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胡政之办报“新路径”

主题:大公报数字报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8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大公报办报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大公报办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大公报办报论文范文

大公报数字报论文

目录

  1. 1.办报有原则政治是灵魂
  2. 2.廉洁自持大公无私
  3. 3.报纸是社会事业
  4. 1.历史原因
  5. 2.政治经济原因
  6. 大公报数字报:大公报:地方政府网站逾半不及格

【摘 要】胡政之在长达40年的报刊生涯中对《大公报》的贡献毋庸置疑.作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胡政之与其他报人有很大区别,那就是他所提出的办报“新路径”.笔者试图分析他所摸索出的“新路径”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希望能对报刊新闻改革有所启发.

【关键词】胡政之办报新路径

报业巨子胡政之在《大公报》拼搏奋斗长达27年,是中国报业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纵观他的一生,不难发现胡政之在办报经营上有着独特的理念,这就是他所提出的“新路径”,而这一理念是他在1926年至1949年办报生涯中一路走来的经验结晶.简单说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胡政之本着文章报国的爱国之心,以服务民生作为事业的最高目标,最终使《大公报》成为享誉海外的百年大报.

“新路径”的核心思想

1.办报有原则政治是灵魂

胡政之认为“办报要有原则,政治是灵魂,对国家社会提不出主张,起不了作用,光是想嫌钱,又有什么意义?”,《大公报》正是吸取这些教训,使报纸经济自给,以保证其独立性,不受外来干涉.做记者尤其耍讲保守,过去有些记者受人津贴,又去骂人,被人报复.他叫记者不要打听别人的隐私.①报纸与政治很难不发生关系,胡政之在这二者之间准确抓住利害关系.并且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但自从我们接办了《大公报》以后,为中国报界辟了一条新路径.我们的报纸与政治有联系,尤其是抗战一起,我们的报纸和国家的命运几乎连在一块,报纸和政治的密切关系可谓达到了极点.但同时我们仍把报纸当作营业做,并没有和实际政治发生份外的联系.我们的最高目的是要使报纸有政治意识而不参加实际政治.等”就如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对曹世瑛所说的那样:“新闻记者要站在超然地位”.②笔者认为这是他做为一名报人的傲骨与风度:“等而我们同人,都是职业报人,毫无政治上事业上甚至名望上的野心.就是不求权,不求财并且不求名.”“这是中国国民的志气,也是中国报人的精神”.③

2.廉洁自持大公无私

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报人则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胡政之早期就认识到这一点,认为“报纸者天下之公器,非一人论文范文所得而私.吾人业新闻者,当竭其智力,为公共谋利益.等作社会之公仆.”④因此他提出:“新闻事业不应该专重营利,只图赚钱;也不应该专供政治利用,要为公理公益张目.”⑤同时他认为报纸不应该过于商业化,也不应该一味追求广告收入而逢迎资产阶级,重要的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甘愿做社会的无名公仆”.对于个人与报业之间关系,胡政之也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要有操守,才能不受威迫利诱.个人如此,报纸亦然.他说过去他办报、办杂志,能顶住一些军阀政客的压力,“尽管他们有权有势,只能恒赫一时,迟早会倒台,我的报纸却是长期存在的,我无求于他们,有时我不买帐,他们也无可如何”.⑦

3.报纸是社会事业

胡政之认为近代社会有三大事业:科学、工业和新闻事业.作为报人,本着文章报国之心的胡政之急切希望中国的报业能够与西方齐肩,然而,动乱社会给他的多是失望.归其原因,除了报业自身“不谋进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不发达.胡政之早年留学,后又周游西方列国,除了学习到先进的办报理念外,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西方经济之强盛.但作为报人的胡政之在游历各国后创办国文通讯社时,受经济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向吴鼎昌求援,像这样的遭遇对胡政之办报理念有着很深的影响.其次“澄清的政治与健全的社会”同样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温床,而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动荡不安,军阀混战,何以兴旺新闻事业?但胡政之有信心,他相信报纸作为社会事业最终会以服务于民众为最高目标,他说“等这样努力一二十年之后,使报纸真能代表国民说话.现在我们还没有充分做到这种‘代表国民说话’的资格,但只要同人努力,这个目的总会达到的.”⑧.同样,他并不以自己的成功作为他人赞许的砝码,始终以一个职业报人的角色默默耕耘,就如他对胡济生所说的那样:“吴、张、胡可以不办《大公报》而《大公报》必须办起来,因为它是社会事业”⑨

“新路径”的产生

1.历史原因

胡政之留学归国后以文人论政的精神投入到报业,然而,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势力纷乱错杂,各个势力为能够宣传自己扩大影响力而出钱办报,这就是所谓的“机关报”.胡政之在1916年加入背靠“安福系”(“安福系”:1918年,皖系军阀段祺瑞的亲信徐树铮等在北京安福胡同组织俱乐部,包办国会选举,史称“安福系”.)的《大公报》任主编.然而,“安福系”投靠日本,经常发表亲日言论,不得人心,销路每况愈下.“安福系”失利后,报纸更是萎靡不振,每天只印百十份,勉强维持到1925年11月终于停刊.这与英敛之时期的《大公报》如出一辙,都是某一利益集团下的言论工具,胡政之对此有着切肤之痛.因此,在1916年与吴、张二人合办《大公报》时,三人达成共识:等等且中国报界之沦落苦矣.自怀党见,而拥护其党者,品犹为上,其次,依资本为转移;最下者,朝秦暮楚,割售零卖,并无言论,逞论独立,并无主张,逞论是非.’吴鼎昌认为报馆办不好,主要因为资金不足,滥拉政治关系,拿津贴,政局一有波动,报就垮了.他宁愿把五万元赔光,也不拉政治关系,不收外股,因此,三人确定:大公报只有采取一种‘不偏不倚’的立场,以求得日后的发展.”

2.政治经济原因

旧中国专为统治阶级或某一政治势力效劳的报纸,不为读者所欢迎,没有很大销路;而敢于批评当局,代表人民说话的报纸,却又为当局所不容.如:《京报》社长邵飘萍因谴责张作霖亲日卖国,被捕后,不经论文范文,即以“宣传赤化”的借口于1926年被杀害.同年北京《社会日报》主笔林白水因反抗军阀政客,被张宗昌杀害.同时有好几家报纸被查封.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因支持抗日运动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4被论文范文派遣特务刺杀.另外广告收入也是报纸经费的来源之一,但旧中国的工商业不发达,和当时西方列强不同,完全靠广告收入维持不了,在报纸的初创时期更不可能.

上述情况,胡政之当然很了解.他想办这样一张报纸:对当局既不要过于接近,也不要批评他们,同时又不能丢掉读者.因此,他殚精竭虑,闯出一条“新路径”.正是这条“新路径”使《大公报》“站在超然地位”历尽百年而不倒.

对“新路径”理念的认识

胡政之在办报理念上有着十分进步的思想,但对于“办报要有政治意识而又不与政治发生实际的关系”这种“超然地位”在过去是无法做到的.1941年张季鸾去世后,胡政之将《大公报》的“四不”改为“不私、不盲”,有学者认为这是他投靠论文范文后的一种表现,在政治上已经很难做到“超然地位”了,但笔者认为,他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文章报国”的夙愿,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的中国没有论文范文,而为了新闻事业在他之后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他必须做出这些无奈之举.同样,他所谓的“政治意识”最终也步入“国家中心论”的漩涡当中,这些历史给那些持“小骂大帮忙”论调者以把柄,但胡政之“论文范文、文人论政”的精神却沉淀在他的笔墨之中,他所提出的“新路径”确实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我们走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①李侠丈,《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第268页

②曹世瑛,《<,大公报>,与胡政之》,《文史资料选辑》第33卷,第97辑86页

③⑩《大公报史》1902-1949,第4 5、22页

④⑤⑥⑧王瑾、胡玫,《胡政之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 038、1041、1 080页

⑦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第268页

⑨胡济生,《忆我的父亲胡政之》,《大公报人忆旧》,第272页

大公报数字报:大公报:地方政府网站逾半不及格

(11)周雨,《张季鸾传略》,第280页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7级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总结:此文是一篇大公报办报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大公报数字报引用文献:

[1] 电力业扩报装论文题目范文 电力业扩报装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2]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论文题目 数字媒体技术论文题目哪个好
[3] 数字出版类论文选题 数字出版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胡政之办报“新路径”》word下载【免费】
大公报数字报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