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位论文 > 文章内容

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参考 全科医学就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全科医学就业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6

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参考:基于CIPP模型的广西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研究
  2. 第二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样文:公民健康权及其制度保障研究
  3. 第三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模板: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
  4. 第四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例: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5. 第五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格式: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

★100篇免费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参考:基于CIPP模型的广西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研究

背景

基层卫生人才是目前急需的医学人才,我国从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训项目”,主要培养在基层从事全科医疗的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近几年,各高等医学院校相继加入到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队伍中,均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判断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模式、课程设置等教学环节是否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己成为医学教育急需开展的重要课题.CIPP评价模式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教育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步骤.

目的

1.根据CIPP评价模型,通过对广西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人力资源需求及现状的调查,了解开展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的背景.

2.通过对广西三所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了解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等,了解开展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的投入及过程.

3.采用SERVQUAL(Service quality)模型,构建学生使用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量表”,并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通过订单式全科医学生对高等医学院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及基层就业意向的调查、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生教学效果的比较,了解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效果.

4.针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进行SWOT战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方法

1.采用文献分析法搜集、查阅、分析和整理订单式医学教育和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开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发展现状,进行高等教育评价、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的综述.

2.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设计针对各类对象的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高等医学院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就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的背景、投入、过程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3.采用小组访谈法,使用自编的访谈提纲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对于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开展的建议.

4.采用数理统计法,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构成比及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Binary Logistic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计算、解释.

5.采用SWOT分析法,分别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和政府部门就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结果

1.数量上,广西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目前仅有全科医生1907人,要达到每万名居民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仍需全科医生9061~14545人,数量缺口大;质量上,广西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学历以本、专科为主,中级及以下职称占95%以上,工作内容以基本医疗工作为主,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处于次要位置,实际操作技能落后,学习能力欠佳.

2.在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投入上,广西三所医学院校对开展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非常重视,在招生规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经费、教学设施、机构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有理论教学师资的水平基本能满足学校理论课的教学要求,但合格的临床师资和社区师资比较欠缺.

3.在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上,广西三所医学院校均针对基层医生的岗位需求,单独制定订单式全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上,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和尝试.

4.“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7,重测Pearson’s系数为0.96,结构效度提取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3.74%,该量表信度、效度较好.广西三所医学院校“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量表”各项目的平均分位于2.82~4.15之间,广西医科大学全量表平均得分较高,其次是右江民族医学院,最后是桂林医学院,学生满意度由高到低的维度为:可靠性、保证性、有效性、有形性、移情性、反应性.不同年级学生量表平均分有差别,而性别、民族、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党员和学生干部等个人基本信息对学生量表平均分无影响(p>0.05).

5.订单式全科医学生年龄以24岁以下为主,75%来自于农村,近90%为非独生子女,近90%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万元,父母多为农民及中学或以下文化.学生选择此专业的原因多是家人建议和无学习费用压力,73.0%的学生表示愿意到基层就业,广西医科大学学生下基层的意愿较高,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两所院校仅有50%~60%.多因素分析显示,学校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入学时间不久、汉族、父亲文化程度较低、对国家政策了解、入学原因为为家乡基层人民服务、选择到基层就业的原因非受入学前合同限制的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较高(p<0.05).订单式全科医学生在基层就业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上优于五年制临床医学生(p<0.05),而在医学理论知识掌握方面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生无明显差别(p>0.05),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在校教学效果良好.

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2500字自考毕业论文、8000字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全科医学就业学科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题目

6.围绕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现况、培养模式、师资及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的访谈,来自广西三所医学院校的12名教学管理人员针对学校教育体系及政府支持方面提出了10余条建议,为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订单式全科医学生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订单定向医学教育提出的建议共有285条,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考研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思想教育、政策宣传、招生、国家政策等方面.

结论

1.在人才培养的背景需求方面,基层医生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通过订单式培养的模式,能解决基层医学人才需求量大与学生基层就业率低的矛盾,是缓解目前基层医学人才供应紧张的有效途径.

2.在人才培养的投入和实施过程方面,广西三所医学院校从办学指导思想到机构设置、教学条件、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各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满足基层全科医疗服务需求和医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还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学校对于订单定向医学教育的投入和实施过程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3.在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的效果方面,订单式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效果良好,通过5年的在校教育及规范的全科医学方向的毕业后教育,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医学人才紧缺的现状,并且通过引进高学历、有系统医学教育背景的医学人才,最终实现改善基层医学人才质量结构的目的.

4.通过SWOT战略分析,结合全科医学人才需求与现状、全科医学学科发展趋势,从高等医学院校和政府部门两个层面提出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具体对策与建议:高等医学院校应构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转变教育理念等;政府部门应加强过渡期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等.

第二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样文:公民健康权及其制度保障研究

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受伤害,而且还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健康问题不仅是人的尊严的核心,而且也是人权的核心.健康权不是指身体健康的权利,而是指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人人能够尽可能健康.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健康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而是发展的目标.健康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每个人因其一生下来就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而享有的权利,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权利,也是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基本的、起码的、最低需要的权利.健康权是一项基本公民权利.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健康权保障的基本责任者主要是国家.公民与国家是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宪政社会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政治关系.健康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人权,应受国家的尊重和保障.健康权的实现不是自发的,除了公民要为自己的健康负有责任外,国家的义务是最值得强调的.健康权是一项概括性权利,内容和范围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健康权起源于西方减少疾病风险和其他损害的社会和经济政策.1946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宪章首次承认,后来在各种国际和区域性人权文件中都得到反映.20世纪80、90年代人权概念开始进入我国党和政府的话语体系,2004年我国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2009年4月,我国新医改方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但是我国公民健康权保障的实践经历了曲折过程.新中国成立60年来,前后两个30年得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改革开放以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创造了“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1978年,我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此,我国的医改走向了市场化、商业化道路.“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卫生部门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成为医改的指导思想.经过30多年的多次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说是不成功的”.从坚持以商业化、市场化为导向,到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这是我国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重大转换.把维护公民的健康权利作为我国新医改的价值目标,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健康权是对一系列社会安排、规范、制度、法律以及最能保证享有这一权利的有利环境的要求.论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分析等方法,紧紧围绕公民健康权保障和制度建设这个主题,分析了健康权的含义、特征、标准;考察了健康权在西方国家演变的历史过程、健康权的国际规定及我国公民健康权保障的实践;分析了实现健康公平是健康权的内在要求,也是一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健康公平要求医疗卫生体系公平性;分析了政府和市场机制对健康权实现的作用,提出保障公民健康权是我国深化医改必须坚持的根本价值导向,保障公民健康权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指出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筹资公平性,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服务可及性,改革医学教育、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适宜的卫生人力资源是实现国民健康权的制度保障;最后,总结性提出构建以公民健康权保障为核心的国民健康制度体系.

实现健康公平是健康权的本质要求.公正是社会治理的最重要道德原则,是现代社会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社会公正的实现靠制度公正来保证.制度公正在社会领域上而言,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的公正安排;就内容而言则主要是解决社会分配问题,包括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健康公平强调每个人都应获得平等的健康权利,以使其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健康潜能.健康公平的实现过程是—个由卫生服务的筹资公平、卫生服务的提供公平与卫生服务的利用公平等组成的连续性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公平均可成为影响健康公平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健康公平要求权利平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相关社会主体间的权利平等是维持或促使形成健康公平的基础性条件.

保障公民健康权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通常市场更多地关注效率,政府更多地关注公平,特别是在市场不能公平地分配资源和收益的时候,公平是政府首要考虑的价值.尤其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与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有密切的联系.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更需要以维护公民的健康权利为价值导向,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和维护卫生服务公平中发挥积极作用,纠正市场失灵问题,强化政府在保障公民健康权方面的责任.政府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保障公民健康权的责任意识,把公平正义的理念作为完善医疗卫生政策和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核心价值,努力实现公共卫生资源和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均等化和均衡化,合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https://www.mbalunwen.net/yuzhou/87576.html

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制度措施之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政府提供的面向全民的保障制度,尽管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部门分割,宏观效率较低.二是筹资水平低,个人负担重,城乡差距大.三是属地化管理,医保关系接续困难.四是管理粗放,监管滞后.我国新医改要从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和现有约束条件着眼,敢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身份限制,加快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发展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实现由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障转变.加强对医疗保障需方和医疗服务供方的调节和费用控制,要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为约束,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用分担和约束机制,发挥基本医疗保险的最大效益.逐步实现由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过渡,更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命存在和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转变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制度措施之二.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存在五个问题:一是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三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偏低,影响基层卫生机构功能的实现;四是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服务能力定位不对等;五是公立医院改革仍存在较多问题.我国新医改要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为维护居民健康的“看门人”.从完善内外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改革公立医院外部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使我国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实现良性运行和发展.

加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适宜的卫生人力资源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制度措施之三.我国医学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是两个相互依存和紧密配合的部门.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还不能够满足卫生系统对卫生人力资源的要求.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应以人民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改革医学院校设置,建立全科医学院校和全科医学专业,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完善各类医学人才培养制度.

法律制度和制度体系是实现公民健康权利的有力保证.我国健康权利保障的社会基础已经初步具备,要构建以公民健康权保障为核心的国民健康制度体系,完善我国宪法对公民健康权的规定,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基本法的制定,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加强健康权保障与其他人权保障之间的联系协调,强化健康权保障的个人责任.

第三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模板: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研究

目的:

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确保卫生事业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及人口状况,以及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并详细阐述国际上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为制定《全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梳理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以及系统回顾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的相关政策;通过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发展现状;运用趋势外推法预测我国卫生人员未来增长趋势;采用专家咨询法验证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策略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结果与结论:

1.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展:医药卫生人员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卫生人员总数为820万人,比2005年增加175万人;医药卫生人员结构得到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农村执业(助理)医师所占比例增加1.4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西部地区卫生人员和注册护士所占比例分别增加0.2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个人办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1.6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员素质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与2005年相比,博士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增加2.9个百分点,硕士所占比例增加12.7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人才制度规范不断完善.

2.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薄弱,2010年,卫生技术人员仍以中专和大专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仅为24.9%,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仅占7.8%;配置不合理,人才短缺与人才过剩并存,2010年,城乡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7.62人和3.04人,城市是农村的2.5倍.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5.22人、3.93人和3.76人.2010年,医疗机构拥有全国91.1%的卫生技术人员,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拥有2.5%.2010年,我国仅有全科医师5.6万人,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30%-60%的平均水平.2010年,我国医护比为1:0.85,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比例(1:3.09);同时,卫生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人才队伍管理滞后;人才队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亟待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需求、学术发展、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3.我国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健康需求的变化对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工作重点的转变要求与之匹配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到2020年,预计需要卫生人员1067.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14.4万人.

4.国际经验:我国医生密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的医护比为1:0.8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2.9);欧洲各国寻求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改善卫生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其他国家构建了合理的高等医学教育学制体系;其他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科医学终生教育体系,包括全科医学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主要是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其他国家积极采取改善农村卫生人力不足的措施.

建议:

1.实施“2020人才强卫工程”

2.分类建设六支核心医药卫生人才队伍,

3.加强医药卫生人才的能力培养与开发,

4.构筑医药卫生人才的研究和服务平台,

5.加大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6.完善医药卫生人才管理的法律和机制,

7.促进医药卫生人才的医德医风建设.

第四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例: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本研究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研究和个案研究对我国现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进行了现实审思,探讨分析了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再对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和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以能力本位教育等理论为指导,提出构建以能力为基础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并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层次+模块”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临床医学人才核心能力和临床医学教育课程进行了文献研究,界定了基本概念,阐述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设计了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对我国现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现状进行现实审思.通过对我国具有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22所医学院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文本研究,并以某军医大学为代表,对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个案研究.根据文本研究和个案研究结果,探讨和分析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性质和课程特点的分析和讨论,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杜威实用主义教学观、协商课程理论和新职业主义理论作为构建以能力为基础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理论指导,逐一对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价值取向、构建理念、构建思路和构建工具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第四部分构建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临床医生的职业特点,通过小组讨论、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社会需求、学员需求、学科发展和职业发展四个角度对能力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形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再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确定,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专家教授,经过两轮咨询,筛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核心能力指标,并用优序图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判定评分,确定其权重,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最后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第五部分是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构建出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基础,以能力本位教育等理论为指导,以DACUM课程开发模式和目标模式为课程体系设计工具,借鉴现代高等教育理论、课程理论等相关理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策略等方面入手,对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并对构建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讨论.

第六部分是全文总结.对本研究的研究、创新点、研究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本研究在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这个改革热点出发,将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引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提出以能力为基础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并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的核心能力、课程理念、价值取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既丰富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构建的理论储备,又为其他院校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也是我国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国际化的有益尝试.

第五篇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格式: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

本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典型案例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制度模式分析为研究主线,从医疗保障制度形成、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角度,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及其制度模式进行研究,并对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在对17个案例国家和地区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构成各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最基本的制度单元——五种制度模式,即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并将这五种制度模式进一步归并为福利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和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保险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和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自保型(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三种体制类型.在对五种制度模式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基本政策、制度特点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任何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都是这五种制度模式中几种制度模式的不同组合,绝大多数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都是福利型和保险型相结合的体制,自保型的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虽然仅在少数国家实施,但它所体现的个人应该承担一定的医疗保障责任的思想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国家的重视.

在深入分析研究了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医药科技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等重大问题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四大改革趋势:一是以多种制度模式来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是各国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共识;二是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基本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制度,其它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越来越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三是将医疗保障与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从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是发展方向;四是通过加强政府责任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是各国普遍的成功经验.

通过对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的系统研究,本文总结出四条基本经验:一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要以坚实的理论为指导,明确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动摇;二是医疗保障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在医疗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其“目标定位”(targeting)要能体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三是医疗保障要和以预防保健为重点的公共卫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四是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和推进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居民收入水平和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分步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原则.

在借鉴这些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六个突出问题”,提出了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三个一”的改革思路,即建立“一个体系”、完善“一个制度”、构建“一个网络”.建立“一个体系”是指建立以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基本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制度、市场医疗保险和用人单位疾病津贴和医疗福利项目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完善“一个制度”是指在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下,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合理调整缴费分担比例、完善统筹基金支付政策、扩展个人帐户使用范围,将医疗保障制度与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紧密结合,逐步形成适应城镇大多数人群的、多种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构建“一个网络”是指要按照管理社会化、服务人性化的原则,建立为参保人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到疾病诊治、护理、康复的全程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有效、简捷方便的医疗保障服务网络.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资料.

全科医学就业引用文献:

[1] 全科医学就业相关论文选题 全科医学就业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优秀全科医学就业论文参考文献 全科医学就业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全科医学就业论文提纲模板 全科医学就业论文框架怎么写
《全科医学就业论文范文参考 全科医学就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全科医学就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