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主题:深圳技师学院学生平台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4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学院学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学院学生论文范文

   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自评报告

   学院:

   完成时间: 201-10-21

   负责人: ,

   目 录

   0 概况 4

   1 定位与目标 5

   1.1 办学定位 5

   1.2 培养目标 5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8

   1.4 定位与目标方面存在问题与对策 9

   1.4.1 培养目标制定,执行,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9

   1.4.2 学院在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10

   2 师资队伍 10

   2.1师资队伍结构 11

   2.2 教育教学水平 12

   2.3 教师教学投入 15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15

   2.5 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16

   3 教学资源 16

   3.1 教学经费 16

   3.2 教学设施 17

   3.3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8

   3.3.1 专业建设规划与调整 18

   3.3.2 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 18

   3.3.3 培养方案制定,执行与调整 19

   3.4 课程资源 19

   3.4.1 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情况 19

   3.4.2 课程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19

   3.4.3 教材建设与选用 20

   3.5 社会资源 20

   3.5.1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20

   3.5.2 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20

   3.5.3 社会捐赠情况 21

   3.6 教学资源方面存在问题与对策 21

   3.6.1 存在的问题 21

   3.6.2 改进措施与对策 22

   4 培养过程 23

   4.1 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 23

   4.2 课堂教学 23

   4.2.1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与执行 23

   4.2.2 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 24

   4.2.3 科研促进教学 24

   4.2.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24

   4.2.5 考试方法改革与管理 25

   4.3 实践教学 26

   4.3.1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 26

   4.3.2 实验教学实施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27

   4.3.3实习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落实与效果 28

   4.4 第二课堂 29

   4.4.1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及保障措施 29

   4.4.2 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30

   4.4.3 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30

   4.5 培养过程问题与对策 31

   4.5.1 存在的问题 31

   4.5.2 改进措施与对策 31

   5 学生发展 32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32

   5.1.1学院总体生源地区分布 32

   5.1.2学院招生计划,录取率及报到率 33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33

   5.2.1 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33

   5.2.2 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36

   5.2.3 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37

   5.3 学风与学习效果 37

   5.3.1 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37

   5.3.2 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37

   5.3.3 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38

   5.4毕业,就业与发展 38

   5.4.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 38

   5.4.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42

   5.5 学生发展方面存在问题与对策 42

   5.5.1 班主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2

   5.5.2 部分学生生就业积极性不高,就业质量不佳 42

   6 质量保障 43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3

   6.1.1 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43

   6.1.2 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44

   6.2 质量监控 44

   6.3 质量信息利用 45

   6.3.1 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45

   6.3.2 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 45

   6.4 质量改进 46

   6.4.1 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 46

   6.4.2 质量改进的效果和评价 47

   6.5 质量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48

   6.5.1 存在的问题 48

   6.5.2 改进的措施与对策 48

   7 特色项目 49

   0 概况

   1985年9月开设无线电技术三年制专科专业,1988年9月开始招收无线电技术本科生,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1月在电气信息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好的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内培外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目前,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8人,副高职称27人,中级职称44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63人(博士37人,另有8人在读博士),在国外留学,访问和培训经历1 6人.6名教师获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3名教师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3名教师为常州市"831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现有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和自动化系.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物联网工程和自动化等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江苏省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第二批)1项,江苏省 "十二五"重点专业类项目1项;省"论文范文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目前,我院本科学生2046人.近五年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省级等奖励累计180余项.现有省级精品课程,重点教材4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出版着作和教材12部,省级教改项目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设有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和大学生创新中心,下设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43个.实验室面积710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4051万元.建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省级电气信息工程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另外还建立了教授工作室和以科研为主的博士工作室,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条件保障.

   依托我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校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2016年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下设四个研究方向.作为江苏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的支撑学科之一,已经通过省级验收,为人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条件.目前在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点已招收研究生31人.学院建有常州市"物联网新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并设有"信息与控制研究所","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和"生物信息与医学工程研究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222篇,其中75篇论文被SCI,EI,ISTP检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30项,承担及完成的横向课题40项,总经费约2000万元;获批专利(含软件着作权)115项.共获得市厅级,行业协会和省级科技奖12项.

   1 定位与目标

   1.1 办学定位

   立足苏南,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学院发展与学校发展,区域发展紧密结合,重点服务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电子信息工程,等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学院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二级学院.

   为了落实办学定位,学院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嵌入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论文范文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推进教学改革,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推进项目式,基于问题的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在做强省级专业的同时,发展其它应用型专业.从调查反馈情况看,学院教师,学生,校友及用人单位对学院办学定位,办学理念普遍认可.

   1.2 培养目标

   依据学校办学定位,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院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全体教师讨论,多方调研和专家论证,对人才培养方案加以修订,形成了工科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依托,以工程技术与应用为主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系统与信息处理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养,能在领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开发,生产,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通信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电气控制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实际工程应用为背景,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依托,以工程技术与应用为主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从事电气控制设备的生产,系统运行,技术开发,产品开发,营销技术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掌握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基本原理,获得电气控制领域中的工程实践知识和能力;受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及产品开发,运行维护等工程实践综合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开发与应用,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的基本方法.专业"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仪器仪表,测控系统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依托,以工程技术与应用为主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量理论,仪器设计与测控系统集成技术基础,学习测量,控制和仪器相关的电子与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理论,信号处理,光电技术等理论与技术基础,通过多种教学环节和工程实践,接受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基础训练,具有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物联网工程专业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熟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同时精通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能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又可以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维护等,既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的物联网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信息领域,科研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也能胜任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工作.专业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能从事与自动化有关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技术等方面工作,并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从事电子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与仪表等领域的设计与制造,应用与维护,研究与开发工作.

   要求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教学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通过制定向教学工作倾斜的政策与制度,保证教学经费优先投入,正确处理教学与学院其他工作的关系,形成领导重视教学,经费保障教学,制度保证教学,政策激励教学,教师投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好局面.

   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明确规定学院党政一把手为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学院长负责督促落实学院各项教学任务.学院设有"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督导","教授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教学工作的重大事宜须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学院根据学校经费预算,提高教育教学经费使用效率.学院制定(修订)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和考试巡考制度等20余项教学管理制度,并在教学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切实贯彻执行,从而保证了教学工作严格有序运行.学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在全院形成了重视教学的氛围.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爱岗敬业,积极探索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言传身教,发挥"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虚心好学,努力实践,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学院注重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大力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让学生充分利用优质科研资源,追踪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形成自主学习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学院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等积极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全员育人"已成为教职工的共识和行动,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以上举措,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成效显着.近三年获得①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②省部级教改项目项,校级教改项目项,发表教研论文篇,出版教材部,其中部被评为省级重点教材;③获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项,其中重点创新训练项目项;④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3人次获得国家二等奖,人次江苏省赛区一等奖,6人次获得省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人次获得国家等奖,人次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人次获得二等奖人次获得等奖人次获得奖;第七届蓝桥杯大赛⑤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篇,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3个,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篇,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个

   1.4 定位与目标方面存在问题与对策

   1.4.1 培养目标制定,执行,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在制定培养目标过程中,调研的深度与广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制定培养目标过程中,由于学院专业较多,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调研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制定出的培养目标不能完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培养目标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培养目标实施过程中,虽然严格执行培养计划,但受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少部分学生实践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毕业生论文范文来看,少数已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学院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大调研的深度与广度,深入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了解社会需求,进一步修订培养计划,制定出更能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培养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与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4.2 学院在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考核制度对教师教学投入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职称评定以及工作能力评价与其科研成果密切挂钩,这种评价机制使得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科研,部分教师只专心于科研工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对教师教学任务的考核主要是课时量的考核,导致少部分老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学院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师考核制度,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调动每个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对于一些科研能力强,科研兴趣浓厚,在科研上有潜力的研究型教师,考核时在不忽视教学的基础上,侧重科研成果;对于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则可以侧重教学成果.在各种考核中,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对教学的质和量做出硬性规定和要求,使教研论文,教研成果,教学质量等在各项考评和职称晋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2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整体结构基本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全院教师79人.有双师型教师(兼有教师职称和高级技师,工程师或技师职称)14人.

   2.1师资队伍结构

   全院师资队伍结构如表1-表5所示.

   表

   职称 教授 副教授 高级实验师 高级工程师 讲师 实验师 人数 8 18 7 2 37 7 比例 10.1% 34.2% 55.7%

   表 2 学历结构

   职称 博士 硕士 其他 人数 37 26 16 比例 46.8% 32.9% 20.3%

   表3 年龄结构

   年龄 35岁以下 36至45岁 46至55岁 56岁以上 人数 30 29 15 5 比例 38% 37% 19% 6%

   表4 各专业教师分布

   专业 教师总数 教授 副教授 讲 师 博士 电子信息工程 14 1 5 8 6 通信工程 9 3 2 4 2 物联网工程 8 2 6 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 2 1 8 6 自动化 8 2 2 4 6 测控技术与仪器 8 4 4 6 表5 聘请企业*教师

   序号 企业名称 姓名 指导专业 1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王正堂(工程师),李敏佳(工程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2 常州市同惠电子有限公司 赵浩华(高级工程师) ,孙伯乐(高级工程师) ,王恒斌(高级工程师),高志齐(高级工程师)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3 常州武进红光无线电有限公司 刘观秋(高级工程师),刘文明(工程师),王爱军(工程师),尹月华(工程师),吴文(高级工程师)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4 常州安费诺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徐一鸣(高级工程师)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5 常州市康禾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傅建明(工程师)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 6 中国移动常州分公司 董峰(工程师),施文杰(工程师),

   李俊(工程师) 通信工程 7 常州市健力电气有限公司 张健(高级工程师),赵萍(工程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8 常州市三利精机有限公司 周国兴(高级工程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9 常州法尔林精机有限公司 王彦锋(工程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10 常州凯鹏液流器材有限公司 吴鹏(工程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 吟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计皓波(工程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2.2 教育教学水平

   学院在强化教学管理,严控教学过程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访问交流,开阔自身的专业视野.

   主持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与获奖

   表6 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与获奖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完成人 项目来源 1 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分银行"制度创新与实践研究 乔晓华 苏教高【2017】29号 2 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中设计环节实践研究 罗印升,朱幼莲 苏教高【2017】29号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分型培养"模式下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创新与实践 张建斌 苏教高【2017】27号 4 基于论文范文人才培养的书院制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张建斌 苏教高【2017】13号 5 "高等技术师范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张维玺,乔晓华,沈琳,钱志文,

   朱幼莲等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7.5 6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系统 邢绍邦,罗印升,沃松林,韩晓新 "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工科组三等奖,2017年10月 7 一种掌上型数字滤波器 陆毅,沃松林 第二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创新作品大赛,获本科创新组一等奖,2017年10月 国外留学和短期交流,培训的教师

   表7 国外留学和短期交流,培训教师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历 出国经历情况 1 罗印升 教授 博研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德国茨维考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8月6日-8月19日 2 乔晓华 教授 本科 德国马格德堡大学,2005年9月5日-10月14日 3 沃松林 教授 博研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2017年8月7日-8月20日 4 张建斌 教授 本科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2017年8月7日-8月20日 5 韩晓新 教授 本科 德国大盖劳职业学校,2006年10月30日-12月8日 6 刘晓杰 副教授 博研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2017年8月26日-11月23日

   英国考文垂大学,2017年10月5日- 10月18日 7 钱志文 副教授 本科 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 2017年8月7日-8月20日 8 孟继德 副教授 本科 德国大盖劳职业学校,2004年2月2日-3月12日 9 贾子彦 副教授 博研 日本信州大学 2004年10月-2017年3月 10 俞洋 讲师 博研 日本信州大学 2017年4月-2017年3月 11 于冬梅 讲师 博研 英国考文垂大学,2017年10月5日- 10月18日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2017年12月-2017年1月 12 潘玲姣 讲师 硕研 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 2005年9月-2007年8月 13 吴全玉 副教授 博研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2016.7-2017.7 14 薛波 讲师 博研在读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2016.1-2017.1 15 施一飞 讲师 博研 沙特阿拉伯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2017.5-2017.11 16 崔渊 讲师 博研 德国茨维考应用技术大学,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

   2016.2.14-2016.3.14 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对象与团队

   表8 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对象与团队

   培养项目 数量 人员(负责人)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3 沃松林,王建华,张晓玲 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 5 罗印升,沃松林,朱幼莲

   刘晓杰,姚克明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1 贾子彦 常州市"831工程"培养对象 4 罗印升,韩晓新

   沃松林,刘晓杰 校级优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1 罗印升 校重点建设(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1 朱幼莲 校级教学名师培养对象 3 钱志文 陶为戈 韩晓新 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3 贺乃宝,贾子彦,姚克明 (4)课程与教材建设

   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重点教材:《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校级精品课程8门,出版教材12部.

   2.3 教师教学投入

   全院平均每学年开设理论课程74门(162门次);实践课程41门(127门次),所有教授,副教授均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工作.专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表9 专业建设成果

   序号 专 业 建设项目名称,时间 取得成效 1 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2006年,2017年验收;

   教育部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7年10月;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2017年7月;

   2017年江苏省软件类论文范文工程师培养试点

   2017年江苏省新一轮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专业,

   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新一轮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2 通信工程

   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7年,2017年通过验收;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2017年7月;

   2017年江苏省软件类论文范文工程师培养试点 省级特色专业

   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第二批]2017年4月;

   2017年校特色专业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2017年7月 校特色专业

   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4 测控技术与仪器

   2017年5月通过省学士学位授权评审验收,2017年立项校重点建设专业 校重点建设专业 5 物联网工程

   2017年 5月通过省学士学位授权评审验收 6 自动化专业

   2017年 5月将接受省学士学位授权评审验收 2.4 教师发展与服务

   以落实《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细则》(2017年8号文件)为抓手,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加速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教育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骨干.

   (1)培养对象的范围和指导教师遴选.将我院年龄不超过35周岁或者高校执教不满2年的教师作为培养对象,按照学科,专业相近的原则,从全院副高职称以上教师中,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经党政联席会议审定,最终为每位青年教师确定一名指导教师.

   (2)组织管理.制定了青年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信息能力要求,及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结合青年教师具体情况,由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研究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由青年教师认真填写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书,交学院办公室1份备案,以备检查监督.青年教师人手一册培养记录本,以时间为序将自己的自修,培养内容,体会做详实的记载,此项工作作为青年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

   (3)实施措施.学院层面组织讲课水平高的教师上示范课,领路课,为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组织了青年教师观摩课,由青年教师听优秀教师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组织了青年教师上试讲课,指导教师面对面点评,指导,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锻炼成长;制定了指导教师激励政策,指导教师工作酬金由学院考核后根据工作量和工作效果统一支付;对指导工作不力者,取消下年度的指导资格.

   2.5 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教师数量和质量尚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学生的时代要求.数量不足,教师中除去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6人,双肩挑人员3人,专职教师人数只有60人,承担6个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教育,数量不足.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不够强,如对工程认证的教育理念及其所提出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法与要求,在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贯彻与实施还存在一定差距.

   解决办法:

   内培外引.在发挥好现有教师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优秀博士,增加教师数量,创造环境和机遇,加强交流和学习,加强青年教师导师制过程管理,提升教师团队质量,优化结构;邀请工程教育认证专家作讲座,报告,组织教学研讨,交流,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自身的行动,并付之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教学资源

   3.1 教学经费

   学院教学经费来自几个方面:

   1. 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经费:江苏省下拨,2017年约245 万元,2016年约235万元,用于品牌专业建设任务的正常运行.

   2.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经费:江苏省下拨,总计66万元,用于重点专业建设任务的正常运行.

   3. 实验耗材及低值易耗品论文范文:学校下拨,每年约18.6万元左右,用于教学实验过程所使用的耗材及低值易耗品等.

   4. 生产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论文范文:学校下拨,每年约24万左右,用于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5. 教学实验室建设费:2017年以来在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专项经费,论文范文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经费,和学校配套自筹资金的支持下,投入经费达1970余万元,用于创新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和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室的建设及新增仪器设备.

   通过上述经费的投入,保证了学院本科教学的正常开展,改善了教学实验环境.

   3.2 教学设施

   学院的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两部分.建有电子工艺实习,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EDA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技术,DSP技术,自控原理,射频技术,物联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共43个.中心拥有实验设备固定总资产4051万元,仪器设备台套数4664台,其中万元以上设备493台,总值2963万元.实验教学使用面积7100m2.实验中心现有实践教学的教师34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2 人,中级职称5人,*人员12人.

   实验教学面向全校2个电类二级学院,2个非电类二级学院,中德学院等14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等专业.学院的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平均每学年开出实验195个,课程设计,实训28门,64周.大学生创新中心,实行全天候开放制度,年均服务学生300余人,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益,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科竞赛培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依托大学生创新中心,近3年600余人次参加学科竞赛培训,承担国家,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30余项,

   3.3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3.3.1 专业建设规划与调整

   随着我校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不断深入,主动适应国家和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多样化,多类型的需求,依托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省品牌和重点专业,陆续增设建成测控技术与仪器,物联网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已经通过专业学士学位授权评估,自动化专业将于2017年接受专业学士学位授权评估.为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高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3.3.2 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

   (1)优势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7年通过验收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17年被评为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7成为江苏省"论文范文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7年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电子信息类)进行重点专业类建设,2017年获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通信工程专业2017成为江苏省"论文范文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7年通过验收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并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年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第二批],并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

   (2)新专业建设

   新专业的建设全面体现江苏理工学院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吸收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优势专业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成果,加强新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新专业教学质量.

   3.3.3 培养方案制定,执行与调整

   根据社会产业及学科不断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依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具体内容,结合我校办学目标和学院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坚持"加强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实践,整体优化"的原则,学院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特点,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系统的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2017年-2017年学院依据论文范文工程师培养要求对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2017年学院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2016年学院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扩展到对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其他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学院通过广泛调研,并由外校专家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等方式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质量.

   3.4 课程资源

   3.4.1 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情况

   课程是大学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分三类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学校管理建设,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及其实践环节由电信学院统一管理建设,遴选课程负责人,组成教学团队,专业课程及其实践环节由各系负责建设.

   3.4.2 课程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学院每学年开设理论课程74门,162门次,实践课程41门,127门次;建设省级精品课程3门(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校级精品课程8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通信原理,电视接收机原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所有必修课程均建立了网络课程,并积极推进电气信息类专业工程基础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3.4.3 教材建设与选用

   学院根据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立足学院实际,加强教材选用工作,特别是优先选用国家规划,获奖教材,解决现有教材存在的不足,满足培养计划的需要.注重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结合学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规划,加强教材编写工作,特别是实践技能教材的编写,抓好重点规划,实施精品战略,有选择,有规划的逐步推进.即编,选并重,鼓励使用国内优秀教材,鼓励编写有特色,高质量的教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编写,同时注意在时机成熟时,引进国外优秀教材,服务双语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学院教师出版教材12部,1部教材被评为省级重点教材.

   3.5 社会资源

   3.1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互补优势.近年来,先后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太普电子(常熟)有限公司,毕孚自动化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多个相关企业开展生产实习,论文范文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学科竞赛等合作.

   根据教育部校企合作"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结合中兴通讯人才培养经验及我校的实际情况,2016年新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

   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办学工作,扩展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经历,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5.2 共建教学资源情况个专业实习基地,有力地保证了,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2017年开始,我院先后与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红光无线电有限公司,常州市莱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论文范文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合作关系.参加论文范文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生,分别在以上企业各部门各岗位接受企业培养,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培养教育.

   2017年11月与毕孚自动化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江理工-德国beckhoff俱乐部,2016年4月与无锡信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江理工-无锡信捷自动化俱乐部,通过俱乐部的形式对学生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3.5.3 社会捐赠情况

   201电子(常熟)有限公司上海上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常熟)有限公司20000元,用于开展2016年江苏理工学院太普电子杯智能车校际邀请赛上海上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0000元,用于开展2016年江苏理工学院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暨江苏省赛选拔赛2016年江苏理工学院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暨江苏省赛选拔赛3.6 教学资源方面存在问题与对策

   3.6.1 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与建设滞后,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不足以支持学生的自学与交流,符合现代网络教育的微课程缺乏,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因教学班级人数较多而难于实施.实验室资源管理与利用平台落后.

   2.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需进一步明确,在教学共同体的范围内达成普遍共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需要进一步凝练,整合和优化.

   3.在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有还不能完全满足的需要新建专业的实践亟待进一步加强.在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3.6.2 改进措施与对策

   1.以电子信息工程省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加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投入,加快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平台建设,提高资源效益.以学院管理的专业类平台课程为示范,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和微课程资源建设,发挥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虚拟仿真中心建设,提高实验室开放管理水平.

   2.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精简,进一步优化各个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进一步探讨教学内容的本专业目标要求,合理平衡本专业课程和学院平台课程的关系,使各专业的要求和专业平台与学院基础课程平台实现和谐统一.加强跟企业的联系,保证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进程,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电气电子信息领域应用型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与中兴通信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拟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创新改革,对课程体系如何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进行探讨,以人才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内容,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3.校外产学研合作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主要依托以下工作.进一步围绕产业链进行合作创新企业,高校结成战略联盟,进一步探索在发展战略,项目开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机制.对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主要依托以下工作.一是强化落实;二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4 培养过程

   4.1 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

   改革思路:依据学校定位与办学目标,结合学校"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牢牢抓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结合服务江苏和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改革政策措施:(1)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本专业"论文范文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的实施基础,优化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出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兼有国内外特色,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到2020年力争1-2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推进教师考核制度改革,把教学质量,教改立项,教学获奖,教材编写等列为教师评价和职称评定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3)进一步完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丰富集体教研活动内容,加大教学基层组织考核与奖励力度,充分调动教学共同体的积极性;(4)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共建高水平混编师资队伍;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继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2 课堂教学

   4.2.1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与执行

   学院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度,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制定课程大纲和相关实验大纲.根据学校要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学院于2016年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根据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修订.

   根据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规定,所有教师授课时必须随身携带教学大纲,并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学校和学院会不定期抽查教师的大纲执行情况.

   4.2.2 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不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紧密对接.始终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加强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实践,整体优化"的原则,学院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教学目标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内容既要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重视其内容的实用性.教学不再简单地停留在传承书本知识上,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和创新知识与信息,确保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始终与科学发展或工程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能够把典型工程案例引入到课堂.

   4.2.3 科研促进教学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是高校的三大任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是高校的根本和基本任务,科研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科研能够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围绕我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办学目标,学院的科研工作非常重视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开发.作为高校的教师如果不从事科研,那么教学内容的更新,教材的更新等就很难做到.因此,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的科研政策以有利于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同时吸收,带动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为出发点,从而使学生能够比较早的进入科研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中去,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目的.

   三年来,学院教师通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教育教学研究,获取了丰富的学科实践知识,在各自的领域内清楚了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了专业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从而能在教学中把握专业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地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了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平台,对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2.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研究性,启发性教学,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观念上,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摒弃灌输式,实行启发式学习.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理论课的讲授,实验课的讲授以及课后自学三个方面.理论课的讲授主要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参与式,比喻式等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自由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与学互动;实践课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 例如各种课程设计,采用先提出项目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达到使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和拓展知识的目的,另外,除课堂教学外,还要通过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将课程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手段上,合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以课程负责人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依托学校泛雅网络课程平台,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尤其是专业平台课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网络课堂扩大了课程的受益面,与课堂教学互补,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4.2.5 考试方法改革与管理

   学院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考试制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学院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和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

   所有课程的试卷都需要填写试卷命题审批表,对试卷命题质量和试卷规范进行综合评价后方可进行试卷印刷.对考试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每套试卷均分为难度等同的AB 两卷,同一课程论文范文学对象实行统一考试的方法,考试结束后流水线批改试卷,并及时完成试卷分析及归档整理工作,不断提高试卷质量.

   学院一贯注重考风考纪管理,按照学校考试工作要求组织考试,加强巡考工作,严格执行监考纪律,提前进场,宣读考试规则,通过多种方式杜绝考试论文范文现象的发生.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倒逼课堂管理工作.除传统的卷面考核形式外,采用口试,调研报告,上机考核,小论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强化教学过程N+1的考核方式和应用能力考核,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4.3 实践教学

   4.3.1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保证.为了能真正达成培养目标,体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的时代需求,需要深化 "中心+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体现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江苏省"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二类支撑平台,四个层次,和六个环节"的"1246"实践教学体系.

   一个核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综合应用和集成创新的能力;二类支撑平台:校内实验中心(校内基础,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考工实训室)和校外基地(校企实践教学基地);四个层次:工程系统认识与工程基础实践训练,工程专业基础实践训练,现代工程系统专题实践训练,工程综合创新训练;六个实践训练环节:独立的实验课和课内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基本技能训练及无线电调试工高级工训练,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企业助研实践,毕业设计."1246"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由课程实验和相对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相结合,工程师训练和职业资质认证相结合,从认识,操作到设计,综合创新逐层深入的工程实践教育特色.

   图1 "1246"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积极性高,竞赛成绩进步快,科技活动获奖逐年增多.近3年学生参加全国性竞赛和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共计300余人次.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6人次,省一等奖15人次,省二等奖66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6人次获得国家一等奖,15人次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9人次获得二等奖,3人次获得三等奖,3人次获得优秀奖;在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4人次获全国二等奖,4人次获全国三等奖,8人次获华东区特等奖;在第七届蓝桥杯大赛中,各1人次获全国三等奖和优秀奖,2人次获省一等奖,1人次获省二等奖,5人次获省三等奖;⑤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篇,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3个,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4篇,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5个.

   4.3.2 实验教学实施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在6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平均占总学分的25%,每年完成课程实验195个,其中验证性实验78个,设计性实验50个,综合性实验67个;完成课程设计,综合实训28门,时间64周,185个班次.实验室利用率如表10所示.

   在专业基础训练中坚持实施常用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稳压电源)和常用技术(单片及应用技术和EDA技术)的统一组织,人人过关的实践技能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工程综合创新训练中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等学科竞赛活动的实施为切入点,引导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与潜能,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成才路经,体现"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思想,成效明显.

   表10 各实验室利用率一览表

   序号 实验室名称 实验房间号 人时

   时数 额定人时数 利用率% 1 电路原理实验室1 60-220 14719 30857 47.7 2 电路原理实验室2 60-226 14719 30857 47.7 3 家用电器维修实验室1 60-225 3209 30857 10.4 4 家用电器维修实验室2 60-229 3209 30857 10.4 5 EDA实验室1 60-232 19440 30857 63.0 6 EDA实验室2 60-233 19440 30857 63.0 7 过程控制实验室 60-412 14413 30857 46.7 8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1 60-415 18675 30857 60.5 9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2 60-417 23815 30857 77.2 10 维修电工实训室1 60-418 3209 30857 10.4 11 维修电工实训室2 60-419 3209 30857 10.4 12 PLC技术实验室 60-421 21600 30857 70.0 13 自控原理实验室 60-422 18514 30857 60.0 14 无线电调试工实训室1 60-510 6264 30857 20.3 15 无线电调试工实训室2 60-512 6264 30857 20.3 16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室 60-513 2438 30857 7.9 17 射频电路实验室 60-516 10491 30857 34.0 18 物联网工程综合训练实验室 60-517 10584 30857 34.3 19 电子综合实训室 60-518 7437 30857 24.1 20 智能仪表实验室 60-519 5554 30857 18.0 21 微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室 67-101 13886 30857 45.0 22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 67-102 9782 30857 31.7 23 电子技术仿真实验室 67-103 9782 30857 31.7 24 电子工艺实训室 67-104 8270 30857 26.8

   4.3.3实习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落实与效果

   为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开放办学,需求导向,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和深度融合的原则,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实现"平台建设互助,队伍建设互聘,科技创新协作,人才培养协同",为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提供了必须和重要的支撑与保障.

   建成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包括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瑞声科技集团,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武进红光无线电有限公司,常熟新世电子有限公司及职教学校等.每个基地均配备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这些教师作为专业校外*教师参与实习指导与考核,实习基地及配备的校外*教师能满足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助研实习的基本要求.

   学院认真执行《》并出台了相应的,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和过程监控,有效地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学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抽查工作,从选题,撰写规范,学术水平,创新,答辩及成绩评定等方面对当年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近3年来,共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篇,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3个,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篇,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个.

   4.4 4.4.1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及保障措施

   学院积极探索大学生课外实践教育教学的形式和途径,将素质能力拓展实践板块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中.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目前学院形成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科研与学科竞赛,与提升等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为保证第二课堂建设的顺利推进,学院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院成立了以学生骨干参与的第二课堂,对学院第二课堂工作进行协调;整合资源,拓宽发展空间.学院通过各种渠道与地方政府,地方行业协会保持紧密联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共建的力度,为第二课堂建设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学院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配备了一批师德高尚,专业功底深厚的专业教师,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增强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Pocket University(简称PU),为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提供操作平台和技术保障.

   4.4.2 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社团建设:学院现有学生社团11个,覆盖科技,文艺,等几个大类,3个(智能车俱乐部,信捷科技俱乐部,倍福科技俱乐部),文艺类社团3个(涵达演讲与口才协会,尤克里里音乐社,弈轩棋社),事务型社团3个(创业协会,心理协会,考研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1个(青果香青年志愿者协会电信分会).科技类社团成员近三年在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中获奖20余项,开展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余场,1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总服务时间超过小时.校园文化:学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推广和谐校园理念,依托,纪念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科技节,暑期社会实践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倾力打造学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交流的重要平台.近三年,学院社团开展各类文化,科技,艺术活动余场,参与人数超过5000人次.

   科技活动:学院经常组织定期举办学生科技制作与展示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举办系列科技讲座,邀请介绍科技新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三年来,学生获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项,其中重点创新训练项目项,

   4.4.3 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为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我院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2017年,宗叶青等2名同学参加了台湾论文范文科技大学秋季班交换生项目;华中圆等8名同学报名参加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学生境外学习奖学金项目,其中,华中圆同学获取免费名额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生活.2016年,孟俊宏等2人参加了台湾论文范文科技大学春季班交换生项目,杨瀚哲等2人参加了秋季班交换生项目.多名电子专业优秀学生利用寒假前往德国相关院校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同时,桑一等6名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学生境外学习资奖学金项目推荐人资格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学院学生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深圳技师学院学生平台引用文献:

[1] 镇江技师学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镇江技师学院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8000字
[2] 邢台技师学院和多措并举开题报告范文 邢台技师学院和多措并举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
[3] 成都市技师学院论文范文文献 成都市技师学院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2万字
《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word下载【免费】
深圳技师学院学生平台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