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小麦论文如何写 关于小麦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小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0

小麦论文范文

《太和县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适宜播期》

本文是小麦论文如何写和型小类论文如何写.

摘 要在分析太和县2016—2018年小麦生长季气候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当地4个小麦主推品种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农0711适播期为10月15—20日,最佳播期在10月20日左右;烟农999适播期为10月10—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15日左右;周麦27适播期为10月15—20日,最佳播期在10月20日左右;新麦26适播期为10月15—20日.

关键词小麦;适播期;产量;安徽太和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2-0048-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为了掌握太和县气候及生产栽培条件下,大面积推广运用的小麦新品种适宜播种期,为全县小麦高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于2016—2018年在太和县蔡庙镇开展不同类型品种小麦适宜播期试验,通过考察产量结构及结果,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小麦的适宜播期.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地为砂姜黑土,肥力水平中等偏上,前茬作物为大豆,产量目标9 000 kg/hm2.供试小麦品种为安农0711[1]、烟农999[2]、周麦27[3]和新麦26[4].

1.2试验设计

参试4个小麦品种按播期不同分别设为5个处理,分别为10月5日、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3次重复,随机排列,处理间距20 cm,重复间距50 cm,每个处理面积为50 m2.

1.3试验管理

采用机械耕耙整地,人工开沟条播,行距20 cm,各处理播量均为150 kg/hm2,播前施复合肥(15-15-15)75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基肥.采用化学除草剂统一化学除草,统一病虫害防治,遇旱统一人工喷灌浇水,各个处理均到腊熟期收获,全区计产.其他田管措施按照常规大田管理.

1.4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2016年秋季至第2年5月,太和县农业气象条件总体利大于弊.小麦适期播种,苗期气象条件适宜,利于苗情转化升级.越冬期,气温总体较常年偏高,大部分地区小麦安全越冬.进入返青期以后,3月12—14日的一次寒流(极端气温-3 ℃)对10月5日、10月10日播种的周麦27、新麦26造成一级冻害,冻害危害较轻;4月上旬第2次倒春寒,全县极端气温达2.3 ℃,对处于孕穗期的小麦幼穗分化影响较大,这一时期的小麦对低温极为敏感,造成花药、药柱受冻不能正常结实,不孕及退化小穗增多,小麦平均粒数不高.灌浆乳熟期,全省大部分地区光温水匹配合理,有利于小麦产量形成.成熟收获期多晴好天气,利于小麦适时收获晾晒.

小麦全生育期(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农业气象条件总体利弊相当.小麦播种至苗期,受秋收期连阴雨及前茬作物腾茬晚影响,太和县小麦播期推迟,冬前苗情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差.越冬期全县未发生大范围明显冻害;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小麦生长和安全越冬.2月上旬气温偏高极显著,再配合以适当的降水,加速了小麦的生长,进入3月以后,遭遇了3月5—8日的一次极端降温过程,气温下降至0 ℃以下,但对本试验影响不大,5月20日前后的3场干热风,对小麦灌浆不利,造成小麦千粒重有所下降.灌浆乳熟期多阴雨寡照天气,赤霉病偏重发生,对小麦灌浆乳熟及产量形成有一定影响.成熟收获期多晴好天气,利于小麦适时收获晾晒.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2可知,同一处理基本以2016—2017年产量较高,原因主要是2018年太和县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后期部分区域遭遇干热风危害,导致千粒重降低.4个小麦品种在太和县生产栽培及气候条件下表现如下.

2.1安农0711

安农0711属半冬性品种.春季起身较早,两级分化快,株型较紧凑.白粒,籽粒角质,较抗穗发芽.2009—2010年、2010—2011年度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85 cm、穗数为630万穗/hm2、穗粒数35粒、千粒重42 g、全生育期230 d左右.经安徽农业大学鉴定,2010年中感病(6级)、中感赤霉病(平均严重度3.25)、感纹枯病(病指51);2011年中感病(6级),中感赤霉病(严重度3.50),感纹枯病(病指56).

本试验表明,从10月5日开始,随着播期延迟,穗数开始下降,但单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增加,10月20日播种,单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随后产量三因素及产量下降,2年均以10月20日播种产量较高,说明安农0711在太和县的适播期为10月15—20日,最佳播期在10月20日左右.

2.2烟农999

烟农999属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27 d,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较慢,抽穗迟,耐倒春寒能力较好.后期根系活力较强,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较好.株高88 cm,莖秆弹性中等,抗倒性一般.株型较紧凑,茎秆蜡质层厚.旗叶宽长,略披,穗层厚.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穗数600万穗/hm2、穗粒数33.8粒、千粒重44.2 g.抗病性鉴定: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高感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812 g/L、蛋白质含量14.88%、湿面筋含量31.15%、沉降值37.3 mL、吸水率56.4%、稳定时间8.1 min、最大拉伸阻力442 E.U.、延伸性152 mm、拉伸面积91 cm2.

本试验表明,从10月5日开始,随着播期的延迟,穗数开始下降,但单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增加,10月15日播种,单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随后产量三因素及产量呈下降趋势,2年均以10月15日播种产量较高,说明烟农999在太和县的适播期为10月10—15日,最佳播期约10月15日.

2.3周麦27

周麦27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4 cm,株型偏松散,旗叶长卷上冲.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中等.耐旱性一般,灌浆快,熟相一般.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穗数603万穗/hm2、穗粒数37.3粒、千粒重42.6 g.抗病性鉴定:高感条锈病、病、赤霉病、纹枯病,中感叶锈病.2010年、2011年品质测定结果分别为籽粒容重794、790 g/L,硬度指数68.6(2011年),蛋白质含量13.21%、12.71%;面粉湿面筋含量28.9%、27.3%,沉降值30.0、27.2 mL,吸水率60.1%、58.2%,稳定时间4.1、5.2 min,最大抗延阻力256、240 E.U,延伸性130、123 mm,拉伸面积47、43 cm2.

本试验表明,从10月5日开始,随着播期的延迟,穗数开始下降,但单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增加,10月20日播种,单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随后产量三因素及产量下降,2年均以10月20日播种产量较高,说明周麦27在太和县的适播期为10月15—20日,最佳播期在10月20日左右.

2.4新麦26

属半冬性、中熟、超强筋多穗型品种.幼苗半直立,叶长卷,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较弱.株高约80 cm,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宽、平展、深绿色.抗倒性中等,熟相一般,穗层整齐.白粒,籽粒角质、卵圆形、均匀、饱满度一般.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穗数610万、653万穗/hm2,穗粒数32.3、33.3粒,千粒重43.9、39.3 g,属多穗型品种.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感病和赤霉病,中感条锈病,抗叶锈病,中抗纹枯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高感叶锈病、叶枯病.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混合样,籽粒容重784、788 g/L,硬度指数64.0、67.5,蛋白质含量15.46%、16.04%;面粉湿面筋含量31.3%、32.3%,沉降值63.0、70.9 mL,吸水率63.2%、65.6%,稳定时间16.1、38.4 min,最大抗延阻力628、898 E.U,延伸性189、164 mm,拉伸面积158、194 cm2,品质达到国标一级强筋小麦标准,且受气候及栽培条件影响较小.

本试验表明,从10月5日开始,随着播期的延迟,穗数虽然有所下降,但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为增量,随后产量三因素及产量均下降.其中,2017年新麦26产量以10月15日播种较高,2018年则以10月20日播种产量较高,说明新麦26小麦品种在太和县的适播期为10月15—20日.

3结论与讨论

对太和县4个小麦主推品种相同播量、不同播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安农0711适播期为10月15—20日,最佳播期在10月20日左右;烟农999适播期为10月10—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15日左右;周麦27适播期为10月15—20日,最佳播期在10月20日左右;新麦26适播期为10月15—20日.总结近几年太和县秋种时的天气状况,以干旱少雨为主,多数农户存在靠天等雨的消极思想,从而错过了小麦适宜播期,造成小麦冬前生长不足,后期成穗偏少等现象,从而减少产量.因此,在秋种时,大力宣传指导广大农民在充分掌握所种植小麦品种的特性前提下,克服靠天等雨的消极思想,积极人工喷灌造墒,力争在适播期范围内播种,为小麦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5-6].

4参考文献

[1] 卢杰.安农0711抗倒、抗穗发芽分子标记选择及性状解析[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5.

[2] 辛庆国,殷岩,刘学卿,等.小麦新品种‘烟农999’的特征特性及其选育策略[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9):6-10.

[3] 殷贵鸿,杜纪格,韩玉林,等.超高产多抗广适国审小麦新品种—周麦27号[J].麦类作物学报,2014,34(6):874.

[4] 付亮,蒋志凯,李洋,等.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26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11(4):155-157.

[5] 雷钧杰,宋敏.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科学,2007(增刊1):138-141.

[6] 李丰.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小麦播种期调整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型小方面的小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小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小麦引用文献:

[1] 小麦论文范文 小麦学士学位论文范文3000字
[2] 小麦论文范文 小麦相关论文范文文献2万字
[3] 小麦论文范文 关于小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8000字
《小麦论文如何写 关于小麦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小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