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可行性论文范文 可行性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可行性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2

可行性论文范文

《认缴制下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可行性》

本文是可行性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认缴制和加速和到期方面论文范文集.

摘 要:2013年公司法修改后,将我国的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这一变化充分尊重了公司以及股东意思自治,但是由于认缴制的出现,大量的股东认缴巨额的注册资本,更有甚者,一些公司股东在章程中约定了较长的出资期限.那么,就导致在非破产情况下,公司资产不足、股东出资期限未届满时,债权人无法保障自身权益.本文基于对于司法判例观点的归纳,就债务人公司在非破产、解散的情形下,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公司的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认缴制 出资义务 加速到期 提前履行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4

1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于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明确规定

现行法律中明确规定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公司解散,《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第1款( 《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第1款:“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均应作为清算财产.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依照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规定:公司解散时,股东应缴纳其认缴的出资额,作为清算财产,其中包括缴纳期限未届满的股东,也应在解散时提前缴纳;另一种是公司破产,《企业破产法》第35条( 《企业破产法》第35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规定: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未缴纳出资的股东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应当缴纳其认缴的出资额.

也就是说,在公司章程约定的股东认缴出资期限尚未届满的情况下,如果要股东提前缴纳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则必须满足“公司解散”或者“法院受理破产申请”这两种情形.如公司尚未达到上述规定的这两种情形,公司的债权人在其债务得不到清偿时,是否能够主张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提前履行出资义务呢?

2 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司法判例分析

以“股东出资”和“加速到期”为关键词,在“无讼案例”平台上检索江苏、北京、上海三地的司法判例,截止到2019年4月10日:

江苏地区共检索到34篇案例,有效案例为31篇;支持加速到期的4篇,不支持加速到期的27篇.

北京地区共检索到22篇案例,有效案例为9篇;支持加速到期的1篇,不支持加速到期的8篇.

上海地区共检索到11篇案例,有效案例为7篇;均不支持加速到期.

通过以上案例的检索,北京、上海、江苏三地法院绝大多数情况下均认为,在公司非破产或解散情形下,不支持股东出资义务的加速到期;仅在特殊情形下,存在适用空间.以下将上述三地法院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

2.1 不支持加速到期的主要观点归纳

(1)出资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是股东的法定权利,属于公司内部治理范畴,应区别于公司外部责任的承担;

(2)加速到期是对认缴制的突破,仅能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能使用,不能对法律规定进行扩大解释,缺乏请求权基础;

(3)股东认缴出资金额及出资期限属于公示内容,债权人在交易前以及交易过程中应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对交易风险有预见性;

(4) “不能清偿债务”的认定标准无法在诉讼过程中进行判断,应通过执行来解决;

(5)即便公司达到“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程度,那么公司的债权人也可以适用破产程序来实现股东出资义务的加速到期,而不是没有救济途径;

(6)公司债权人一般不是单一的,如果在个别的诉讼中突破相对性使得股东对本属于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那么其他债权人的权利就无法得到平等的保护.

因此,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直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要求股东出资义务的加速到期,法律依据尚不充足.

2.2 支持加速到期的主要观点归纳

(1)股东之间对于出资期限的约定,并不是对其出资义务的免除,只是股东可以暂缓缴纳出资;

(2)当公司以其自有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到期债务的时候,即便某种程度上允许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由于只是要求股东在认缴出资额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所以实际上也并没有违反股东有限责任的原则;如果严格要求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破产、解散才可以提前要求其履行出资义务,那么就使得本可以通过股东缴纳出资而摆脱经营困境的公司陷入生存危机;另外,也浪费司法资源,并且使得债权人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股东之间对于出资期限的约定对于债权人来说仅仅是一种预期,即使是约定分期缴纳出资额,但是如果股东在首次应缴纳的出资额到期时就未缴纳,那么其实际上已经违背了股东之间的出资约定,构成违约,对于信赖商事外观主义的债权人而言,也失去了在交易初期的预期;

(4)公司股东明知或应知公司的经营状况,客观上公司确实已经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下,依然通过股东会决议或者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等类似的方式延长股东的认缴出资期限,可以判定公司股东主观上属于恶意,系逃避债务,公司债权人在此种情况下,可以主张股东出资义务的加速到期;

(5)认缴制的立法宗旨是在激活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个别股东不应恶意利用法律制度,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

总结上述支持债权人要求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司法判例,主要适用的法律条文:《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即认为股东在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时,那么公司债权人可以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在以下幾种特殊情形下支持了债权人要求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请求,包括:(1)股东恶意延长出资期限;(2)股东在对外转让股权时并未实际缴纳出资,股权受让方亦未实际缴纳出资;(3)公司的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确实无法清偿到期债务.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第7次法官会议纪要】中对于该问题也做出了回应:“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单个或者部分债权人诉请求股东以其认缴但未届出资期限的出资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一般不应支持.某项债权发生时,股东的相关行为已使得该债权人对股东未届出资期限的出资额产生高度确信和依赖,在公司不能清偿该债权时,法院可以判令特定的股东以其尚未届出资期限的出资额向该债权人承清偿责任”.

从上述最高院第7次法官会议纪要可以看出:最高院对于股东的出资义务能否加速到期,在持否定态度的同时又赋予了法官相当一部分的自由裁量权,即在特殊情形下可以支持加速到期.但是,“特殊情形”如何判断及认定,目前并没有给出统一的标准,而且在何种情形下可以适用《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也没有明确的依据.

因此,若要使得债权人能够突破债的相对性,穿透债务人公司,直接向公司的股东要求其提前履行出资义务,就必须解决适用的前提条件问题.

3 非破产、清算情形下,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需解决的几个前提问题

3.1 “不能清偿”如何认定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的规定,是在特殊情形下突破了债的相对性和公司独立人格,且由公司股东就公司债务向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是存在前提的,即“公司债务不能清偿”,也就是说股东出资义务的承担具有“后补性”,股东享有“抗辩权”,即:在确认公司确实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之前,未届出资期限的公司股东是可以拒绝履行出资义务的.那么,“不能清偿”的标准如何来进行界定?何为“不能清偿”?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规定的“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指的是“公司资不抵债”,即公司现有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还是“债务不能清偿”即公司只要未向债权人清偿到期债务即可?与《企业破产法》第2条的规定( 《企業破产法》第2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是否可以等同?

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债权人对于债务人公司的资产状况不甚了解,所以对于“不能清偿”的判断,无论以上述哪一标准来认定,除非债务人在审理过程中自认,否则法官无法直接判断,因此直接在诉讼过程中解决存在现实障碍,债权人只能通过执行程序进行判断.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不能清偿”的认定,无法在诉讼过程中直接确定,而是应当在债权人起诉公司后,并且经过法院的强制执行后,债务依然无法得以清偿的情况下,才可以认定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在具体适用的问题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大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财产调查力度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应报告详细具体财产,形成财产清单;对执行法院提出应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搜查财务、库房、会计档案;核查资产负债情况,追索隐匿债权;引入专业财务审计等强制要求.因此,理论上,在执行程序中可以查明公司的财产和债务情况,判断公司是否构成“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但是江苏省的上述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的适用有待考察.此外,如果在执行阶段能够明确判断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那么一般情况下,债务人公司也基本达到了《企业破产法》第2条规定的“资不抵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因此,可以直接适用“执转破”,在破产程序中,即使未届出资期限,股东亦应当提前履行出资义务,债权人依然可以达到目的.

3.2 “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如何认定

支持债权人要求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的司法判例主要适用的法律条文为《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该条款中“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有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对《公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适当的进行扩大解释,只要股东客观上尚未完全缴纳出资,则可认定是第13条第2款的情形.笔者认为不合理,如果对条文进行无根据的扩大性解释,会导致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偏重性,使得股东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出资期限本身就是股东的一项期限利益,整个公司法对于认缴制的确定,就是尊重股东意思自治以及保护股东期限利益的,如果随意的做扩大解释,与认缴制的整个立法背景及目的完全相悖.

也有学者认为,“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需要分类解析,其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履行出资义务不完全”;一种是“出资义务履行不适当”.其中“履行出资义务不完全”是指:股东只履行了部分的出资义务,在约定的时间内没有缴足出资数额,履行不全面.“出资义务履行不适当”是指:股东出资的形式、时间或者相关手续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约定,主要指“迟延出资和瑕疵出资”(王健.认缴制下的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7).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本质上指的是一种违约行为,《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第2款规定的需要对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的前提是股东未按约定履行义务构成违约;故,若在出资期限届满前,股东未实际缴纳出资,实际上并没有违反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之间出资协议的约定不是违约行为,而是《公司法》对于股东出资期限的适当保护,并不构成“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3.3 股东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延长出资期限

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只有在工商部门进行备案才具有对外公示的效力,因此本文对于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延长股东的出资期限的讨论,以在工商部门进行备案为前提.

(1)在修改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备案前已经产生的旧债务,公司作为债务人无法清偿该债务,而股东却通过修改章程或者通过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延长股东的出资期限,可以推定其为恶意延长出资期限,这种行为事实上已经构成了违约,该违约事实不因公司或者股东恶意延长出资期限而改变;因此在此种情形下,公司的债权人仍然有权要求公司的股东按照修改前的出资期限履行出资义务.

该文点评:本文是关于认缴制和加速和到期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可行性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可行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可行性引用文献:

[1] 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
[2] 怎样写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范文
[3] 可行性论文范文 可行性类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2000字
《可行性论文范文 可行性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可行性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