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参考文献 > 文章内容

会计制度论文范文参考 会计制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会计制度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4

会计制度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会计制度论文范文参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研究
  2. 第二篇会计制度论文样文: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3. 第三篇会计制度论文范文模板:趋同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研究
  4. 第四篇会计制度论文范例:制度演化视角下的会计稳健性问题研究
  5. 第五篇会计制度论文范文格式:会计制度研究

★本文是100篇免费关于会计制度论文范文,均为免费优秀可做为会计制度相关参考文献,是会计制度相关毕业论文写作必备的免费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会计制度论文范文参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研究

会计舞弊问题一直是证券市场和研究界关注的热点.最近十年我国被查处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陆续增加,引发投资者损失严重、干扰市场正常运行、影响资源有效配置、降低投资者信心等一系列恶性后果.各国都将防控会计舞弊作为重要的监管任务,但由于会计舞弊行为的特殊性和监管制度、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计舞弊监管在中外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当前对我国会计舞弊问题的研究,大量集中在设计识别会计舞弊行为的模型,或寻找舞弊公司指征,系统研究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的很少.论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具有社会危害大、行为隐蔽、涉及面广和监管难度大等不同于一般违规行为的特点.要强化对会计舞弊的监管,有效抑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应当从优化制度建设和执行的角度系统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舞弊监管制度.

论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现有监管制度和会计舞弊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的整体框架和具体内容.首先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状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会计舞弊发生的动因和行为特征.然后研究了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的总体设想.论文立足中国国情和市场特点,以制度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系统阐述了监管制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舞弊性会计信息披露前的预警监管制度、舞弊性会计信息披露后的识别监管制度和会计舞弊行为被确认后的处罚监管制度.对每一类监管制度,都针对具体的监管目标设计了明确的制度框架,从制度的基本要素、制度构成、运行方式、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等方面分别论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制度建设思路和实施措施.

论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根本动机是追求市场超额利益;现行制度的刚性监管弱化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实施机会;公司治理缺陷为会计舞弊创造了实施条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致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1993-2010年期间被查处的会计舞弊案件反映出我国会计舞弊行为有舞弊金额高、舞弊行为持续时间长和社会损失大的特点.

第二,对会计舞弊特征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手段主要是虚增利润和虚增资产.舞弊公司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地域分布与当地上市公司数量不成比例.舞弊公司的资产规模普遍偏小;营业收入、每股收益、营业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明显偏低.公司治理指标反映出一股独大现象突出、董事会规模偏大、独立董事和监事人数偏少的特征.

第三,我国现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的主要问题是:监管制度设计不合理、监管权配置不当、执行能力弱化、反映滞后、缺乏主动性、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等.论文构建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包括预警、识别和处罚三个子制度.总制度和各子制度都包含制度框架和八项制度要素,各制度之间以及制度内部各组成部分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共同实现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监管.

第四,会计舞弊预警监管制度,是以预防会计舞弊行为的实现为目的.通过制度建设、内部监督、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来阻止上市公司对外披露舞弊性会计信息.通过基础制度的完善减少制度对会计舞弊动机的诱导,要改革发行制度、完善退市制度、强化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上市公司对会计舞弊的自我监管,包括股权制衡、规范董事会运作、内部监督体系建设和经理人治理等方面的完善.证监会和财政部建立应分类风险监控机制,实时监控上市公司行为.注册会计师要维护审计独立性和执业精神,在履行受托审计职责中实现对会计舞弊的监管.

第五,会计舞弊识别监管制度,是以识别已披露的舞弊性财务报告为目的.借助会计舞弊识别模型等手段,以政府监管、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的三方力量共同快速准确查证会计舞弊行为.证监会作为会计舞弊政府监管的主导力量,通过监管权的优化配置和监管方法改进,实现对会计舞弊的有效稽查.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政府部门也应积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与证监会相互沟通配合.证券交易所、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自律组织和*机构,通过自律监管规则的完善,切实行使对成员的监管义务.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合理引导媒体监督,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形成对会计舞弊行为的社会监管氛围.

第七,会计舞弊的处罚监管制度,是以惩罚会计舞弊者、补偿受损者和警示社会为目的,以强制力保障整个监管制度得以有效执行.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分析反映出,当前行政处罚、自律处罚和刑事处罚都表现出处罚制度不清晰、处罚主体权力受限、处罚标准过低、处罚手段单调和处罚执行不严等问题.行政处罚应当完善法规,协调法规间冲突,加大处罚力度,尤其是要改变罚款金额与会计舞弊金额或舞弊者收益间过分悬殊的状况.自律处罚应增加处罚方式,主动行使对成员的处罚权.改革民事诉讼制度,增加集团诉讼和诉讼支持制度,取消前置程序,鼓励会计舞弊受害人行使诉权.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建立惩罚性赔偿标准.通过罪目重归类和修改处罚标准,加对大会计舞弊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

第二篇会计制度论文样文: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会计制度从建国以来,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时间里,伴随着曾经的危机和如今的逐渐繁荣,中国会计制度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其结构日益复杂,功能也逐步完善.就其变迁的趋势而言,历经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到有序,从初级到中高级的阶段,中国会计制度发展成拥有多元化的利益主体、有序的变迁机制、较低的交易费用以及严格的监管保护制度的体系.就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而言,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依据经济对会计制度的需求,经济体制的变化成为会计制度发展的主要外在表现.当原有的会计制度发展到一定时期、取得一定的进步后,其结构的不合理性就成为限制会计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此时,制度的平衡被打破,并产生较大的波动,这就要求改变和重组会计制度的结构要素,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会计制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趋于复杂化和合理化.

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家对有关具体经济制度变迁的论述为指导,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博弈均衡理论为直接理论基础,以中国会计制度变迁为基本线索,对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环境、变迁主体、变迁成本及路径依赖等诸多因素进行梳理,并考察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对中国会计制度变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会计制度如何在制度变迁各因素的推动下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升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过程为对象,分别从宏观、微观以及制度这三个维度,以产权、交易费用、变迁路径以及博弈论为视角,考察其变迁的路径和机制.通过对中国会计制度与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在内的西方发达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国会计制度历史发展的复杂演进中提炼出贯穿于会计制度结构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国会计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三篇会计制度论文范文模板:趋同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变迁研究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企业会计制度的趋同最终体现为财务报告的趋同,本文中所提“企业会计制度”包含受国际趋同影响最大并与编制披露企业财务报告有直接关系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总体上与美国通用会计原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相对应.会计理论界通常对会计制度的属性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技术规范属性、经济后果属性和政治程序属性,后两种可以看作是会计制度的社会属性.三种属性相互依存并有机融合.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环境改变、知识进步和潜在利益是导致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并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多次不断博弈的过程.一旦出现新的变迁需求而现有会计制度未能涵盖,如果具有足够的潜在收益就可能产生新的博弈,进而努力达到博弈均衡状态.会计制度经过多次博弈不断得以完善.在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已成为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博弈方.2007年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针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的问题,抓紧对IFRS等进行了修订完善,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目标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近年发展步伐则相对较为缓慢.有必要结合对我国和国际会计制度的演变过程、实际效果和经验启示,把握国际会计制度变迁的实质,进而对我国未来会计制度变迁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使财务会计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https://www.mbalunwen.net/kexueqianyan/082899.html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理论规范研究为基础,案例对比研究为支撑,建立了趋同背景下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研究框架.首先对国际会计制度演变情况尤其是趋同情况进行了规范分析.在20世纪以来的会计发展史上,世界各国会计总体呈现出美国模式、欧洲大陆模式和共产主义模式共同存在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减弱以及前苏联的解体,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共产主义模式已经日渐势微.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各种会计模式相互借鉴融合,表现出欧洲大陆会计模式向美国会计模式靠拢、会计核算制度逐渐向会计准则转化的趋势.世界各国逐渐认同会计准则是较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形式,加快转向和采用会计准则.但由于相互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包含各国会计准则在内的会计制度国际协调显得非常必要.曾有许多国际性组织为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作出努力,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是其中取得最显著成绩的一个.2000年,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通过了IASC的全部核心准则项目,批准跨国证券发行和上市的公司使用国际会计准则(IAS).2001年,IASC改组为IASB,后者提出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并推动其制定的IFRS成为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对象.笔者认为,会计制度国际趋同仍属会计协调阶段,是一个求同存异并双向互动的前进过程.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转变为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纷纷采取积极措施,针对财务报告体系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要求加快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步伐,IASB与F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已基本一致.与此同时,部分国家或地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对趋同IFRS勺态度转为不明确.

不同国家和地区参与会计制度国际趋同具有不同的动机和利益考量.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制定会计准则的国家,在20世纪长期处于确定会计管制规范领先的地位.它原本不认可IASC的IAS,然而安然、世界通信等财务丑闻事件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美国GAAP的信心.美国意识到以往的做法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因此借IASC改组之机迈上了会计制度国际趋同之路,并通过人事安排的亲美化、机构设置的仿美化等方式掌握了国际会计制度的主导权.欧盟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一直致力于会计协调工作,协调的主要形式是制定各种欧盟会计指令(EU Directives),鉴于自身内部会计协调的复杂性,它较早就对与IASC开展合作抱有积极态度,并要求从2005年起所有在欧盟上市的公司按IFRS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欧盟坚持通过技术和立法双层认可机制,牢牢掌握了应用IFRS的最终决定权.欧盟提出“等效”(Equivalence)的理念,对已与IFRS趋同的其他国家会计准则开展等效认定,积极探索存在合理差异情况下国际趋同的新路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由政府主导,它积极参与了IASB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多的发言权,于2004年6月发布了与IFRS基本一致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EIASB准则),要求本国营利性主体从2005年起全面采用.澳大利亚也考虑了本国法律环境和国情特点,保留了部分特有的原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并自行解释IFRS的有关内容,以保证本国执行工作需要.

国际会计制度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经济全球化要求有相应的国际会计制度来协调国际利益关系.但由于目前并不存在法定的权威性国际治理机构,因此国际会计制度不得不由某些强势主权国家或由强势主权国家所主导的多边机构来提供.这一方面导致国际会计制度供给不足,另一方面造成国际治理中权利与义务脱节.国际会计制度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可能因会计制度供求而产生冲突,会计信息供求过程中就会存在着强权逻辑(strong power logic),导致国际会计制度具有明显的非公平性.以IFRS为代表的国际会计制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博弈机制,是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不断博弈的结果.这些制度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形成的,在内容和运作上暗含着对他们利益的倾斜.IASB为扩大自身影响,也需要得到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合作,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委曲求全.发展中国家受国家实力和制定主导权安排的限制,总体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被迫进行国际化且需要付出较高的变迁成本.同时,要看到现行国际会计制度包含着谈判制约机制,IASB为了争取IFRS在更大范围内被采纳,也将会对发展中国家会计情况和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国最近三十年会计制度变迁的发生,在时间上正好配合了我国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和证券资本市场的建立.我国坚持以政府作为会计制度的供给主体,国家在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制度变迁推进的次序确定与时机权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真正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应是1992年以“两则、两制”为特征的会计改革.此次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实际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改革之前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与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是在旧的会计制度因阻力较大还改不动的时候,先在其旁边或周围发展起新的会计制度,随着新的会计制度逐步发展壮大,导致会计制度体系的不断变化和环境的不断改善,达到逐步对旧的制度进行改革.它是在整个存量改不动的时侯,先通过增量改革来发展新体制,随着增量改革的积累,逐步改革整个会计的体制结构,为存量的最终制度变迁创造条件.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性非常强,出现了一系列过渡性制度安排,往往具有新旧两种制度安排的某些相互矛盾的特性.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前进方向,总体反映了中国会计立足国情不断国际趋同的趋势.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原则、计量方法、信息披露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等方面,已经实现了与IFRS的趋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也存在着忽视制度经济后果、变迁源发性不强、前进步伐相对缓慢等问题.

会计制度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制度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000字学术论文、5000字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会计制度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会计制度论文范文选题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国际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会计制度已成为世界经济政治之间寻求平衡的调节器,构建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战略的基础是寻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中国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国际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不是对立的关系,其发展不是撇开国际会计制度另起炉灶,而是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推动双方的共同改革和发展.应保持国际趋同中的发展理性,立足现实努力化被动为主动,分类采取不同制度变迁策略,强化理论准备实现基础创新的基本原则,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和完善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明确准则制订基础导向模式,尝试在会计制度创新中引入市场机制,摆脱单纯的权力中心供给主导模式.努力推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程序更加*化、科学化和完善化,建立一整套与国际惯例协调、具有不同规范层次的会计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新形势下国内外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同时,我国要加强对自身会计理论和问题的研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协调,通过增进双向沟通与交流,重视地区间相互合作和影响,努力获得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特殊国情及会计理论和问题的关注,努力争取在IASB中拥有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的话语权.

第四篇会计制度论文范例:制度演化视角下的会计稳健性问题研究

不确定性是会计稳健性的前提,而天下最为确定的就是存在不确定性.FASB以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集大成者和会计准则建设者合二为一的身份,在1983年颁布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明确提出对会计稳健性的认可,指出财务会计和报告领域里,像对计量上可能的误差,宁愿少计资产和收益而不愿多记的会计稳健性(意为审慎性)这样的惯例是有地位的,因为企业和经济活动在到处都有不肯定因素的环境中进行,但是近30年来,以投资者利益导向为首要指向的FASB一直认为,会计稳健性虽然具有根深蒂固的历史地位,但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稳健性,应不含有蓄意地、一贯地少计净资产和净利之意,否则有违中立性.2008年,FASB在其和IASB颁布的联合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中最终决定将会计稳健性(包括会计审慎性)彻底清除,但是争议并未因此而停止,因为会计稳健性悠久的历史说明,其并非因为正式制度的认可而出现,也就不会因为正式制度的否定而消失.

当前有关会计稳健性话题是针对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财务会计而言,主要的研究成果来自美国这样一个尽管具有难以撼动的经济地位但是会计历史却极为短暂的国家.从演化进程来看,美国的会计源自英国,而英国会计又可依次向前溯至荷兰、意大利会计,而这仅仅涉及复式会计的发展脉络,在复式簿记之前还有中世纪欧洲会计、四大文明古国会计、甚至会计的源头即原始计量记录.历史中的会计稳健性是经过上述这样一个发展脉络产生并演化至今,当前作为主流的英美会计理论所论及的会计稳健性仅仅是一个复杂制度现象的冰山一角.

对于中国而言,会计稳健性一词完全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概念,了解会计稳健性究竟为何产生,又是如何演化至当前的状态极为迫切.中国自20世纪80年*始建立会计制度以来,被动地经历了会计稳健性从无到有(1983-1997年)、从弱到强(1998-2005)、从全面到适度(2006-至今)三个阶段.每一次的调整都是因为旧制度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被动调整的代价极为巨大,中国不同于美国,后者是普通法系国家,其制度源自市场中的习俗与惯例,因此会计稳健性的制度化实质上是市场运行中的内部规则自发外化的结果,其制度调整所产生的后果完全由系统内部消化.但是中国不同,作为一种制定法国家,每一次制度的制定或者调整都会发生巨大的社会成本.因此我国在移植会计稳健性制度时需要采取三思而后行的态度.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会计稳健性原则最初的运用完全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国际接轨的显著表现,制度建设者并未从历史的视角关注会计稳健性的来龙去脉.被移植的制度以是否适用作为接受标准,上述三个发展阶段就是我国制度建设被动适应结果.

在中国,会计稳健性制度频频变动调整之际,FASB和IASB又作出其会计信息质量框架中彻底清除会计稳健性的决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大环境下,我国会计制度建设者又一次面临是否跟从的挑战.会计稳健性究竟是什么中西方迄今并无统一认识.在美国会计理论独步天下的今天,其观点对于各国会计界的影响颇深.在FASB的“目标-准则-实务”理论逻辑指引下的会计稳健性理论很难深入,因为目标是纯主观的产物,缺乏一个客观见之主观的逻辑起点来统领理论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目标与实务之间的分歧.会计稳健性在实务中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及其对准则制定目的的偏离,促使理论研究的不足亟待解决.多样性是演化的动力,故而从制度演化视角对会计稳健性理论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研究课题.

本文基于制度演化视角对会计稳健性问题进行研究,试图重点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为什么需要从制度演化视角进行会计稳健性问题的研究,二是如何进行演化分析,三是本研究成果如何弥补当前会计稳健性理论的不足.

在回答这三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借助于会计与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从会计研究文献来看,自现代会计理论产生伊始,演化思想就出现端倪,主要表现在早期会计研究者均试图从历史中寻找会计稳健性惯例的不同原因,采用“存在的就是适合的”标准完成准则构建,这种基于因果追溯的演化研究在新古典均衡范式占据会计研究阵地后就不复存在,将根本上是异质的、不可逆的会计稳健性惯例纳入统一的主观目的导向下的会计准则范畴,混乱的结果不言而喻.

不同于制度均衡观所持的经验实在论的本体论和个体主义的认识论,制度演化观坚持批判实在论的本体论和个体群主义,假设制度主体具有认知理性、强调制度的累积因果和回溯法的运用.基于制度演化观,本文将会计稳健性的历史沿革置于“本能-行为-习惯-习俗-惯例-制度”的制度演化路径之中,向上因果探讨得出会计稳健性的终极原因是“至善”,向下因果探讨得出会计稳健性的多样性源自异质的能动主体与其所在社会结构间互动.

当前会计准则制定者认为会计稳健性惯例是一种自动的、重复的、缄默的,“时间无涉”的“实在”,在这种均衡观指导下构建的会计准则无法完成链接主观会计目标和客观会计实务的任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研究者将视角从制度均衡走向制度演化:首先,将研究关注点从均衡观下的“会计秩序”转向演化观下的“因果机制”,通过向上溯因分析制度形成的终极原因,向下溯因分析制度如何制约个体行为,实现因果累积链条在逻辑上的完整性.其次,重构会计稳健性理念,在当前“目标-准则-实务”的理论逻辑顺序中添加一个客观见之主观的“本质”起点,使主观的“目标”更具有客观的立论基础,从而不再游离于客观需要之外.第三,本文指出会计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因此权变地适应社会需要是会计稳健性的发展方向.

第五篇会计制度论文范文格式:会计制度研究

会计信息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信息之一.作为一种公共信息,会计信息微观上关乎相关使用者决策的可靠性,宏观上涉及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对于发挥会计信息的社会功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生产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规则必须是公开、适用、一致的,而系统、全面、具体、易理解、易操作地提供这些共同会计信息的媒介,就是会计制度.建国以来,会计制度一直是规范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规则,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由于会计制度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制度理论的发展和实务的完善,甚至形成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有鉴于此,笔者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会计制度的相关理论问题.

本文分为导论、会计制度基本理论和会计制度建设理论三个部分,由十章组成.

导论部分主要界定了本文所研究的会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论述了进行会计制度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关于会计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评价,指出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说明了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勾画了本文的研究框架,总结了本文主要的创新内容.

第二部分是会计制度的基本理论,包括第一章至第六章的内容.第一章主要研究了会计制度的概念,首先分析了制度的概念、会计的概念,而后引出会计制度的概念.会计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的会计制度采用狭义的概念,并定义为:会计制度是指直接规范微观主体如何进行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及其存储的规则,包括财政部和其他部委(含地方政府)颁布的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含行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基层单位制定的会计制度等内容.第二章研究了会计制度的多重特征,着重探讨了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标准以及会计惯例等方面比较后所体现出的不同特点或关系.第三章探讨了会计制度的功能.从不同角度考察,会计制度的功能有不同的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讲,会计制度具有规范会计行为、纠正会计行为、提供共同信息和节约交易费用等功能,如果将会计制度放在内部控制中分析,具有构建内控纽带、协调内控目标、主导内控框架等功能,将会计制度放在公司治理中考察,则体现为规范经济行为、约束相关权力、协调经济关系、均衡各方利益、监控治理结构等功能,此外,会计制度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反映资源配置状况、反映资源配置过程、衡量资源利用效益等功能,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奠定经济运行基础、反映经济运行需求、评价经济运行效率、规范经济运行秩序、促进经济繁荣稳定等功能,在产权安排中具有界定产权性质、

该文是会计制度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会计制度引用文献:

[1] 容易写的财务会计制度论文选题 财务会计制度论文标题怎样定
[2] 会计制度设计方向论文题目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会计制度类论文题目 会计制度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会计制度论文范文参考 会计制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会计制度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