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妨吟啸且徐行——图片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适切运用

主题:图片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1

简介:关于对写作图片学生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图片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图片学生论文范文

图片论文

目录

  1. 图片:男老师向女学生展示论文范文图片

浙江省江山中学 潘海霞

图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片更是以多彩的身姿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使语文课堂变成了“图文并茂”的课堂.作为一种线条符号,具象性是图片最大的特点.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氛围,烘托情感,营造如临其境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去陌生化”,丰富学生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让课堂“立体”起来等正因为如此,图片成了语文教学的“常客”,经常“助阵”课堂教学.因此,图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是,重要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也并不代表用了就好.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是为了用图片而用图片.有一位老师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课件上只有图片.讲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就展示一张浪拍岩石的图片;讲到周瑜时,就放出电视剧中周瑜的照片;讲到小乔,就亮出小乔的美照;讲到“羽扇纶巾”就展示诸葛亮的形象.总之,可配上图片的地方教师都配有图片,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弃下文本讨论一下,课堂显得非常热闹.但我们不禁想问,这样的课堂到底在“教什么”?这样的课堂是语文课吗?语文课有必要每到一处,就留下一张图吗?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还是将学生低幼化、低能化?我们并不反对运用图片,但图片的运用一定要适切,要用在“刀刃”上,要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切的图片运用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不能运用图片取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片是“包装”教学的手段之一.“图像不能等同于语言,因为图像是显性的,是确定的,而语言是以思维为内核的,每个人由语言而感受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等任何手段的使用都应该为语言的学习服务,为更好地开展语文活动服务.”教育部语信司司长张浩明曾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acute,与其他学科有着根本属性的不同”,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语文课堂不能只有图片美而失了“语文味”,而应该让学生在收获“美”的感受的同时着重品尝语言文字之“趣”.比如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展示诸葛亮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图片,但教学不能仅停留于此,教师也不能只将图片的作用定位为让学生知道“羽扇”是什么样,“纶巾”是什么样的,而应该进一步追问“我在多媒体上展示的是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图片,但词中写的是周瑜,周瑜‘羽扇纶巾’的形象我们似乎不是很熟悉,为什么词人要这样写?”再由此顺势讲解“羽扇”“纶巾”的相关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理解苏轼在本句中塑造的儒雅、从容的周瑜形象.

二是不能运用图片扼杀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图片作为直观教学的主要用具,主要作用在于“代表”,“高级的事物可以由低级去代表,不在眼前的可以由眼前的去代表,看不见的可以由看得见的去代表”(夸美纽斯),所以理科老师经常用图片演绎定理,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定理、公式等.但如果语文教学完全借用理科教学的思维,一味依赖图片,就容易扼杀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曾有老师教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讲到第8段的雪景图时,没做任何讲解,只是给图景中引用的诗句各配上了一幅图片让学生欣赏.姑且不说教师所找的图片能否完全与文句“合拍”,用欣赏图片取代品读文句的做法是完全违背语文教学的本质的.文本是文字符号,文字有形、有声、有色、有味、有义,作者借文句(而不是一幅图画)引导学生品赏江南冬日的雪“趣”,其中的味道只有学生在咀嚼文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才能品出.借用图片再现文句的内容,全然不顾文句本身的教学思维,不仅无法达成教学目标,而且扼杀了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将学生的思维单一化.

当然,在遵循以上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图片超出“包装”的功效,与课堂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笔者提供几种适切运用图片教学的方法.

1.利用图片组织课堂教学.以图片为阅读教学展开的支点,围绕图片设问,串联教学,和学生来一次看图读课文之旅.台北市大同高中谢莲芬老师执教《烛之武退秦师》时,就巧妙运用课文后面所附的《春秋列国图》,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品读课文:

图片:男老师向女学生展示论文范文图片

问题1:从图片看,郑“国危矣”到了什么程度?

问题2:“焦、瑕”在什么地方?晋文公为何“朝济而夕设版”?

问题3:秦国在哪里?秦伯最后“与郑人盟”“戍之”,你看出了他有何长远打算?

在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后,谢老师又让学生看图片思考烛之武打动秦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整节课以读图为核心,用图片带动教学,用问题辐射文本,将读图与品文巧妙结合,值得借鉴.

2.利用图片带动文本细读.教科书中有些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没有把它们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但有些老师却巧妙借助插图,演绎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娄爽老师在教学《老王》时,以教科书中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的插图为切入口,通过图片连接文字,再由图片设疑:“这幅插图是否准确地把文字内容表现出来了?”由此激发学生回到文本一探究竟的论文范文,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在“文”“图”的对比阅读中,深入细致地把握了文本塑造的老王形象.

3.利用图片巧教语文知识.语文界曾一度出现“去知识化、去技能化”的呼声,现如今,语文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但如何教知识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线课堂上,灌输、强调、反复仍是教知识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这些知识是从教师层面出发,通过“告知”的方法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大多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容易遗忘,也难以灵活运用.笔者曾在教“虚实结合”这一知识点时,借助图片反思文本,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柳永的《雨霖铃》是运用虚实结合的典型例子.笔者在讲授这一表现手法前,先让学生将词中描绘的情景绘成一幅图,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幅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在师生对作品进行合并整理以后,将讨论聚焦在有代表意义的四幅图景上.通过四幅图景的比对,学生又将问题的焦点定格在“杨柳”和“月亮”两个意象上,于是,课堂就围绕能否将词中的“杨柳”“残月”画出来而展开了.课堂上,学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两派同学也结合词作各抒己见.肯定的一方主要举“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例,认为词人在词中明确道出了“杨柳”“残月”,既然这样就应当在图中展现出来,而且将“杨柳”“残月”画出来的图画更有意境,也更具古典诗词的韵味.而反对的一方主要抓住词中的一些词语,如有学生指出上阕“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字是“想”之意,表示从这里开始应该是词人的想象之辞;电有学生抓住词中的时间词,上阕是“晚”“暮”,说明离别之时正是傍晚时分,但下阕出现“宵”“晓”,表明天已黑而且还写到了第二天甲上酒醒后的情况,这样的时间跨度显然不是送别之时的真实场景,当是词人为抒发内心的情感而虚设出来的图景.在细细品读词作的基础上,最后所有同学达成共识:“杨柳”“残月”是词人的想象之物,不能出现在图画上.于是,我顺势论文范文:“一首词中有真实存在的场景,也有词人想象的场景,这种写法叫什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就在学生的质疑、探究与碰撞中明晰了.像这样充分利用教材文本,以文本为知识运用的“例子”,可以让学生从中发现知识,唤醒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既能促使学生主动研习,又能让他们在研习中理解知识,领悟知识,从而在形象和抽象两个层面上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掌握.

总之,语文教学中可用图片,但我们切不可被图片的运用迷了眼,忘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而应在固守语文“大本营”的基础上,在图片运用的“适切”问题上“徐行”斟酌.

注释:

[1]曹国锋简约:语文课堂教学的再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4,(6)

[2]张一山《春秋列国图》引发的精彩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14,(12)

[3]娄爽巧用插图灵动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14,(6)

总结:这篇图片学生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图片引用文献:

[1] 热门图片编辑论文题目 图片编辑论文题目哪个好
[2] 图片编辑类论文参考文献 图片编辑核心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图片编辑论文提纲格式范本 图片编辑论文大纲如何写
《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妨吟啸且徐行——图片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适切运用》word下载【免费】
图片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