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太尉和李固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太尉和李固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太尉和李固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0

太尉和李固论文范文

《东汉太尉李固墓冢何处真》

该文是太尉和李固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和东汉太尉李固墓冢真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李固是东汉著名的辅政大臣,官至太尉,以直谏刚直闻名,有“北斗喉舌”之美誉,现代史学家范文澜称赞其为耿直派的领袖.147年李固被梁冀杀害,归葬何处,后世史籍记载纷纭,约有三处:

一、河南省林州市城郊乡东街村北李固墓.2008年11月26日的《安阳日报》刊登文章《大汉忠臣 魂归何处》,写道:“在林州市城郊乡东街村北,诸山脚下,有一座古墓,透过突兀的残冢和坚固的墓室,我们依稀能感受到它昔日的高大,当地人称此墓为‘汉忠臣李固墓’.”这个说法依据有四.一是自称李固四十二世后裔的李道在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修撰族谱时查阅得知李固后裔曾迁至此处,河南汤阴县《瓦岗村李姓族谱》记述:“溯忆我李肇迹陇西名族,自东汉始祖颉,二世祖,墓南郑,三世祖固,墓林县东诸翟(今林州市东街村)北二里许”.二是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四月编撰的《明一统志》记载:“李固墓,在林县东诸翟村,固东汉人,有名德,为梁冀所害,碑刻尚存.”三是明代成化年间成书的《河南总志》卷十将“乔固荒冢”视为“彰德八景”之一,注释者说,第八景在林县境内,“乔固荒冢”指姚村镇东的杜乔墓和城东街村北的李固墓.两人在东汉时均官至太尉,由于忠直,被梁冀所害.四是清代、民国县志记载.清乾隆《林县志》载:“太尉李固墓 在县东诸翟村五里.俗传为李固墓”.民国21年(1932年)《重修林县志》:“李固墓在县东五里诸翟村.”

二、陕西城固县原公镇原公村李固墓.该墓位于原公村以北杨坟院处,墓冢径约5米,前立石碑一通,墓冢后被垦为村民自留地.碑为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城固知县周曜东刻立,上书“汉太尉李公固墓”.

三、陕西城固县柳林镇李固庙村李固墓.《水经注》载:“汉水又东得长柳渡.长柳,村名也,汉太尉李固墓碑铭尚在,文字剥落,不可复识.”注中所提“汉太尉李固墓碑”,就是《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秦汉拓本》中的“李固残碑”,专家识读残碑内容为东汉李固墓志铭.长柳村即今柳林镇,李固墓在镇东北五里处.该墓前现有两通古碑,一为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城固县令阎苍舒所立,上书“汉忠臣太尉李公神道碑”;一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上书“汉太尉李公固墓”.汉白玉“汉太尉李公固墓”碑,1986年城固县人民政府所立.还有东汉石虎两尊(一尊已遗失),墓后有祠.

以上三处李固墓,孰真孰伪?

河南林州李固墓最早出现在南宋淳熙年间,明代人已判定此不是李固真墓.明代学者崔铣于嘉靖元年(1522年)编撰的《彰德府志》说:“李太尉,汉中南郑人.为梁冀所害,弟子董班守尸积十日不去.桓帝嘉其义烈,听许敛.班送丧至汉中而还.则李公墓在南郑(今城固),明矣.”河南林州李固墓应为衣冠冢,其出现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和李固同朝为官,共同与外戚势力代表梁冀斗争中同时遇害的杜乔有关.杜乔是今林州市姚村镇上陶村人,东汉官至太尉,死后归葬故里.因此,《瓦岗村李姓族谱》有“建和元年丁亥,三世祖固被梁冀诬死狱中,与杜乔尸俱暴于城北.门生郭亮等诣阙上书,将二公骸骨同葬于林虑(今林州)”的说法.二是与李固之子李燮担任河南尹有关.《瓦岗村李姓族谱》有“固祖少子燮,灵帝时拜安平相,因坐贬,事后擢河南尹.是时梁冀虽除,王侯肆虐,党禁殃贤,黄巾又起,仁人君子各逃命保身.燮祖乃携眷隐于林虑山中,结庐于父冢之仙岩乡,后数岁而卒”的说法.但其说不足信.首先,《后汉书·李燮传》载:“擢迁河南尹.燮在职二年卒,时人感其世忠正,咸伤惜焉.”李燮在河南尹任上,曾上书劝谏汉灵帝放弃,征募三亿钱充建西园的敛财累民诏令;怒斥鞭打“谄贵卖友,埋母”的洛阳太守甄邵,并上奏其罪,使其去官永不录用.两年后,李燮病逝任上,既没有仿效“仁人君子各逃命保身”的行动,也没有“燮祖乃携眷隐于林虑山中,结庐于父冢之仙岩乡,后数岁而卒”的事实.其次,据明《汉中府志》记载,李燮死后归葬在今城固县柳林镇西北的李氏祖墓的祖父李墓旁.

原公镇原公村李固墓亦不足信,因为东汉至今原公一直归城固县管辖,而李固故里长柳乡长柳村,东汉时为南郑县域之地,范晔在《后汉书》写道:“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之子也.”由于李固故里介于南郑与城固二县之间,地属何县,历史上区划屡有变动.经查证,李固故里划归南郑县的时期有东汉、南北朝、清光绪时期、1911年至1957年.李固故里划归城固县的时期有唐代、宋代、明代、清康熙和乾隆时期、1958年至今.古人坚守落叶归根的习俗,李固死后不可能归葬到故里之外的地方.因此,原公村李固墓应为纪念墓,其与明代初年出现的李氏村李姓族群敬慕先贤李固有关.

可以肯定的是城固县柳林镇李固庙村李固墓应为真墓.其一,《后汉书·李固传》的记载是清楚的,不存在有些文史专家说的“李固死后到底归葬何处,后世史书多语焉不详”的问题.《后汉书·李固传》记载:“冀乃封广、戒而露固尸于四衢,令有敢临者加其罪.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乃左提章钺,右秉,诣阙上书,乞收固尸.不许,因往临哭,陈辞于前,遂守丧不去等太后闻而不诛.南阳人董班亦往哭固,而殉尸不肯去.太后怜之,乃听得敛归葬.二人由此显名,三公并辟.班遂隐身,莫知所归.”归葬,指把尸体运回故里埋葬.若董班、郭亮将老师李固尸骸葬于林州,那岂不与他们冒着杀头风险向梁太后乞葬老师李固尸骸的勇气不合;若把李固尸骸葬于林州,那怎会赢得“二人由此显名,三公并辟”的声望.其二,《后汉书·李燮传》的记载也是明确的,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年)“大赦天下,并求固后嗣.燮遂還乡里,追服”.追服,就是丧期过后补行服丧.表明李燮遇大赦回故里之前,其父尸骸已安葬家乡.如若葬在河南林州,汉中无其父坟冢,李燮如何“遂还乡里,追服”呢?其三,李固所葬之地,是按照李固死前遗嘱选择的.《后汉书补逸》十一载:“固临终,敕子孙:素棺,三寸幅巾,殡殓于本郡堪之地,不得还墓茔,有污先公兆域.”李固墓正在今城固县柳林镇李固庙村南一荒凉瘠薄的高坎沿上,南北向,头北脚南,墓基长42米,宽23米,冢高6米,长14米,宽10米,呈覆斗形.葬地符合李固遗命之嘱,与西北李氏祖茔数里相望.

该文汇总:这是关于经典太尉和李固专业范文可作为东汉太尉李固墓冢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太尉和李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太尉和李固引用文献:

[1] 太尉和李固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太尉和李固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2] 李提摩太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李提摩太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3] 最新李开复博士论文选题参考 李开复博士论文题目如何定
《太尉和李固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太尉和李固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word下载【免费】
太尉和李固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