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怎么写 教育科学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教育科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9

教育科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意识自觉与观念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念史分析
  2. 第二篇摘要范文: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
  3. 第三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
  4. 第四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模板:中国教育科学走向现代化之路纪实——纪念共和国建国60周年
  5. 第五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怎么写:论20世纪上半叶“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的形成
  6. 第六篇摘要范文: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关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方法论意蕴
  7. 第七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范文: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
  8. 第八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格式:我国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的基本状况与特点——基于2001-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数据量化分析
  9. 第九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历史的观点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教育科学的因果推论:困境与超越

【100篇】关于教育科学论文摘要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教育科学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教育科学相关优秀论文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意识自觉与观念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念史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显现出从本质主义到质的研究,从教育话语引进、移植走向教育话语的本土实践、自主创新,从学科自足到学术下移的观念变迁过程.作为一种新的学术研究方法,观念史提供了阐释教育研究观念变迁的新的理路.探讨教育研究中的",观念",因素,有助于理性体察已往教育研究中的",思想",因子,客观认识教育研究的要义所在,认识教育研究的理路和走向,获得对教育研究及教育研究者本真的认识.

第二篇摘要范文: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解.教育学面临一种新的发展路口.尽管目前“教育科学”的发展风头已盖过“教育学”,但是,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学已经走向终结实际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表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日尔曼式的教育学”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各自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与传统的教育学不同,教育科学是试图要形成对教育问题的另一种看法和另一种解释.两大范式异同的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之争.

教育科学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科学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3000字本科毕业论文、2000字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教育科学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教育科学论文摘要范文题目

第三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

",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研究影响全社会,教育公平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教育质量研究不断深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研究具有前瞻性,国际教育竞争力研究受到关注,教育改革理论研究受到空前重视.在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继续深入,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成为热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持续增多,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逐渐兴起,学前教育发展研究备受重视,民族教育研究不断拓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继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更加关注实践.总体上,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系,研究质量逐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优秀科研团队日益壮大,有力促进了教育科研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研究主题不系统,研究内容不深入,研究结论缺乏数据支撑,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等问题,需要大力提升教育科研水平,进一步创新教育科研管理体制.

第四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模板:中国教育科学走向现代化之路纪实——纪念共和国建国60周年

中国教育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科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它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学习苏联教育学到",*",中批判苏联教育学,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科教兴国",,从封闭自守到改革开放,从教育学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中国教育科学正越来越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走向世界.然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还需要正确处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外国教育经验与本土经验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由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把握现实、谋划未来!


https://www.mbalunwen.net/ufo/64956.html

第五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怎么写:论20世纪上半叶“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的形成

",教育科学",这一概念,既受中国五四时期",科学",观念和教育学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又受",科玄论战",和",教育崩溃",论争的波及,并与国内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衰密切相关.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受美国实验教育学思潮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教育科学",概念.此后欧美各国关于",教育科学",的论争被陆续引介到中国.在此过程中,",教育科学",与",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相剥离,进入教育学分类,并成为大学的系科建制名称.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概念的认识对中国现代的教育科学概念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的认识深受",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在认识过程中受欧美多国熏染,",一名多实",的现象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的分类,同时这些认识特征也反映了教育学在中国成为独立学科的急切呼唤.

第六篇摘要范文:教育科学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关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方法论意蕴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理论逻辑的特性限制着理论对实践的把握,使得将实践活动纳入",理论话语",时面临着可能",失真",的危险.布迪厄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了",实践逻辑",并将其视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对于教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实践逻辑",是在实践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活动中",生成",的逻辑.深入了解教育实践,摆脱",经院认识论",的羁绊,考察纯粹认识论赖以成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就有可能在理论上重建各种具体教育活动的实践逻辑,并且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修订和完善理论.

第七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范文: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

我国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自从建国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科课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才开始登上了科学教育的舞台.但是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实验时间很短,所以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合格的综合科学课程师资.从1997年湖南怀化学院开始尝试建立培养综合型理科师资的“综合理科”专科专业,到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师范大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迄今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设置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但是,由于科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新专业,各高等院校对其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使得各院校在专业理念、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专业建设方面还不太规范.这种不规范使得各高校在试办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各自为政”,“随意性大”.

面对60余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的现状,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其背景、实施现状、并建构课程设置的框架、探讨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寻求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找到依据.

具体来说,论文包括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交代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j部分——“文献综述”:先对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出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综合科学课程存在的价值依据.然后,探讨当前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这个角度阐明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本分析建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开设情况以及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第四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一:科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构成研究”:通过科学教师教育标准的国际比较,从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维度建构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第五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关注发达國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找到依据.第六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三:中小学教师需求调研”:通过对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师在科学教育专业课程需求上的调查研究,从一线教师实际需求的角度找到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七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四: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反馈调研”:关注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和看法,从亲身参与者、实践者的角度获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八部分——“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维度下课程设置框架的整合,建构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并根据该框架结构对我国当前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第九部分——“结论、建议与不足”:阐述研究发现、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

研究结论:

1.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显示:教育部共批准了62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其中,2001年批准的有1所;2002年批准开设的有8所;2003年24所;2004年13所;2005年7所;2006年8所;2007年开始不再有新科学教育专业被批准开设.

科学教育专业在学位授予上有两种,接近52%的学校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48%的学校授予理学学十学位.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调查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有15所;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8所;物理学院开设的有9所;教育学院开设的有9所,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6所;化学与材料学院开设的有5所;数理学院开设的有5所;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开设的有2所;化学与环境科学系开设的有1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设的有1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有1所.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统计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比例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院系.

对科学教育专业省市分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陆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了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北京市、天津市这6个地区以外)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其中,西南地区有14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西北地区有8所;华北地区5所;华中地区11所;华东地区16所;东北地区8所.x2检验显示,在西南和华东地区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学校数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

对62所有资格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学校的调查发现,其中44所目前还在开设本专业,另外18所由于招生和就业原因没有开设.

对开设有科学教育专业的38所高校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在专业必修课程上平均开设门数为16.21门,所占学分比例为37.59%;在教育类课程上,平均开设课程6.97门,所占学分比例为9.74%.

对课程结构的调查发现,科学教育专业主要是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类课程和实践课程为分类的.

2.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研究包括四个子研究,由论文的第4部分至第7部分组成.子研究一(第4部分):通过对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发现,合格的教师素养包括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的精神.所以,针对专业知识提出了学科知识和科学知识,在专业技能上提出了实验技能、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在专业精神部分包括专业自我、专业情意等.在专业知识部分,从对《科学课程标准(3-9年级)》的梳理发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类知识在数量比例上为2:1:3:2.子研究二(第5部分):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构成上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和教育课程组成.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课程、科学教育类课程.但是,国外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重视对儿童发展培养的课程和科学史哲类的课程.子研究三和子研究四(第6、7部分)发现:我國从事综合科学课程实践的师生们对课程的关注来自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类五个领域课程;教育类课程则涵盖了教学技能、教育理论、教学法三类领域.

通过对第3到第7部分研究的整合,本研究认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从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和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来进行建构.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综合科学、计算机七类;在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教育学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课程五类.

3.基于课程设置框架,对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38所学校一共开设了123门课程,但是其中超过5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对学校课程开设集中度的检验显示,学校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课程设置非常分散.

对学科科学课程的比较显示,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在学科课程类型的设置上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一些应该在通识模块开设的课程也出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对学科科学课程领域7类课程的分析显示,化学类、科学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最多;其次是生物类、物理类、地理类课程;数学、计算机类课程在门数设置上最少;各类学科科学课程在开设数目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对地理类课程的比较研究显示,大学地理、宇宙与空间科学课程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物理类课程领域,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子电工学这三门课程开设更为显著集中;在生物类课程中,基础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四门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在化学类课程中,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环境科学、有机化学这四门课程在集中度上较其他课程更为显著;对综合科学类课程的研究显示,科学史和科学·,技术·,社会是最主要的两门课程,其他课程开设学校较为分散.

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五类主要学科科学类课程的统计显示,化学类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其他四类课程的集中情况没有显著差异.123门学科科学课程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实验、环境科学、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学、生物实验、科学·,技术·,社会、自然地理导论、地球科学、科技发展史,这11门课程的学校开始情况相较于其他112门课程非常显著地集中.

总体来看,在学科科学课程部分,HPS课程和STS课程等科学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显著地低于地理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课程.

对教育科学类课程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现在较为重视该类课程的设置,从以往主要由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学科教学法的“老三门”,学分比例5%~6%的状况,到如今已经接近日本15%的学分比例,虽然较美国、法国20%的比例,英国25%,德国30%的比例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教育科学类课程部分,38所学校开设了65门课程,其中接近6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教育科学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五类.其中,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显著地多于其他类型课程数;这五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都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

在教育理论类课程中,“教育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情况更为显著地集中;在心理学理论类课程中,“心理学”是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教学论类课程中,“科学教学论”是最集中开设的课程;在实验教学类课程中,“科学实验教学”是该类课程中最显著集中的课程;对于教学技能类课程:“三笔字训练”、“教师教学语言”、“科学教学技能训练”是最集中的课程.虽然,教育科学类课程还是集中在“老三门”中——教育学、心理学、科学课程教学论.但是,逐渐有更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实验教学类、教学技能类课程.不过对于教育研究类课程和学生学习类课程的关注非常少.

据此,本研究从学科科学类课程和教育科学类课程两个维度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提出了建议,以供相关行政管理者、专家学者在课程设置时有所参考.

第八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格式:我国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的基本状况与特点——基于2001-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数据量化分析

通过对2001-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呈现方兴未艾态势,立项课题地域分布呈现不均衡与集中化的趋势,东西部地区研究实力差距悬殊,211高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立项课题偏重实际问题研究,且明显受到社会热点问题左右,厦门大学等院校在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数量与级别上占领先地位等等.建议国家在课题立项上重视地区差异,尝试区别对待,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课题立项,引导多学科、跨组织的合作研究,研究实力薄弱的科研院所应加强与优势学校的交流与合作等等.

第九篇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历史的观点

作为教育理论的重要范畴,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代表着教育研究的不同趋向和价值追求,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彼此论争、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历史.本文拟从教育理论发生学的角度,从不同历史时期里教育理论的学科称谓、教育理论的学科基础、理论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等多重层面对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予以系统考察,分析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从作为一门统一的教育学的不同价值追求到分化成两门独立的教育学科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概括其内在的区别与必然的联系,以揭示教育理论由综合走向分化、由分化走向综合的辩证发展历程.

第十篇摘要范文:教育科学的因果推论:困境与超越

教育要成为一门科学,需要引入科学的研究范式,以探求教育领域的因果关系为研究目的.然而,教育科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实验的方法获得因果推论.本文通过探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因果推论的获得方式,进一步分析在社会科学中获得因果推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以及相应的科学与统计的解决方法,指出教育科学中获得因果推论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主要论述了教育科学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文献文献.

教育科学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教育科学论文题目 教育科学论文题目如何定
[2] 教育科学参考文献外国 教育科学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教育科学论文大纲格式 教育科学论文大纲怎样写
《教育科学论文摘要怎么写 教育科学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教育科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