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关于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若干

主题:地方政府金融关键问题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4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地方政府金融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地方政府金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地方政府金融论文范文

地方政府金融关键问题论文

目录

  1. 一、我国地方政府与金融的关系
  2. (一)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地方金融的支持
  3. (二)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金融信贷投向有着重要影响
  4. (三)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改革和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
  5. (四)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化解需要地方政府的帮助和管理
  6. 二、我国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历史演变与主要形式
  7. (一)我国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历史演变过程
  8. (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几种形式
  9. 三、我国地方政府管理金融存在的风险
  10. (一)财政风险的表现
  11. (二)金融风险的表现
  12. (三)招商引资风险的表现
  13. 四、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对策建议
  14. (一)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
  15. (二)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16. (三)防范和减少招商引资风险的对策建议
  17. 地方政府金融关键问题:地方政府被允许购商品房抵保障房 111230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地方政府与金融的关系紧密而复杂.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干预和管理有其历史渊源,当前也存在多种形式.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和招商风险是地方政府在管理金融时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管理风险

【作者简介】魏卓民,高级经济师,河北省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探讨金融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地方政府与地方金融的关系,是认识我国金融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转型时期,各方面的制度尚不健全,经济发展的压力又非常大,地方政府与地方金融的关系正处于一个紧密而复杂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地方金融对地方经济起着重要的支撑与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经济增长冲动的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也掌握着多种对金融进行干预和管理的工具.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干预和管理有其历史渊源,当前也存在多种形式.在两者互动博弈的过程中,风险问题是地方政府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探讨地方政府如何对地方金融进行科学管理,在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相关风险,已成为一个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我国地方政府与金融的关系

(一)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地方金融的支持

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地方金融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的工作决策也需要掌握信息优势的地方金融的援助,地方百姓的理财行为更需要借助于地方金融在金融工具、金融经验等方面的服务.实际上,地方金融在信贷资源上的独特性优势早已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地方金融也一直在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实现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促进当地的繁荣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例如在农村,近些年来,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投入基本上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为地方政府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地方政府行为对地方金融信贷投向有着重要影响

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是影响地方金融资源流向的重要因素.例如,它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影响信贷资金的投向,即地方政府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不同产业和部门的经济主体产生差别化的调控作用;由于信贷资金具有趋利性和规避风险性,地方政府的行为会引导地方金融信贷资金流入地方政府支持、发展良好的行业和企业,流出竞争力不强、高风险的行业和企业.此外,地方政府还通过建立信贷投入激励机制,如根据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支持贡献度情况决定财政性资金的存放、根据金融机构贡献度在土地购置、网点建设、税费等方面进行约束和激励、设立金融创新奖等措施,加强对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激励.

(三)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改革和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地方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其途径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地方金融壮大实力、增加支持力度,而地方金融的各种弊端不消除,就难以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地方金融也有必要通过改革,增强竞争力,扩大信贷支持范围,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获取利润,从而形成地方金融改革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关系.此外,地方金融的跨区域重组和经营,实现规模型扩张,也直接需要各地方政府在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配套和支持.

(四)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化解需要地方政府的帮助和管理

金融系统由于存在高负债经营、信息不对称等行业特点,其自发运行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脆弱性,因此面临风险就成为一种常态.当这种风险累积扩大到一定程度而集中爆发时,会使整个金融体系陷入混乱、无序、失控乃至崩溃的状态,并在事实上对整个国家的贸易、投资、生产、收入造成灾难性影响,从而引起金融危机.换句话说,就是市场在提供金融安全方面是部分失效的,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金融安全也无法通过金融系统的自发运行来实现和保持.此时,政府通过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和管理,以尽量控制其风险的程度,最大可能化解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就成为一种必然.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同样义不容辞.

二、我国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历史演变与主要形式

(一)我国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历史演变过程

1993年以前,我国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干预金融业的机构设置,干预金融业的业务开展,特别是干预银行贷款.当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那个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中,由于地方行政直接或间接干预原因造成的不良贷款占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70%以上.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构成了一种“水火”关系,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可避免的.

自1993年至2000年,地方政府对金融工作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地方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程度逐渐减少.这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明确的政策要求;二是立法部门不断的法制规范;三是金融部门垂直管理体系的日趋完善,地方政府开始逐渐认识到金融调控大权在论文范文.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地方政府对金融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茫然感,对承担化解一定金融风险的职责不情愿,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存在“麻烦越少越好”,“井水不犯河水”的思想,这在经济转轨时期也是不可避免的.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地方政府开始理性地看待与金融业的互利共赢关系,开始尊重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并积极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化解风险,补充资本,帮助地方金融机构良性发展.比如,进入2000年以后,各级地方政府为化解城市商业银行风险,付出成本接近1000亿,使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高峰时期四级分类的30%降至现在五级分类的5%以下,资本充足率从负数提升到8%以上.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认识实现了由“包袱”到“资源”的转变.

(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几种形式

1.政府牵头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当地政府目前大都是最大股东,政府牵头名正言顺,并且能总揽全局,确保稳定.目前,大多地方政府正在努力在管理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彻底转变过去对企业管理和经营的行政管理模式,不采取所谓组织任命的方式,不指派管理人员,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在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下规范运作,支持其依法产生的高管层,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2.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市场.政府为应付经济危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出于政策考虑,在各级政府成立了贷款基金.同时,积极帮助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例如非国有的投资公司、投资基金、投资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民营银行、保险公司等.

3.放宽商业银行吸收外资入股的政策限制.商业银行吸收外资入股,从有利的方面考虑,吸收外资可以增强自身的资金实力,引进较新的金融产品、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先进的经营模式;从不利的方面考虑,由于外资银行在协议中对资本充足率、经营管理水平和赢利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商业银行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会对目前的经营运作方式有一定影响,如提高资本充足率可能导致可用资金减少,减少赢利机会等.目前,有的地方政府正在放宽商业银行吸收外资入股的政策限制等方面进行积极尝试.

4.积极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满足农村基本需求的存款、贷款、汇兑、保险等金融服务,扩大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努力使农村地区更多的农户和企业以合理的论文范文获得各种金融服务,增强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并逐步缩小城乡间的金融服务差异,一直是地方政府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努力方向.当前,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有了一些成功做法,如为应对地方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改善农村金融供给的落后状况,很多地方政府都积极鼓励发展村镇银行;由政府出资,农民和农村企业参股,成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各种担保机构的发展;支持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如增加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等;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发展农业信贷保险,发挥保险在农村信贷中的保障作用;鼓励各地探索与先进技术结合的金融创新方式,以此来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并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5.地方政府的融资.通过融资来提高自己推动经济发展,增强抵御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是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一个普遍做法.融资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承借并提供担保的直接债务;地方政府授意投融资公司等中间机构向金融机构的借款;由地方国有企业等筹集,自己承担偿还责任的间接债务.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包括以土地使用权、城区开发经营权置换向开发企业或社会融资;通过公用设施由经营公司负责项目建设、使用和管理;内部债券性质集资,政府财政担保借款等.融资来源主要有国内政策性借款、国外长期借款、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及社会集资等.所依赖的融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所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等各类公司.

6. 成立地方金融办公室.为了促进驻地金融机构改进服务,填补地方金融管理的空白,一些地方政府成立了独立或挂靠于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金融办公室,其职能是制定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地方性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推动地方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配合协调驻地金融监管机构工作等几个主要方面.

三、我国地方政府管理金融存在的风险

在现实中,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政府在管理金融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规范化、法制化不足等问题,这会给其带来一定程度的管理风险.

(一)财政风险的表现

1.缺少直接融资手段,过度依赖于外债,造成融资结构失衡,财政风险加大.从我国目前基础性项目来看,由于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地方政府融资多依赖于间接融资,大众化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极少,融资结构失衡.在资本市场上,不管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凭借的都是政府信誉,财政担当着“投资风险最后负责人”的角色.

2.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体制分散,缺少相应的偿还机制和决策责任机制,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和政府债务危机的隐患.我国《预算法》第二十条明文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这为控制地方政府实行赤字预算的债务融资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城市建设资金的需要,地方政府打起了“擦边球”,在国家政策的“禁区”外,各自寻求融资出路,存在着明显的短期行为.

(二)金融风险的表现

1.地方政府的一些错误干预引起或推高了金融风险.剖析日本、韩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都存在政府错误干预的问题.日本政府原先过分强调金融机构的专业分工,弱化竞争,即使最弱小的与最低效的银行也能生存下来,银行缺乏有效管理和活力.另外,政府对银行实行不透明的行政指导,常常默许和纵容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结果一些非法的内幕交易以及资金运行的真实情况隐瞒起来,加剧了银行内部管理的混乱,掩盖了泡沫经济的真相.政府对银行向企业贷款采取不恰当的鼓励政策,加剧了支付危机的爆发.韩国的金融体制被人称之为“官制金融”体制,政府鼓励大企业肆意扩大投资,不惜债台高筑;并且政府官员往往直接参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活动,金融机构按照官员的“明言”、“暗示”向企业提供贷款,企业再以巨额利益回报官员.我国地方金融机构是双重领导体制,既受银行系统的垂直领导,又受地方政府的领导,政府对于金融机构干预的影响胜过国外.凡是出论文范文融风险的地方,必定存在着地方政府错误干预的问题.

2.地方金融风险的发生总是与腐败、经济犯罪伴随在一起的.对于有些企业的领导来说,他们明知这些以高昂代价换得的贷款,按企业正常经营的利润是根本无法偿还债务本息的,所以他们从借款之日起就从未想过要归还本息.好一些的将这些贷款用于维持企业日常周转,差一些的用于大吃大喝,买汽车、房子,挥霍浪费.“穷庙富方丈”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多数情况下,金融风险严重的地方,必定是腐败与经济犯罪严重的地方.

(三)招商引资风险的表现

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自上而下的GDP至上原则下,地方政府只顾眼前利益,不管什么企业只要来了都奉若上宾,享受优惠政策.结果外国淘汰落后的企业、工艺转移到了中国,发达地区待不下去的污染企业来到了欠发达地区,城市要关停并转的“三小”企业在农村地区落地生根.地方经济指标在短期内提升了,但带来的生态污染问题却长期危害社会.

2.社会问题不断涌现.一些地方对引进的企业承诺了非常优惠的政策,土地论文范文低于市场价.土地收益损失最终转嫁到了被征地农民身上,补偿标准不按国家政策执行,补偿论文范文难以到位.国有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引进企业往往能用比本地竞争者低的成本获得竞争的胜利,带来的直接损失是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政府作为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的维护者、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捍卫者以及社会利益冲突的平衡器的功能失灵,最终引发社会问题,导致被征地农民、企业改制职工等频频论文范文.

3.政府职能严重错位.部分地方号召全民招商,所有部门、单位全部纳入招商引资绩效考核范围,有的地方甚至实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连公检法等部门也概莫能外.结果,部门领导放弃部门职责不顾,整天在外面去拉关系攀老板,以求完成引资任务.政府部门直接参与招商引资,难免不利用公共权力为投资方“排忧解难”,给予对方超越相关法规的种种“优惠待遇”,以致职能严重越位.同时,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集中全部精力去做,又出现职能缺位现象.

4.引资质量差.为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等经济指标,一些地方政府在行为上偏好招商引资数量,忽略招商引资质量,以致违规型招商引资企业和规避型招商引资企业居多.许多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完成公司注册后就将资本金抽回,或者干脆虚假注册,最终只从总公司派来几个人,所需资金全部由地方银行提供贷款.原材料是当地的,土地、厂房是当地政府免费提供的,市场是当地的,一有盈利就被总公司拿走,一旦市场看坏,就溜之大吉.市场竞争能力差,成长性差,企业寿命短,并对当地金融的信贷安全有较大威胁,已成为一些地区的普遍现象.

地方政府金融关键问题:地方政府被允许购商品房抵保障房 111230

四、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对策建议

(一)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地方政策性投资融资机构.进一步清理财政部门下属的各类投融资公司,统一组成专门的政策性投融资机构;将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政策性投融资业务的主要执行机构,使之和财政部门下属的各类投融资机构共同形成一个密切融合、协调联动、密切合作的有机整体;实行论文范文和地方两级政策性投融资机构管理体系,各级政策性投融资机构直接对本级政府负责,业务上受上级政策性投融资机构的指导.

2.强化财政在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政府融资是以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债务的直接担保者和承担者,对政府债务的借、用、还全过程都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政府融资的规模和投资收益与各级财政收支状况也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强化财政在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相应的预决算编报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

3.对地方政府融资实行法律化、规范化的管理.尽快制定一部从属于财政法的地方政府融资法规,对地方政府融资的来源、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特别对投资决策失误责任和偿还责任以法律形式做出明确规定.杜绝行政领导随意拍板决定项目取舍的不科学做法,规范融资主体的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地方政府融资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二)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1.加强与完善地方政府在防范与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只有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金融系统才能实现自己的正常发展和良好秩序.建议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处理工作的领导,逐级建立金融风险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处理金融风险的各项工作.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金融风险危害的认识,那种控制资金流向以满足自身的特定偏好而对金融机构进行任意干预的行为必须坚决遏止.正确处理金融安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地方政府在整个经济环境中的角色和作用,适当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地方经济良性发展的新格局.

2.配合、协调好论文范文驻地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为了搞好金融监管并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要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做好与论文范文驻地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工作,配合金融监管机构做好工作,形成合力,共同确保一方金融安全.

3.推动地方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理所当然是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能.包括地方范围内的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健全等,都应该纳入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

(三)防范和减少招商引资风险的对策建议

1.改革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用全面综合的考核指标来逐渐代替单纯的GDP指标考核.如加大环境指标、劳工保护指标、公共产品提供指标,甚至是居民“幸福感”指标,督促各级地方政府真正关注民生;在官员任期考核上,要尝试制定一个“后续”指标,可以考察政府官员离任之后其对该地区所产生的后续贡献或损害,并且这些评价将伴随政府官员总的职业生涯,成为一个永续指标,让政府官员真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现在普遍的“人走茶凉”的状况.

2.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招商引资的环境建设和治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站式功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实行满意服务.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行政执法检查,对于无故拖延、设置障碍、刁难滋事、吃拿卡要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坚决制止地方保护主义、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3.各级政府要加强招商引资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政府组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建立招商局等办事机构,聘请专家、企业家提出咨询建议,参与论证评审,进行社会监督.地方人大和政协应当将政府招商引资作为重要的监督内容,重点对招商引资的规划指标、优惠政策、项目运作、经费预算、环境建设和综合效益进行监督评议.地方政府对于招商引资卓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适当奖励,但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交流推广.

4.要确立好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招商引资的主体应该是那些能够对招商引资结果承担责任,并且深谙市场法则和客观经济规律的*咨询机构或企业,政府从中只能起引导和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政府要尽快从招商引资的主导地位上淡出,而专注于为招商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文剑,覃成林.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0).

[2]谷立海.试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09,(10).

[3]薛建峰,苏小刚.地方政府行为与地方金融发展关系的分析与探讨[J].西部金融,2009,(3).

[4]尹希果,桑守田.地方政府财政干预、金融发展与区域资本配置效率[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1).

[5]宋晓鑫.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6).

[6]王宇露.论地方政府对银行生态的影响机制及其改进[J].财政金融,2009,(8).

(责任编辑:耿惠斌)

努力探索贫困县区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沽源县位于张家口坝上地区,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县立足农业发展现状,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探索形成了未来几年保护生态环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与举措. 一是生态优先,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致力于为首都"送清风、输净水"的主导思想,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十二五"期间,在巩固"一退双还"、京津风沙源治理、塞北林场、"21世纪首水规划"等生态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京冀水源合作、国家级湿地公园等生态项目,确保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每年完成改造高效节水面积2万亩,压缩水浇地2万亩,全县水浇地面积控制在10万亩以内,确保地下水的安全合理使用;实施全面长期禁牧措施,保护植被,还原生态.二是转型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立足于生态基础与优势,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展设施高效节水蔬菜;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发展旱作燕麦、马铃薯等种植业;在全面禁牧的原则上,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奶牛、肉牛等养殖业.在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条件下,发展休闲、度假、观光等生态旅游业.三是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发展之路.依靠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品牌农业发展.四是政策引导,助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创造性地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及扶贫开发政策,引导性地制定高效节水种植、规模舍饲养殖、家庭旅社发展等方面的地方性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合作组织有序建设,培育发展新型农业金融机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进文化下乡,助力全县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进程.(沽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供稿)

总结:该文是关于地方政府金融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地方政府金融关键问题引用文献:

[1] 最新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选题参考 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标题怎么定
[2] 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地方政府经济学核心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地方政府经济学论文框架怎样写
《关于地方政府管理金融的若干》word下载【免费】
地方政府金融关键问题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