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企业并*参考文献年度,企业并*参考文献系列

主题:上市公司剥离资产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5

简介:关于对写作剥离资产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剥离资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剥离资产论文范文

上市公司剥离资产论文

目录

  1. 上市公司剥离资产:《中国股市报告》沈阳化工收购兴蓉投资早年剥离资产

学校编码:10173 分类号 密级

   学 号:200UDC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Empirical research about the corporate divestiture &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financial data of the quoted pany in 2004

   王 俊

   指导教师姓名: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论文答辩时间: 答辩委员会成员: 杨波,刘明霞,苗莉,杜辉

   摘 要

   近年来,资产剥离作为资本经营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提高存量资产效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资产剥离的数量和规模都呈现着持续上升的态势.然而跟并购相比,资产剥离却并没有得到理论界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尤其在我国,资产剥离发展起来的时间比较晚,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和误区.另外,在我国的特有资本市场环境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的资产剥离与国外企业的资产剥离本质上有所不同,我国企业的资产剥离有着很多的特殊之处,这就使得对我国企业资产剥离的研究显得十分的重要和有意义.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了2004年进行了资产剥离的53家符合研究条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其实施资产剥离前后企业的业绩变化.

   首先,本文先从资产剥离的动因和绩效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发现我国企业资产剥离的动因与绩效与国外企业资产剥离的动因与绩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然后,本文对我国资产剥离的特点以及具体动因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资产剥离存在着年底效应,支付方式多样,关联交易严重3类显着特点.同时,根据对2004年我国企业实施资产剥离的动因的统计研究,我国企业实施资产剥离的动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类:改善财务状况,战略需要,剥离不良资产,盘活资产,政府原因.而改善财务状况,战略需要,剥离不良资产和盘活资产而获取论文范文占据了总体比重的99.2%,剥离不良资产和盘活资产可以归于优化资产结构这一类型.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分别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对2004年实施了资产剥离的样本企业的绩效进行了统计研究分析.

   在纵向分析中,本文收集了样本企业剥离后3年(2005年—2007年)以及剥离前1年(2003年)的财务数据,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得出样本企业各年的绩效得分.然后.通过对样本企业各年绩效平均得分的分析,得出样本企业在剥离前后各年的绩效变化情况.纵向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样本企业的资产剥离确实使企业的平均业绩在经历了剥离后的第1年——剥离的过渡阶段之后,即在剥离后的第2年,企业的业绩得到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在剥离后第3年企业的业绩出现大幅的下滑,甚至还不及企业实施剥离前1年的业绩状态.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资产剥离还不能给企业带来一个实质性的业绩改善.

   在横向分析中,本文将样本企业实施资产剥离后3年的财务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绩效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样本企业剥离后3年的整体绩效得分,然后结合理论研究部分的结论,按照各样本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动因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类,以便对基于不同剥离动因类别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剥离后绩效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本文第4部分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实施资产剥离时主要动因有3类:获得大量论文范文缓解财务危机;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而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论文范文缓解财务危机是我国大多数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直接原因,而关于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等战略问题几乎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根据横向分类研究的结果显示:基于3类不同动因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剥离后3年总体绩效有着明显的差异.基于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动因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改善要明显高于基于短期内获得论文范文或是基于调整资产结构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而基于调整资产结构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仍然要高于基于短期内获得论文范文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基于短期内获得论文范文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是最不理想的.

   关键词:资产剥离,剥离动因,剥离绩效

  

   ABSTRACT

   Corporate divestiture has been used as a major form of assets reorganization as important as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the quantities and size of divestiture h论文范文e been constantly increasing. It has begun to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adv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inventory assets and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Divestiture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overseas, which has bee a well-rounded capital operational mode. The west countries h论文范文e researched the appliance of corporation assets deeply and formed systemic theories of divestiture in the long-term market economy practice. The history of corporate divestiture in our country is very short and people h论文范文en't known it well, so corporate divestiture doesn't get the attention as much as corporate M&A in the research. Additionally, the corporate divestiture under Chinese capital market is different from the divestiture in the western country in a way. It has a lot of specialties that makes our research more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53 panies had been choose to be the samples, and the research aim to find out the chang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nies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way.

   Firstly, the important productions of th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concluding of the researches,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about the reason and the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corporate divestiture in china and abroad. So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llect and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reason of the corporate divestiture in china. The corporate divestiture in china h论文范文e 3 main characteristic: happening in the end of a year; various ways to pay; related divestiture is men. The reasons why Chinese corporations h论文范文e divestiture are following: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finance; adjust to the strategy; sold the ineffective asset; improved the asset liquidity; governmental request.

   The research worked deeply on the divestiture in china with the sample of the listed panies in the theory and demonstration way. And it is to find out if the divestiture in china can bring the pany the consistent (3 years) improvements in the performance besides the one-time ine from the sales. 53 listed panies that meet the condition of research were choose, and the panies must had the divestiture in 2004. Firstly, the financial data was collected form 2005 to 2007, as well as the data of 2003; the demonstration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 To research deepl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ivestiture in china, the sample listed panies was sorted by the reasons to launched the divestiture to find out if the performance consistent (3 years) influence h论文范文e big difference because the different reason. And the reasons used to sort the listed panies are the result from the theory and statistical research in the former part.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e divestiture, and they are getting the great cash ine in one time,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set and adjust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pany strategy. However, the reason getting the great cash ine in one time has the highest frequency. And it is the directly reason that most listed panies in china started their divestitu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reason-based research, the divestiture for adjust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pany strategy has higher performance than the divestiture which based on the other reasons, and the divestiture for getting the great cash ine has the worst performance, and the divestitur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set has a performance in the middle place. Additionally, the result of cross-years research prov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rm that h论文范文e launched divestiture in 2004 h论文范文e a big progress in the 2006 which is the secondary year after the divestiture, but the good situation can't last and the performance go down a lot in the next two year, even worse than the performance in 2003.

   S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the divestiture in china canno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ny consistently, but the divestitures for adjust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pany strategy h论文范文e the best influence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ny.

   Key Words: Corporate divestiture,reason,performance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方法 2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之处 2

   2 文献综述 5

   2.1 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 5

   2.1.1 关于资产剥离动因的研究 5

   2.1.2 关于资产剥离后绩效变化的研究 6

   2.2 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 7

   2.2.1 关于资产剥离动因的研究 7

   2.2.2 关于资产剥离后绩效变化的研究 9

   2.3 对国内外研究结论的总结 10

   3 资产剥离的相关理论 11

   3.1 资产剥离内涵的界定 11

   3.1.1 资产剥离的一般定义 11

   3.1.2 本文中资产剥离内涵的特别界定 12

   3.2 资产剥离的理论基础 12

   4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特点以及动因分析 17

   4.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特点 17

   4.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动因分析 20

   4.2.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一般动因 20

   4.2.2 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公告中剥离动因的归类 24

   4.2.3 本文实证研究中资产剥离动因的假设 26

   5 研究样本,指标及方法选取 28

   5.1 研究样本的选取 28

   5.2 本文实证研究指标的选取 29

   5.3 实证研究方法的确定 30

   5.3.1 采用方法 30

   5.3.2 分析步骤 31

   6 实证研究数据列示及其结果分析 32

   6.1 纵向总体绩效分析 32

   6.1.1 2007年绩效评分 32

   6.1.2 2006年,2005年及2003年的绩效评分 37

   6.1.3 绩效比较分析 38

   6.1.4 结论分析 39

   6.2 横向分类分析 40

   6.2.1 原因分类后的样本 40

   6.2.2 各动因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41

   6.2.3 显着性检验 46

   6.2.4 结论分析 47

   7 结论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49

   7.1 本文结论 49

   7.2 建议 50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52

   附 录 53

   参考文献 63

   后 记 6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很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实施资本运营,对企业各类资源进行调整,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而扩张型重组和收缩型重组构成了企业资产重组的两个主要方面,并且两种方式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资产剥离与资产并购相同,都是针对公司的规模,主营业务范围以及其他资源进行重组,但是二者在形式上正好相反.企业并购的目的为了获得新资源,从增加的资源中获取更多的效益.而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则是为了减少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对不能给企业带来应有效益甚至成为企业的负担的资源的处置,通过剥离使企业的整体资产保持一种更优良的状态.

   西方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企业多元化扩张热潮之后,很多企业开始反思之前战略的正确性,并通过资产剥离的方式回到自己的主业上来,资产剥离这种重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同时,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资产剥离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也日见广泛,占据了收缩重组案例数量的80%,已经同收购兼并,股权转让等一起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企业资产剥离在实施方法上多以资产出售为主要形式,企业分立,股权切离的运用较少见.同时,相对于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来说,经营性资产的剥离与企业绩效的变化存在着更为直接和明显的相关性.鉴于此,本文的研究立足于资产剥离中的经营性资产的出售与股权转让这两种方式,力求使研究更具有实用价值.

   在我国,虽然资产剥离发生的数量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在并购盛行的大背景之下,在理论上却没有得到与资产并购同等的重视.有许多的国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资产剥离的原因和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而国内对于资产剥离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争议,这不利于收缩型资产重组在我国的深入开展.因此,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归纳并结合现有的理论,对中国企业经营性资产剥离产生的原因和对企业后续经营产生的绩效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也有其特殊性,如年末特征,关联交易严重等.深入研究对具有我国特征的资产剥离,可以对我国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理论指导,利于监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以及加大执法力度,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企业重组频繁的我国资本市场,加强对资产剥离等重组形式的认识和了解是其进行有效投资的必要前提,能帮助投资者认清企业做出剥离行为背后的各种原因以及企业的真实状况,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另外,深入细致的研究资产剥离,对我国企业正确的运用资产剥离这种重要的重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价值,获得竞争优势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资产剥离的特点以及动因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以2004年实施了资产剥离的符合条件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其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纵向的绩效分析,主要通过对样本企业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研究样本企业绩效在剥离前后各年的变化情况;另一部分为横向的研究,主要通过将样本企业剥离后3年的平均财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绩效评分.然后,按照剥离动因的不同将样本企业分类,再结合主成分分析的评分结果,研究基于不同动因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剥离后3年不同的绩效表现.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分为以下7章:

   第一章:绪论

   本章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流程,最后对本文的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文献综述

   本章将国内外学者对资产剥离动因与绩效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并在最后分别对国内及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第三章:资产剥离的相关理论

   本章介绍了资产剥离的一般定义以及本文中资产剥离内涵的特别界定,分别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介绍了资产剥离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特点以及动因分析

   本章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年末倾向严重,关联交易严重,支付方式多样的特点.然后,本章在对企业实施资产剥离的一般动因进行了介绍之后,将本文所收集的2004年的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的动因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本文实证研究中按动因分类部分的动因类别.

   第五章:研究样本,指标及方法选取

   本章主要对本文实证研究部分的样本的筛选条件,筛选过程,财务指标的选择及原因,研究方法及分析步骤的确定进行了介绍.

   第六章:实证研究数据列示及其结果分析

   本章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对2004年进行了资产剥离的样本企业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在纵向分析中,本章将样本企业剥离前一年和剥离后三年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分年度的主成分分析并给出绩效评分,以分析实施了资产剥离的企业在剥离前后的绩效变化情况.在横向分析中,本文将样本企业资产剥离后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整体的绩效分析,得出样本企业剥离后3年的整体绩效得分,然后结合第四章的研究结论按照各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不同动因类别将企业分类,以便对属于不同剥离动因类别的企业实施资产剥离后的绩效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第七章:结论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的建议以及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2)文章的研究流程如图1-1所示:

   (3)本文的创新之处

   ①本文选择2004年进行了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收集了样本企业在2003,2005,2006和2007年的财务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企业资产剥离前1年与资产剥离后3年的绩效情况,得出企业资产剥离行为给企业所带来的较为长期的绩效变化,以及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后各年绩效的变化情况,这一研究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与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的时间跨度相比较要长,更能反映资产剥离在较长期时间内对企业绩效方面的影响.

   ②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既有一个横向的绩效变化分析,又有一个纵向的绩效变化分析.本文不仅研究了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后3年与剥离前一年绩效的变化情况,还按动因的不同将2004年进行资产剥离的样本企业进行分类,以研究基于不同动因的资产剥离给企业带来的绩效变化的不同.这就使得本文的实证研究更为立体,充分而全面的说明资产剥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

   西方学者对资产剥离的研究起步较早,得出了许多具有价值的结论.

   2.1.1 关于资产剥离动因的研究

   Haynes, Thompson与Wright(2000)对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发现企业资产剥离行为与企业的绩效关系显着,绩效越差的企业越倾向于进行资产剥离.

   Alexander, Benson和Kampmeyer (1984)对资产剥离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综合以前的相关文献提出了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三个原因:第一,为了卖掉企业中不盈利的业务;第二,为了使企业能通过减少多元化程度,集中于其他业务;第三,为了企业的其他部分的需要而筹集论文范文.

   Duhaime与Grant(1984)则对以前文献所提出的可能会导致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通过对40家美国大型多元化公司的经理进行访谈,发现被剥离资产的盈利状况,被剥离资产与企业其他部分的关联程度以及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这三个因素是影响企业资产剥离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R论文范文enscraft与Scherer(1987)发现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首要因素是该业务部门的盈利性是否够好,第二个原因是该业务部门是否通过并购获取,尤其是否是通过混和并购而获得.

   Hamilton与Chow(1993)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8家新西兰最大上市公司的CEO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资产剥离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被剥离资产的糟糕业绩.他们认为企业把那些没有吸引力的资产出售,可以获取论文范文,这样既可以改善财务报表还可以再投资于企业的核心业务或其他领域.但是若企业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为强化企业的核心业务或满足企业整体的流动性要求时,企业可能会剥离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

   Cho与Cohen(1997)通过对1983-1987年间发生的50起最大的资产剥离事件的研究,发现经理层只有当被剥离业务使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显现出糟糕的业绩时,才会进行剥离业务,而在此之前则会坚持持有而不会将其剥离.

   Weisbach (1995)通过对1971—1982年间发生的并购,但截止到1989年底又将并购所得对象剥离出去的样本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的CEO发生变化后,出售原有业绩差的并购的概率会显着增加.

   Bartov(1993)指出,资产出售的时机选择是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第一,企业可以利用出售部分资产来获得未实现的收益或弥补损失以此来增加或减少会计盈余.第二,在两年的交替时期出售某项资产,经理则可以通过选择公布该交易的时机来调节该年或次年的会计盈余.

   2.1.2 关于资产剥离后绩效变化的研究

   Montgomery与Thomas (1988)以1984年研究样本中的企业为对象,运用财务指标法对企业资产剥离后的绩效变化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企业的利润,流动性和财务杠杆等方面的信息,因此,他们选择了股本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三个财务指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种类的资产剥离而言,剥离之后的业绩并没有显着的差异,大部分企业的经营业绩都得到了改善,但是剥离后的业绩改善仍然明显低于同时期没有发生剥离的可比公司.而市场对战略性剥离反应最为积极,原因是市场对资产剥离的短期财务收益期望减弱,而提高了企业的长期收益的预期.

   Cynthia, Ann&Rajan(1984)较为全面地研究了资产剥离的股东价值与公司战略的关系.他们根据公司的不同动机将剥离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战略型剥离,这类剥离往往是为了调整或回归主营业务而进行的;第二类是出售不需要的资产,这类资产的出售不会影响公司的经营战略;第三类是为了盘活资产,为提高公司的流动性而进行的剥离;第四类是政府强制性的剥离;第五类是未作任何说明的剥离.得出的结论是战略型的剥离会显着的增加股东的价值;反之,常规性的非战略型的剥离却会损害股东的价值.剩余的三类情况对股东价值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John与Ofek (1995)提出研究假设:企业剥离的资产如果与核心业务无关,则资产剥离后的企业的资产状况更佳,能获得更高效益,改善公司的业绩.他们以1986年至1988年出售资产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321家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的剩余资产在剥离之后盈利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不过这种业绩上的改善,只有在资产剥离增加了企业业务集中性的研究样本中才能观测到.由此,作者得出结论,企业业绩的改善程度与企业在资产集中性上的提高程度正相关.

   Gadad和Thomas (2001)对资产剥离是否能改善公司业绩进行了研究.他们在选取业绩指标时采用的是经营论文范文流与公司总市场价值之间的比值,因为他们认为其他会计指标容易受到管理层通过选择会计方法而进行操纵.作者的研究结论为,资产剥离确实能够改善公司的业绩.

   Abdul Magid Gadad和Hardy Thomas(1993)发现在资产出售之后的三年里企业经营业绩提高了2.4%,他们认为对经营业绩提高的预期是股东获得超常收益的重要原因.

   Haynes,Thompson与Wright(2000)把资产剥离视作企业为了达到其最优多元化水平而不断调整经营业务范围的过程.他随机选取了1985-1989年147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企业业绩与资产剥离行为之间不存在显着的联系.

   2.2 国内的主要研究成果

   由于资产剥离在我国发展起来的时间相对较晚,因此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才有学者对资产剥离对企业业绩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开始研究这个领域的时间比西方国家晚了近20年,因此,研究成果不及西方学者那么有深度和有见解.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使得我国企业的资产剥离与西方国家企业的资产剥离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国学者对我国资产剥离进行研究得出的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仍然为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剥离行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2.2.1 关于资产剥离动因的研究

   袁立和冀宏(2007)认为,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后,企业的总体运营成本的加大会使得协同收益产生损耗,降低了股东的财富价值,企业为了缓解或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将某些业务进行剥离,这是企业进行剥离的最主要动因.他们认为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动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战略调整,清晰主业;获得论文范文,改变财务状况;总经理或董事长的更替;部门业绩糟糕或前景暗淡.

   杜宁(2005)认为,资产剥离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的战略调整,因为环境的复杂,资产剥离的动机表现得丰富多彩.而我国资产剥离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9个方面:剥离非经营性资产,摆脱社会负担;剥离不良资产,改善资产质量;核销债务,改善资本结构;套取论文范文,应付财务危机;改变公司战略;纠正战略错误;获利;盈余操纵;逃废债务.

   焦佳嘉(2007)指出,满足论文范文的需求和优化资产的结构是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首要原因.而企业由于战略发展而进行的资产剥离,通常是企业对多元化战略的调整,达到所谓的"适度多元化"的标准.而由于并购导致的剥离是由于企业是为了得到某种技术或者资产而进行并购,故而在并购完成后势必要将已再无用的资产剥离.

   俞铁成(2001 )发现,资产剥离的"年底"效应十分明显,中国的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动因除了追求主业清晰,获得短期收益,满足论文范文需要和通过剥离减轻企业负债之外,还有出于"买壳上市"的需要而进行的资产剥离.作者认为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数量和规模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在资产剥离的过程中,为短期改善业绩而和关联方进行的资产剥离交易大量存在.

   刘礼安(2000)认为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动机异化,企业不从优化资产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角度作战略性考虑,而单纯追求短期利润.虽然企业在剥离后业绩指标有所提高,但综合实力并未获得提高,这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正向绩效不显着的主要原因.

   黄清钊(2004)通过研究发现,2001年我国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主要的剥离动机主要在于剥离不良资产,盘活闲置资产,套取论文范文和解决财务危机.许多企业主要目的在于追求利润,而不是从优化资产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主营业务等角度出而做出战略性决策,以致于该年资产剥离的正向绩效不显着.

   郭淑芬(2005)认为,我国的资产剥离的发生除了满足财务的需求,适应企业战略的发展,剥离并购得来的资产这几方面一般动因之外,还有其特殊的动因.这些特殊动因包括:企业为了达到保配股,上市资格的目的;为了满足其买壳上市的需要;为了短期内获得投资收益而改善企业业绩.

   2.2.2 关于资产剥离后绩效变化的研究

   李善明和李珩(2003)通过对2000年发生收缩类资产重组的73家上市公司从重组前1年到重组后2年的绩效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后当年的绩效并没有显着性改善,而在发生资产剥离之后的两年,公司的业绩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李占猛(2004)以2001年发生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资产剥离发生的前两年以及剥离后两年的业绩变化.作者发现,除了资产剥离后第一年(2002年)相对于剥离前一年(2000年)业绩出现下降外,以后都随着年度的增加,企业业绩得到提高.从资产剥离后的长期效益看,剥离后第2年企业的业绩相对于前3年得到了明显改善.作者还发现,剥离后第1年的综合业绩要明显低于剥离前1年的综合业绩.这说明上市公司出售非相关业务或者其他资产在短期内并不能使企业业绩得到改善,需要有一个调整和逐步发展的过程.

   张琳琳(2005)以2003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进行了资产剥离的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剥离动因对绩效的影响程度.作者选用了5项运营能力指标和3项盈利能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后,其绩效变化和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最初动机有很大的相关性,剥离动机的不同在更深层次反应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差异,进而决定了企业在进行剥离时主动权的掌握情况,以及剥离后企业的经营情况.作者还发现,为了改善财务状况而进行的资产剥离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增长力,并且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样的资产剥离还会损伤企业的元气,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刘礼安(2000)以1998年的22家进行了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资产剥离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当年资产剥离的正向绩效不显着,大多数资产剥离未能使公司业绩有实质性提高.第二,获取一次性收益是我国上市公司当年进行资产剥离的最直接动机.第三,资产剥离中关联交易问题突出.

   陈华明(1999)通过对1997年和1998年进行了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的业绩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在短期内是明显的.资产剥离的正向效应除了单独地通过转让所得的收益,减轻债务和避免亏损这几方面来体现外,更多地通过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上市公司强化主营业务,将经营业绩提高而间接地体现出来.因此,如果资产剥离后,公司的主营业务依然没有有效地增长和强化,资产剥离给企业带来的这种正向的效应也得不到体现.

   黄清钊(2004)通过对2001年实施了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研究后发现,2001年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对企业业绩的改善并不明显,获取一次性收益影响年报是大部分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最直接动机.同时,由于资产剥离中关联交易问题十分突出,使得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3 对国内外研究结论的总结

   通过对西方的学者关于资产剥离动因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为了提高整体效益而将绩效太差的资产剥离,以及企业为了降低多元化程度来突出核心业务,除了这两个主要的原因之外,也存在企业由于管理层的变化或为了获取论文范文,操纵赢余等原因而实施资产剥离的情况.从剥离后企业的绩效来看,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偏向于认为资产剥离确实能够给企业的绩效带来提升,尤其是战略性资产剥离,对企业的长期绩效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

   国内学者对于资产剥离的研究多以国内企业资产剥离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因此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有较大差异.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动因主要有三方面:①为了获取论文范文,缓解财务危机;②进行战略上的调整;③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而多数学者都认为,为了获得短期效益而进行资产剥离的情况在我国企业中尤其突出,大多数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主要目的都在于短期内获得大量论文范文,对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却考虑不多.对于我国资产剥离的绩效研究,学者们的结论则显得不太一致,有少数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剥离确实使企业的绩效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在短期内对企业绩效有明显的正面影响,但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资产剥离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增长力,即使是使得企业的绩效在短期内有所改善但也缺乏可持续性.

   3 资产剥离的相关理论

   3.1 资产剥离内涵的界定

   3.1.1 资产剥离的一般定义

   费雷德·威斯通等人(1996)认为:资产剥离从根本上说是指将企业的一部分出售给第三方,进行剥离的企业将收到论文范文或与之相当的报酬.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资产剥离通常是指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整体战略目标,将其现有的某些子公司,部门,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或

   资产剥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是否符合公司的意愿,剥离可以分为自愿剥离和非自愿或被迫剥离.自愿剥离是指当公司的管理人员发现通过剥离能够对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市场价值产生有利的影响时进行的剥离.非自愿的剥离或被迫的剥离则是政府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由于某些原因使公司剥离其一部分资产或业务.

   按照剥离业务中所剥离的资产的形式,剥离又可以划分为剥离有形资产,剥离无形资产,剥离子公司等形式.剥离固定资产是指将公司的设备,生产线等剥离给其他公司;剥离无形资产是指公司将有价值的品牌,技术专利等出售给其他公司.剥离子公司是指将一个持续经营的实体出售给其他公司,不仅包括设备,生产线等还包括相关的职能部门和职能人员.

   按照剥离业务中资产与主营业务的相关性来分,资产剥离也可以划分为经营性资产剥离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经营性资产剥离是指企业剥离与企业的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资产给其他公司,如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的技术落后资产等) 4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特点以及动因分析

   4.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特点

   我国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企业多元化扩张热潮到90年代中后期时,资产剥离作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大幅攀升.一方面部分上市公司由于经营管理或者行业不景气等原因,造成业绩大幅下滑,需通过重组等方式来加以挽救.另一方面资产重组也得到了管理层的大力支持,比如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7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了"依靠市场竞争促进现有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而我国企业的资产剥离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有着明显的独特之处.

   (1)年度资产剥离在时间上呈"头轻脚重"分布

   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年末出售不良资产的情况表现得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业绩滑坡或者亏损的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利润操纵动机.由此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一个十分明显的时间特征.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时间分布的年末倾向,国内一些学者(如罗良忠等)都以我国进行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到10月的区间内,剥离比例基本上在低水平运行,但是在11月以后,剥离数量上升至以前月份平均水平的3倍.越到年末,资产剥离发生的频率越高,体现出明显的年底效应,尤其是一些业绩滑坡或者亏损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在年末将不良资产出售给关联公司.年末倾向的严重说明了我国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具有明显的利润操纵动机,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得不到改善.

   根据相关统计发现,我国上市公司1997—1999各年中11—12月发生的资产剥离数量占全年数量比重分别为79.35%,55.75%和45.89% ,年末实施剥离资产的现象十分严重,金额也十分巨大.2001—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年末效应"同样十分明显,越到年末,资产剥离发生的频率越高.2001-2003年的10—12月的剥离数量占各年资产剥离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2.8%, 39.29%, 37.98%.

   本文统计发现,2004年的全年共有672项资产剥离,而10—12月一共发生了225项,占全年比重的33.03%.其中,仅12月一月就发生了125项,占全年比重的18.6%.具有十分明显的年末特征.具体情况见图4-1.

   图4-1 2004年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时间分布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国内不少上市公司为了取得一次性收益或是为了影响年报而进行资产剥离造成的.这些年末的资产剥离多是将不良资产出售给其关联公司,具有明显的利润操纵动机.

   我国上市公司年末剥离资产盛行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业绩本来就较好的企业进一步提高公布的业绩水平.第二类是一批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再次筹资的要求,主要是具备配股资格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一定的水平.第三类是为了不被证券交易所特别处理(ST)或暂停,终止上市.

   (2)支付方式多样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支付方式丰富多样,除了普通的论文范文支付方式之外,还有债权支付方式和承担债务方式.

   债权支付方式一般发生在上市公司资产或股权出售的目标公司是上市公司的债权人的情况之下.目标公司用债权购买上市公司剥离的资产,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用剥离出去的资产抵消了债务.

   承担债务方式对上市公司来说就是资产配负债的剥离,具体方式是将一部分资产或整个子公司连同企业的负债一并剥离,差额部分买卖双方以付款的形式解决.这种方式的特例是资产配等额负债的剥离,对购买方来说是零支付.承担债务的剥离方法能够迅速地减轻企业总资产规模与负债,降低资产负债率.

   (3)关联交易在资产剥离中占有较大比重

   由于资产剥离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购买方或确定合适的论文范文,而涉及金额较大的资产买卖难度是较大的,相比较而言,与关联公司的交易易于进行,在论文范文和支付方式等条件上,也能得到关联公司的照顾.于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中关联交易的情况大量存在.

   在国外,关联交易是在跨国公司制,母子公司制等得到广泛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出现的,在这些法律法规的制约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关联交易的目的常常是节约交易成本和合理避税.而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目的除了与西方企业一样希望能够节约成本,合理避税和调整资产结构以外,还存在为了通过关联交易使企业取得上市,配股和增发新股资格或为了避免3年连续亏损的而下被摘牌的情况.我国的资产剥离大多数情况下实质上是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一种救济行为,而大部分的关联交易都旨在借此恶意操纵利润,不能真正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资产剥离交易的金额越大,被剥离的资产是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发生关联交易的可能性更大,并且从论文范文流情况看,属于关联交易的资产剥离较非关联交易论文范文流入相对较少,对企业来讲相对不利.

   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交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据相关统计显示:1998年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受让方为上市公司关联方的剥离数量为83起,占该年上市公司资产剥离总数的63.4%;1999年中属于关联交易的资产剥离有87起,占该年上市公司资产剥离总数的46.5%;2000年中属于关联交易的资产剥离有98起,占该年上市公司资产剥离总数的38.4%. 2001年,在所有资产剥离的公告中,关联交易就占了35.57%,关联交易的金额更是占到了所有公告金额的近乎一半(47% ).2002年和2003年关联交易的数量所占比重分别为29.3%和30.5%. 2004年的资产剥离交易中,关联交易的数量占到了剥离总量的31.9%.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资产剥离中关联交易现象十分突出.

   4.2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动因分析

   4.2.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一般动因

   我国企业进行的资产剥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能够达到上市目的而进行的资产剥离;二是已上市的公司进行的资产剥离.本文的研究范围仅限于后者.

   资产剥离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收缩型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剥离不良资产,优化企业结构,将那些盈利能力差,流动性不强的低质量资产出售.尽管剥离后,企业资产规模变小了,业务范围也变小了,但企业留下的是优良的资产和业务,突出了主营业务,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会因此得到改善,公司价值也会得到提升.

   但我国的资产剥离具有其特殊性,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剥离不良资产,优化企业结构,突出主营业务,而是出于其他的目的.主要的原因是资产剥离这种重组方式有其独特之处,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能够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巨大收益.许多学者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的动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剥离不良资产,改善整体资产质量

   不良资产是指企业不能通过有效使用而获利的资产,业务等,这部分资产,业务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收益,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亏损,大量耗损企业的资源.而改善不良资产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企业因为无力负担或嫌风险太大也会选择将不良资产剥离而不是继续经营.剥离至少可以使企业挽回部分投资,止住亏损,换取论文范文,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另外,当公司中的某些业务发展状况不佳,导致公司不能获得整体的良好收益时,或是公司发现某些业务发展前景不好,对公司的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没有明显的益处时,公司也考虑会把这些业务剥离出去,使得公司的整个资产状况变得更加良好,主营业务更加突出.

   例如,长征电器(600112)在2004年7月通过剥离将企业中盈利能力差的长征电器三厂和长征电器八厂的全部资产剥离给了其母公司广西银河集团有限公司,获得转让金额8393.74万元.公司2004年年报中披露,此次资产剥离不仅补充了公司的论文范文,还优化了公司结构,提高了公司资产质量,利于公司稳定,长期的发展.可见,长征电器此项剥离的主要原因是将不良资产长征电器三厂和长征电器八厂剥离,以提高企业整体资产的质量.

   (2)改善财务状况

   当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又不能与债权人达成和解时,企业为避免破产往往不得不出售资产以套取论文范文.例如,山航B(200152)于2004年将2架CRJ—700飞机出售给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产生论文范文收入5亿元人民币以经营租赁的方式回租山航B在公告中称上述交易实施后公司债务结构进一步合理与优化,资产负债率降低,公司偿债能力有所提高,有利于公司持续健康发展.阳江市锦兴海陵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宝路迪,交易为人民币423.4万元.289.14万元阳江市锦兴海陵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宝路迪实业有限公司公司持有的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95%的股权连云港恒瑞集团有限公司实际出售金额为4,000万元人民币所持控股子公司江西鑫新博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97.75%股权2423.28万元利于公司集中资源做精做强客车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

   图4-2 样本剥离动因分类统计

   4.2.3 本文实证研究中资产剥离动因的假设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要对最终进入研究样本的企业按剥离动因进行分类,从而分析比较基于不同剥离动因的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后3年的整体绩效的差别.剥离动因的类别由于限于统计分析而不宜过多.同时本文上一部分进行的2004年剥离事项动因的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改善财务状况,战略需要,剥离不良资产和盘活资产而获取论文范文占据了总体比重的绝大部分(99.2%).另外,由于政府征用而产生的资产剥离,不属于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原因而实施资产剥离的范围,与本文的研究内容联系不大,并且数量很少,因此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同时,虽然基于盘活资产与基于剥离不良资产的资产剥离在动因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盘活资产是为了通过对富余或者低效资产的清理,降低公司不必要的论文范文开支,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而剥离不良资产主要是为了止住亏损减轻企业负担,集中资源于优良资产.但本文认为这两者都使得企业的整体资产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从结果来看具有一致性.因此,在后文的实证研究中,本文将这两类动因归并为"优化资产结构"这一类动因.由此,本文将选取改善财务状况,战略需要,优化资产结构作为本文实证研究中3类剥离动因的基本假设.

   为研究方便,本文对上述三类动因分别用R1,R2,R3表示.R1代表"改善财务状况"的动因;R2代表"优化资产结构"的动因;R3代表"适应企业战略"的动因.

   5 研究样本,指标及方法选取

   5.1 研究样本的选取

   本文以深沪两个交易所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总体,对该市场上的上市公司的剥离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统计.2004年,一共发布了672次剥离公告,涉及401家企业,最终入选的研究样本应符合以下标准,满足的予以保留,否则予以删除.

   (1)由于研究需要,最终进入研究样本的企业实施的剥离必须对企业来说是重大的剥离,笔者同时以剥离金额1000万元(若同年发生多次剥离,则以总计剥离金额为依据)为准,进入样本的企业的剥离金额需在1000万元以上.

   (2)根据2004年年报,除了资产剥离这一种方式之外,企业没有发生其他形式的资产重组,除非其他形式的资产重组涉及的金额小于1000万元.

   (3)样本企业所剥离的资产应当是有形的经营性资产,不包括剥离无形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情况.

   (4)由于本文的实证研究涉及剥离的动因,因此,进入研究样本的企业必须在其2004年的年报中披露了剥离的动因.

   (5)进入研究样本的企业信息披露必须完整,不存在难以找全所需要的各年财务数据的情况.

   最终进入样本的数量为53家上市公司.具体的样本描述见附录A.样本选择程序如下表所示:

   表5-1 样本选择程序表

   删除依据 删除样本数 累计删除样本数 有效样本数 初始样本数 401 减:非重大剥离 35 35 366 发生重大收购或置换 133 168 233 未实施 53 221 180 剥离非经营性资产 11 232 169 剥离动因不明或政府原因 89 321 80 财务数据不全 27 348 53 5.2 本文实证研究指标的选取

   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指标体系十分庞大复杂,因此运用财务指标进行研究时需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如果仅仅选取单一的指标来衡量会有很多缺陷,但如果指标太多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混乱.

   本文根据以下原则选择财务指标体系:

   (1)选用的指标要具有针对性,要尽量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各个方面,做到全面完整.

   (2)选用的指标数量不宜过多,避免不必要的取舍和重复.原则上不采用那些能够从已选的指标推导出来的指标.

   (3)选用的指标要尽量是相对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因为不同上市公司的绝对指标之间没有可比性.

   根据以上原则,本文选取了9个财务指标,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绩效.

   ①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5个:资产利润率,资产净利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

   资产净利率等于(净利润/资产) ×100%

   资产利润率等于(利润/资产)×100%

   每股收益等于利润/总股数

   净资产收益率等于(净利润/净资产)

   主营业务利润率等于(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100%流动比率等于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00%

   速动比率等于(流动资产总额-存货总额-待摊论文范文-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次)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资产总额 ×100%

   ④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1个: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等于(本年净利润增长额上年净利润)×100%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等于/总资产 6 实证研究数据列示及其结果分析

   6.1 纵向总体绩效分析

   由于本文对各年绩效的分析所运用的分析方法是相同的,均为主成分分析法,为了避免重复和篇幅过长,以下以2007年的各财务指标数据为对象进行SPSS分析,详细说明分析过程,所得表格的信息以及所得结论.对于2006年,2005年,2003年的数据分析,文章内只列出结论性数据表格以简单说明,具体信息见附录B,结论分析以2007年类推.

   6.1.1 2007年绩效评分

   (1)主成份分析法适用性判断

   首先,对样本数据采用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符合的前提条件.KMO检验 0.758 Bartlett球形检验 Approx. Chi-Square 447.297 df 36 显着性水平 0.000

   可以看出,表中KMO(Kaiser-Meyer-Olkin).758.一般认为,KMO<0.5则不适合做主成分分析,KMO越接近1越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本文的KMO结果为0.758,表明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强烈认可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考虑到共同因子的可解释性,在提取因子的过程中采用正交旋转,具体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初始特征值 提取的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旋转后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原有变量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1 4.903 54.477 54.477 4.903 54.477 54.477 4.273 47.477 47.477 2 1.542 17.129 71.605 1.542 17.129 71.605 2.106 23.403 70.880 3 1.105 12.276 83.881 1.105 12.276 83.881 1.170 13.001 83.881 4 0.617 6.858 90.739 5 0.421 4.678 95.417 6 0.179 1.994 97.411 7 0.133 1.476 98.887 8 0.077 0.854 99.741 9 0.023 0.259 100.000

   由表6-2可以看出,表中特征值>1的因子一共有3个,并且累积贡献率达到83.881%,大于80%,可以认为这3个公共因子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提取的公共因子一共有3个,反映了原变量83.881%的信息.3个公共因子分别由F1,F2,F3代表.

   (3)旋转前后的因子载荷

   下表为3个公共因子与各评价指标变量间的荷载矩阵,即初始因子荷载矩阵.

   表6-3 初始因子荷载矩阵

   原始变量 公共因子 F1 F2 F3 每股收益 0.904 -0.038 0.075 流动比率 0.491 0.793 -0.014 总资产周转率 -0.210 -0.108 0.935 净资产收益率 0.792 -0.406 0.100 净利润增长率 0.635 -0.363 -0.196 主营业务利润率 0.822 -0.126 -0.298 速动比率 0.569 0.758 0.103 资产利润率 0.927 -0.082 0.219 资产净利率 0.956 -0.081 0.171

   由表6-3可以看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与净利润增长率的取值绝对值在2个公共因子上都比较高.这说明,这几个指标变量中的每一个都同时与2个公共因子变量有较大的相关关系,需要2个公共因子来共同解释,使得公共因子变量的实际含义变的模糊不清,不是任何一个变量的典型代表.

   在理想状态下,让某个指标变量在某一个公共因子上取值的绝对值趋于1,而在其他公共因子上取值的绝对值趋于0,这样就使得一个公共因子的变量成为了某个指标变量的典型代表.因此,为了使公共因子变量的含义变得更加清晰,本文对初始公共因子进行了方差极大法旋转,得到结果如表6-4所示:

   表6-4 初始因子旋转结果

   原始变量 公共因子 F1 F2 F3 每股收益 0.838 0.346 -0.041 流动比率 0.108 0.918 -0.120 总资产周转率 -0.055 -0.088 0.959 净资产收益率 0.895 -0.031 0.017 净利润增长率 0.707 -0.088 -0.257 主营业务利润率 0.766 0.193 -0.395 速动比率 0.204 0.931 -0.012 资产利润率 0.891 0.330 0.101 资产净利率 0.912 0.338 0.050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3个公共因子的含义略加清晰.公共因子F1是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资产净利率这6个指标变量的典型代表,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综合了整体指标的47.477%;F2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2个指标变量的典型代表,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综合了整体指标的23.403%;F3是总资产周转率这1个指标变量的代表,反映了企业的运营能力,综合了整体指标的13.001%.

   由此可得2007年的绩效评价公式,总体绩效用Y(2007)表示,则

   Y(2007)等于 4.273×Fl + 2.106×F2 + 1.170×F3 (公式6-1)

   (4)计算绩效得分

   根据公式6.1计算2007年的绩效的得分如表6-5所示:

   表6-5 2007年绩效得分

   代码 F1 F2 F3 Y(2007) 000666 -0.21633 0.07397 0.31777 -0.39680637 000733 -0.75385 0.91876 -0.25057 -1.57945939 600172 -0.24837 0.14813 -0.77132 -1.65176763 600195 0.6559 -0.26274 0.60554 2.95781206 600252 -0.04418 -0.37667 -1.0691 -2.23289516 600373 -0.383 -0.68184 0.03395 -3.03279254 600616 0.78348 -0.42671 2.50818 5.38372938 600719 -0.42755 -0.46347 -0.838 -3.78344897 600982 0.23609 0.16856 1.65655 3.30196343 000503 -1.45642 3.17682 -1.27175 -1.02084724 000902 -0.42795 -0.03292 1.91247 0.33963003 600112 -0.12989 0.73173 -0.23914 0.70620961 000407 -0.45581 -0.30588 -0.35238 -3.00414401 600071 -0.01011 0.10218 0.55353 0.81962115 600283 -0.45569 0.11311 -1.31095 -3.24276521 600448 -1.53916 -0.37207 0.86168 -6.3522445 600653 0.06056 -0.6382 0.45508 -0.55283272 000066 0.04923 -0.58059 1.4671 0.70414425 000652 0.71509 -0.34408 -0.95628 1.21209949 600062 1.26223 0.60821 1.59554 8.54118085 600226 0.08939 -0.26217 0.68323 0.62921255

   续表6-5 2007年绩效得分

   600249 3.14706 1.8324 -2.05842 14.89807038 600261 0.30792 0.67745 0.68083 3.53902296 600620 -0.12431 -0.4063 -0.8584 -2.39117243 600676 0.21192 -0.2887 0.75316 1.17872916 600779 1.18655 -0.75245 -0.04657 3.43098155 600693 0.55898 -1.05989 0.71429 0.9921125 000793 -0.30571 1.57506 -0.20028 1.77644993 600429 -0.40977 -0.24007 0.21718 -2.00243403 000415 -0.37755 -0.75595 -0.97884 -4.35054465 000782 -0.26797 -0.58041 0.61888 -1.64328967 000046 0.92036 0.00789 -0.22431 3.68687192 000607 -3.37496 1.07134 0.78069 -11.25155474 000850 0.21575 -0.58224 -0.26216 -0.61102489 000893 -0.1677 -0.336 0.90491 -0.3654534 002002 -1.50888 -0.40428 -0.36795 -7.72935942 600068 0.32937 -0.7328 -0.29586 -0.48203499 600119 -0.4424 -0.14444 0.64712 -1.43743544 600586 0.53818 -0.38532 -0.5483 0.84664822 600588 1.27631 1.81054 0.19345 9.49300637 000573 -0.59601 0.86415 -1.49802 -2.47953423 600106 -0.00702 -0.15869 -1.35378 -1.9481202 600163 -0.53102 -0.48394 -0.65858 -4.0587647 600256 0.90189 -0.68387 -0.45853 1.87706565 600276 1.54398 3.82191 1.7308 16.671405 600680 -0.62318 -0.15842 -0.92949 -4.08398396 900953 -1.93906 -0.36464 0.70809 -8.22506992 000533 0.49838 -0.53319 0.96033 2.1302657 000671 -0.38642 0.20337 -0.74071 -2.08950614 000766 -0.46152 0.16593 -1.32393 -3.17162448 600758 1.92915 -1.71465 -1.09779 3.34779075 600891 -0.40502 -1.0675 -1.11196 -5.27979866 000885 1.05906 -1.49046 0.513 1.98666462

   6.1.2 2006年,2005年及2003年的绩效评分

   2006,2005,2003年的业绩评分方法与2007年业绩的评分方法相同,且各年财务数据均通过了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表6-6展示了对各年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其中累计方差贡献率与各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均为旋转后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与特征值.详见附录B.

   表6-6 03,05,06年主成分分析重要数据结论

   年度 KMO检验 巴特利特球体检验 累计方差贡献率 84.950 4.194 2.109 1.343 2003 0.701 0.000 84.522 4.383 2.052 1.173

   由表6-6可知,2006年,2005年,2003的数据均可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绩效分析,各年绩效分别用Y(2006),Y(2005),Y(2003)来表示,3个公共因子仍然由F1,F2,F3代表.

   得出各年总体绩效评价公式如下:

   Y(2006) 等于 3.505×F1 + 2.637×F2 + 1.324×F3 (公式6-2)

   Y(2005) 等于 4.194×F1 + 2.109×F2 + 1.343×F3 (公式6-3)

   Y(2003) 等于 4.383×F1 + 2.052×F2 + 1.173×F3 (公式6-4)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2003年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时候,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来的公共因子只有两个,累积贡献率只有74.903%,不足80%.为了保证公共因子能够反映总体样本的绝大部分信息,即累积贡献率需大于80%,因此在对2003年数据进行公共因子提取的时候采用的是根据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方法进行提取,一共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

   类似于2007年的绩效评分方式,得到2003年,2005年,2006年的绩效得分,详情请见附录B.

   6.1.3 绩效比较分析

   为了比较2004年上市公司在实施资产剥离前后的绩效的变化情况,本文对样本企业03年以及05—07年的绩效得分进行了平均值计算,用绩效得分的平均值来代表当年样本企业的整体绩效状况,然后通过比较各年业绩得分的平均值来观察企业各年总体绩效的变化情况.

   通过计算,得到各年平均值如表6-7所示:

   表6-7 各年绩效得分的平均值

   年度 绩效得分平均值(× E-07) 2007 -4.18 2006 32.2 2005 -10.7 2003 -2.18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企业的总体绩效在资产剥离的前一年(2003年)的总体绩效平均得分为-2.18E-07,而企业在资产剥离后第一年(2005年)的平均绩效的得分为-10.7E-07,小于2003年的平均绩效得分.由此可见,2005年的绩效与2003年的绩效相比有所下滑.

   (2)企业的总体绩效在资产剥离后第二年(2006年)的平均绩效的得分为32.2E-07,明显大于2003年与2005年的平均得分.由此可得2006年的绩效与2005年或2003年的绩效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3)企业的总体绩效在资产剥离后第三年(2007年)的平均绩效得分为-4.18E-07,明显小于2006年的绩效平均得分,与2003年和2005年的绩效平均得分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此可得,2007年的绩效与2006年的绩效相比有明显的下滑,并且相对于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前(2003年)的业绩也有一定程度下滑.

   6.1.4 结论分析

   本文数据分析结果说明,我国企业在进行资产剥离后第一年里,业绩没有得到改善,相反还稍有下滑.而在资产剥离后的第二年,企业的绩效会有一个大的提高,资产剥离的积极效用体现,明显的改善了企业的业绩.而在资产剥离后的第三年,企业的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与剥离前的绩效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后的第2年业绩得到改善而第3年又大辐下滑,资产剥离的正向绩效并不显着,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短期性仍然很强,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为了论文范文,为了缓解财务危机,为了操纵盈余而进行资产剥离,而这样的资产剥离往往只能给企业带来极短期的绩效改善,长期的绩效不但得不到提高还有可能因为这种短期的行为对企业资产结构和战略发展造成损害,导致企业业绩不但没有持续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下滑.

   具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后绩效没能出现持续性改善,以下几点原因应引起重视:

   (1)我国的资产剥离短期性显着,许多企业是为了获得短期一次性效益而进行资产剥离.并且,出于减轻债务负担,改善财务状况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通常在资产剥离前已有了较大的亏损,即便进行了资产剥离后获得了大量的论文范文,改善了财务的状况,但由于企业的短期获利行为给资产结构造成的影响,企业的业绩很难得到彻底的改善.

   (2)出于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虽然在剥离资产后改善了资产结构,也获得了论文范文,改善了财务状况,但若未能妥善运用剥离所得资金,若未能很快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的绩效也难以快速出现大的提高.

   (3)出于战略调整或回归主业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战略性的举动给企业带来的变化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展现出来,同时,新业务或是新战略在起步阶段往往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战略性的资产剥离也难以使企业的绩效在有限的3年内得到显着提高.

   6.2 横向分类分析

   6.2.1 原因分类后的样本

   按照文本第4部分的分析结果,把样本企业按其剥离动因分成了3类.

   第1类中的企业是由于财务的原因而实施了资产剥离,目的在于获取论文范文,改善企业财务状况,这类企业的剥离动因用"R1"来表示.

   第2类中的企业实施资产剥离的原因是为了优化资产结构,目的是企业将不良资产或是闲置资产进行剥离,集中力量经营优势资产或是发展优势业务,这一类企业的剥离动因用"R2"来表示.

   第3类中的企业实施资产剥离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企业的战略需求,旨在使企业的资产状况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以推动企业战略计划的实现,这一类企业的剥离动因"R3"来表示.

   由此得到分类结果如表6-8所示:

   表6-8 样本企业分类结果

   股票代码 剥离动因 动因代码 股票代码 剥离动因 动因代码 600172 财务原因 R1 600429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226 财务原因 R1 600693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620 财务原因 R1 000793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891 财务原因 R1 600616 优化资产结构 R2 000415 财务原因 R1 000046 优化资产结构 R2 000782 财务原因 R1 600068 优化资产结构 R2 000885 财务原因 R1 000573 优化资产结构 R2 000893 财务原因 R1 600163 优化资产结构 R2 002002 财务原因 R1 600680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119 财务原因 R1 000666 战略原因 R3 600588 财务原因 R1 600195 战略原因 R3 600106 财务原因 R1 600373 战略原因 R3 600256 财务原因 R1 000503 战略原因 R3 600719 财务原因 R1 000533 战略原因 R3 000902 财务原因 R1 600283 战略原因 R3 600653 财务原因 R1 000066 战略原因 R3 600252 财务原因 R1 000652 战略原因 R3 000733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062 战略原因 R3 续表6-8 样本企业分类结果

   600982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249 战略原因 R3 900953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261 战略原因 R3 600112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676 战略原因 R3 000407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779 战略原因 R3 000671 优化资产结构 R2 000607 战略原因 R3 000766 优化资产结构 R2 000850 战略原因 R3 600071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586 战略原因 R3 600448 优化资产结构 R2 600276 战略原因 R3 600758 优化资产结构 R2 - - -

   6.2.2 各动因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动因有许多,基于不同动因的资产剥离必将会产生不同的剥离效果,从而给企业的绩效带来不同的影响.为了分析基于不同剥离动因的企业实施资产剥离后绩效的变化,本文先将企业剥离后3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绩效评分,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剥离动因对剥离后3年的企业整体绩效产生的不同影响.

   首先计算剥离后3年总体绩效.把研究样本2007,2006,2005年的各个指标的财务数据求平均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绩效评分.

   (1)主成分适用性判断

   同上,需要先对数据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符合的前提条件.KMO检验 0.757 Bartlett球形检验 Approx. Chi-Square 447.091 df 36 显着性水平 0.000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KMO检验值为0.757,大于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着性水平为0.000,小于0.05.由此可知,对剥离后3年的财务平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完全可行.

   (2)确定主成分个数和系数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剥离后3年的财务平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值>1的原则提取公共因子.

   表6-10 总方差解释表

   初始特征值 提取的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旋转后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原有变量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1 4.986 55.399 55.399 4.986 55.399 55.399 3.564 39.599 39.599 2 1.297 14.415 69.814 1.297 14.415 69.814 2.648 29.418 69.018 3 1.179 13.101 82.915 1.179 13.101 82.915 1.251 13.898 82.915 4 0.736 8.179 91.095 5 0.366 4.071 95.166 6 0.216 2.398 97.564 7 0.116 1.289 98.853 8 0.081 0.899 99.752 9 0.022 0.248 100.000

   由表可见,特征值>1的因子一共有3个,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2.915%,大于80%,可以认为这3个公共因子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提取的公共因子一共有3个,反映了原变量82.915%的信息.3个公共因子仍然由F1,F2,F3代表.

   (3)旋转前后的因子载荷

   考虑到共同因子的可解释性,在提取因子的过程中采用正交旋转,具体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 F1 F2 F3 每股收益 0.883 0.150 0.033 流动比率 0.728 -0.597 0.160 总资产周转率 0.090 0.512 0.805 续表6-11 初始因子荷载矩阵

   净资产收益率 0.793 0.354 -0.088 净利润增长率 0.424 0.325 -0.456 主营业务利润率 0.766 0.047 -0.448 速动比率 0.692 -0.626 0.241 资产利润率 0.927 0.137 0.143 资产净利率 0.966 0.112 0.093

   从表6-11中数据可以看出,没有任何一个指标变量在F2上有较高载荷,这说明F2因子不是任何一个指标的典型代表.同时,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都在1个以上的公共因子上取值的绝对值较大,因此,公共因子的含义不清晰.为了使公共因子的含义更加清晰,本文对初始公共因子进行了方差极大法旋转,得到结果如下表6-12所示:

   表6-12 初始因子旋转结果

   原始变量 公共因子 F1 F2 F3 每股收益 0.756 0.439 0.196 流动比率 0.220 0.927 -0.074 总资产周转率 0.022 -0.049 0.957 净资产收益率 0.831 0.197 0.181 净利润增长率 0.664 -0.127 -0.192 主营业务利润率 0.793 0.284 -0.284 速动比率 0.147 0.952 -0.022 资产利润率 0.744 0.512 0.290 资产净利率 0.781 0.537 0.238

   由表6-12可见,旋转后,公共因子的含义略加清晰.F1是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资产净利率6个指标的典型代表,主要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综合了整体指标的39.599%;F2主要反映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个指标,代表了企业的偿债能力综合了整体指标的29.418%;F3是总资产周转率的典型代表,主要反映企业的运营能力,综合了整体指标的13.898%.

   得到计算剥离后3年整体绩效的公式为:

   Y 等于 3.564×F1 + 2.648×F2 + 1.251×F3 (公式6-5)

   (4)计算绩效得分

   根据以上结果得到样本企业实施剥离后3年的整体绩效得分如下表6-13所示:

   表6-13 剥离后3年整体绩效得分

   股票代码 动因代码 F1 F2 F3 Y 600172 R1 0.4431 -0.20836 -0.52711 0.36805651 600252 R1 -1.6394 0.2456 -0.37603 -5.66288633 600719 R1 -0.14664 -0.4561 -0.73659 -2.65185185 000902 R1 -0.52017 -0.31865 1.73656 -0.52491376 600653 R1 -2.42146 0.47889 0.91653 -6.21540369 600226 R1 0.38538 -0.39746 0.83661 1.36761935 600620 R1 0.15975 -0.50133 -1.16163 -2.21137197 600891 R1 -2.5499 -0.54319 -0.66955 -11.36381777 000415 R1 -0.03456 -0.6853 -0.95936 -3.1380056 000782 R1 -0.16546 -0.70816 0.58325 -1.73526137 000885 R1 -2.21136 -0.60605 -0.41531 -10.00566025 000893 R1 0.00992 -0.33924 0.79601 0.13285587 002002 R1 -0.63689 -0.09353 -0.2016 -2.769745 600119 R1 -0.43892 -0.36602 0.52761 -1.87349173 600588 R1 1.02027 2.43093 0.33795 10.49612037 600106 R1 1.07427 -0.28566 -1.79633 0.82506177 600256 R1 1.06464 -0.53011 -0.3443 1.95992638 000733 R2 -0.75473 0.81676 -0.35992 -0.97733716 600616 R2 1.20863 -0.51539 3.02571 6.72796781 600982 R2 0.29436 -0.17559 1.50296 2.46433968 900953 R2 -1.43319 -0.68593 0.83987 -5.87355443 600112 R2 -0.04083 0.43209 -0.37356 0.53133264 000407 R2 -0.01662 -0.57043 0.0674 -1.48541492 续表6-13 剥离后3年整体绩效得分

   000671 R2 -0.09406 0.20066 -0.73538 -0.72384254 000766 R2 -0.01608 0.28476 -1.44978 -1.11693942 600071 R2 0.15174 0.09633 0.35526 1.24031346 600448 R2 -0.91442 -0.58272 1.21904 -3.2770164 600758 R2 1.24111 -1.17395 -0.07605 1.21955789 600693 R2 0.66939 -0.68283 0.69565 1.44783027 000793 R2 -0.15725 0.66791 -0.97869 -0.01615451 600429 R2 -0.66029 -0.3558 0.06803 -3.21032643 000046 R2 1.04077 0.11165 -0.76242 3.05116606 600068 R2 0.23368 -0.56722 -0.74111 -1.59629165 000573 R2 -0.37097 0.27398 -1.31125 -2.23701179 600163 R2 -0.27978 -0.66985 -0.36211 -3.22389833 600680 R2 1.30398 -0.95355 -1.0099 0.85899942 000666 R3 0.04019 0.00174 0.42283 0.67680501 600195 R3 0.84906 -0.33482 0.87033 3.22822931 600373 R3 -0.14812 -0.62738 0.26025 -1.86362917 000503 R3 -1.09975 2.46798 -1.82231 0.33599223 000533 R3 -1.24204 0.0645 0.58457 -3.52453749 600283 R3 -0.03486 0.11404 -1.32813 -1.48375375 000066 R3 0.37605 0.46361 1.53712 4.4908186 000652 R3 0.79846 -0.39566 -1.02073 0.52107053 600062 R3 1.68536 -0.41279 1.12474 6.32060486 600249 R3 1.60802 0.91465 -1.42735 6.36736163 600261 R3 0.86321 0.50349 1.08458 5.76653154 600676 R3 0.41594 -0.17161 0.24782 1.3380097 600779 R3 1.07693 0.17471 -0.2048 4.0446058 000607 R3 -1.94638 0.29714 0.79161 -5.15976749 000850 R3 0.55014 -0.54657 0.01889 0.53701299 600586 R3 0.8254 -0.76699 -0.50134 0.28355974 600276 R3 0.58424 5.18681 1.20172 17.31988066

   6.2.3 显着性检验

   为了分析基于不同的剥离动因的资产剥离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在上一部分得出3年整体绩效得分的基础之上,对不同剥离动因类别的企业绩效得分进行多独立样本Kruskal-Waillis显着性检验,以判断3类动因不同的资产剥离所导致的绩效的不同.得到结果如表6-14与表6-15 所示:

   表6-14 统计结果

   动因分类 样本数量 平均秩

   绩效得分

   R1 17 20.41 R2 19 26.37 R3 17 34.29 样本总数 53

   表6-15 检验结果

   绩效得分 卡方统计量 6.918 df 2 相伴概率 0.031

   从统计结果表可以看出,第3类动因的平均秩取值最大,为34.29;第2类动因的平均秩取值为26.37,小于第3类动因的平均秩取值;第1类动因的平均秩取值最小,为20.41,小于第2类和第3类动因的平均秩取值,并且与第3类动因的取值相差较大.

   从检验结果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统计量所对应的相伴概率为0.031,小于显着性水平0.05,因此拒绝零假设,认为基于3类动因的资产剥离给企业带来的绩效存在显着的差异.

   结论总结:以上Kruskal-Waillis检验结果说明,为了适应企业战略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绩效是最高的,明显优于基于其他两类动因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为了优化企业资产结构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绩效低于由于战略原因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但仍然要明显高于为了缓解财务危机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基于财务动因进行的资产剥离的企业绩效是最低的.

   6.2.4 结论分析

   本文对按剥离动因分类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说明:基于不同动因的资产剥离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首先,尽管2004年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的整体绩效不高,但基于战略动因而进行资产剥离的那些企业绩效明显要高于基于其他两类动因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企业在过度多元化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多元化水平调整,集中资源提高主营业务的竞争优势,企业实施资产剥离是积极的战略性行为.有的企业为了引进有实力的同行业优秀者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将企业的资产剥离给优秀的企业,这样的情况多以股权转移方式发生.这些战略性调整都有助于企业节约有限的资源来支持新业务,新战略的发展,使企业的资产状况从长远的角度更加适应企业的战略与市场的需求.

   其次,基于优化资产结构而进行资产剥离的那些企业的绩效虽不及战略型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高,但仍然要明显高于基于财务动因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这些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将一些盈利能力差并且非核心领域的业务剥离出企业,以提高企业整体资产的质量.这样的剥离有助于企业重新整合资产使其内部配置更加完善,消除负协同效应,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支持了核心业务的发展.但从本质上来讲,优化资产结构的资产剥离主要也是为了剥离绩效差的资产,改善现有的资产的整体盈利状况,相对于由于战略原因而进行的资产剥离来讲,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仍考虑不够.而资产剥离的本质,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企业要想将其运用得当,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资产剥离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因此,此类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要低于战略型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后,基于财务动因而进行资产剥离的那些企业的绩效要明显低于基于其他两类动因而进行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为了缓解财务上的困难,通常不顾企业的资产状况和企业发展战略而进行资产剥离.剥离后获得的论文范文虽然暂时性的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使企业的绩效在财务上得到了短暂的改善,但企业的资产很可能因为这样以短期利益为目的的剥离而元气大伤,导致整体资产状况不如剥离之前,而企业的绩效从长远来看也自然不可能有改善,相反还可能有明显下滑. 7 结论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7.1 本文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对于我国资产剥离的动因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的动因有五类:改善财务状况;适应公司战略需要;剥离不良资产;盘活资产,套取论文范文;政府原因.其中,剥离不良资产和盘活资产可以归集为优化资产结构这一类,因此,主要的剥离动因为:优化资产结构,适应公司战略和缓解财务危机,大约占了所有比重的99%.为了优化资产结构的资产剥离发生数量是最多的,占总体比重的39.2%;为了缓解财务危机而进行的资产剥离数量略少于为了进行优化资产结构而进行的资产剥离数量,占全体比重的31.9%.而为了适应公司战略进行的资产剥离相对是最少的,占总体比重的28.2%.

   2004年发生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资产剥离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关联交易严重,支付方式多样以及明显的年末倾向.2004年的资产剥离交易中,关联交易的数量占到了剥离总量的31.9%,关联交易现象十分突出.而2004年10月到12月发生的资产剥离一共有225项占全年比重的33.03%.仅12月一月就发生了125项,占全年比重的18.6%,具有十分明显的年末特征.

   (2)在2004年进行了重大资产剥离的企业,在资产剥离后第一年(2005年)的业绩与剥离前一年(2003年)相比并不能得到改善,相反还会稍有下滑,企业处于过渡阶段;在资产剥离后的第二年(2006年),企业的绩效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而资产剥离后的第三年(2007),企业的业绩又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与剥离前一年(2003年)的绩效相比都稍有降低.由此可见,资产剥离并没给上市公司带来持续性的业绩改善.

   (3)2004年进行了重大资产剥离的企业在剥离后3年的时间范围内,基于优化资产结构,适应公司战略和缓解财务危机这三类动因的资产剥离所导致的企业绩效具有明显的差别.其中,基于适应公司战略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是最高的,而基于获得论文范文,缓解财务危机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是最不理想的,而基于优化资产结构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居于两者之间.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资产剥离短期性仍然很强,仍然有大量的企业为了缓解一时财务危机,获取论文范文而进行资产剥离,只能短期性的改变企业的业绩,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损害了企业的长期绩效.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我国资产剥离的整体绩效不高.相反,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进行的剥离对企业整体资产的运营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导致长期绩效受损.但基于适应公司战略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明显高于基于获得论文范文和优化资产结构而实施资产剥离的企业的绩效.

   7.2 建议

   (1)企业应当对资产剥离有更为正确和深入的认识.

   首先,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并不是都在被动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不得已的措施,它也不是一个企业业绩下滑,经营不佳的体现,而是企业为了提高资源的整体配置质量,充分发挥经济资源的最大使用效能,提高企业整体的运作效率而进行的.如果企业运用得当,资产剥离可以成为企业业绩改善的手段.

   其次,一个真正想获得长远发展的企业必须认识到,资产剥离在本质上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性收缩行为,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后取得的业绩改善并不是主要来自于资产剥离所获得的一次性的大量论文范文收入,而是来自于企业资产结构得到整体改善,运营效率得到提高,公司的发展战略得到资产结构上的支持等一系列良性的变化.如果企业仅仅是为了一时的论文范文需求来进行资产剥离,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也必将导致相反的结果:企业的长期业绩不会得到任何改善,甚至有可能因为这种没有战略规划支撑的剥离导致企业元气损伤,业绩更加不好.

   最后,在正确对待资产剥离的基础之上,企业应当把握住进行资产剥离的最佳时机,主动的进行资产剥离.当企业中有的资产出现经营绩效下滑,发展前景也趋于暗淡时,或是企业想要改善这些不良资产的业绩需要消耗很多的资源并且结果难以估计时,或是当企业的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有些资产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也不能给企业带来十分可观的收入时,企业就需要作好准备把握合适机会将其剥离,不要等到这些资产发展到阻碍企业整体业绩,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或者阻碍时才想到剥离.

   (2)以企业长期利益为前提进行资产剥离,保证剥离后企业绩效改善的长期性.

   企业在进行资产剥离决策的时候,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站在战略的角度上,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资产剥离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因为,资产剥离作为一种运用频率仅次于资产并购的重组方式,与资产并购一样都是一把双刃箭.企业若是把资产剥离用于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资产剥离将对企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帮助企业更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壮大.但企业若是把资产剥离当作快速融资的方式,仅为了改善财务危机而不顾企业的资产和战略状况而实施资产剥离,这样的资产剥离则不能长期的对企业的业绩的带来长期性的改善,相反还可能导致企业的业绩不如剥离之前的情况发生.

   (3)企业在进行资产剥离决策的同时对"人"的考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资产剥离的结果是公司规模缩小,必然会有一些员工离开原来的公司,公司必须要妥善的处理好这些因为公司决策而失去工作的人员,以降低或防止由此造成的对公司声誉的影响.另外,随着一批员工的离开,公司内部留下员工的"士气"也势必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公司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聚拢人心,以防止公司内部人心涣散的情况发生.

   (4)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资产剥离等重组方式的管理和规范,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以及加大执法力度.由于资产剥离交易的特殊性,加上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决定了资产剥离在一定阶段仍然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主要手段之一,监管部门应当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措施不断的正规化资产剥离,使其能逐渐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战略行为,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5)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应当对所投资企业的资产重组情况有个清楚的认识,以便正确的分析该企业进行并购或是剥离的情况,以及企业做出这种行为背后的各种内在的因素,从而对企业的状况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利于投资者对该企业的前景和赢利能力等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1)本文对2004年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原因的统计分析,包括按原因分类的实证研究都是完全以样本企业的年度报告中的剥离动因为依据的.但由于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不会披露进行资产剥离的真实原因以避免引起监管部门及投资者的不信任,因此也使得本文难以对剥离的动因进行完全真实准确的把握.另外,有的企业在披露其剥离原因方面表述不清,无法准确的判断出企业进行资产剥离的真实原因,加之企业进行决策时往往不是由于单一的原因,因此对剥离动因的分类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本文资产剥离动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由于研究限制,本文在对资产剥离给企业绩效带来的长期性影响的研究上,时间跨度还显得不够,只涉及了剥离后3年的业绩,未能将资产剥离对企业绩效的长期性影响进行时间跨度更长的研究.

   (3)由于本文样本数量有限,为保证结论的有效性而无法对其剥离动因分类后的样本进行各年财务数据的主成分分析,从横向比较基于不同动因的资产剥离给企业带来的各年绩效的变化情况,这也是本文后续研究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

   附 录

   附录A:进入研究样本的上市公司股票名称及代码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经纬纺机 000666 燃气股份 振华科技 三元股份 黄河旋风 汇通水利 中牧股份 美达股份 论文范文集团 光彩建设 鑫新股份 华立控股 第一食品 华茂股份 大连热电 广州冷机 宁波热电 江苏琼花 海虹控股 葛洲坝 600068 中国服装 长江投资 长征电器 金晶科技 胜利股份 用友软件 凤凰光学 粤宏远A 钱江水利 重庆路桥 华纺股份 600448 福建南纸 申华控股 广汇股份 长城电脑 000066 恒瑞医药 泰达股份 上海邮通 双鹤药业 凯马B股 升华拜克 万家乐A 两面针 600249 阳光发展 浙江阳光 ST通金马 天宸股份 ST金帝 交运股份 *ST秋林 全兴股份 ST春都 东百集团 - - 附录B:实证研究部分03年,05年,06年图表

   (1)2006年各统计图表

   KMO and Bartlett's检验

   KMO检验 0.751 Bartlett球形检验 Approx. Chi-Square 448.728 df 36 显着性水平 0.000

   总方差解释表

   初始特征值 提取的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旋转后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原有变量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原有变量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原有变量 特征值 1 4.816 53.509 53.509 4.816 53.509 53.509 3.505 38.941 38.941 2 1.455 16.166 69.675 1.455 16.166 69.675 2.637 29.302 68.242 3 1.195 13.276 82.951 1.195 13.276 82.951 1.324 14.709 82.951 4 0.815 9.051 92.002 5 0.339 3.767 95.769 6 0.161 1.789 97.558 7 0.110 1.225 98.783 8 0.083 0.925 99.707 9 0.026 0.293 100.000

   初始因子荷载矩阵

   原始变量 公共因子 F1 F2 F3 每股收益 0.897 -0.074 0.136 流动比率 0.704 0.556 -0.339 总资产周转率 0.198 0.318 0.887 净资产收益率 0.817 -0.379 0.183 净利润增长率 0.314 -0.546 -0.055 主营业务利润率 0.674 -0.452 -0.330 速动比率 0.651 0.625 -0.311 资产利润率 0.936 0.027 0.162 资产净利率 0.978 -0.035 0.083 初始因子旋转结果

   原始变量 公共因子 F1 F2 F3 每股收益 0.758 0.438 0.251 流动比率 0.179 0.942 -0.015 总资产周转率 0.029 0.026 0.962 净资产收益率 0.887 0.155 0.182 净利润增长率 0.579 -0.180 -0.179 主营业务利润率 0.780 0.202 -0.343 速动比率 0.097 0.949 0.026 资产利润率 0.727 0.524 0.316 资产净利率 0.792 0.533 0.229

   2006年绩效评分

   代码 F1 F2 F3 Y2006 000666 0.0829 0.182 0.52222 1.461918 000733 -0.85864 0.91822 -0.26466 -0.9386 600172 0.25088 -0.05553 -0.43655 0.15491 600195 1.04558 -0.23006 0.80978 4.130238 600252 0.09636 -0.5474 -0.87505 -2.26432 600373 -0.3001 -0.57145 0.46211 -1.94693 600616 1.19474 -0.47058 3.07868 7.022817 600719 -0.2503 -0.24081 -0.59719 -2.303 600982 0.2718 -0.18116 1.51139 2.47602 000503 -0.67883 1.54386 -1.84305 -0.74834 000902 -0.52943 -0.27031 1.47664 -0.61339 600112 -0.44175 0.40427 -0.29968 -0.87905 000407 0.08748 -0.54624 0.13419 -0.95615 600071 0.15483 0.12109 0.56195 1.606015 600283 -0.14368 0.0585 -1.09275 -1.79613 600448 -0.44603 -0.61433 1.42974 -1.29035 600653 -0.48481 -0.56128 0.12476 -3.01417

   续表 2006年绩效评分

   000066 -0.69759 0.84784 1.21303 1.396753 000652 0.16777 -0.34653 -0.66593 -1.20746 600062 0.38569 0.1279 1.26661 3.366107 600226 0.24484 -0.38777 0.7565 0.837221 600249 -0.14009 0.88366 -0.88323 0.669799 600261 1.14808 0.43116 1.47157 7.109348 600620 0.20422 -0.38867 -1.71443 -2.57904 600676 0.1894 0.07137 0.00262 0.855519 600779 0.68129 0.56094 -0.24822 3.538477 600693 0.61934 -0.53214 0.66699 1.650628 000793 -0.38909 0.63103 -1.17216 -1.25167 600429 -0.52918 -0.13061 0.1846 -1.95478 000415 0.03999 -0.68064 -0.99349 -2.97006 000782 -0.24249 -0.59428 0.69861 -1.49208 000046 0.77628 0.37269 -0.97347 2.414771 000607 -0.72205 -0.24058 0.4298 -2.59614 000850 0.56296 -0.39249 0.23496 1.249266 000893 -0.02288 -0.26804 0.89878 0.402969 002002 -0.24252 -0.11124 -0.18889 -1.39346 600068 -0.30213 -0.28598 -0.90513 -3.01149 600119 -0.66985 -0.24786 0.80607 -1.93419 600586 0.60033 -0.87415 -0.40964 -0.74334 600588 1.1635 2.25775 0.35068 10.49605 000573 -0.79322 0.39332 -1.15791 -3.27612 600106 1.21258 -0.0682 -2.09361 1.29831 600163 -0.45802 -0.57947 -0.19026 -3.38533 600256 0.57737 -0.22146 -0.45303 0.83988 600276 0.41307 5.58836 0.6985 17.10913 600680 3.83148 -1.29901 -0.97075 8.718575 000533 0.02968 -0.52795 0.03622 -1.24022 900953 -1.58371 -0.53154 1.03518 -5.582 000671 -0.1593 0.14435 -0.58979 -0.95858 000766 0.10961 -0.38408 -1.38093 -2.45699 600758 -1.14158 -1.06924 0.42653 -6.2561 600891 -4.27852 -0.24598 -0.42851 -16.2122 000885 0.3638 -0.84125 -0.46043 -1.55287

   (2)2005年各统计图表

   KMO and Bartlett's 检验

   KMO检验 0.724 Bartlett球形检验 Approx. Chi-Square 562.358 df 36 显着性水平 0.000

   总方差解释表

   初始特征值 提取的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旋转后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原有变量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原有变量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原有变量 特征值 1 4.841 53.784 53.784 4.841 53.784 53.784 4.194 46.597 46.597 2 1.668 18.529 72.313 1.668 18.529 72.313 2.109 23.435 70.033 3 1.137 12.637 84.950 1.137 12.637 84.950 1.343 14.917 84.950 4 0.788 8.751 93.701 5 0.328 3.643 97.344 6 0.127 1.409 98.753 7 0.062 0.684 99.437 8 0.039 0.432 99.869 9 0.012 0.131 100.000

   初始因子荷载矩阵

   原始变量 公共因子 F1 F2 F3 每股收益 0.883 0.112 0.104 流动比率 0.599 -0.744 0.240 总资产周转率 0.311 0.544 0.471 净资产收益率 0.040 0.373 0.707 净利润增长率 0.833 0.272 -0.257 主营业务利润率 0.851 0.068 -0.404 速动比率 0.558 -0.737 0.339 资产利润率 0.962 0.151 0.015 资产净利率 0.973 0.147 -0.058 初始因子旋转结果

   原始变量 公共因子 F1 F2 F3 每股收益 0.796 0.317 0.264 流动比率 0.247 0.948 -0.097 总资产周转率 0.290 -0.113 0.720 净资产收益率 -0.080 0.013 0.796 净利润增长率 0.912 0.0

上市公司剥离资产:《中国股市报告》沈阳化工收购兴蓉投资早年剥离资产

14 0.033 主营业务利润率 0.916 0.124 -0.194 速动比率 0.179 0.968 -0.015 资产利润率 0.907 0.280 0.219 资产净利率 0.939 0.257 0.157

   2005年绩效评分

   代码 F1 F2 F3 Y2005 000666 0.24958 -0.1343 0.31501 1.186558 000733 -0.34495 0.78845 0.24669 0.547425 600172 0.74879 -0.59659 -0.2734 1.515041 600195 0.45936 -0.53199 0.58615 1.591788 600252 -1.78467 -0.15302 -0.98326 -9.12814 600373 0.16346 -0.498 -0.02389 -0.39682 600616 1.37026 -0.68504 1.8223 6.74947 600719 -0.0322 -0.47987 -0.44398 -1.74336 600982 0.07228 -0.22748 2.72086 3.477502 000503 -0.18034 2.65103 -1.6137 2.667477 000902 -0.06129 -0.40051 1.28968 0.630314 600112 0.22875 0.25247 -0.20247 1.21992 000407 0.11582 -0.61974 0.51197 -0.13371 600071 0.3641 0.0234 -0.5122 0.888501 600283 -0.05241 0.43373 -0.2063 0.417868 600448 -0.00558 -0.51125 0.93007 0.147455 600653 -1.64632 -0.4254 -0.52802 -8.51097 000066 1.66877 0.68698 1.23744 10.10954 000652 0.22589 -0.26993 -0.3564 -0.10054 续表 2005年绩效评分

   600062 0.72283 -0.35706 0.8264 3.388365 600226 0.52592 -0.42759 1.01004 2.660405 600249 -0.85897 0.49401 -0.70156 -3.50285 600261 0.89228 0.41371 1.19116 6.214465 600620 -0.01722 -0.48053 -0.96951 -2.38771 600676 0.5261 -0.19434 -0.30564 1.386126 600779 0.72223 0.264 -1.00272 2.239156 600693 0.38585 -0.42761 0.39662 1.249086 000793 0.05948 0.06126 -0.71133 -0.57666 600429 -0.74183 -0.35974 -0.15831 -4.08254 000415 -0.06515 -0.42163 -0.9196 -2.39748 000782 0.06498 -0.77162 0.01995 -1.32803 000046 0.55289 -0.07425 -1.73244 -0.16444 000607 -0.17457 -0.16298 2.36754 2.103735 000850 0.35959 -0.6045 -0.25339 -0.10707 000893 0.2048 -0.26362 0.58656 1.090707 002002 0.43048 0.2156 -0.18084 2.017265 600068 0.08504 -0.40164 -1.06712 -1.92354 600119 0.00235 -0.54259 -0.20779 -1.41353 600586 0.31114 -0.7777 -0.25168 -0.67325 600588 0.34076 2.80802 0.71658 8.313629 000573 -0.1144 -0.01746 -0.58103 -1.29694 600106 1.03657 -0.50485 -1.96254 0.646955 600163 -0.02664 -0.70963 -0.24984 -1.94387 600256 0.65296 -0.71133 -0.52694 0.530639 600276 0.75087 4.91288 0.59272 14.30644 600680 -0.07539 -0.44817 -0.85821 -2.41395 900953 -0.03624 -0.82228 0.62744 -1.04353 000533 -1.23903 -0.45986 -0.47552 -6.80496 000671 0.24098 0.25898 -1.31825 -0.21355 000766 -0.28142 1.43511 -0.45524 1.234984 600758 0.7149 -0.64069 -0.42516 1.076086 600891 -2.54497 -0.07679 2.34196 -7.6903 000885 -4.9665 0.49197 0.12116 -19.6292 (3)2003年各统计图表

   KMO and Bartlett's 检验

   KMO检验 0.701 Bartlett球形检验 Approx. Chi-Square 530.799 df 36 显着性水平 0.000

   总方差解释表

   初始特征值 提取的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旋转后主成分对原变量的描述 原有变量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原有变量 特征值 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 原有变量 特征值 1 4.890 54.333 54.333 4.890 54.333 54.333 4.383 48.695 48.695 2 1.851 20.570 74.903 1.851 20.570 74.903 2.052 22.797 71.493 3 0.866 9.618 84.522 0.866 9.618 84.522 1.173 13.029 84.522 4 0.709 7.876 92.398 5 0.377 4.187 96.585 6 0.185 2.056 98.642 7 0.063 0.701 99.343 8 0.044 0.488 99.831 9 0.015 0.169 100.000

   初始因子荷载矩阵

   原始变量 公共因子 F1 F2 F3 每股收益 0.935 0.034 -0.045 流动比率 0.411 0.880 0.147 净资产收益率 0.352 -0.414 0.809 净利润增长率 0.925 -0.209 -0.116 总资产周转率 0.619 -0.137 -0.302 主营业务利润率 0.832 -0.079 -0.188 速动比率 0.376 0.894 0.163 资产利润率 0.837 -0.161 0.140 资产净利率 0.974 -0.109 -0.033 初始因子旋转结果

   原始变量 公共因子 F1 F2 F3 每股收益 0.875 0.292 0.164 流动比率 0.150 0.970 -0.041 净资产收益率 0.170 -0.090 0.956 净利润增长率 0.939 0.047 0.171 总资产周转率 0.696 -0.019 -0.094 主营业务利润率 0.846 0.124 0.042 速动比率 0.110 0.977 -0.038 资产利润率 0.770 0.127 0.372 资产净利率 0.937 0.174 0.227

   2003年绩效评分

   代码 F1 F2 F3 Y2003 000666 0.25011 -0.19839 0.68753 1.495609 000733 -0.03874 0.98193 -0.55888 1.189557 600172 0.36626 -0.05626 -0.81089 0.538698 600195 -0.06651 -0.18999 0.70365 0.144009 600252 0.38386 -0.14202 -0.64704 0.632055 600373 -0.02105 -0.3597 0.01646 -0.81106 600616 0.14448 -0.35569 3.86328 4.435007 600719 0.29596 -0.78078 -1.03533 -1.51941 600982 0.50767 0.3125 -0.14881 2.691813 000503 0.2401 3.46762 -0.47879 7.606294 000902 -3.41394 0.50104 0.93338 -12.8403 600112 0.05301 0.07655 -0.82858 -0.5825 000407 0.23211 -0.41185 0.1196 0.312513 600071 0.2235 -0.07301 0.32774 1.214223 600283 0.38897 -0.09622 -1.33225 -0.05532 600448 0.66098 -0.12065 2.17809 5.204401 600653 0.15531 -0.3956 0.32889 0.254741 000066 0.43311 -0.25469 0.47073 1.927864 000652 0.47475 0.06888 -1.39727 0.583173 续表 2003年绩效评分

   600062 -0.08024 -0.37798 1.33544 0.439164 600226 0.24186 0.95423 0.08712 3.120344 600249 0.63297 -0.05603 0.57859 3.33802 600261 0.63979 0.45975 0.0992 3.863968 600620 0.50874 -0.77333 -0.85627 -0.36147 600676 0.55989 -0.04209 -0.12435 2.221767 600779 -1.33223 -0.38077 -0.44788 -7.14587 600693 0.34666 -0.33312 0.17065 1.036021 000793 0.48828 0.87251 -1.23036 2.487309 600429 -0.19233 -0.16038 0.72053 -0.3269 000415 -2.3024 -0.14008 0.29825 -10.029 000782 0.00432 -0.67705 0.13791 -1.2086 000046 0.40623 -0.49646 -1.16533 -0.60516 000607 0.10195 0.7054 1.72127 3.913377 000850 0.45801 -0.75052 -0.07741 0.376589 000893 -0.8304 -0.59415 -0.23767 -5.13763 002002 0.91907 -0.25701 1.34918 5.083487 600068 0.10409 0.20553 -1.04036 -0.34237 600119 0.08725 -0.21541 0.81309 0.89415 600586 0.57027 -0.39421 -0.91352 0.619016 600588 0.02786 5.4036 0.14591 11.38145 000573 0.10646 -0.03529 -1.12705 -0.92783 600106 0.98188 -0.38976 -1.51232 1.729841 600163 -0.02306 -0.69088 -0.31985 -1.89394 600256 1.02173 -0.55335 0.1684 3.540302 600276 0.63636 0.29789 0.78444 4.320584 600680 0.12268 -0.44233 1.02191 0.828746 900953 -1.25942 -0.42439 0.33695 -5.99564 600891 -3.26026 -0.42309 -1.10017 -16.4484 000533 1.22895 -0.6471 -0.56617 3.394521 000671 0.20703 -0.37865 -0.81106 -0.82095 000766 -3.23138 -0.22078 -0.69321 -15.4293 600758 0.06358 -0.50875 0.63315 -0.0226 000885 0.77586 -0.50961 -0.57051 1.685666 参 考 文 献

   [1]蔡树堂.归核化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启示[J].经济师.2006(10):222-224.

   [2]陈慧琴.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问题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5):2-12.

   [3]陈华明.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与经营绩效.股份经济探析[J].1999(4):38-40.

   [4]陈玉罡,王苏生.我国上市公司中资产剥离公司的特征研究[J].财经论坛. 2007(8):121-122.

   [5]崔学刚.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32-49.

   [6]杜宁.交易成本—企业资产剥离的诱因与摩擦[J].商业研究.2004(10):53-56.

   [7]杜宁.我国企业资产剥离动机研究[J].齐鲁珠檀.2005(6):30-32.

   [8]郭淑芬.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研究[D].江苏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5(10):8-23.

   [9]柳卓超.资产剥离理论及湖北省上市公司资产剥离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9):34-38.

   [10]黄清钊.公司紧缩及其绩效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福州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4(7):20-27.

   [11]焦佳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问题探讨[J].金融分析.2007(11):90.

   [12]李国秀.资产剥离在上市公司资本运营中的运用[C].广州大学学报.2000(12):50-53.

   [13]陆国庆.中国上市公司不同资产重组类型的绩效比较—对1999年度沪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0(6):20-24.

   [14]李善民,陈玉是.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J].经济研究.2002 (11):27-35.

   [15]李善民,李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03 (11):126-134.

   [16]李占猛.资产剥离的原因与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4):116-126.

   [17]刘曙光,赵丽萌.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的评价及可行性路径探讨[J].北方经济. 2006(12):48-49.

   [18]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剥离资产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上市公司剥离资产引用文献:

[1] 上市公司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会计和资产减值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2万字
[2] 上市公司管理论文选题推荐 上市公司管理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上市公司经营论文题目大全 上市公司经营论文题目怎样取
《企业并*参考文献年度,企业并*参考文献系列》word下载【免费】
上市公司剥离资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