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主题:地震板块图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1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板块地震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板块地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板块地震论文范文

地震板块图论文

目录

  1. 1.课程标准
  2. 1.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3. 1.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 2.教学分析
  5. 2.1教材分析.
  6. 2.2学情分析.
  7. 2.3教学设计思路.
  8. 3.教学目标
  9. 4.教学重难点
  10. 4.1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1. 4.2教学难点: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12. 5.教学准备
  13. 6.教学过程
  14. 6.1新课导入.
  15. 6.2师生互动.
  16. 6.3课堂总结.
  17. 6.4教学反思.
  18. 6.5反馈评价.
  19. 6.6课堂巩固.
  20. 地震板块图:白酒塑化剂超标风波引发白酒板块地震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塘尾万里学校(518100)

1.课程标准

1.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1.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教学分析

2.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四部分内容.地表形态变化,仅要求学生在事例中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教师需要提供更多海变陆和陆变海的实例,扩大学生的视野;“大陆漂移假说”是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也是关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方式的假说,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板块构造学说内容,重在探究科学家对海陆变化原因的过程,重点掌握板块基本划分、板块与地壳运动的关系,使学生能简要解释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联系;火山与地震,简单的说明六大板块,主要向学生渗透有关地震突然发生时需采取的主要应急措施知识,培养防灾减灾的观点和自我保护意识.本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2.2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世界的海陆分布,对沧海桑田的变换非常感兴趣,对于海陆变迁的学习非常期待,在课前已经预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并通过网络查阅了魏格纳的故事.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困难,因此要注重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

2.3教学设计思路.

本着“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设计思想,侧重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是本节的难点,通过“拼图游戏,看图解析”等手段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读图看图习惯.

3.教学目标

3.1知识与能力:认识地壳是变化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发现到板块构造提出的过程.能够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

3.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利用板块拼图、动画和视频资料,结合学生活动,加深对海陆变迁的认识,以达到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寻求海陆变迁的实例和原因,体验探寻大陆漂移证据的艰辛过程和意义.播放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发生视频学习,让学生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达到理解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的效果.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魏格纳和地图的故事,鼓励学生要有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初步认识自然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永无止境.

4.教学重难点

4.1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4.2教学难点: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制大洲拼图、地震和火山爆发视频.

6.教学过程

6.1新课导入.

【设疑】地中海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它有一个神秘而古怪的名字“幽灵岛”,据史料记载,1890年,它高出海面49米,1898年时,它又沉没在水下7米.1967年12月,它再一次冒出海面,可到了1968年,它又消失得无影无踪.1979年6月,该岛又从海上长了出来.就这样,这个岛多次出现,多次消失,变幻无常.由于小岛像幽灵一样在海上时隐时现,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幽灵岛”.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说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6.2师生互动.

互动一【地表形态变化】

【展示】出示与课本41页活动有关的四幅图片,小组讨论四个现象可能发生的原因,组员讨论,代表总结.

【学生总结】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地质历史时期,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这里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发育着许多河流,后来由于这里地壳下陷,形成海峡,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后得出:地球上有的陆地变成了海洋,有的海洋变成了陆地,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知道海陆是在不断变化的.

【讲述】:根据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我们能够察觉吗?(不能)是因为这种变化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上述我们讲到的几个例子都是说明地表形态在缓慢变化,那么地表形态激烈运动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地震和火山喷发、海啸等)

【小结】: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以分为缓慢和激烈的变化.

【承转】:现在,大家应该清楚幽灵岛出现和消失的原因了吧?(地壳的运动)但是为什么小岛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为什么此地壳这么活跃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拼图游戏.

互动二【大陆漂移假说】

【拼图游戏】:展示自制的非洲和南美洲轮廓卡片,并请同学把非洲和南美洲按照合理的位置关系贴在黑板上.提醒学生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关系.

【设计意图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示】看着拼好的一整块陆地,是巧合,还是另有其他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德国的科学家家魏格纳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展示魏格纳的图片,介绍他的故事)

【演示】:①把学生分三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自制七大洲轮廓图片.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③参照课文42页图2—53模拟大陆的漂移过程.教师结合图文,强调应注意泛大陆形状的改变和改变的时间.

【设计意图说明】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和成功来之不易.在活动中,启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进而得出结论:魏格纳的假说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可信的.观察大陆漂移的三幅不同年代的海陆分布图,并思考大西洋的形成和太平洋的变化,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地震板块图:白酒塑化剂超标风波引发白酒板块地震

【讲述】:魏格纳做了大量的考察,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进而大胆提出大陆在漂移的证据.他用一生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在他50岁生日的那一天,深入格陵兰岛考察时,他失去了踪迹,就再也没有回来,直到第二年四月才发现他的尸体躺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听了魏格纳的事迹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魏格纳在生活中善于观察;魏格纳对科学执着的精神;魏格纳为了探索科学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坚持真理,勇于探索.

【设计意图说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精神.

【转承】:然而当时的科学家们反对都他的观点,因为无法解释漂移的动力来自哪里.直到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人们才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互动三【板块构造学说】

【活动】:出示图1、2、3.三组同学分别讨论板块张裂和挤压可能会出现的现象.

①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

②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教师归纳】:板块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设计意图说明】充分利用地图学习工具,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真正去发现,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小组归纳】:1.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成的;2.全球有六大板块;3.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陆地和海洋的位置不断变化;4.板块边界比较活跃,板块内部比较稳定;5.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的发生挤压碰撞,有的是张裂拉伸.

【形象比喻】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蛋壳就是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这个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就破裂为六块的“蛋壳”.把一个蛋壳破裂的鸡蛋放到锅里煮熟,沿着破裂的地方挤出来很多白白的蛋清,这些裂缝就好比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蛋壳不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好比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那些裂缝上的一小堆一小堆的蛋清好比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座座火山.

【过渡】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读各大板块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互动四【火山与地震】

【讲述】: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的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里,全球现有500多座著名活火山.在《地理图册》21页,我们可以看到,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也就是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比较活跃.

【播放】:火山爆发、地震来临时的录像.

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火山喷发的时候真是惊心动魄!而在地震发生后又是满目疮痍,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灾难.

下面给大家看看地震的有关保护措施的知识:地震前兆:(1)、动物反应异常;(2)、地形突变和地下水异常;(3)、有地光和地声.防震教育:(1)、保持冷静,及时到户外空旷处;(2)、躲在坚固的家具下;(3)、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设计意图说明】培养学生从地图中发掘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与生活有关的地理.通过直观画面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给学生思想上带来震撼——地震的危害如此严重!

6.3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并鼓励大家发奋学习,去发现探索地球的奥秘.

6.4教学反思.

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很强,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能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基本能运用地图并能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6.5反馈评价.

(1)对教学目标、方式方法的理想化思考:

可以采取分组活动的方式,一组搜集大陆漂移假说的知识,一组搜集板块构造学说知识,课堂上互相交流学习,这样增加了学生的参与面也增加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选择的优化思考:

如果能有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或者橡皮泥做的大洲模型,学生能够将其拼合起来模拟漂移运动,整个过程就更具形象性,更有立体感,学生的感受将更加深刻.

6.6课堂巩固.

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编成竞赛题目,将学生分组进行知识竞赛.

总结:该文是关于板块地震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地震板块图引用文献:

[1] 热门地质灾害与地震论文题目 地质灾害与地震论文标题怎样定
[2] 地质灾害与地震外文文献 地质灾害与地震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地质灾害与地震论文提纲范本模板 地质灾害与地震论文框架怎样写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word下载【免费】
地震板块图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