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家庭暴力论文参考文献大学生

主题:大学生的爱情观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9

简介:关于大学生爱情观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大学生爱情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大学生爱情观论文范文

大学生的爱情观论文

目录

  1. 大学生的爱情观:康大翁楚歆老师主讲《大学生爱情观》,广东省思政课评估专家韩光道教授随堂听课

   大学生科研专刊

   论

   文

   集

   西南交通大学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四川·成都 2017·5

   目 录

   大学生暴力犯罪分析与研究(立项编号:XL-11-01) 1

   性别差异,知识层次与大学生婚恋动机相关性研究(立项编号:XL-11-02) 6

   关于大学生上课爱坐后排的调查与研究(立项编号:XL-11-03) 10

   川留守儿童地区支教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立项编号:XL-11-04) 13

   浅谈大学生创新人格研究现状(立项编号:XL-11-05) 16

   就业与考研的选择研究(立项编号:XL-11-06) 20

   对大学生另类爱情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立项编号:XL-11-07) 22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立项编号:XL-11-09) 26

   行为金融学在健全西南交通大学生投资心理的应用状(立项编号:XL-11-10) 28

   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认同和接纳度状(立项编号:XL-11-11) 33

   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度研究(立项编号:XL-11-12) 37

   大学生同性恋问题分析与研究(立项编号:XL-11-13) 40

   大学生求职效能感的调查研究与问卷分析(立项编号:XL-11-14) 43

   大学生独立人格形成与培养的调查研究(立项编号:XL-11-15) 48

   恋爱对EQ的影响(立项编号:XL-11-17) 52

   对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锻炼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与分析(立项编号:XL-11-18) 54

   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研究(立项编号:XL-11-19) 58

   工科大学文科专业研究生职业价值观调查报告(立项编号:XL-11-20) 61

   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调查及动机研究(立项编号:XL-11-21) 65

   大学生类进食障碍调查研究(立项编号:XL-11-22) 69

   大学生消极心态成因调查(立项编号:XL-11-23) 73

   大学生社团干部心理压力研究及解决措施(立项编号:XL-11-24) 78

   针对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调查和研究(立项编号:XL-11-25) 82

   关于在校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立项编号:XL-11-26) 86

   大学生学习心态变化的相关探究(立项编号:XL-11-27) 89

   "拖延症"对大学生日常作息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立项编号:XL-11-28) 92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若干现状及其对策(立项编号:XL-11-29) 96

   针对理工科男生爱情观的心理调查报告(立项编号:XL-11-30) 101

   高校大学生性心理教育必要性的课题研究(立项编号:XL-11-31) 106

   大学生暴力犯罪分析与研究

   保 义

   (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摘 要:近年来,我国连续多起大学生暴力犯罪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现状着手,结合媒体报道的有关案例和对暴力犯罪工作人员的访谈内容,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暴力犯罪的特点和诱因,并讨论目前教育体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暴力犯罪;犯罪特点;犯罪诱因;犯罪预防

   1 引言

   本文所指的"大学生"是正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其年龄大多处于18-28岁,属于广义上的青少年的范畴.大学生犯罪就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基于自己的主观过错,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或财产的犯罪行为,具体主要指杀人,论文范文,抢劫和故意伤害他人等犯罪行为.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由各种人为因素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1].

   从大学校园内外暴力事件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暴力倾向与暴力行为的严重程度.如举国震惊的马加爵事件;天津马晓明因退学残杀父亲和奶奶事件;昆明大学的5 名女生轮流抽签,依次对不满18 岁的梁馨抽打耳光,不慌不忙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殴打;安徽合肥某大三女生因恋爱纠纷公然在学校篮球场上朝自己的同班同学连捅11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发生留学生刺母事件等.

   作者对石家庄市部分法院,劳教所工作人员和犯罪大学生进行访谈,结合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我们从中分析得出当今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2 大学生暴力犯罪特点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暴力犯罪有着较为显着的特点.

   (一)犯罪率逐年升高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在全国刑事犯罪中约占32%,其中大学生暴力犯罪约占0.5%;1975年,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的40%,其中大学生暴力犯罪占1.5%;1995年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对在校大学生犯罪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发现大学生暴力犯罪占4%;2005年上升至4.5%.石家庄市某区人民检察院的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暴力犯罪约占5.5%[2].

   表1 犯罪率调查统计

   年份 1965 1975 1995 2005 2017 2017 犯罪率 0.52% 1.56% 4.15% 4.56% 5.25% 5.58% 由上表可以得到图1,如下所示.

   (二)暴力犯罪手段残忍

   随着媒体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全面暴露在过剩的信息面前.一方面,部分大学生不能对信息进行充分识别和判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一些带有暴力色彩的娱乐内容容易产生兴趣,非常容易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暴力性文学,电影或电视剧.

   大学生暴力性犯罪的手段极其残忍,相关报道频频见诸媒体.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对后果估计不足,更容易做出后果严重的行为.比如云南马加爵事件,马加爵因与同学发生纠纷,用锤子陆续杀害4名同学;再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罗卡娜因琐事与该校女生发生争执,持水果刀将女同学刺死等等[3].

   图1犯罪率变化趋势图

   (三)侵害对象

   大学生暴力犯罪中的受害对象多是同学甚至家人,而且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父母或同宿舍同学.这些人与作案人的接触较多,也更容易产生摩擦.

   (四)犯罪人员成分

   在涉及暴力犯罪案件的大学生中,高职或成人教育学生相对于本科生较多,本科生中以一,二年级的学生居多.

   3 大学生暴力犯罪诱因分析

   大学生的暴力行为反映在学习,恋爱,家庭和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分别对各因素进行分析.

   (一)家庭方面的诱因

   大学生暴力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教育方法上,很多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不重视甚至忽略了对子女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培养;在教养的方式上,很多家长仍采取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和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格障碍.暴力行为的产生与施暴者家庭缺少沟通,父母缺少教育,家庭关系冷漠,缺少爱和理解有关,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形成暴力倾向.当孩子从这种家庭环境中进入大学后,他们往往习惯通过暴力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4].

   同时,有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宠爱有加,把孩子当成"小皇帝",不论什么要求都给予满足,尤其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更是对其放纵.这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论文范文感强,受不得丝毫委屈,一旦心理失衡,便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容易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

   据专家分析,处于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暴力犯罪,原因就是缺乏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教育方式.所以,社会在研究"问题大学生"时,也不应忽略了其背后的"问题制造者",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二)学校方面的诱因

   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许多学校教育观念偏颇,教师素质问题和校园暴力都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办学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很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却未加强,远不能与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相适应,反映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滞后的状况.存在重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的"塑造",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大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论文范文酗酒等也无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打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尤其有的学校实行松散管理的教育模式也为当地社会的治安埋下了隐患,更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

   在社会大环境中,大学生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一些国外及港台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有些大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而跃跃欲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能否得到同龄伙伴或异性朋友的承认和赞许,并把它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还重要.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坏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有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大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5].

   (四)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且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生理和心理状态尚未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渐加快,大学生失业现象也日益频繁,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大学生身为少量"社会精英"的自豪,而对前途充满渺茫,这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他们心理迷乱,情绪失控,产生对法律藐视的心态,误入歧途失足犯罪.

   大学生暴力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能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外地学生远离父母初来异地求学,周围环境变动很大,心理又处于学生向成人过渡的转型期,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事情,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一些大学生因出身贫寒,或有某些缺陷,或受到某些刺激,一方面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仇视,另一方面敏感自卑,自我调控能力差,无法应对社会的一些不公和挫折,对人生悲观,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终走向极端.在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中,大多数作案动机属于报复.

   (五)法律意识淡漠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仍未达到理想效果[6].

   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几乎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即便进入了大学,也仅仅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此外,很多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多少与考取好学校为目标,而忽略素质教育,遵纪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我们在处理学生校外偷窃商品和校内宿舍"顺手牵羊"盗窃同学物品案件时,问及当事人在偷窃时的动机及心理感受,有的学生觉得拿别人东西是件无所谓的事,没有感觉到内疚和紧张.可见,这些学生多是随心所欲和冲动心理,侥幸心理作祟.

   4 大学生暴力犯罪预防

   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预防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一)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教育培养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让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活动,用高尚的文化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并注重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因此,"育人要育有人性的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不无道理.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

   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增强社会应变能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适,减少一些不必发生的悲剧.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治疗重视理智过程,,,,,,,张旺.美国校园暴力:现状,成因及措施[J].青年研究,2002,(11).杨旭垠.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心理成因及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1).陆宏彬.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和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3,(3).段耀洲.犯罪心理成因[J].法学杂志,2004,(2).[J].,200,()...[M].,200.[M].,20.曹红卫. 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原因和对策.文化建设,2006(12).方玉凤. 大学生犯罪的特征,根源与预防对策.文教资料,2006(7).Analysis and study on violence crime of university student

   BAO Y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Bridge Engineering, Ph.D.)

   Abstract:Successive violence crime cases of university student cause wid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volving violence crime of university student, then with respect to media report and interview achievement, the paper system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ducements of this kind of crime,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education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preventive measure.

   Key words: violence crime of university student; characteristic; inducement; preventive measure

   性别差异,知识层次与大学生婚恋动机相关性研究

   -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段龙龙 王雅明

   (公共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系,硕士研究生)

   摘 要:利用问卷分析法对西南交通大学两校区不同性别和不同知识层次的120位在读学生进行分层抽样分析发现:性别差异,知识层次的不同对大学生婚恋动机和婚恋价值观有着显着影响,男生更倾向于个性化,自由主义式的婚恋观同时也基本符合父权社会下的金钱分配观,女生更偏好于感性较为谨慎的婚恋观,同时随着知识层次的不同,知识层次越高的群体在婚恋观念上显得更为理性和成熟.

   关键词:性别差异;知识层次;问卷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婚恋价值观

   1引言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认知定型和情感多元的青春时期,也处于心理焦虑和心理危机易发时期,应该对该阶段的大学生存在心理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干预和引导,发展心理学认为:基于S-O-R理论的刺激,思维,行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念形成的过程和逻辑机制.性别差异,人格特质和外部学习效应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心理阶段的变化和过渡.众多研究表明:性别差异是生理特质和心理特质差异的统一体,其直接影响不同性别个体的性格,气质,意识和动机形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外界刺激强度的改变,心理特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受教育程度或知识层次.

   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关注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心理及其行为特征,试图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探讨不同知识层次,学科背景及性别差异对大学生恋爱动机及婚姻价值观的影响,揭示不同性别,认知结构群体的婚恋心理分布规律,并试图对不利于自身人格发展的行为和心理特征进行纠偏和正确引导.

   2研究设计,样本结构与变量设定

   2.1 研究设计

   2.2 样本结构

   2.3变量设定

   3性别差异,知识层次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性分析

   3.1 性别,知识层次与恋爱观的相关性分析

   性别,知识层次与金钱观,婚恋动机的相关性研究

   从婚恋动机来看,基于情感自身的需要占据比例最大,其次为正式婚姻的准备;从性别上来看,男生群体更侧重于为正式婚姻的准备,更为理性;而女生群体更倾向于感性上对情感的寄托和表达.从知识层次来看,研究生群体更偏好正式婚姻的准备;本科生更侧重于情感的寄托,这可能是受到年龄方面的影响.同时自由式恋爱由于彰显个性兼有自由主义特征受到本科生的青睐,对传统媒妁之言呈现高度排斥心理,而年纪稍长的研究生群体则更倾向于传统式恋爱与自由式恋爱的结合.

   图2:性别,知识层次与婚恋动机分布图

   3.3 性别差异,知识层次与*观念的相关性分析

   从分布状况来看,针对Q1和Q2的回答中呈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和知识层次差异,男生对婚前性行为普遍持理解和客观中立态度,仅有很少一部分坚决反对婚前性行为,因此更多的男生相信性与婚姻相比性的存在要更为优先或者更加独立,生物性特征强于*性特质;而女生则不同,在这婚前性行为反对方面表现更为强烈,本科女生的反对声音远远强于男生,虽然比重不大但仍然有显着意义,同时女生群体认为更应以道德*为基础,在婚姻和性的取舍上更为慎重,认为婚姻*特质的比重大为增加.

   针对Q3的回答中也呈现出上述差异,在性与爱的辩证关系中,男生更倾向于生物本能特征,女生更倾向于感情归宿特征,同时若控制性别变量只考虑知识层次因素,研究生在*关系方面更偏好于两者的统一.

   图4:性别差异,知识层次与*观的群体分布

   参考文献:

   1 [奥]弗洛伊德.爱情与性学心理学[M] 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7.1

   2 [美]海蒂.海蒂性学报告[M] 北京:广西文化出版社2004.5

   3 [美]莫里.托马斯.儿童发展理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7

   4 斯金纳.行为主义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

   The relationship study of Sexual difference,Level of knowledge and amative motivation?about academiciansDuan Long-long,Wang Ya-mingAbstract: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e of 120 students about different sex and level of knowledge in SWJTU. We found it has significant impact for academicians' amative motivation?.For the one, schoolboys are liked to individuality and freedom meanwhile schoolgirls are liked to sensibility and wariness. For another, by change of knowledge level. Higher colony will bee more and more rational and ripeness.

   Key words:Sexual difference; Level of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Correlation analysis; Love and Marriage conception

   关于大学生上课爱坐后排的调查与研究

   丁若凡

   (生命学院,生物信息学)

   摘 要:不知从何时起,大学课堂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偌大的一个教室里,前几排的学生寥寥无几,而后几排却座无虚席,学生与老师隔着好几排座位遥遥相望,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大学教学现象.首先从位置来说,坐在后排肯定没有坐在前排听的清看的清,但很多学生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坐在后排;其次,从学生角度来说,和老师的交流与沟通需要拉近彼此的距离,但从此现象反映出的是学生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最后,从老师角度来说,是否是老师的什么行为或是暗示异或是课程本身使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针对上述内容,我们猜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影响因素如下:

   关键字:大学生;上课坐后排;安全距离;心理暗示;师生交流

   一.客观因素的影响

   通过问卷,以抽样调查的形式调查后发现,无论是在必修,限修还是选修课,喜欢坐后排的同学还是一直坐后排,且男女生上课坐后排的比例大致相等,说明课程性质和性别影响很小.但是在年级上,大一学生坐后排的比例明显要比大二,大三学生坐后排的比例要小,原来大一坐前排的同学在经过一两年的大学生活后选择了坐在后排,说明随着大学生活时间的增加和对大学教育的深入了解,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在下降,学习态度逐渐由积极变为消极.

   二.学生的自身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坐后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对课程没兴趣.

   新浪网一篇文章《最新调查:当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sina. 新浪教育)中提到"在接受调查的874名大学生中,有42.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有65.5%的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

   很多学生表示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原因是当时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少同学对自己的专业了解过少,专业的选择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相吻合,到大学后才发现自己想学的和自己现在所学的不一样,这样被动的学习和消极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对课程缺乏兴趣.

   2.大学生自身学习动力不足.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学习目标的缺失.考上大学依旧是许多中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一旦升入大学,容易产生自由放任的心态.另外,还有许多学生没有完成角色转变,北京教育研究院潜能研究所 baike.baidu./view/919906.htm

   3运城英才网:yunchenghr./News/36201711392827.html《心理学在企业培训中的运用——霍尔的安全距离》

   Survey and research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college students love to sit in the back

   Ding Ruo Fan

   (School of life, bioinformatics, undergraduate)

   Abstract:Since when do not know, The college classroom often appear such a phenomenon: So large a in the classroom, before a few rows of very few students, and then a few but was filled, students and teachers across several row seat distantly faces, this is not a normal university teaching phenomenon.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position, it certainly did not sit in the back of the watch to sit in the front row of the clear, but many students or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sit in back; Seco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and the teacher's exchange and munication needs to close the distance of each other, but from now on phenomenon reflects a student to the teacher's rejection psychological; At last, from the teacher Angle for, is the teacher's what beh论文范文ior or suggest that different or course itself so that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the distance between far away. In view of the above content, we guess cause the reason of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or influence factors are as follow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it at the last;classsafe distance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川留守儿童地区支教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邓虎 王平 王春生 王亦朴

   (心理中心,应用心理学)

   摘 要: 现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大部分只是停留在留守儿童本身的研究,而忽略了一个重要与其联系的群体,支教大学生,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对留守儿童地区的支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从而能够从支教大学生的角度去分析留守儿童的现状,影响及其支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支教大学生; 留守儿童; 现状; 影响; 建议;

   1,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已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党论文范文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解决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1】但总体来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本调查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为改善生活状况流动到其他地方发展,将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在这种特殊家庭环境中的18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支教大学生:指志愿或组织进入落后地区中小学校进行的义务教育或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校中优秀的大学生.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个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2】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适龄儿童较多,如:四川,安徽,广东,湖北,江苏,重庆等;但河南,湖南,广西,山东等省区的幼儿更多;初中以上适龄儿童比较多的省份是四川,安徽,湖北,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等.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性别比偏高,特别是在低年龄组,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男童多于农村留守女童.

   从四川省个别地区的情况来看,一般以上的留守儿童是被隔代监护的,老人们因身体等原因一般对孩子只能重养轻教.多数留守儿童能对家长外出务工表示理解,但由此造成的空虚,孤独,情感缺失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本研究调查郫县附近小中学支教大学生100人,其中男女比例为4:6.对支教大学生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方法为主.调查及访谈结果如下:留守儿童占学校在校生人数的43.92%,其中父母均不在身边的占总数的23.24%;在学生违纪情况调查中,支教大学生认为约60%的违纪行为(如逃课,早退)是留守儿童所为,在学习努力的学生中,约51.3%是留守儿童;约20.23%的留守儿童表现为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身体状况方面,61.3%的留守儿童表现为营养失衡;性格方面,与父母一代"代沟"更加明显,留守儿童一般分为两种趋势:攻击性趋势和畏缩型趋势.

   2,支教大学生与留守儿童之间的相互影响

   2.1,支教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根据对问卷的调查分析得知,79.4%的大学生在进行支教以前对留守儿童的现状都不大了解.在到真正的留守儿童的聚集地之后发现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所以在对支教大学生进行问卷分析之后,发现有35.7%的大学生的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处于压力和厌烦的状态.由于开始的时候缺乏实践经验,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难以解决,从而导致压力增大,心里没有及时调整好,所以情绪一直处于消极的状态.据问卷调查的分析得知,有5%的人到目前为止有放弃的念头.3.58%的人表示后悔.2.65%的人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这种消极状态不仅对大学生,而且对学生和村民家长都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教师的消极状态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对假期还得上课感到反感,甚至有可能使学生对大学生的能力产生怀疑.【3】而且同时,长期处于消极状态不仅不能达到国家要求和自己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反而易把自己推向反方向,没有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问卷调查发现39.62%在实践中对教育事业感到迷茫.这将影响到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和信心,完全脱离了下乡的意义.

   但是,同时大学生的支教也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影响.大部分贫苦地区的学校因经济落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因素难以吸引众多的教师资源,尤其是语文,英语及数学科目的优秀老师更是短缺.大学生支教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校师资匮乏的燃眉之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党员为学校带来了崭新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开阔了当地的视野.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座,注重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这些留守儿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代价,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的抱负.

   2.2,对支教大学生自身的影响

   根据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按照时间先后,支教态度,取得效果和形成原因分类,支教大学生的身心状况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有成功感的体验.二)有失败感的体验.

   有成功感体验的这一类的大学生在目的上十分明确,在支教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对这些大学生的来源地进行分析得知,有72.5%的大学生是来自农村.他们对农村的教育现状非常了解,知道农村师资队伍薄弱,希望为贫困地区做一些努力,给当地的人民带去新的观念,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根据对这一类的人格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这样的特点:怀着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倾诉,把心中的不快说给要好的朋友听,使自己尽快达到心里平衡.

   有失败感的这一类大学生,同样进行分析得知,他们在人格特点上存在以下一些状况心理承受能力差,消极的态度应对挫折.1.因为受到挫折而焦虑,抑制思维,分散注意力,情绪容易波动,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进而影响课堂教学和正常的工作.2.多次努力后效果不好,他就悲观失望.反正学生也不想学,上课经常捣乱,你不仁我也不义,干脆课前不备课.急于求成,压力过大,睡觉经常做梦.幻想增多,希望自己有超人的能力解决学生问题.4.表现冷漠,多次处理学生关系后,发现学生没有进步.但是无法逃避,只能胡乱处理,觉得无助无望,只好以冷漠的方式反应.

   总之,大学生支教对留守儿童在教育和情感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留守儿童中大部分能够与支教大学生成为很好的朋友,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的父母的关爱而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的产生.但也不可避免的是大学生支教也会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总体效果上这些负面效果也可以容忍,但是也是需要进行改善的地方.

   3,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

   在政策体制上,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同时,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弟以切实的市民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同时,政府要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4】要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在教育体系上,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同时要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校配备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会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寻找温暖和友谊;鼓励留守儿童多与爱学习,守纪律,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交朋友;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俱乐部,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5】重要的是,应教给他们自我发泄,安慰,调节的方法使他们充满自信,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

   从家庭教育上,要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父母外出务工时,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情况,包括电话沟通,书信联络等方式.同时,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以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从社会职能上,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体系.广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建立健全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体系, 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医疗,日常生活等系统服务.

   4,关于支教大学生在面对留守儿童时的若干建议和意见:

   重视自己的桥梁作用,将当地现状与外部社会连接起来.让孩子们对外界,对城市多一些了解,少一些陌生;多一些希望,少一些迷茫.

   要有充分的准备,了解支教所在地的各方面状况,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当地的不足,将孩子的全面发展作为支教的重中之重.

   摸准心理合理地诱导,孙晓军等.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 1:71-79

   .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 教育科学研究, 2002, 11:11-14

   . 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与教育对策.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5(10):31-32

   . "留守儿童"的孤僻心理. 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8, 1(6):24-24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教育研究, 2004,10:54-56

   The survey repor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 in area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bstract: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studies are most only stay in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tself, but ignore the important and the contact group, the teacher of college education. therefore, through the research that surveying Mental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teacher of college education in left-behind children area, we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e effect and give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left behind children; status; influence; advise;

   浅谈大学生创新人格研究现状

   高媛媛 唐光蓉

   (心理中心,应用心理学)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因而塑造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挑战性使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创新人格的内涵,特征,结构做了阐释,并有针对性地总结了关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字:大学生;创新人格;内涵;结构;培养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它需要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需要一切创新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更需要具创新人格的大学生[1].所以,大学生培养模式要突破以往的平面培养模式,从其人格创新开始,完成向立体模式的转换.当代大学生为了满足将来社会和工作的高要求,必须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2].

   1.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含义

   人格(Personality) 一词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有多种解释,认真总结,人格就是个体在先天物质遗传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它实质上是由体格,精神,能力,经验,气质,意志,品质等特性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更是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创新不仅是一种能力特征, 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开展创新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心理保障.创新是人的本能, 人人都有.但人的创新性却是潜在的, 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人的创新能力能开发到何种程度, 取决于他的创新精神[3].

   在心理学中,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素质中比智力素质更为重要的方面[4].创新人格是指由个体内在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所协调统一构成的较为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总和.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 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

   创新人格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中, 有其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善于质疑和大胆的创新意识;较高的成就感;勇敢坚强的意志;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2.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基本特征

   创新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创新过程必然需要有个体的一些独特的人格品质参与.自从50 年代以来, 许多研究者认识到创新力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智力, 也不单纯是由固定的理性方面的因素所组成, 还受到人格结构中一些因素的制约.

   由于人格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采用研究方法的理论根据不同, 加上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年龄,知识水平,生理心理成熟程度的差异, 衡量创新力的方法也各异, 致使创新人格的特征具有多样性.综合国内外迄今为止的大量研究和论述, 创新人格特征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5]:坚毅的精神;富有幽默感;高敢为性;高成就动机;独立性强;低焦虑.

   其他研究表明, 受身心基础与知识储备的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应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 1) 高主动性. ( 2) 高独立性.(3) 高坚持性.持之以恒,遇挫不馁是所有创新成功者共同的人格特质, 这一点对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6].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在1980年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将创新的一般人格特征概括为十个方面: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有抱负;不轻听他人意见;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虽然创新活动是许多复杂活动的组合,但是, 具有上述人格特征的人往往都表现出了更强的创新能力.因此, 开放性,独立性,严谨性,坚韧性是创新人格的根本特征[7].

   3.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结构

   3.1大学生创新性人格品质心理结构及具体的外显特征

   根据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结论, 并结合我国的文化和大学生的具体特点,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归纳, 进一步的因素分析, 有研究者架构出了当代我国大学生创新性人格品质心理结构及具体的外显特征图(图1).

   图1中,大学生创新性人格品质包含了三个系统: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和调控系统.动力系统是创新性活动开始的基础,表现在个体身上主要是对事情的热情,好奇心和敢为性;保障系统是其完成创新性活动的有力保障,具体表现为勤勉,专注,自信心和开放性;调控系统检查,修正,调整着创新性活动的过程,表现在个体身上,主要是乐观,坚持,反思性和容忍性上.以上几个方面代表了当代我国大学生创新性人格具体的外显特征,认识它们使我们对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更具方向性和效果性[8].

   3.2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

   有研究者从四个维度对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进行分析.

   (一) 人格特征.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人格特征属于素质要素中的潜能部分,比较稳定,难以察觉和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同时人格特征对其他某些显性素质如思维特征,知识,社会能力等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调节效能,因此人格因素与高创新力密切相关.

   (二) 思维特征.我们把创新型人才所应有的思维特征称为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代表创新型人才的思维特征.

   (三) 学习素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邹东涛先生曾提出:"I"字形人才知识专而不广博." —"字形人才知识宽而不专"+"字形人才既有广博的知识,又在某一领域有较深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敢于出头,冒尖,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字形人才才是创新型人才.

   (四) 社会能力结构.创新人格是一种外显性的能力,能够保障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社会能力主要表现为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9].

   基于以上分析,有研究者构建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模型:

   4.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对养成健全人格,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现状, 我们应努力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陈方[10]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中不利于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因素, 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来增进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实效性.①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② 改革教育内容, 增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比重.③ 更新教学方法, 体现多样性和现代化.④ 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激发和保护创新意识.⑤改善教育环境, 营造自由,论文范文的创新氛围.

   此外,陈弘和章小纯[11]提出,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的途径有:①树立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的教育理念.②营造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办学氛围.③探求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的运行机制.另外, 营造创新氛围应注意三个方面: ①致力营造宽松,争鸣的学术环境.②营造宽容,允许失败的研究环境.③营造鼓励竞争,发展个性的人际环境.

   赵冰洁指出,创新人格的培养, 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 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意志品质, 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2. 营造论文范文气氛, 实现个体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3. 尊重孩子的个性.4. 避免不良人格的形成[12].

   谭平等学者也认为,培养创新人格除了需要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来保证个体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以外,还需要一些充满自主的创新实践活动来激发其论文范文,推动其创新,必要的社会支持作用在形成年轻一代创新人格动力特质中的巨大的支撑作用[13].

   参考文献:

   [1]桑春红.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中国人民大学

   [2][8] 李存峰,曹光法,葛明贵.当代大学生创新性人格的心理分析与培养.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王芳.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人格及其培养初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4]肖文学.大学生创新人格及培养路径探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资环学院

   [5][12]赵冰洁.论创新人格及其培养. 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

   [6]谭洪波,栾海清.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策略. 扬州大学经济学院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7]张金华.浅论创新人格的培养.岳阳市教科所

   [9]房国忠,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10]陈方. 论创新人格及其培养.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1]陈弘, 章小纯.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湖南中医药大学

   [13]谭平.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人格动力特质及其形成条件.三峡大学教育学院

   Abstract: 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cre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are the key points of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o shaping the innovation talented university students is the challenge mission times give to teachers. The current study shed light on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of creative personality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Besides, we sum up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bout how to cultivate creative personality.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creative personality; structure cultivation; connotation

   就业与考研的选择研究

   何敬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测量工程系)

   摘 要:本文针对本科毕业生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考研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了总结,预计了考研的成本和收益,根据对比结果并结合毕业生自身的特点给出了如何在就业与考研之间进行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考研;选择

   1 引言

   一般而言,与人生关联度越紧密的事情越容易成为两难,因为存在着这样一个铁定的前提:人生是有限的,不能复制,不能重来[1].于是,任何有关于人生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大四学生来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还是一方面想早一步进入社会,为家里分担,离开论文范文塔一方面又被招聘单位的高要求望而却步,不甘心目前的定位.一边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边是日趋激烈的考研竞争,究竟哪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呢?

   随着高校的扩招,现在上大学只能获得进入社会的入场券,并不能保证获得很好的工作.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依据文凭,而是更看重能力,即从学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2].总体来说,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两点:第一,高失业率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第二,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长导致理想职位的竞争度增大.

   考研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市场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动辄就要硕士以上文凭;二是研究生扩招比率逐年提高,大大超过本科的增长率.第一点是压力,不得不考研,因为理想的工作需要理想的文凭.第二点是条件,即大量的扩招使考研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虽然扩招,但招考和人数也在增长,其录取的比例并不因此而有多大的提高[3].而更重的是复习考研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中又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如果两线作战,既找工作又考研,这是很难兼顾的.

   对于考研还不得不考虑这几个问题:一是考上了要学三年,三年以后的就业形势如何?二是有的同学没考研却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我三年后出来如果找不到比他好的工作,我会怎么样?三是如果考不上怎么办?一直考下去,还是找工作?一直考下去,如果还考不上怎么办?如果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好怎么办?

   3 就业与考研的选择

   逻辑地看,任何选择都是以一定的利益取向为参照的[4].因此,考研与就业自然也是以个人的利益取向为选择依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所要选择的事物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常常会产生焦虑[5].而且这两者基本上又是同时进行的,并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就业与考研就成为历年来困惑毕业生的一个两难问题.

   考研除了支付时间成本外,还得考虑到两个变数:考上与考不上.如果考上了,还有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个边际效用问题.

   这就是说,当读研的人数很少时,其边际效用为大,二者成反比;当读研的人数增长时,尤其像现在这样迅猛增长时,你可能会想到毕业后的竞争激烈程度,那么读研预期的边际效用可能将随着在读人数的增加而递减.

   如果考不上,那么其机会成本与心理成本将增加,如果此时去找工作,机遇可能减少了许多.如果你看到那些成绩不如你的同学找到了比你好的工作,你的心理成本将上升.其次,如果你准备明年再考,对挫败的恐惧也会增加你的心理成本.

   面对这些疑虑与困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

   (1)设定目标.作为目标的实现者自己对这个设定的目标有没有认同感,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则目标难以实现,起码会使实现的过程少了许多快乐.如果能够实现,却很难充分享受实现所带来的快乐.因此,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和定位应该根据自己的长处和爱好来决定.

   (2)降低期望值.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正逐渐从身份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在本科学历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学历所包含的价值量正在逐渐降低,而对于能力的价值预期正逐渐提升.当今大学生就业已没有了什么特殊性,已进入了"大众化就业"时代,学校也不是专门培养什么"精神贵族"的,而是培养有知识且素质高的普通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样降低了层次,但可以减轻压力,而且有助于及时肯定自我.

   4 结语

   考研与就业,看似两难,其实不难.关键在于你的人生目标定位,如果过于追求完美,不允许出错,则势必在面临选择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你不过于追求完美,而是追求过程的乐趣,则面临选择时,你会果断地做出决定,不会过多考虑这种选择的得失,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不可知的,一切要在实践中检验.

   参考文献:

   1,许芳. 组织行为学原理与务实[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段玉强. 大学生就业指导[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3,韩惠茹. H省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系统分析和对策研究[D]. 河北工业大学, 2006.

   4,吴健安. 市场营销学[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5.

   5,科尔曼. 社会理论的基础[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0.

   Research of the choice between employment and entrance

   He Jing

   (Faculty of geo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urveying Engineering)

   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choose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graduate employment or choose one's deceased father grind the issue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is summarized, and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were expec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s and how to choose between one's deceased father grind the suggestions.

   Key words:employment; entrance; choice

   对大学生另类爱情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胡召起2 向娟3

   (2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3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摘 要:另类爱情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中已不少见,但现有对爱情观的研究却较少有对另类爱情观的深入研究.本文以大学生另类爱情观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大学生另类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另类爱情观特点,进而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另类爱情观的特点提出了几点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另类爱情观 ;爱情观;

   1,问题的提出

   爱情一直是人类永恒的一个话题,她可以说是我们众多情感中最重要的感情,美好的爱情会激发我们的动力和潜能,让我们感受幸福的同时,激励我们追求更积极的人生,大学生时代正是美丽爱情之花盛开的季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当代大学生爱情观较传统爱情观也有了很多变化,部分大学生可能会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并不清晰,加之缺乏健康爱情观的指导,导致在恋爱中出现不少价值取向的扭曲和道德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1].所以爱情观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而且还要注意对错误的爱情观进行矫正与指导,最终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爱情观.李建伟,王志坚,栾小倩,曹光海等人都对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过研究,但他们都忽视了对与传统不同的或与众不同的爱情观及错误的爱情观的研究或很少涉及;特别地是有人分析了爱情偏离现象,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偏离,感情功利化,婚前性行为比例高等[2],但该研究所指爱情偏离也仅限于不同性别,同年龄,方式正常的爱情范围之内观念与行为的偏离.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爱情观,搞好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弥补传统爱情观调查的不足,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与传统不同的或与众不同的爱情观特别是错误的爱情观进行调查并予以分析研究.

   关于另类爱情,有人认为是超越了世俗界限,越过了规范下的合理与接受,与传统*相悖的爱情,包括论文范文机器,*与野兽,同性之间的爱情等[3].为了调查及研究时表述的方便,我们引入另类爱情观这个概念,我们在这里用它来表示人们对那些与传统不同,与众不同的特别是错误的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总的态度.关于另类爱情包括的种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包括同性恋,老少恋,姐弟恋,网恋等,而这种不同的理解本身就是衡量另类爱情观的一个标准.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象为25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大一231人,大二,大三学生分别为16人,3人;女生占44.1%,男生占55.9%;调查对象分散在各个专业,其中文科103人,工科,理科分别为88论文范文99人.

   2.2研究过程

   采用问卷法进行研究,参考传统爱情观调查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从多个维度制定了自己的调查问卷.在进行调查之前,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预测:当代大学生的另类爱观可能较大程度地突破前人在相关问题上的看法,应该能极大地反映出当代的时代特色和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选取250名在校大学生施测,然后统计分析测试结果.

   3,研究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了当代大学生另类爱情观的现状:

   (1)对另类爱情包括范围的看法较为一致.由表可知大学生心目中的另类爱情集中于严重偏离*规范或会产生极恶后果的几种爱情上,认为某种爱情是否属于另类爱情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这种爱情的接受程度.

   表1认为另类爱情包括的种类

   论文范文爱 同性恋 网恋 跨种族爱情 老少爱情 姐弟恋 99.2% 70.08% 19.69% 16.93% 56.30% 15.75% (2)观点大体与社会主流观点保持一致又极富时代特色.

   由表2可见,大学生对同性恋,老少恋的理解接受度大致与社会大众的看法一致;有特色的是大学生对姐弟恋和网恋的看法,这体现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开放度和网络交友恋爱的深入人心,反映了信息时代的特色.虽表中数据来源地各异,可比性不是很高,但却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

   表2大学生和社会公众能理解接受另类爱情者比例的对比[4]

   同性恋 老少恋 网恋 姐弟恋 大学生 52.4% 53.6% 76.2% 84.25% 社会大众 47.1%① 51%② 58.09%③ 54%④ (3)想法较单纯而不现实.很多人认为只要真心相爱就能长久,体现了论文范文大学生群体过分信任爱情的力量,过于理想化,较少考虑到社会现实.

   表3另类爱情能持久吗

   只要真爱,就能长久 不一定 不现实,不能长久 36.61% 5.43% 27.17% (4)接受度较高,对发生在自己和他人身上的另类爱情的接受度有明显差异.由表4知对每种另类爱情的接受度都很高,但认为另类爱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例却很少.类似地,表5中很多大学生默许朋友的另类爱情,但很少有人选择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另类爱情进行下去.

   表4另类爱情的接受度与可能性

   ①最不能接受的另类爱情是 同性恋 忘年恋 姐弟恋 都能接受 50.79% 14.57% 6.69% 4.8% 2.36% 27.95% 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 绝对不可能 可能性较小 可能性较大 35.43% 29.92% 5.88% 表5怎样应对另类爱情

   ①当另类爱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 将另类爱继续下去 设法使之正常化 坚决抵制,极力扼杀 29.92% 25.59% 26.38% ②当另类爱情发生在朋友身上时 理解尊重其选择 不发表意见 劝说其改变 19.77% 53.48% 13.95% 6.52% (5)较为理性又富于个性,有时对他人的看法考虑较少.50%的人认为具有另类爱情观的人是否接受心理疏导与治疗要视情况而定,57.87%的大学生选择拒绝同性追求者但可以做朋友,26.74%的人认为同性之间的感情是被误解了的友情,41.42%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的形成与成长影响有关,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另类爱情观的理性方面.相反地,27.52%的学生认为爱就是爱没有性别差异,26.36%的人认为年龄不是问题,杨贵妃似的老少爱情也是爱情则体现了大学生另类爱情观的个性方面.42.63%的人认为另类爱情只影响爱恋双方以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 ","坚持自我"等观点则体现了大学生有时较少考虑他人的看法.

   4,原因分析与讨论

   大学生另类爱情观现状如此的背后有着许多深层原因,下面作简要的分析:

   (一)环境因素

   个体处在环境中,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相互作用,外部环境对个体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全面繁荣对人类的思维和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因为物质的深刻变化必然催生意识的改变.市场经济的这种发展既会诱发拜金主义,金钱至上,利己主义等不良观念,又会使思想进一步开放,破除残余落后思想的束缚.物质的高度追求和观念的不断变化与开放,促使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另类的爱情观.

   (2)文化环境:

   ①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封建纲常*禁锢了人的思想,但其仁者爱人,宽容待人等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有利于使人们换位思考,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这种正统思想的影响可能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另类爱情观仍较假设保守的重要原因,也是形成大学生对另类爱情接受度和理解度很高,但不支持也不能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②西方文化和国内大众传媒的影响.西方文化的深入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的思想解放,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渗透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观念.再加上国内大众传媒对另类爱情的渲染,宣传以及戏剧化等,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另类爱情的接受理解度提高乃至敢于追求另类爱情.

   (3)科技环境:科技的进步.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的流通,使社会更加开放的同时,为人的交流由现实交往向虚拟交流跨越,网络的普及使网恋能被大学生普遍接受,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色.

   (4)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及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大学之前偏重于文化知识教育,往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更不用说爱情观的教育.另外,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也很少涉及爱情领域.这些都造成了部分学生爱情观的偏差,追求另类爱情.但我国长期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爱情观教育方面会取得一定成就,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另类爱情观较为理性.

   (二)个体内部因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个体内部因素对另类爱情观的影响更加重大,客观分析,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强烈的情感需要与现实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在大学里,人际交往,考试,学习,就业等问题都给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5],又身处陌生的环境,学习任务相对轻松,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很多,如果不能适应这种环境的话,孤独感,无助感,迷茫感就应运而生,渴望建立一种密切的社会关系来应对孤独寂寞,渴望得到爱情.但爱情观的不稳定与对爱情理解偏差可能激发另类爱情.这也能解释大学生另类爱情观的单纯而不现实.

   (2)个体家庭环境.90后一代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相对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大多任性,较少考虑他人感受,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另类爱情观多富于个性,有时较少考虑他人的原因.一些长期遭受家庭暴力或经历像父母离异这样重大家庭变故的孩子可能会形成歪曲的爱情观,也可能较多追求另类爱情.

   (3)跟风从众心理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本来自身是不认同另类爱情的,但在一些相关媒介的影响下,更多的是在同龄人的影响下就逐渐接受另类爱情了.

   (4)寻求新异刺激的心理(求异心理)的影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断乳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渴望实现自己的独立成长,但独立潜伏着孤独,成长伴随着苦恼与惆怅[6];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丧失情感依托,产生寂寞空虚心理,为了缓解这种心理带来的精神压力,他们往往寻求情感上的新异刺激,追求网恋,同性恋,老少恋等.

   原因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分析了.

   5,结论及对策

   总结调查结果可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另类爱情观现状较先前预计的更为理性,合理,在大的方向上是正确的.以上的分析都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爱情观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就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另类爱情观特点提几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价值观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纠正大学生的错误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应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认知教育.通过课堂,讲座,宣传栏,传单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西方文化中消极部分的危害性,大众传媒的煽动性,认识到另类爱情可能会带来的各种危害.

   爱情观教育.要充实大学生爱情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内容,最好能使之逐渐发展为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以便对大学的爱情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发挥团体活动的作用.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举办各式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经常进行团体辅导,增加他们的社会连接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增加各种学科竞赛的数量,充实大学生的生活,以转移他们的注意焦点,缓解大学生的寂寞空虚之感.

   个别辅导.要有规律地进行大学生爱情测评,及时发现爱情观严重偏差的大学生,对他们要进行个别的关注和辅导.

   谢辞:衷心感谢杨兴鹏老师和张涛老师的悉心指导与热情帮助,感谢所有为此次调查提供帮助的同学们.

   参考文献:

   [1]罗琼.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研究.[硕士论文].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2017

   [2]关青.大学生爱情观及爱情行为偏离与矫正.现代教育管理.2017(3):98

   [3]李小珍.电影世界里惊世骇俗的爱情-中外九部电影另类爱情观概述.电影评介 zdiao./vtest_effect.asp?testid等于2882085

   ②资料源自1diaocha./Survey/SurveyResult_36804883820354.html

   ③资料源自 ?zhijizhibi./questionnaire/263400096/analysis?scroll等于2

   ④资料源自 blog.renren./share/249356825/779034548

   [5]吴继霞,黄辛隐.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174

   [6]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6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alternative?views of love

   Hu Zhaoqi2 Xiang Juan3

   (2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Counseling centre 3Faculty of Geo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bstract:Alternative?love isn't rare?amo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the existing?research?on the?views of love don't h论文范文e depth study of an alternative?views of love. This paper choose the 论文范文ic on students' alternative views of lov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lternative views on love through the survey ,?causes?are discussed?and then .At last ,we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resul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alternative?view of?love ;view of?love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9

   李绍军 卢立宝

   (体育科学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摘 要: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和生理生化角度归纳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因,构建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模式,科学的阐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运动方式.

   关键字:心理健康;体育运动;归因;运动方式

   1.引言

   体育运动是社会活动的缩影,学生在体验丰富多变运动刺激的同时会体验到几乎与参加社会活动相同的精神磨砺和心理冲击,无论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还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都会对心理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2.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从学生个体来看,参加体育运动能否取得良好的心理效益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在运动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悦.运动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若是学生不能从体育运动中体会到愉悦感,运动就很难坚持下去,也就很难产生积极的心理效益.我国学者研究了大,中,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运动愉悦感对心理健康各项指标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的愉悦感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益[1].

   运动愉悦感是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中间变量[2].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3.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运动方式

   3.1调控大学生心理健康运动项目的选择.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运动的心理效益,首先要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因为学生最容易从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项目中体验到运动愉悦感;其次要尽量选择有氧运动,腹式呼吸运动,封闭式运动,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等[3].

   3.1.1孤僻,内向,自私,不善于交往的学生,可以选择三大球(篮,排,足)等集体性体育项目,这些集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使学生逐步适应与同学的交往.

   3.1.2浮躁,冲动,易怒的学生,可以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项目,这些运动要求持久的耐力和超强的耐性,可以增加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3.1.3自大,虚荣,偏执,自负,自恋的学生,选择难度较大的项目,如:马拉松长跑,啦啦操等或者选择具有竞技性的项目并且找实力超过自己的对手进行比赛,通过感受挫折来减缓学生的不良情绪[4].

   3.1.4遇事心慌,易紧张的学生,可以选择比赛类的项目,如:三大球(篮,排,足),三小球(网,羽,乒)等,通过沉着冷静的应对复杂多变的比赛来提高心理素质.

   3.1.5焦虑,抑郁,愤怒,慌乱等消极情绪的学生,选择娱乐性的游泳,慢跑等项目;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应选择没有竞争性的运动项目,如:户外运动,慢跑,快走等.

   3.2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运动负荷的控制.

   体育运动负荷的控制就是根据体育运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的控制.

   3.2.1运动强度的控制.

   大多数情况下,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益.研究表明:长期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可以治疗非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症,而大强度的体育运动会增加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体育运动中一般用心率作为衡量运动强度的训练指标.首先要了解的是最高心率,对最高心率一般采用的公式是:最高心率等于220-实际年龄.运动医学规定:大强度的运动是最高心率的80%-90%;中等强度的运动是最高心率的65%-75%;小强度的运动是最高心率的60%左右.

   3.2.2运动时间的安排.

   体育运动的时间安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次活动的时间;二是整个运动方案的持续时间.练习时间的安排应该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来确定,事先在运动计划中制定.在中等强度下练习的时间越多越长越容易体验到愉悦感,越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目前,有研究表明每次活动时间在20~30min之间,对情绪的调节是最积极有效的;参加8~10周的体育活动是取得心理效益最适宜的持续时间.

   3.2.3运动频率的设定.

   运动频率是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随着运动量(中等强度下:运动量等于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的增加,学生的运动技能逐渐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逐渐增强,体内的血清素,内啡肽和儿茶酚胺的释放也逐渐增多,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情感也会逐渐地增强.现在学者对运动频率的设定不是很一致,但是大多数所采用的活动频率是每周2~4次.

   4.结论

   通过体育手段促进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学生能否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运动愉悦感.学生在通过体育运动改善心理健康时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控制好运动训练的强度,时间和频率.要维持体育运动的心理效益并使之长期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形成科学的运动规律并且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7.20(3):235-238

   [2]赵夏娣.运动与心理健康[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6:200

   [3]黄希庭,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359

   [4]杨亮.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体育运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2):88-90

   Sport and Mental Health Research

   Li Shaojun Lu Libao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oint of view sums up the sport due to the promotion of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campaign to build a model of scientific exposition of the promotion of mental health movement. Keywords: mental health, sports, attribution, movement pattern

   行为金融学在健全西南交通大学生投资心理的应用10

   李柯陶 何鲁 李朔 刘雪林

   (心理中心,应用心理学)

   摘 要: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对西南交通大学各专业的同学投资心理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深入.通过个案法,即作者本人在证券市场的投资实验来验证各种错误的投资心理出现概况.最后通过访谈法,对专业人员和教授的访谈以及对专业着作的查询,得出了一些基本的健全投资心理的建议.

   关键词:西南交通大学生;投资;投资心理;影响因素;建议

   前言

   投资是一种追求未来货币的增值的经济行为.换言之,投资就是牺牲当前的某种或某些利益换取未来的某种或某些更大,更长久的利益.现在人们所研究的投资类型主要有金融投资,创业投资,以高等教育为中心的自身素质的投资.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从发展心理学观点来看,大学生大多处于成年早期,在个体的一生发展中期定位作用,几乎决定了个体终生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自我统一性逐步确立.促使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固.所以,在这一时期里,是否能建立完善的投资心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时期.

   对于大多数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证券投资以其受众性广,接触易以及由网络工具带来的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成为其首要的投资对象,甚至有调查显示有14%的大学生有过股票投资经历.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大学生毕业工作后,必然面临处理各种经济问题.但是由于经验少,专业知识缺乏,极容易在投资行为中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框定依赖,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0.049 0.63 0.321

   0.136 0.63 0.234

   0.025 0.765 0.21

   0.074 0.914 0.012

   0.691 0.222 0.087

   0.432 0.482 0.086

   0.222 0.506 0.272

   0.753 0.198 0.049

   0.284 0.593 0.123

   0.272 0.16 0.568

   风险倾向度计算根据公式(2),使用EXCELL 函数方程进行乘加计算.

   B 等于A × R 等于(0.243,0.550,0.207).

   风险倾向率等于(0.243 +0.550×0.6) /(0.243 +0.550 +0.207)×100% 等于57.3%.

   信度分析可根据公式( 4 ) , 使用EXCELL 函数方程计算,K 等于10,Σ(σi×σi) 等于1.035,

   σK ×σK 等于3.326,α等于0.765.

   一般认为α>0.7以上,问卷调查的可信度较高.

   模糊目标函数值J 等于 B × D 等于(0.243,0.550,0.207)×(1,0.6,-1)T等于0.366,J的大小与整体风险趋向高低成正比,B 越大,J 越大 .

   模糊控制量根据公式( 5 ) , 使用EXCELL 函数方程计算得:

   C 等于(0.1410,0.1700,0.1145,0.0614,0.0207,0.0575,0.1177,0.0140,0.1143,0.1893)

   2.1.4问卷结论

   1. 对于调查问卷第10项,身为还未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大学生们有敢于冒险的精神,可是因为还没有足够的资本进行投资,所以更多的人倾向于投资40%-70%.

   2. 从调查问卷第12项可以充分看出大学生涉世较浅也有冲劲,对事件结果的预期往往会很美好,所以在面对突发情况是往往积极乐观.

   3. 对于调查问卷15,16项,因为大学生一般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遇事较理性,在投资中选择收益一般但风险相对也小的金融产品进行投资.

   4. 在调查问卷17项中,许多人选择当短期内没有明显论文范文变动的股票是会耐心等待,而通过模型计算显示此调查的结果不可信.

   2.2个案法

   2.2.1被试

   笔者本人从2017年3月14日至2017年11月7日亲身投身股市的投资经历,作为研究样板.(因为资金问题,研究者本人只能选择虚拟投资平台进行投资操作.经过筛选,叩富网平台因其专业性强与操作与现实生活中相似度高等特点作为实验平台.但实验数据与现实生活中实际投资存在一定差距,本研究只取一些数据用以研究之用,实际投资并无多大参考价值.)

   2.2.2结论

   作为一个缺乏经验的新手,健全的投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初级投资者极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即使了解了众多陷阱和误区,实际操作中却很可能避免不了犯下这些常见错误.

   2.3访谈法

   2.3.1被试

   被试为有较深投资经验的大学生,通过对其采访了解对投资经历较少的大学生投资者提供必要的投资经验和理论.

   2.3.2访谈内容

   地点:网上 时间:2017年11月 采访对象:黄磊 采访人:何鲁

   2017年4月以来,我国股票市场指数一路走跌,股市哀鸿遍野.许多散户损失惨重,资金被严重套牢,此时,我了解到一个好朋友这段时间在股市里小赚了一笔,这让我比较惊讶.首先,大学生炒股的不多,能赚钱的更少.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情况,我对他进行了采访.以下为我们谈话录.

   问:你好,好久不见,最近股票投资上做得怎样?可以谈谈你对投资股市的看法吗?

   答:市场终究是市场,不好战胜啊!这几个月基本没有赚钱.我自己是坚持长期投资

   短期事件无法预料

   问:作为一个已有一定股龄的股民,你对初入股市的投资人有什么建议吗

   答:一定要确定这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定良好,能长期盈利,行业竞争小,要对自己买的公司相信,不动摇

   问:对啊,避免羊群效应,跟风往往遭惨

   答:只要是不影响公司经营的事件,可忽略之

   问:那么在关注与股票发行公司有关的信息时,你有没有侧重?比如政策,行业状况

   答:我个人非常看重财务报表,近十年的财务报表都会拿来看一看

   问:也就是说自己分析报表很重要

   答:以及拆股分红状况,公司股本可增可减啊,股本少了对公司不利.同时公司还可能回购股票,只有公司盈利才会回购自己的股票,但是在中国比 较特殊,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中国的政策是,回购的股票必须注销而不能当成资产计入财务报表内

   问:这些建议和看法很有见地.你可以谈谈你购买股票的初衷吗?

   答:主要是书籍对我的影响,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我认为钱放在银行里在贬值,特别是如今通胀这么高

   问:入市有风险,你应该清楚

   答:风险要想办法降低,做什么事没风险呢

   问:为了减小风险,你是如何操作的

   答:只买结构简单的公司,盈利稳定,有竞争力的公司 :坚持长期投资

   问 :有没有遇到持有股票价值大跌的时候?

   答:有啊

   问 :损失了原有资本多少比例?

   答:10%,他跌就买

   问 :很大比例,当时心态怎样?如何处理的

   答:没什么,感觉我的成本在降低

   问:你确信回调的时候你能全部收回?

   答:嗯

   问:当时是大盘普遍下跌吗,记得是什么时候吗

   答 :不是的,是调整期,今年5月吧

   问一般你会持有一只股票多久呢

   答这个说不准,达到心理预期了就卖.不要跟风,股票跌得越厉害,反弹时也越厉害.只要不急用资金,坚决不割肉

   问谢谢你和我就投资问题探讨了那么久,相信你在未来的投资中会取得更大的收益.

   建议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丰硕的成果,我国渐渐步入了"金融时代",投资理财ৎ

大学生的爱情观:康大翁楚歆老师主讲《大学生爱情观》,广东省思政课评估专家韩光道教授随堂听课

4;为一门人人都应学习的必修课.然而就在交大进行的投资问卷调查来看,交大学生财务状况主要表现为每月略有结余,无负债,无投资,具有一定的流动资产,资金来源主要是勤工助学和父母打钱.然而交大大学生投资观念的现状不尽理想,主要表现为对个人理财知识和理念缺乏了解,同时对理财不够重视,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些问题已在上边调查结果分析中提到.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勤俭节约稳健当先.大学生很多都谈不上财务独立,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主要的资金需求就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故大学生遵循的理财原则应为勤俭节约,稳健理财.在支出方面要进行严格管理,不与人攀比,不爱慕虚荣,形成节俭的宝贵品质,同时也能够更有效地积累净资产.在投资方面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有闲置资金可以适当学习投资,但一定要注意风险.

   2.关注对账单,慎用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容易助长人们的消费,甚至是养成不良消费习惯.受还款能力所限,论文范文的债务一旦无法偿还,对学习生活一定会有所影响,甚至会造成学生家长的财务压力.建议使用论文范文的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具体做法可从关注对账单开始.只要开始关注自己的对账单,就能够有所发现.对账单应集中管理,以便于分析,有时间的话应动手列出汇总表格.一方面可以观察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否合理,能否改进;另一方面可观察是否发生利息论文范文,即产生成本,同时学习了解论文范文的计息方式,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3.学习金融知识,认识理财工具,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急于尝试进行投资,希望早日积累投资经验,帮助自己日后能够投资获利.投资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准备,不可轻易投资.首先就是要认识和了解投资工具.如果是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或是准备将来从事金融领域工作的学生,可结合学业课程进行系统学习,结合书本知识观察市场行情.其他专业的学生可在业余时间学习投资工具的基础知识,从图书馆入手,阅读相关书籍,然后再结合市场行情进行观察.大学生可以参加一些金融理财行业内相关的知识讲座,多接触实践中的投资信息.建议大学生从股票,基金,债券等基本的投资理财工具入手,从基本的基础知识入手,熟悉其特点与方式后可利用自己的闲散资金进行实践体会,但最基本的原则是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坚持稳健策略,不能急功近利.

   4.理财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积极学习科学合理的理财观念,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对当前大学生来说是有必要的.同时,大学生也不能忘记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影响自己的学业与课程,不能过度沉迷于理财与投资.另外,就是要做好理财的心理准备,理财并不像很多大学生所想的一样是一夜暴富或一劳永逸的,理财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参考文献]

   [1]投资.百度百科[DB]. baike.baidu./view/7581.htm

   [2] 王新海,李石山,何满辉.电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的建立与检验[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

   [3]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4]陆剑清.行为金融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

   [5]彼得·林奇,约翰·罗瑟查尔德,刘建位,徐晓杰.战胜华尔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6]彼得·林奇,约翰·罗瑟查尔德,刘建位,徐晓杰.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8]金融行为学.百度百科[DB]

   baike.baidu./view/136505.htm

   The Application of Beh论文范文ioral Finance about Sound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towards Students rom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Li Ketao, He Lu, Li Shuo, Liu Xuelin)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of students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through some deep observations and survey analysis. By the use of case study towards the author, the readers can h论文范文e a better acknowledgement of various mental errors in investment market and take a lesson from the author. Finally, the authors consult a number of investment books and invite some experts and professors to e up with many useful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und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Key words: the students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investment,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suggestion.

   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认同和接纳度11

   梁敏洁 陈剑蓝

   (心理中心,应用心理学)

   摘 要:研究以当代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认同以及对于心理咨询结果的态度.结果发现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意义评价较高,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地点,论文范文,提供的服务还不太清楚.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同学态度比较积极,而对于自己接受心理咨询却比较抗拒.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咨询;认同度;接纳度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生存,考研,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严重化和上升的趋势,因此对部分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迫切性也极具增强.心理咨询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前期对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了解,不难发现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除了受咨询机构和咨询师的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学生本身对心理咨询的认同和接纳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同和接纳度的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某综合性大学进行匿名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回收有效率为93.3%.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前期与在校大学生,心理专业老师的的交流,多方了解其对高校心理咨询的粗略态度,并且在大量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严格程序自行编制自编《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同和接纳度的调查》问卷,共17个条目,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对心理咨询中心信息知晓情况,对心理咨询的接纳度等.

   1.3 统计方法 将测试数据输入excel表格后,应用SPSS 17.O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对心理咨询的认同:

   2.1.1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情况

   表 1 对心理咨询认识情况

   题目 是(%) 否(%) 不知道(%) 是否同意有些心理问题无法完全凭自己能力消除 66.7 19.0 14.3 是否认为去心理咨询是说明自己有问题,是很丢脸的事 14.3 64.3 21.4 是否认为去心理咨询就是精神病 0 95.2 4.8 是否认为心理咨询只是聊天谈心 26.2 52.4 19.0 由表1可知,绝大部分同学已经认识到了有些心理问题无法完全凭自己能力消除,95.2%学生在"是否认为去心理咨询就是精神病?"这个问题中对心理咨询行为持正面态度,在被问到是否认为去心理咨询是说明自己有问题,是很丢脸的事,有64.3%的学生回答否,这说明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比较客观.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半数的学生知道心理咨询与聊天谈心不同,这说明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2.1.2对心理咨询意义的认识:

   调查显示,当被问到如何看待心理咨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心理咨询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总共占了85%,而认为心理咨询完全不重要的仅占了9.5%.

   2.1.3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信息知晓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知道学校有成立心理咨询中心,有接近半数的学生知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服务,但是只有9.5%的学生知道心理咨询中心的具体联络方式,33.3%知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具体地点,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的情况还不太了解.

   表2学生对心理辅导中心信息知晓情况

   题目 是(%) 否(%) 是否知道学校有成立心理咨询中心 73.8 26.2 是否知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提供的服务 45.2 54.8 是否知道是否知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具体地点 33.3 66.7 是否知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具体联络方式 9.5 90.5 2.2对心理咨询的接纳

   2.2.1遇到心理问题时寻找帮助对象的情况:

   由表3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绝大部分同学选择自己处理,这部分人占了40.5%.除此之外,有35.7%的同学选择向同学或朋友求助,其次是向父母亲人求助,最后才是心理咨询老师,仅占了7.1%.

   2. 2.2如果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是否会寻找心理咨询的帮助:

   当被问到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会不会来心理咨询寻求帮助时,有64.3%的同学认为不会寻求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帮助,只有35.7%同学会选择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2.2.3学生不寻求心理咨询的原因

   从表3可以看出,当被问到出现心理问题为何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时,有61.9%的同学认为是因为自己问题不严重,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说明学生认为要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才需要进行咨询,对心理咨询还存在误解.其次有16.7%是因为担心心理辅导中心老师不能替自己保密,也有14.3%的同学觉得学校的咨询是免费的咨询师不会用心帮自己,这说明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对心理咨询老师不太信任.最后还有7.1%的同学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易在周围人群中造成议论,说明大家对心理咨询还是比较抗拒.

   表3学生不寻求心理咨询的原因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

   百分比 有效 担心心理辅导中心老师不能替自己保密 14 16.7 16.7 16.7 问题不严重 52 61.9 61.9 78.6 觉得学校的咨询是免费的咨询师不会用心帮自己 12 14.3 14.3 92.9 接受心理咨询易在周围人群中造成议论 6 7.1 7.1 100.0 合计 84 100.0 100.0 合计 42 100.0

   2.2.4学生对同学,朋友去心理咨询后的态度

   表4对于身边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的看法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 44 52.4 52.4 52.4 他们跟平常人一样 28 33.3 33.3 85.7 他们的心理不很健康 2 2.4 2.4 88.1 他们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10 11.9 11.9 100.0 合计 84 100.0 100.0 对于身边是否有同学接受过心理咨询,有26.2%的学生回答有.而在被问到对于身边接受心理咨询的同学的看法时,85.7%的同学对他们持肯定看法,其中有52.4%的人认为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33.3%的人认为他们跟平常人一样,只有2.4%的人认为他们的心理不很健康,11.9%的人认为他们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讨论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比较客观,但是仍有半数同学认为心理咨询就是一般的闲聊,这表示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虽然绝大多数同学知道学校有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类似机构,但是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同学知道其具体论文范文,可见对于学校对心理咨询的普及程度以及学生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部门需要大力加大该方面的宣传程度:首先,可以针对大多数同学面临的就业,学习,情感,经济等多重压力,开展各具特色的心理辅导服务,从内容和服务上吸引学生.另外,学校心理学老师老师们可以联合学校心理学会等组织机构举办一系列心理学知识普及讲座,提升大家对于心理咨询的了解,借机宣传自己一系列的特色服务,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知道可以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寻求帮助.[2]

   此外,尽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意义非常认可,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还是存在情感上的抗拒,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比较矛盾,这表现为当好友遇到心理问题和自己遇到心理问题时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不一致态度.大部分学生对于身边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同学看法比较积极,认为他们跟平常人一样,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而当自己遇到心理问题时,只有极少的同学选择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1]

   他们不愿意寻求心理咨询的原因主要是觉得自己问题不严重,说明学生认为要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才需要进行咨询,对心理咨询还存在误解.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担心心理辅导中心老师不能替自己保密或是觉得学校的咨询是免费的,咨询师不会用心帮自己,这主要是由于心理辅导中心行政功能与专业功能的矛盾所致.当前高校心理辅导中心隶属学生处等行政部门,因此在发挥专业功能的同时也要发挥行政功能,而专业功能与行政功能常存在交叉矛盾.例如,在汇报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时,专业咨询师需要保守秘密,这是心理咨询最基本的原则;而作为行政人员,则需要对学生"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如果"危险",就需要上报.由于社会压力以及其他方面压力,高校对学生安全采取原则是 "稳定"压倒一切.事实上,面对来访者,高校咨询师迫于行政压力,首先发挥的是行政人员作用,这造成学生在寻求专业帮助的同时,一直担心自己压抑已久的秘密会很快被大家知道."咨询师—行政人员"的双重身份导致学生对心理辅导中心不信任和抗拒.[3]

   学生对心理咨询认识的偏差和情感的抗拒,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不了解和不信任以及对高校心理辅导中心行政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吴家栋,王声涌,董晓梅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的调查[J].中国疾病控制杂志, 2017,(4):327-330

   [2]李丽.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与行为[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7,(6):91-92.

   [3]陈昱文,吴东梅,赵钰蔚,马利军.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调查[J] .医学与社会,2017,(2):83-85.

   The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Psychology Counseling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ltitude towards psychology counseling. Found they generally h论文范文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meaning of counseling, but when 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ounseling, they also h论文范文e some bias. Most of them are not so familiar with way to get the services. What's more, they just show agreements to other people, when it es to themselves, they feel kind of rejection to receive counseling.

   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度研究12

   陆钰彬 王琼琼 王淼 赵晋

   (土木工程学院)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三所高校的研究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把样本SCL-90得分与全国成人常模进行比较后发现,所取样本的多项因子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敏感度低于全国常模.也就是说,样本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水平.经过对调查对象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度进行分析,发现女性,独生子女,处于二年级,有工作经历的这几个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较大,但是除了第一个,其他群体获得的社会支持都是组间最少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为社会,学校如何有针对性的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四川省;

  

   调查概况

   调查的对象

   选取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为调查对象, 年龄为22岁至38岁,其中24-26岁占全体调查对象的67.6%,平均年龄(25.54±1.62)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由人口统计学变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三部分组成.

   1,人口统计学变量,由性别,出生年份,年级,学科,有无工作经历,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所在地等组成.

   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一90.Derogatis.L.R.,1973).该量表90道题,共分为10项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项目,用以测量个体的心理症状,从而推断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因子分与心理健康状况成反向关系.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道题.

   统计处理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研究者获取有效问卷968份.将样本整理后,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

   (1)将研究生SCL-90的结果与全国成人常模和人口学变量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2)将研究生社会支持量表的结果与人口学变量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3)通过Pearson 相关分析测量研究生SCL-90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调查结果小结

   研究生SCL-90量表结果分析

   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生的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并存在较高的显着差异(p﹤0.01);阳性项目均分低于常模,在统计上有显着差距(p﹤0.01).除了躯体化,抑郁和敌对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与全国常模有显着差异(偏执﹤0.05,其他因子p﹤0.01),其中,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均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敏感低于全国常模.本次调查中因子分≥2的人数(n等于335)占到调查对象的45.3%,其中,有中度或重度心理问题的,即因子分≥3的人数(n等于4)占到调查对象的8%.通过排序发现,无论是因子分大于等于2,还是因子分大于等于3,得分最高的前三项都是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

   表1. SCL-90结果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研究生(n等于) 常模(n等于1388) t Sig. M±SD M±SD 阳性项目数 3.75±22.82 24.92±18.41 9.31 0.00 阳性项目均分

   总分 1.±0.33

   133.10±37.64 2.60±0.29

   129.96±38.76 -122.10

   2.59 0.00

   0.01 总均分 .48±0.42 1.44±0.43 2.89 0.00 躯体化 1.3±0.43 1.37±0.48 -1.16 0.25 强迫 1.7±0.53 1.62±0.58 4.78 0.00 人际敏感 1.6±0.51 1.65±0.51 -5.39 0.00 抑郁 1.59±0.57 1.50±0.59 .72 0.48 焦虑 1.±0.49 1.39±0.43 4.59 0.00 敌对 1.±0.51 1.48±0.56 -1.20 0.23 恐怖 1.3±0.43 1.23±0.41 7.81 0.00 偏执 1.±0.49 1.43±0.57 2.40 0.02 精神病性 1.4±0.45 1.29±0.42 8.08 0.00 SCL-90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统计结果

   (1)男女研究生在焦虑,抑郁和恐怖因子三项的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

   (2)独生子女在恐怖因子得分上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 (p﹤0.01).

   (3)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在各因子得分上显着高于无工作经历的研究生(焦虑,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p﹤0.01,敌对,恐怖,强迫,抑郁,人际敏感p﹤0.05).

   (4)研一,研二,研三各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各因子p<0.01.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的得分研1﹤研2﹤研3(p<0.01),只有强迫因子的得分研1﹤研3﹤研2(p<0.01).

   (5)文科,理科,工科各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各因子p<0.01,强迫,人际敏感,偏执各因子p<0.05.各学科间多重比较发现,各因子得分均表现为文科﹥理科﹥工科.

   社会支持数据分析

   表2. 不同群体组件社会支持度差异的显着水平

   社会支持因子

   组件差异显着水平 社会支持总分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利用度 不同性别(男,女) .004 .003 .220 .009 是否独生子女(是,否) .338 .494 .026 .906 不同年级(研一,研二,研三) .014 .008 .062 .599

   男研究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上明显低于女生,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其中,客观支持,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因子也明显低于女生,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

   独生子女在主观支持因子的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

   社会支持总分在不同的年纪间出现显着性差异(p﹤0.01).经过多重检验,发现社会支持总分研1﹥研3﹥研2.

   原因分析

   SCL-90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SCL-90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结果显示,四川高校样本的SCL-90得分总体高于全国常模,表明样本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水平.其中样本的情绪中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素显着较高,而人际关系敏感性因素音柱较低.可能原因有二:首先,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这个很容易解释,因为研究生虽已成年,但是经济上还不能独立,学业比较枯燥,生活单调,因此负面情绪会比较多;其次,四川地处西部内陆,研究生的校园生活不够丰富开放,就业情况不是非常理想,薪资水平也比较低;校的人文环境,科研环境以及对心理健康关注度都比较落后.

   从不同性别的性格特点看

   由上节的统计结果可知,相比男研究生,女研究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获得的客观支持更多,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女研究生因年岁的与日俱增更多的考虑婚恋和就业问题,因此比男生情绪化倾向比较严重.获得社会支持的程度与论文范文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男女在应对心理压力时,通常的现象是,女生会主动地寻找倾诉对象以获得安慰,因此更容易获得来自亲人,朋友,同学,师长的心理支持,而且这种支持对她们排解心理压力有较好的效果;而男研究生更倾向于独处,不愿意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

   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角度看

   由上一节的统计结果可知,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有更大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情绪中有更多恐怖元素.而且,独生子女获得的社会支持却不如非独生子女.最有解释力的原因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条件较好,家人溺爱,性格上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孤僻,脆弱,易怒,因而在不能很好地应对心理问题,导致心理压力较大,甚至会有恐怖情绪.独生子女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如非独生子女包容性强,也较不合群,因此没有家人在身边时,可能不会主动去寻找帮助的人,容易被忽略.

   从不同年级学业任务角度看

   以上调查表明,二年级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最大,一年级,三年级次之;一年级研究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最多,三年级,二年级次之.

   这可能是因为二年级学生面对发表论文和开题报告等问题.按照大多数高校的规定,在校研究生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获得毕业资格.而发表论文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时间,脑力,版面费等的投入.这些客观因素交互影响导致二年级研究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一年级新生对研究生生活还存有好奇心,心理压力较小,而且更容易获得家长,周围老师同学的关心.而三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对学校生活早已习惯,在学业压力,学校环境压力,适应压力方面明显低于一年级和二年级.

   从有无工作经历研究生的校园适应能力看

   SCL-90量表分析发现,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心理压力较大,主要体现在焦虑,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等因子上.

   一般来讲,有工作经历的研究生通常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这对他们适应和融入校园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帮助.首先,有过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因为年龄普遍较大,思想成熟,与无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关注的话题不同,因而相互之间不能建立较好的交流和情谊,容易孤立;其次,他们很多已婚,面临的照顾家庭和完成学业的双重压力,因而角色的频繁转换比较困难,也不能很好协调时间,精力在家庭和学业之间的分配,经常会感觉身心俱疲;再次,他们读研的目的比较功利化,更多倾向于获得文凭和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因而不能像无工作经历的同学那样对学习和科研保持单纯的兴趣,尤其在遇到困难时特别容易沮丧和失望.

   建议与对策

   从社会支持的角度

   获得社会支持度不足的研究生群体,如男生,独生子女,二年级研究生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例如,父母要多给孩子打电话;老师要更加注重二年级研究生的困难,为他们的科研,论文写作给予更多的指导;同学之间要更照顾独生子女的同学,在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候能充当兄弟姐妹的角色.

   从学校的角度

   学校既是研究生心理压力来源的一部分,更是其社会支持的重要部分.因此,学校应当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比如说,学校可以在以下这些方面做努力:多开展研究生课余文娱活动;建立心理咨询,辅导机制;加强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促进导师与学生更多交流,密切师生关系;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以减轻部分研究生的经济压力;创造宽松的学习,科研环境等.

   Abstract: A sample survey of graduate students conducted in three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showes that the SCL-90 scor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 for adults in most of the factors,excluding the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 which means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sample is worse than the national nomal level. After the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it is found that female, only-child,second grade are the groups of most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hile the two other groups h论文范文e relatively less access to social support 论文范文all except the female ones.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improving the mental health is given both on the social and the school level.

   Keywords: graduate student;Mental health;Ssocial support;Sichuan Province

   大学生同性恋问题分析与研究13

   蒙维娜

   (土木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摘 要:随着社会风气的日渐开放,以往被视为禁忌的"同性恋",如今已慢慢为大众所熟悉和理解,尤其是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大学生.论文范文过对五对同性恋大学生的访谈,分析了大学生同性恋的概念,研究了大学生的认识现状和特征,以及大学生同性恋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归因;心理障碍;恐同

   1 引言

   随着社会风气的日渐开放,被视为禁忌的,如今已慢慢.

   (2) 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否定同性恋是犯罪和不道德的,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性角色认同的"倒错".德·金西彻底否定了对性活动作道德判断的作法,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性释放途径或频率可以称为'正常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 ,

   (3) 当同性恋不再被定格为罪恶的,不病态的时候,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思考便是顺理成章的了.马尔都塞不但不反对同性恋,而且认为同性恋现象中包含着革命的潜力,是对生殖秩序的反叛;福柯也同样认为性行为如果不是出于生育繁衍的需要,没有纳入生殖繁衍的秩序,就不可能指望得到承认和保护,也别想得到发言的机会.也就是说要从同性恋出发,不停留在肯定同性恋作为一种性自由.

   2.2 我国对"同性恋"的定义

   我国学者曾长期将同性恋定位于疾病层面,有的认为同性恋属于性变异,有的把同性恋归属于性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同性恋是指对某一同性产生*的思想和感情.许多学者认为:无论有无明显的性行为, 同性恋是指同性个体之间肉体亲昵的性行为;同性恋的特点是指向同性, 即与同性的人发生真正的或想象的性行为;同性恋是指在思想中或实际行动中, 更喜欢与同性个体发生性关系的癖好;同性恋是指有明显的同性性行为和同*慕等等.并认为这种关系可存在于内隐的心理上或外显的行为之中,如果一个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和同性的人建立心理或行为上的这种关系,就可以称为同性恋者.

   3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现状和特征

   在同性恋产生的相当长历史时期,由于不能为大众所接受,他们大多生活在隐秘和压抑之中,并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大学生处于心理发育的阶段,大学生同性恋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同时也更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如果压力过大,极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然后基于对五对大学生同性恋的访谈,发现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此问题的态度也比较宽容,但是父母普遍不易接受.

   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比较全面,, ;;,;,,主观恐同

   (2) 感情纠结

   同性恋者同异性恋者一样,也会在恋爱中产生矛盾,摩擦,也会有背叛和分手,并且同性恋者间的情变更加频繁.此外,还有一些同性恋者因为爱上"直人"而痛苦不堪.这些愤怒的,悲伤的,无望的感情,郁积久了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无疑会给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大约有成的大同都有自己的固定伴侣,很多大同甚至愿意为自己的伴侣做出牺牲.但是对于他们感情的未来,更多的人表示了困惑,他们多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社会的偏见,只能在爱与痛中反复.在调查中,除了对情感的困惑之外,许多大同表示自己最担心的是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因为同性恋很难被社会所容忍,在大学校园里更困难.同性恋是最需要关心的一个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同性恋.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在同志内部,他们要面临感情的追逐在外部环境方面,有来自家庭,道德,*,法律的诸多困扰.我们需要对大学生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科学态度对待同性恋现象.[J].,20,().[J].,200,().[J].,200,().[S].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6.

   5,银河.你如此需要安慰:关于爱的对话[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2).

   6,Vickie M Mays, Susand Cochran. Mental health correlates of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mong lesbian, 论文范文, and bisexual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1, (11): 1869.

   7,Peter B Wood, John P Bartkow ski. Attribution Style and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Gay Right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Mar. 2004, (1).

   Analysis and study on university student homosexual

   MENG Weina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ighway and Railway Engineering, MS)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open in the standards of social conduct, homosexual bees no longer taboo, and is gradually admitted by the public, especially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ccording to interview with five couples of homosexua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university student homosexual, studies the current viewpoint of university student, and reveals the psychological disorder including homophobia.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homosexual; attribution; psychological disorder; homophobia

   大学生求职效能感的调查研究与问卷分析14

   亓莉敏 陈炜 王雨阳 陈虹

   (心理中心,应用心理学)

   摘 要:本研究旨在改进编制适合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求职效能量表.在深入访谈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效能量表,根据新的现状进行补充改进,运用因素分析技术对150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求职效能感得内在结构进行了探讨,发现主要有4个因素组成:自我评价,求职信息获取,面试技巧和消极情绪.并用回归分析建立了自我评价和求职信息获取与求职效能感间的回归关系,问卷的各项测量指标良好.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效能感;因素分析;回归关系

   一,前言

   1,提出问题

   在校大学生求职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2,研究背景

   自我效能理论最早是由Bandura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求职自我效能(CDMSE)的定义直接来源于职业自我效能(CSE)这一概念.1981年,Betz和Hackett首先将职业自我效能定义为"对个人从事特定职业的能力的信心."在1997年,他们又具体地将其解释为"个体对实施与职业有关的行为,教育和职业的选择,以及对其坚持性的信念."【1】相应地,求职自我效能被定义为:个体对其职业的选择及坚持性的信念.它涵盖了如下5个方面:(1)求职目标的筛选能力;(2)自我评价能力;(3)职业信息获取能力;(4)问题解决和人际交往能力;(5)生涯规划能力.【2】

   研究的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入,在西方社会中呈现出的诸如工作压力,就业困境等典型问题也开始影响到国内的择业就业群体.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求职问题已成为大学生亟需考虑的核心问题.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社会性的压力还与青少年晚期职业不确定性因素相结合,构成了困扰众多大学生的心理难题.学校和社会试图为大学生提供帮助,以解燃眉之急,但在缺乏对个体特点和信念进行评估的前提下,就业帮助或心理干预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引入求职自我效能的概念,正是为了最大化地利用就业帮助资源,从而提高求职者与岗位的匹配率,并加快大学生在新岗位上的适应过程,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于在大学生就业领域引入求职自我效能评估的价值,在国外早已获得研究结果支持.前人研究亦表明,求职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成功性.【3】高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更可能合理设置职业目标,遭遇挫折时更有承受力,对达到职业抱负有更高水平的期待.而且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大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寻求职业指导人员的帮助,积极讨论专业发展机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各种资讯,并坚持完成学业【4】.综上,求职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够预测大学生的求职成功性,而且能够切实提高这种成功性,这就是本课题的现实意义所在.

   二,方法

   1,研究方法:文件查阅,访谈法,问卷调查

   阶段一,进行了对10名同学的访谈,尤其是找工作的大四学生,根据他们的访谈记录,发现他们对于求职信息的寻找与面试技巧较为看重,并有部分同学担心自己的临场发挥能力不够而影响自己真正能力的发挥,最后在题目中加入了有关情绪问题的题目,希望对此有所结果,并最终形成了最后的调查问卷.

   阶段二,调查过程:被试:西南交大毕业生150位;问卷发放方式:部分采取当场回收方式,部分问卷隔天回收方式;问卷回收率:发放150份,回收127份,回收率84.7%.有效问卷127份,有效率为100%.

   2,编制:在已有大学生就业效能问卷的基础上,根据访谈增添新的题目,最终形成了《大学生求职自我效能感问卷》,共有38道题目,分正反题.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用数字1-5表示.

   3,数据分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具体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因子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描述

   其中1代表理工科 2代表文科

   性别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男 73 57.5 57.5 57.5 女 54 42.5 42.5 100.0 合计 127 100.0 100.0 学科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1 113 89.0 89.0 89.0 2 14 11.0 11.0 100.0 合计 127 100.0 100.0 2,信度分析

   职业效能各维度Cronbach's α信度系数 总量表 自我评价 求职信息获取 面试技巧 负面情绪 0.936 0.943 0.790 0.624 0.601 本研究采用克龙巴赫a系数作为信度分析的指标,其中问卷总体的信度为0.936,各因子的信度也都在0.6以上,尤其自我评价为0.943.较好的保证了该问卷的可靠性.

   3,因子分析

   我们拟对问卷的38个项目进行因子分析.本研究得到的KMO的值为0.896,Bartlette's球形检验达到了显着的水平(P《0.001),表明问卷适于做因子分析.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 .896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2584.756 df 703 Sig. .000 根据碎石图与特征根植,发现可抽取的维度有4个,经过仔细分析,删除了6个题目(11,12,13,17,22,27

总结:关于免费大学生爱情观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大学生爱情观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大学生的爱情观引用文献:

[1] 大学生创业观方面论文选题 大学生创业观论文标题怎么定
[2] 大学生创业观学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观英语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大学生创业观论文大纲范文模板 大学生创业观论文大纲怎样写
《家庭暴力论文参考文献大学生》word下载【免费】
大学生的爱情观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