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数据库论文范文参考 数据库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数据库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8

数据库论文范文

数据库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数据库论文范文参考:浙江省土壤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2. 第二篇数据库论文样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3. 第三篇数据库论文范文模板:移动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
  4. 第四篇数据库论文范例:数据库中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5. 第五篇数据库论文范文格式:中医补益方数据库的构建及其数据挖掘

★100篇免费数据库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数据库论文范文参考:浙江省土壤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土壤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全球性的粮食安全、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和管理土壤资源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数字土壤”是土壤学融合现代地学和信息科学的产物.建设“数字土壤”是国情所需,也是教学、科研以及农业、国土、水利、环保等职能部门的迫切要求.从目前我国土壤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看,土壤数据库建设是我国数字土壤急需优先开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及相关资料为基础,建立覆盖浙江全省的大、中、小系列比例尺土壤数据库,并对当前土壤数据库建设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包括土壤图的数字化修复与更新、不同土壤分类体系的参比等进行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借助相关理论与方法,应用浙江省土壤数据库,分别对土壤分类多样性及景观格局特征、土壤可蚀性K值及分布特征、城区扩张和土壤资源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浙江省土壤数据库建立浙江省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大部分.空间数据库包含1:100万、1:50万、1:25万和1:5万四种比例尺.属性数据库中包含全省2677个剖面数据及表耕层数据.浙江省土壤数据库的建成实现了浙江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的数字化、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奠定浙江省“数字土壤”的基础.

(2)传统土壤图的数字修复与更新基于浙江省土壤数据库后期完善更新的需要,针对浙江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图件中存在的问题,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修复和更新传统土壤图的研究.1)传统土壤图修复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数学基础修复解决原有土壤普查图件坐标缺失问题;图斑要素修复是通过判读历史遥感影像解决要素模糊、图件破损、要素编绘不合理等问题:符号注记修复是解决图例符号陈旧和不规范问题.2)土壤图更新从三个方面进行:数学基础更新是将图件地理参考从北京54坐标更新到西安80或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以匹配测绘、国土等行业空间数据;行政区划更新是将土壤普查图件按现有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以满足区域土壤资源管理和使用的需要;图斑要素更新是借助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或土地利用图对土壤普查图件中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括水系、交通、建设用地等要素进行更新.从而,保持土壤图斑的现势性.

(3)浙江省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参比利用浙江省1:5万土壤详查数据库,对土壤发生分类土种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亚类进行参比,编制土壤系统分类亚类分布图.结果表明,发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归属较为清楚,但高级单元关系较为复杂.99个土属有62个参比归属唯一,277个土种有252个参比归属唯一.通过土壤分类系统参比,将大比例尺土壤普查成果转换成系统分类体系是可行的,可以满足1:10万的系统分类亚类制图要求.浙江省土壤参比后归属于8个土纲,以雏形土土纲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1.3%;人为土土纲次之,占总面积的21.4%,有机土土纲面积最小,土壤区域分布规律较为明显.这些结果对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省域范围的系统分类制图与应用提供了范例.

(4)浙江省土壤多样性研究以全省1:5万土壤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多样性分析理论与方法,对浙江省不同地市范围的土壤多样性、土壤类型景观分布格局特征、普查土种的稀有程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分类单元级别是影响土壤多样性评价结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区域土壤多样性的评价必须明确土壤分类级别;2)在土种层次,浙江省11个市的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绍兴、台州、宁波、杭州、金华、湖州、舟山、温州、衢州、丽水、嘉兴;3)在全省的10个土类中,红壤面积最大,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1%;水稻土图斑个数最多,占全省图斑总数的51.3%;黄壤平均图斑面积最大,约为2.85km2;各土类形状指数仍属简单;4)根据斑块个数、分布面积及分布多样性指数分别评选出20个代表性土种及稀有土种,相关结果可作为土壤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依据.


https://www.mbalunwen.net/biyelunwen/88954.html

(5)浙江省土壤可蚀性利用EPIC模型估算了浙江省277个土种的土壤可蚀性K值,编制了全省30m格网分辨率的土壤可蚀性K值分布图.结果表明,1)浙江省277个土种的可蚀性K值变化范围为0.116-0.425;2)红壤可蚀性K值与有机碳含量、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黏粒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3)浙江省土壤可蚀性K值以中低侵蚀、中可蚀为主,其土壤面积分别占浙江省土壤总面积的64.2%和26.4%.

(6)城市扩张对土壤资源的影响基于长时间序列历史遥感影像和1:5万土壤数据库,对浙北平原区1969-2009年间,20个城市的主城区扩张占用土壤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浙北平原主城区面积由1969年的165km2增加到2009年的1171km2,年均扩张25.8km2;2)不同阶段的扩张速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1995-1999年是谷点,1999年至2005年扩张最快,此6年期间扩张面积占总扩张面积的42.7%;3)1987-2009年间,城区扩张导致土壤资源面积缩减835.6km2,侵占土壤类型以水稻土和潮土为主,113个土种遭受侵占,乌潮土、乌松土和黄松土三个土种消失,不同阶段和不同城市侵占的土壤类型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证明,浙江省土壤数据库在农业、国土、水利等部门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限于时间等因素,在土壤数据库的更新,特别是土壤图斑属性的更新,以便保持数据的现时性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十分重要的基础数据,土壤数据库的应用也是极为广泛的.本论文仅尝试了在土壤多样性、土壤可蚀性和土壤资源动态等三个方面的应用,还有其他众多领域、学科和部门亟需进行相关的应用研究.

第二篇数据库论文样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本文依托“中国区域地质志”项目,以航天测绘所采集的SRTM 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中国陆地范围的全国数据进行了无缝拼接及数据的投影转换等一系列操作,提出了基于组件式GIS建立全国1:50万栅格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基于C#+ArcGIS Engine10扁程开发,并综合使用ArcGIS、MapGIS、Global Mapper、CoreDraw等专业GIS及制图软件与实际地质图件相结合,实现了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并对部分功能进行了相应拓展.该DEM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地质制图中,实现自定义区域数据提取,还可以快速进行坡度、坡向、剖面线等地学分析,例如湖南省、海南省等相对典型区域进行了该系统中提取的DEM数据在地质制图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而且将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拓展应用于月球地质制图实验研究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多种GIS软件,进行全国DEM数据空白区域的填补与数据的拼接工作,并有效实现不同来源、不同椭球体、不同高程基准、不同投影的DEM数据的无缝拼接,DEM栅格数据与矢量地理基础数据、地质资料数据等的地图匹配.

(2)首次在全国陆地范围内建立了应用于地质制图的1:50万网格DEM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但能分幅检索,还能按行政区划界线和任意多边形检索,具有能任意转换地图投影和比例尺等功能,能更大范围地服务于地学研究单位和社会生产单位.

(3)将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和地貌晕渲法等制图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应用于地质制图中,主要采用DEM HillShade地貌晕渲的方法进行三维可视化的表达的同时实现了静态可视化与交互式动态可视化两种图件表现方式,既可以将整个地形区以二维或者三维图形图像形式显示成一幅图,又可以实现数据库中的地形数据交互式浏览.

(4)DEM数据管理系统改变了我国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件空间数据库结构和图面的表现形式,图面上除了传统地质图件中地理底图外,可以选择性匹配DEM影像底图图层,叠加地质体的颜色和花纹,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图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明显增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图件表达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地质图件的表现形式,促进我国地质制图的技术水平向前进了一大步.

(5)DEM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在与相应的地质图匹配时,可以检验第四系的界线、断层线的位置精度,当与DEM影像不协调时,可以适当移动界线的空间位置,从而提高地质图件表达的位置精度.

(6)将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的实现方法拓展到了月球DEM数据库建立,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既证实思路与设计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同时也对其他行星地质编图提供了技术支撑.

全国DEM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在在典型区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地质图件的表达形式,提高了图件精度,有利于地质成矿、灾害区划、土地利用等规律的总结和探寻,具有很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第三篇数据库论文范文模板:移动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使得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移动计算模式成为了现实.在移动计算模式下,用户使用各种移动设备通过无线通讯接口实现对信息网络的访问,而不受实际物理位置变化的影响.在过去的十年里,这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给包括数据库技术在内的计算机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移动数据库系统(即支持移动计算模式的数据库系统)中,计算平台的移动性、网络条件的多样性、无线通讯的频繁断接性、以及资源的有限性等都使得传统的数据库处理方法不能或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需要针对移动计算环境的特点研究新的处理方法.

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了移动数据库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一是如何有效地消除移动计算环境给信息存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方面,本文重点探讨了移动数据库复制技术以及移动事务处理技术;二是如何合理地利用移动计算环境所带来的有利因素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在这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以及位置相关数据的处理技术.

在移动数据库复制技术方面,本文研究了异步多主副本复制下的冲突检测及消解问题,提出了一种事务级结果集传递(TLRSP)移动数据库复制模型;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复制(即移动计算机—同步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体系结构下的数据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时间印的事务级同步(DTSTLS)模型, 在移动事务处理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乐观两阶段提交移动事务处理方法(O2PC-MT).通过引入一种乐观并发控制方法与两段锁协议相结合的移动事务处理机制,本文重点解决了交互式长事务的问题,并提供了对移动主机任意移动性和数据库系统一致性的支持, 在移动对象数据库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对象数据库模型—离散时空轨迹移动对象数据库(DSTTMOD)模型,重点阐述了DSTTMOD模型中的位置表示方法及位置更新处理策略,并分别给出了基于GRID文件和基于QUAD树的移动对象索引算法.同时,本文还分析了移动对象数据库三种主要查询的处理方法, 在位置相关数据的处理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位置相关数据存贮及表示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可变粒度格栅索引方法用于对位置相关数据的数据区域进行索引,并给出了位置相关查询的处理方法.

本文对于所提出的各种模型和算法都进行了相关实验,同时与其他主流方法进行了性能的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移动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及处理能力,增加了移动数据库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从而为移动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库处理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四篇数据库论文范例:数据库中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是目前数据库和信息决策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研究数据库中数据挖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介绍了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动态,讨论了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分析了海量数据库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讨论了适于在海量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挖掘的算法的基本特征,即算法应该具有线性计算复杂度O(n).

2 对挖掘关联规则的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分析了Apriori算法的某些不足;随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Apriori的改进算法,新算法在某些场合能减少扫描数据库的次数,提高了算法的效率;随后,我们又提出了一种基于事务树的高效算法,用该算法挖掘频繁项目集只需要一次扫描事务数据库,不需要产生候选项目集,该算法的速度大约是Apriori算法的10倍;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用Visual FoxPro实现Apriori算法的方法.

3 对关联规则的衡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原衡量标准和若干改进方法的不足.目前,关联规则常用的衡量标准是支持度和置信度,如果按现有标准来生成关联规则,可能会发现大量冗余的、虚假的关联规则.为了减少关联规则挖掘中的无效关联规则,我们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法,即在关联规则的衡量标准中增加影响度、相对置信度或有效度标准,并分别定义了影响度、相对置信度和有效度.根据影响度、相对置信度或有效度的大小,将强关联规则分为正关联规则、无效关联规则和负关联规则.一般来说,只有正关联规则才是有效的关联规则,有时,它们只占强关联规则总数的一小部分.此外,我们提供了用新衡量标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的改进算法,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我们提出的方法能明显减少无效的关联规则.

4 对目前比较优秀的各种分类算法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比较.综合提出了分类算法的评价标准.随后,我们讨论了SPRINT算法.针对SPRINT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二种处理离散属性的新方法.这些方法能明显减少求最优分割点的运算量,提高算法的执行速度.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抽样的快速数据分类算法.该算法既是可伸缩的,也可并行化.实验表明,该算法的速度是SPRINT算法的10-50倍.

5 介绍、分析和比较了各种常用的聚类方法,综合提出了聚类算法的评价标准和今后的研究方向.随后,在分析BIRCH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抽样的聚类算法.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聚类速度方面明显优于BIRCH算数据库中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法.

6为了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提出了采用约束和多维技术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了数据挖掘中可能的约束类型,用关联规则挖掘讨论了哪些约束可运用于数据挖掘过程中.设计出了一个采用约束与多维技术的数据挖掘系统结构.

7讨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重点研究了最优潮流问题的高效算法.我们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把无功界约束与一般非线性不等式约束分开来考虑,提出了一类投影渐近半光滑Newton型算法,实验表明,我们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计算性能.

关 键 词 数据库,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类,聚类,算法八

第五篇数据库论文范文格式:中医补益方数据库的构建及其数据挖掘

“方证相关”是方剂学科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方剂文献研究中应当遵循的逻辑.本课题以历代补益方剂为切入点,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模糊聚类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收集的1738首补益方进行了其药-方-效-证规律方面的研究.

方法:设立选方标准筛选出其中的补益方剂;设定方剂的24个信息点(方剂编号、方名、方源、朝代、异名(出处)、药物组成、剂型、用法、特殊煎法、特殊服法、服药时间、用药剂量、主治病、主治证、主治症状、功用、制剂、加减、宜忌、备注、备考、方论选录、临证举例、现代研究等);参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简明中医病证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学》、《中药大辞典》、《中药别名词典》、古今度量衡标准等工具书,制定中医病名、证候名、症状名、方剂功效、药名、药性、药物功效、分类等标准化文本,对被选方剂所涉相关核心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历代补益方剂的方证信息数据库;运用频繁项集、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技术对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参考《中国医籍提要》、《宋以前医籍考》、《医籍考》等,从源流演变的角度考察了不同时代的补益剂特点.

结果:(1)补益方的药物分析显示,补益方中的补益类药使用占56.75%,依次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阳药>,补阴药,同时还涉及其他非补益药10余类;补益方的高频药谱主要涉及经典古方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的药味;常用药对、药团、药组、药群亦多是出自上述方剂中的2-5味的组合.对补益方的结构分析显示,补益方的结构是以补气、补血、补阳、补阴药为主及补气与补血药的配伍最为常见,其中补益五脏/阳气方以补气、补阳为主,配伍补血、补阴药;补益五脏/阴血方以补血、补阴药为主,同时配伍补气、补阳药;气血双补方与补气、补血方在主体配伍上并无根本区别,只在补气、补血侧重上有所差异;阴阳两虚证的治方结构以补阳、补血为主,与部分气虚、气血两虚、阳虚证的组方相类似.证型与组方结构的分析显示,同一证型可以对应不同的组方结构,相同的组方结构也可以对应不同的证型.补益方的功效分析显示,补益方功效含括了补益与非补益二类,前者以补气、养血、养阴、助阳等作用,或补脾、补肾、补肝、补肺等为主,补心功效因频数较低而未在分析中显示,但所涉安神可作为互补;后者则主要涉及活血止痛、利水渗湿、涩精止遗、温化寒痰、养心安神、活血调经、涩肠止泻、理气、发散风寒、敛肺止咳药等.从五脏阴阳气血角度归类显示,补益方主要有补益肝肾类,补益气血类,健脾补肺类,滋补肺肾类,补血和营五类.剂型与用法分析表明,补益方的汤剂和丸剂使用频率高达80.61%,散剂的运用也占一定比例;多于空心或食前服用;其中的丸、散剂常用酒、盐汤、米饮送服.

(2)补益剂主治对象的分析表明,补益方主要用于内科疾病,此外还常用于男科、妇科、儿科、外科、眼科等多科.所主证候中的五脏虚证中以肾虚证和心虚证多见,前者涉及到阴、阳、气、精亏损,后者涉及血虚和气虚.阴阳气血虚证中的气虚证主要涉及脾胃、肺、肾,血虚主要涉及心、肝,阴虚证主要涉及肾、肝肾、心肾,阳虚证主要涉及脾(胃)、肾,阴阳两虚则主要涉及肾.补益方所主症状主要有虚损症(疲乏、食欲不振、消瘦等)、相关症(腰痛、发热、咳嗽等)及非虚症(呕吐、脉数等)三类.上述症状中2~4个症状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症-证之间的关联性,如与脾胃气虚有关的两个症状组合为疲乏+食欲不振、少气、消瘦;与肾虚有关的三个症状组合为耳鸣+眩晕+膝酸、腰酸、腰痛;与气阴两虚有关的四个症状组合为盗汗+发热+咳嗽+气喘等.对补益方主治疾病与主要证候类型的关联性分析显示,虚劳与气虚、气血两虚、肾气虚、肾虚;腰痛与肾虚、阳虚、肾气虚;遗精与气虚、肾虚、阴虚、肾阳虚、气血两虚;咳嗽与气虚、阴虚;阳痿与肾阳虚、气虚;月经不调/不孕与气血两虚;腹泻与肾阳虚、脾虚;发热与血虚、气虚;腹痛/痘疮与气血两虚;耳聋与肾虚等密切相关.与肾虚有关的病症有遗精病-遗精(滑精,梦遗),伴有疲乏、盗汗、耳鸣、腰酸;腰痛病-腰痛、腰酸,伴有膝酸、膝痛、盗汗、遗精;盗汗病-盗汗,腰酸,遗精;与脾虚有关的病症有腹泻病-腹泻,呕吐,食欲不振;与肺虚有关的病症有咳嗽病-咳嗽,咳痰,气喘.还有发热病-发热,口中生疮,舌疮;浮肿病-浮肿,咳嗽,气喘等.显示了虚损病证中某些病症的组合规律.对证候与症状的关联分析获得有关阴虚、肾阴虚及脾胃两虚证的关联症群,如肾阴虚的盗汗、耳鸣、腰酸/腰痛、遗精、眩晕,膝酸/膝痛;脾胃两虚证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和呕吐,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此与目前所认识到的辨证内容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数据库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据库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2500字自考毕业论文、3000字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数据库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数据库论文范文选题

(3)病症与方药的关联性分析显示,治疗气虚、血虚、肾虚病症的关联药味药物多分别出自于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对疾病-证候-症状-药味/药对/药团的分析中发现其关联规律主要有咳嗽病-气虚证-咳嗽症-人参→人参十白术→人参+白术十五味子,阳痿病-肾阳虚证-阳痿症-附子→附子+熟地黄→附子+熟地黄+肉桂等.

(4)补益方的断代考察表明,汉、晋、北齐补益方数量较低,宋代补益剂取得快速发展,金代进入低谷,元明又逐渐恢复增长,清代时补益剂增长至高峰.对历代补益方中部分药味配伍及其用量考察显示,补益方的常用药味在8味左右,其全方单服剂量在60~120克.提示临证补益处方不宜药味过多或剂量过大,疗效关键在于据证配伍,切中病机.

结论:补益方是以补益药为主,配伍其他多类药的一类方剂,其多以经典补益古方及其药味为核心药味,尤以补气与补血药的配伍为核心;补益方的主治涉及多科疾病,并偏重气血阴阳之虚损证.补益方所主病证中的病-证或证-症具有一定对应关系,而补益方药与病证症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对应或组合规律.

本文在对中医历代补益方文献搜集和建库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多个维度对补益方的药-组-效-证的规律进行了探查,初步获得了补益方剂的应用范围、配伍用药特征、剂型与用法的经验、基于气血阴阳或五脏虚证的组方结构、以药物功效为基础的补益方类别、病证症与方药关联等规律.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目前方剂学中有关补益方内容;经标准化文本处理所建立的历代补益方数据库为中医药信息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挖掘的结果也可为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

该文是数据库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数据库引用文献:

[1] 经典数据库学术论文选题 数据库学术论文标题怎么定
[2] 新颖的数据库硕士论文题目 数据库硕士论文题目怎么定
[3] 计算机数据库方向论文选题 计算机数据库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数据库论文范文参考 数据库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数据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