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库 > 文章内容

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生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医学生护理专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0

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

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参考: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影响的社会资本模式研究
  2. 第二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样文: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感研究及促进策略的构建
  3. 第三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模板: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
  4. 第四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5. 第五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格式: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作为医学生护理专业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范例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参考: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影响的社会资本模式研究

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自我伤害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自我伤害是全球15-44岁人群的第4位死亡原因和第6位疾病和残疾原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的自我伤害现象非常普遍,是自伤研究的重点对象.中国大学生自伤发生率高达11-34%.自伤不仅给大学生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还会影响其情绪功能、人际关系及工作学业表现,甚至还会增加自杀风险,危及生命.作为刚进入高校到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恰处在成年初期阶段,他们面临着人生重要的转型期,因周围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自身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应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当人们无法有效地面对压力时,就可能会导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不确定性是重要的心理压力来源之一,但学术界目前对于不确定心理压力,以及不确定心理压力对自我伤害的影响这一领域缺乏系统的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重点在于了解国内医学生的自我伤害现状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伤行为的的影响,本研究从心理压力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已有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构建自伤相关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研究证据,改进以人群为基础的伤害控制与预防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次大样本量的横断面调查,主要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来采集数据.按照地理分布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最终选择14个省份的22所高校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临床、护理或公卫等医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样本量为4446人.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自伤测量问卷评估被试者在过去一年中故意自我伤害的情况;采用由浙江大学杨廷忠教授编制的《社会压力刺激事件量表》修改而来的心理压力测量问卷来评估被试者对不同类型压力源的压力感知情况;采用杨廷忠教授等人编制的《社会资本测量问卷》评估医学生的社会资本情况.运用SPSS18.0. SAS9.3以及Amos17.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克隆巴哈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心理压力量表和社会资本量表的信效度.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自伤的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自伤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模型.

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在过去一年内医学生故意自我伤害行为总检出率为9.56%,男生自伤率(11.51%)高于女生(8.71%),且有统计学差异(χ2等于8.48,P<,0.01).最常用的自伤方式为“刮伤”、“割伤”、“捏掐伤”.年龄(χ2等于26.63,P<,0.01)、年级(χ2等于30.24,P<,0.01)、专业(χ2等于28.13,P<,0.01)、家庭年人均收入(χ2等于11.10,P<,0.05)与自伤存在统计学差异.民族、父母亲职业、家庭所在地、学生月消费水平与自伤不相关.年龄低的学生自伤发生率高,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自伤率最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自伤发生率高于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在4万以上的学生自伤率较低.

2)自伤的多元Logistic回归全模型结果显示,不确定心理压力(OR等于1.734,P<,0.01)、社会网络(OR等于1.352,P<,0.01)、认知社会资本(OR等于1.902,P<,0.01)、社会参与(OR等于1.328,P<,0.01)对自伤行为有统计学意义;学习、家庭、人际关系压力在该模型中对自伤没有显著性差异.不确定心理压力越大,社会资本越少,越容易发生自伤行为.

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确定心理压力对自伤的标化路径系数为0.068;认知社会资本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标化系数为-0.121,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51,两者合计为-0.172;社会网络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标化系数为-0.059,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07,两者合计为-0.066;社会参与对自伤行为的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17.

研究结论

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自我伤害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理论模型,证实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有影响,尤其是不确定心理压力,较学习、家庭、人际关系压力对自伤的作用更为显著,是自伤特异的预测因素之一.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社会资本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存在直接和间接的作用.社会资本在不确定心理压力与自我伤害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其中认知社会资本、社会网络通过影响不确定心理压力间接作用于自我伤害行为,且认知社会资本对自伤的影响最为突出.此外,年龄/年级、性别、专业、家庭年收入均对医学生自伤有影响.本研究开拓了不确定心理压力的研究领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后续医学生自伤干预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了前期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实证依据.

第二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样文: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感研究及促进策略的构建

目的:

护士短缺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职业认同感低是造成护士短缺的重要原因.实习期是护生职业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应激可能会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本研究旨在采用应激理论和关键事件技术,探索护生在实习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为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护生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方法:

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应激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明确了护士职业认同感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应激水平、应对方式、感知的教师支持、自尊、自我效能.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应用《职业认同感问卷》、《护生临床实习应激量表》、《护生临床实习应对行为量表》、《护生感知的教师支持问卷》、《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上海市3所*医院的45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https://www.mbalunwen.net/recommended/92586.html

第二部分:护生实习期经历的关键事件研究.采用关键事件技术,探索对实习期护生职业认同感造成影响的关键事件.运用开放性问题调查护生临床实习期经历的关键事件,对关键事件进行主题分析、归类和频数计算;对典型关键事件的11名当事人进行深度访谈,对典型关键事件进行个案研究和跨个案研究.

第三部分:构建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结果,解析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的要素;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护生、患者的访谈,构建护生职业认同感的促进策略.

结果:

第一部分: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实习期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40.43±,7.0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包括应激水平、应对方式(回避)、自尊、教师支持、学历和性别.其中教师支持、自尊对职业认同感有积极的影响;应激水平、回避对职业认同感有消极的影响;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低于专科护生;男性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低于女性护生.

第二部分:护生实习期经历的关键事件.实习期护生经历的关键事件按照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人际关系(护生与患者/家属、与带教教员/护士长/医生/护士/同学)、患者的紧急情况、护理操作、职业损伤和工作负荷.人际关系是影响护生职业认同感的首要问题.欠缺患者紧急情况的处置和临终关怀技能、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产生的挫败感、职业损伤也会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第三部分:构建护生职业认同感支持策略.包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导护生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带教老师的准入、规范化培训和考评、利用关键事件技术为护生树立积极的角色榜样、建立护生反馈问题的畅通渠道)、加强对患者紧急情况处置能力的培训(抢救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死亡教育)、加强护理操作技能和职业防护培训、增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

结论:

1、在护生实习期间,通过增加教师支持、增强护生的有效应对方式、提高护生自尊、减少护生实习期应激源、降低应激水平来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对本科护生和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教育.

2、通过帮助护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护生关于抢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死亡教育、提高护生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加强护生职业防护培训等措施来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3、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的构建,明确了促进护生职业认同感策略的四个方面,为护理院校和临床带教老师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提供了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指南.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护理院校和医院的共同努力.护理教师是护生职业认同感促进策略实施过程的核心.护生职业认同感的促进策略重在落实.提升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需要提高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同.

第三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模板: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

目的:

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确保卫生事业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及人口状况,以及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并详细阐述国际上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为制定《全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及系统回顾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的相关政策;通过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发展现状;运用趋势外推法预测我国卫生人员未来增长趋势;采用专家咨询法验证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结果与结论:

1.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展:医药卫生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为820万人,比2005年增加175万人;医药卫生人员结构得到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农村执业(助理)医师所占比例增加1.4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西部地区卫生人员和注册护士所占比例分别增加0.2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个人办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1.6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与2005年相比,博士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2.9个百分点,硕士所占比例增加12.7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才制度规范不断完善.

2.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2010年,卫生技术人员仍以中专和大专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仅为24.9%,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仅占7.8%;配置不合理,人才短缺与人才过剩并存,2010年,城乡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7.62人和3.04人,城市是农村的2.5倍.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5.22人、3.93人和3.76人.2010年,医疗机构拥有全国91.1%的卫生技术人员,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拥有2.5%.2010年,我国仅有全科医师5.6万人,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30%-60%的平均水平.2010年,我国医护比为1:0.85,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比例(1:3.09);同时,卫生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人才队伍管理滞后;人才队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亟待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需求、学术发展、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医学生护理专业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500字本科论文、2500字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医学生护理专业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选题

3.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健康需求的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工作重点的转变要求与之匹配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到2020年,预计需要卫生人员1067.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14.4万人.

4.国际经验:我国医生密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的医护比为1:0.8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2.9);欧洲各国寻求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改善卫生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其他国家构建了合理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体系;其他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科医学终生教育体系,包括全科医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主要是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其他国家积极采取改善农村卫生人力不足的措施.

建议:

1.实施“2020人才强卫工程”

2.分类建设六支核心医药卫生人才队伍,

3.加强医药卫生人才的能力培养与开发,

4.构筑医药卫生人才的研究和服务平台,

5.加大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6.完善医药卫生人才管理的法律和机制,

7.促进医药卫生人才的医德医风建设.

第四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目的:在系统总结分析护理教育等相关状况的基础上,探寻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方法:文献挖掘;比较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规律趋势;通过对11所中医药院校802份调查问卷以及6所院校中医护理相关教学计划的分析,认为应围绕四年制本科主流层次,构建特色突出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结论:提出了六位一体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保障体系建设、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新的观点,为构建新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策略支撑.

第五篇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格式: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背景:临床实践是决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 MNS)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MNS研究生今后能成为某一专科或专病领域的高级实践护士的重要阶段.由于我国MNS教育刚起步,国内尚无可供借鉴的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招收MNS的院校各自按照对MNS临床实践培养的理解,在临床教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实施存在较大差距,有的甚至与本科生实践教学无明显差异,导致我国MNS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为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国情和护理人才发展规律的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是我国MNS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的:了解和分析国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临床实践培养情况,找出我国目前MNS临床实践培养环节存在的不足,探讨MNS的临床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体系;探索临床实践培养环节的组成及运行规律;提出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并验证模式中提出的MNS临床实践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性.为我国MNS临床实践培养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促进我国MNS教育质量的提升.

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中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实践培养的比较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对中美4所大学护理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的临床实践培养进行深入剖析,了解各院校临床实践的具体实施情况.应用比较研究法从临床实践各环节要素出发,对专业方向、临床实践目标、临床实践安排、临床实践内容、临床实践教学指导、临床实践评价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MNS临床实践培养与国外的异同及存在差距,为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依据及方向.

2.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构建研究:①应用文献研究法提出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②应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制定相关的调查问卷,调查全国15所护理院校的MNS研究生,了解学生期望通过临床实践学习达到的实践能力及对临床实践过程的看法;通过对我国6所大学护理学院及临床附属医院的13位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专家的深度访谈,初步了解专家对MNS研究生应具备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实践培养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等的看法,为构建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奠定基础.③应用文献研究法、模式研究法,提出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并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构建MNS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

3.MNS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策略研究: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法,对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中提出的基于认知学徒制的MNS临床实践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该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结果:

1.MNS临床实践能力概念、内涵及特征:MNS临床实践能力概念,即MNS研究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以医学、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指导,全面考虑服务对象包括个体、家庭、社区的健康需求,有效地解决临床或专业服务范畴内的复杂护理问题,并为其提供适宜、经济及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和行动能力.MNS临床实践能力的内涵,是由多种能力要素构成的集合体;灵活运用系统知识的能力;侧重于在多变的护理工作情境中有效解决临床复杂护理问题的能力.MNS临床实践能力的特征,MNS临床实践能力的运用是植入到不同的临床工作情境之中,具有情境性特征;MNS临床实践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连续体,具有动态性特征:MNS临床实践能力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具有可评价性特征.

2.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在模式中的逻辑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核心价值,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MNS临床实践培养目标建立的理论指导,能力本位教学理论为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环节要素构建提供了基本原则,个性化教育思想为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环节要素构建提供了基本要求,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为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学习环境提供了基本理念.

3.MNS临床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临床实践动机、临床一般实践能力、临床专业实践能力、临床情境实践能力4个基本构成要素组成.其中临床实践动机包括实践兴趣、成就动机、实践压力;临床一般实践能力包括护理基本操作技能、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临床专科实践能力包括专科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专科护理操作技能;临床情境实践能力包括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决策力、临床执行力.

4.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临床实践培养目标、临床实践内容、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临床实践考核、临床实践保障机制5个实践环节要素构成.各环节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临床实践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临床实践教学过程是进程性要素,临床实践评价是检验性要素,临床实践保障机制是依托性要素.根据我国生源不同的特点,形成了适用于两类不同生源的临床实践模块.

5.基于认知学徒制的MNS临床教学策略研究证实:该策略有助于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激发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兴趣和调动MNS研究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教学策略的应用模型.

结论:

1.界定了MNS临床实践能力的概念、内涵及特征,提出了MNS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各理论在模式中的逻辑关系,丰富了MNS教育的理论研究.

2.建立了由4个要素及15个次要素组成的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体系,为制定MNS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3.构建了由5个临床实践环节要素组成,且体现不同生源特色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为开展MNS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运行框架.

4.验证了基于认知学徒制的MNS临床实践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性,该策略可作为MNS临床实践教学的优选教学策略之一.

为您写医学生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医学生护理专业引用文献:

[1] 医学生护理专业相关论文题目 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题目怎样取
[2] 近几年医学生护理专业参考文献 医学生护理专业外文文献怎么找
[3] 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大纲怎样写
《医学生护理专业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生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医学生护理专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