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学生生命教育心理课的设计策略

主题:生命教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0

简介:本文是中学生论文范文资料跟生命教育有关论文范文.

中学生论文范文

生命教育论文

目录

  1. 一、引言
  2. 二、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
  3.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原则
  4. (一)注重学生生命的发展
  5. (二)发挥团体人际互动的作用
  6. (三)关注校园欺凌
  7. 四、中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策略
  8. (一)生命教育团体辅导设计
  9. (二)以教育戏剧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10. (三)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11. 五、结语

〔摘 要〕生命教育对提升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观念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生命教育实施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心理课的设计策略:以团体辅导为主,以教育戏剧和研究性学习为载体,进行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不断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此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生命教育;中学生;课程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6-0043-04

一、引言

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公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由此,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全面展开,生命教育开始受到学校的重视.尤其在近年来,随着校园欺凌事件和学生自伤自杀事件的频繁发生,部分中学生越来越轻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现象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缺失,具体表现为沉迷网络游戏、无所事事、逃课旷课、聚众斗殴、伤害自己身体甚至他人生命.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升其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是预防中学生自伤自杀行为,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观念,从而坚定生活的信心,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进行了界定.有的学者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教导学生珍爱和尊重生命.例如,刘环[1]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的生命,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刘济良[2]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该观点强调生命教育的人文精神.我国台湾学者一般认为,在学校中落实生命教育通常包括“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及“整合知情意行”三个方面[3].这一观点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强调在生活中实践生命教育的理念,关注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生命教育的内容是多重的:一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自然生命,使学生重视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正确处理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教育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树立健康、理性的生死观;三是让学生明确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培养健全的人格,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二、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

生命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是通过对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实现的.早期对生命意义感的相关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死亡态度等方面.有研究表明,生命意义感的缺乏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并与心理各维度呈正相关.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缺失会导致自我的分裂[4].生命意义感和成就感、自我整合与超越、自我实现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在关于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相关研究中,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自杀倾向都有显著相关[5].

近年来,关于生命意义感相关因素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积极情绪、生命态度、压力知觉、无聊倾向、学习动机及成绩、认知风格、应对方式、完美主义等方面.沈青青、蒋索[6]在研究中指出,青少年的幸福感与生命意义感交互作用显著,生命意义感对个体的幸福感有预测作用;也有研究者证明了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压力知觉的相关性显著[7].国内学者在以中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调查中显示,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均呈现显著正相关[8],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9].在校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10].

从国内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生命意义感对中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理及心理健康、死亡态度等方面,还包括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等方面.因此,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群体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并明确生活方向,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原则

(一)注重学生生命的发展

生命教育的实施要注重学生生命的发展,在进行生命教育课程设计时,选择的内容要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体验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生命教育对于自身的影响,满足自身生命发展的需要,获得身心、道德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发挥团体人际互动的作用

通过团体中的人际互动来提高个体的生命意义感水平是生命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勒温(1939)提出的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活动的方向受到内部力场(同伴依慕、合作、竞争、共生等关系)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改变一个个体,最好从改变他所属的群体入手”.柴丹和宋旭红[11]以大学生为干预对象,发现生命教育团体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确定生活目标,使生活更有意义;赵菲[12]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设计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方案并进行干预,发现团体辅导对于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水平、同伴关系水平,加深对生命价值认知有积极效果.因此,我们在实施生命教育,增强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时,應尽可能发挥团体人际互动的作用,加深学生的生命体验,促进他们的人际互动.

(三)关注校园欺凌

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包括认知、实践、情意三个层次及个体与自我、他人、自然、宇宙的四大和谐关系.而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指理解他人的存在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体贴、善待他人,尊重、宽容、容纳他人.以此为出发点,在开展生命教育时,要关注校园欺凌,在生命教育中运用教育戏剧,为学生提供一种安全而有益的方式,让学生得以参与别人的故事,透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从而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的生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预防校园欺凌.

(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实施生命教育时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陈乐蓉和储学德[13]在中学教育中尝试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方向选择课题,用适当的方法搜集资料,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索,合理分配各项任务,对于存在困惑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来解决,从而对于生命课题的相关认知更为深刻、持久.

四、中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策略

生命教育心理课程设计是以生命意义感为重要因素和实施原则的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和尊重的态度,形成积极正向的自我概念,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由此决定了课程的设计主要是体验式的、关注个体感受的.强调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团体动力和关注个体的体验的团体辅导是生命教育课程的主要方式;通过绘本或生活新闻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以第三方的角色进入他人的生命故事里,进而理解他人、尊重生命的教育戏剧方式,以及通过探究实践,让学生加深对生命课题认知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可以作为团体辅导的有益补充.

(一)生命教育团体辅导设计

在团体辅导课中,学生可以借由体验对生命及生命意义产生内心的感悟与触动,从而澄清观念,明确生活目标,寻找、发现生命的意义,提升自身的生命意义感.

1.团体构建阶段的策略

团体构建阶段的目标是营造叙事的氛围,让团体成员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此阶段的任务是以好奇和不预设立场的态度开启生命之旅,使成员的生命故事有空间叙说和存在.在这一阶段,可以从团体成员的兴趣、爱好里面去寻找其生命故事.兴趣与爱好,往往是人们在生命里最享受且最有成就感的,在兴趣里面,人们常常是快乐又光荣的.成员的角色,类似专家的角色,成员在诉说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时候,他的生命样貌往往是鲜活的;从兴趣爱好享受里面去寻找成员的故事,往往可以看到成员的自我认同.可以通过让成员制作个性化名片,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形式,发现在过去的生命里成员学习和享受生命的方式.

2.团体工作阶段的策略

生命教育团体工作阶段的主要目标:看清生命的样貌,获得新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感悟.在这一阶段要开启成员的生命故事,可以运用时间轴的概念.例如,开展“我画我生命”活动,让学生对“20岁愿景”进行想象创作,看到自己对未来的计划及想要的生命样貌.可以访问学生:“20岁的你,如果可以过着你喜欢的生活,那会是什么样的生活?”以此问句开启学生“渴望、期待”的生命故事线.在这条故事线里,学生对自己生命内涵的认识会逐一展开.接着询问学生——“为什么想要成为这样的人?”“这样过生活,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还有谁也是这样过生活的?可以分享给我吗?”“你最想让谁知道你有这个梦想?”“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人,如果他知道你也怀抱着这个梦想,他会怎么说呢?”通过这些问话,让学生对自己渴望的生命故事越说越丰满.

当学生对“20岁的渴望”感到好奇,一个新视野被打开了,学生看见了自己对生命样貌的渴望和期许.当学生发展出对未来的自我期待的生命故事,回归现实生活,这个故事将成为指引学生生活方向、支撑生命困境的重要力量.

3.团体结束阶段的策略

团体结束阶段的主要目标:(1)继续丰满自己的生命故事,增强学生的生命意义感;(2)帮助学生做好总结并接受分离,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在结束阶段的前期,教师通过生命成长日记和“叙事信”技术,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在困境中的坚持与生命的闪光点等,逐渐丰厚、重构生命故事,唤醒自身的生命力量,正视人生中的挑战.在团体的结束阶段,要让学生接受分别,可以采用互赠礼物等方式完成分离过程,让学生将体验和感受带走,将问题和他人的隐私留在团体的舞台上.

(二)以教育戏剧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1.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教育戏剧设计

选择生活中的热点新闻,以“17岁少年跳桥自杀”为前文本,进行教育戏剧设计,流程如下.

(1)暖身活動

通过剧场游戏热身之后,教师询问学生:“一个17岁少年的生活是怎样的?”通过戏剧习式“建构空间”,让学生利用身体雕塑来展现17岁少年的生活样貌.

(2)情境建立

教师通过戏剧习式“墙上角色”,让学生描绘这个决定自杀的17岁少年的表情,并思考这个17岁少年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3)主轴事件

教师询问学生:“是什么让他想要结束生命?”接着通过戏剧习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旁述默剧”:自杀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彩虹”:在跳下卢浦大桥的那一刻,他可能有哪些想法?“二人即兴对话”:这个少年和妈妈互相袒露心声.借由这些习式,让学生进入这位自杀少年的故事里.

(4)抉择

戏剧习式“坐针毡”:一个学生扮演少年,表达自己在犹豫要不要选择自杀,其他学生则扮演少年的父母、朋友、老师等不同角色,围坐在一起给少年提供建议.“教师入戏”:教师扮演各种与少年有联系的不同身份的人并尝试帮助少年.“片段重演”:引导学生想象少年最后作出的抉择,分小组演绎.

(5)沉淀与反思

教师将写着“卢浦大桥”的纸放在地上,请学生以自己跟这张纸的距离来表现自杀的倾向.教师在学生站好后,利用戏剧习式“思维追踪”,让学生讲出心里的一句话.

接着教师说:“等一下我会倒数十秒,十秒后请最后决定你是否会跳桥自杀.若是会,请面向纸张;若是不会,请背向纸张.”学生决定之后,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和笔,写下以下四个问题的答案:你现在的决定是什么?你为什么作这样的决定?说出你作这个决定的依据.在这个决定上,你发现自己看重的是什么?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觉察少年放弃生命的前因后果,并尝试进入少年的生命故事,告诉学生要珍爱生命.

2.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教育戏剧设计

我们可以以绘本《不是我的错》为前文本进行教育戏剧设计,通过一系列教育戏剧的习式,引导学生走进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生命故事,多角度理解每个生命的珍贵,进而尊重他人的生命,学会关爱他人.

(三)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产生课题、探究准备、展开研究、成果展示”五个阶段,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和感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体会和感悟,从而帮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例如,播放视频《生命的诞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对生命的看法,并将自己对生命存在的疑惑和想要深入了解的内容写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将问题形成课题,成立不同的课题小组进行探究,例如“中学生生命意义的内容探究”“中学生对生命的珍惜程度调查”“珍爱生命打卡活动策划”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实践探究,最后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并进行展示.以亲身探究实践的方式,促使学生加深对生命的认知.

五、结语

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升中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是预防中学生自伤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观念,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团体辅导为主,以教育戏剧和研究性学习为载体进行生命教育课程设计,有助于不断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从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注: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8YJA190004)、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2019)、幸福广州心理服务与辅导基地的资助.通讯作者:黄喜珊.

参考文献

[1]刘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7):32-34.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李艳.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黄坚.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今日南国,2009(7):31.

[5]杨牡娟.大学生和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和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6]沈清清,蒋索.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8):634-640.

[7]殷琳.研究生生命意义与压力知觉、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8]张舒玥,林艳,黄婷.中学生生命意義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927-928.

[9]诸晓.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10]覃丽,王鑫强,张大均.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发展特点及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10):165-170.

[11]柴丹,宋旭红.探索生命教育团体活动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123-124.

[12]赵菲.青少年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实验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2.

[13]陈乐蓉,储学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0):83-85.

(作者单位:1.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中学,广州,511330;2.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510631)

编辑/于 洪 终校/张 帆

总结:该文结束语:本文是关于生命教育方面的中学生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生命教育引用文献:

[1] 优秀中学生生命教育论文题目 中学生生命教育论文标题怎样定
[2] 关于中学生生命教育的论文参考文献 中学生生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是多少
[3] 中学生生命教育论文大纲格式样本 中学生生命教育论文提纲怎么写
《中学生生命教育心理课的设计策略》word下载【免费】
生命教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