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参考 教师科技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教师科技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7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

教师科技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教师科技论文范文参考: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2. 第二篇教师科技论文样文: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3. 第三篇教师科技论文范文模板: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研究
  4. 第四篇教师科技论文范例: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研究
  5. 第五篇教师科技论文范文格式:非正式科学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师科技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为教师科技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教师科技论文范文参考: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已成为高校教师重要的职责之一.与此相适应,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工作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以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相比,高校教师从事的科技创新工作有其特殊性,因为高校教师的另一主要职责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高校教师的科技工作要促进学校学科建设,要把科技前沿知识、科技创新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另外,高校教师间又因所在学科、研究专长、发展阶段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探讨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阶段等不同因素提出符合高校教师特点的科学、公正、合理的科技绩效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既是调动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积极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需要,也是促进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文在总结分析我国高校教师科技评价工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的概念,认为应该对高校教师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R&,D)、R&,D成果应用、科技服务(STS)等科技活动在内的全部科技活动进行绩效评价,在进行调查问卷和分析已有文献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教师进行科技绩效评价所应遵循的理念与原则,认为科技绩效评价要促进高校学科建设,要根据学校类型、学科类型、教师的不同情况等进行分类评价,要创造宽松创新环境、合理确定评价周期,考虑到科技资源占用和科技成本的投入,作者提出把科技成本投入和科技负产出作为评价指标,并结合科技产出指标,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别设定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最后,重新构建了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模型,并结合某校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科技管理、绩效评价、激励理论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文献计量等评价方法,分类构建了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系统研究了高校教师这一作为我国科技创新重要力量的特定群体的科技绩效评价问题,力图为高校教师的科技绩效评价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第二篇教师科技论文样文: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一部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即是一部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历史.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创新更是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深刻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基本构成和核心理念,作为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亦因此而成为当今时代世界诸国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普遍关注的焦点.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国家战略,对于这些战略的实现而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其中一项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的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加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改变这一状况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等教育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要主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能.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持续进行了量的扩张而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与此同时,人才培养质量却日益成为一个饱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热点论题,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即是对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过程的意见征询阶段亦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询意见的二十个基本问题之一,充分体现了*这一艰深命题的极度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由于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内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诸多复杂的因素.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论采取何种视角,其最终回归点都将指向对培养对象的某种与创新相关的素质或能力的培育方面.由此而引发出另一个与此直接相关且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其中又包括哪些具体素质要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不仅有利于从理论层面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创新型科技人才这一特定人才群体的共同素质特征.同时,也有利于为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那些关键素质要素的开发培育提供更为客观的和具体的逻辑依据.而从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为此,本论文试图通过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素质模型这一研究工具来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以系统地勾勒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共性素质特征,明晰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素质开发取向,并以该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作为参照,着重从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人才培养实践中学生创新素质建构的角度来探讨未来潜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以求为“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现实难题*提供可资参考的路径.

论文研究是以素质模型理论、创造力理论和创新教育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着三个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问题脉络而展开,即(1)什么是创新型科技人才(2)为什么我国高校培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3)如何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进行文献回顾、关键概念界说和相关理论阐释之后,围绕以上三个问题,论文分别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究.

论文采用McCelland等人所开发的经典素质模型建构方法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素质要素来揭示这一人才群体在知识构成、思维方式、综合能力和个性品格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为解答问题之一提供了客观而清晰的认知图式.研究结果表明,共有42项素质要素对于各类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从中归纳出创新型科技人才之素质特征为:广博精深且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灵活流畅且系统深刻的思维风格;蕴含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性创新能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中的素质开发应以此为取向而进行.

论文检视了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的现实状况,包括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与理念主张、培养模式探索的动向,以及探索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具体问题,讨论了其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建构的不利影响,从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之中探寻问题之二存在的基本原因.论文认为,我国高校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面临着诸如“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成分的隐性阻力”、“先期人才培养模式惯性作用的影响”等一系列障碍因素,以及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学生评价体系的设计整个链条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这些障碍和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培养对象创新素质的生成.

论文提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基本主张与促进培养目标实现的协同条件建设问题,作为对问题之三的具体回应.以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所提供的素质要素体系为参照,将其设定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给定值,以控制论思想进行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并说明相关条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围绕着对学生创新素质体系系统培育的目标指向,阐述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具体路径;分别对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生成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科技训练平台建设、创新教育环境建设三个协同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图通过加强这些协同条件的建设来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论文研究所作的创新努力有:建构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基于素质模型对高等学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析;提出了诸如“由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态向矩阵式课程体系形态转变”等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新主张或新论点.

第三篇教师科技论文范文模板: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研究

2012年《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可见产学合作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路径,以产学合作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也早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学”方产学合作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教师在产学合作中的表现对产学合作整体绩效有着显著影响.研究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对进一步丰富产学合作理论和指导产学合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mbalunwen.net/lunwendaquan/084426.html

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切入研究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1)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动机、方式与收益;(2)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因素;(3)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方式与收益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1)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有6个动机、4种方式、3类收益.通过因子分析,研究得出了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6个动机,分别是获取资金、履行社会责任、推进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提升荣誉;依据产学合作方式商业化程度差异,将21种产学合作方式依次归为4类,商业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术商业化方式、新技术研发方式、技术服务和人才流动方式、学术交流方式;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教师从产学合作中可以获得3类收益,分别是资金收益、研究收益和荣誉收益.

(2)教师参与产学合作受到广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科研政策设计、技术入股税收、国有无形资产管理、产学合作经费扶持政策等政府层面因素,学校对产学合作重视程度、教师考评和晋升政策、产学合作服务与管理、学校教师间产学合作收益分配、成果转化机制等学校层面因素,教师参与意愿、产学合作与学术研究间关系处理、个人能力、自我认识等个体层面因素以及企业研发实力、企业诚信、转型主动性等企业层面因素对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有影响.

继而,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了个人、院系和学校层面因素对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年龄、职称、资金动机、荣誉动机、社会责任动机、社会资本、学术能力等个体层面因素,学科、领导支持、同事参与、招生数量、院系研究能力等院系层面因素,产学合作氛围、收益分成政策、业绩评价政策等学校层面因素对教师参与产学合作产生显著的影响.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师科技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函授毕业论文、2000字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教师科技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教师科技论文范文题目

(3)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方式与收益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教师参与学术商业化方式和学术交流方式对教师获取相关收益均不产生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而教师参与新技术研发方式可以带来资金收益,参与技术服务和人员交流方式可以同时带来研究收益和荣誉收益.因而,本研究成果为教师根据自己的收益目标选择适切的产学合作方式提供了实证依据.

最后,论文提出了促进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对策建议.从国家层面应加强科研和产学合作政策的顶层设计,包括淡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划分,调整N*C作用、加强专业对口部委的研究项目扶持力度,技术入股免税或延迟交税,无形国有资产管理权限下放等;从学校层面应鼓励教师参与产学合作,包括教师考核考虑学科差异、实行教师岗位分类、提升产学合作收益、成立专业化产学合作办公室、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扩大教师招生自主权等;最后,教师应该明确个人在产学合作中的定位,在教学、研究和产学合作间取得平衡,发挥自己在产学合作中的长处和优势,并根据收益目标选择合适的方式参与.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点:提出了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动机、方式和收益,丰富了产学合作理论,为学者开展教师视角的产学合作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元素;识别了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因素,丰富了产学合作实证研究,为提升产学合作绩效提供了可能的路径;识别了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方式与收益间的关系,为教师选择合适的产学合作方式提供了思路;提出了促进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对策,为政府、学校改进理念、改善政策,为个人改变认识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第四篇教师科技论文范例: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研究

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及问题解决的需要使学科交叉与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在组织、制度上进行改革,如组建实体或虚拟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等.大量相关研究表明,跨学科组织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成熟的运行机制.且相关研究都是从组织、制度、文化层面进行的.学科交叉与会聚的实质是作为知识载体、具体实践者的高校教师间的学术交往.因此,本研究转换研究视角,把“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的种种因素及各因素在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中的运行机制.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主要是指高校教师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利益等跨越学科边界或专攻领域进行的私人间、面对面的学术互动或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的语言上的学术交流行为.它与高校教师私人学术生活及私人学术关系密切相关.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蕴含在高校教师日常学术生活中,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从高校教师日常生活中挖掘研究资料.基于以上考虑,我采取了如下研究路径:

首先,采用对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事例进行分析及理论上进行深度诠释的研究策略,深刻、全面地把握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的现实,在此基础上建构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的中层理论.具体研究步骤如下:一是通过学术人自传、口述史、回忆录、学术著作的序言及后记等搜集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事例,对事例进行历史社会学分析和过程一事件分析.二是在科学网上搜集学术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与体验写的关于跨学科交往事例的相关博文,对博文进行文本内容分析.在上述两部分研究结论基础上,建构关于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的中层理论.

其次,对建构的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中层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研究步骤如下:根据建构的中层理论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根据研究假设编制调查问卷.对江浙沪地区7所研究型大学的经济学系、物理学系、材料工程学院和实体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教师,通过邮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方面对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与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对相关研究假设的检验进一步完善了关于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的相关理论.

最后,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中层理论进行了完善,同时提出了本研究对促进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改革学理上的启发建议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研究结论简述如下:

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问题解决的需要、学术人因时间、精力有限只受到一门或少数几门学科的训练所带来的自身局限性、某些学科科研所需物质资源等现实条件的限制等都要求不同学科或专攻领域的高校教师,为了优势互补必须进行跨学科交往.

实证分析证明,高校教师的学术生活受其所在学科特点的影响,有其学科属性.学科属性不同,高校教师学术交往特点也不同.跨学科交往在高校教师学术创新中确实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跨学科交往的各种形式还没有被大部分教师利用起来,跨学科交往的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高校教师将与谁进行跨学科交往看似具有偶然性,其实它受到社会结构因素的限制.社会结构因素表现在:①高校教师求学期间积累的学术关系资本和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与导师的学术水平、个人声望及所具有的学术圈的关系网络密切相关.②高校教师所在的学术组织机构、机构的地位、声望等框定着高校教师学术交往的范围.

高校教师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跨学科交往:①是基于共同的学术兴趣、爱好或利益自发组建的非正式学者社群.在非正式学者社群中,高校教师因其共同的价值观、相互信任等建立的感情基础使他们可以较容易地克服学科文化带来的障碍.非正式学者社群也有利于激发学术热情.②是通过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等在不同场合与他人的相遇相识.③是在正式的跨学科组织中的交往.强调跨学科交往社会结构因素的限制并不是否认高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机会的获得受到学术系统内部运行规则如优势积累效应及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认可机制的影响.实证分析证明,高校教师的社会资本及从事学术研究的热情越高,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识的机会越多.

高校教师所处的各种宏观环境:如高校教师所在学科的学科文化(学科知识、研究方法、价值观等)、中国上下尊卑分明的社会等级结构及人际关系特点、学术系统中的等级结构及“场域”特性、目前中国科技管理评价体制等都影响高校教师具体的跨学科交往过程.对高校教师本人来说,他们是否有自己的科研专长、合作中是否遵守学术规范及合作的目的等也都影响着合作成功的可能性.

实证分析证明,院系组织形式、学科知识、研究规范、跨学科成果的发表与认可、学术职业中的个人主义特点等虽然对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它们并不是跨学科交往中最主要的阻碍性因素.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是利益.利益具体表现在:高校教师为维护所在学科领地所形成的学科利益.院系组织对高校教师学术成果的评价及人事管理制度,而这与目前的科技管理评价体制密切相关.高校教师有进行跨学科交往的愿望,但目前比较缺少跨学科交往的平台与机会.

本研究对实践层面改革的启发建议为:①为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提供平台与机会.②积极培育高校教师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学者社群.③在现行的学术体制还没有改进的条件下,合作双方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学术小环境,就利益分配进行协商从而达成共识.

第五篇教师科技论文范文格式:非正式科学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纷纷公布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既包括综合的也包括分科的),启动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与此同时,随着终身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化社会的创建要求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科学课程生活世界正在重建.而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的赋权增能、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机构的普及,为学校和课程的开放化提供了可能,学校科学课程走进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参观、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便成为了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鉴于这些课程是学校正式科学课程之外的重要内容与形式,我们将之定义为“非正式科学课程”.

“非正式科学课程”指教师在学校正式的科学课程之外,为学生提供的一系列非学科科学课程文本或活动的总和,包括“科技课外活动”、“与科学有关的主题班会”、“科技板报墙报”、“科学报告”.非正式科学课程具有百余年历史,上世纪经杜威等人的倡导,至上世纪70年代后逐步得以认同并发展.非正式科学课程属于校本课程范畴,具有“主题性”、“潜在性”、“非线性”、“多样性”、“开放性”、“生成性”、“互动性”和“生活性”等特征.“非正式科学课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科学活动以及科学事业的兴趣、巩固并扩展学生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科学能力、改善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科学活动以及科学事业的认同,而且能扩大科学教师的课程视野、提升科学教师对校外科学资源的认识与开发、提高科学教师科学创新能力、提升校外相关人员参与学校科学课程的参与度,促进社会与自然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等.然而,“非正式科学课程”的开发受到地区与学校文化、地区与学校科学课程资源、教师课程素养、学生科学基础和兴趣及其对活动的认知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为此,非正式科学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把握“实践性”、“自主性”、“差异性”、“开放性”、“相关性”原则,重视课程共同体的构建,使校外相关人员参与进来,鼓励教师、学生、校外相关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审议,以确立非正式科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组织线索和开发模式.

笔者以C市X中学为实践基地,与L老师合作,以高一某班的8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寓教于乐、直面生活、自主建构为课程理念,设计实施了以“汽车-科学-生活”为主题的非正式科学课程活动.课程展开过程中,8位学生分为2个小组,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主题和课程内容的形式展开,共组织“汽车发展史”、“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汽车与环保”三项主题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们组织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参观中国Y汽车集团展馆、Y汽车集团汽车生产线、与Y汽车集团研发人员进行对话等课程活动,学生在教师及相关人员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展开讨论,而且我们还组织召开了主题班会.在活动中,8位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活动兴趣和非常高的参与度,并对部分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思考,获得了有关Y汽车集团历史发展、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其资料搜集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课业繁重或自身平时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导致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情况下需要教师的指导、规划和督促.此外,调查发现,这些课程活动对学生对正式科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未来职业的规划以及科学活动和事业的认同影响不大.

总言之,“非正式科学课程”能够提升学生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以及社会问题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高中考试频繁、校外课程资源可利用程度低、学生原有学习习惯不良、学校封闭以及开发者的经验能力不足等因素,还是制约着“非正式科学课程”开发的成败与质量.为此,笔者认为,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以促进校外“非正式科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选择课程开发基础好且开放的学校有助于减小“非正式科学课程”开发的阻力与难度.同时,在“非正式科学课程”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应选择与学校正式课程或已有课程活动相近的主题或话题,在加强对学生引导的同时,注重寓教于乐,并把握好“度”.

该文是教师科技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教师科技引用文献:

[1] 教师科技类论文选题 教师科技论文题目怎样定
[2] 教师科技小论文选题推荐 教师科技小专业论文题目怎样拟
[3] 新颖的小学教师科技论文题目 小学教师科技论文标题怎么定
《教师科技论文范文参考 教师科技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教师科技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