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走出去应注意的问题

主题:跨文化传播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7

简介:本文是跨文化和跨文化传播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和跨文化传播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跨文化和跨文化传播论文范文

跨文化传播论文

目录

  1. (一)文化无意识性——文化在潜意识中控制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2. (二)文化的民族主义倾向性,容易造成对其他文化的贬低和排斥
  3. (三)不同文化之间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和偏见
  4. (四)不同文化存在不同的禁忌和敏感词汇
  5. (五)文化传播的不平衡性,造成我国文化在传播中处于劣势
  6. (二)避免民族主义倾向
  7. (三)避免文化间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8. (四)避免目标受众的文化禁忌、敏感词汇和敏感画面
  9. (五)积极发声,逐步打破国际传播中的不平衡

摘 要: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在传播中国思想和文化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相对于科技类期刊,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更多的跨文化传播问题.本文从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总结和分析了影响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走出去应重视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为业界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视角 人文社科期刊 走出去 措施

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在传播中国思想和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尤其是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外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想了解中国的人越来越多.这给我国人文社科期刊的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影响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走出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渠道问题、期刊内容问题、期刊结构问题、人才问题、语言问题等.本文不全面展开论述,仅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探讨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走出去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重点针对人文社科外文期刊进行探讨.

由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差异,相对于科技类期刊,我国人文社科期刊面临更多跨文化传播问题.当前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在国际上话语权不强,不能很好地被目标文化受众理解和接受,影响了我国期刊的走出去步伐.

文化是社会中人们共同具有的思想、传统、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的综合.虽然文化随着时间会改变和演化,但文化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映.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跨文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一门学科,其英文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我国也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或者“跨文化交流学”.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影响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走出去的文化因素

(一)文化无意识性——文化在潜意识中控制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跨文化传播的开创者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和《跨越文化》(Beyond Culture)中提到,文化具有无意识性,即文化在潜意识中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处于某种文化中的人意识不到文化对其思想和行为的控制和影响,就如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却无法感知到它的存在一样.只有人们跳出所处的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才能意识和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实质和与其他文化的差异.

正因为文化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等方方面面,且这种影响无处不在,成为人们判断一切事物的规范和行动指南.我们可以通过文化厘清一个民族的信念和价值观和以这个民族为基础建设起来的国家的治国原则和政治倾向.因为文化影响着政治的發展,政治是文化的反映.如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文化以信仰基督教为主,受古希腊、罗马思想文化影响比较大,崇尚个人的自由和.而我国主流文化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讲究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家族和集体意识比较强.

处于某种文化中的人们按照某种可以预料和可理解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一种良性的思想和行为互动链.当人们处于一种不同的文化中时,这种互动链很容易会打破,人们无法获得预期的反应和互动,就会陷入困惑和焦虑,甚至是愤怒的情绪中,我们称为文化冲击.

举例来说,在我国文化中,我们有尊老的传统,在公交车或地铁中,我们认为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很自然的事,而在西方国家男士讲究绅士风度,往往是男士要给女士让座.在西方国家,当中国女士给男性老人让座的时候,西方人会觉得不可理解.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之间的差异越大,文化冲击越明显.

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大多数文章都是由国内的作者撰写,编辑也主要是中国人,他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在潜意识中受中国文化的深深影响.而国外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在潜意识中受其文化左右和影响,所以就造成了作者、编辑和国外受众对期刊同一内容观念和意见上的差别.我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比较大,故我国期刊在这些国家的对外传播相对比较难.而中国文化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由于历史原因,人员交往和交流比较多,差异相对较小,相互之间也比较容易理解,故我国期刊在这些国家的传播相对比较容易.

(二)文化的民族主义倾向性,容易造成对其他文化的贬低和排斥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r)在《民俗学》(Folkways)中论述道:人们以其个人所属群体为出发点来看待事物,对其他所有群体则按照自己文化的标准把它们分为不同等级,处于某种文化中的人们具有民族主义倾向(Ethnocentri).即具有某种文化背景的人或团体对其他文化持有偏见或敌视的态度,用这种方法看问题常常使人产生民族优越感,认为其他民族的文化是低劣的.这种现象在各国和各文化中普遍存在.

文化的民族主义倾向,容易造成对其他文化的排斥和贬低,比较极端的例子如世界历史上的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美国白人对黑人的奴隶以及对穆斯林和华人等少数民族的歧视.虽然当今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各民族文化理解和融合不断加深,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文化冲突仍然存在,文化的民族主义倾向也依然存在.

由于我国文化、历史、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差异较大,我国文化长期受到西方个别国家的贬低和排斥.同时在我们的期刊中,也难免会出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其他文化的不认同言论,故我国人文社科外文期刊在国际传播中应注意避免这种现象.

(三)不同文化之间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和偏见

在长期的跨文化接触和交往中,一种文化很容易对另一种文化形成刻板印象或偏见.例如很长一段时间,在西方文化中,甚至现在国外某些地区的人,认为中国文化陈旧、落后、迂腐、神秘,对中国人的印象是男人梳着奇怪的大辫子,女人裹着一双小脚.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西方人对中国的接触和了解比较少;另一方面是影视作品的误导.

1922年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書中将“刻板印象”作为术语引入传播领域.他写到,刻板印象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模式,人们把对同类事物的认识纳入一种一成不变的认知模式之中,而人们往往在观察某个事物之前就用头脑中对这一类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解释眼前的某个事物.

这种刻板印象,往往以自己的文化标准评判其他文化,以偏概全,或者已经不合时宜.刻板印象进一步左右人们的感知,导致偏见的产生.所谓偏见就是在没有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的基础上对其他文化作出的不理性的判断,进而形成对其他文化的否定态度.刻板印象和偏见会引起处于此文化中人们的反感和不适.

(四)不同文化存在不同的禁忌和敏感词汇

禁忌就是“犯忌讳的话和行为”.禁忌文化又称“忌讳文化”.自国家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禁忌就成了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规范,体现了不同文化群体的特点.禁忌文化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也是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最应注重的方面,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果不加以了解和尊重,就会刺激甚至伤害其他民族的感情,影响文化传播者与接受者间的友好关系.

如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由于宗教的原因,人们认为“13”和“星期五”是禁忌.黑猫被普遍认为是不吉利的,经常与邪恶的女巫联系在一起.人们注重保护隐私,如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在美国不能嘲笑残疾人、少数民族、女性、儿童、同性恋等弱势群体.在英国文化中,大象、孔雀、猫头鹰等图案是禁忌.法国人认为孔雀、乌龟不吉利.在中东等国家,谈论宗教冲突、妇女权益、猪和猪肉等是禁忌.

同样在我国文化中也有一些禁忌.例如人们认为“死”不吉利.同样“东亚病夫”这个词在中国是禁忌和敏感词.

(五)文化传播的不平衡性,造成我国文化在传播中处于劣势

全球化带来了跨文化传播的契机,但在全球跨文化传播体系中各国不同文化传播存在不平衡现象.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殖民历史、语言和强势媒介等在全球跨文化传播体系中占领主导地位,取得了传播强势和霸权地位,给文化传播弱国的传播主权和传播资源带来了威胁.

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意见表达中,如果一方沉默,另一方的力量便会更为强大,同时迫使持不同意见者转为沉默,最终的结果是优势一方变得更为强大,而沉默一方越来越沉默.这也意味着在对外传播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将不断增大,而发展中国家愈发沉默,二者之间将形成一条巨大的信息鸿沟,而且差距会不断增大,走向两极分化.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条件、文化、语言等在传播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这给中国在国际跨文化传播造成了困难和威胁.发达国家利用巨大的传播优势压制弱势发展中国家,导致对外传播的失衡.

目前我国对外传播的失衡表现为新闻流向与流量的失衡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接收了大量从发达国家流入的新闻信息,二是我国流向发达国家的新闻信息量不大,甚至造成国际上有关的中国议题,都听不到中国的声音,而是由西方世界媒体任意评论,这导致我国的国家形象一直由西方媒体来塑造的问题.如何针对这种情况,打破这种文化传播霸权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寻求文化传播的再平衡,是我国传媒界面临的重要任务.

解决方案和策略

(一)准确定位受众群体,找出我国和目标受众的文化差异,聚焦受众关注话题

期刊定位明确,锁定受众,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期刊作者和编辑一方面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准确把握自身文化的内蕴核心要义和特色,另一方面要了解和学习目标受众文化背景,包括其文化发展历史、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并找出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聚焦目标受众关注和关切的话题.从受众最感兴趣的议题出发,通过国外受众容易接受和引起受众产生共鸣的方式,讲述或论述受众关心的话题,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下面举例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和高教社《中国哲学前沿》《中国历史学前沿》《中国经济学前沿》《中国教育学前沿》(英文)等系列杂志,主要定位于欧美发达国家读者,主要介绍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的前沿成果.这些期刊应运用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论据来证明我国优秀的研究成果,避免大话、空谈.在谈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时候,要多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加以阐述,提高逻辑性和学术性,避免政治化和宣教化.《湄公河》定位泰国高端读者的杂志,为中泰两国睦邻友好服务.由于泰国文化受到三种力量的影响,一是佛教的影响根深蒂固,二是君主专制有着悠久的历史,三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泰国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该杂志应充分了解泰国的文化历史,并关注中泰共同关切话题.

以杂志《汉语世界》为例:《汉语世界》期刊英文版的目标受众是北美学习中文和想了解中国的年轻人,他们的母语为英语,他们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和价值观,虽以自我为中心但不乏国际视野,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注重报道的纪实性和客观性,喜欢快节奏的、带有娱乐性的故事.该期刊的内容围绕中国当下的热门话题如中国美食、中国旅游、中国文化、中国语言进行内容编排.为了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该杂志还聘请了多名美国人对期刊进行编辑和把关.

2009年《汉语世界》法语版,因为法国读者偏爱东方传统,对历史、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更感兴趣;他们对中国文化有好感,语言学习的需求较高;他们挖掘东方文化很有耐心,偏爱慢节奏阅读.《汉语世界》法语版的内容就做了相应调整:第一调整栏目,法语版新增了《汉语图解词典》《今日中文》《文化与传媒》等栏目,语言学习内容占全刊50%以上篇幅,使杂志兼具辅助教学的功能.删除了大部分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的报道.第二是改变装帧方式和设计风格,原英语版采用高档纯质纸印刷、平装胶订,而法语版改用适合学生群体的、相对便宜的铜版纸、骑马钉.设计上现代风格改为法式复古风格,图片上由时尚抽象的手绘插画改为法国读者偏爱的实景照片.

2016年《汉语世界》首先在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进行尝试,主要面向印度当地高校和政府部门发行.由于当地印刷工艺比较落后,以及当地消费水平有限,故南亚版的装帧设计改为简朴版,内容也相应做了调整.

(二)避免民族主义倾向

期刊作者和编辑应避免期刊内容的倾向,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和风俗,不轻易谈论文化的优劣势,避免出现抬高自己國家文化、贬低其他国家文化的言辞.避免对其他文化带有明显的或潜在的敌意、傲慢或偏见.

在期刊内容方面,要将自己文化和他国文化,看成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流,应持包容、理解的态度.以客观真实的态度报道中国信息,避免存在强烈的“我群”与“他群”的主客体思维和敌视态度.尤其期刊在以西方欧美国家目标受众的时候,避免使用如“资本主义阵营”“西方霸权主义国家”“美帝国主义”等词语和表达.以免造成不同国家和文化间对抗,并引发矛盾,影响应有传播效果.

(三)避免文化间的刻板印象和偏见

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长期以来的偏见和刻板印象,期刊作者和编辑应了解和避免.期刊内容应多反映现代中国的发展和最新思想成果,反映中国多民族文化,避免国外对中国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加深.同时我国期刊要避免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要多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对于其他国家和文化的认识和讨论也要加深,避免简单、粗暴的归纳和分类.

(四)避免目标受众的文化禁忌、敏感词汇和敏感画面

期刊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目标受众的禁忌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就显得至关重要,不仅仅要将本民族的禁忌文化进行细致的归类整理和分析,与此同时还要深入其他文化中,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禁忌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期刊作者和编辑都要认真对待,尤其是编辑要认真把关.如目标群体为北美和西欧国家的期刊,应避免使用一些敏感的画面,如一片红的封面.

(五)积极发声,逐步打破国际传播中的不平衡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地位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外想了解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成果的人数增多,为我国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利好.此外媒介技术的进步,对外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的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我国应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向世界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和现代思想.我国外文期刊要在相关领域多发声,尤其是在一些有关我国的问题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发表中国的观点,并深入探讨,占领国际舆论场,并善于用科学的传播方法和策略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所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Edward Twitchel Hall.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Inc,1959.

[2] Edward Twitchel Hall.Beyond Culture[M].New York:Anchor Books,1977.

[3] William Graham Sumner.Folkways[M].Boston:The Athen?um Press,1906.

[4] Walter Lippmann.Public Opinion [M].New York: 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22.

[5] 邓炎昌.现代美国社会和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 王志东,宋维山.怎样打破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失衡问题[J].人民论坛,2016(19):116-118.

[7] 陈先红,于运全.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9(7):19-23.

[8] 房瑞和.《伙伴》杂志的对俄传播探索 [J].对外传播,2014(12):32-33.

[9] 潘梦生.泰国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研究[J].东南亚之窗,2008(1):31-36.

总结:本文结束语,本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跨文化和跨文化传播本科跨文化和跨文化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跨文化传播方面论文范文.

跨文化传播引用文献:

[1] 跨文化传播论文范文 关于跨文化传播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5000字
[2] 跨文化和跨文化传播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跨文化和跨文化传播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
[3] 跨文化和跨文化传播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跨文化和跨文化传播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2500字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走出去应注意的问题》word下载【免费】
跨文化传播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