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性辩模式

主题:小学生辩论赛视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2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辩论学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辩论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辩论学生论文范文

小学生辩论赛视频论文

目录

  1. 1. 思政课堂教学性辩论模式的特点
  2. 1.1 教学性辩论模式实现了大学教育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 1.2 突出教学实践性
  4. 1.3 教学性辩论的功能体现
  5. 2. 思政课堂教学性辩论存在的不足
  6. 2.1 辩论形式单一
  7. 2.2 使用教材内容观点部分失当
  8. 3. 思政教学性辩论模式的路径转变
  9. 3.1 思政教学性辩论模式的革新
  10. 3.1.1 准备阶段
  11. 3.1.2 实施阶段
  12. 3.2 教学性辩论案例研究
  13. 3.2.1 准备阶段
  14. 3.2.2 辩论阶段
  15. 3.3 辩论模式转变的思考
  16. 3.3.1 课堂辩论存在的问题
  17. 3.3.2 读书会辩论模式的探索
  18. 4. 结语
  19. 小学生辩论赛视频:大辩论:范美忠不顾学生逃跑是不是失职(下)

(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摘 要】教学性辩论作为有效的人材培养方式,在本科教育中得到大量运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对教学性辩论的使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通过对传统课堂辩论模式的革新,同时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读书会加入其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性辩论模式;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党和国家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都决定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课,才能实施全历的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通过辩论,能够表达对知识和真理的理解,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课堂辩论教学更有利于思政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升.但从实践操作来看,当下高校课堂教学辩论模式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失当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性辩论的开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

1. 思政课堂教学性辩论模式的特点

1.1 教学性辩论模式实现了大学教育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教学性课堂辩论模式的核心是辩论法的运用,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其中最为关键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学生通过辩论准备阶段,多方收集资料,与同小组成员合作沟通,可以扩大并深化对思政专业历史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不再充当学习的主导者,转而成为学习的指导者.

1.2 突出教学实践性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第一,在指导思想方面,理想教育与现实之间差异的调和存在问题.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作用泛化,多种思潮相互影响,思政培养目标的要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反差日益明显,同时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在强调个人利益以适应社会现实的时候走向忽视崇拜性的极端化.第二,社会逐渐开放局势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传统理想化的道德灌输已难以适应现代大学生心理.第三,思政从业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的发展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生与信息交流模式[1].开展教学性辩论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几点问题,即以社会生活实践问题为核心,突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解决大学教育、个人生活与社会实际之间的理念冲突.

1.3 教学性辩论的功能体现

第一,极大提升了师生双方的主动性.传统课堂教学以“讲-听”为主要模式,从实践来看,学生接受程度较低,同时又不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通过教学性辩论的开展,能够极大地激起大学生的兴趣,提升口头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增强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教学模式改革带来的冲击.

第二,全面提升思政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辩论所需要的是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全面掌握,通过辩论不仅训练批判性倾听能力,快速理解他人话语的信义,还能培养学生写作的熟练程度,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更为成熟的判断,同时培养学生的勇气和信心[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小学生辩论赛视频:大辩论:范美忠不顾学生逃跑是不是失职(下)

2. 思政课堂教学性辩论存在的不足

2.1 辩论形式单一

传统课堂辩论即辩论式学生,基本程序为:设立辩题——个体思考——分组讨论——课堂辩论——分析评价,其基本原则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长期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即组织上的难题.随着大学扩招,各班人数大大增加,以50人班级为例,划分小组存在一定困难.辩论对立双方或者人数过多,或者分为几个小组,难以兼顾每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同时,大课堂对程序组织要求高,容易出现混乱局面[3].

2.2 使用教材内容观点部分失当

当下地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多开设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国通史》两门课程.就使用的教材来看,无论是教育部推荐使用教材《中国近代史纲要》,还是其他大学或教育机构出版的中国通史类教材,在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存在历史事实不清、观点错误的问题.以高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修订版)为例,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描述与评价,均有较大争议.例如,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称“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历史意义”,“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4]等存在较大争议的观点.近年来史学界对太平天国的研究,已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历史原貌,对其是否是资产阶级革命尚有争议,而这场运动中所包含的腐朽、堕落因素亦成为学界共识,太平天国“应是一场流产的革命,失败的起义,一个不应该长期延续却可悲地一直延续到覆亡的邪教集团”[5].

3. 思政教学性辩论模式的路径转变

3.1 思政教学性辩论模式的革新

3.1.1 准备阶段

包括辩题选定、组织辩论小组、制定规则等环节.过去通常由教师指导进行,全程监督.2013-2014学年本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课题的支持下,对此进行改革,改由专任教师进行初步指导后,由学生自行组织辩论小组,推举主持人,制定规则.

3.1.2 实施阶段

教学性辩论模式参照一般辩论赛制,分为正反两方,各设辨手4名.课堂上的辩论环节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由学生推举的主持人主持开场,随后由正反两方立论成员立论(共10分钟),接下来是双方公辩(15分钟),自由辩论(10分钟),正反双方总结陈词(8分钟),听众参与提问(10分钟),学生评委团评判(3人组成),最后是教师点评.在开展过程中,为使更多同学参与其中,克服传统辩论教学参与不足的局限,将听众参与提问的时间适当延长,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最后评判除学生评委团打分外,由非辩论团体的其他全体同学共同举手论文范文选出胜方与最佳辩论团体与最佳辩手.

课堂辩论的实施阶段,还应注意以下环节的操作.第一,开场词要简明精彩,能激起辩论的热情;点评或建议要中肯有力,发挥心理导向作用[6].第二,为营造轻松氛围,没有对着装有统一的要求.第三,为促进参与,将辩论团体的位置设在教室论文范文,其他同学围绕四周,缩小空间距离,增强参与感.

3.2 教学性辩论案例研究

在教学性辩论模式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历史是否可信”为题,进一步说明辩论模式革新的成果.本次辩论以《中国通史》课程为依托,8名学生组成正反两方开展辩论.

3.2.1 准备阶段

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对辩题展开研究,主要以历史学认知的观点,跳出宏大叙事的窠臼,从新的视角对历史进行重新解读.正如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所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代治史者都力求客观与公正,然而任何历史研究都不可能是纯历史的,历史书写者在观察、思考、整理与书写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了历史,所以“纯粹客观”是一个吊诡,历史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或精神,以此作为学生思考思政课程历史内容的核心思想.

3.2.2 辩论阶段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思维中的诸多亮点得以呈现,下面仅以反方的辩词为例加以说明.

反方:“司马迁写《史记》,把自己一个人的好恶当作是非标准,因为受到宫刑,为泄私愤,有贬低当代的嫌疑.因为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司马迁在写越王勾践时,‘卧薪尝胆’夸大历史的事实.所以,比较公允的史书《史记》,也有人为夸大历史的事实的嫌疑.”

“谎言无处不在,从哥伦布时代到美国近代史,在对历史的粉饰中,历史教科书中充斥着无耻的谎言.谎言使那些流行的神话得以永固.”

值得注意的是,同学收集整理资料时,内容较丰富,古今中外均有所涉及.同时,辩论时增加听众与选手互动的时间.实验表明,学生对互动环节的兴趣最大,三次辩论实验互动环节的时间都超过了15分钟.教师点评阶段主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思考方式与辩论方式进行指正,并引导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的表现进行点评.

3.3 辩论模式转变的思考

3.3.1 课堂辩论存在的问题

经过三次教学实验研究,发现课堂教学性辩论存在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跑题现象.同学在辩论过程中不自觉会偏离原有辩论主题.例如以“袁崇焕是忠臣还是奸臣”的辩论过程中,部分同学在辩论过程中将辩论主题转向了历史与人物的相互创造关系上,导致总结难以进行.

第二,辩论技巧有待提高.本次课题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参与主体,参与人数较多,发现大部分同学由于缺乏相应训练,辩论过程中很难抓住对方的弱点与错误进行辩论,出现自说自话的现象.

对策:针对第一个问题,指导教师事后对学生的准备工作时必须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对辩题进行仔细分析;如在辩论过程中出现跑题现象,指导教师必须马上予以指正.

针对第二个问题,可通过开办相关知识讲座,指导学生训练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3.2 读书会辩论模式的探索

读书会在教育领域主要应用于研究生的培养.本课题组经过实践研究,认为在课堂教学性辩论的基础上,可将其应用于本科生的培养,其主旨是打破高中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开拓学生的视界,培养思辨精神.

经过教学实验,发现学生收集、整理资料,阅读材料时缺乏学术意识,创新能力薄弱,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读书会加自由辩论的新型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心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选择适应的书籍进行指导阅读.读书会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学生接受度,即学生对老师指定的书籍是否能够通过自行阅读加以理解.在过往的课余读书会期间,发现大一、大二学生对学术性较强的书籍无法理解,阅读效果很差.此次实践便指定较为通俗的个人传记作为《中国通史》课程的补充,学生普遍反映效果较好.

第二,辩论互动环节的关注点.与课堂上教学性辩论不同,读书会讨论时如何调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成为一个大问题.本次实验采用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方法,即事前指定每位参与学生提出两个问题,由其余同学轮流表达意见,并向提问者反问一个问题.另外,指导教师提供饮料和零食,尽力营造轻松氛围,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4. 结语

辩论作为教育的有效方式由来已久,20世纪以来,教学性辩论的价值和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从实践操作来看,教学性辩论的活动也不仅仅限于教室和辩论课上,也可通过其他形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锻炼机会.辩论是知识的综合体,强调教学质量,同时鼓励成员积极参与,能够培养成员的果断和分析性反映能力以及批判性倾听能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性辩论模式,无论是传统课堂辩论还是读书会形式的参与式讨论加自由辩论,在对其中部分形式与内容进行改变后,都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方法与水平的提升,并为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董蕾.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思考[D].吉林大学,2006:21-26.

[2]欧阳儒阳.论大学生课堂辩论的教育功能及实践操作[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申晓虎,贺雷.思政教育历史内容教学性辩论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3(24).

[4]中国近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史式.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为金国起义150周年而作[J].开放时代,2001(1).

[6]穆湘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辩论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

[责任编辑:汤静]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辩论学生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小学生辩论赛视频引用文献:

[1] 初中化学学生小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初中化学学生小论文标题怎么定
[2] 优秀初中生物学生论文选题 初中生物学生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3] 优秀初中数学学生小论文题目 初中数学学生小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性辩模式》word下载【免费】
小学生辩论赛视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