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道德经论文范文 道德经论文范文例文25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道德经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6

道德经论文范文

《以经解经辨道德经常道和常名》

该文是关于道德经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以经和解经和常名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摘 要:《道德经》开篇第一章应该说是全经书最难理解、最具争议的内容,历史上对老子学说的不同解释,即始于对此章字义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对其句读及“常道”“常名”等概念更有多种解读.以经解经是解读《道德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只有把《道德经》前后呼应的概念、观点联系在一起,方能真切还原老子的思想.本文试通过以经解经,对《道德经》第一章句读及“常道”“常名”等概念和相关语句进行辨析.

关键词:以经解经;道德经;老子;常道;常名

1 概述

《道德经》是中国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向来被称为“万经之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备受推崇.虽然只有短短五千余字,却字字珠玑,意义深邃,充满无穷的智慧和玄妙,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观,道出了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为后人开启了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两千五百余年来,人们不断从中得到新的体悟.

《道德经》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版本.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甲乙本.而真正流传最广的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其中王弼《老子注》是现在的通行本.本文便以《道德经》通行本为主,适当结合其它版本,尽量用《道德经》前后呼应、相关联内容来解读第一章的句读及“常道”“常名”等概念和相关语句.

2《道德经》第一章句读辨析

《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当时没有标点符号,古人开始学字读书首先要学会句读.因此,今人要理解古代经典,首先必须正确断句.《道德经》第一章有争议部分的句读常见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二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三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其中,第三种句读方式在解读时要么偏向第一种,要么偏向第二种,均易产生歧义,故下面仅解读前两种.第一种句读重点引出了“无”和“有”两个相对的概念,而第二种句读则强调了“无名”“有名”“无欲”“有欲”等四个概念.第一种句读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般解读为:天地开始的时候,把它叫做“无”;万物的母亲,把它叫做“有”.所以,常处于无,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1].该种句读的依据是,《道德经》中多处提到“有”和“无”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比如第二章写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是相互依存的;再看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里采用三个形象类比来说明世间万物都必须“有”和“无”两个方面相互配合,任何一方的单独存在都不能发挥好的作用;还有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映了老子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按照第二种句读,“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般译释为:名称未定之前是万物的起源,名称一定之后,是万物的母体.因此,总是在消减时,才可以看出起源的奥妙;总是在保存时,才能看出母体的广大[2].该句读也能从《道德经》后文中找到更多的相关表述.比如,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三章“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第五十七章“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等内容中,都包含有对“无名”“有名”“无欲”等概念内涵的进一步解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种句读均可以通过以经解经,找出一定依据.但是,基于以下三点,笔者认为,第二种句读应更符合老子原旨.一是在帛书本中,该部分的原文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句中因两“欲”字后均带语气词“也”字,故“无”与其后的“欲”字不可分开断句.因帛书本比王弼本早400余年,应该是目前最接近老子思想的版本.二是《道德经》除第一章以外,后文单独提到“有”“无”概念的内容,其后均不带“名”和“欲”字,也即其后文多处出现的“无名”“有名”“无欲”等概念,都没出现“无”“有”与其后“名”或“欲”字分开断句的.三是按第二种句读与老子后文思想更能前后呼应.下文即按第二种句读对其作进一步分析.

3“常道”与“常名”解读

3.1 古今学者对《道德经》第一章首句的解释

自古至今,对《道德经》第一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存在多种解读.王弼注为“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翻译成白话文即:“可言说的道,可命名的名,指的都是具体的事物,描述的是具体的形体,而不是常道,所以(常道)不可言说,不可命名.”《河上公章句》对该句则逐一作了注释:“‘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名可名’: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非常名’:非自然常在之名也.”但王弼、河上公均没说明其注的依据.林语堂把该句语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便不是经常不变的道,可以叫的出来的名,也不是经常不变的名.[3]”汤漳平、王朝华给出的译文是:“道可知而可行,但非恒久不变之道;名可以据实而定,但非恒久不变之名.[4]”罗大伦认为应该解释为:“大道是可以遵照执行的,但是不要执迷,它并不一定是永恒的‘道’;万物都有它具体的称谓、属性、道理、法则等,落入形名中,你可以给它命名,但是你给它命的名,不是永恒的名字,只能反映它的一些角度、特点,无法涵盖其所有属性、特质和内涵,而且它是变化的.[5]”概括之,对《道德经》第一章首句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认为“常道”是不能言说和命名的;另一种则认为“道”是可以言说、遵循和命名的,但都不是永恒不变的.

3.2 以经解读“常道”和“常名”

《道德经》第一章首句解读的关键首先须明了“常道”和“常名”到底指什么?我们根据帛书本已知,老子最初的版本应该是“恒道”和“恒名”,后人苦于避汉文帝刘恒的讳,将经文中所有的“恒”改成了含义接近的“常”.因《道德经》全文八十一章只有第一章此处有“常道”和“常名”的表述,使之成为后人很难确解其含义的主要原因.好在老子在他的经文中,还是多处用到其相关概念,这就为我们推断其含义提供了重要依据.比如,第三十二章中“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可以理解为“常道”是无名的,无法找到合适的称谓来表述、定义它.这正如第二十五章所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的意思是:有种东西浑然天成,在天地存在之前就己经存在,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只好勉为其难为其取名叫“大”,字为“道”.因古人取名字,既要取名,还要取字,字一般为名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又如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常道”是无为的,即“常道”是一种永恒的规律,能顺应自然,不肆意妄为.还有一处很重要的章节,对今人理解“常道”含义至关重要.第二十八章中老子写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復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其中虽无“常道”两字,但出现了三处“常德”.我们知道,《道德经》中的道和德是一种体用关系,两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亲密关系.道为体,德为用,德是道的用,也是道的外在表现、道的实践.第二十八章中的三处“常德”均可解读为恒常的德性,这里老子重点讲述了一个有德之人应如何才能达到恒常的德性永不离其身,不偏失方向,并保持圆满充足的状态.由此可以推断,《道德经》第一章首句的“常道”应该意指恒常的大道,也即老子提倡的自然之道,是天地万物的起源.理解了“常道”之意,“常名”就好解释了,可以解释为恒常的名,即“常道”之名.另外,根据前后文推断,首句的第一个“道”可以解释为道理、学说等老子后文所提到的“人之道”,第二个道意为言说;第一个“名”,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概念,第二个“名”,则是动词命名之意.

3.3 其它相关概念的解读

前文已经分析指出,按照第二种句读,还包含有“无名”“有名”“无欲”“有欲”等与首句“常道”和“常名”相关联的概念.“无名”是指天地孕育万物之初处于浑然一体的状态,即像老子所描述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和“道常无名”(第三十二章),“常道”本是无名的.“有名”是指“朴散而为器”(第二十八章)后,即天地生养万物后,“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十六章),这时万事万物纷纷芸芸,有了分别,有了命名,最终各自返回自己的根源.另外,在老子的核心理念里,天地和圣人都是“无欲”的,这可以从经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以及“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中看出.老子还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章),即他认为统治者治理天下欲“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及“使民心不乱”,就应该对万物没有分别心,无高低贵贱之分,对其应一视同仁.“有欲”表示人们从认识自然的需要出发,对事物有了分别心,以此来观察其发展变化的端倪.当然,当万物有名、有欲后,就可能带来各种纷争,这时应该遵从老子“始自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第三十二章)和“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第三十七章)的告诫,即要注意把握好的度,在私心杂念膨胀时,采用自然淳朴之道来克制它,懂得洞彻顺应道的规律适可而止,才不会产生危害.这些精辟见解都体现了老子颇富意蕴的哲理,它给予后世的启示则值得珍视.

4 结论

上文通过以经解经,把《道德经》前后呼应的观点联系在一起,首先理清了《道德经》第一章的正确句读,详细解读了首句“常道”和“常名”及相关概念的含义,由此,可对该部分内容语译如下.

可以言说的道理,便不是恒常的自然之道;可以命名的名称,也不是恒常的自然之名.万物在天地孕育之初处于浑然一体、无形无质、无法分辨的状态,是不能命名的;而天地生养万物之后处于纷纷芸芸、有形有质、能够分辨的状态,是可以命名的.所以,欲观察万物起源的奥妙,应该常处于对它们没有分别心,对其一视同仁的无欲境界;欲观察万物变化的端倪,应该常处于对它们仔细分辨,对其区别对待的有欲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嘉欣.李西月《道德经注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刘培金.《道德经》博大精深悟[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8,52(06):4.

[3]孙永为.试论老子“朴”的哲学意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8):50-53.

作者简介:陈洪涛(1967.2)男,四川隆昌人,工学博士,教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该文结论,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以经和解经和常名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道德经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道德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道德经引用文献:

[1] 道德经论文范文 道德经论文范文例文2500字
[2] 最新大学生道德修养诚信论文选题参考 大学生道德修养诚信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基础论文题目范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法律基础论文标题如何定
《道德经论文范文 道德经论文范文例文2500字》word下载【免费】
道德经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