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观

主题:后现代课程观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5

简介:适合课程后现代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课程后现论文范文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课程后现代论文范文

后现代课程观论文

目录

  1. 1.后现代课程观中与学生相联系的社会因素
  2. 1.1实现后现代课程观的管理因素
  3. 1.2实现后现代课程观的经济因素
  4. 1.3后现代课程观的文化因素
  5. 2.发展以学生为起点的后现代课程网状模式
  6. 3.建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后现代体育课程
  7. 3.1课程内容由单一化向满足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发展
  8. 3.2由知识型课程向社会型、创新型课程转变
  9. 4.结束语
  10. 后现代课程观:[耶鲁大学开放课程 文学理论导论].15-后现代精神

【摘 要】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观是对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思想的批判.通过分析与学生相联系的管理、经济及文化等社会因素,试图发展以学生为起点的后现代课程网状模式,从而建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后现代体育课程.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体育课程

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视域和指导下,我国体育课程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体育课程实践却没有跟上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课程.在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和课程观的指引下,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革,以课程为中心,进行新的设置和实现具体的实践操作,是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众多因素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目前的课改指导思想是否与现实相符,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思路,实现质的转变.

1.后现代课程观中与学生相联系的社会因素

在课程中学生和教师是交互主体,承担着课程的实施和目的,但这两者只是基本的因素,还有其他影响着课程进行的因素,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因素统称为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体,对此还要进行更细致的区分.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管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后现代课程的管理因素指的是例如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等为课程制定规则和制度的社会机构,这些机构对于后现代课程的实践有决定和推行的作用.经济因素就是指对于后现代课程实施进行经济支持的社会力量,有了经济上的支撑,在设备、器材、场地、师资各个环节都可以推动后现代课程的继续发展.文化因素就是实现后现代课程的文化观念和氛围.

1.1实现后现代课程观的管理因素

实行后现代课程就表明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必须放权,将课程的设计和执行的权力统统交由教师和学生来完成:“而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应该消除‘知识霸权’,重视知识的境域化、个人化的特点,注重教育现场教师和学生个性对课程开发的研制作用,应赋权给教师和学生,使他们成为课程的共同创造者.因此,后现代课程观积极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体育课程的决策与管理要主动吸纳后现代课程观的合理内核,赋予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等体育课程开发的权利,实现体育课程开发一元到多元的转变.”目前,从教育管理部门开始应当逐渐接受后现代课程理论,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再是知识型课程,而是运动训练和技能培养课程,也是兴趣课程.这是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一次重大转移,也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最终关联到了整个教学评价体系的重大变化.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着教学活动的评价,这也是课程管理的最终手段.通过课程评价来指导教学,评价标准就是教学风向标.传统的评价标准是单一化的固定化的,而后现论文范文价标准则需要改变这种局面:“后现代课程评价没有一套理想的固定标准和准则作为参照点,因此课程评价应该是开放的、形式多样的,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这种开放的评价体系并不意味着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放弃了对教学和课程的管理,而是以相对宽松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转向对学生的体质水平的检测和把握,这种把握是建立在整体学生的健康标准之上,所有的学生都要能够达到基本的健康和体质标准.这其实对后现代课程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实现后现代课程观的经济因素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现代思想的出现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形成了新的社会形态而产生的社会思想.那么我们回到后现代社会的基本情况就可以看出,后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的阶段.后现代社会的本质就是建立在工业化、城市化,社会高度繁荣和发达,人们普遍富裕的基础之上的消费社会.由此又出现了和这种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思想.因而西方社会体育竞技文化的发达就可想而知.一方面是西方社会的高度紧张的社会节奏和生活速度,带来的负面结果就是人们面临着巨大压力,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就是西方社会人们娱乐和休闲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在经济富裕的同时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普遍程度不断提高.另外,西方的体育锻炼设施非常完善,各种健身俱乐部应有尽有.而再考察西方的学校体育,第一是竞技化程度相当高,西方社会学校成立体育竞技联盟,学校之间组织和举行各种类型的联赛是家常便饭.第二是西方学校的自由和宽容的环境使得学生有各种选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参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局面.

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西方国家又进入了另一种体育发展模式,那就是高度的职业体育.这种职业体育凭借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实力,支持学校体育发展,让学校体育为其培养后备力量.在国家、职业体育和个人的推动下,西方学院体育的资金充足、设施齐全,学生不仅热爱体育业能够实现自己的兴趣,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就应运而生.

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学的体育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我国的经济水平刚刚达到西方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经济和社会资源相对比较紧缺的时代,我国学校体育设施不够齐全,资源不够丰富,学生可供选择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些都是制约后现代课程发展的不利条件.

1.3后现代课程观的文化因素

文化属于社会思想,也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从西方社会就可以看出,体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具有包括增强体质、娱乐、休闲、减轻压力等各种功能.西方的学校体育只不过是这种文化的延伸.我国现在只有几个大城市达到了高度发达的社会阶段和生活水平,还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中国中小学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太重,考试成绩不仅决定学生的命运也决定了学校的声誉.当前这样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改变,体育课比起文化知识课程来说根本不具有任何的重要性.要想推进后现代课程,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才是当务之急.

2.发展以学生为起点的后现代课程网状模式

后现代课程理论拒绝用结构式、系统性、中心主义的眼光来研究课程.这激发我们要进一步用后现代思想来探索一种课程研究模式.比较合适的是用网状的模式来概括后现代课程模式.这样一个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看成是平面化、无中心的网络,中间只有一些互相联系的点,这个网络通过点的相互联系不断延伸和发展.之前的讨论中学生是课程教育的目标,也算是终点,那么倒推回来学生也可以作为这样一个网络的起点.更要强调的是,这不是一个绝对的起点,而是相对的.以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根本的研究范式是排斥固定的起点.

当学生作为网状模式的起点,在这个网络中首先与学生产生联系的就是教师.在后现代课程模式下新的师生关系诞生了.后现代课程观将课程定义为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求知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经历了课程的创造和开发,教师就必定要改变以往课堂权威、主讲人、主导者的角色,从而建构论文范文、平等、对话、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是后现代课程观对教师职能的新定位,也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方向.

教师和学生在后现代课程网络中是两个互相联系的点,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用“交互主体性”来概括:“‘交互主体性’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胡塞尔提出的.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它有两层含义:首先,体育教师和学生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为体育教师‘闻道在先’,他们的经验更成熟,在运动解剖学、生理学、保健学、运动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各方面的水平远远高于学生,因而,体育教师担负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职责,体育教师是这方面的主体;学生在人格上与体育教师绝对平等,他们有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他们自由地、自主地、论文范文地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有选择的权利和创造性地自我表现的权利,所以,学生也是主体.其次,体育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在新的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实质是在交互关系中形成的主体,各自独立又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锻炼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对于课程来说也有了新的功能上的变化.有学者就指出:“多尔指出,如果课程真正成为协作活动和转变的过程,那么‘创造者’和‘开发者’便比‘实施者’更适合于现代教师的角色.”似乎用体育锻炼的倡导者和爱好者来形容教师的角色更为恰当.教师就是不断用自己的热情来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课程.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快乐,生命的宝贵,迸发自身的活力与论文范文,享受健康的生活.

3.建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后现代体育课程

美国教育理论家多尔提出后现代课程范式应当具有与现代主义范式区别明显的特点:“我发现最能将后现代范式与现代范式区别开来的特点,也是对课程最具有影响意义的特点的自组织.”自组织意味着开放的系统、动态的过程.这样的系统没有单一的明确的中心,强调系统内每一个因素都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课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解,将每一个要素进行讨论,而且是进行联系式地讨论.现代课程强调内容一元化、整齐划一和逻辑性,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后现代课程观强调系统内各要素的差异性甚至是矛盾性,注重每一个要素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抛弃主流与非主流的思想,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要素.而后现代课程观的三个要素即学生、教师和课程.其中排在首位是学生.后现代课程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界定:“后现代课程目的主张全人发展.使学习成为生活目的的本身,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相融合,使课程成为学生生活、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后现代课程的宗旨是个体根据其个性全面、完整地发展.

3.1课程内容由单一化向满足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发展

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应当强调体验和感受.因此,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应当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多样化.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呈现单一化的状态,基本都是以跑、跳、掷或简单的球类运动为主要内容.比如田径项目中的100m、800m、跳远等等小学开始学习、练习,到中学甚至大学都仍然还是这些教学内容.这样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又怎么能引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呢?为什么在我国一直提出改革中小学体育,但仍然是这样的现状?这是一个非常严峻而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对此容易产生倦怠情绪,甚至是惧怕体育运动.中小学体育课程可以建立体育锻炼兴趣和互助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团队式的学习和实践.同样,体育课中建立一些球队实行比赛和对抗,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让学生体会到了竞技体育拼搏和竞争的魅力.另外,我国中小学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的教育和课程模式,不断发展出新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项目,例如美国的野外与探险教育课程范式.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学基本没有能力达到满足每一个孩子的体育活动爱好,但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孩子的体育活动兴趣是可行的.因此,中小学体育课程必须将教学内容多元化,将社会热门的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引进学校,在不同层次学校进行适当调整,使起既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多元化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锻炼行为.

3.2由知识型课程向社会型、创新型课程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以“三基”为目标,在教学是以掌握技术技能为主,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学校体育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育人”为最终目标.但在实际的体育课程,由于受长期的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影响,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仍然体现出掌握技术技能目标.体育课程仍然是传统的知识型课程,这样的课程既是封闭性的又是枯燥的,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和社会的发展运行相衔接,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后现代课程观则体现和社会的矛盾关系,现代教育社会学家大多从社会结构、社会冲突的角度来看待课程的,或者是强调学校课程与社会结构保持一致的重要性,或者是揭示这种一致性的人为性,以求变革这种关系.后现代教育理念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已经摆脱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更多地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相挂钩.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已经转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体质,培养他们在体育锻炼形成的健全人格和精神修养,以及为现代社会所具备的奉献、竞争、团结协作的意识.并且后现代课程观又拒绝由此带来的目标性、中心性和科学主义.体育课程内容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有学者就认为:“从多尔的课程的丰富性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课程的丰富性可以开阔学习者的视野,使他们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同时强调课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丰富,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引发更多的好奇心、更强烈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创新论文范文.通过丰富性的课程设计,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的动力.”学生是教育和课程的重要主体也是接受的终端.强调体育课程的创新性不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更发挥学生的热情去参与体育锻炼.把体育课程看做是锻炼与游戏的结合,将体育运动的各种因素融入进课程之中,由学生来主导课程,创造出更多的课程活动的新形式.将传统的知识型课程真正转变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健康人的社会性和创新性课程.让这样的体育课程成为学生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后现代课程观:[耶鲁大学开放课程 文学理论导论].15-后现代精神

4.结束语

后现代课程也只是一种产生于西方的教育思想,况且对于后现代思想本身西方学界也争论不休,有支持后现代主义思想,也有反对后现代主义的,还有将后现代主义进行折中的讨论.这些讨论不断丰富了后现代的思想和理论,至于后现*论能否成为更先进更科学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而关于后现代课程的讨论,也是期望用新的理论来促进体育教学的完善.总之理论的探索还只是初步,需要实践来不断加以检验.

【参考文献】

[1]魏忠凤.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体育院校课程建设的构想[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5):112

[2]杨捷,王艳琴.试论后现代课程观语境下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19

[3]张宁,张嘉伟.当代美国中小学体育课程范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7):76

【作者简介】

赵云书(1973-),男,贵州遵义人,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学与人文社会体育研究

总结:本文关于课程后现代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后现代课程观引用文献:

[1] 最新mba课程论文选题参考 mba课程论文标题如何定
[2] 容易写的标准课程论文题目 标准课程论文题目哪个好
[3]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题目大全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题目如何取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观》word下载【免费】
后现代课程观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