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透过《桃花源记》看陶渊明

主题:我理想中的桃花源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31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理想桃花源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理想桃花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理想桃花源论文范文

我理想中的桃花源论文

目录

  1. 我理想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2》THY48古风天团成员公交遭猥琐,路人冷眼旁观

【摘 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建构的理想社会是“乌托邦”式的理想家,折射出陶渊明内心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陶渊明、《桃花源记》、乌托邦、理想家园

初中教材选取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寄托了陶渊明“乌托邦”式的理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直以来所信奉的人生准则.对于陶渊明而言,虽然无法实现“兼济天下”的远大理想,但他始终在苦苦寻觅着聊以慰籍心灵的精神家园,于是,诗人在《桃花源记》中以渔人的视角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美妙而又神奇的画卷.

在《桃花源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桃花源内的社会生活概貌.“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没有压迫,有的只是祥和静谧;没有离乱和贫困,有的只是“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式的自给自足;没有俗世的尔虞我诈,有的只是“童孺纵行踪,班白欢游诣”的悠闲高旷.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看,陶公是借渔人的眼睛再现自己的理想家园,是面对东晋末期的黑暗现实而提出的生活原则的文学化模式,那么,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究竟能否实现了呢?

首先,我们认为陶渊明所建构的理想社会是虚拟的、不切合实际的一种空想.东晋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士族的狂妄和奢靡,个人仕途的坎坷蹇困,地位的卑微窘迫,这一切残酷现实让陶渊明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于是,他通过桃花源来慰藉自己那颗向往自由宁静、民殷国实的理想社会的心灵,同时,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正是对贫富悬殊、壁垒森严的士族门阀制度的强有力的反抗.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家园在陶渊明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阶级对立,而要实现所谓的平等、自由、“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家园,须等待历史进程的发展和演变,并且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阶级仍然存在,贫富两极分化尚未真正消除.所以陶公之梦是一个脱离生活实际的美丽而天真的白日梦,是无法面对残酷现实而发出的凄怆的怨言,是壮志难酬借以告慰失落灵魂的精神归宿.

其次,陶渊明在这个自己精心建构的精神家园之中,虽然摆脱了尘世的羁绊,卸去了心上的重荷,心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但诗人仍然无法摆脱现实的纷扰,他归隐田园是一种被迫的自觉地退却,虽说含有一定的自愿成分,但这种退却是包含着深沉的悲剧意义的.鲁迅先生说:“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等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诗人虽然纵情于山水,虽然最终选择归隐这一条路,但决非我们后人读其诗时的那样轻松愉悦.田园显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桃花源,因为“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纯粹的净地何处寻觅?况且少有壮志的陶渊明,何曾彻底摒弃了尘世?“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年时的壮志深藏心底,真性情的陶渊明不可能淡忘世事的动荡,漠视百姓的疾苦.关心世事又不能有所作为,这种殷切的痛苦,潜伏于安宁恬适的田园,始终让陶渊明倍受痛楚的煎熬.

再者,虽然陶渊明向往那种“自给自足”、恬淡安适的农家生活.但是,他的理想并没有得以真正实现,回归田园后,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任性”,可以尽情地“徜徉山水”,不用为“五斗米折腰”而委身俗流了.相反他得解决生存问题,“量力固守辙,岁不寒与饥”(《咏贫士》).“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乞食》).为此他必须躬耕劳动,“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这其中不乏丰收的喜悦,但更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的无奈和惶恐.义熙四年(公元408年)一场意外的火灾,“火屡焚如”,使陶渊明的生活陷入了赤贫、窘迫的境地.“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并且身为人父,他“丈夫虽有志,因为儿女忧”(《咏贫士》),“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与子俨等疏》).这里是有遗憾和愧疚的.所以归隐后的陶渊明心灵是事事、时时受着煎熬的,既是在生活上的,也有在责任上的.正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摩擦,使得陶渊明虽抱七尺男儿之躯,却无法实现梦寐以求的人生夙愿.于是,他企图借"天命"来诠释自己的悲剧人生.对于陶渊明的隐居行为,纵观其整个思想,其主要原因是对上古贤德之君羲皇、神农、炎帝之后的封建社会的全否定.历史在陶渊明看来,是一个堕落的过程,由于人们过渡的物质论文范文,引起无穷的竞争,产生了种种虚伪、矫饰、残忍的行为,使社会陷入黑暗.政治的腐败、世道的恶浊,促使陶渊明在发出深成感慨之后归隐.远古时代的有衣有食.论文范文无虑的生活是其所追求的.远古朝代尚能如此,近时为何不能?“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会而虐兴,臣没而贼生”(阮籍)“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鲍敬言).一种理想社会: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也没有战乱.然而,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要想脱难黑暗的现实社会,看来只有脱离尘世,聚众据险逃难.这种方式在当时和这以前的朝代里也相当普遍了.家乡发生的这类事件,陶渊明是目睹过的;前些朝论文范文生过的这类事件,陶渊明也从书上看到了.“(江州)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主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家乡人民的逃难,在他思想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人民的逃亡,田园生活的乐趣和自己苦痛的经历,特别是晚年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遭遇,相互紧密地掺和在一起,一个美好的社会的胎胚,就在他胸中孕育了.这就是陶渊明所幻想的乌托邦——桃花源.在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就是“桃花源”,作为其57岁的著作《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对于黑暗社会的反抗.在《桃花源记》中,描绘出一幅充满人间和谐气氛的社会图景,标志着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所谓“桃花源”的社会,其主要特点:一是“相命肆农耕”,人人劳动,自耕自食;二是“秋熟靡王税”,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从而也就没有等级.因此,“桃花源”社会理想的诞生,是陶渊明长期、反复、艰苦探索的结果.其广泛吸取了《礼记》大同社会的“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论文范文友善,这是其在全面总结前代有关理想社会的理论和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生动具体的故事形象将其鲜明具体的表现出来.而且,桃花源理想的诞生,与陶渊明目睹战乱及其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自己勉力躬耕仍免不了饥寒的切身感受有密切关系.

我理想中的桃花源:《桃花源记2》THY48古风天团成员公交遭猥琐,路人冷眼旁观

总结:该文是关于理想桃花源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我理想中的桃花源引用文献:

[1] 理想教育学论文题目 理想教育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最新理想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理想教育核心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理想教育论文大纲格式 理想教育论文大纲如何写
《透过《桃花源记》看陶渊明》word下载【免费】
我理想中的桃花源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