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北京外语广播的跨文化传播模式

主题:受众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5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传播受众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传播受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传播受众论文范文

受众论文

目录

  1. 一、行为模式传播:最大发挥传播者的作用
  2. 1.从当事人的视角出发进而阐释传播的意义 
  3. 2.通过传播者表达方式的对比传达传播的意义 
  4. 3.通过传播者文化的碰撞彰显传播的意义 
  5. 二、认知模式传播: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提升跨文化传播效果
  6. 1.减少传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7. 2.提升传播者个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8. 三、理解模式传播:加强传受双方的互动,减少跨文化传播的误解
  9. 受众:广告传播受众与消费者

摘 要:北京外语广播作为全国地方广播媒体中第一家开播的专业外语调频,向本地国内受众传播世界资讯,向本地外籍受众及海外受众传播北京信息,成为北京沟通世界的桥梁.本文以北京外语广播作为研究对象,以跨文化传播中的“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理解模式”三大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北京外语广播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传播模式 北京外语广播

在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和研究过程中,跨文化传播的行为模式(BMIC)、认知模式(CMIC)以及理解模式(IMIC)是该领域的主要传播模式,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作为全国首家都市外语广播,北京外语广播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勇于创新,使以上三种基本传播模式更好地融入到了各个层面的节目中.

一、行为模式传播:最大发挥传播者的作用

行为模式(BMIC)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诞生最早的传播模式,由爱德华·霍尔创立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一时间节点也是跨文化传播理论刚刚起步阶段.其研究可以分为文化主位(EMIC)研究、文化客位(ETIC)研究、文化冲突中的传播行为研究三大领域.

1.从当事人的视角出发进而阐释传播的意义 

文化主位研究是从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参与者即活动发生者的视角出发,从而对传播模式进行文化阐释,进而能够让受众理解这个活动或者事件对于动作发生者本身的意义.在北京外语广播的节目中,主持人常常会邀请节目嘉宾参与到节目的过程中,并让嘉宾自己对于自身的某些经历进行阐述,或者主持人在询问嘉宾的过程中,就能够让他们解释出他们某些行为的目的、意义以及初衷.

《听世界》作为北京外语广播主打资讯节目之一,节目在内容上主要以传播北京与国际间最新发生的热点资讯为主.在节目的制作中,不论是记者在现场采访当事人,还是主持人将当事人请到直播间参与节目的录制,都是让当事人站在自身文化的角度向受众传递信息.

受众:广告传播受众与消费者

2.通过传播者表达方式的对比传达传播的意义 

不同于文化主位的研究领域,文化客位研究则更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文化,传播者以旁观者的视角对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异文化与自身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两种文化传播形式以及文化本身的异同,让受众对与自身文化不同的异文化有更具体的认知.

再以《听世界》为例,该节目的主持人每期都会由一位外籍主持和一位中国主持人担任,另外有些节目也会聘请国内外嘉宾参与到节目之中.在对节目叙述的同一话题的看法和评价中,由于他们自身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对于事件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从而能够比较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的差异.

通过中西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二者在表述和解读同一话题时的差别.例如中方主持人或者嘉宾更多习惯用铺垫性的语言进行表达,而外国主持人及嘉宾更倾向于用直接的表达方式.我国作为高语境国家,程式化的语言特点突出;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国家,他们在表达过程中则更倾向于运用信息量大的语言.通过对比,受众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者传播方式和传播习惯的差异.

3.通过传播者文化的碰撞彰显传播的意义 

该领域更侧重于探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来源,即传播者以及受众自身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如何规避文化冲突,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是这一领域的侧重点.从而跨文化传播训练应运而生.

《感受北京》是一档反映外籍人士感受北京风土人情、帮助其适应北京生活的节目.节目以英文广播人物专题的形式为主,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外籍受众传播北京的地方性信息.这一档节目实现了以提供信息为主的跨文化训练方法.节目中经常会讲述那些成功在北京生活的外籍人士的故事,用树立榜样的形式,让刚刚来到北京的外籍受众在心理上拉近与北京的距离,从而为他们更好地融入北京的生活,提供了信息上的借鉴和支持.

二、认知模式传播: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提升跨文化传播效果

随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不再局限于只依靠具体的跨文化行为进行研究,因此创立了跨文化传播的认知模式(CMIC).

1.减少传播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理论是由古迪昆斯特(W.Gudykunst)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该理论阐述了焦虑程度以及心理不确定因素会导致人们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他认为是否自信是直接影响焦虑程度、群体的相互适应性和传播有效性的根源.

由于文化的差异,外籍听众在收听节目时难免对中方主持人所表述的信息产生误判,这样一来,他们对于信息就会存在一定的怀疑和误解.上文提到的在外语广播播出中设立中外主持人,由于外籍嘉宾及主持人在文化背景上与外国受众相同,因此外籍受众就能够从心理上找到安慰,从而有助于信息的理解.

在王牌英语教学节目《英语PK台》中,每期节目都是由一名中国主持搭配一名外教进行节目的互动,其主要针对国内热爱英语、渴望学习如何准确运用英语的受众.外教有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而又以母语为英语的身份在受众间确立了威信,这样就能够打消受众对于节目内容的质疑,让受众在跨文化传播行为的英语实践中更加自信.

随着对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认为影响跨文化传播行为的原因也取决于文化差异中的个人因素.受众作为跨文化传播行为的参与者,个体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于同一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收难免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设置受众互动平台,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受众通过微博、微信、手机等互动平台将自己的疑问进行互动,从而得到主持论文范文嘉宾的回馈.这样一来便可以解决个性化问题.在北京外语广播的独立网站中设立了网络受众的留言区,受众可以根据当前直播的节目内容与主持人进行网页的互动.在表达个人观点的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主持人判断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选择在节目直播过程中解答或是在网站的互动主页上回答受众的问题.《英语PK台》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会选择一些受众在微博、微信或者独立站点互动区为主持人留下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并且单独设立了下载页面,把节目中的问题以及回答制作成文本形式方便受众的下载,让受众更加直观深刻地面对问题.

2.提升传播者个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某些学者认为,个体态度与认识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证实一个主体是否自我转变了心理以及认知的过程.因此,参与外部环境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训练)从而增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也可以提升个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老布在北京》完全以外国人的视角去审视发生在北京的事情,以外国人的角度去体悟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更好地向外籍受众传递北京的文化.以2013年年初的一期节目为例,主人公是来自于德国的柏先生.他日常的喜好就是打快板,并且周末经常参加北京的相声快板俱乐部活动,还自编自演了英语快板节目.他的典型故事播出之后,有更多的外籍人士加入到了俱乐部的行列中.在收听节目的基础上,鼓励外籍受众参与到跨文化传播活动(训练)之中,可以逐步拉近外籍人士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距离,转而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同并且了解中国的文化,为培养和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打下基础.

外语广播还设置了许多让本地受众了解其他国家文化与资讯的节目.除了《听世界》以国际的视角,以中英文双语主持的形式报道每一天在全球发生的热点以外,《私房拷贝》则是以欧美电影为依托,通过欣赏和讲解英文电影原声,为英语学习者搭建锻炼听力的平台,同时进一步让受众了解到欧美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澳大利亚广播英语讲座》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制作而成,节目呈现原汁原味的澳洲英语,课程情节设置非常逼真,为受众学习澳大利亚英语、了解澳大利亚文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外语广播还利用网络传播以及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手段,弥补了广播自身只能够用耳朵接收信息的缺陷.网友通过北京外语广播的独立网站Am774,除了可以同步在线收听直播节目外,也可以实现不同日期或者时间段的节目回听.另外论文范文网站以及微信订阅的相关界面,在信息的补充上也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受众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获取每天更新的节目信息内容,在界面中除了概括当日节目的大体内容之外,也可以利用界面中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更生动地对信息本身加以了解.

外语广播的这几档节目为受众提供了跨文化传播训练的途径,让受众在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为今后的跨文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理解模式传播:加强传受双方的互动,减少跨文化传播的误解

三种模式中理解模式是发展较为缓慢的.理解模式的奠基以建构主义和意义的协调处理理论为依据.这两个理论原则都在强调活动参与者双方需要通过合作与协商使交流者双方彼此能够理解.

这种模式强调以合作与协商的态度进行交流,因此,理解模式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构建需要具备:1.能够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件本身,采用客观的态度理解事件;2.心理上强调传播者以及受众能够正确对待文化冲突所造成的问题,消除自身对于异文化的刻板印象;3.在行动上以积极配合的态度实现跨文化传播行为.

北京外语广播的人员构成以年轻的员工为主,而且大部分都曾拥有过海外学习的经历,因此他们在节目的采编以及制作上都能够以跨文化的国际视角进行节目的制作,从而使节目内容能与外籍受众的文化背景相适应.此外,每个节目中外主持人之间的配合也相对默契,若遇到在某一话题上的观点冲突,他们也能在第一时间依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差异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避免因双方观点上的冲突使节目本身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传播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张婷.网络传播:中波频率破局之路——以北京电台外语广播为例[J].中国广播,2013(6).

[4]郑琳.从高语境和低语境理论看中西文化差异[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2).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总结:关于免费传播受众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传播受众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受众引用文献:

[1] 目标受众和营销漏斗模型论文范例 关于目标受众和营销漏斗模型相关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2] 受众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消费习惯和互联网电商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2万字
[3] 受众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微信公众号和读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3000字
《北京外语广播的跨文化传播模式》word下载【免费】
受众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