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法院信息化:让法律的天平更公正

主题:法院案件查询系统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2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法院案件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法院案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法院案件论文范文

法院案件查询系统论文

目录

  1. 法院案件查询系统:最高法:建立全国法院统一的案件信息查询系统 东方新闻 161106

资料显示,近年来各级法院系统审理的案件数量在不断增加.以北京地区为例,受理案件平均以每年15%~20%的速度上升,2009年北京市全市法院审理案件共43万件,而北京市论文范文法院一线审判人员只有3800人,审判压力可想而知.另有一组数据表明,近10年间,北京市全市法院在法官人数仅增加14%的情况下,人均结案量却增加52%,平均审限下降50%.

为什么变化会如此明显?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信息化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完全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既提升了法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公正执法的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司法审判信息的社会公众服务能力.

立案: 便捷当事人

北京市市民王先生最近很烦恼,他的公司刚申请了一项电子产品的专利,正准备将产品推向市场时却发现,中关村竟然已经出现了该产品的高仿品,而且那个公司的产品包装、说明书与他的产品如出一辙.按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王先生的产品“被山寨”了,王先生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过打官司之前,王先生颇为踌躇,担心打官司太消耗精力.直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店法院)后,王先生这才安心下来.原因很简单,法院不是他想象中的“衙门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以“公仆”的姿态出现在面前.他一进入海淀法院的立案大厅,就有工作人员引导他进入立案流程,同时介绍大厅内相关设备的使用和各个窗口的功能,包括触摸屏查询、LED信息查看和排队叫号系统的使用等.

海淀法院的副院长石金平做了一辈子的法院工作,熟知法院的业务情况,他说: “其实像王先生这样的当事人有很多,他们并不知道,在海淀法院内部系统中,运行着70多个信息系统,这些系统既服务于当事人,同时也服务于我们法院的工作人员.”

法院的业务究竟有多复杂,信息系统又是如何支撑这些业务的?以王先生的案件为例,当他准备好诉讼材料提交之后,立案法官会判断案件能否立案.按照法律规定,只要有诉讼提交,就必须立案,这保障了法律的严肃性以及公众的权益.可有时候跨区立案、或者是不同区域重复立案会造成法院审判资源的浪费,所以,此类案件可能就不会被立案.如果王先生提交的诉讼材料通过立案审查,法院将出具收费单,王先生去银行缴纳论文范文之后,再去法院出示银行的缴费收据.法院收到缴费单之后,案件进入分案阶段.至此,立案阶段结束,王先生可等待法院的下一步通知.

别看立案阶段的业务如此简单,可中间少不了信息系统的支撑.面对当事人的有排号系统、电子屏幕显示系统、触摸屏显示系统、诉讼指南系统等, 而面向法官的有法院和检察院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法院与检察院之间的业务协作, 还有诉讼论文范文计算系统,主要根据不同的案件计算不同的论文范文.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当事人必须和法院“面对面”*立案之外,也有不少法院在积极探索网上立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就从2009年开始,建设互联网上的立案通道.西城区法院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孙冰认为: “法院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要让当事人在网络上清楚了解诉讼的流程和诉讼必备的材料,尽量在网上做好信息公开透明,最大程度上方便当事人.”

在立案阶段,如何保障信息的公开透明,一直受到社会和司法界的关注.目前,一些法院就开始采用信息系统来保障立案阶段的信息公开透明.比如海淀法院在立案庭、信访窗口内均装有两个摄像头,分别拍摄当事论文范文立案法官,画面实时显示在面向双方的两块液晶屏上,双方都看得一清二楚.这些信息也会实时存入法院内部系统当中,可供当时和日后查看.

开庭:

数字法庭透明化

王先生的案件被接受之后,他在规定时间、地点出庭,经过原告、被告相互陈述辩论后,就进入了法庭审判阶段.这时候,王先生关注案件审判过程,关心最后的审判结果.

据了解,这一阶段的业务特点是,当案件进入审判阶段之后,业务庭内勤领卷,庭长确定由哪几位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这些人员组成合议庭后,要阅卷、研究案情,并研究是否公开开庭,开庭前是否庭前调解?这是由于大量案件很简单,也很重复,开庭会占用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耗费法律资源.如果确定开庭,还要预定法庭,确定开庭时间,进行庭前准备等.经过这些流程之后,法院会发公告,开庭审理.

把信息化融入到法院业务流程当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数字法庭系统.严格说,数字法庭并不是一套系统,而是多套系统的总称,它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音视频技术和智能控制手段,将庭审活动的视频、音频、文字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为法官的庭审活动提供最佳的信息支持,能够让各方当事论文范文旁听群众“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北京市东城法院分管信息化的副院长高虹认为,数字法庭将最大权益地保护法官和当事人的权益.“有一次当事人反映,在审判过程中有法官对其进行人身伤害.法院高度重视,立即调取当天的视频查看后,并没有发现此类事件.在确凿证据面前,当事人不得不改口.”高虹说,“原来东城法院只有2个摄像头,现在有3个摄像头,从不同方位拍摄法庭全景、法官特写和诉讼参与人及旁听席.法院应用上庭审刻录系统会立即将现场录像变成电子文档,长期地保存下来.”

数字法庭的作用就是将审判业务过程中的一切数字化,除了做到有据可查之外,还能提高法院审判的效率,保障法庭审判的公正、公开和透明.

海淀法院自主开发了劳动争议案件论文范文计算系统,该系统通过电子日历、自定义数据等功能,能够迅速、准确计算出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的基本生活费、加班费、保险等主要论文范文,法官在软件页面中输入劳动者工作起止时间,轻轻点击,即可计算出应给付该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费、养老保险费等.

法院内部各类辅助法官审判系统比比皆是,如决策辅助分析系统、法律法规智能检索系统、刑事案件实体比对系统、数字审委会和文书校对等.

石金平就对文书校对系统深有感触,他说: “以往审判结果出来之后,文书要交给文印室.海淀法院最多的时候有6名文印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将文书输入到电脑中、排版校对,打印盖章,才能对外发布.现在的文书都是法官自己输入,借助校对软件,往往一次就能将文书生成.海淀法院又开发了网上签章系统,每一个文书会自动生成文件序列号,签章又清晰又有了法律依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保障审判过程中的公开、透明,当前不少法院在做开庭的网络直播.石金平说: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网络直播,将庭审面向公众.刚开始的时候,网络直播给法官带来很大的压力,主要是大家不熟悉,不适应这个过程.后来,直播多了,法官们也适应了.现在网络直播的案件一般是影响较大,又不涉及隐私,在法律公开范围内的案件.”

在采访中,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监控大厅内,记者就同步观看到开庭的现场情况.当事人出具了哪些证据,他的诉求是什么等,这些视频一清二楚地显示在巨大的显示屏幕上.据了解,通过数字化法庭和内部网络,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可随时查看22个法院和57个派出法庭的开庭实时影像资料.这种监控方式将案件的审理进一步公开和透明化.并且,在各区法院的高层领导中,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辖区内的影像.

结案: 档案数字化

一般诉讼案件,到了基层法院基本就会结案,就像王先生的这宗案件,由于他出具的证据确凿,对方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头.案件顺利结束,对方败诉,依法赔偿给王先生的公司一定数量的赔偿金.

在基层案件审判中,如果当事人不服初审宣判,继续诉讼的话,案件将流转到中级法院、高级法院,甚至申诉到最高人民法院.在案件流转的过程中,下级法院无权查看上级的审判信息,而当案件最终落定之后,案件又将归属基层法院归档.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像王先生这样的案件一样,顺利执行.有些官司打了很久,最终审判下来了,总有一方有各种理由无法执行下去.不过,法院审判流程中还有一个执行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案件涉及执行线索系统、委托鉴定系统、委托拍卖系统等.有些法院还开发了三角债管理系统,将涉及案件的几方当事人的债券关系理顺,有利于案件的执行.

如果执行结束,一个案件就算是正式结束,可以归档了.近年来,由于案件数量多,需要归档的纸质文件迅速增加.记者在海淀法院看到,堆积成一米高、两米宽的牛皮纸文档仅仅是几个法庭一个月的档案.这些档案的数量实在惊人.海淀法院一年审理的案件高达6万件,是北京地区审理案件最多的法院.

归档业务的流程是,书记员整理卷宗后,档案室要审查卷宗是否合格.这些卷宗经过扫描,被制作成电子卷宗,上架与纸质卷宗并放,可供当事论文范文法院内借阅,也可由上级法院调阅.

在东城法院的档案室内,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这些年的档案.东城区已经将1996年之后的案件全部扫描成电子文档,并将近两年的庭审刻录系统一并归档.当当事人办过查阅手续之后,通过档案查询预约系统和档案查阅系统,凭借临时发放的论文范文,即可在客户端查看档案、调阅视频.

东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高虹

全流程服务

法院案件查询系统:最高法:建立全国法院统一的案件信息查询系统 东方新闻 161106

无论法院有多少业务流程,有多少系统,归根结底都是为当事人服务的.现在,北京全市法院大力推广12368审判资讯服务系统,东城区法院作为试点已经开展了将近一年时间.不管当事人是通过“面对面”立案还是通过网站立案,案件一旦进入诉讼的立案阶段,系统即可提示当事人“可以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三日后拨打12368电话对本案的进展情况进行查询”,并获取查询论文范文.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拨12368电话,查询未来三天法院的开庭公告信息.

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石金平

立案后,当事人凭借此论文范文即可随时拨打电话查询案件进程,了解案件在立案、分案、开庭、延长审理期限、上诉等各个阶段的具体信息,获取承办庭室、承办人的姓名及论文范文.与此同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法院还将主动向当事人发送手机短信,提示确认或变更承办法官以及开庭、延长审理期限、移送管辖等重要事项.

“12368”其实只是法院信息系统对公众全流程服务的缩影.

在法院的内部业务中,信息化也是全流程服务于法院的审判业务.因为案件一旦被受理,从案件立案、审理、结案、生效、归档、执行、申诉复查到信访等环节,每一个环节中都有诸多信息系统作为支撑.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北京法院系统内以《审判业务智能管理系统》和《法院工作管理平台》两大信息系统为支撑,提供各类信息应用2270项,信息化为公众和法院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撑和保障作用.

从北京全市法院的信息化发展历程看,整个建设不过15年,最早是由海淀法院在1996年开始建设的零散系统.从此之后,北京地区法院的信息化如火如荼,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开发了法院信息管理系统.由于统一了核心的业务应用软件,北京市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效果显著,位于全国前列.

海淀法院副院长石金平认为,信息化工作对法院的业务很重要.法院的审判业务需要对信息做出判断,例如判断取证信息的真伪、深层次分析证据等,都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而法院的业务也要符合法律的范围,就是要求审判人员需要拥有专业素质,采用信息化手段则可以帮助司法人员从不成熟变为成熟.

石金平总结说: “信息化要辅助法院业务,作用于社会: 信息化要融入全流程的审判业务中,参与到具体的程序中,它要服务好当事人,让当事人更多地参与到审判业务中,这就是信息化所能发挥的作用.”

采访手记

“受尊重”的内涵

法院信息系统庞大复杂,大致分为服务公众类、业务管理类和法院管理类,仅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一建设的系统就多达200多项,如果加上各区法院自己建设的系统,那就更多了.本报记者历尽三个月时间,采访了北京东城、西城和海淀等区县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也不过是以管窥豹,略知一二.

如此庞大和细致的系统有什么用?对内提高效率,缓解审判压力,推动审判方式改革, 对外提高司法公正、审判透明,让公众更多参与到审判当中.从内外两方面来说,信息化的推动力在于让当事人打一个“受尊重”的官司.

近年来,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立案数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司法就成为缓解社会矛盾的必要出口.如果司法不公正、不透明,效率缓慢,司法部门就失去了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后果是非常可怕和严重的.从这一点来说,信息化的作用是服务大局,促进和谐社会,而非仅仅是为业务部门服务.

抛开技术层面,做信息化的管理层也正是有了这种理念,才能有推动信息化的动力,才不至于将信息化技术化、概念化和表面化,才能从实质上抓好信息化: 既符合业务需求,相互融合,又符合国家战略方针和发展方向.有了这些理念,信息化工作者也可以说是在从事着一个“受尊重”的职业,而不是给人只会谈技术的感觉.(文/吴玉征)

总结:本文关于法院案件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法院案件查询系统引用文献:

[1] 天津学校论文查重怎么查询系统
[2] 大学查重怎么查询系统
[3] 学校的网查重怎么查询系统
《法院信息化:让法律的天平更公正》word下载【免费】
法院案件查询系统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