗽等疾病.

   (二)饮酒

   早在佛教兴起于西藏之前,藏族人已经开始酿酒.公元7世纪唐文成公主进藏时,把汉地先进的酿酒技术传入吐蕃,从而形成了藏族青稞酒的酿酒工艺.它吸收了内地成熟的黄酒酿酒方法,用高原特有的原料青稞酿制,成为藏族民间家家户户都能掌握的技艺.一千年来,代代相传,家家自酿,人人能饮,以成为固有之风俗习惯.

   (三)糌粑

   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一种主要食品.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晒干炒熟,放入水磨中磨成粉,便成了藏族人的主食糌粑.炒青稞的过程非常复杂,也最有特色,甚至带些舞蹈动作.水磨一般安装在山溪河渠之间,水磨房也是乡村人们日常交往的场所和互通信息的来源.藏族人吃糌粑,大都是在碗里放适量的酥油茶,搁一块酥油使之融化,再掺入糌粑搅拌而成"玛巴".抓糌粑时,大拇指扣住碗沿,其余四指不停地转动,待酥油与糌粑拌匀,便可捏成小团食用.还有一种吃法是用糌粑和奶渣,里面放些牛羊内,萝卜,油菜叶等熬成粥,藏语称为"土巴".以代替主食.

   (四)酥油

   酥油是藏族家庭时刻不可缺少的食品.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黄油.据《本草纲目-兽部》记载:"酥乃酪作,性与酪异然牛酥胜羊酥,牦牛酥胜家牛酥."藏族人最爱吃的是牦牛酥油,色泽金黄,味道芳香,口感极好.犏牛系牦牛与黄牛杂交品种,母犏牛奶提炼的酥油更是上品.羊奶提炼的酥油呈白色,质量下乘.藏区牧民提炼酥油是非常有趣的.妇女将奶汁稍微加温,然后倒入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再用力上下抽打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便浮起一层淡论文范文的油脂,将这些油脂舀起来后灌进皮口袋,冷却后便成了酥油.

   酥油内含水份较多,营养也非常丰富.酥油含脂肪约80%—90%,还有不少维生素A,每两酥油可供给热能400大卡,维生素A200国际单位.藏区人,特别是牧民,一般很少吃到蔬菜和水果,日常的热量除了肉食外,便靠酥油了.藏族人对酥油的食用方法主要是打酥油茶.此外,酥油加面疙瘩,奶渣,红糖后炒成的食品叫"巴扎论文范文"(酥油疙瘩),酥油可口,酥油拌米饭,人生果,红糖而成的叫"卓玛折松"(人生果米饭),在喜庆或隆重的场合才食用.过去论文范文论文范文新年盛宴上常用来赏赐贵族官员,现在已出现在普通藏族人的餐桌上了.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藏族人都离不开酥油,特别是用酥油制成的各种点心,既好看又香脆更好吃.

   (五)奶品

   奶品是藏族人特别是牧区农牧民的主要食品,居家或外出,人们都带着它.在零食品种不多的牧区,大人们常把奶渣给小孩当零食.奶品有牛奶,奶渣,奶皮,鲜奶,酸奶,奶茶等品种.鲜奶是从正在哺乳的奶牛中直接提取的新鲜奶;奶渣是牛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的则为奶渣.奶皮用藏语叫做"比玛",在煮牛奶过程中,便可揭起奶皮,像豆腐一样,既好吃又富有营养;酸奶又甜又香,酸溜溜的,容易消化,又容易吸收,还有驱杀肠道中腐败菌的作用,一生若不断吃酸奶,还可延年益寿.酸奶还是一种长寿食品.人衰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体肠道中有腐败菌产生的毒素.如能驱杀这些毒素,人就能长寿.酸奶中的乳酸菌能抑制腐败菌的产生,并且能驱杀分解毒素,因此防止了这种自我中毒的现象,古而使人长寿.

   (六)肉食

   藏族人普遍喜欢吃肉,以牦牛肉,绵羊肉为主,而牧区藏族的牛羊肉食用量,每人每月可达60斤以上.藏族人只吃偶蹄类牲畜,不吃奇蹄类牲畜,如马,骡肉等.他们不爱吃山羊肉,认为山羊肉伤肾,有"山羊肉上不了席"之说.狗肉更是藏族人深恶痛绝的,骂人就说是"吃狗肉的".老一辈人普遍不吃鱼,认为鱼是龙或水神的化身,当然这也与藏族虔信佛教,忌讳杀生有关.

   宰杀牲畜多在初冬进行,此时牛羊正肥,有利于在高原的寒冬季节冰冻.宰杀的方法主要是闷死,目的是使血留在体内.杀羊时先缠住四脚,然后用短刀直刺心脏.肉有生吃,风干吃和煎,炒,煮等几种吃法.

   在各种肉制品当中,藏族人最喜好的有手抓肉和风干肉两种.手抓肉是将带骨的大块牛肉或羊肉投入锅中,用旺火煮开稍许即可捞出供食,因为要用手抓着吃,故名"手抓".吃手抓是必须一手拿刀一手拿肉,大口大口地咀嚼才过瘾.藏族谚语云:"牛吃肋巴,羊吃胸岔."牛肋巴肉细且香,羊胸岔肥而不腻,是手抓肉中的上品.据《健康报》载:吃这种半熟的开锅肉,鲜嫩可口,油而不腻,要比吃煮过头的肉更有利于人体健康.风干肉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若到一些牧民家中,大多都能看到挂在屋内或帐蓬内的风干的牛肉,羊肉.风干肉一般是在每年的11月底制作,因大多数藏区气候寒冷,干肉可以经年不坏.挂在雪风里吹干或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既去水份又保持鲜味.

   三,藏族人的用具

   (一)酥油桶

   酥油桶是藏族群众的日常生活用具.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奶中提炼酥油的桶,叫"雪董",高约90厘米,口径约35厘米;一种是酥油茶桶,藏话叫"甲董",高约65厘米,直径约15厘米.酥油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桶筒;一部分是搅拌器,叫"甲罗"酥油桶的制作方法是:桶部用木版围成,上下口径一般大;论文范文用铜皮箍紧,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可以打制各种花纹,显得精美大方.搅拌器的制作方法是:先做一块比桶口稍小的园木版,木版通过孔上论文范文动;园板的中心安上一根比桶长15厘米的木柄,木柄把手用铜箍紧,作为装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手动式酥油桶已逐渐被电动搅拌机代替了,还有用洗衣机打酥油茶的.方便快捷,打出的酥油茶更香更可口.

   (二)木碗

   木碗是藏区最常见的一种用品,藏族群众上山砍柴,下地劳动,都是把木碗揣在怀里,随时用来喝茶,拌糌粑等.

   (三)石器

   主要是指石锅,石缸,石碗等,在藏区东南部地区流行.这种器具是用石头雕凿的,造型一般为圆形,其优点是保温.常见的包括骨器和陶器两类.骨器主要指野牛角酒壶,它是藏族历史上最为高贵的酒具之一.在铜,银壶还未取代之前,据说在婚礼或喜庆上敬酒时都用它,而且讲究双壶对斟.陶器是藏区最常见的一种生活器具.在西藏陶器中,酒具占的比重很大,各种名目繁多的酿酒具,盛酒具,背酒具,饮酒具,喜宴酒具,劳动酒具,旅行酒具等,数不胜数.然而,最常见的陶器有用来煮"土巴",面团的"括玛",用来煮饭的"乍玛",用来烙饼子的"帕琅",用来盛酥油茶的"括地",以及用来栽花的"梅朵括玛",用来敬圣水的"秋工",用来燃柏枝的"桑波"等.

   (四)金属器皿

   据记载,1600年前吐蕃部落便发现铜,铁,银,并懂得了冶炼.当时主要用于架桥,打造农具,兵器等.在以后的千百年中,金属业在西藏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佛像,佛塔,祭器,法器,乐器等宗教金属物以及喝酒锅,酒壶等生活用具金属物.金银器皿一般以银作器身,以金为装饰;红黄铜器皿最常见的是红铜作器身,黄铜作装饰.最早的金属雕花术是模型铸造工艺,常见的有铜锅,钵等,铜体周围有浮雕图案,内容为动物,吉祥符号之类.自从有了金属器皿的制造业,藏族人就有佩戴腰刀的习惯,尤其是牧人,康巴人腰佩长短刀,还插一小刀.刀成了藏区人的信物.长刀,用途十分广泛,牧人用以自卫防兽,农民用以开垦荒地,林区人用以修整果林.短刀,牧人必备之物,用以宰杀牲畜,剥牛羊皮,切肉,切菜等.小刀,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装饰品.

   四,藏民族的民居建筑

   人类居住的方式直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是同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相适应的.藏区经过长期的演变,在适应高原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和结合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经济实用,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的居住建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藏族人民不仅适应了高原的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并融两者为一体,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区色彩和民族特点的风格多样的民居,其中以平民建筑,碉房建筑,板房建筑等最具代表性.其中,帐房建筑是藏区牧民中最普遍的,而且也是最古老的一种居住形式.帐房通常指用帐篷当作住房,帐篷是在迁徙频繁的游牧生活中,由于结构简单,支架方便,拆装灵活等特点而成为牧民驮在牦牛背上的"家".因此,人们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帐篷铺开,将其四角的牦牛绳子系在钉入地下的木桩上,然后在帐幕中穿入一梁,用两根立拄支在梁下,一座高可及领的"住房"便把地而起.这种简陋的牦牛帐篷虽与现代化的居室相差甚远,但它毕竟是牧民遮风挡雨的理想住宅.

   第四节 藏民族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同物质文化一样,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于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同时,民族的精神文化又反过来对民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施以影响和作用.一般来讲,精神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全部成果.由此看来,民族的精神文化应包括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如哲学,科学,*,道德,教育,法律,风俗习惯,宗教,文学和艺术等等.但是,严格地说,上层建筑与精神文化并不等同,因为除了上层建筑以外,还包括作为民族文化一种形式的思维和语言,以及自然科学知识等,它们都属精神文化的范畴.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虽然是文化的两个方面,但是二者又是有机的统一.精神文化不可能与物质文化截然分开,因此精神生产的成果常常表现为一定的物质形式,如书刊,乐谱,画稿,等等.

   一,思维,语言和民族心理

   任何精神文化都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精神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离不开人类思维和语言.观念形态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思维则是存在和意识之间的媒介,语言则又是思维的工具.如果说,思维和语言是文化结构最深层的分子,则民族心理(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就是它们的外延,是一种文化过程.一个特定民族的思维,语言和心理,与一定的精神文化联系着,因为它们是一切文化的基础.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所以思维和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

   大约300万年以前,人类的远祖—早期直立人由于在劳动过程中锻炼了双手,推动了人类本身全部器官的进化.随着人类最复杂的器官—脑的发展,感觉器官进一步得到完善.这时,原始人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尽管如此,他们此时对自身的活动和客观的认识还带有局限性,还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范围.虽然从感觉到知觉再到表象(记忆),已初步显示出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仍然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直接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上的飞跃,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全部的认识过程.思维实际上就是这种过程.思维是与社会劳动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点上,对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没有例外.藏民族的思维形成过程也是如此.

   藏民族如今的语言形成是在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时期创立的.松赞干布挑选了最富聪明才智的吞米桑布扎和十六名青年,派他们到印度学习梵文和西域各国文字.学成后,回到西藏一起借鉴各种语言,创制了藏文.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语言作为人们社会交际和社会发展的工具也在不断丰富.藏民族的语言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语言虽然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精神文化,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因此,由语言本身属性决定,它和思维同为精神文化的先决条件,是精神文化产生的基础.

   民族心理是表现为一个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活动.民族心理,与思维,语言一样,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或称文化过程.由于各民族生存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文化水准不同,与外界接触和开放程度不同等种种因素,民族心理表现在各民族身上,总是具有各自的特点,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心理.

   藏民族的心理构成是由历史发展演义而形成的漫长过程.由于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最为突出,他把封闭了的各种环境向外打开,与印度的赤尊公主联姻,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与外界交往打开了渠道,使得在文化,经济,制度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两位公主和松赞干布在西藏弘扬佛教取得了成功.形成了稳定的宗教体系,把相信神或其他超人的存在物和信仰者团结在一个精神共同体中的信仰体系制度,具有经济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认识的,文化的,教化的和整合的多种功能,有人将此概括成社会控制功能,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和陶冶情操的美感功能等五种基本功能.归根结底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人毕竟都是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的要求,这是对自己人格的尊严,人生价值的追求,对自己感情,理想的追求.因而宗教则是藏民族形成共同心理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二,教育,道德和法律

   教育,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道德和法律各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教育是以一定目的对人进行思想,文化,技能和体质训练的一种手段;道德是人与人或人与社会间的一种行为规范;法律则是在原始习惯法之后,由统治阶级规定的一种社会行为规则.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由于劳动生产活动,人类远祖的体质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制造劳动工具,最终脱离了动物界.有了人类,便产生了社会,这就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最初的人类社会,无论它如何简单,生产方式如何单调,为获取生存所使用的工具多么的粗糙,它都离不开教育.

   原始社会的人们尽管面对残酷的大自然及生存环境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需要一代一代地进行教育.为了生存,就需要传授生存的各种技能.这就是教育所包含的简单的教育内容,也就是言传身教和分年龄进行的技能传授基本形式.原始教育是生产劳动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它与原始社会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藏民族的原始教育也是这种教育的过程.逐"水草而居""适着生存",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教育下一代怎样活下去,怎样适应恶劣的环境等.

   道德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评价人们行为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的标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创造了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意识,随着人类劳动生产实践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为道德的产生准备了主客观条件.氏族社会以前,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一切行为只能服从集体生活,人与人的关系还不需要任何道德的保障.到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使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这样便产生了个人利益与其相互交往的人们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人们初步具有了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种种道德观念.当然,这时期的道德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它往往同原始社会的宗教,风俗,传统和习惯融合在一起.后来,只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道德才从人们的统一意识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藏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雪域高原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道德文化.在藏民族丰富的传统道德文化中不仅有世俗道德的成分,更有宗教道德的因素,其中藏传佛教道德居于主体的核心,渗透与藏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藏民族传统道德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道德系统,主要包括重来世,轻现世,行善戒恶,因果报应,离苦得乐,大慈大悲,无私无我,利益众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善待子女,勇敢无畏,吃苦耐劳,忍辱无争,诚实守信,礼仪文明,团结互助,爱憎分明,主张公开,痛恨贪婪,反对论文范文,抗敌爱国等.然而通过这些道德系统的综合可以看出藏族道德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藏传佛教道德是藏族道德的核心.第二,慈悲行善,无私利众.第三,不求名利,追求幸福快乐.第四,重来世,轻入世.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后的产物,是伴随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阶级社会的出现,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首先表现在奴隶主和奴隶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原来反映原始公社时代社会成员意志和利益的行为准则的习惯法,已经不可能再调和这种新的社会关系.这样,掌握国家或民族的权力的统治阶级就必然将他们的意志和利益固定在成文的法律里面,以作为其实行统治的工具.

   综观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自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藏族法律逐步产生,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组织系统,活动准则及工作制度等.例如:松赞干布继任吐蕃赞普后,曾采取了一系列的建政措施,其中制定法律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松赞干布时曾亲自主持制定并颁布《王廷十万法》,《十万顶具鹿之法》,《论常道德准则》,《强弱讼诉之法》,《权势决断之法》,《国库修内之法》等"六大法律".另外还从霍尔及回纥等地引进职事制度等.松赞干布逝世之后,其大臣东赞还曾制定法律.赤松德赞时期,曾制定名为"九双木简"的法律,确定了"命价"的种类及标准等.可见在整个吐蕃王朝时期,藏族法律的制定一直没有中断过.正是在历代赞普的不懈努力下,吐蕃法律的体系日趋完善,内容不断丰富,涉及到行政,军事,刑事以及民事等各个方面.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对吐蕃王朝的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促进了藏族社会的法制建设,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司法制度.

   三,藏民族的文学艺术

   藏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这些文学,艺术多集中体现在神话故事,史诗,藏戏,唐卡等文学艺术作品中,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充分反映出藏民族的智慧和艺术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文学

   藏族在文学上具有辉煌的成就.神话故事,传说,藏戏等文学作品已成为反映藏族社会生活及发展的缩影,体现了青藏高原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认识和喜怒哀乐,体现了他们不畏艰险,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表达了他们爱憎分明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在这些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中首当神话传说《格萨尔王》最为宏伟.规模宏大的文学巨着《格萨尔王》是世界上最长的历史史诗,是一部集文学,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诸学科于一体的作品,是藏族文化成果的集中体现.从某种角度分析,《格萨尔王》的历史,就是藏族群众的社会史.

   有关《格萨尔王》的传说在藏族居民的生活中可谓家喻户晓,她的传说影响着历代高原居民,至今她的故事仍影响和改变着藏族居民的生活,成为藏族居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有关格萨尔王的神话传说已编成故事﹑藏戏等艺术形式,在藏区乃至世界各地传播.《格萨尔王》以详实的材料记录了《霍岭大战》,《门岭大战》,《姜岭大战》等吐蕃赞普同周边部落之间的战争,同盟以及瓦解,统一的战争场面,将战争的场面,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从人物的仪态,容表到心理变化都描写的淋漓尽致.《格萨尔王》中有关战争的历史记载一方面反映着高原英雄格萨尔为统一各部落而进行的战争,另一方面反映着各部落之间的融合过程,是一部将事实经过认真材料加工,使之神化,达到美化藏民族英雄的过程.在《格萨尔王》中,有关宗教的传说占有很大的篇幅,许多说唱艺人不惜用其一生做为代价,诠释《格萨尔王》中关于对自然界山湖,自然现象的解说.在《格萨尔王》中,有关宗教活动的描写很多,并以大量的篇幅来描绘宗教活动的场面,如:《汉地茶宗》,《大食财宗》,《象雄珍珠宗》《印度佛法宗》等章节的传说,将《格萨尔王》中的一些神话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给人们.

   青藏高原的每一条河湖,每座山在藏族居民的心目中都是神圣的,人们给每条河流,湖泊和雄伟的大山注入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使之人格化,使之同人一样,懂得喜怒哀乐,重感情,爱憎分明;每座山,每条河流湖泊都是高原居民心中的除恶扬善的英雄,面对苍凉,寒冷的大地及严酷的生存环境,将高原居民在同大自然和各类统治阶级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勇敢,忍耐,企盼未来的高贵品格和寄希望于来世的幸福神圣化—《格萨尔王》化.整个高原的人文风貌和自然现象便成为《格萨尔王》神话故事的源泉;整个高原的所有名山,大川在《格萨尔王》的传说中都人格化了,都成为了有思想,懂善恶,安良除恶的神话人物.为了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藏族群众在生活中便产生了转山,转湖和向圣地长跪,以跪代步等宗教式的膜拜活动.

   藏族群众认为,有山的地方总是有神,有水的地方,必定有龙.大地给人们恩泽,是因为神山的显灵和龙神显灵的结果.人们才得以在自然界的名山大川中生活.神和龙成为人们生存的一切物质的来源.为此,以转山,转湖的方式来敬仰名山,大川便成为高原人的一种习俗,由此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如:高原居民在转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阿尼玛卿雪山等山时就产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巍峨雄伟的冈底斯山,很早就是人们进行转山活动的场所,以此来感悟圣地的神灵.在宗教活动频繁的前弘期,就有藏族的原始宗教 — 苯教进行活动的痕迹.到十一世纪藏传佛教盛行时,这座山更成为许多僧侣传教布道的圣地.苯教鼻祖辛饶米吾就将此山视为圣山,笨教中的三界:即神界,念界,鲁界认为冈底斯山位于念界和鲁界之间,因其巍峨离神界最近,是神降到念界,体查鲁界的圣地.传说此山是苯教神祗鼓基芒盖下凡念界的落脚点,故这里便成为苯教信教转山的起始点.苯教的宇宙观认为,神界,念界,鲁界是整个自然万物的总结构,天界是神居住的场所,念是人间,鲁界是大自然,念界和鲁界应膜拜神界.而冈底斯山的雄伟和根基就像一根上通天界,下达鲁界的金刚杵,是贯通天界,念界,鲁界的神山,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这也就是地处此山东西的念青唐古拉山和喜玛拉雅山略高于冈底山,而冈底斯山的威力大于这两座山的原因之一.冈底斯山在历史上是各个宗教派别活动修行的圣地,来此修行的苯教,佛教,藏传佛教的大师们络绎不绝,自十一世纪开始,先后有印度佛教大师阿底峡,噶当派始祖竹巴,噶举派创始人仁钦贝等传教士分别到冈底斯山修行,并留下了许多故事.首先是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在此传经时同苯教法师斗法最后取胜的故事.其次是竹巴噶举派大师藏甲热巴,益西多吉在此修行,虽衣衫单薄,只要心中有佛,再严寒的环境也能过冬;该派另一位大师郭仓巴,贡保多吉在此开辟了正确转山的修行方法.再次就是噶举派创始人仁钦贝曾三次派弟子前往此处修行,有一次曾派三干弟子到此修行,是各派大师中修行最多的派别.自12世纪以来,在冈底斯山脚下,便出现了许多寺庙,信徒开始将来此处朝拜,转山,此地开始成为朝拜者的圣地,同时,也成为《格萨尔王》故事的源泉和宗教圣地.

   念青唐古拉是藏族群众心目中的九位神山之一,被誉为东方大神,威震四方,有关她的故事,更是成为《格萨尔王》的重要来源.相传八世纪初,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被赤松德赞请到高原传教,大师在前往高原的途中,一路降妖伏魔,在途经念青唐古拉山时,念青唐古拉神向大师论文范文,变成一条巨蛇,蛇头伸到吐谷浑,蛇尾摇摆于康定,企图阻止大师去高原传播佛法,在此情况下,大师做法,消融冰雪,顿时洪水滔天,山顶裸露,岩石轰塌,念青唐古拉神败北,向大师谢罪,大师封他为佛教护法神.自十二世纪后,念青唐古拉山周围建有许多寺庙,成为人们朝拜,顶礼的圣地.念青唐古拉自从被封为东方大神后,开始有自己的谱系.有关她的传说更加生动.据说山神的父亲是沃德贡嘉,母亲是芸恰秀吉,他的妻子是纳木措女神,同时他还有多位随从念神和魔赞等.念青唐古拉山神成为藏传佛教护法神后,同高原腹地的阿尼玛卿山神成为兄弟,成为高原居民朝拜的圣地之一.

   阿尼玛卿雪山在藏民族的心中是座高不可攀的圣山.历史上,阿尼玛卿圣山中的山神一直是各部落的山神,在阿尼玛卿雪山的脚下一直是高原各部落最集中的地方,传说格萨尔王所属岭国的中心就在此.据说,阿尼玛卿雪山神是一位印度王子的传世,在藏传佛教传说中,印度国王巴嘎拉的儿子达巴丹布,因继母生病,必须寻找一种叫梅多格夏那的药.他来到罗刹(今天的拉萨)地区,向罗刹的守门人寻问此药的生长处,一问才知,梅多格夏那不是药,而是罗刹国王公主的名字,王子知道此事是继母的阴谋,无法再回印度,便在此处顿吾,同莲花生大师一起弘扬佛法,被佛封为阿尼玛卿山神,成为藏传佛教噶当派和格鲁派的护法神.传说中的阿尼玛卿雪山神最初是苯教称为"玛念博热"的山神,被苯教尊为大护法神,能普照世间的一切生灵.只是至八世纪,密教大师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教期间,才成为藏传佛教的护法山神.阿尼玛卿雪山的山神是莲花大师在此处施佛法降妖除魔后,才在大师座前立下信守佛教的誓言,忠于佛法后成为藏传佛教的圣地.

   阿尼玛卿雪山成为藏传佛教的圣山后,许多藏传佛教大师都到此传教布道,这就更增加了此山神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噶当派,格鲁派和许多寺庙都将其供为守护神,如仲敦嘉维炯奈将其供奉为热振寺的守护神(噶当派),一世论文范文论文范文根敦珠巴将其迎请为扎什伦布寺的守护神,二世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将其迎请为曲科嘉寺的守护神,宗喀巴将其迎请为甘丹寺的护法神(格鲁派).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阿尼玛卿雪山等青藏高原这些大山无一不成为高原居民心中的圣山,成为高原居民心中的圣地,为了表达对这些圣山的敬畏,膜拜,高原居民便开始以转山的形式表达了神灵的敬仰.

   转湖同转山一样,是藏族群众古老的宗教活动之一.藏族居民将转山,转湖视为敬仰神灵,祈求幸福的重要方式,在祈求神灵保佑的转湖仪式中,高原居民对所生活区域内的湖泊的敬仰是由一种敬畏,敬仰到顶礼膜拜的认识过程.在转湖的过程中,我们即能感觉到,藏族居民对自然神灵的敬畏,敬仰,同时也能体察出藏族居民的思想在转湖过程中的变化及所表现的人文思想.在转湖的宗教活动中,藏族居民为一些名湖注入了生动的人文因素,形成了许多传说故事,丰富着《格萨尔王》的内容,其中最着名的转湖宗教活动有西藏纳木措湖,扎陵湖,鄂陵湖,青海湖等名湖的转湖宗教活动.

   纳木措位于西藏的当雄县境内,藏语意为"天湖"之意.该湖与羊卓雍措,玛旁雍措被誉为西藏的三大圣湖,传说她的水源是天宫御厨里的琼浆玉液,被天宫神女视为降伏魔法的宝镜,是降伏妖魔的圣地.有许多历料记载有关她的美丽的传说.据史料记载,约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噶举派达隆塘巴扎西欠等高僧曾在纳木措湖上修炼密宗,被认为是修炼胜乐金刚的道场,始创在藏历羊年环绕纳木措灵湖之举.每到藏历羊年,该湖便僧俗云集,设大法会,相传此时,信徒如转湖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十万次,其福无量.在许多有关纳木措的传说中,最动听的还是有关纳木措湖的爱情故事.传说,纳木措是位美丽姑娘的名字,她和念青唐古拉是一对情侣,当念青唐古拉变成一座山后,纳木措为表达对念青唐古拉的忠贞,守候在他的身旁,同他生死相依,变成一座湖与他生死相随.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至今在藏区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男女心中的偶像.至今,在纳木措湖边仍有两块相依相伴的"合掌石"相依相偎,虽经历千百年来的风吹雨打,依然彼此相顾,相互守候.另据传说,纳木措是念青唐古拉的明妃,念青唐古拉成王后,被封为"遐迩名扬地"是西藏人心中的母后.

   扎陵湖,鄂陵湖位于青海省玛多县境内,古称柏海,是黄河源头的两个淡水湖,犹如藏族姑娘明亮的眼睛一样清澈.关于扎陵湖,鄂陵湖的传说不多,据史料记载,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和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婚礼就在此隆重举行,此地成为这对异族夫妇相互恩爱故事的圣地.扎陵湖为白色的长湖,象征藏族的哈达;鄂陵湖为蓝色的湖,象征大地.经过1300多年历史的沉淀,该地已成为汉藏融合,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见证.扎陵湖,鄂陵湖是汉藏文化相融合的象征,文成公主作为中原皇室的公主,在当时远嫁吐蕃,此举不仅仅是汉藏合一的象征,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融合,如:文成公主入藏时所带的佛教(即后来的藏传佛教)﹑医药学(藏医),建筑(大昭寺,小昭寺)手工业(碾磨,陶器,纸张,天文历算(藏历)等文化科技知识传入吐蕃,对吐蕃的文化,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加快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来金城公主入藏,并将中原地区政治,文化思想传入吐蕃奠定了基础.金城公主(?—739)作为中原文化的使者,对藏区的贡献,这大于其远嫁吐蕃的意义.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墀德祖赞的联姻是唐蕃关系进一步加强的见证.她远嫁吐蕃时,开始将象征中原文化精髓的《左传》,《礼记》《文选》,《毛诗》等思想书籍传入吐蕃,对汉藏文化交流,特别是汉藏经济的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她还将杂技百工,龟兹乐传入吐蕃成为后来藏戏雏形的重要元素.无论是文成公主,还是金城公主,进藏同吐蕃联姻都是取道青海,而扎陵湖,鄂陵湖是其入藏的前营和吐蕃各个时期赞普迎亲的前站,为了表达对联姻的隆重和同盟的诚意,吐蕃和唐王都派出了强大的迎娶队伍,据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时,曾亲自到迎亲前站—扎陵湖,鄂陵湖,此处有赞普的行宫遗址为证.试想当时一个统一高原雪域的最高首领在扎陵湖,鄂陵湖迎亲的场面,那是何等的隆重.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因此湖而得名,也是全国唯一因湖而的名的省份.青海湖的神话传说,不同于高原内部的湖泊那样,文化元素单一.有关青海湖的传话即有藏族高原地区的神化传说,又有汉族中原地区的以汉文化为主要元素的传说.依据中原文化的神话传说有两种解释.其一,二郎神和孙悟空交战,二郎神被孙悟空追打到青海湖地区,此时,二郎神饥饿难忍,便在附近支锅做饭,打开神眼泉盖取水,他不知该泉在使用后,必须立即将盖子堵住泉眼,否则,会发生水患的后果.此时,二郎神只顾取水,忘了盖神泉,结果当锅烧开时,周围已是一片汪洋.二郎神便随手向锅内撒了把盐,青海湖就变成了今天的咸水湖,湖中的海心山就是二郎神支锅的三块石头变来的,青海湖由此得名.其二,东海龙王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北海王,二儿子南海王,三儿子东海王,只有四儿子无海可分,于是龙王就在青海地区选了一片大海,取名西海,任小儿子为王,让周围的108条河流流向这里,即现在的西海—青海湖.依据藏族的传说,在千里草原上,只有一眼清泉,一块石块将其盖上,周围的牧民饮用完后便将其盖好.有一年,吐蕃宰相隆布嘎尔父子逃到这里,儿子饮完水后忘了盖石板,泉水便汹涌喷出,结果使千里草原变成汪洋大海,牧民及牲畜被淹,此事震憾了天神,天神将印度赤德山岗的峰头搬来压住了泉眼,这就形成了今天的青海湖和海心山.

   青藏高原的大山,名川为藏民族的文学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宗教神话故事到自然景观的认识和理解,无不显示藏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向往,每座山,每条河的传说,都是藏族人民聪明才智和文学天赋的真实写照.

   (二)艺术

   藏民族在其历史的形成中,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成为中华文化艺术殿堂的重要元素,藏族群众创作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唐卡)﹑戏曲(藏戏)等方面.1.建筑艺术

   建筑是一个区域居民思想,习俗和对自然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是一种凝固的艺术,反映着一个区域居民情感.高原区域内的建筑大多含有浓厚的宗教内容.在高原,除现代的建筑风格外,能看到最耀眼,最辉煌的建筑当属当地的寺院和与寺院有关的建筑,这些建筑从其外观,线条,风格等设计思想上都反映着藏族群众的性格和社会活动.建筑多以顶部平坦,棱角分明,地方天圆为主.建筑物的顶部以尖塔,四角以羊,鹿等高原动物雕塑为主,正面以主厅为中心,向两边依次排开,正面门前屋顶向前沿伸,形成长廊.色调以红,白,黄三色为主,重要的建筑物如寺院,宫殿等处前院空间一般广阔,有塔林(一般为八座塔)护卫为衬托,而最雄伟,最着名的当属布达拉宫,大昭寺,塔尔寺,扎寺伦布寺等寺院的建筑,布达拉宫就是高原民族的象征,是以权力,圣地和城堡为一体,将宗教思想,政权集中和战略防御集于一体的建筑群.建筑群的宫殿初期为七层,明清时为九层,是藏民族传教,议事的中心场所,从空中鸟瞰布达拉宫,犹如一只雄鹰,从正面看布达拉宫就是一座天外飞来的神灵,给藏族群众带来的不仅是福音,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浓郁厚重的文化.

   同藏传佛教一样,高原民族的建筑风格因地域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以中原为起点到拉萨,其建筑随着藏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程度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即前藏的建筑是以布达拉宫为代表,带有明显的以汉族和藏族文化相融合的元素,而后藏的建筑则是以藏族原始文化为核心的建筑,多体现着以原始自然神为主要风格的建筑,多以苯教思想为主的风格.以阿里地区为典型代表,而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其建筑风格又不同于高原的中部地区,其建筑中含有大量的西南少数民族的多种元素.布达拉宫是藏民族心中的圣殿,但其建筑风格深受中原地区汉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是佛教文化,汉文化,西藏传统文化思想综合后的风格,原汁原味地反映藏民族建筑风格的并不是布达拉宫,而是早于布达拉宫建于公元前二世纪的雍布拉宫.雍布拉宫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东南,雅砻河东岸扎西次日山的山顶,相传是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修建的藏区最早的建筑之一,是最初体现苯教思想的建筑(聂赤赞普是苯教徒).雍布拉宫又名雍布拉康(母子宫,藏语意),是藏族进入文明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2.唐卡艺术与酥油花工艺

   唐卡是高原藏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方式,是藏族群众根据其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生物特性,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淀积的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通过动物及酥油这些材料加工成的艺术品.唐卡是以羊皮,牛皮及其它兽类动物和缎,丝等布料为底料,以藏族民俗和宗教为内容,绘制的长形轴画,唐卡是一种艺术形式,是高原特有的艺术,始创于公元八世纪,是随藏传佛教在西藏的盛行而产生的,唐卡所表现的内容多以宗教故事为主.唐卡被誉为藏族的水彩画,在高原藏区,形成了以拉萨昌都,林芝及青海的湟中,同仁为中心的彩绘中心,这些中心又各为派系,工法大体一致,但具体工艺因技法,原料的不同而各有特色.

   酥油花同唐卡一样,也是藏族群众表现艺术的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将奶制品中的水分抽取,提取其中的油脂,将其加工成油脂状后,在藏历春节前三个月(即高原最冷的月份)根据设计方案开始制作.制作工艺简单,作品精湛的程度,完全靠手工和技法的精湛程度,是一种将材料堆集在固定载体上的艺术.酥油花艺术是藏族群众独有的艺术作品,艺术内容大部分是以宗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内容的宗教故事,反映的是藏族群众对宗教的虔诚,是一种宗教意识在艺术上的反映.有关酥油花的产生有许多美丽的故事.相传文成公主到拉萨后,所带的释迦穆尼像的供堂里缺少鲜花等供品,此时正值高原的枯黄季节,根本没有鲜花等供品,一些信徒就用酥油制作成鲜花供于释迦牟尼像前.从此,藏传佛教殿堂里便有了酥油花艺术.酥油花艺术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了一些派别,拉萨虽然是酥油花艺术的诞生地,但艺术成就达到最高境界的是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境内的塔尔寺酥油花艺术.该寺的酥油花艺术目前已形成一种节日,其艺术品内容丰富,规模庞大,工艺精湛,已成为一种完整成熟的手工艺术,在寺院内创作艺术品的两院每年举行比赛.而位于黄南州的隆务寺的酥油花艺术品则是酥油花艺术品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其创作内容和工艺同塔尔寺酥油花的制作有明显的不同,自成体系.以拉萨,塔尔寺,隆务寺为中心的酥油花创作艺术在高原形成了三个酥油花艺术中心,这三个中心,其艺术风格虽大致相同,但在工艺,艺术创作等方面仍有较大区别.3.藏戏

   藏戏是藏族传统的歌舞剧,相传为十五世纪噶举派汤东吉布为化募修建雅鲁藏布铁索桥资金而创造,内容多取材于宗教色彩浓厚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一般是连台演出,穿插歌舞,唱时有帮腔,乐器主要有鼓钹等,主要传统剧目有《文成公主》,《单娃桑姆》,《诺桑王子》等,多是高原传统的戏剧剧目.藏戏主要流行于西藏地区,派别少.安多地区的藏戏,与西藏腹地的藏戏有所区别.藏戏是藏族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由此而延伸出了许多以歌舞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如析谢(藏族民间曲艺),热巴(一种以说,唱,舞,杂技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囊玛(朗玛)即藏族古代宫廷歌舞,堆谐(藏族民间传统的歌舞)即踢踏舞,弦子舞以及现在非常流行的锅庄等歌舞,藏戏已深入藏族群众的生活中,是藏族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族群众的节日庆典中,时常能看到以各种歌舞为表现形式的藏戏,成为藏戏的一种普及表演形式.目前,最流行的锅庄已成为包括藏族在内的许多民族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

   4.藏历

   藏历大约产生于公元九世纪,同我国中原地区的历法(如:夏历,太初历等历法)一样,是藏族居民根据高原独特的自然现象创立的一种计算时间的方法.藏历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同夏历一样,藏历初一是藏族生活新年的开始,这论文范文不亮,主妇便出门,从河里取回第一桶水,称吉祥水,初一这天,藏族一般闭门欢聚,从初二开始,相互拜年,敬献哈达,互致"扎西德勒".在此期间,一般表演藏戏,举办摔跤,射击等文体活动,是藏族重要的节日,同汉族一样,藏族从藏历的十二月中旬(相当于汉族的腊月)便开始预备酥油和面食食品,制作"竹素琪玛"(即五谷斗)以祈求来年吉祥丰收.

   藏历分为阴阳合历,纪年用十二生肖和四季,以"阴阳"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天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再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干支,每六十年为一轮回,藏语称为"饶迥"即夏历的甲子,采用二十四节气,可计算五大行星的运行位置和日月食,以月球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份和夏历相同,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每二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384天,藏历非常重视"定望",望必须在每月十五.由此可见,藏历同中原地区的农历基本相同,是我国中原地区的农历在藏族地区的运用,成为我国夏历的分支.藏历大约产生于七世纪,即松赞干布统一西藏的时期,是由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历法演化而形成的.

   5.节日

   除藏历年之外,藏族重要的节日还有"旺果节""雪顿节"等节假日.

   旺果节即"望果节",同藏历年和雪顿节同称为藏族的三大节日,是藏族最传统的节日之一,相传产生于西藏雅隆向波一带的河谷地区,距今约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是藏族最古老的节日,旺果,藏语中的旺即"田地",果即"转圈"之意.旺果意为转田地,转地头之意,是藏族庆祝丰收的节日.在节日期间,藏族群众穿戴整齐,结队骑马,抬着用青稞麦穗搭成的丰收塔,系着哈达,巡游田间,载歌载舞,祝福大地的恩赐和来年吉祥如意,一般为一天或三天.在节日期间一般还有论文范文,射箭等活动.旺果节是藏族最早的节日,为藏族最传统的节日,从其产生的地域来分析,是藏族地区原始的节日,不同于藏历年和雪顿节(藏历年是受中原地区汉文化的影响,形成于公元九世纪;雪顿节产生于五世论文范文时期,即十七世纪清朝顺治年间,是受佛教活动影响的节日),是最能体现藏区居民原始的人文元素,从节日期间的活动可看出,藏族居民同中原地的居民一样,是勤劳和热爱生活的民族,节日的目的是祈求平安,丰收,一生吉祥.

   雪顿节最初是一种宗教的节日,大约产生于十七世纪.是格鲁派法师为弘扬佛法而举行的一种法事活动,于每年的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三至五天.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藏戏演出等活动,其内容也都与宗教有关,主要在拉萨举行.近几年,随着西藏同内地交流增加,在节日期间除了一些文体娱乐外,还增加了一些经贸活动,目前,已成为青藏高原居民,特别是西藏地区着名的综合性节日.雪顿节也已成为一种商业品牌,如甘肃兰州的雪顿牌牛奶,已成为包括藏族居民在内的居民生活必须品,是当地的品牌商品.

   四,娱乐文化和传统体育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性格开朗的民族,社会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自古以来,藏族的娱乐活动渗透到藏族群众的思想,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与藏族的社会历史,宗教意识,经济生活,生产劳动,文化艺术等密不可分,充分显示了藏族娱乐活动的民族个性,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他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家园,而且创建了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歌舞.有农业劳动的歌舞,牧业劳动的歌舞,建筑也劳动的歌舞,副业劳动的歌舞,运输业劳动的歌舞等.

   藏族人民的体育与游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早在1500多年前,雅隆地区的"望果节"中就有斗剑,角力,耍梭镖等体育和游戏活动.从吐蕃政权建立到崩溃的200年间,几乎在许多的宗教和民间的节日及庆典上都要举行各种体育和游戏活动,在不达拉宫和大昭寺,桑耶寺等名胜古迹的墙壁上,就有摔跤,抱石头,游泳,坐翘翘板,论文范文等体育和游戏画面.15世纪中叶,由五世论文范文论文范文为藏族男子所规定的"男子九术"中,就有射箭,举石头,游泳,摔跤等体育与游戏内容.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宗教文化等因素,使藏族的体育和游戏活动具有独特的高原色彩,不愧为祖国大家庭中一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

   第五节 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医学

   藏民族的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特殊的地理环境培育了独特文化,在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上,以藏族为主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这些文明通过文字记录下了藏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各个时期的成果,这些成果集中体现在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历法,历史等方面.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有了自己的文字,语言,宗教,习俗等民族成熟的标志性元素,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文明进入到成熟阶段.

   (一)藏语

   同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一样,藏语的产生,形成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经过漫长的生活积累,逐渐形成的.藏语顾名思义就是我国藏族聚集区的居民使用的语言,目前在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地的藏族居民也使用这种语言,国内使用该语言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的五大藏区.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语方言大体分为卫藏方言,康巴方言和安多方言三种.藏语一般都有复辅音声母(卫藏等地的少数方言除外)并以安多方言最为丰富,卫藏方言,康巴方言有声调,安多方言无声调.藏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宾语在中,谓语居后,同日语的语序基本相同,形容语有普通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之分,同英语的形容词用法基本相同.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各地方言发音不同,语序结构大体一致,语言词汇中人体相关的词有敬语和普通语之分.藏语是我国语种中重要的语系之一,我国西南等地的少数民族语言大都是汉藏语系的分支,汉藏语系大约分为四个语支:即藏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缅语支.从这些语支的分布来分析,藏语影响的地区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地区,也即西南,西北地区的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语言几乎都受藏语的影响.属于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语言有:门巴语,珞巴语,彝语,哈尼语,僳僳语,纳西语,拉古语,白语,基诺语,景颇语,羌语,普米语,怒语,独龙语,阿昌语,侗壮族语,除阿尔泰语系之外,少数民族语言几乎都属于汉藏语系,由此可见藏语言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藏文

   藏文是一种拼音类文字.大约形成于公元七世纪,由通密撒布喇在松赞干布时期创制.藏语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四个元音符号组成,每四个辅音为一组,排成七组半.前五组按发音部位排列,后两组半则不按发音部位排列.书写方式是元音符号i,e,o写在字母上面,u写在字母下面.元音a不用符号表示,音节与音节之间一小点隔开.每一音节必须包含一个基字,基字可带前置字母,上置字母,下置字母和后置,再后置字母.一部分复合声母即用这种字母上下迭写的方法表示,书写形式分为有头字和无头字,有头字书写相当于汉字的正楷,无头字书写相当于汉字的行书和草书,书写的行款是从左至右横写.书题和篇章的开头有专门的起始符号.句子末尾画一条竖道为句号,章节末尾画两条竖道为章节结束号.全篇章节和文章大段落末尾画四条竖道为文章结束号.

   藏文是一种成熟的少数民族文字,在藏民族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藏族的文化自藏文产生以来发生了质的飞跃.

   (三)藏医药学

   藏医药学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藏医药也是祖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祖国传统医学中自成体系.据有关资料表明,藏医药学至今已有3800多年的历史,在公元前三世纪,藏族就有"有毒必有药"的病理学理论,可堪称是藏医药学的开创之举.此时,高原的居民已懂得放血,火炙,涂摩,用酥油液体来止血和用青稞糙来治疗外伤等基本的医疗方法.公元七世纪后,藏医药学在中医学,印度医学和古波斯医学的影响下,有了长足的发展,藏医药的基本理论体系自此开始形成并发挥作用.此时,藏医医学体系中具有划时代的理论着作相继问世,如《医学大全》,《月王药诊》,《无畏的武器》,《四部医典》即《居希》等,其中以《月王药诊》和《四部医典》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成为藏医药学自成体系的标志性着作.至公元1450前后,藏医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藏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带有地方性特点的南北两个学派.昂仁地方的名医强巴·南杰札桑首先创建北方学派(又称强巴派),该派擅长使用温热药物,方剂药味较多,精于艾灸,放血等外治方法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索卡地方的名医索卡·年姆尼多吉随后创建了南方学派(又称索卡派),该派擅长使用清解药物,方剂药物较少,精于草药的鉴别,应用和温热疾病的治疗.两大藏医学派的竞相争鸣,不仅充实了《四部医典》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活跃了整个藏医药学术领域,促进了藏医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藏医学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隆"(气)"赤巴"(火)"培根"(水和土)三大因素(三因学说),这是藏医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它不仅可以用来阐释一切生命活动,而且与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整个藏医理论体系都是建构在三因学说的基础之上的.饮食,血,肉,脂肪,骨,骨髓,论文范文七种物质基础,大便,小便,汗液三种排泄物,由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大排泄物的运行变化.隆(气)的主要功能是气血,肢体活动,五官的感觉,食物输送分解和生殖机能等;"赤巴"的功能是产生热能,调解体温,气色,饥渴,消化及人的胆识智慧;"培根"的功能是输送人体中的液体,调节肥瘦,味觉,睡眠和性格.认为人生病的原因主要是受环境,气候,饮食起居的影响及体内三大因素关系的失调,治疗时应采用望,闻,问,切,尤其重视舌苔和早晨首次尿液的变化.将人的疾病分为热症和寒症两大类,将病人分为"隆"型,"赤巴"型和"培根"型,针对不同的病症,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

   藏医药学的药物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药物采取"寒病热治","热病寒治"的药理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外治常采用炙疗,放血,拔罐,热酥油止血等方法,内服常采用多种材料配制成的成品药.藏医自成系统产生于公元八世纪,其标志性的成果是宇妥·云丹贡布所着的《居希》即《四部医典》的问世.(19)宇妥·云丹贡布堪称藏医学的祖师,他所着的《居希》《实践明灯》《经验明了》着作的问世,标志着藏医学做为一支完整的独立学科开始进入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时期,从此,藏医药学成为藏族居民文化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科学,并且一直护佑着藏民族的繁衍生息至今.

   第六节 藏民族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民族习惯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他指的是一个特定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风尚和习俗,在这就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叙述.

   (一)生俗

   在藏族人看来,怀孕和生育只是人的灵魂生生死死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藏族妇女怀孕后,在生活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也没有什么禁忌和约束,直到临产前夕还是照常从事耕地,放牛,挤奶,打酥油茶等家务劳动.只有当阵阵腹痛袭来之后,她才会进入传统的"产房".据剧传统的古俗,藏族妇女分娩的地方,有些地区选择在牛棚或羊圈之中.即使遇上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的日子,也不会随意回到自己的家中.据说这是因为妇女分娩时,要带来许多"污秽",如果在家中生产,就会触怒神灵.另外,以游牧为主的藏族人,还有视养圈为"净土"的观念,认为婴儿在"净土"上诞生,将能抵御邪魔的侵扰.当婴儿呱呱落地之后,婴儿的父亲一般都要来到户外的经幡旗下,点燃祭坛上的"香火",然后取出海螺对天鸣奏,意即向天神禀告:一个幼小的生命顺利降生于世了.

   (二)婚俗

   现在,藏族的婚姻,一般都是男女双方自愿.但婚礼,特别是农牧区的婚礼,仍然多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

   1.求婚

   小伙子看上了某家的姑娘,而且他的父母也满意,于是请星象家按照他们的生辰日月,卜合属相,看其属相是否相合.倘若属相合,便委托一两位亲友,或者当地善于辞令的人去说媒.媒人进入女方家,先献上哈达,再送上青稞酒,这壶酒叫"朗强",即求婚酒.女方家如果不同意,便不收哈达,也不喝酒;如果同意,收下哈达,酒喝一半,另一半带回男方家报喜.

   2.订婚

   男女双方同意婚事,便派人选择黄道吉日,起草婚约证书.婚约证书的内容是写男女结合,互敬互爱,互相体谅,孝敬长辈,品德高尚等等.订婚的这一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家每人一条哈达,并要送给女方父母养育女儿的"奶钱".女方家准备茶,酒招待来人.双方进入正厅依次就坐以后,主人端上"切玛",敬茶酒.求婚的人家献上礼物,也送上这一天所花的论文范文,还要送一块"帮典"(围裙).送"帮典"的意思是,姑娘自小不知道磨破母亲多少块"帮典",送来一块赔偿损失.敬完茶酒后,便把婚约证书(一式两份)放在高脚盘内,由一家证人高声朗读,另一家证人校对.然后证人便把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书上,由男女双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母,接着,两家父母向证人献哈达,表示谢意.

   3.结婚

   藏族的婚俗具有民族的共同特点,既有自由恋爱,又有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求婚,订婚之后,就要选择定吉日举行结婚典礼.结婚典礼一般3—9天或更长的时间,有的月余方散热闹论文范文.但由于历史变迁,以及地区差异等原因,保留传统婚俗多少不一,各地的婚俗又有所不同,而有的婚俗又属某地所特有,因而形成既有民族统一性又有丰富多彩的婚俗.(藏族民俗230)

   (三)丧俗

   丧就是指丧葬.每一个人都逃不掉死亡的命运,但藏族人并不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而只是六道轮回的一个暂停处,或灵魂转世的一个过程.他们重视灵魂的再生和轮回,人死后的种种祭礼也是基于这个观念而形成的.临终事宜:一般来说,病人在医治无效,生命耗尽,将要死亡,但尚有言语之际,亲友要询问他有无最后遗言.如果病榻下垫有动物的皮毛或毛皮制作的被褥,必将取走,以利于他投胎传世.

   当病人失去语言能力,体外呼吸迫近停止时,不论守护人或僧俗人,只要是病人的知心者,就应贴近病人耳边大声呼喊病人平常所崇奉的活佛或本尊的名号,让他们修持在心,促使微弱的根识晓悟.倘若病人有家室,临终时不得让妇女和子女接近,原因在于不可扰乱病人临终的心境.这样可使病人报着良好的善心离去,投生到另一个世界.

   藏族人丧葬有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崖葬,石棺葬,塔葬等形式的风俗.

   1.天葬

   是藏区普通常人用的一种葬法.藏语称"杜垂杰瓦",意为"送尸到葬场";有称"恰多",意即"喂鹫鹰",是指人死后送往葬场喂食鹫鹰的一种葬俗.在藏族人心中,"天"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不仅是作为富有风光的自然界的天,而且也是佛教化和理想化了的"极乐世界".人们实施天葬的目的,不外乎为了让死者能借助"神鸟"的双翼而升天.天葬,在藏族人的眼里,是一种高尚的布施行为,也是为"灵魂"的去向而行善积德的一种途径.

   2.水葬

   在藏东较为流行.西藏东部山高谷深,秃鹫少至,进行天葬实为困难.因此,采用变通形式,改为水葬倒是十分客观的.在佛教徒眼里,人死后不能上高山喂鹰,扔到河中喂鱼也能起到供施献佛的作用,还其一生行善之愿.正因为如此,视鱼类为"神鱼",当地藏族人还保留着不吃鱼的习惯.

   3.火葬

   是高尚的丧葬方式.佛教中释迦牟尼圆寂后是香木焚身,佛经中又有"药王烧身后得升天国"等说法,因而一般认为西藏的火葬习俗始于佛教传入.

   4.土葬

   1500多年前,藏族实行的是土葬,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山南琼结县藏王墓就是历史见证.这里发现的40多处4000多座墓葬都表明起古代藏族实行土葬的风俗.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藏族人认为土葬是最坏的葬法,在高原地区,一般将突发麻疯,炭疽和天花等传染病的人施以土葬,防止疾病的传播.

   5.塔葬

   是丧葬中的最高规格,只有论文范文和班禅两大宗教领袖及少数德高望重,佛学造诣很深的活佛高僧才能享用,为保存着名活佛遗体而修建灵塔,以供后人纪念和供奉.

   从火葬,天葬,水葬的殡葬仪式中可知,藏族在丧葬中的风俗同中原地区的丧葬风俗本质上是相同的,中原地区的帝王将相的陵墓修建规格的高低同藏族丧葬中的火葬,天葬,水葬的性质一样,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的,只有活佛,上层论文范文,贵族才有资格进行火葬或塔葬,同中原自东汉以来大兴陵墓风俗(按等级同出一辙,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近几年,在西藏穷结县境内木惹山附近发现了历代赞普墓群,相传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合葬墓也建于此处.这些墓群目前虽尚未发掘,但从其外观及墓群的布局,特别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陵墓处雕刻的石狮,碑文等文物中可知,藏族的殡葬风俗至少在九世纪,已有向中原地区倾斜的迹象,表明藏族的丧葬风俗和中原地区的丧葬风俗有相似之处.

   第三章 藏民族生活方式与体育健身行为概述

   第一节 生活方式概述

   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学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生活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着.

   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最早见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费尔巴哈》,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着作当中曾多次使用过"生活方式"一词.这些着作分别从两个方面阐释了"生活方式"的含义:

   1.生活方式是区别阶级的重要标志;

   2.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包括两个方面: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又是生活方式的一个方面.

   在西方社会,从马克思·韦伯以来的西方社会学家沿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使用"生活方式"的第一种意义,把生活方式视为阶级(后来扩展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的辨别指标,以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建设使生活方式研究成为一个专门的学术方向.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后起的生活方式研究也采纳了第一种意义,但只限于理论上,因为这些国家在这段时期并不是通常所谓的阶级社会.相比而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使用"生活方式"的第二种意义对这些国家的生活方式研究具有更关键的影响并起到了理论基础的作用.原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学术界在这个时期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取得了论文范文的成绩,出版了大量的着作.这些着作的理论基础直接继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认为生活方式是人的生命活动方式的总和,是全部生活活动的总和.

   中国学术界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理论来源主要是60至80年代的苏联学者在阐述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体系.其研究的目的是要"建立只能是属于社会主义类型且又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活方式".我国和西方在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方向和表述上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趋向于人群层面上生活的固有表现形式,以微观,多角度的方式提出生活方式的理论,注重解决实际的问题.而我国学者的研究则重点在宏观的群体层面上.改革开放30年以来,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也从宏观的群体层面逐渐转化到对微观层面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生活方式的研究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一,生活方式的概念

   自从"生活方式"一词被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使用以来,"生活方式"相继成为各国学者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学,法学,史学以及人体科学,生命科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他们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角度不同,所持观点各异,因此对"生活方式"的定义就有很多.

   英国文化社会学家费瑟斯通认为:"生活方式指特定的地位群体生活的突出风格,隐含个性,自我表现和风格的自我意识." 1994年出版的《传播与文化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中认为:"生活方式指文化认同和文化活动的辨别性标志,这些标志特别与现代处境和文化消费形式相联系,可用于描述构成某一群体或个人的生活风格的特殊模式和显着特征."这两种定义的特点是将生活方式概念界定在不同群体之间的相对差异上,但强调生活方式的差异不能部分地由社会经济地位来解释,个人的主观选择往往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由此,"生活方式"的概念发生了向"生活风格"概念的转化.

   前苏联学者A.布坚科认为:"生活方式是由个人,社会群体,整个社会的性质和经济条件以及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个人,社会群体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方式和特点."M.鲁特凯维奇提出:"生活方式是与人们生活条件保持一致的生活活动形式以及改变这些条件,形式的综合体.生活方式与生活活动条件是统一的."前论文范文德国T.哈恩对生活方式的理解为:"是一定类型的社会生活与生产的体现,它代表生活条件和生活活动的社会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达到的最高程度."他们将生活方式理解为不同阶层人群在其生活圈,文化圈内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人们的行为表现直接地显现于外,构成生活方式的显现部分,但支配人们行为的价值观等却隐含在内,仍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

   在我国,关于生活方式的定义也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对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学者王雅林认为:"作为科学范畴,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指导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指导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的稳定形式的行为特征".王伟光等人认为: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历史地形成的人类生活及活动形式的总和,它说明人们在何种条件下,结成何种关系,以何种形式来利用生活资料,它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活动的内容,特征和形式,并明确说明生活方式概念不包括生产方式.冒君刚提出:"生活方式是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社会,民族,阶级,阶层中的人群为着满足生活需要,在一定的人生观念支配下,在各种生活领域进行实践活动的行为习惯的基本特征".时运生提出:"生活方式是和物质生活的生产条件相统一的人们生活活动的稳定的或固定的形式."李德周主张:"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指导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模式,是心理方式的现实化". 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对于生活方式的解释为:"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全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生活活动的典型和总体特征"."生活方式不限于日常的消费活动,而且还包括人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部活动的形式和特征,比如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等等.生活方式也不仅仅是指个人的行为方式,而是包括全社会,民族,家庭的生活活动的形式".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对于"生活方式"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概念也各异.但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是从人们所有的生活领域出发对生活方式

总结:此文是一篇藏族藏民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为什么藏族怕康巴藏民引用文献:

[1] 藏族舞蹈论文题目范文 藏族舞蹈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藏族舞蹈论文参考文献集 藏族舞蹈参考文献怎么写
[3] 藏族舞蹈论文大纲 藏族舞蹈论文框架怎么写
《容表的医学统计源期刊图书》word下载【免费】
为什么藏族怕康巴藏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