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发表 > 文章内容

医学检验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医学检验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8

医学检验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参考: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2. 第二篇医学检验论文样文:阻抗编码微球液态生物芯片系统及其在检验医学中应用
  3. 第三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模板: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影响的社会资本模式研究
  4. 第四篇医学检验论文范例:致病微生物新型检测方法及预防体系应用研究
  5. 第五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格式:城市社区老年人规律体育活动行为的社会生态学探索及健康干预策略研究

★100篇免费医学检验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可用于医学检验方向的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写作参考研究,每一篇都是经典优秀的范文格式模板,【赶紧阅读吧!】

第一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参考: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0年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给21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21世纪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和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实际,各高等医学院校为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了大量的工作,具体体现在各院校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模式的改革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上,力争从医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有对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所突破.但要正确评估这几年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成效,还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本课题的首要工作是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是检验素质教育工作成效的有力举措,也是对医学生情感评价的有益尝试.首先阐述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同时介绍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的相关理论,随后,以医学院校管理干部和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了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分析及专家可靠性分析,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最终确立了以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为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指标的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要素.接着运用制定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体系对重庆市两所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生进行实证研究,采用自评、他评的方式,多角度地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评价,并对人文素质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然后反馈给被评价者.为了检验评价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结果是否客观、准确,本课题对本次评价进行了再评价.最后针对实证研究中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考虑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提高新时期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积极的作用.

医学检验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检验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在职研究生论文、2000字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医学检验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医学检验论文范文选题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育发展为目的,以教育评价标准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方案,它重视目标变化、评价过程及结果反馈,最终促进和推动教育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的形成性评价.它具有以奖励、惩罚作为机制和终级目标,重视评价过程,及时反馈的优点,本课题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采用发展性评价的模式.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一、构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获得了各指标的权重.本课题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于以往的学生评价系统,其操作价值有三:一是该体系注重多角度的、多层次地以人文知识的具备为基础,逐渐延伸到人文知识内化所体现出的思想和方法,最终对更高的情感层次人文精神这一指标对医学生进行评价,力求完整地反映医学生的全貌.二是该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综合了专家、管理干部和学生主体的群体决策因素,避免了各指标统一设置权重的不客观性缺陷.三是利用该指标体系和计算所得的权重,可以很方便地采用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定量测试,还可以对各种评价方式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客观性和公平性较强.

二、运用该指标体系对重庆两所医科大学的医学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较高,总体情况较好.大三学生的人文素质总体比大一好,大学期间三年的学习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专业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各指标的值还是很高,说明人文素质教育是有效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做专业之间比较时发现,专业的不同使各指标有所差异,应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特点进行宣传和引导.通过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做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该四大指标用来评价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有价值的.

三、对此次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了再评价.结果显示,本次评价得到了管理干部和学生的认可,得出的结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较一致,普遍认为此次评价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至此,完成最终的医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性评价工作.

第二篇医学检验论文样文:阻抗编码微球液态生物芯片系统及其在检验医学中应用

目的:为研制和开发不同阻抗编码微球液态生物芯片及其检测装置提供实验基础并进行科学论证.研究和探讨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免疫诊断微球定量分析技术及其在检验医学中应用.

方法和结果:1)推导球、包括微球阻抗理论计算公式,提出微球阻抗理论计算值与微球材料电阻率呈正比,与球粒径呈反比.2)制备三种不同粒径羧基化聚苯乙烯阻抗微球并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发现,微球阻抗稳定性保持至少1年,不同粒径和浓度的微球在溶液中沉降速度与微球粒径和微球浓度呈正比.3)借助血球计数仪可区分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微球;参考库尔特电阻抗原理,研制微球阻抗检测和区分技术和装置,并对三种不同粒径阻抗编码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进行微孔两端电压变化信号检测,结果发现,阻抗编码微球粒径越大,微孔两端电压变化信号越强,为不同粒径微球阻抗编码技术提供可行性和科学性实验依据.4)将人甲胎蛋白(AFP)单克隆抗体,人胰岛素(INS)单克隆抗体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在2微米,5微米和10微米粒径阻抗编码微球表面,借助流式细胞仪的微球表面荧光强度定量检测功能,建立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微球分别定量检测不同待测抗原方法和技术,并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技术进行方法学性能比较,结果发现,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微球定量检测技术在检测重复性,检测准确性,最低检测限,和线性范围等方面均优于ELISA技术.5)用量子点标记的亲和素(B-QD)和生物素化的抗抗体(AAb-A)微球表面量子点荧光显示系统(AAb-AB-QD)取代传统的FITC标记的抗抗体微球表面荧光强度显示系统(AAb-FITC),结果发现,检测同样浓度胰岛素微球表面量子点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微球表面FITC平均荧光强度,变异系数也大于FITC荧光显示系统.6)采用三种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免疫诊断微球定量检测技术,分别定量检测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血清AFP,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NS和创伤MODS患者血清TNFα等水平,结果表明均明显高于其正常对照组.

结论:不同粒径微球阻抗编码技术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不同粒径阻抗编码免疫诊断微球定量检测待测抗原技术在方法学性能上优于ELISA技术,并可应用于临床检验诊断.阻抗编码微球液态生物芯片及其检测装置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值得深入研究.

第三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模板: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影响的社会资本模式研究

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自我伤害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自我伤害是全球15-44岁人群的第4位死亡原因和第6位疾病和残疾原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的自我伤害现象非常普遍,是自伤研究的重点对象.中国大学生自伤发生率高达11-34%.自伤不仅给大学生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还会影响其情绪功能、人际关系及工作学业表现,甚至还会增加自杀风险,危及生命.作为刚进入高校到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恰处在成年初期阶段,他们面临着人生重要的转型期,因周围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自身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应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当人们无法有效地面对压力时,就可能会导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不确定性是重要的心理压力来源之一,但学术界目前对于不确定心理压力,以及不确定心理压力对自我伤害的影响这一领域缺乏系统的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重点在于了解国内医学生的自我伤害现状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伤行为的的影响,本研究从心理压力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已有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构建自伤相关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研究证据,改进以人群为基础的伤害控制与预防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次大样本量的横断面调查,主要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来采集数据.按照地理分布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最终选择14个省份的22所高校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临床、护理或公卫等医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样本量为4446人.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自伤测量问卷评估被试者在过去一年中故意自我伤害的情况;采用由浙江大学杨廷忠教授编制的《社会压力刺激事件量表》修改而来的心理压力测量问卷来评估被试者对不同类型压力源的压力感知情况;采用杨廷忠教授等人编制的《社会资本测量问卷》评估医学生的社会资本情况.运用SPSS18.0. SAS9.3以及Amos17.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克隆巴哈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心理压力量表和社会资本量表的信效度.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自伤的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自伤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模型.

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在过去一年内医学生故意自我伤害行为总检出率为9.56%,男生自伤率(11.51%)高于女生(8.71%),且有统计学差异(χ2等于8.48,P<,0.01).最常用的自伤方式为“刮伤”、“割伤”、“捏掐伤”.年龄(χ2等于26.63,P<,0.01)、年级(χ2等于30.24,P<,0.01)、专业(χ2等于28.13,P<,0.01)、家庭年人均收入(χ2等于11.10,P<,0.05)与自伤存在统计学差异.民族、父母亲职业、家庭所在地、学生月消费水平与自伤不相关.年龄低的学生自伤发生率高,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自伤率最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自伤发生率高于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在4万以上的学生自伤率较低.

2)自伤的多元Logistic回归全模型结果显示,不确定心理压力(OR等于1.734,P<,0.01)、社会网络(OR等于1.352,P<,0.01)、认知社会资本(OR等于1.902,P<,0.01)、社会参与(OR等于1.328,P<,0.01)对自伤行为有统计学意义;学习、家庭、人际关系压力在该模型中对自伤没有显著性差异.不确定心理压力越大,社会资本越少,越容易发生自伤行为.


https://www.mbalunwen.net/yishi/092538.html

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确定心理压力对自伤的标化路径系数为0.068;认知社会资本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标化系数为-0.121,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51,两者合计为-0.172;社会网络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标化系数为-0.059,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07,两者合计为-0.066;社会参与对自伤行为的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17.

研究结论

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自我伤害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理论模型,证实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有影响,尤其是不确定心理压力,较学习、家庭、人际关系压力对自伤的作用更为显著,是自伤特异的预测因素之一.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社会资本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存在直接和间接的作用.社会资本在不确定心理压力与自我伤害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其中认知社会资本、社会网络通过影响不确定心理压力间接作用于自我伤害行为,且认知社会资本对自伤的影响最为突出.此外,年龄/年级、性别、专业、家庭年收入均对医学生自伤有影响.本研究开拓了不确定心理压力的研究领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后续医学生自伤干预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了前期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实证依据.

第四篇医学检验论文范例:致病微生物新型检测方法及预防体系应用研究

目的:致病微生物作为医学诊断以及食品卫生检测领域最为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一直被全世界微生物专家所关注.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以及设计一种适用于整个食品生产过程的预警体系成为控制致病微生物感染和食品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蛋白质和核酸是微生物体中最重要的两类生物分子,依靠抗体或者痕量核酸,借助不同荧光激发染料或传感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致病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的探索前沿.本研究皆在依据其最新技术,开发一系列新型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以及预防应用体系,以降低最终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和对食品的污染.

方法:(1)借助纳米金颗粒对于荧光染料具有的淬灭特性,依靠核酸适配体对于目标特异分子高特异性的亲和能力,通过溶血性链球菌单链DNA核酸适体,既可以与菌体蛋白特异结合又能与互补寡聚核苷酸形成双链的特点,引入实际样品到反应体系后荧光信号由淬灭变为激发,通过判断荧光信号强度来实现对溶血性链球菌的检测.(2)借助缺失DNA位点的独特分子信标和互补核苷酸序列设计,巧妙利用DNA茎环结构和互补核昔酸序列杂交互补金*葡萄球菌特异DNA序列的特点,通过核苷酸结构构相改变,迫使ATMND(2-氨基-5,6,7-三*-1,8-萘啶)染料离开缺失位点被重新激发荧光,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强度来判断金*葡萄球菌的存在.(3)通过自主免疫大肠埃希氏菌0157:H7菌体抗原、建立杂交瘤细胞株,依靠血清凝集实验以及酶联免疫抗体鉴定效价等手段,自主免疫并获得大肠埃希氏菌0157:H7单克隆抗体.(4)研发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的酶联免疫反应快速检测大肠埃希氏菌0157:H7的电化学生物免疫传感方法.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反应体系,结合碱性磷酸酶等催化银单质特性,依托玻璃作为芯片基底的微间隙插指电极阵列传感器件,根据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相关信号强度的变化,实现对大肠埃希氏菌0157:H7的分析.(5)依靠食品加工企业微生物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对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的酱肉类企业进行风险干预,再通过微生物危害性控制点进行评估,找出加工过程微生物污染关键控制点环节,建立相关微生物污染预防体系,运用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以及自主开发无标记染料分子信标探针技术等检测手段,综合降低微生物污染的可能.

结果:(1)借助核酸适配体对于溶血性链球菌高特异性的亲和能力,其方法检测该菌线性范围为4.9102-4.9107CFU/mL,最低检出限理论值为33CFU/mL.(2)依靠无标记染料结合基因缺失位点设计分子信标序列探针与互补核苷酸序列探针,当金*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序列出现后,其荧光强度数值迅速增强,而没有金*葡萄球菌的目标序列存在时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反应出细菌的存在与否.(3)通过对大肠埃希氏菌0157:H7菌体抗原进行小鼠免疫,得到效价稳定、质量可靠的大肠埃希氏菌0157:H7单克隆抗体,其免疫小鼠后腹水效价达到1:104.(4)微阵列间隙插指电极表面在碱性磷酸酶的催化作用下,出现沉积的单质银颗粒,从而改变导电性状,结果显示当大肠埃希氏菌0157:H7浓度为1103CFU/mL、1105CFU/mL、1108CFU/mL时线性关系良好,同时,本方法对于其他对照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具有明显的非特异性.该器件完全可达到国家相关准则对于微生物“检出或未检出”的检测要求.(5)微生物预防与控制体系在该企业进行初步应用后,微生物出厂检验合格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且金*葡萄球菌检出时间由72小时缩短到24-48小时左右.

结论:借助核酸和蛋白质的痕量分析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卫生检验与食品监督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基因探针系列方法判断致病微生物的存在是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同时,该实验方法所需的试剂价廉且易获得,核酸适体序列也易合成,对人员操作技能的要求也不高,故检测体系通用性很强,本实验原理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检测.同时,操作简单、反应迅速、特异性高、灵敏度强、试剂携带方便、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本研究中所开发的玻璃基底微阵列间隙插指电极芯片较传统硅材料芯片价格低廉,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要求也不高,完全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取代现有包括临床检验以及食品安全领域类似ELISA原理方法的所有检测项目.再者,本论文中制备出的大肠埃希氏菌0157:H7抗体效价高、质量稳定,为开展免疫学相关检测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本研究通过对食品加工企业进行微生物污染评估,并结合自主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实现了新的预防体系对食品加工企业微生物污染的警示与控制,完全可以尝试在该类其他企业进行推广.

第五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格式:城市社区老年人规律体育活动行为的社会生态学探索及健康干预策略研究

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疑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应对二者对全人类所产生的重大负向作用,健康老龄化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即在老龄化社会中,绝大多数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使社会发展不受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规律体育活动(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RPA)行为对于延缓老年人机能衰退和改善慢性病症状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其低成本高效益性更使其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是老年人动态、连续健康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干预措施.然而大部分老年人尚未达到推荐的体育活动水平,RPA对于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及健康水平的提高所应具有的重大意义尚未充分体现,国内外研究均显示RPA行为干预是健康干预的难题.

为了对体育活动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准确锁定干预的切入点,必须明确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健康相关行为研究显示,个体的行为是在其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水平、身体心理状况、知识和资源框架内形成和改变的,体育活动行为是健康行为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最终RPA行为的形成亦是错综复杂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外对于RPA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融入了社会生态学理论思想,涉及了人口学、社会支持、心理状态、健康状况、健康知识、慢性病等因素,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1)研究中大多是应用简单方法对单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且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收入等人口学因素的影响作用在各项研究中的结论存在不一致现象;(2)单个研究中考虑因素并不全面,未将尤为重要的社会因素细致分化,未考虑社会因素的各个不同维度的影响作用;(3)尚未研究各因素在影响体育活动行为时的相互作用关系,未说明各因素对于RPA行为除了直接作用外,还存在间接作用及其具体路径关系.国内老年人RPA行为影响因素理论研究部分基本是国外研究的理论综述,人群实证研究多数为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的分析和讨论,多数研究样本含量较小,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老年人体育活动行为研究尚属空白.

为此,本研究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考虑一般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状况、经济状况等)、个体健康知识、社会支持、环境条件、健康状况、慢病条件、心理状态等多个因素对城市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行为的作用,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路径模型分析方法,确定老年人RPA的社会生态学影响因子及各因子之间的路径关系,以期为RPA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总体研究目标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性分析,确定城市社区老年人RPA影响因素,探讨体育活动行为主要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于体育活动行为时的相互关系及可能存在的间接路径,提出利用可控制因素提高老年人体育活动水平,为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健康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明确我国城市社区老年人RPA现状及其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将社会因素、健康知识、心理因素、健康状况对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细致化,确定在各因素中对体育活动产生影响的具体维度因子;分析一般因素、社会因素、健康知识、心理因素等在影响体育活动行为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确定各主要影响因子对体育活动作用的直接路径与间接路径.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收集了本研究的定性资料,通过社区现场和调查员入户问卷调查收集定量资料.在济南市的青年西路、棋盘街、佛山苑、正大城市花园4个社区对5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集了1580人的一般信息、社会因素、健康知识、健康状况、慢性病、心理状况、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资料.对于该定量资料在统计描述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并且应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明确了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终确定了各因子对于体育活动行为作用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本研究应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χ2检验、等级相关、t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PLS路径模型分析.上述分析采用SPSS16.0和SmartPLS2.0统计软件实现.

主要研究结果

1.RPA行为的现状及单因素分析:社区老年人RPA的参加率为60.8%,尚有近40%的老年人尚无规律的体育活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PA与社区、年龄、就业状况、月收入有关,与性别、文化程度无关.青年西路、棋盘街、佛山苑、正大城市花园社区RPA的参加率分别为46.3%、67.2%、72.2%、90.7%,社区间比较的χ2等于98.19,P等于0.000;男、女组间RPA参加率进行比较的χ2等于1.33,P等于0.249;各年龄组间RPA比较的χ2等于25.21,P等于0.000,≥80岁年龄组RPA参加率最低,低于其他各年龄组,50~59岁年龄组RPA参加次低,低于60~69岁年龄组;文化程度组间RPA比较的χ2等于2.12,P等于0.832;不同就业状况组间比较的χ2等于17.78,P等于0.000,多重比较显示在业低于离退休组;不同月收入组间进行比较的χ2等于14.89,P等于0.005.

2.RPA行为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部分老人对RPA的认识还不够,部分老人有活动的意愿,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的帮助,如有人带头组织体育活动,并且得到家人、朋友共同参加,最好由社区来组织,活动地点也能够在社区内部.对于其他社区活动,老人们也需要有个带头人,居委会也行,其他人也行,能心甘情愿地帮助他们的人就行.老人们都希望能够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原因一是老人对社区的信任和依赖,原因二是多数老人参加活动的障碍是活动地点远不方便,希望能够在社区内参加活动.老年人明确表示支持在聊天中学习健康知识,最好能有机会与专家和朋友一起聊天.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尚不能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如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等.

3.体育活动行为影响因素的PLS路径分析:潜变量社区、年龄、社区活动、轻度活动、中重度活动与体育活动之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3、0.15、0.12、0.13、0.13,而且路径系数经检验在α等于0.01水准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t0.01/2,9991≈2.58);潜变量非高血压、社区安全感、与直系亲属交往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7、0.09、0.08,而且路径系数经检验在α等于0.05水准上均有统计学意义(t>,t0.05/2,999≈1.96);就业状况、抑郁、非糖尿病、社会活动、高血压特异知识、医学知识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6、-0.07、-0.06、0.06、-0.05、0.06,经检验各路径系数在a等于0.20水准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t0.20/2,999≈1.28).

4.体育活动行为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PLS路径分析:与社区安全相关的潜变量为年龄、社区、抑郁、社区活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00、0.182、-0.154、0.190;与社会活动相关的潜变量为社区活动、就业状况,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449、-0.067;直系亲属聚会与其他潜变量均无关,对于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具有独立性;与社区活动相关的潜变量为社区、抑郁、医学知识、中重度活动能力、社区安全、社会活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45、-0.083、0.121、0.100、0.169、0.375;与抑郁相关的潜变量为社区、中重度活动能力、社区安全、社区活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50、-0.228、-0.139、-0.107;与非高血压相关的潜变量为中重度活动能力,其路径系数为0.29;与非糖尿病相关的潜变量为高血压特异知识,但路径系数较小为0.100,对糖尿病变异的解释能力较小,故其对于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具有独立性;与高血压特异知识相关的潜变量为非糖尿病、社区、医学知识,但对于高血压知识解释能力太低,故其对于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具有独立性;与医学知识相关的潜变量为年龄、社区、中重度活动能力、社区活动,其路径系数为-0.178、0.240、0.113、0.131;与中重度活动能力相关的潜变量为非高血压、年龄、抑郁、医学知识、轻度活动能力、社区活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68、-0.184、,0.118、0.110、0.491、0.086;与轻度活动能力相关的潜变量为中重度活动能力,其路径系数为0.610,但根据其实际意义,该变量对于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具有独立性;与社区相关的潜变量为抑郁、医学知识、社区安全、社区活动,其路径系数为-0.167、0.248、0.191、-0.232;与年龄相关的潜变量为中重度活动能力、医学知识,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372、-0.169;与就业状况相关的潜变量为中重度活动能力、社会活动,但对其变异解释能力低,故其对于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具有独立性.

5.各因子对于体育活动行为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年龄对体育活动的直接作用虽不可变,但2条间接作用路径分别为年龄->,社区安全->,体育活动、年龄->,中重度活动能力->,体育活动;除社区对体育活动的直接作用外,还有3条间接作用路径,分别为社区->,社区活动->,体育活动、社区->,社区安全->,体育活动、社区->,抑郁->,体育活动;抑郁对体育活动具有直接作用外,还有2条间接路径,分别为抑郁->,社区安全->,体育活动、抑郁->,社区活动->,体育活动;社区活动不仅对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直接作用,还有2条间接路径,分别为社区活动->,社区安全->,体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活动->,体育活动;医学知识对体育活动的直接作用虽不强,但其2条间接路径不容忽视,分别为医学知识->,社区活动->,体育活动、医学知识->,中重度活动能力->,体育活动;中重度活动能力对体育活动具有直接作用外,还有2条间接作用路径,分别为中重度活动能力->,社区活动->,体育活动、中重度活动能力->,抑郁->,体育活动.

结论与建议

城市社区老年人RPA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维的,包括一般因素(社区、年龄、就业状况)、社会因素(社区安全感、社会活动、直系亲属聚会、社区活动)、心理因素(抑郁)、健康状况(活动能力)、慢性病状态(非高血压、非糖尿病).多维的影响因子同时作用于老年人体育活动行为时,其作用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各因子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部分因子既是体育活动行为的直接作用因子又是某些因子间接作用的中间变量,而且某些因子对体育活动行为既具有直接作用又具有间接作用.

政策建议:(1)将体育活动行为干预作为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健康干预的重中之重;(2)将社区作为老年人体育活动行为干预的重要平台;(3)对社区老年人RPA行为实施个性化干预;(4)心理干预应融入社区体育活动行为干预;(5)将慢性病老人体育活动行为干预作为社区体育活动行为干预的突破口;(6)实施以社区为平台的多维体育活动行为干预.

创新与不足

本研究的创新:

1.立题有创新

体育活动行为干预是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也是目前全球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同时全面考虑人口学、社会、心理、健康状态、慢性病、健康知识等因子对于体育活动行为的作用,并首次将社会因素分为社区安全感、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社区活动、社会支持不同维度来分别界定其在老年人RPA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在研究体育活动行为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各影响因子作用于体育活动行为时相互作用的假设,并对该假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验证,最终确定了各个因子对体育活动作用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

2.方法应用有创新

针对本研究立题中所提出的各因素间复杂关系假设,以及数据的非正态、多维、多元共线性等特点,首次将PLS路径模型分析方法应用于筛选RPA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应用该方法理顺了各影响因素作用于体育活动行为时的相互路径关系.

3.结论有创新

本研究得到RPA行为的影响因子是多维的,而且各因子之间具有复杂的路径关系,某因子在对体育活动行为产生直接作用的同时,还会通过若干间接变量对体育活动行为产生间接作用,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影响因素网络,具体人群的干预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各因子特点找到其突破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

本研究的不足:

1.因调查条件所致,尚未把社区变量进行细分,细化社区的环境因素.

2.本研究仅

此文是一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医学检验引用文献:

[1] 医学检验本科类论文选题 医学检验本科论文题目怎么取
[2] 大专医学检验论文题目范文 大专医学检验论文题目怎样定
[3] 医学检验大专相关论文选题 医学检验大专论文题目如何取
《医学检验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医学检验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