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位论文 > 文章内容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怎么写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7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研究
  2. 第二篇摘要范文: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3. 第三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研究
  4.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模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5. 第五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怎么写: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
  6. 第六篇摘要范文: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7. 第七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范文: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
  8. 第八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格式:论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9. 第九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100篇】免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范文,可用于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写作参考研究,为你的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研究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其就业困难就显得越发突出.与此同时,国家、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帮扶也从原先单纯的经济资助逐步向经济资助与“授之以渔”相结合为主发展,更加关注大学生的“自助”能力的培养.为此,如何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其就业,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论文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个案访谈、行动研究和小组社会工作等方法,开展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实践研究,并就如何从社会工作视角来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出了建议对策.研究实践的主要发现如下: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需求.调查发现,在有效的样本中,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认为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是有必要的;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认为需要更多的平台来锻炼;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认为建立“一站式”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基于上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需求,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实践是切合其需求的.

第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优势条件.通过小组工作实践:“沙龙研讨——我们的优势”活动,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其优势,主要表现为,相对其他学生,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加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更加坚强,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成熟等,并有更多优惠政策支持其就业创业等.

第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表现为:及其效果评估.“自强之星”评比活动、“助人自助”创业精英培训班等活动,提升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责任意识;就业创业学习平台、创业实践平台和实践锻炼平台,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整合高校教师资源、硬件资源、技术资源以及企业资源等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服务,更好地提升了其就业创业能力.

论文也指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研究及实践中存在的局限,即:研究面局限,只选择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一所高校开展研究工作;研究深度略显不足,仅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开展研究实践工作,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针对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实践经验,论文提出了从优势视角来挖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势、从助人自助视角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从赋权视角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途径、从社会系统视角整合社会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服务、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五方面的建议.

第二篇摘要范文: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林业大学切实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探索和改革,使其更好地发挥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成才观的建立、就业观念的更新、择业技能的增强、就业率的提高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研究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四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讲座的实施情况,了解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真实需求,了解云南高校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出制约云南高校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的瓶颈因素;通过对不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心理健康进行比较;最终提出云南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与就业指导改善对策,为提高云南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实践经验.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报表和调查表,收集云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云南省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工作、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程度进行调查.辅之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用.

结果大学生对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评分总体分布6.10±,1.834,四所学校评分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等于7.725,P<,0.001),可认为四所高校大学生对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自我评分总体分布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最重要影响因素中,有31.7%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活动影响较为重要,有31.2%的调查对象认为个人因素较为重要,有27.4%调查对象认为家庭教育较为重要,有8.2%和1.3%调查对象认为课堂教学和先天因素较为重要.其次,有51.6%的调查对象认为缺乏资金是大学生要创新创业的主要障碍;有17.0%的调查对象认为缺乏环境氛围;有7.8%调查对象认为缺乏创新实践活动.

高校为培训和锻炼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而开展的活动调查中,63.5%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都偶尔会开展相关活动,有20.8%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从来没有开展过相关活动和培训.

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概念的认识,有52.7%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就是开创一份事业;有18.5%的调查对象认为创业就是开办一个企业(公司);有15.0%调查对象认为创业是开发一项前沿科技.在2556名调查对象中,有2177名今后会考虑自主创业,占85.2%.379名不会考虑自主创业,占14.8%.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的障碍是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和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具体情况,有56.2%调查对象认为资金不足;有30.7%调查对象认为经验不足.

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各个高校都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或者必修课等,主要以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等为主.有52.7%的调查对象参与过创业教育选修课或者必修课;有40.8%调查对象参与过创业设计大赛.高校在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上,有60.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讲大学生自主创业纳入大学科技园区提供场地、实验设备等环境服务;有23.9%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该提供配套的资金;11.3%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开设大学生自主创业课程内容意见采纳上,有27.6%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侧重于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上;有24.6%的调查对象认为应侧重于市场营销上;23.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侧重与自己创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有14.4%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具有个性化辅导.同时,政府已经实施了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很熟悉的只有73人,占2.9%.了解一些的964人,占37.7%.听说过,但是不了解的有1308人,占51.2%.

对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58.2%调查对象所在大学有开设此课程/讲座;有20.0%所在大学没有开设;有21.2%大学生没有听说过就业指导课程/讲座.同时,51.1%人认为就业指导一般,有一定的作用;有20.5%人认为非常实用,能对自己的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有15.1%人不清楚;有12.9%人认为没有太大作用.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途径情况,55.6%人信息来自于学校举办的就业指导课程;46.4%人信息来源于招聘网站;50.6%人信息来源于家、朋友的经验.

高校大学生心理测试中,焦虑自评量表结果表明:男生调查人数为1430人,男生平均得分为43.88±,10.43.女生调查人数为1093人,女生平均得分为44.12±,8.70.抑郁自评量表结果表明:2523名大学生测试的总分均值(x±,s)粗分为39.31±,8.54,标准分为49.13±,10.68.其中,男生调查人数为1430人,男生平均得分为49.00±,11.25.女生调查人数为1093人,女生平均得分为49.29±,9.87.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中,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3.57%,略高于全国常模.其中男生为32.773%,女生34.77%,男、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SCL-90症状自评量表阳性者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其相关因素主要是年级与父亲的文化程度,大部分学生年级越高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阳性患者越多,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阳性患者越少.

不同SCL-90阴性与阳性大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精神影响因素、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自主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不同(P<,0.05).自主创业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力,不同SCL-90阴性与阳性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应具备强烈的创业愿望和挑战精神和管理及领导艺术的能力不同(P<,0.05).高校培养大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具体活动中,不同SCL-90阴性与阳性大学生对在经常请创业成功认识或者创业专家来开设讲座、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及举办创业大赛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对自主创业的选择情况、自主创业概念的理解情况、高校培养措施的了解情况基本相同(P>,0.05).

焦虑自评量表对大学生焦虑情绪测试表明:有无焦虑障碍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精神影响因素、最缺乏因素、自主创业的选择情况、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对高校培养措施的了解情况、对高校创新创业具体措施不同(P<,0.05).在设立创业指导机构提供服务、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和举办创业大赛方面也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焦虑障碍的学生在上述各个方面均优于有焦虑障碍的学生.有无焦虑障碍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自主创业概念的理解情况、自主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自主创业应具备出色的交际能力的情况等基本相同(P>,0.05).

抑郁自评量表对大学生抑郁情绪进行测试表明:有无抑郁障碍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精神影响因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缺乏因素、对自主创业的选择情况、对自主创业概念的理解情况、对国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对自主创业应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对高校培养措施的了解情况不同(P<,0.05).对高校具体措施的比较中,在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和举办创业大赛方面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1),无抑郁障碍的学生在上述各个方面均优于有抑郁障碍的学生.有无抑郁障碍学生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初阶段,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创业设计大赛层面.这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相背离.这揭示了,高校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力度较低,由于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薄弱.同时,缺乏资金投入,创新创业专业化教师的稀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不健全等因素.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已基本形成,主要是宣传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对于目前就业形势,指导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内容过于单一,传授方法上没有新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贯性,指导对象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存在就业指导对象范围狭窄的误区.同时,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有待于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焦虑、抑郁心理逐年下降.这种焦虑、抑郁情绪主要是有生活环境不适应而引起.对于生活能力差的新生来说,不能很快适应独立生活的环境,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经济优越的学生.这就要求加大对大学新生、贫困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特别是新生中的贫困生.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就业的重要增长点.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政策指引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次,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实用性.通过丰富课程内容,改变传授方式,提高工作者能力等完善就业教育.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等社会因素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增多,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十分急迫.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重视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给予工作上的支持,以使心理咨询机构真正达到保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学年论文、3000字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模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业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创新创业活动,提出要“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青年创业”.随后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上述指导思想和国家发展战略为本论文赋予了特殊和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在一个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经济已经对经济发展方式、教育改革走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人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创新创业教育契合时*展潮流,吻合时代主流精神,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是国家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中的新确证和新响应.它以如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根本目标,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实践,并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创新的一个亮点.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处在认识与实践的起步阶段,虽然它得到了体制的反复确认,但还不具备快速发展的内外环境,包括:(1)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社会和高校的足够重视;(2)未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充分结合起来;(3)适应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理论、实训与实践体系还有待研究*和完善成熟.

从上述认识出发,本文研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吉林省为例,研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借助区域资源优势;研究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1)梳理相关文献,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与问题、意义,理清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

本文对尚未形成共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给出界定和梳理,包括:第一,研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驱动”的关系.本文将“知识型创业”作为*将二者密切联系起来,即创新驱动需要知识群体大规模的投身于知识型创业过程中,同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知识型创业为核心来组织和设计教育内容、模式与方法,从而呈现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意义;第二,研究了传统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将后者作为一种基础性和通用性才能的公共教育而与专门培养创业者的前者相区分.


https://www.mbalunwen.net/yuzhou/58296.html

(3)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本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省内高校进行了调研,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在区域经济、文化条件下的运行状况、特征及存在问题,并进行了问题成因分析,以找到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及其根源.

(4)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本部分重点考察能够适应和支撑大学生开展知识型创业的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结合国内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度、教育模式和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5)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优势

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大学生在给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创新创业活动的实际与效果,研究了吉林省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产业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如何与区域资源互动互促.

(6)促进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策略

立足于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和需求实际,探讨了通过贯彻“三个统一”原则(生存型教育和发展式教育统一;教育广谱化和个性化统一;知识传授与实践体会统一);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整合资源、鼓励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力争对提高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规范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实践支持.

第五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怎么写: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而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也将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和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

厦门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在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居于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前列,但与试点院校相比又有所差距,可以说,厦门大学创业教育的现状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本论文以厦门大学为个案进行研究,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为我国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出一条理想的思路.本研究的调查分析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本经验总结,二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现状,三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制约因素,四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其一,从总体上说,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教育滞后于需求.创业教育供给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多样化上都是欠缺的,不能满足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学校应把创业教育上升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计划层面,融入学校的整个育人体系中,面向全体学生,系统实施.

其二,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在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程度、需求内容和定位上存在着专业差异和个体差异.鉴于此,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针对不同需求分层分类进行.

其三,由于受就业压力和高科技创业前期需较大投入以及不容易走上正轨等原因的影响,大学生选择科技创业的人数比例较低.笔者坚持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以科技创业为导向.

据此,本文主张,应该按照普及型和专业型两条路线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并且要解决好观念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不够、管理制度缺乏保障等问题,同时要注重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和进行本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推动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快速、深入发展.

第六篇摘要范文: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当代中国,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理论为指导,揭示就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联系,立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以经济学之“药”疗治中国大学生就业之“疾”.

就业是民生工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配”、改革开放初期“抽成调剂、分级安排”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由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转变.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考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以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闽南理工学院等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毕业生供求形势日趋严峻:方面,高校连年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导致毕业生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二是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扎推一二线城市、国企、大企业就业,同时高校毕业生类型不同,就业率差异明显等.三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梦想与现实存在差距,跳槽频繁.四是“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同时,出现了“北漂”、“蚁族”、“啃老族”以及“海待”“零薪就业”、“公务员热”等特殊就业现象.

就业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速放缓等诱发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就业困难.二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跟不上跨越式发展步伐、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专业结构改革滞后等,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三是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制度分割、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毕业生择业流动困难和就业歧视.四是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多峰叠加”,市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影响毕业生就业.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借鉴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大学生就业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一是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三是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四是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五是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第七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范文: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最富有生机、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肩负着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任,肩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就每年以60-70万的速度增加,10年问增长6倍,增速空前.2003年高校毕业生迎来第一个就业高峰,突发的非典疫情进一步凸显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11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就业难将长期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取代农民工、下岗职工就业问题而成为了就业市场的核心问题.因此,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重大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直以来,笔者都在从事就业问题研究,但有些疑问久久难以释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是什么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什么始于1999年而不是其他年份与其他群体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到底难不难如果难,到底有多难,是总量问题呢还是结构问题如果是总量问题,为什么不减少招生规模呢蚁族是不是弱势群体目前的就业促进政策效果究竟如何笔者读博的三年(2008-2011年)正是金融危机之后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大量出台和不断完善的重要时间段,笔者有幸参与了人社部及教育部的“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研究”,“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调查”等重大调查及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以上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选择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来做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以便深入系统研究.

首先,笔者一改过去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视角,而选择了从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所以笔者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对就业促进进行了理论上的解析.并对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就业促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从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研究奠定理论上的分析基础.

其次,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对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背景进行了分析,并以2010年教育部、人社部对湖北省的调研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而且指出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种种表现:无业可就、有业不就、有业难就、就业质量下降、被就业和就业弱势群体大量存在等.然后从扩招、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就业市场公平性、毕业生期望值、社会人才观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变迁进行了梳理,并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描述,然后以湖北省为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政策等.

第四,运用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方法——层次分析法,设计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估体系,从制定、执行、效果三个方面对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估,最后指出政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依据不足,认知度不高,监督反馈较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可持续性较差,违背就业一般规律,没有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忽视人才开发等.

第五,以美英、日本、德国、俄罗斯、印度、韩国为目标对象,分别对这些国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他们的就业促进模式分别归纳为高校主导型、全员参与型、公共服务型、自由放任型、计划和市场双重管理型、政府导向型,最后归纳了各国就业促进的共同经验启示:政策主要体现在需求、供给、供求匹配三个方面;市场化就业方向相同,政府促进就业的程度不同;完善的就业法律体系;发展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培训;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和行业就业,改善就业的地区不均衡;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的供需匹配;积极推行大学生就业计划和就业援助;促进机制不可缺;各国就业促进效果需要评估借鉴等十个方面.

第六,在对我国就业促进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模式分析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除了就业促进政策需要改进和完善外,更需要建立政府、用人单位、高校、社会媒介、毕业生“五位一体”的就业促进机制.毕竟,长远来看,解决中国就业问题关键在于政策的调整和机制的构建.政策改进策略包括:(1)深化基础理论研究,科学论证政策方案可行性.这部分对公益性岗位、创业、蚁族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理论研究;(2)加强政策宣传,注重监督反馈,提高政策执行效率;(3)科学构建评估体系,及时调整政策力度;(4)实施人才梯度转移战略.这部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才梯度转移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从树立人才梯度转移思想、实施人才创业扶持差异化战略、创办有特色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和创业型大学、建立学科—专业—产业链四个方面论证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就业促进机制构建包括:(1)完善政府主导的宏观就业调控机制:(2)构建高校的市场化声誉机制;(3)优化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4)规范社会媒介的舆论引导机制;(5)健全毕业生的个人约束机制.

第八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格式:论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党的十七大发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制定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意识和创业潜力的群体.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鼓励大学生主动创业,是紧跟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潮流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是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政策的重要途径.

所谓“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即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以主流社会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开发创业基本素质、提升创业综合能力的教育及其过程.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守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要从指导思想、社会理想、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等四个方面去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力戒盲目照搬照抄,坚定明确的政治方向,要力戒功利主义,具有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要力戒浮躁肤浅,体现教育内容的深刻性;要力戒急于求成,具备不怕疲劳、持久作战的毅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断提高.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不断提升;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迫切;大学生求学期间积累了定的创业经验.这些都为我们开展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核心价值观偏差问题,特别是产生了一夜成名等急功近利的想法.在创业的过程中或者是准备创业时,有的大学生过分看重“关系”、金钱和眼前利益,缺少当代青年应有的共同理想和担当精神.与此同时,教育主体认识有失偏颇、教育方法不当、教育环境有待优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正视的问题.造成当前我国创业教育中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政府宏观层面上的原因,也有大学生个人微观层面上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因此,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加强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也就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

大学生创业教育没有现成的范例可以照搬照抄.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或许可以为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抓住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教育机制、教育原则和具体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改革,这是当前我们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从教育内容来说,我们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内容中去,并用以指导大学生创业的全过程.要教育大学生珍惜当前创业的美好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指导,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使他们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创业之路上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个人追求与人民期待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信、自信心、自豪感,协调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创业与振兴民族经济的关系.培养他们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还要通过荣辱观教育,作用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过程,并以此作为道德标杆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行动.

从教育机制来说,要从提高认知,启动需要机制;调动情感,启动激励机制;坚定信念,启动保障机制;磨练意志,启动制约机制等方面入手.

从教育原则来说,要贯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授之以实、导之以行等方面的原则.

从教育途径来说,可从转变教育理念和模式、解读国家有关创业政策、帮助分析可行性创业项目、引导创业融资、扩大创业人脉等方面介入.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如何让大学生的创业之路走得更远更顺,如何使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开花结果,还需要各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共同努力.

面对国内外风起云涌的创业大潮,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第九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定稳定.国家一直将大学生就业问题置于所有就业群体中的首位优先解决,明确要求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可见,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关乎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经济升级的重要任务.作为服务与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桥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不仅帮助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提高就业技能,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发展需求与大学生发展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媒介,在推进大学生就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而是一项集学生期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国家发展愿景多维于一体的复杂工程.从性质上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而专门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课程以满足社会需要为核心,强调职业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获得就业知识、提升就业能力,从校园人向职业人转变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促进大学生态度、观念、价值的转变,并最终实现大学生的终身发展.然而,虽经十数年发展,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仍欠成熟.对重庆市数所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相关教师与学生的调查显示,当下本门课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有效性不均衡,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获取就业、创业信息不足等问题.总结起来,已有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已不适应当下社会环境与学生发展的需要,亟待改变.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是一条可行之路.“模块化教学”是由若干个能够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教学板块组成的教学模式,每个教学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具有自身内在逻辑的学习“单元”,将若干教学模块按照一定逻辑进行选择与组合便形成了一门“课程”.模块化教学具有自洽性、独立性、层级性、开放性等特点,其实质是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模块化思想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进行教学设计,将原本的“学科式”教学体系进行拆分,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就业实践需要,围绕大学生就业准备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重大主题将教学资源重新整合为层层递进的若干教学模块,让学生在逐项完成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就业的知识、技能并建立起终身职业发展的就业观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从过程维度来看,体现全程化特点,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大学生从新生入学至毕业离校为止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特点和需求,分阶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模块教学与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从教育者主体维度看,体现全员化特点,即依靠任课教师、学院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团队、社会力量等能够利用的一切教育主体;从教学内容维度看,体现立体化特点,建立围绕四大主题的教学模块群;从教学资源维度看,体现信息化特点,以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化信息资源)为线索整合各方面教学资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以职业生涯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教学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遵循系统性与辩证性相结合、发展性与平衡性相统一、预设性与生成性相协调和模块化与最优化相一致的四个基本原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由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五部分组成.模块化教学理念设计涉及“知能通达”职业人和“全面发展”幸福人理念;模块化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三个主要任务;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包括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业能力拓展教育、求职就业技巧教育三个方面;模块化教学方法设计可通过讲授法、模拟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而实现;教学评价设计则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设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实施的主要策略可通过主题单元式教学策略、分类——整合式教学策略、案例式教学策略、报告式教学策略以及360度反馈评价策略等实现

第十篇摘要范文: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和各类高校热议的话题,本文在概述国内一些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情况的基础上,也就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几年来在建设《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及其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谈了自己的体会.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范文资料.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题目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题目哪个好
[2]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期刊文章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3]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提纲范文大全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提纲怎样写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怎么写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