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认知诗学对李清照《声声慢》的认知赏析

主题:认知理论概念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31

简介:适合认知理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认知理论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认知理论论文范文

认知理论概念论文

目录

  1. 一、李清照与《声声慢》
  2. 二、认知诗学理论体系
  3. 三、认知诗学理论对《声声慢》的赏析
  4. 四、总结
  5. 认知理论概念:凯程考研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认知理论 考研参考书、报录比、复试分数线、凯程教育开设有考研辅导班、集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9)

[摘 要] 认知诗学的基本理论来源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哲学理论基础是认知体验哲学,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类作品.笔者运用认知诗学中的基本分析理论对中国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进行了逐句地深入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本词产生不同角度的理解与心得.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李清照; 图形——背景理论

一、李清照与《声声慢》

认知理论概念:凯程考研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认知理论 考研参考书、报录比、复试分数线、凯程教育开设有考研辅导班、集训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金兵入据中原时,她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公元1127年,北宋亡.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二、认知诗学理论体系

认知诗学理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由以色列的Reuven Tusr教授首次提出.其基本观点是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认知解读.换言之,认知诗学理论其实是从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出发,利用其基本理论来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选择、作家的创作手法等进行解析,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分析工具.认知诗学理论发展至今,历经多为语言学家的不断扩充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其中包括:图形——背景理论、概念合成理论(或心理空间理论)、诗歌意境理论、脚本理论、指示中心理论(或认知域理论.下面一一进行详述.

图形——背景理论源自于认知心理学,其基本观点认为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会本能的将眼前的场景分为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其中的图形是其观察的重点部分,而背景则是其用来观察的参照.例如我们习惯于把天空漂浮的红气球作为观察的焦点,即图形,而将蓝天白云作为观察的背景.这里我们所遵循的是“普雷格郎茨原则”,即当我们观察事物时,我们的视觉器官总会将形体较小的,有封闭边缘的,色彩鲜明的,或移动的物体当作图形,也就是观察的焦点部分,而将面积较大的,没有固定边缘的,色泽暗淡的,或静止的物体设定为我们观察的背景部分,或视觉参照部分.这是很符合我们人类的认知规律的一条原则.我们人类在体验和认知的过程中总是遵循由简入深,由易入难的规律,我们习惯先去认识了解那些比较容易理解的事物,然后再层层深入.而图形——背景理论正是帮我们分割出了一幅图景之中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并易于对其进行描述的事物,将其作为图形,凸显出来;然后将剩余的不易描述的相对静止的部分作为背景,成为我们观察图形变化是的相对稳定的参照.

概念合成理论是对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映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它提出了“心理空间”这一概念.根据Lakoff的体验认知理论,当我们对某一客观事物完成了体验认知之后,会在大脑中绘制其意象图示,即对该事物的抽象概括理解,然后将其储存,以便于日后对于其他新事物的识别与划分.但这些意象图示却是单独存在的,彼此之间的关联并没有从体验认知理论中得到解释说明.而概念合成理论则引入了“心理空间”这一概念,完美的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根据“心理空间”的定义,它是人脑为了理解掌握或者表达某些思想时所创建的一个个的概念集合包裹,换句话说,当我们需要理解或者表达某种事物,某些情景或某种概念时,我们往往需要运用到多种意像图示的组合,此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创立一个单独的临时空间,将所需要运用到的意象图示集中起来进行合理的相应运作,以帮助我们实现情景的虚拟呈现,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同时在进行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时,我们的大脑中往往会使用多个心理空间,彼此互动联络,而隐喻与转域就是其中的两种.以隐喻为例,在我们进行隐喻思维时,我们的大脑需要构建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其内容包括隐喻的来源域和目的域;一个类指空间,其内容为来源域与目的域的相似结构;一个合成空间,其内容为曾创结构,也就是隐喻产生的结果.这里的类指空间分别对两个输入空间映射,提炼出它们的相似成分;两个输入空间彼此也形成映射,从而确定其相似部分的一一对应关系;最后两个输入空间根据类指空间所提炼出的内容再对合成空间发生映射,形成曾创结构,即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似内容的融合.而在转喻的过程中,两个输入空间不是彼此分离的关系,而是其中一个空间包含另一个空间.

三、认知诗学理论对《声声慢》的赏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词上阕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一句白描式的描写.这句词很明确的确立了这首词的认知指示中心,即作者本人或*称“我”.我们一般习惯的抒情诗歌的写法是由景入情,很多元曲都是这个思路,这也符合很多人的情感顺序,即因景而生情.但作者这里的写作思路却刚好相反,先是写出了自己的状态与感受,给人非常直观的感觉.至于这种写法的原因我认为并不难理解,作者做此词时已近五十岁,且经历了人生诸多的痛苦变故又新近丧偶,其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人于此痛苦之中时很容易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对周遭感触麻木.作者在如此的心境之下自然会想要“寻寻觅觅”以寻求慰藉了.然而她寻觅的结果却很令人失望,那是一片“冷冷清清”.在这里,作者开始慢慢构建本词的认知域,但那却是一片模糊的境地,只觉冷冷清清.此外,这里也用到了体表感受是内心感受的概念隐喻——冷清.用概念合成理论来分析这个隐喻,那么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内心的凄凉和体表的寒冷感;类指空间是这种冰冷的感觉令人不适;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内心的凄凉感如同身体的寒冷感一样令人不适.在简单的描绘过认知域的特色后,作者写出了如此的认知域所带给认知指示中心,即认知主体,的感受“凄凄惨惨戚戚”,这里是凄惨愁苦的感受.那么这里也就实现了对“冷冷清清”的文学认知的点明与深化,或者说开始初步点染本词的诗歌意境感.

上阕的第二句与第三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继续对认知域或者说是认知主体的周遭环境进行描写.这里的“乍暖还寒时候”首次点出了本词认知域的季节时令,即为秋季,而且应该已是渐为深秋而非爽朗的初秋.中国古代的文人常会有伤春悲秋的情愫,而本词的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诸多变故之后,青春已逝,在寂寥的深秋自是“最难将息”.即是难以将息,文中的“我”就打算饮酒暖身,然而却只有“三杯两盏淡酒”,且还要承受“晓来风急”,即深秋清晨的冷风吹拂.读至此处,我们已是能够感觉到了寒意的步步入侵.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词中的指示中心与认知域之间有着紧密的层层互动,认知域每带给指示中心一种感受,指示中心就会对认知域做出一番回应,如此层层叠加,便交织成了认知域与指示中心间逐渐浓重的凄冷氛围.此外,作者此处其实对传统意义上的图形——背景理论作了一番拓展尝试,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一句中读者的目光会不自觉地停留在“淡酒”和“晓来风”两处,而此句中的图形部分依然应该是“我”.所以作者在这里构建出了一级图形与二级图形,和一级背景与二级背景.这里的一级图形是“我”,二级图形是“淡酒”,二级图形的聚焦强度稍弱于一级图形,若是将此句的描绘看作一幅画,那么读者应是先看到一个形容憔悴的女子,即文中的“我”,再看到她手中的“淡酒”.此句的一级背景是“冷冷清清”与“乍暖还寒”,只是一种模糊的氛围,而二级背景就是“晓来风急”,即在清冷而模糊的背景上刮过阵阵的深秋晨风.另外,我们读李清照的这首词时还会产生一种崭新的感受,那就是作者将认知指示中心设定为文中的“我”,而读者在欣赏此词时可以选择身份的带入,即代替文中的“我”来感受认知域的各种感官冲击,也可以选择将词句当作一幅幅的画面,置身事外来欣赏.读者不同的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的图形——背景效果,但都同样凄美动人.

本词的第四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依然是白描的写法,却令前文的凄冷感觉更添了几分苦痛.文中的“雁过也”引入了一个新的认知焦点,即一个新的图形——大雁.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对大雁,特别是孤雁,有着特殊的文学认知.大雁是一种代表爱情忠贞不二的鸟类,因此孤雁就有了与爱人离散、形单影只、孤苦无依的文学认知内含.另外大雁是迁徙鸟类,秋去春来,所以大雁的文学认知内含还应加上悲秋的情绪,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在本词中这两种文学认知都应包括.喝过淡酒,在秋风中满心寒凉的“我”忽听得一声雁鸣,却见以孤雁飞过,正自感叹悲秋,却忽然感到如此景致似曾相识.

本词下阕的第一、二、三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对作者自身凄凉处境的直白描画.本词的上阕是由自身出发,慢慢感受周遭环境,再慢慢被周遭环境所影响,以致情绪愈加哀伤.而本词下阕的前三句则是作者情绪浓烈至一定程度后的尽情抒发.第一句“满地黄花堆积.”用到了一处文学认知词汇“黄花”.这里的黄花应是指菊花,而菊花是秋季的代表花卉,因此它的文学认知内含就应该包括萧瑟、肃杀、繁华过尽.这里作者应该是以花喻己.同时作者也将满地菊花作为图形绘制在深秋寂寥的背景之上.这里的菊花与“我”相对,相互映衬,彼此联系,构成了背景之上的两个视觉焦点.下阕第二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继续第一句的以花喻己,表面叹花,实则伤己.此外,在中国的古诗词中经常用花来比喻女子,而韶华逝去的女子更是被说成是昨日黄花,且更有关于将男子追求恋慕女子喻为折花的诗句.那么,此处的深层内含应是“如今我形容憔悴,青春不再,又还有何人会垂青于我呢?”作者曾经婚姻美满幸福,如今孤身一人,内心深处应是渴望爱情又深知无望的.另外此处的以花喻己也是一处隐喻,用概念合成理论来分析,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深秋凋零的菊花和青春不再的“我”;类指空间的内容是黄金时期已经逝去的生物;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我”如同深秋凋零的菊花已无人愿意垂青.下阕的第三句是对作者此时生活的真实写照:独自坐在窗边,熬至暮论文范文临.

四、总结

认知诗学理论以认知体验观为基本哲学观点,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主要理论来源,为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分析方法的全新的分析视角.让读者能够从作者的创作手法、动机、心态等角度对诗词的理解与认知有一个更加清晰而深刻的把握.但由于认知诗学的发展时间尚短,其理论体系自然有很多不够成熟完整的地方,希望在日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不断地完善其理论系统,使认知诗学与传统的文学分析理论相互补充与完善,为我们的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更加完备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Gibbs,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M].Brain and Language,2003,84:1-5.

[3]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Lakoff , G.&,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Routlege, 2002.

[7]苏晓军.认知科学背景上的文学研究概览[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6(3):63.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珊珊(1980—),女,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总结:本文关于认知理论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认知理论概念引用文献:

[1] 认知理论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认知理论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认知理论和课程论文范文检索 认知理论和课程函授毕业论文范文10000字
[3] 认知理论和因素分析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关于认知理论和因素分析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2万字
《认知诗学对李清照《声声慢》的认知赏析》word下载【免费】
认知理论概念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