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导”的策略

主题:学生教室*啪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4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教师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学生教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学生教师论文范文

学生教室*啪论文

目录

  1. 一、创设情境——导趣
  2. 二、精心设问——导思
  3. 三、拓展思路——导议
  4. 四、保证时间——导问
  5. 五、对比整合——导悟
  6. 六、重视运用——导练
  7. 学生教室*啪:甘肃省教育厅 环县二中殴打女学生教师已被处分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其实质就是要求通过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实践证明: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等”笔者结合自身实施新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导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也说过:“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动因.导趣,就是教师巧妙地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梳理出教学内容中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和教学重点,通过历史典故、诗词歌曲、图片资料、影像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从而迅速进入主动探究、学习的状态.如在讲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时,笔者先讲述:“一个人,一个时代,在这里要感谢一位老人,一个中国人民的儿子,一位伟人,是他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再投影出一组图片——《喜看南京变化》(幻灯片).“南京新火车站——南京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南京长江二、三桥——气势宏伟壮观,如同彩虹卧波”“乡村新曲——过去的奢望,今朝的现实”.笔者随后提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回答后,笔者又投影出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评价:“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这样的情境创设仿佛将教师和学生变成了导游和游客,通过富有情感的导人语,用学生身边的资源及浅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既符合学生由近及远认识外界事物的学习规律,也能快速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活跃其思维,从而使学生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新课学习.

二、精心设问——导思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导思,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但教师设计自学思考题应做到四点:一要围绕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讨论余地;三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四是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教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制定”一目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探索:新中国为什么要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在哪三个方面?你认为哪一方面应该是当时中国外交的最佳选择,为什么?有人认为,“一边倒”方针未必是对中国最有利的政策,站在美苏之间,利用矛盾,掌握主动,有什么不好?你怎么看?坚持“一边倒”是否意味着中国盲从于苏联、背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执行的“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的对外政策,不就是美苏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吗?你怎么看?从建国初期到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方针调整中,你觉得一个国家制定或调整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上述问题,一方面促使学生重新整合有关教材内容,通过讨论、思考、分析、归纳得出答案,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将现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现实设为情境,既体现了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理念,又体现了历史教学要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时代性.不仅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三、拓展思路——导议

所谓导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注意挑起矛盾,让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相互交流,各抒己见,以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抗日战争”一课时,笔者引用了当今日本的一道考试题——“中日之间每一百年必有一战,19世纪有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有日中战争(抗日战争),21世纪也必有一战.日中如再开战,你认为其原因会是什么?地点会在何处?结果又会怎样?”以之为切人点,设计了下列问题:“对此你有何想法?我们应该怎么办?”“你认为中日之间在21世纪会发生战争吗?请说明理由.”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思维火花随之也被点燃,讨论热烈,气氛活跃.此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意在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多视角思考问题的理念,形成开放的视野和正确的历史观.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此类“问题”的素材很多,如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一些学术问题引入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当然,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用正确的历史观阐释“问题”,同时要注意控制讨论话题,切勿跑题,对讨论要及时加以总结等.

四、保证时间——导问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肯尼思.H.胡佛也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证明,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发问的机会越多,收获的惊喜往往就越多,得到的教学资源也越多,因为学生提问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不仅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意义,引发一些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更能体现变“老师要讲”为“学生要问”的新理念.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一目中的“措施”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多的穷人生活无着,政府却提供补贴大规模销毁农产品?政府为什么不将农产品直接发给穷人呢?”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经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着重从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和资本主义经济正常运行的角度加以引导,学生们最终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出发点是追求利润,只有毁掉多余的产品才能恢复论文范文和利润,资本主义生产才能进入正常轨道.所以资产阶级政府宁可分途出钱——一方面给予失业者发放补贴,缓和社会矛盾,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大量提供补贴毁灭农产品,恢复论文范文,以满足资本家的要求和愿望.罗斯福新政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五、对比整合——导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导悟,就是教师通过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思想方法,揭示历史事物间内在的规律,促进学生知识同化和能力形成,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在教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形势的变化”,讲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常有学生提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是行不通”的质疑.这时,不必立即回答学生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英国君主立宪制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共和、论文范文、复辟与反复辟的不断较量才最终确立的;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也是经过独立战争、内战,历时90年才得以实现;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更是经历了四次革命、二次帝制、一次复辟的长期反复的激烈斗争才最终确立.经过这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比,学生自然就会发现规律,提高认识:大凡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新的剥削制度取代旧的剥削制度,尚且如此,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更会如此,因为社会主义革命是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的革命,苏东剧变只是社会主义在前进中遭遇的暂时的挫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将同是资本主义的英、法、美进行对比,让学生从对比中悟出任何国家都应结合本国实际,绝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现成的模式,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感悟改革开放、积极进取的必要性,从而生成正确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当然,现行教材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呈现,融合了中外历史内容,为教师进行整合对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教师只要基于唯物史观,挖掘对学生成长有价值的资源,重视方法引导,就一定能够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让学生在对比中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教室*啪:甘肃省教育厅 环县二中殴打女学生教师已被处分

六、重视运用——导练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巩固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鉴别历史经验和教训在现实中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对练习的内容、形式,事先应精心设计.设计练习题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具有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可设计准备性练习、尝试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迁移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三是要紧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利于理解、巩固和提高.四是习题内容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笔者在讲授“戊戌变法“一节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历史的必然?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它的失败有什么启示?从而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有关知识,使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课改对我们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林林总总的新矛盾、新问题,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转变教学行为,主动迎接挑战,由原来的“主演”转向“导演”,并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正如肖川老师所言,教师要“围绕学生转,教学方式围绕学习方式转”.愿天下的教师们都能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多在“导”上下工夫,注重研究“导”的艺术,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总结:这是一篇与学生教师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学生教室*啪引用文献:

[1] 学生论文未在教师系统中查重
[2] 知网查重那里教师学生那里怎么登录
[3] 初中化学学生小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初中化学学生小论文标题怎么定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导”的策略》word下载【免费】
学生教室*啪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