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库 > 文章内容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参考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电子信息专业导论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4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参考: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
  2. 第二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样文:信息化视角下纳税服务研究
  3. 第三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模板: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演化与创新研究
  4. 第四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例: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
  5. 第五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格式:信息不对称约束下的税收行为研究

★本文是100篇免费关于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均为免费优秀可做为电子信息专业导论相关参考文献,是电子信息专业导论相关毕业论文写作必备的免费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参考: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

我们生活在变化显著、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信息和技术迅速更迭,驱使工程活动的范畴被重新定义,工程人才的职能不断演化、持续拓展.然而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脱离工程活动的发展轨迹、甚至愈演愈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表现为过度的理论化、专门化和陈旧化,导致培养的工程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前景堪忧,更难以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工程基础、深厚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工程拔尖人才.在此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新旧交替、范式转移的革命风暴,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本文并不志在开辟又一个创新模式,而是旨在研究这些模式所蕴含的集成规律、要素框架和内在逻辑,取其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之说,以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系统指引.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系统构建并长效运行以集成为特征的工程教育模式,从而适应现代工程对人才的复合性需求.由此展开涉及到3个环环相扣的子议题,具体而言:(1)要素识别——工程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程度如何(2)模式构建——应该集成哪些要素以及怎样集成这些要素(3)模式运行——针对我国实际,需要为集成模式提供哪些政策保障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充分论述教育模式的概念及模式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以集成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较为充分的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和因子分析、契合度比较等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工程教育模式是一个多级层次、多重范畴的概念;不论是风靡全球的PBL、CDIO或是其他优秀的教改实践,这些工程教育模式都剑指一个共同的问题——“去工程化”,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集成”.本研究通过梳理不同视角下的模式学说,澄清了教育模式的要义但不受困于具体定义.根据系统的观点,界定模式内涵所指的三个层次——理念层、体制层、操作层,以及模式运行的三重范畴——教育及其环境全系统、教育系统、教学系统.研究还从近几年备受瞩目的工程教育创新案例中选取了来自美、俄、英、澳等四国的优秀实践.这些院校改革时间有先有后、变革程度有渐进兼容有彻底推翻重来,它们从不同的路径指着同一个方向:通过整合课程体系、综合教学资源与手段,使得工程教育重新回归“工程”,集成工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

其次,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由人才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等四大模块搭建,由9个公因子及其42个要素组成.本研究首先综述有关文献,识别并剖析了教育模式的四大模块、从中汲取出47个基本要素.然后通过案例研究和同行研讨,调整部分要素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面向工程大四学生和毕业人士(3年内)发放问卷.接着对433份数据进行处理,经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从42个要素中提炼出9个公因子并赋予涵义,由此修正集成模式的要素框架并构建结构模型.

再次,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与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有显著差异.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比较各要素在重要程度与实际受重视程度评分的差距,为集成模式构建的资源倾斜之处提供理据.总体而言,课程体系契合度较好,但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落差较大,尤其是与非STEM、工程实践与应用、跨学科和创新有关的要素在契合度比较上问题明显.

最后,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其整体架构包括: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以及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本文还进一步深入挖掘集成的内在机理——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关系.同时强调,所谓集成模式不是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就集成模式的运行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其一,基于系统论、集成观和大E工程理念,提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视角;其二,基于文献、案例与实证研究,识别并剖析模式的要素内涵与结构框架,从而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内容;其三,深入研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要义,挖掘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的内在动力机制,此乃新思路.本文的研究对工程教育系统构建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样文:信息化视角下纳税服务研究

现代国家的发展历程是向租税国家转变的过程,作为税收缴纳者的纳税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尊重作为国家财力有效支持者的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实际上也是为了实现国家财力的可持续性发展,也体现出国家对纳税人的尊重.据此,本文认为,国家尊重纳税人并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纳税服务是一个国家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西方新兴经济管理理论思想的大量涌入,1993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纳税服务理念,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成立后,我国的纳税服务工作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积极转变税收征收管理观念、加强税务征管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课题,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连年增长和扩张,纳税人群体快速增长,纳税人的基本属性、组织结构、行为特征逐渐多元化、复杂化,对纳税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差异化、高级化趋势,服务期望值逐渐提高,以往税务机关所提供的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传统纳税服务手段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来不断拓展纳税服务,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而不断提高纳税人遵从度、有效降低无知性税收不遵从,保证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构建我国税收和谐征纳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已势在必行.

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从简单地引入计算机到广泛深入地应用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克服了传统纳税服务手段的种种弊端,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纳税服务手段相比,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及纳税服务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当前理论界将信息化与纳税服务两者结合起来的交叉研究相对匮乏,对纳税服务的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理论研究多,与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实证研究少,在信息化环境下纳税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更是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联系中国实际,借鉴西方的经验,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为契机,扩大纳税服务空间,构建一个适应信息化发展的纳税服务体系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本文总的研究思路是“分析现状-剖析问题-提出措施”,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的主要观点,研究纳税服务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信息化理论按照“税前——税中——税后”的逻辑体系,从传统纳税服务模式、信息化纳税服务模式两个方面,分纳税信息服务、纳税程序服务、纳税权益服务三个层次对我国纳税服务工作做了全方位、多维度的阐述,分析了信息化纳税服务对传统纳税服务模式缺点的有效解决,以及其本身所存在着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信息化纳税服务模式的构想,具体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本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在纳税服务和税收信息化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并介绍了全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等.

第二部分是“信息化纳税服务的一般分析”.本部分内容详细叙述了纳税服务和税收信息化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涵盖的项目等内容,对即将研究之问题的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界定,明确了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纳税服务与商业服务之间的区别,由此明晰后文的讨论范围并详细考察了信息化纳税服务的特点.

第三部分是“信息化纳税信息服务”.通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的分析,明确了纳税信息服务的目的是减少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其纳税遵从度.信息化纳税信息服务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纳税信息服务存在的针对性不明显、长效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但是本身也存在着纳税信息服务评价指标缺失等不足,本章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第四部分是“信息化纳税程序服务”.借鉴流程再造理论,明确了纳税程序服务的目的是借助对现有征管流程的再造降低税收征纳双方各自的办税成本.信息化纳税程序服务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纳税程序服务存在的申报方式单一、缴纳程序复杂、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是本身也存在着流程再造不彻底、信息资源集成性较差、总体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不足.本章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纳税程序服务不完善的原因是因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流程再造理论的理解浮于表面,需要从深层次对流程进行颠覆性的重构.

第五部分是“信息化纳税权益服务”.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明确了纳税权益服务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交换、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信息化纳税权益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的纳税权益服务平台存在的纳税人维权途径不够通畅、维权效果不够理想等缺陷,但是本身也存在着网站更新慢、纳税人商业机密容易通过技术途径流失等侵犯纳税人权益的问题.本章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纳税权益服务平台不完善的原因在于税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需要借助于质量监管手段激励税务人员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动力.

第六部分是“信息化纳税服务的国际经验借鉴”.这一部分总结了发达国家在纳税信息服务、纳税程序服务、纳税权益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分析了中国在信息化纳税服务方面与其存在的差异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七部分是“优化我国信息化纳税服务的构想”.这一章针对前面几章分析的信息化条件下纳税信息服务、纳税程序服务、纳税权益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原因,在归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信息化纳税服务工作的构想.首先,以提高信息化纳税服务供给主体素质为主线,强化信息化纳税服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为着实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提供必需的专业人才队伍;其次,针对信息化纳税服务中的纳税信息服务、纳税程序服务、纳税权益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后,构建了信息化纳税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对整个信息化纳税服务工作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

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创新性探索:

一是多维视角的理论整合.

目前国内对信息化视角下纳税服务的系统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税收信息化或纳税服务的单方面研究,本文将信息化理论、纳税服务理论以及纳税服务工作实践三方面结合起来,把信息不对称、流程再造、社会交换等理论引入到论文的研究中,尝试从心理学、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等多维角度对信息化下的纳税服务进行理论分析.

二是具有针对性的制度体系设计.

1.多元的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税务机关现有的流程再造是一元式的,即人工流程的电子化,难以满足纳税服务对信息化的要求,也不适应信息化的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设计.本文通过运用ESIA方法,采用稳健渐进模式,设置了科学的业务流程,构建了相应的税务组织架构.

2.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纳税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现有的研究提供的纳税服务质量监管体系比较宽泛,实际操作性不强,本文在充分占有、整理、分析、总结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专门针对信息化纳税服务的质量监管体系,在制度的设计上与类似的研究相比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受时间及可获取资源的限制,个人所做的纳税服务实证调查的有效性和可信度难以保障,笔者只是采取了规范性分析的方法并偏重于一般的定性分析,希望未来能在实证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以弥补本文的缺憾.

第三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模板: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演化与创新研究

信息化进程的兴起,对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影响,其中个能引发整个产业体系架构历史性变迁的变化,就是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Convergence).这一融合过程,首先于20世纪90年代在电信、广播电视及出版等部门体现出来,使得原本提供不同信息产品、不同功能的服务以及面向分割市场的上述三个产业的固定化边界模糊并趋于消失.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产业融合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最初的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及互联网)融合,发展到如今的三大产业之间、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同一行业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融合;融合的程度也日渐加深,由产品、技术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到业务、市场、运作,甚至理念的融合.而在流通市场上,零售业作为联结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其他行业和消费者的桥梁,本质上决定了它与其他产业、行业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许多学者都把这种联系视为一种依赖从属关系,即零售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个附属产业,是一种从属于、依赖于制造业的关系,因此,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对零售业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忽略了零售业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与其他产业、行业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客观趋势和潮流.

产业的发展除了受自身条件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使得各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从而促进产业融合的发生及扩散,而产业融合又会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的这一背景下,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零售业,也不断突破自身的产业边界,与其他产业或行业相互延伸、彼此渗透,不断发展出新的零售业态,赋予零售新的功能,甚至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使整个零售业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

因此,本文以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的演化与创新为研究主题,力图从产业融合的全新视角,对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讨产业融合趋势下,零售业突破自身产业边界,通过与其他产业的交叉、渗透、延伸、重组,实现融合发展这一现象,通过分析产业融合对产业和企业的影响以及零售业的演化历程,进一步分析现代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具体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分别论述了零售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与第三产业内部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以及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其中,重点分析了零售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创新所形成的新型商业形态——网络零售.最后,就当前我国零售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共分7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该章是整篇论文的基础,旨在为整个研究的展开做好铺垫.首先,阐述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对零售、零售业、零售业态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产业融合与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等概念的区别进行了辨析,以避免对研究对象的模糊认识.最后,概括性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本章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大量关于零售业演进与创新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了概述和评论,从而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产业融合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供应链整合理论.

第三章,产业融合的影响分析.本章结合传统产业分类法,运用产业组织经典理论——SCP分析范式,分析了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影响,具体包括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所产生的影响,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关系的一种变化,使得传统产业边界被打破,形成融合型产业体系,并以交叉融合、延伸融合、重组融合以及渗透融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生产技术、竞争基础会发生变化,这不仅导致企业所处产业环境的变化,而且也导致了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变革,促使企业调整其市场行为,最终影响其市场绩效.此外,产业融合还会影响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产业规制提出新要求.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核心,意在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第四章,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的演化与创新.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内外零售业的演化入手,将零售业的演化发展分为传统意义下的演化与发展和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演化与发展,分别对其进行论述,并重点分析了产业融合背景下的零售业演化与发展,提出了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及4种具体模式.

第五章,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创新内容分析.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根据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分析,本章对零售业融合发展的4种模式展开了具体分析,包括零售业突破第三产业边界,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具体为基于供应链战略战盟思想,零售业与农业融合形成的“农+超”模式,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融合形成的供应链动态战略联盟,零售业突破行业的边界与第三产业内其他行业相互融合形成的购物中心,并对应各模式,结合经典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六章,零售业融合创新的典型模式——网络零售.这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零售业除了突破传统的第三产业边界和自身行业边界,与其他产业、行业融合发展外,零售业还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商业形态,其典型模式为——网络零售.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态和零售业融合创新的典型模式,本文将网络零售抽离出来独成一章进行了重点分析.在对网络零售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网络零售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网络零售的两种主要模式,对网络零售的特征和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侧重分析了网络零售给实体零售所带来的冲击.

第七章,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本章是全文的落脚点.首先,通过分析,得出当前我国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思想层面,社会各界对产业融合,尤其是对零售业融合发展的认识不足;二是微观企业层面,部分零售企业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改进管理、提高自身实力,导致经营困难;三是宏观制度环境层面,相关政府部门对零售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及规范程度有待加强.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促进我国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思想上,要树立流通先导的理念,明确零售业融合发展是零售业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零售企业的必然选择,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微观上,零售企业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提高自身能力,顺应零售业融合发展这一历史潮流;宏观环境方面,政府应积极地营造有利于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的制度环境.

总体来看,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

(1)研究视角的选取,首次将零售业的演化与创新置于产业融合这一背景下进行研究,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相结合的视角研究零售业的演化与创新,突破了对零售业发展研究的传统思路,提出了在产业融合趋势下零售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行业的相互关系也是动态的、历史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演进和变化的,零售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之上,首次明确地对产业融合与零售业发展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零售业跨产业、跨行业的融合发展是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零售企业只有顺应零售业融合发展这一经济规律,方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或保持竞争优势.

(2)通过分析,明确了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即零售业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在信息化的进程中,逐渐突破自身的产业边界,与第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其他行业相互渗透、彼此延伸,在产品、技术、业务、运作、市场甚至理念上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产生新的零售业态,赋予零售新的功能,甚至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过程.零售业与其他产业或行业间的分工协作产生于社会分工深化,零售业作为独立的产业部门与生产部门脱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售业与其他产业或行业开始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产业触角向彼此延伸,出现了各产业间产品、技术的融合发展;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服务不仅是增值手段,更是成为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零售业与其他产业或行业的界限更加模糊,彼此间除了在产品、技术方面实现融合外,在业务、运作、市场,甚至理念上也相互融合.

(3)以交易成本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零售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消费需求的变化促进了零售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零售业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着零售业协同的出现和发展,产业关联的增强和产业协同的深化最终导致零售业融合的出现,而技术创新和政府规制的放松是零售业融合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在产品或服务市场上,谁能更快更准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谁就能更能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上游生产企业必须加强与下游具有信息优势的零售企业的关联关系.因此,消费需求的变化促进了零售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零售企业的大举进入,导致我国零售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获取有限的市场份额,一些零售企业不得不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以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优势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由此推动着零售业协同的出现和发展.产业关联的增强和产业协同的深化最终导致零售业融合发展的出现,而在此过程中,技术的进步和政府规制的放松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零售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可能.

(4)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类型,分析了不同融合类型的特征,并据此提出了零售业融合发展的4种具体模式‘,即零售业突破第三产业的边界,与第一、二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零售业突破自身行业边界与第三产业内其他行业相互融合,零售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融合,零售业内部不同业态的融合.具体而言,分析了在产业融合背景下,零售业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思想,与第一产业农业融合形成“农+超”模式,与第二产业制造业融合形成零供战略联盟;零售业与第三产业其他行业融合形成新的商业形态——购物中心,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形成新的零售业态——网络零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发展与创新是现代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的观点.

(5)深入论证了我国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思想上,长期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对商业发展重视不够,尤其是企业决策者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零售业融合发展与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微观主体上,零售企业自身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布局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缺乏等;宏观外部环境方面,政府长期以来对制造业的产业政策偏好、对零售业不合理的规制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会诚信制度的缺失等,都不利于零售业的融合发展与创新.为此,本文提出要深化思想认识,提升零售企业组织程度,改进经营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同时,政府要完善对零售业的规制体系,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促进零售业融合发

第四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例: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

我国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自从建国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科课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才开始登上了科学教育的舞台.但是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实验时间很短,所以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合格的综合科学课程师资.从1997年湖南怀化学院开始尝试建立培养综合型理科师资的“综合理科”专科专业,到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师范大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迄今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设置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但是,由于科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新专业,各高等院校对其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使得各院校在专业理念、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专业建设方面还不太规范.这种不规范使得各高校在试办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各自为政”,“随意性大”.

面对60余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的现状,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其背景、实施现状、并建构课程设置的框架、探讨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寻求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找到依据.

具体来说,论文包括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交代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j部分——“文献综述”:先对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出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综合科学课程存在的价值依据.然后,探讨当前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这个角度阐明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本分析建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开设情况以及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第四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一:科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构成研究”:通过科学教师教育标准的国际比较,从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维度建构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第五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关注发达國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找到依据.第六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三:中小学教师需求调研”:通过对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师在科学教育专业课程需求上的调查研究,从一线教师实际需求的角度找到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七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四: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反馈调研”:关注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和看法,从亲身参与者、实践者的角度获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八部分——“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维度下课程设置框架的整合,建构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并根据该框架结构对我国当前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第九部分——“结论、建议与不足”:阐述研究发现、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2000字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题目

研究结论:

1.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显示:教育部共批准了62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其中,2001年批准的有1所;2002年批准开设的有8所;2003年24所;2004年13所;2005年7所;2006年8所;2007年开始不再有新科学教育专业被批准开设.

科学教育专业在学位授予上有两种,接近52%的学校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48%的学校授予理学学十学位.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调查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有15所;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8所;物理学院开设的有9所;教育学院开设的有9所,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6所;化学与材料学院开设的有5所;数理学院开设的有5所;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开设的有2所;化学与环境科学系开设的有1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设的有1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有1所.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统计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比例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院系.

对科学教育专业省市分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陆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了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北京市、天津市这6个地区以外)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其中,西南地区有14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西北地区有8所;华北地区5所;华中地区11所;华东地区16所;东北地区8所.x2检验显示,在西南和华东地区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学校数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

对62所有资格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学校的调查发现,其中44所目前还在开设本专业,另外18所由于招生和就业原因没有开设.

对开设有科学教育专业的38所高校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在专业必修课程上平均开设门数为16.21门,所占学分比例为37.59%;在教育类课程上,平均开设课程6.97门,所占学分比例为9.74%.

对课程结构的调查发现,科学教育专业主要是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类课程和实践课程为分类的.

2.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研究包括四个子研究,由论文的第4部分至第7部分组成.子研究一(第4部分):通过对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发现,合格的教师素养包括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的精神.所以,针对专业知识提出了学科知识和科学知识,在专业技能上提出了实验技能、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在专业精神部分包括专业自我、专业情意等.在专业知识部分,从对《科学课程标准(3-9年级)》的梳理发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类知识在数量比例上为2:1:3:2.子研究二(第5部分):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构成上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和教育课程组成.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课程、科学教育类课程.但是,国外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重视对儿童发展培养的课程和科学史哲类的课程.子研究三和子研究四(第6、7部分)发现:我國从事综合科学课程实践的师生们对课程的关注来自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类五个领域课程;教育类课程则涵盖了教学技能、教育理论、教学法三类领域.

通过对第3到第7部分研究的整合,本研究认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从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和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来进行建构.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综合科学、计算机七类;在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教育学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课程五类.

3.基于课程设置框架,对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38所学校一共开设了123门课程,但是其中超过5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对学校课程开设集中度的检验显示,学校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课程设置非常分散.

对学科科学课程的比较显示,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在学科课程类型的设置上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一些应该在通识模块开设的课程也出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对学科科学课程领域7类课程的分析显示,化学类、科学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最多;其次是生物类、物理类、地理类课程;数学、计算机类课程在门数设置上最少;各类学科科学课程在开设数目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对地理类课程的比较研究显示,大学地理、宇宙与空间科学课程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物理类课程领域,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子电工学这三门课程开设更为显著集中;在生物类课程中,基础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四门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在化学类课程中,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环境科学、有机化学这四门课程在集中度上较其他课程更为显著;对综合科学类课程的研究显示,科学史和科学·,技术·,社会是最主要的两门课程,其他课程开设学校较为分散.

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五类主要学科科学类课程的统计显示,化学类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其他四类课程的集中情况没有显著差异.123门学科科学课程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实验、环境科学、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学、生物实验、科学·,技术·,社会、自然地理导论、地球科学、科技发展史,这11门课程的学校开始情况相较于其他112门课程非常显著地集中.

总体来看,在学科科学课程部分,HPS课程和STS课程等科学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显著地低于地理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课程.

对教育科学类课程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现在较为重视该类课程的设置,从以往主要由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学科教学法的“老三门”,学分比例5%~6%的状况,到如今已经接近日本15%的学分比例,虽然较美国、法国20%的比例,英国25%,德国30%的比例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教育科学类课程部分,38所学校开设了65门课程,其中接近6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教育科学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五类.其中,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显著地多于其他类型课程数;这五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都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

在教育理论类课程中,“教育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情况更为显著地集中;在心理学理论类课程中,“心理学”是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教学论类课程中,“科学教学论”是最集中开设的课程;在实验教学类课程中,“科学实验教学”是该类课程中最显著集中的课程;对于教学技能类课程:“三笔字训练”、“教师教学语言”、“科学教学技能训练”是最集中的课程.虽然,教育科学类课程还是集中在“老三门”中——教育学、心理学、科学课程教学论.但是,逐渐有更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实验教学类、教学技能类课程.不过对于教育研究类课程和学生学习类课程的关注非常少.

据此,本研究从学科科学类课程和教育科学类课程两个维度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提出了建议,以供相关行政管理者、专家学者在课程设置时有所参考.

第五篇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格式:信息不对称约束下的税收行为研究

信息不对称是存在于人类经济社会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参加经济交易的某一方因为独占某个方面的信息优势,可以在偏离均衡价格较多的位置达成交易,从而获取更多额外的利益,优势信息能够带来信息红利已成为大众认可的客观现实.研究表明,所有可能的*人都具备某些私人信息,但谁才是最优的潜在人选,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识别他们的真实情况,委托——*的方式即是很好的办法,但随之又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伴生的问题.根据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合适的合同关系,能较好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难题,但确定适当合同的博弈过程却是复杂的.实践证明,信息不对称同样影响着税收活动,实施税收行为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而出现利益博弈.本文即试图以信息不对称为基本分析路径,以参与税务行动的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税务当局、纳税人为分析对象,以委托*和信息博弈选择理论为工具,结合行为心理学和社会行为学,对他们的税收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以解释我国当前复杂的税收现象及趋势,进而为税务治理提出一定的理论见解和政策建议.

第一章导论: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基本概念、文献综述,提出文章的主题和研究思路,对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做出基本的说明,以及交代文章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委托*:信息不对称的一个理论框架.主要界定信息不对称的内涵,论述委托*关系的形成,以及在*关系下将产生逆向选择、隐藏信息、隐藏行动等新的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需要设计激励机制,机制的核心是要*人分担风险和分享产出,分成制的*合同即符合这一要求.本章还引入了博弈的基础理论,以便与委托*搭配使用.

第三章税收立法及税收分享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主要以税收立法及税收收入分享为对象,重点分析国家机构中人大与政府之间,*与地方之间在实施税收行为上的利益博弈.

在税收立法方面,虽然职权应该归属于全国人大,但因为人大所处于立法方面的信息劣势,把立法专属权部分让渡给了国务院,由国务院以税收法规的形式补充人大在税收立法上的不足;国务院同样会因为在税收操作上的信息劣势,将制定税收法规的职权部分让渡给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后者以税收行政规章的形式弥补国务院税收法规上的缺口;在税法的具体执行时各地税务局还会出台形式不一的“税收准规则”,并对税法的效力产生更实质的影响.税法以这么多的形式出现在我国的税务实践中,是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即层层转授订立税收制度规则,能够同时满足处于税法信息优势方和劣势方的利益,使我国税法体系在短时期内得以初步建立.但这些委托*关系附带产生了问题:税收法律层级低、维持政府和征税机关利益倾向性强,我国现有税收法律普遍以部门规章代替,且因主要由政府或税务当局主导制定,所以造成税收规则经常出现冲突、税收公正有所损害、征税正当性不足等危害.这些危害大部分属于*人特有的逆向选择问题,长远看,这会引发对税收立法权来源合理性的质疑,并且将影响纳税人的利益和积极性.

在税收收入分享方面,由于现实中实行的是分级财政体制,*把各税种分别划分一定的比例作为各级财政收入,纳税人分散在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占有税源状况的详细信息,所以*与地方政府之间会产生委托*关系里经常存在的问题,如在税收入库时隐藏行动、在定税收基数时隐藏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前实施逆向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了*的利益.但委托人对*合同保有修改权,并且我国还是*集权式管理,所以*会利用这种便利争取额外的利益,在实施分税制、调整出口退税、出台新税种(税目)时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政府毕竟是国家管理的兜底责任人,所以在与地方政府博弈时,会表现出智猪搏弈中的大猪风范,照顾部分有难处的地方政府,达到*与地方分享税收收入的相对平衡.

第四章税务征收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主要集中研究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税务系统的信息分布在实施征管活动和提供征税保障两个方面,并具有两个不同特点.征管时层级越向下信息占有更具优势,而税务行政管理的信息越向上信息更具优势.所以税务机关整体上向政府有夸大征税困难和虚高征税成绩的倾向,而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提供征税保障时会占有更多的额外收益,上级往往比下级的保障更充足.税务征管活动中表现出诸多隐藏行动倾向,税务人员利用信息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如在减免税、稽查查处、纳税资格审核、税款划缴等环节出现了利益寻租;基层税务人员还广泛表现出逆向选择,即在面对工作任务和阶段性困难时,会集体选择偷懒和避让态度.这些问题其实是他们利用信息优势的必然选择,传统上却更多地认为是道德败坏或素质低下所造成.通过博弈树来演绎形成税务腐败的博弈选择过程,可以更直观地解释信息不对称、社会行为和心理对此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第五章纳税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主要分析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纳税人对各自的经济交易信息占有绝对优势,隐藏信息表现为:当面对政府或交易伙伴会吹嘘经营实力,而面对税务当局要么装穷,要么提供与税收无关的信息干扰税务人员的征管行动;逆向选择表现为筹划纳税地点、规避严格的税务管理等,即通常所谓的灰色税收遵从;隐藏行动则表现为偷税骗税、谋取非法税收利益、逃避税务管理等.通过对纳税人的非遵从行为的分析也可以察觉社会守法意识状况的无形影响,即社会心理普遍影响着具体的纳税选择.纳税人偷税成功并不缘于其偷税技术高明,只是用基本相同的手法多次向不同的税务人员尝试的结果,即只有当怀有偷税企图的企业碰巧遇上愿意犯错的税务主管人员,且该税务员有能力识别出企业偷税实情、能帮助企业掩盖偷税事实不易再被查获,偷税才会成为事实,博弈矩阵较具体地分析了偷税事件的概率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作用.

这一章还对国际范围的税收行为进行了扩展式讨论.国家间税收协作困难、资本及财富转移、避税天堂的存在等,都是信息极度不对称的体现.发展中国家要融入国际,需要负担的信息成本异常沉重,无论是他们的政府还是纳税人,因为发达国家是国际税收规则的*人.现阶段我国已出现明显的财富资本外逃现象,撇开我国对私权的保护不重视等客观背景,规避潜在的纳税义务,即未来是否会被追征税收、财富会否成为重要的课税对象等等.这些信息的不明确,带来人们社会心理预期不确定,进而成为财富外逃的重要诱因.

第六章缓解税收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政策建议.主要就文章前面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也是全文的总结性意见.信息不对称是客观现象,需要理性对待.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控制其带来负面的效应,思路有两条:信号显示和声誉塑造.前者是基于社会行为的指向性,后者的目的在于利用社会心理效应,同时具体提供了五条初步的办法.首先是面对信息量的急剧增长等客观实际,需要在信息流经的所有环节提高自动化水平,使信息初始状态用电子信息的形式生成,把科技手段广泛用于信息传输、获取、分析、反馈等环节,以提高准确度和处理效率.而且这种提升信息化的办法,要在国家机关、征税过程、纳税人业务处理三个方面平行推进,配套制定三个方面法定、自动交换信息的规定,使相互间的信息占有尽量对等和共享.二是增加公众和媒体对不对称信息的披露,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前提下使私人信息公共化,从而减低*人制造和保守私人信息的潜在收益,重整维护税收公平正义的社会基础.三是利用第三方的专业力量参与到税收行为中,以客观公正的立场维持正当的征纳局面,同时促使税收规范周密具体、经济行为健康有序.四是针对征纳双方的数量都过于庞大、信息内生繁衍严重等客观情况,提出用担保和垂直整合的方式,通过减少参与税收行为的主体数量,只让最重要的税收信息进入处理程序,从而大幅节约征税人和纳税人的人力财力资源,减少多余的二次信息的生成量和内部私人信息问题.五是税收法制化,并且重视市场机制引导经济行为的基础功能.这一点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使税收行为发生怎样的变化无法预测,信息本身也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只是因为人的立场和动机不同才使信息不对称有负面作用,只有通过塑造法的精神和敬畏法律的尊严,重塑社会基本道德,遵循在产权私人配置环境下,市场机制要始终引导经济行为的基本趋向,信息不对称才不致泛滥为普遍的、有重大危害的问题,因为法制和市场无形的手,将很快挤压信息不对称的获利空间.

这一章结尾部分,针对文章分析列举的现实现象和问题,还提出了四点具体的解决措施.1.针对立法,要重视税收立法的严肃性,尽快把所有合理的税收制度和规则上升为人大的法律,大幅削减转授立法的现象,同时实施税法执行情况的常态监督;对于税收分享,要规范各级政府的预算编制和确认,确保财权与事权匹配,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要具体、到位.2.对征税方的管理,亟需理顺税务职能,把税务系统从行政执法型、收入任务型转变为公共服务型、事项承办型,简并机构、减少层级、精简人员,增强税务的装备能力和履职压力,适时合并国地税,归并税务及相关单位,实现税务部门一体化征管格局.3.面对纳税中的问题,首先要为纳税人减负,改变强制介入式的税务管理方式,然后积极倡导纳税人自治,由纳税人群体主动去达成税收待遇公平公正的愿景,同时还要增强纳税人对政府事务及其相关税务事项的平等参与能力和磋商机制.4.国际税收方面,一方面要增强税收主权意识,对跨国资本流动、关联交易、虚拟经济等方面的税务监管和征收要到位,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要积极妥善保护国民在境外的经济活动,对“双反”调查、并购被诉等履行国家保护义务,维护国家利益,而税收就是国家强大的根本后盾.


https://www.mbalunwen.net/recommended/79678.html

本文关于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题目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提纲模板范本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框架如何写
[3]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摘要怎么写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论文范文参考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