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所面临

主题:农村大病救助政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2

简介:关于对写作救助农村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救助农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救助农村论文范文

农村大病救助政策论文

目录

  1. 一、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 1.农村社会救助及其现状
  3. 2.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4. 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5. 1.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6. 2.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必要性
  7. 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几点建议
  8. 1.建立规范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9. 2.建立协调统一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10. 3.提高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11. 4.转变捐助者和受助者观念,建立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
  12. 农村大病救助政策:【如何救助农村精神病群体】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4)

摘 要:农村社会救助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不适应新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要求.本文重点指出当前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与措施,以建设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问题;政策建议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建立了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计划经济时代,传统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确有利于救助农村的鳏寡孤独、赈贫济贫、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生产力.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与弊端,已不适应我国目前“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目标.因此,要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一、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农村社会救助及其现状

社会救助,也称社会救济,是在社会成员陷人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生活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和社会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助是相对于城镇社会救助而言的,指的是国家和集体对农村中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论文范文因病、灾、缺少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对象,在论文范文、实物和服务等方面实施助人及自助活动,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社会互助和农村扶贫开发.

2.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救助制度缺乏规范性.规范化、科学化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社会保障稳定机制和效率优先机制的作用发挥.但是,我国目前关于测定农村贫困家庭的评价指标和评定方法还不够完善和统一,对于贫困者经济情况调查缺乏一定的客观操作性,对于贫困者的标准和实施救助的标准尚缺乏合理、公正的界定,这让社会上一些人情因素钻了漏洞,存在“应保未保”的现象.另外,救助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临时性和随意性,有些地方政府有钱就施救,没钱时就不施救,他们没有把对贫困者的救助当作一个规范的、系统的工程,而是认为临时的、随意的对受困群众予以关心和安慰就够了,这严重影响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的成效.

(2)救助管理体制缺乏协调性.一是对救助资金管理不妥当.由于救助资金管理不当,造成救助资金的严重浪费和分配不公现象.救助资金的用途应该要做到“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效果.然而,由于救助资金管理不当,又缺乏严格的监督,有些地区在分配救助款项时未按真正、客观的标准将救助款项公平、合理地分发到人,救助资金存在 “管理不力、监督无效”的严重现象.二是基层管理力量薄弱.农村贫困居民素质较低、居住较为分散,对于受助者的核查工作量非常大,基层管理人员较少,人员管理也不到位,有的机构的实际上形同虚设,很难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这给农村社会救助实施带来很大的障碍.三是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难以把握.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既要遵守“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动态管理”的要求,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全部覆盖到救助范围里来,同时又要及时清除那些脱贫致富,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名单.但是由于在聚居较为分散的服务对象中,管理者很难区分和衡量每个家庭的收入状况,这就造成了“纳入救助对象容易、清除救助对象难”局面.

(3)救助政策法规缺乏健全性.目前,国务院仅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行政法规,但尚未出台关于农村社会救助的专门法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度,实施救助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仅仅依照相关部门印发的临时的规定和政策来实行,随意性较大,由此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而且,缺乏规范的救助工作操作的程序.救助工作具体的操作程序包括家计调查程序、村民申请程序、机构审批程序、救助实施程序、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监察程序.而我国目前基本没有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操作程序,这势必给农村社会救助的实施带来实际的困难,影响救助的效果和成绩.

(4)救助缺乏全面性.一是救助的范围狭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范围是全体困难群众,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覆盖农村全体劳动者,而我国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救助范围依然较小,不能覆盖到所有贫困对象.二是救助内容的片面与单一,专项救助尚不充分.

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1.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出发,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应由贫困性社会救助、灾害性社会救助、疾病性社会救助和互助性社会救助四个方面构成.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就是要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救助、住房解困、教育帮困、就业帮困等专项救助为配套,自然灾害救助、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社会帮扶为补充,救助主体多元化、救助工作制度化、救助行为规范化、覆盖范围广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救助体系.

2.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必要性

(1)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与弊端,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必然要求科学、规范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以促进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改革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基本的配套措施.

(2)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农村社会救助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器”,是农村经济运行的“减震器”,是农村社会公正的“调节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论文范文”的目标而进行,为了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必然要求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推进农村社会救助的完善,健全的农村社会救助有利于减少农村经济运行中一些不和谐因素.

(3)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农村社会中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在“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指导下,强调政府对贫困群众单一的救助,而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是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救助等广泛的制度,国家是社会救助的主体,对受困群众进行救助是国家的责任,因此,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头戏,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

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几点建议

1.建立规范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救助还存在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和谐的地方,因此,建立规范的救助制度是当务之急.要建立规范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首先要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社会最后一道安全阀,也是当前农村社会救助的基础和核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就是国家的稳定,因此,规范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以农村低保制度为主线,教育救助、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社会互助以及农村扶贫开发为辅助的,多层次、全方位、规范的、长效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2.建立协调统一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建立协调统一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社会救助的管理工作,是为了切实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特困户的基本生活权益.建立协调统一的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一是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帮助那些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同时要注意不搞重复救助;还要做到“只助困,不助懒”.二是要按照严格、统一的标准核定救助对象和明确救助类别.可依据其户籍,居住以及面对的实际困难等客观标准来核定其身份并予以相应类别的救助.三是要落实救助程序.工作人员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要落实救助的程序,通过层层审批,确保救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提高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针对目前社会救助操作程序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客观事实,我国应该用法律来规定和明确农村社会救助的内容、标准、对象、性质、主体的职责以及实施救助的操作程序,树立农村社会救助的权威性,摈弃一些临时性、随意性的救助,减少一些人为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实施救助中的干扰.提高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制化水平不仅有利于科学、高效的实施农村社会救助,也有利于完善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4.转变捐助者和受助者观念,建立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

传统的社会救助观认为救助是捐助者对于救助者的一种仁慈和施舍.在现代社会,社会救助体现的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每个人在社会都应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只有人民生活有苦难,国家和社会就有责任给予救助.这是第一个要转变的观念.同时,社会救助还应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强调人权平等.而受助者也要转变观念,既不能认为贫穷是一种耻辱而抱有悲观消极的心态,也不能存在“等、靠、要”思想,要在接受救助的过程中努力进步,获得致富的信心、经验与本领.

参考文献:

\[1\]花菊香.社会政策与法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68.

\[2\]李辉婕,吴自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68~11269.

农村大病救助政策:【如何救助农村精神病群体】

\[3\]李学举.国务院关于农村社保体系建设情况报告[R].http://www.sina.com.cn.2009-04-22,中国新闻网 .

作者简介:

谈培蕾,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株洲高新区财政局副局长.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救助农村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救助农村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农村大病救助政策引用文献:

[1] 大病论文怎么写 关于医疗保险和保险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社会救助和农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关于社会救助和农村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2000字
[3] 农村和三农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农村和三农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8000字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所面临》word下载【免费】
农村大病救助政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