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怎么写 > 文章内容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参考 中外文学比较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中外文学比较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0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参考:新文学序跋研究
  2. 第二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样文:“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
  3. 第三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模板:比较文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4. 第四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例: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5. 第五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格式: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探微

★100篇免费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您写中外文学比较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的优秀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参考:新文学序跋研究

序与跋(简称序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类,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写作传统.至20世纪,无论序跋的数量、质量、种类,还是序跋作者等诸方面,都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而此中尤以新文学作家的序跋最为灿烂耀眼.新文学序跋的大量存在,使得它有成为单独的研究对象之必要.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序跋的历史渊源出发,确立新文学序跋为“副文学”之一种,使其在20*作品中具有独立的文类地位.既有对序跋在20世纪中的发展演变进行本体上的研究,也有从“关系”出发,对序跋与作品、作家、译介和文学史等逐一进行探讨,还有对序跋文本内容的全面考察.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跨学科交叉研究.追求宏观与微观结合、基础与前沿并重、继承与创新齐辉的学术品格,把新文学序跋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主要考察序跋的历史以及新文学序跋的诞生.自西汉开始,序体正式确立.到了唐代,跋作为一种文类,开始出现.序和跋的位置定型,功能上既分工又合作.清末民初,序跋经历了现代转型,不但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有突破性的改变,而且在使用范围、表现形式等方面也有拓展.“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学序跋随着现代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而诞生.由于新文学文类划分标准的建立,序跋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笔者把新文学序跋归属于“副文学”.

第二章论及新文学序跋与作品(文本)之间的多层面关系.序跋相对于作品(文本),既有附属性,是文学外部和“内部”研究的联结点;也有独立性,序跋与作品(文本)之间建立了一种阐释关系,序跋体现的只是序者的意图,并不能代替文本(作品)的意图.文本学上看,序跋作为一种“副文本”,能使读者产生“期待视阈”、引导阅读、与正文本生成互文性等.从传播学看,序跋记录下了作品的出版、传播和接受情况.从版本角度看,序跋也是版本批评的重要资源.

第三章以新文学序跋与作家的关系为出发点展开论述.首先,探讨新文学作家的序跋观.在大量的序跋写作实践中,新文学作家对有无序跋的必要性、功能、内容以及写作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次,从序跋角度来分析作家.从作家所写序跋中,不但可以考察作家的人生历程、创作历史、思想变迁和文艺主张,而且还能窥探作家与作家、批评家、报刊编辑、出版人等之间的友谊、论争、恩怨.最后,对新文学序跋见证或记录的与作家有关的逸事锁闻进行了分类梳理.

第四章单独探讨译本序跋.新文学序跋包括新文学创作序跋和译本序跋两大部分.新文学译本序跋记录了中国新文学前辈借助域外文学参与中国新文学建设的历史过程,见证了新文学作家的翻译实践,是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译本序跋有译介动机、目的的表白,是译介思想、翻译理论的载体,也翻译论证(批评)的平台,见证了文学翻译的历史.它是传播中外文学的窗口,也是译者进行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的尝试,记录了作家接受域外文学的过程,还能从译本序跋中看到文化、政治的过滤、误读.从译本序跋中,可以考察作家毕生的翻译活动,也可从中了解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探究译者在不同时期对译作的接受和评价等.

第五章从新文学序跋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出发,考察序跋的文学史意义.作为新文学的一面镜子,序跋与新文学历史具有共生性.如序跋与各体文学史、文艺思潮史、社团流派史、出版文化史紧密联系.序跋还参与了新文学历史的建构,如《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序跋)确立了新文学历史的分期、内容、述史模式、写史模式.新文学史上,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序跋,如《地泉》五人序、《现代小品十六家》的群序,这些序跋的问世本身就是文学史的重要事件.此外,新文学序跋研究本身也具有文学史意义.如提升了序跋的文类地位、确立的序跋的文类特性、促进作家作品研究的深入、为文学史提供了历史细节等.

总之,笔者希图在“大文学”观的指导下,在现有的文学分类、文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文学序跋以及序跋所连接的“关系千万重”的研究,重新审视新文学并确立起新文学本身具有的生命整体性、丰富性、复杂性.

第二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样文:“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

歌德的“世界文学”打开了一个蕴含众多可能性的场域,影响研究范式与平行研究范式是之前探索这个场域的两个已有的范式,前者可以说是从影响实证关系出发探讨国别文学的相对价值,而后者则是以美学共通性为目的试图找出文学的普适性形式.两种范式其实回答的是同样一个问题即如何使“民族”的成为“世界”的,使历时的价值在共时的层面得到体现.正是以同一个问题为前提,本论文在“世界性因素”理论的启示下,试图建立起新的研究模式即在高于国别文学的“世界文学”视域参照下进行国别文学的“比较”研究.这一研究模式的特点在于通过将价值评判体系置于一个更高的“区间”,进行一种“对话式”的,即参与各方基于平等地位上的价值探讨,这是本论文的整体指导思想.

论文分为导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阐明了为什么会进行这项研究,即是面对20世纪日益纷繁复杂的中外文学、文化间的关系,如何才能更有成效地进行把握与研究,以及对研究对象选取的说明,并概览整体论文结构.

正文部分对两位中日现代文学代表作家大江健三郎和高行健作品的文学研究,将被置于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现代进程中进行探讨.因为正是通过中日两国的“现代性”问题的凸现,两国文化传统的“异质性”才能够在高于两国的视域中体现出“互补”的特性,而这些“异质性”与“互补性”正是通过探讨大江与高行健反思各自“现代性”问题所形成的独特文学形式与文体特征反映出来的.

第一章中日两国的“自然”释义变迁,体现出文学中“观看方式”的变革,构成了探讨中日两国“现代性”问题的入口.",Nature",在进入中日语境时,两种语境中的“自然”释义既与之相区分,又因释义而产生了向对方发展的逻辑,而大江与高行健的“自然”风格也保持了各自起源上的特性.

第二章从大江与高行健对于两个具体的语境即“二战”与“*”的反思入手,探讨各自是如何返回到中日“现代性”起源上重新认识构成“主体”的“自我”,并通过这样的反思将“他者”的问题纳入自身.

第三章探讨的是“文体”的问题即大江和高行健是如何在自身文化中的语言成规中进行选择形成自身基于“现代性”的表达方式.

第四章通过两者对各自新时期的“异化”问题的探讨,来看两位作家是如何通过“疯狂”主题和对一系列离群怪人的塑造,反思各自现代文学自起源上的“不具”,并在与“世界”发生联系的命题下构成互识.

第五章从两位作家对于“无意识”领域的重新认识,来看两者如何反思在文化的现代性入口被掩盖的一个领域即“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形成对现代“主——客两分图式”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与更大现代语境的汇通.

第六章进入到对于“历史”的反思,两位作家都通过自己所构想的新的“历史”构架来解构各自预设的传统历史结构,以此来批判现实并表现出对于“未来”的期待.而两者对于历史的构想中亦包含了两种文化在“异质”上达成“对话”出发点.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10000字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中外文学比较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题目

https://www.mbalunwen.net/weijiezhimi/94696.html

在对大江健三郎与高行健的研究中,从中日文化的“异质性”出发,却在两者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认识中形成了“互补”,证明了笔者一开始所提出的通过在一个高于不同文化语境的“视域”对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价值进行探讨,却在更大的一个“关联域”中得以统一的理念.正是在对如何在越来越具有民族自身特质的研究实践中,找到一条以“世界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具备可行性的道路,使“世界性因素”理论成为在“世界文学”视域下开展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一种新的理念与方法.

第三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模板:比较文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尽管比较文学在过去的发展中不仅取得了学科的独立,而且也取得不应被忽视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它本身是带着众多争议和问题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再加上学科发展历史短暂,因而为其自身留下了一系列悬而未解的问题.屡屡发出的学科“危机”论和“消亡”论就是这些问题留下的“后遗症”的表现.因此,面对当前的比较文学发展现状,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那些曾经纠缠在学科发展中并且现在依然有些混乱的基本理论问题,以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澄清认识上的困惑.特别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中,由时代的发展而伴生的理论和观念的演变使比较文学本来就并不十分清楚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种种问题更加趋于混乱,因而重新思考就愈益必要.据此,本文主要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需要面对的众多问题中,有些什么样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是以怎样不同的形式在学科理论探讨中被表达出来的这些根本问题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基于这样一项研究任务和研究目标,本文的思路是:首先,借助于哲学对一般事物思考的层次划分,在比较文学的众多理论问题中梳理出我们的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其次,分析这些问题的性质并对其进行考察,澄清问题的具体内涵;再次,理清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层次关系,并以此作为内在的线索安排本文的结构.这些颇具争议的根本性问题,既是过去曾推动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也是阻碍现在比较文学继续发展的症结,因此,再次反思这些根本问题,分析并澄清存在于其中的关键症结,对于比较文学继续向前健康发展就不会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为了完成以上任务并达到研究目标,本文主要讨论十个学科基本理论问题,分别是:比较文学的精神基础问题、比较文学的本体设定问题、比较文学中“比较”是否可以划定其作为学科的研究领域的问题、“比较不是理由”命题的辩误问题、比较文学的文学性是什么的问题、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比较文学中的“比较”是否应该并且能够摆脱全部的美学涵义的问题、比较文学的基础方法是否能够从“求同”中走出来的问题、比较文学对于文学经典回归的意义问题以及比较文学“危机”论问题.这十个学科基本理论问题,每一个问题对应一章,全文共分十章阐明上述问题.问题之间的章节安排是根据其内在逻辑顺序进行的,首先,比较文学的精神基础问题的探讨,旨在从存在论意义上考察比较文学与外在世界之问的关系及其意义.其次,在意义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据此意义出发在实体本体论意义上设定比较文学的本体,即回答比较文学的可预设本体是什么、比较文学中的“比较”是否可以划定其作为学科的研究领域以及“比较不是理由”这一命题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在意义问题和本体设定问题解决了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本体的描述性阐明,即根据本体的设定澄清其本质特征,回答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可比性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认识论问题;第四,根据比较文学存在的意义,以及对比较文学研究本质特征的认识考察比较文学所能选择的方法,即回答比较文学的方法是否可以完全摆脱美学涵义,是否可以摆脱求同的基础出发点.第五,在澄清了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考察比较文学与文学的内在关系,阐明比较文学对于文学经典性回归的意义,确立比较文学的内在价值,据此回应比较文学的“危机”之说,阐明危机的本质以及由此对危机应该采取的态度.

第四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例: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乐黛云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拓者和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为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乐黛云对中西方思想理论广收博取,并结合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文学研究所处的现状,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做出了新的规定,把比较文学推进到跨异质文化的层面.乐黛云在比较文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学界时有研究其比较文学思想的论著发表,但至今未见完整阐述其理论体系的专著.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解读:根据乐黛云对中西比较文学思想的吸收与借鉴分析其比较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通过梳理乐黛云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构的过程来体现其学科理论的特征,通过分析乐黛云比较文学理论的成因及意义揭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建树,根据乐黛云文学研究的四个主要层面展现乐黛云对其理论与方法的实践运用.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

绪论部分是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发展状况和乐黛云对中国比较文学贡献的概述.一方面,为研究乐黛云的比较文学思想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对乐黛云对中国比较文学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的分析,论证了研究乐黛云比较文学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文的第一章较为系统地梳理并分析了乐黛云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学术渊源.从乐黛云对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过程的评价、吸收和超越,展示这三者对乐黛云的不同影响.乐黛云本人即是从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步入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她从法国学派所开创的影响研究中吸收了丰富的理论营养,并且把接受美学引入影响研究,重视文学接收者对影响者的选择、过滤、变形、创新,强调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此同时,她还受到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影响,关注跨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且切实可行地把跨东西方异质文化的研究纳入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中国比较文学传统也对乐黛云产生了重要影响.乐黛云对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做过非常细致深入的研究,她撰写多篇文章,深刻分析了这门学科在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过程、特色以及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乐黛云认为,中国比较文学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并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产生的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现象.中国比较文学传统对乐黛云的影响,就在于这种“立*土,兼收并蓄”的学术风格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与追求.

本文的第二章具体论述了乐黛云在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学科建构方面所做的贡献.乐黛云非常关注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尝试着建构新阶段的比较文学,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

乐黛云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学科建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的了解和借鉴,结合中国文学研究的实际对比较文学学科建构所作的探索与创新,创建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乐黛云很早就开始系统地引入西方比较文学理论,详细介绍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试图将西方的比较文学理论运用到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之中.乐黛云在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比较文学理论之后,很快开始尝试用较新的观点深入比较文学研究,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建构进行探索和创新.她用接受美学来刷新影响研究,还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引出的耗散结构和熵的理论出发,探讨文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局限性和可能性,以此来充实平行研究的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乐黛云先后发表一系列文章来建构文化转型时期的比较文学,对比较文学做出了新的规定.她提出比较文学发展第三阶段的设想,建立了以交往为取向的、作为交往诗学的、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使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在发展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本文的第三章论述了乐黛云在创建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基本理论上的贡献.乐黛云所建构的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提倡跨文化研究,试图打通原先缺乏内在联系的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的界线,使比较文学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新的切实的理论基石.乐黛云继承中国传统“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其进行现代性的诠释和改良,并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将“和而不同”和“交往理性”引入比较文学研究,将其作为跨文化对话和多元文化共处的具体原则和行为方法.

“和而不同”一方面肯定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强调多样事物间的互补与和谐,另一方面强调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乐黛云认为,“和而不同”原则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既能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又可避免本位文化的封闭和孤立.乐黛云还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引入比较文学研究.哈贝马斯一直致力于对西方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下,交往理性和工具理性、生活世界和系统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引发了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哈贝马斯用交往理性取代意识哲学中的工具理性,突出了对话式的主体间*往行为.乐黛云认为,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理性重视“正义原则”和“团结原则”,强调平等和宽容,与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目标一致,因此可以为跨文化比较的适度理念提供具体原则和行为方法.

“和而不同”和“交往理性”作为一种跨文化的理念,在全球化时代对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有着方法论的意义,但是,这两种原则由于受到其所诞生的时代和其所服务的对象的限制,必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乐黛云在将“和而不同”与“交往理性”引入比较文学研究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在可行性方面的弥补和纠偏,创造性地提出“互动认知的跨文化诠释”作为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点,从而实现了超越性的理论建构.

乐黛云创建的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以“互动认知的跨文化诠释”作为理论根据,从本体论层面和“语言际”层面都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从本体论的层面来说,乐黛云创建的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重视“文学间性”,旨在建立一种对话性的文学概念,要求把文本作为独立的主体并把它们置身于主体间性的概念之中,使文本之间形成互文性,从而进行互文研究.这使比较文学彰显出不同于国别文学与一般文艺学的特质,并与国别文学和一般文艺学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从“语言际”的层面来说,比较文学作为交往诗学,所承担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不同文化架构和语言系统中的理论话语进行对话.多元文化共存的本质和前提是对话.乐黛云所创建的作为交往诗学的比较文学,以互动认知的跨文化诠释为基点,具有重视文化之间的平等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从而能够有效地建立起文化对话的平台.

本文的第四章较为详尽地分析了乐黛云在具体的文学研究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开阔视野和独特的学术风格.首先以乐黛云对中国文学中女性问题的研究为例,分析乐黛云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研究.乐黛云对中国女性问题的研究一直都非常关注,她从时间轴的比较、虚实轴的比较和性别轴的比较这三个角度入手,凸显了中国女性问题的实质并提出了解决途径.乐黛云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体现出三个特点:比较文学的视野、人文关怀及对文化的关注.其次,以乐黛云在文学关系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例,论述了她在中外文学关系方面研究的特点.第三,通过分析乐黛云在比较诗学方面所作的研究,论述乐黛云在这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乐黛云对比较诗学的研究体现出其独特的学术视野和理论特色:第一,端本正源,促进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性转化,使其成为可以被世界理解、能对世界文化发挥作用的现代话语,第二,广收博取、平等对话,使中西方诗学在相互沟通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三,寻求共同诗心,力求在中西诗学对话中发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本章还论述了乐黛云比较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征.乐黛云对人类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及解决途径有其独到的理解并进行了深刻的论证,其比较文化研究体现出对文学研究的重视及对人文精神的强调.

本文的结语部分在对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论述了乐黛云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这种作用和价值做出展望.乐黛云的比较文学思想涉及了文学研究、诗学研究、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各个层面,研究她的比较文学思想对于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格式: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探微

本文以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陈寅恪具体的文学研究实践和相关文学理论的论述,概括出其特殊的文学研究方法,并在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和西方思想理论中追寻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的渊源,考察陈寅恪整合中西以转变成自己独特研究模式的历程,为现今的文学研究在方法论层面提供借鉴.

本文力求实现三大目标:方法层面,通过个案总结出普遍规律,对陈寅恪在长期文学研究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独特研究方法加以提炼;实践层面,梳理陈寅恪在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西文化学术的比较,所表现出的对这两种文化的不同理解和把握方式,探究其对知识消化运用进而产生新思想方法的方式,理论层面,厘清陈寅恪融会中西的的文学研究方法与其整个学术思想体系的关系,展示出其对21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指导思想和学术方法的示范性和启发性.

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思路如下:

“绪论”部分通过梳理和分析陈寅恪文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研究的成绩与不足,确定以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其文学研究方法的中西学术渊源及其结合西学将传统方法转型使其现代化的方式为研究重点.

第一章旨在总体把握陈寅恪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的理论渊源.义宁陈氏家学、启蒙时期的国学教育以及多年留学的西学浸染对陈寅恪学术观念与方法有着重要影响.陈寅恪所坚守的中国文化本位的学术立场,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托命意识与文化研究意识,决定了他历史与文学的研究特色.探求中国文化出路的问题意识又使陈寅恪一生的治学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应了三种不同文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回国初期,陈寅恪治学的重点在西域史地学,采用“原典比照”方法研究佛经翻译文学和古典文学;中期,他转向了中古民族文化史研究,运用“诗史互证”方法笺释唐代诗文;在学术生涯晚期,陈寅恪进行“心史”研究,主要以“了解之同情”法研究明清文学.

第二章探讨陈寅恪“原典比照”文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渊源、理论观念、研究实践和突出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陈寅恪的“原典比照”方法吸纳了宋代史学、佛学等传统学术精华,并借鉴了西洋东方学、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等西方学说.他以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的比较观念,立足文化本原的语言基础研究,在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及流变、唐代文人之间和文体之间的比较等方面都有卓越的研究实绩.

第三章论述陈寅恪“诗史互证”文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背景、运用依据和研究情况.陈寅恪继承了在古代诗史不分情况下形成的传统“诗史互证”方法,并因其对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德国历史主义理论方法的吸纳与转化而使该方法得以现代化.在不同文化的比照下,中国古典诗歌迥异于西方的特性是陈寅恪“诗史互证”方法运用的依据.在早期的“诗史互证”研究实践中,陈寅恪侧重于文学的文化整体研究,揭示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第四章阐明了陈寅恪“了解之同情”文学研究方法的准确内涵,对其中的传统与西方因子寻根溯源,探讨了该方法的特征与实际运用情况.陈寅恪的“了解之同情”法吸收了西方浪漫主义史学思想方法,并接续了中国心灵化文学批评、“以意逆志”等诗学传统.陈寅恪晚年“心史”研究与“新史学”思潮下的心理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同步,是其“诗史互证”方法的进一步深化.该方法更追求“时、地、人”三要素的密扣,以“古典”“今典”的辨析为基础,并以细微的心理分析达到与古人“同情”.

“结语”部分总结了“原典比照”、“诗史互证”与“了解之同情”这三种文学研究方法对当今文学研究批评活动中出现的弊病的纠正以及其中包含的学术思想给当代古典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的启发,认为对陈寅恪在文学研究领域成果的梳理、研究与借鉴是21世纪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此文是一篇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外文学比较引用文献:

[1] 中外文学类论文选题 中外文学论文题目如何定
[2] 中外文学比较方向论文选题 中外文学比较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3] 中外文学英文参考文献 中外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范文参考 中外文学比较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中外文学比较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