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我国各时期商业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状况

主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11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货币政策商业银行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论文范文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论文

目录

  1.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银行间利率大跌关注货币政策微调

(1,山东经济学院金融学,山东 济南 250014;2,中国银行济宁分行,山东 济宁 272000)

摘 要:我国货币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关键在于我国货币政策能否得到有效传导,商业银行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环节,在各个时期对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了不同作用,尤其是近年以来,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和货币政策传导的纽带,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起到操作层面的决定意义.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各个时期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状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商业银行;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3-54 -0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运行起到关键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论文范文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地实施,能否有效地引导宏观经济朝着目标方向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枢纽和作用对象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既是货币政策工具的直接作用对象,又是根据货币政策信号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影响经济实体和个人投资、消费行为的货币政策传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计划经济时代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体制,否定商品市场和商品经济的作用,忽视货币价值形态和掌握货币的银行,货币政策属于从属和次要地位.人民银行实行高度的金融垄断,它既是货币发行银行,又是专业信贷银行,始终具有货币发行这一无限的信贷资金来源.人民银行是真正的信贷收支、货币收支和资金结算的中心.在信贷管理上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体制,因而控制住了人民银行的信贷总量,也就基本上控制了全国的信用总量.而且,当时货币实际上仅局限于论文范文的概念,控制住了论文范文也就控制住了货币.

在这一时期,国家颁布的各种信贷政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从属性和计划性.如果一定要说计划经济下的货币政策,那么信贷计划就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十分直接,从货币政策手段直接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传导过程十分简单: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是通过信贷渠道传导的.

二、经济转轨时期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

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论文范文银行仍然一身兼两任:一方面要担负对金融全局进行调控和金融管理的职责,同时还担负着占全国银行业务极大比重的工商企业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存款业务.中国建立论文范文银行制度以前依然是货币政策的直接传导,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是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因为国家处于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模式下,货币和银行的作用被削弱了.因此,此阶段的各项经济指标处于计划体制之下,论文范文的制定、货币的投放量以及经济增长完全由政府控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无法充分表现出来.但由经济指标可以看出,政府对货币的政策是以稳定币值为主兼顾经济发展.虽然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三家专业银行已从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出去,但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从中央银行直接到企业的信贷传导过程.所以,此时的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并未起到承上启下的传导作用,只是相当于论文范文银行的分支机构而已.毫无疑问,这一时期的商业银行行为是完全符合论文范文银行货币政策意图的.

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构体系的形成,中国初步建立了从货币政策工具到操作目标,再到*目标,最后作用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间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主要是外汇市场操作、再贷款与信贷规模控制之间的组合,辅之以准备金和利率调节工具,对社会信用总量和货币供给量进行调节.货币政策调节的方式仍然是以直接调控为主,间接调控为辅.

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完全摆脱具体银行业务,开始专门行使论文范文银行职能,论文范文银行体制正式建立.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论文范文银行开始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同时也标志着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枢纽开始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变为间接的信贷传导机制.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来看,在以信贷规模管理为主的直接调控手段下,商业银行只是论文范文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必须服从中央银行的计划管理.金融机构体系方面,自1984 年建立论文范文银行体制以来,四大专业银行就开始了向商业银行不断转变的改革过程,从统揽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银行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决策、独立经营和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客观经济对金融方面的需求,在四大银行之外陆续建立了交通银行等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1994 年,国家成立了承担政策性信贷业务的政策性银行,至此,四大专业银行成为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了商业化运作.

1998 年以前,论文范文银行主要采取信贷规模指令性计划这一直接调控手段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行为,这种调控手段对于贯彻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控制信贷和货币供给规模,其作用是直接有力的.所以,这一时期的商业银行行为基本符合论文范文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承载主体和传导渠道,因此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可以知道商业银行是否依照论文范文银行货币政策方向调整其行为方式.

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对货币供给量的形成和创造的贡献度是非常高的,1993 年之前贷款规模对货币供给量的贡献度几乎都在100%以上,1993 年以后也达到了8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论文范文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贷款规模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因此可以说,这一时期论文范文银行通过贷款限额管理对调控经济过热收到了较好效果,但是这种信贷资金管理办法极大限度地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自主性和活力,不符合商业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的行为,致使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会想方设法规避限额管理,社会信用总量供给波动很大,金融秩序混乱,由此也导致了1998 年论文范文银行做出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决定.总之,1998 年前商业银行行为基本符合论文范文银行货币政策的预期.

三、1998年~2008年初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

1998 年以后,商业银行行为与论文范文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逐渐偏离.对比商业银行在论文范文银行取消信贷规模前后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商业银行独立决策权的加强,商业银行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离论文范文银行货币政策方向渐行渐远,商业银行行为与论文范文银行货币政策预期发生偏离.

从1998年我国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后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传导机制已改善了许多.但是,这一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还很不成熟,具有过渡性特征.首先是转轨初期我国金融体制和企业制度处在变革中,旧的未完全破而新的又未完全立,加之各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反应也缺乏足够的灵敏度,这些都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性.其次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被动性.如前几年我国因双顺差导致论文范文不得不收购大量外汇以稳定汇率,而这又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多.再次是对金融活动非市场性干预依然存在.论文范文银行仍对存贷款利率实行严格管理,限制了市场对资源和资金政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策性银行和选择性信贷政策依然存在,支持一些特定项目的发展,但这有时会与市场配置资金的原则相冲突,从而发生“挤出效应”[38].这种货币政策传导的过渡性主要是因为货币市场建设滞后,商业银行和企业利益机制的发展不健全等等.

1998~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以下货币政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遏制消费物价指数持续负增长和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口不断增长的势头:大幅度降低利率,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灵活调控基础货币;取消贷款限额控制,灵活运用信贷政策,调整贷款结构.

2003年初,针对经济中出现货币信贷增长偏快,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倾向明显加剧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措施有: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控基础货币的能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适时对金融机构进行窗口指导.

四、2008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

2008年末以来,尤其是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人民银行在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把握政策操作的重点、力度和节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风险防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009年货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为经济平稳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商业银行在本次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009年在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在流动性管理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变化,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资金结构,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防范金融风险.一是加强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加大对论文范文投资项目的配套贷款投放,加强对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金融支持,鼓励发展消费信贷,落实好房地产信贷政策.做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的金融配套服务.二是继续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三是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四是要求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资金投放节奏,坚持信贷原则,加强内部风险控制,防止产生新的信贷风险[39].

在20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贷款快速增长,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2009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长率几乎呈直线上升之势,6月末,贷款同比增长34.4%,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0.2个百分点.下半年,贷款增速趋于稳定.从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看,年初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特别是票据融资增长很快.二季度以后,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占比逐月快速下降,中长期贷款的占比进一步攀升.

从贷款投向看,2009年1~11月居民户贷款增加2.2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4.2%;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98万亿元,占75.8%.居民户贷款大幅增加是2009年贷款增长的特点之一,自7月份起居民户新增贷款连续5个月超过了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2009年1~11月新增居民户贷款不仅大大超出2008年全年的新增额,甚至几乎为2007年全年新增额的两倍.居民户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是消费贷款的迅速增长,2009年新增居民户贷款中,消费贷款占71%,而中长期消费贷款占消费贷款的86%,中长期消费贷款的占比呈上升趋势.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有效传导中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对于有效应对经济危机,促进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和消费贷款投放都有效促进了投资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起到了积极的货币政策效果.

2010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首次提到“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范畴,尤其是在2009年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经济成功保8,抵御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是2010年如何防止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锡良.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研究[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2] 李春琦.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军. 中国货币政策的金融传导[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 周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及实施建议[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05).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银行间利率大跌关注货币政策微调

作者简介:

李冰,男,山东经济学院金融学在职研究生,中国银行济宁分行公司业务部主任.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引用文献:

[1] 银行和货币政策论文范文检索 关于银行和货币政策自考开题报告范文2000字
[2] 银行和货币政策硕士论文范文 银行和货币政策论文怎么撰写2万字
[3] 银行和货币政策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银行和货币政策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3000字
《我国各时期商业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状况》word下载【免费】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