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发表 > 文章内容

医学妇科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妇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医学妇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7

医学妇科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医学妇科论文范文参考: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
  2. 第二篇医学妇科论文样文:《医学心悟·,内、妇科》相关方剂用药特点与配伍研究
  3. 第三篇医学妇科论文范文模板: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及基于“二阳致病”学说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应用研究
  4. 第四篇医学妇科论文范例:《伤寒论》方的中医妇科临床应用现代文献研究
  5. 第五篇医学妇科论文范文格式:子宫肿瘤及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近、远期疗效的临床医学研究

★100篇免费医学妇科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医学妇科论文范文参考: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

目的:

带下病,多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属中医妇科临床常见病证,发病率很高,正如俗语“十女九带”所言不虚.除了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带下病的高复发率也是其临床特点,故该病为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其发病上,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常常并见月经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间期不规则出血等情况,导致流产、不孕症、妊娠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疾病.如治不及时、治不彻底,致使病程迁延日久者,还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https://www.mbalunwen.net/yishi/092518.html

从历代医家到现代中医,对带下病的论述众多,其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文献记载,以《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为起点,至明清时期及近现代,各派医家、学者诸多争鸣,期间以宋金元时期的学术争鸣尤为突出,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涌现、冲击.随之而来的是诊治方药推陈创新,理论水平与诊疗效果的提升.迄至明清时期,各类医论医著空前丰富,多对前朝的医说医述进行归纳总结,也不乏新观点论述,多本医著分纲别领的对其概念性状、病因病机、证候证型,治法方药、预后转归进行归类分析,如《女科经纶》、《妇科玉尺》、《医宗金鉴》等,认识更为全面,更贴近于临床实际,治疗逐渐趋于理、法、方、药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带下病的辨证论治重要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且年代距今最为接近,对后世医家带下病的治疗和研究影响十分密切.近现代的带下病诊治认识研究已趋于完备,并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其中地域诊治特色开始涌现,逐渐向学派发展,可谓中医妇科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而近代中医妇科学术界对带下病的认知不断深化,现代医学认为带下病主要为细菌、病毒及原虫等的侵入感染或生殖道内菌群失调所致,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同时受累;病情可轻可重,轻者无症状,重者引起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从治疗带下病的手段来看,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全身抗炎和(或)局部抗炎,此法虽能暂时杀灭细菌或寄生虫,但常引起生殖系统菌群失调而致久治难愈的生殖系统炎症,如何既能有效杀菌又能维持体内正常菌群比例是现代医学防治带下病的关键.此外现代医学对非*炎症所致者(称为非炎性带下病)疗效甚微.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得出,尽管在带下病的诊治研究中,中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现代学者关于带下病证治研究重点仍然在临床,主要集中在药物、针灸临床诊治研究方面,对药物、针灸疗效做出评价,缺少对药物、针灸应用依据的文献探讨.

而中医古籍文献对国人、甚至对世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珍贵宝库,本研究将带下病的诊治文献作为整体,立足于古代文献,以时间为主轴,从学术发展的纵向角度,探索带下病学术源起与发展脉络,横向宏观系统的整理凝练;以主体医家医著为纲目,领会医家在解决带下病诊治过程中的新问题,并总结再次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理论、新成就;同时在收集到的资料允许的范围内,注意岭南带下病诊治与域外带下病诊治的联系,关注深层学科观点的挖掘,加强区域视角与全局的交互渗透研究,提炼岭南区域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临床提供借鉴.

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文献研究法:包括文献的发掘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本论文研究方法上,着重阅读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相关古籍原著,查阅核准近现代文献资料的出处.共阅读中医古籍原著计有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薛己《女科撮要》、万全《万氏妇人科》、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傅山《傅青主女科》、萧壎《女科经纶》、陈念祖《女科要旨》、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沈金鳌《妇科玉尺》、陈佳园《妇科秘方》、不著撰人《妇科秘书》不著撰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以及岭南医家盛端明《程斋医抄撮要》、何梦瑶《妇科辑要》(又名《妇科良方》)、谢泽霖《妇科学讲义》、吕楚白《妇科纂要讲义》等计有50余本,从这批古籍原著资料截取一手资料.因此本论文有关中医带下病证文献资料有部分是过去没有被引用过的.

论文充分利用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古籍,如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之《中医古籍珍本提要》、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之《近代中医珍本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共4个朝代22位医学家著作)均列入收集范围.

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部分,主要参照2000年前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文康主编《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后出版,朱世增主编的《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对近代著名中医专家对带下病证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依据的文献除中医古籍原著外,还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等方式.岭南地方医学文献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书.

理论评述法:在占有原创资料基础上,按照历史时期分段评述.每一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特点都有所不同,本文采用传统阐释、归类分析、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进行评述,探讨历代医家诊治带下病证学术内涵及及临床价值.

基于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考,以朝代为纲纵向研究,按照年代沿革之先后,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对自《史记》文史文献到内难金匮等经典医学著作,历代医家之论述,从流溯源.第二部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文献资料整理,着重于中医诊治带下病的理论学说内涵研究,从横向探讨带下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方药治疗、医案举隅及防护等方面进行分类,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发掘凝练.第三部分对岭南医学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析理,这也是地域性学派研究的现代延续.

结果:

第一部分为带下病中医诊治学术源流探讨,按照历史时期划分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术渊源于《内经》时代,《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始以“带下”作为正式病名出现在医籍文献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沿用“带下”的病名,开创了*纳药外治妇科疾病的先河;而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扁鹊之为带下医,犹幼科自称痘医也,痘虽幼科之一证,而亦人人多有之事,可见“带下”泛指当时的妇产科疾病.

②魏晋隋唐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认识逐渐深化.一方面,它延续秦汉以来“带下”泛指妇科疾病概念,《诸病源候论》有“带下五候”、“带下三十六疾”、“带下无子候”之说,病因不离六淫七情劳伤,病机冲任带经络损伤,发病部位在阴中,随经络发散至腰部、腹部、胁下等部位,诊治上亦有专药、专方;也泛指病邪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另一方面,《千金翼方》在带下病的病名上又补充“白崩中”、“赤白杂汁”,而区分治疗“赤白痢”、“赤白淫”,说明三者均为带脉以下,阴中流出的浊物,带下病发展到这一阶段,痢疾、白淫与带下病等妇科杂病逐渐有所区分.

③宋金元医学理论创新,很大程度上发展中医诊治带下病的学说.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医家在诊治带下病理论上均有新的突破,如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等认为其成因为湿热,治以清热攻邪为法;李东垣以脾虚辨带,带下病多与脾胃虚弱及阴火有关,治以升阳补脾为法;朱丹溪主湿痰,治以湿热为主,兼痰,兼虚,对治疗带下病产生深远影响.而带下病属于妇科专科病,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认为“凡妇人有白带是第一病”,妇人以血为基本,治疗的根本在于调血,以四物汤为基准加减治疗.齐仲甫《女科百问》对于“妇人有带下或淋漓不断何以别之”鉴别:“秽液与血相称兼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久而则为淋沥之病也.”宋代带下病的病名不如既往泛用在妇科疾患,已有部分医家将其局限在赤带和白带二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曰“今人所患,惟赤白二带而已”

④明清时期中医诊治带下病理论与临证经验日臻成熟,经、带、胎、产中医妇科四大证概念形成,在对带下病锁定在赤白带下、赤带、白带等之间,多渠道、多途径的辨带治带.对带下病诊治基调上有一定的学派聚集现象,如薛己《女科撮要》、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赵献可《邯郸遗稿》、万全《万氏妇人科》等,认为带下旨在脾肾亏虚气脱,止带以温补脾肾为主.而萧壤《女科经纶》认为带下属于风冷入脬、任脉经虚湿热冤结.傅山《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而来.温病名家王孟英认为带下病“虚寒较少,故天士治带,必以黄柏为佐也”,清晰可见其清热治带的学术倾向.明清医家还创立临床治疗白带确有疗效的名方,如《傅青主女科》完带汤、陈佳园《妇科秘方》白带验方等.

⑤民国期间.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知识传入,唐容川、张锡纯、张寿颐等是近代主张中西汇通医家.唐容川提出“中西汇通”口号,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尝试中西医汇通治疗带下病:“后观西法,亦谓大肠病则流白痢,子宫病则流白带,其理相同.法用儿茶、白矾、石榴皮、没石子等水洗之”.张山雷办中医教育,编撰《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教本而广泛流传.民国时期妇科病证包括带下病的诊治,也逐渐接受妇科检查技术.中医诊治带下病诊疗技能通过学术刊物得到交流.

第二部分着重对现代名医尤其是妇科名医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包括叶熙春、蒲辅周、邹云翔、王渭川、王慎轩、朱小南、龚志贤、程门雪、韩百灵、裘笑梅、赵棻、徐荣斋、哈荔田、黄宗勖、邱茂良、许玉山、黄绳武、祝谌予、俞慎初、郑魁山、班秀文、庞泮池、何子淮、何任、王子瑜、蔡小荪、柴浩然、丁启后、徐志华、夏桂成、张良英、门成福等33位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证学术经验.现代带下病的范围涵括盆腔炎、宫颈炎、*炎、阴痒等现代疾病中涉及带下量、色、质、味异常者;现代名老中医对带下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多在古代名医基础上延续前人理论学说,如遵清代傅山治五色带下之法论治,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湿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然而现代名老中医在认识上辨证分型上更为完善,认为带下即为湿病,治带即治湿,湿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内湿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外湿又多由湿邪入侵,流注下焦,任带失约而致.带下病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肝,以及外湿、湿毒秽浊等.或因脾气受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失于输布反聚为湿,湿浊*任、带失约而成;或肾阳不足,下元亏损,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滑脱不能固摄而成;或肝气郁滞,肝气失于条达,阻碍脾运,湿浊*而成;或久居阴湿之地,或湿毒秽浊内侵,损伤冲任之脉而成.然病因之关键乃水湿之邪,最后必致冲任损伤,带脉失约.对带下病证治疗,现代医家比较一致认同的是:尤其强调从白带的质、量、色、状,以及气味来分析,认为临床虚实相杂者多,全实者少,全虚者亦不多.治疗应着眼于湿,调治应注重以脾、肾、肝为主,必须兼顾冲、任、带脉.临证用药,现代医家多主张以内服药物为主,同时提倡酌加外用熏洗药、外涂药剂,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缩短疗程.辨病、辨证论治,中药、针灸兼可施行,取其多点、多效,联合取效.但若久治不愈,则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的病因.

第三部分是笔者针对所在地域,对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进行整理研究.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述对带下病的诊治方法及药物,说明在岭南地域应用中医中药诊治妇科带下病至少有1600多年历史.论文研究历代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学术特点:

①带下病证乃湿热所化、湿盛脾虚.湿热所化如带而下,湿热冤结于带脉不散,热去湿除病自除.明代盛端明、清代何梦瑶、近代吕楚白、近代谢泽霖,现代蔡仰高、现代郑定良等名医,基本持这种学术观点.岭南医家从湿热病因认识妇科带下病,与气候炎热潮湿分不开,现代名医梁剑波强调黄带宜从湿毒医,罗元恺教授辨治白带分型有“湿热型”、“湿毒型”.带下病“湿热”概念,亦源于岭南气候湿热蒸熏,易为虫毒病菌滋生温床.

②诊治带下病,滋肾补脾养肝,或固本培元顾护真阴.岭南医家诊治带下病,既认识湿热、湿盛、湿毒带下而应用化湿清热解毒治则及方药,又重视妇人体质脾肾虚肝阴不足的另一方面,强调固本培元顾护真阴治则诊治带下病.清代刘渊、现代罗元恺,传承张景岳学说,应用滋肾补脾养肝治则方药诊治带下病证属于虚者.潘兰坪《叶案括要》卷八淋带篇,诊治带下重视顾护真阴固本培元,基于岭南人体质以气虚、阴虚、气阴不足或血热者多见.

③临证善于专方专药(包括草药)及外治方法治疗带下病.如近代谢泽霖推崇傅青主完带汤,现代蔡仰高名老中医诊治带下病,分别研制有扶脾胜湿汤、完带汤加味方、家传密验白带丸分别治疗各不同证型者;外用蛇床子汤煎洗*,治疗白带久流不止者.常用岭南草药有五指毛桃根、金钟根即牛大力、金樱根、白饭草即火炭母.罗元恺教授自拟方茵陈败酱汤方中金樱子,以及熏洗方大飞扬均岭南草药.

结论:

带下病中医古籍诊治研究构成了妇科中医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对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至民国的古籍文献,以及近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凝练,丰富了中医带下病诊治的内容,对其概念、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则治法、预后转归做出了纲领性归纳.对带下病的诊治系统性的完善,并且加入所在地域的地方文献流派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上述关于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五个时期的划分研究分类方法,以及各个时期学术特点与对原创中医古籍著作的引用评述,未见有更为详尽者,这是

第二篇医学妇科论文样文:《医学心悟·,内、妇科》相关方剂用药特点与配伍研究

清代名医程国彭,字钟龄,原字山龄,号恒阳子,法号普明子.天都人(今安徽省歙县),生活于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年).为了教学门人,程氏根据三十年行医心得体会著成《医学心悟》一书,全书共六卷,涉及医学论文、《伤寒论》的研究、内科杂病、五官、外科和妇科常见病的证治.此书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论述全面中肯,语言朴实,治法方药切于实用.

本课题以《医学心悟》书中卷三、卷四、卷五所涉及的内科、妇科205首方剂为研究对象,借助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对所研究方剂中的高频次药物,常用性味、归经、药对、药组、药物类型及主治病证等进行挖掘性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中医药学理论分析,探讨《医学心悟》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205首方剂分属清热剂、理气剂、安神剂、解表剂等18大类,使用443次.290种药物分属清热药、理气药、安神药、解表药等21大类,使用1663次,平均每方使用药物8.1味.补虚药使用次数最多,为454次,占药物使用总次数的27.30%;补益剂用了169次,占方剂总次数的38.15%;对频次≥4次(使用频次前109位,总频次1371次,占总数的82.39%)的药物进行统计,入脾经的药最多,共48味使用773次,占56.38%;涉及的90个主治病证条目中,有73个病证使用了补益剂,占总病证数的81.11%.使用频次4次以上的药对199对,三味药组242组,四味药组163组,五味药组41组.

医学妇科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妇科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年论文、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医学妇科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医学妇科论文范文选题

对白术和陈皮、浙贝母和桔梗、陈皮和半夏、人参和当归等29个有代表性配伍进行理论分析,以探求《医学心悟》的组方配伍规律.①补气剂配伍行气药.气虚之人大多伴有脾胃虚弱,补气容易壅滞气机,所以在补气时配伍行气之药,通畅气机,使补而不滞.②补气剂配伍利湿药.原因有二:一方面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脾失健运则不能运化水湿,易致湿邪内生,湿困脾气.另一方面,补气药中配伍渗利湿浊之药,可以防补气而壅滞中焦气机,使方药补中寓泻,补而不壅.③补血剂配伍补气药.血的生成有赖于脾气的运化,周流全身依靠心气的推动和肺气的治节.④补血剂配活血化瘀药.血虚常因血不能畅达而易停滞为瘀.⑤补血剂配伍理气药.滋阴补血方中佐入少量行气和胃醒脾之品,调畅气机,使之补而不滞,滋而不腻.⑥祛风剂配以益气养血药.气血旺盛,正气充足助祛风药祛邪外出.⑦祛风剂配伍活血药.活血药大多辛温,能散能走,可以活血通经止痛,能使机体血行畅达,所感风邪可随血之运行而消散.⑧消食剂配伍行气药.行气药能解因食积停滞于胃脘引起的脘腹痞闷胀满等症,通畅气机有利于运化.⑨消食剂配伍健脾益气药.食积可因脾胃虚弱难以运化水谷而致,积滞日久也可致使脾胃虚弱.故积滞而见脾虚者,要兼以补脾益气.⑩祛痰剂配以行气药.痰乃津液凝聚所化,气行则津液流畅,气滞则津液聚而生痰.反之,痰成之后又会阻碍气机,使气滞进一步加重.故行气有助于祛痰.11祛痰剂配伍健脾利湿药.脾主运化水湿,输布津液,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内停聚而痰.健脾利湿能杜生痰之源,且使痰湿有所出.12祛痰剂配伍清热药.痰由湿生,湿郁化热能煎熬成痰.13补阴剂配补阳药.补阴方剂中配以补阳药,有“阳中求阴”之效.14理血剂配伍行气药.气为血之帅,气是血周流全身的动力,行气有助于活瘀滞之血.15利湿剂配伍健脾益气药.津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三焦有关,与脾的运化最为紧密.脾在津液代谢相当于中枢作用.通过脾气升达输布、胃气和降,方使津液周流滋润全身,糟粕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所以利水渗湿时常配伍健脾益气药.

程氏临证重视补益,如果正气不足,则难以祛邪治病.他认为通过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有补五脏六腑之效;健运脾胃有助于祛邪;攻邪要忌伤脾胃之气;病后注重调养脾胃.程氏慎用攻伐之品,喜用中正平和,于平凡处见奇效.

第三篇医学妇科论文范文模板: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及基于“二阳致病”学说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应用研究

国家级名老中医柴松岩老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60年,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临床专家,拥有深厚的理论积淀与实践经验.在长期的临床诊疗中,柴松岩老师中医妇科学术体系逐步形成,其学术思想鲜明,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独到.2008年至2012年间,我有幸跟随柴松岩老师,以传统方式继承学习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从跟师临诊中真切感受,从理论学习中深入思考从独立实践中反复磨练,学业上获益丰厚,思想上感触良多.本次研究是对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是对中医学术传承中传统方式和现代思路结合的有益尝试.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柴松岩老师学术渊源;第二部分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第三部分柴松岩老师“二阳致病”学说的理论阐释与再认识;第四部分基于柴松岩老师“二阳致病”学说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应用研究.

一、柴松岩老师的学术渊源

本节通过对老师重要生活经历和背景的回顾,探求老师取得学术成功的外部条件及内在原因.简要介绍了老师的学术特色及其形成的理论和实践渊源.在学术特色方面,以“肾之四最”、养护阴血”、“二阳致病”学说为代表的学术思想;从“顺应周期”、注重气化”、“运用五行”观点出发的论治法则;涉及月经病、妊娠病、妇科杂病的辨病思路;依据舌象、脉象、基础体温的认证技巧;以及气味平和、药少剂轻、价廉易得的用药风格.在学术渊源上,老师的学术发端于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领悟;发扬于对中医各家学说的借鉴,如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思想,《景岳全书》“经本阴血,何脏无之”的阴血观,《女科辑要》“肾生”、“肾足”、“肾衰”的阐释,以及《傅青主女科》辨治月经、妊娠诸病的经验等;历经现代医学教育的严格培训;禀受当代中医名家陈慎吾、刘奉五、蒲辅周、祁振华、姚正平等人的熏陶,逐步形成柴松岩老师独到的妇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二、柴松岩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本节对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体系脉络进行梳理,将学习内容分门别类,以便把握知识结构,理清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将学术思想分为辨证思想和论治法则两个部分,临床经验分为辨病思路、认证技巧和用药经验三个方面.力求以知识结构的认知,加强对老师学术内容的记忆,通过对逻辑关系的理解,提升对老师学术主旨的领悟.

1学术思想部分

1.1辨证思想

1.1.1肾之四最

肾之四最是柴老对肾气盛衰在妇科临床决定作用的高度概括.反映在辨证中重视肾气损伤的病理,在治疗中着重补益肾气的治疗,在生活中纠正耗损肾气的生活方式.尤其强调顺应肾气盛衰的阶段性规律,调整不同年龄段的治疗原则,既避免急功近利的激发动员,又灵活把握护顾肾气与运用肾气的辩证关系,是中医学“重肾思想”在妇科临床中的具体体现.在“四最”的论述中,明确了天癸不是肾气表现的全部,提出了绝经期后女性重新规划人生,保护肾气以获得高质量生活的指导原则.

1.1.2养护阴血

养护阴血反映了柴老妇科临床中以阴血为本的思想.阐释女性“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在辨证中重视阴血不足的病理,在论治时注重滋养阴血的思路.论述养护阴血的具体方法,则从“经本阴血,何脏无之”的角度看待阴血与脏腑的关系,健运脏腑开阴血生化之源,并积极治疗直接损伤阴血的疾病,同时杜绝导致“阴血暗耗”的不良习惯,另以“水库论”蓄灌和疏浚的原理,取象比类的说明阴血、血海与月经来潮的关系,强调养护为先和因势利导的原则.

1.1.3二阳致病

柴松岩老师引《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等”的论述,结合历代观点和临床实践,发展提出了阳明热毒随经传入冲脉血海,损伤阴血,扰动血海,导致妇科月经失常的观点.在辨证中特别关注胃肠功能与排便情况,在治疗上重视调畅阳明的治法,临床应用屡获佳效.介绍了“二阳致病”学说在指导高泌乳素血症的辨证治疗中取得的临床进展.

1.2论治法则

1.2.1顺应周期

顺应周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具体应用.从自然规律论及人身生理,强调顺应天癸周期变化,维护或恢复女性正常的月经来潮.充分发挥传统中医技法的特长,又积极利用如基础体温、超声监测、激素测定等现代医学手段,提升妇科临床把握周期的能力.提出对“周期只能顺应而不可制造”的观点,以“借贷款”比喻“人工周期”治疗存在的隐患,遵循《素问·,四气调神》中春、夏、秋、冬四气运动的规律,确立月经周期各阶段的治疗原则、具体用药及注意事项.

1.2.2注重气化

注重气化是柴老师最重要的论治法则之一.其理论根源是《黄帝内经》中对三焦气化的论述,不仅阐释了气化的概念、意义、状态、场所等问题,更是柴老师结合妇科临床实践,逐步提炼和完善而成.注重气化即是根据患者的生理需求、病理发展和药物性质,调整气化运动的方向和趋势,并通过健运脏腑功能来维持气化的长治久安,以恢复气化为临床追求的理想目标;另一方面老师特别强调在气化的调整过程中要珍视生理和关注平衡,避免急功近利的过度干预,把握治疗进退的分寸,所谓“临床医生不能作勇士”.

1.2.3运用五行

运用五行生化制克关系进行辨证论治,是老师指导妇科临床的重要论治法则.尤其以“补肺启肾”、“肝无所索”学说为代表的治法应用,理论阐释成熟指导临床治疗屡获佳绩.“补肺启肾”即在久病重病、肾气痿惰、生机难复之时,利用肺肾间的相生关系,补益肺气以促进肾气的恢复;而“肝无所索”学说的形成来自于柴松岩老师对前人理论的发展和自身临床经验的总结,揭示出肾水骤亏,肝木求索,阴血不济,致肝之相火妄动,急迫化火为逆的病机,对于妇科及其他专业的临床治疗均具有指导作用.

2临床经验部分

2.1辨病思路

列选了临床具有代表性的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盆腔炎等六种常见疾病,以及小儿性早熟、羊水过多、*症等三种特殊疾病,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等方面,对每种疾病特有的辨病规律进行概括,并结合典型病例加以说明.

2.2认证技巧

就舌象与辨证、脉象与辨证、基础体温与辨证三方面介绍老师的认证技巧.在舌象部分,以淡舌、嫩舌、黯舌、红舌、瘦舌、敛舌及腻苔剥、脱苔、无苔为例,分类说明舌象在妇科临床中的辨证意义.在脉象部分,重点就滑脉辨血海盈亏,尺脉动象辨肾气盛衰,记录了老师的脉诊经验.在基础体温部分,分别总结了基线偏低、基线偏高、单相和不典型双相对辨证的指导意义,阐述了顺应周期并择期而治的方法.

2.3用药经验

柴松岩老师临床用药经验丰富,她谙熟药性、选药灵活,在中医妇科临床上独树一帜.老师的用药经验是辨证思想和论治法则在临床中的具体反映,本节重点介绍了补肾药、理血药、调畅阳明药、疏肝药、妊娠禁忌药等老师常用特色药物,突出了老师对药物认识和特殊应用.

三、柴松岩老师“二阳致病”学说的理论阐释与再认识

“二阳致病”学说源自经典,形成于临床实践,提出了辨析阳明是把握妇科病机线索的观点,以“阳明热毒”导致冲任“血虚失养”的病机模式,解释了阳明与经脉冲任内在生理病理关联.本节应用经典研读中以经释经的方法,对二阳的功能进行了总结概括,参合《灵枢·,决气》六气同源的整体观念,以“津”对“血”的劫夺完成了对“二阳致病”学说的经典释义.并从经脉联系、病机特点、继承方法、理论发展、医学进展、应用领域等角度对“二阳致病”学说进行了理论解读和再认识.

四、基于柴松岩老师“二阳致病”学说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应用研究

通过对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继承,特别是“二阳致病”学说的学习,在外科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辨治中开拓新的思路,从理论挖掘阐释到临床实践均实现了进展,此部分介绍了应用老师“二阳致病”学说调畅阳明思路,在跨专业临床治疗中开展试验研究的情况和心得.在一个前瞻性的临床对照试验中,以“二阳致病”学说指导临床治疗,与传统中医外科治法开展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证候积分、不良事件、女性激素、*形态、复发情况等评价方面,新治法均优于传统治法.“二阳致病”学说的跨专业应用为中医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法,对“二阳致病”学说的理论理解亦在临床实践中得以深化,体现在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进展的结合,形成了对“二阳”功能体系的认知.

第四篇医学妇科论文范例:《伤寒论》方的中医妇科临床应用现代文献研究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方在中医妇科临床应用的现代文献研究,总结建国后《伤寒论》方在中医妇科的临床应用范围、应用前景、文献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非妇科经方在中医妇科临床使用、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提供证据,为中医经典的发展作出贡献.

方法运用手工检索和电子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伤寒论》方在中医妇科现代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 meta分析等现代文献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1、《伤寒论》方可治疗的具体中医妇科疾病数目和种类;2、文献年度分布规律;3、可治疗各中医妇科疾病的《伤寒论》方剂的数目和具体方剂类型;4、运用《伤寒论》方最多的中医妇科疾病的辨证用方;5、将《伤寒论》方较好地运用于中医妇科临床的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6、对检索到的所有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通过研究发现:1、《伤寒论》方在中医妇科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量随年代推进而大致呈递增趋势;2、大多数《伤寒论》方剂可以治疗中医妇科疾病;3、《伤寒论》方可以治疗大多数中医妇科疾病;4、马大正、班秀文为《伤寒论》方在中医妇科临床应用领域之大家;5、目前《伤寒论》方在中医妇科临床应用的文献大部分病案为个案报道,所有病案报道都无对照组,故没有一篇文章能纳入循证医学研究,无法进行meta分析.

结论1、《伤寒论》方在中医妇科临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发使用;2、目前《伤寒论》方在中医妇科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标准与循证医学要求不甚符合,怎样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评价经方的临床疗效还需要中医药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探究.

第五篇医学妇科论文范文格式:子宫肿瘤及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近、远期疗效的临床医学研究

子宫良性肿瘤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AH)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2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3895例子宫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LH组2539例,AH组135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半年问卷随访患者的盆底及性功能情况.

结果:LH与AH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少、术后肛门排气快、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半年发生排便异常(便秘)少以及发生性功能障碍少.两组之间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和术后发生尿失禁比较,两组之间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全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需要更多的设计良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术后远期生活质量.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1期)、MEDLINE、EMBASE、CNKI、Wan Fang、VIP、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3年11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未发表的灰色文献,查找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比较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2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0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短,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值少,术后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评分值低的优势,同时具有术中泌尿道损伤发生率高,术后主要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及手术时间延长的劣势.

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在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降低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疼痛评分值及术后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但缺乏术后长期生活质量结局指标的结果,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1985-2011年广西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区近27年间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

方法对1985-2011年度广西区2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612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顺位及构成比:顺位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宫颈癌的构成比呈上升的趋势,从1985-1989年度的17.48%上升到至2010-2011年度的56.74%,两者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呈下降的趋势,从30.69%下降到1.75%,两者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外阴*恶性肿瘤、子宫肉瘤等,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2)好发年龄:宫颈癌的好发年龄从≥60岁前移至<40岁,呈年轻化态势;子宫内膜癌<60岁的各年龄段患者构成比有所上升,也存在年轻化态势;卵巢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好发年龄无明显改变.(3)地域和职业分布:卵巢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癌等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地域城镇高于农村,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农村高于城镇;前10年宫颈癌患者主要集中于城镇,构成比67.1%,后10年却主要集中在农村,构成比52.6%.(4)手术病理分期或临床分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恶性肿瘤、子宫肉瘤和输卵管癌大部分为早期患者(I-II期),分别占66.3%、67.3%、51.4%、73.7%及67.9%;而卵巢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多数为中晚期(III-IV期)患者,分别占56.2%及53.1%.

结论:(1)应重点加强对宫颈癌的普查防治工作,同时也要加大对其他妇科肿瘤的防治力度.(2)加大对卵巢恶性肿瘤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相应肿瘤标志物、新的诊治方法的发现和研究力度,提高早期诊治率.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6家三甲医院收治的56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266例,开腹组301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中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半年盆底功能障碍、术后半年性功能障碍、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的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失血量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留置尿管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尿潴留发生少以及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发生少,两组之间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并发症总例数、术后并发症总例数、术后半年盆底功能障碍、术后半年性功能障碍、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两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示病理类型和手术病理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和开腹手术相似的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及肿瘤生存预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更多的设计良好、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腹腔镜治疗的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1期)、MEDLINE, EMBASE,PUBMED, CNKI、Wan Fang、VIP、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3年11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未发表的灰色文献,查找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6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势,同时具有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术中并发症的劣势,两组在3年总生存率、3年无瘤生存率、3年复发率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在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开腹手术,但缺乏术后长期结局指标特别是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治疗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6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091例临床分期IA1-IIB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55例,开腹组636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中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左右宫旁和*组织切除长度、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半年盆底功能障碍、术后半年性功能障碍、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的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失血量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留置尿管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少、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发生少、术中宫旁和*组织切除长度多、术后尿失禁发生少及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少,两组之间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并发症总例数、术后发生排便异常、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两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示宫颈间质侵润深度和淋巴结状态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能改善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具有和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生存预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更多的设计良好、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腹腔镜治疗的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1期)、MEDLINE, EMBASE,PUBMED, CNKI、Wan Fang、VIP、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3年11月,并手工检索相关未发表的灰色文献,查找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对照临床试验(CCTs).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1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和5个对照临床试验(CCTs),共32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优势,同时具有手术时间延长的劣势,两组在3年总生存率、3年复发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在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方面优于开腹手术,但缺乏术后长期结局指标特别是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本论文可用于医学妇科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医学妇科引用文献:

[1] 优秀医学妇科论文题目 医学妇科论文题目怎样取
[2] 经典医学妇科论文参考文献 医学妇科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医学妇科论文大纲格式范本 医学妇科论文框架怎么写
《医学妇科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妇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医学妇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