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优秀论文 > 文章内容

传播学本科论文怎么写 传播学自考开题报告范文25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传播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1

传播学论文范文

传播学论文

目录

  1. 一、引言
  2.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 五、结论与讨论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一带一路知识图谱》

该文是传播学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与新闻传播学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摘 要: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2013-2019关于“一带一路”研究的文献为对象,利用文献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新闻传播学视角下“一带一路”研究目前以国际传播的框架为主,旨在提升国家形象的同时推动中国价值理念迈向世界.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主要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带一路背景下新闻叙事策略研究、中外传播话语对比分析研究、主流媒体的话语控制与媒介责任研究、对外报道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等.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来看,核心研究者群体规模较小,稳定的合作群体不多,尚未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机构间的合作也较少.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闻传播学;CiteSpace;知识图谱

一、引言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这是自2013年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在实践层面又一阶段性成果汇总.

与“一带一路”的提出、推动和建设相互呼应,国内学术界也及时跟进,短短几年内就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亟待分析和总结.鉴于目前对“一带一路”的可视化分析视角还有所不足,本文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以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为起点,梳理6年间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内“一带一路”研究的重要文献及其呈现出的热点议题变迁、核心作者机构及其合作关系等,展现“一带一路”研究现状、演进历程及最新进展,为勾勒新闻传播学视角下“一带一路”研究的知识图谱作出有益尝试.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以“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丝路”为关键词,以“新闻与传媒”为文献分类,时间跨度为2013年1月至2019年6年,共检索到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一带一路”研究相关文献1892篇.剔除一些演讲、致辞、贺信或时评等不构成研究或不符合研究主题的文章,得到有效文献1133篇.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中的共词分析和共引分析两种方法,利用CiteSpace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软件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提供共词分析、聚类、共现等功能,对研究前沿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的进行识别,体现研究领域的动态变化过程与发展趋势.在视图可视化方面,CiteSpace以信息可视化和视觉分析为手段将抽象的引文网络变为直观的空间形式的图谱技术为基础[1],提供了时间视图和时区视图,用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各个研究领域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和相互影响,研究的热点.

三、“一带一路”研究热点议题:基于文献的共词分析

1.横向分析:“一带一路”研究热点分布

本文利用Citespace以2013-2019年论文关键词词频的前10%且各年不超过30个为标准,生成了新闻传播学领域“一带一路”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作为能够反映文章主题内容和研究重点的重要术语,对其进行共现分析,能够帮助把握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主题分布.该图谱中,每一个圆形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图中的字体大小代表关键词的词频高低,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圆的边缘厚度代表中心性的大小.

由共现图谱可以看出,新闻传播学的“一带一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传播”、“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等三大领域,“国家形象”、“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在图中得到凸显,可以看出目前传播学“一带一路”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国际传播的大框架下,旨在提升国家形象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国价值理念迈向世界.而“主流媒体”、“民间文学”、“中国故事”也处于图中较明显位置,表明“一带一路”的传播仍然发挥着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能量.此外,通过图1列出的高频度关键词可以看出,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变革,近年来的“一带一路”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词和热词,例如“新媒体”、“媒体融合”、“媒体合作”、“全媒体”,这预示着未來的“一带一路”研究将在媒体技术的转型升级中拓展新的研究维度.

除了关键词作为反映一个领域研究热点的衡量指标外,中心度则是对某一节点在整体网络中起到连接作用的衡量,高中心度的节点往往是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起到连接不同研究主题的作用.由图1可知,剔除“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等作为研究对象本身的所具有的高中心度之外,“民间文学”、“对外传播”、“文化传播”等词也具有较高的中心度,说明这些词处于连接整体知识图谱的中心地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更好地理清关键词投射出的学术意义,笔者通过CiteSpace的聚类功能,利用LLR算法提取关键词,对每年前10%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并经过人工整理,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

根据系统生成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显示,Modularity等于0.4312>0.3,Mean Silhouette等于0.6213>0.5,说明聚类情况良好且有明确的轮廓.

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和文献资料的梳理,笔者对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研究热点进行归纳整理,从宏观视角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一带一路背景下新闻叙事策略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是图中#1和#6两类,论文的平均发表年份为2017年,出现时间最早在2014年.这部分研究主要关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本土媒体如何找准定位,利用新闻叙事策略,生产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新闻内容.如赵永华等学者的文章《叙事范式理论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分析》从叙事范式理论出发,提出专业媒体人员讲好中国故事, 要做到通过媒体向外传播的内容是可信的、传递的价值是可取的等建议.[2]

(2)中外传播话语对比分析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是图中的#9类,出现时间与第一类研究较近,论文的平均发表年份为2018年,主要关注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法下,以中外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为语料,两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对比及背后的隐喻分析.马冬丽等学者在《中印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一文中对《中国日报》与《印度时报》进行话语比对分析,指出中国重在全面宣传、解读“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发展前景,而印度的报道内容显示出对“一带一路”的模糊态度,印度既希望抓住发展机遇,背后又有种种顾虑.[3]

(3)主流媒体的话语控制与媒介责任研究

这类研究属于图中的#2、#7和#11三类,对一带一路战略传播过程中,主流媒体如何加强媒体合作,推动融媒体传播,承担新闻舆论宣传与引导、国家与城市形象建构等的媒体责任进行了分析讨论.这部分研究为四类中出现时间最晚的,其论文平均发表年份为2016年.钟新等学者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合作传播的模式分析》中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主流媒体肩负媒体外交与媒体发展双重使命,國际合作传播有助于增强媒体外交功能,促进媒体发展.同时从人员合作、活动合作、内容合作、产业合作等方面提出国际合作传播模式构想.[4]

(4)对外报道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为图中的#3、#4、#5和#8四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实践路径,战略覆盖了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语言达40余种,其提出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民心相通”等理念,都包含了丰富的跨文化传播精神.在一带一路提出的倡议背景下,这类研究主要关注主流媒体的对外传播现状,包括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外国受众的信息接受差异、外国受众的接触渠道及对外传播的内容、策略分析,讨论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现实意义.如赵永华等学者则在《文化认同视角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路径选择》一文中基于乔纳森·弗里德曼提出的文化认同维度理论,结合跨文化语境,提出了从物质需求和符号意义诉求层面入手,借助间性对话和文化传播“在地化”路径,挖掘沿线国家历史和文化记忆资源,构建起“一带一路”共同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心相通”.[5]

2.纵向梳理:“一带一路”研究的发展阶段和热点议题变迁

对“一带一路”研究发展阶段与热点议题变迁分析主要通过对关键词的演变展开.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统计,选取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研究文献词词频在前10%的关键词,将视图显示类型选择为TimeLine,节点类型选择为与中心性成比例的样式,经过整理绘制形成了“一带一路”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2014年.此阶段既是该领域研究的起始阶段,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回溯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早期的民间交流上.从“一带一路”的源起(丝绸之路)、早期的文化交流(民间文学、故事)、“一带一路”的今生(丝绸之路经济带),逐渐转向对“一带一路”传播中传播媒介(广播电视、媒体)、传播的参与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的研究

第二阶段:2015-2017年.经过两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显著成就,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不断深入,媒体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参与到此过程中来.这一时期是该领域研究的井喷期,研究重点之一是国际传播(对外传播、文化交流),并且承袭对传统媒体的研究(电视媒体、广电媒体、纸媒),关注新媒体(社交媒体、网络媒体、融媒体),注重对不同视角的媒体分析(主流媒体、地方媒体、西方媒体)以及各媒体之间的交互(媒体合作).另一重点是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探讨(创新、策略、报道框架、传播路径),以及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中国故事、传统节日、文化自信、孔子学院、品牌、影视剧).在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外交思想下,探索传播者们如何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国家形象(沿线).

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6年以来,“一带一路”的发展逐渐迈向高质量发展,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也由面到点,由形式向本质转变.一方面,国家形象之下是城市形象的建设,中国故事之后是中国价值观;另一方面,该研究领域开始关注传播中的群体留学生以及各国人民之间民心相通.由此可见,国内“一带一路”的研究虽然发展时间短,但也经历了由宏观到微观、由个别到全面的研究.

四、“一带一路”研究者,研究机构及其合作网络

1.核心研究者和研究者分布

在2013-2019年“一带一路”研究的1133篇论文中,发表论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每人发表论文在4篇及以上,共占所有作者总发文量的1%;发表2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91位,共占所有作者总发文量的8%.

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用于衡量科学工作者的生产力的洛特卡定律,在某一个学科领域中,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而写1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参考该定律,在本文的“一带一路”研究者中,发表了1篇论文的作者比例为92.0%,远高于定律中的60%;而发表了2篇和3篇论文的作者数量也远远低于洛特卡定律估计的261人和116人.这说明,新闻传播学“一带一路”研究的核心研究者群体规模较小,有92%的研究者仅发了1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

2.研究者合作网络

(1)研究论文作者的合作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共计58名研究者的合作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显示58位研究者中仅存在6个合作关系.相互之间形成的关联较少,研究者多是以个体形式发文,缺少与其他研究者的合作和联系.仅有的一些合作基本以2-3人的小范围合作为主,尚未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同时,合作关系中主要以同一高校或机构的师生合作形式居多,多向或跨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的形式尚待补充.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研究方面,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术合作程度较低.

(2)研究机构合作

在研究机构方面,利用CiteSpace“Institution”功能(机构合作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在2013-2019年期间的1133篇论文中研究机构合作情况.中国传媒大学是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机构(包括各学院以及研究院);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包括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10个机构的发文量占所有研究样本的44%.

对于机构间的合作,大部分国内的学术机构之间是相对孤立的,机构间的合作比较薄弱,且部分为机构内部合作,机构外大部分的合作均为一次性的,几乎不存在合作网络.

五、结论与讨论

1.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对外传播”、“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6年来新闻传播学“一带一路”研究出现的高频词,其旨在借助国际传播的研究框架,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价值理念迈向世界.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视角可以归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新闻叙事策略研究”、“中外传播话语对比分析研究”、“主流媒体的话语控制与媒介责任研究”、“对外报道与跨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

通过纵向梳理,“一带一路”研究的发展阶段和热点议题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3-2014年是起始阶段,研究聚焦在回溯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早期的民间交流上;第二阶段是2015年-2017年,这一阶段的研究开始关注新媒体与“一带一路”的互动,注重对不同视角的媒体分析以及各媒体之间的合作,另一重点是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探讨以及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第三阶段是2018年至今,该阶段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呈现出一种从宏观叙事走向个体关怀的趋势,开始关注传播中的留学生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民心相通和互动.

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来看,舆论研究的核心研究者规模较小,有92%的研究者在6年间仅发了1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稳定的合作群体不多,尚未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机构间的合作也较薄弱.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来自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一带一路”研究者应该加大合作力度,特别是跨机构、跨学科的合作,以吸收来自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促进不同研究取向之间的学术交流.

2.研究不足

本研究中数据收集是关键一环,而其中使用的检索方式尤为重要,但目前的检索方式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此外,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从宏观视角入手,但具体到每篇相关文献时,对文献全文内容关注不足,有待后续研究在进一步拓展数据的基础上,与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结合起来,去深挖数据背后深刻的内涵.

注释:

[1]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王贤文.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9

[2]赵永华、孟林山.叙事范式理论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分析[J].对外传播,2018(08):43-45

[3]马冬丽、尚学南.中印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01):58-63

[4]钟新、王岚昕.“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合作传播的模式分析[J].新闻战线,2017(09):39-44

[5]赵永华、刘娟.文化认同视角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路径选择[J].国际新闻界,2018.40(12):67-82

参考文献:

[1]朱江.“一带一路”建设中地方媒体传播特色——以《十堰晚报》为例[J].新闻前哨,2017(09):30-33

[2]方格格.“一带一路”倡议国内外传播效果对比——基于语料库的媒介话语分析[J].传媒,2018(01):70-73

[3]李鹏.“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媒體的角色和使命[J].新闻战线,2017(02):67-68

[4]贺潇潇.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对策——以中亚五国为例[J].对外传播,2015(06):35-37

[5]新华社.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7-01/17/c_1120330936.htm,.中国将中国将于2019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5.15

[6]邱均平、沈恝谌、宋艳辉.近十年国内外计量经济学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对比研究[J].现代情报,2019.39(02):26-37

[7]陈辉、陈力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7.39(07):58-89

[8]傅居正、喻国明.中外数据新闻研究的滥觞与发展:学科谱系的比较——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01):111-120

[9]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情报学报,2009

[10]刘光阳.CiteSpace国内应用的传播轨迹——基于2006—2015年跨库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7(02):60-74

[11]张小强、杜佳汇.中国大陆“新媒体研究”创新的扩散:曲线趋势、关键节点与知识网络[J].国际新闻界,2017.39(07):30-57

[12]成全、周兰芳.我国微博信息聚合研究现状及路径探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视角[J].现代情报,2017.37(03):153-160

[13]黎博佳、黄滔.基于CiteSpace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一带一路”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语言教育,2018.6(02):41-46+61

[14]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15]赵蓉英、许丽敏.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05):60-68

[16]李彪、赵睿.新世纪以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生命周期及学术权力地图(2001-2016)——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7.39(07):6-29

[17]潘佳宝、喻国明.新闻传播学视域下中国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1986-2015)——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9):1-11

[18]朱毓春.新闻传播领域中国广播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SSCI和CNKI(1998~2017年)的数据分析[J].中国广播,2019(02):81-86

本文汇总: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新闻传播学方面的传播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传播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传播学引用文献:

[1] 容易写的传播学论文题目 传播学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比较好写的传播学本科论文题目 传播学本科论文标题如何定
[3] 容易写的传播学博士论文题目 传播学博士论文题目如何定
《传播学本科论文怎么写 传播学自考开题报告范文2500字》word下载【免费】
传播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