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优化的实践——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主题:*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5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教师*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教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教师兼职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国内外教师专*结构现状
  2. (一)国外高校教师专*结构情况
  3. (二)国内高校教师专*结构情况
  4. (三)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情况
  5. 二、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
  6. (一)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模型的必要性
  7. 1.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8. 2.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实现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9. 3.提高师范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需要
  10. (二)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模型的构建基础
  11. 1.政策基础
  12. 2.资源及条件基础
  13. 三、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教
  14. (一)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情况
  15. (二)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5+4+1”专*结构模型的构建尝试
  16. 1.教师队伍专兼搭配,全面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17. 2.教师团队强强联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8. 3.教师“5+4+1”专*结构初显成效
  19. *:教师*创业的绝佳项目,观后了解详情!

(1、2、3.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4.华中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

摘 要:师资队伍是高校最核心的资源,是高校提高竞争力及事业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华中师大学教师教育改革为背景,阐述了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优化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5+4+1”专*结构模型.

*:教师*创业的绝佳项目,观后了解详情!

关键词:教师教育类课程;专*结构;“5+4+1”专*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14)07-0005-07

教师结构是指构成教师队伍的各种层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以及专*结构等.专*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专职教师和*教师所占的比重.

一般认为,*教师是指非本单位在编人员,是办学单位为补充教学力量,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从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工程技术部门及其他相关专业部门聘请的承担某种具体教学工作的教学人员,是相对专职教师而言的.专*教师的比例标志着高校面向社会开放的程度.合理的专*结构有利于发挥教师群体的优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队伍的功能.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和培训教师的摇篮,是教育的工作母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新一任合格师资的重要力量.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结构对于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基础知识、教学实践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内外教师专*结构现状

(一)国外高校教师专*结构情况

美、日、英、法、德等西方国家高校大量聘用临时教师或*教师,*教师大多由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构成,所占比例较高.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高等学校近761万教师职员中,*教师的数量为3452万人,约占总数的4536%.2009年的数据显示,日本大学*教师占了大学教员总数的514%.2003年,英国专职大学教师共有106,900人,*教师共43,330人,*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2884%.2003年,法国专职大学教师共有54,936人,*大学教师23,933人,*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3035%.2002年,德国专职大学教师共有164,343人,*大学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2902%.

(二)国内高校教师专*结构情况

与其他国家较早出现*教师相比,我国从20世纪90年论文范文始,高校*教师的数量才开始有了明显的增加并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00年,全国专*教师共484,220人,*教师21,448人,占44%.2006年时,*教师的比例增加至88%.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专职教师总数为1343,127人,*教师总数为348,134人,*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58%.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教师总数为447,227人,占教师总数的2303%,而其中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中的*教师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分别达到了5267%和5138%.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普通高校*教师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在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中*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普通高校*教师的数量仍明显不足.提高*教师的比例,优化专*教师结构,已经提上我国高校改革的重要日程并成为教育界社会的共识.

(三)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情况

按照隶属关系,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可以分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以及地方师范院校两个类型.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公共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一般归属于这三个专业的学院(系),而学科教学论的师资,主要在相应的专业学院(系)内.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很大一部分是本学科的专任教师,缺乏基础教育的教学经验和相关实践.

在此背景下,聘请中小学*教师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但是*教师数量不足,截止至2013年8月,以学科教学论教师为例,我国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足10%.近年来,各地多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中,积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许多高校建立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引进模式,探索实施“论文范文教师培养计划”,建立教师发展学校,聘请优秀中小学优秀教师为*教师指导师范生教学,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如在2013年,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校与省内高师院校、中小学合作,成立教师教育联盟,增加*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了协同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

二、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

结构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一)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模型的必要性

教师是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的培养具有战略性地位.华中师范大学作为部属重点师范大学,承担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资培养的重任,其自身的教师队伍结构是影响和制约教师培养的重要因素.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模型既顺应了国家和时论文范文展需要,同时也是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总的来说,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模型有以下几点必要性.

1.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教师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使它培养的毕业生能适应基础教育的教学要求.此外,从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的深层次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虽然大多数师范院校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但是来自学生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出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存在专业素质欠缺、无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而我国高校的用人制度使教师队伍缺乏合理流动,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基本上处于封闭与稳定状态,要打破这种格局必须加大高校师资建设的力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亟待加强.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高校师范生培养和高校教师本身都提出了要求,如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激励高水平教师承担教育类课程教学任务;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服务工作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教师,占教育类课程教学教师人数不少于20%;形成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机制,实行双导师制.这些都需要改变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培养方案.

此外,教育部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启动“论文范文教师教育计划”,论文范文教师与论文范文工程师、论文范文医师、论文范文律师一起,是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在部分高校实施的四大人才培养计划,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施“论文范文教师”计划,就是要创新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以上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变化都要求高校对教师教育类教师结构作出相应调整.

2.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实现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培养未来教育家的宏伟目标,高校教师教育必须了解中小学,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一是共建教育实验基地,二是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共建教育实验基地,组织专职教师到中小学听课、代课,了解基础教育现状,掌握中小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小学教学,研究解决新课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一线研究并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建立教育实习基地,采用双导师制,加强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校外聘请优秀的中小学一线教师作为校外实践指导教师,通过校内的理论指导与校外的实践指导相结合,培养师范生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通过专*教师的交流互动实现教师活力的提升,落实到教师队伍建设上,就是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或在教育教学相关领域有突出研究的知名学者为*教授,与高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专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聘请*教师有利于打破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专职教师终身化的格局,为高校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活力.一方面,通过引入*教师,加强教师来源的多元化,改善专职教师的教师结构在一定程度引入了教师淘汰制度,尤其是对*教师来说,可以聘请更有责任感更有利于学生培养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跨地区、跨领域的*教师有利于专*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机会.大学与中小学联合一体,研究和教学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大学和中小学老师都能从中获取有用价值,使高校的教学充满生机,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最大限度的使用.

3.提高师范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需要

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模型是由学校的性质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决定的.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之一,其教师教育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合格的教师,更要培养优秀的教师和未来的教育家.针对传统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定位过低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将免费师范生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未来教育家为目标导向”.未来教育家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师素养外,还应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的素养.

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不仅需要掌握学专业领域的知识,更强调教育教学等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技能.华中师范大学大力倡导以实践为取向的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强化教师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未来教育家的培养目标和以实践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呼唤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师资.然而,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许多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长期脱离一线实际,不熟悉一线情况,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不足,仅靠专职教师,难以承担培养师范生的重任.从中小学聘请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及其他高校专家学者等与专职教师共同担任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利于师范生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使他们更能适应将来的教学工作.

(二)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模型的构建基础

1.政策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近十年内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教师教育类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为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出台了《意见》并决定在全国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意见》又进一步指出: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支持建立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长期稳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习基地.高校和中小学要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师范生实习指导教师.

教育实践不仅仅需要高校专职教师的参与,更需要联合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因此,聘请一定数量的*教师对于强化教育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资源及条件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改革潮流,利用“985”优势学科平台经费、“211工程”建设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类课程资源建设,目前已立项建立20多门教师教育重点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资源建设已经完成,开始发挥教育教学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有效教学、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7门课程也被立为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还结合师范生免费教育,建设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进实验区,使之成为面向基础教育开展合作研究、师范生教育实习、师范生毕业支教活动和就业的基地.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教育发展数字博物馆、“师德教育”资源库、文化素质拓展网络联盟、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工程等师范生综合素质教育资源库,从而放大学校拥有的优质资源.在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开始建设服务于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进修教师、教学一线教师学习需要的“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化学习港”,华中师范大学学习港为学习者提供标准的数字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的学习条件.

华中师范大学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职教师1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300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专*院士等20人.教育学等教学团队已经建设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出现了一批在教师教育教学领域中具有示范效应的国家名师、湖北名师和学校“桂苑名师”.学校还与国内许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越南等7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并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华中师范大学还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这些都为学校的教师结构调整打下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教

师“5+4+1”专*结构模型的实

践探索

国外高校教师结构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教师在美国高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2010年数据统计,全美所有公立高校中,*教师约占46%,而在社区大学里这个数字高达70%.据2009年数据统计,日本大学*教师占了大学教员总数的514%,比专职教师还多.在教育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国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吸取和借鉴国外高校的一些经验.在我国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院校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教师也占据较大比重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要求是,专职教师和*教师比例达到1:1,甚至更高.响应《纲要》中的建设目标及《意见》中的相关要求,依托华中师范大学的现有资源及条件基础,2013年12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出台“关于印发《华中师范大学“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华师行字〔2013〕589号).华中师范大学“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指出:继续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落实《华中师范大学*教师管理办法》(华师行字〔2013〕117号),积极利用和共享社会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教师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并加强*教师聘用的规范化管理,把*教师队伍建设成补充华中师范大学专职教师的“蓄水池”.与此同时,提出了华中师范大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学者名师支持计划”、“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教师持续发展计划”等一系列计划实施方案,切实加大教师队伍建设.

(一)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情况

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多年来,这三类课程的结构比例一直表现为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有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传统的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20%-25%,学科专业课程占教学总时数超过60%以上,而教育专业课程仅占教学总时数的7%~11%,教育见习、实习时间为4周-6周.

为实现以未来教育家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华中师范大学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构建一个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摈弃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大力倡导以实践为取向的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和更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化设置.需要强调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未来教育家培养目标不仅限于师范生的培养,对教育硕士、教师继续教育等类型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在进行调整,以适应未来教育家的培养目标.以师范生教育为例,为适应未来教育家的实践性培养目标,华中师范大学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强化了教师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培养.2012-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华中师范大学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技能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实践课程四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搭配,这种设计方式充分考虑教师教育类理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技能类课程的搭配.通过这种课程设计,强化师范生知识结构中的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同时通过班级管理、师德教育或讲座,从情感上熏陶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怀.强调实践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双导师”(大学教学论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让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育实践中领会教育知识,同时运用教育知识来改善自己的教学,从而达到全方位的成长和发展,为成长为教育家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为师范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学习机会和平台,努力探索本科教育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相衔接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按“本科教育——中小学教育服务实践——继续教育——再实践”的路径设计免费师范生培养发展体系.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也使用“双导师”培养模式,课程设计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四个模块,注重了和本科教育的衔接,也在理论与实践引导方面做了更深入的探索,旨在引导学生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为其成长为教育家打基础.

(二)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5+4+1”专*结构模型的构建尝试

师范生培养变革要求课程作出相应的调整,课程的改革需要相应课程的教师作出调整,尤其是在教师教育类课程实践环节增加,技能受到重视的情况下,调整华中师范大学的专*教师的比例显得迫在眉睫.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未来教育家的培养目标迫切要求高校优化教师教育类教师专*结构.通过构建*教师和专职教师交流的平台,给专职教师带来教育一线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案例,弥补专职教师专业实践经验褪色的缺陷.合理的专*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优化高校师资结构.为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优化教学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师范生专业化教育特色,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形成互补互促机制,保障教师队伍持续协调发展,华中师范大学一直努力建立健全师范生“双导师制”.响应《意见》中的要求,华中师范大学最初将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模型定位为“7+2+1”,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都迫切要求增加优秀中小学教师及教育技术类课程教师的数量.基于此,我校及时调整了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模型,将最初构想的“7+2+1”专*结构模型调整为“5+4+1”专*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探索实践“5+4+1”专*结构模型.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已从优秀中小学教师中分期聘请了一部分优秀中小学*教师,担任免费师范生导师,与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初步构建了“5+4+1”专*结构模型,使教师队伍向多元化、可持续、协调性发展,如下图1所示.

在“5+4+1”专*结构模型中,专职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教授教育学、心理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技能课程并联合外聘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开展技能课程,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教学实践;40%的优秀中小学教学名师主要担任师范生的校外导师,担任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指导教师,与校内的专职教师一起共同指导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并定期来学校讲学,为师范生介绍一线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案例和教学热点问题;10%的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向师范生传授教师教育领域的前沿知识,开阔师范生的视野.三类教师合理分工、有机结合,共同承担着培养未来教育家的重任,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1.教师队伍专兼搭配,全面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大胆探索,打破单一的封闭模式,合理配置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师资队伍.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共有教师268人,其中,专职教师150人,外聘中小学优秀教师106人,外聘专家学者12人,*教师占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总数的44.01%.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为构建“5+4+1”教师结构模型,增加并合理调整了中小学高级教师及高校专家学者的聘用数量.目前,华中师范大学外聘中小学优秀教师数量为118人,专家学者数量为28人,*教师占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总数的49.32%,基本实现了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5+4+1”专*结构模型.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类课程各类教师的教学效果,华中师范大学组织多种教学形式,除为师范生专门设置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常规的教育实习,每年定期聘请高校教师举办师范生专业能力训练专题讲座,如2013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举办专题讲座38场.同时,华中师范大学组织开展粉笔字书写大赛、手抄报设计大赛、演讲比赛、微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等系列竞赛活动,由学校各个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专职教师、外聘武汉教科院、华师一附中、水果湖中学等重点中学的高级教师担任评委,建立评审小组,对参赛免费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科学素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查,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先进教学理念、掌握教育及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熟练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的未来“数字”教师.

2.教师团队强强联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强化教师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教师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基础教育一线经历,反馈和服务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一般来说,实践性的教师教育体系要求实施师范生“名师传授工程”和“名师导航”工程.华中师范大学结合学科带头人,结合长江学者、楚天学者、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评选活动,营造名师为师范生授课的氛围.以名师为牵头人,结合“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建设目标,建立了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华中师范大学在全校范围开设专题性教育学、心理学讲座,组建含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学科教学论等教师队伍完整的教学梯队.同时,还注意挖掘开拓校外教学资源,分批次从校外聘请教育研究专家、教育管理专家、中学一线优秀教师为学校的*教授举办讲座,开展“教学名师讲坛”系列活动等;探索建立学科教学论教师深入中小学实践锻炼激励机制,利用短期脱产、业余时间、教学实习等形式到中小学开展实践锻炼,加强大学与实习学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校校”合作教育纽带.学校通过经费补贴、设立特别贡献奖、制定教师实践最低标准等措施,全面构建基于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保障队伍,促进教师教育教师队伍熟悉基础教育改革、了解中小学教育需求、创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师资培养质量,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教师“5+4+1”专*结构初显成效

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技能明显提高,师范生在省级或国家级师范生技能大赛中获奖稳居全国同类师范院校前列,师范生的就业质量得到稳步提高.2013年,在首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取得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华中师范大学派出生命科学学院5名参赛选手,获得特等奖4名、一等奖1名;在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师教育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华中师范大学学子获得说课组一、二等奖,讲课组三等奖,展现了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较强的综合素质.2014年1月,由教育部、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华中师范大学2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同时,学校就业统计报告显示,华中师范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生4279人,初次就业率达94.86%,其中免费师范毕业生共有2272人,截至2013年9月1日,全部以协议就业形式就业,均按照国家政策在教育系统就业,就业率达100%,到地级以上城市就业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的59.95%,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此外,通过调查还发现,华中师范大学教师跨学科科研成果有所提升,教师教育类科研成果也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成果的取得受益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5+4+1”专*结构模型的构建与实践,当然还有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如*教师内的管理和积极性如何激发,*教师的评价考核、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各学科*教师比例如何,“5+4+1”专*教师比例是否长期有效等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1]U.S.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annual[EB/OL]. http://www.nces.ed.gov/programs/digest,2014.

[2]论文范文发展论文范文.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0,2006,2010,2012).

[3]马敏.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未来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7-06-01.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5]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

[6]付义朝.构建新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8-11-10.

总结:这是一篇与教师*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教师学位论文题目 教师学位论文题目哪个好
[2] 比较好写的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怎样定
[3] 经典指导教师对硕士学位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对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怎么取
《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专*结构优化的实践——华中师范大学为例》word下载【免费】
*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