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库 > 文章内容

财政金融论文范文参考 财政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财政金融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9

财政金融论文范文

财政金融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财政金融论文范文参考: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究
  2. 第二篇财政金融论文样文:新的国家石油安全观及我国相关财政金融政策研究
  3. 第三篇财政金融论文范文模板: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研究
  4. 第四篇财政金融论文范例: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
  5. 第五篇财政金融论文范文格式:国际公共住房财政与金融体系实证研究

★100篇免费财政金融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您写财政金融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的优秀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财政金融论文范文参考: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研究

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从根本上讲,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靠科技成果创新及转化.没有科技创新成果及转化,民营企业就不可能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形成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更不可能形成庞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民营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要优质的财政金融服务,没有财政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民营企业就缺乏科技创新的外部动力,就难以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因此也就没有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其反过来也将使财政金融服务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本文以财政服务理论、金融服务理论和科技成果转化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财政服务、金融服务以及二者配合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理,研究了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实证考察了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协调问题的程度,探究了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协调的成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发展的协调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①财政金融服务是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发展的外部动力.从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机理分析表明,财政服务、金融服务以及二者配合均能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发展.②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协调的问题显著存在.民营企业仍将面临财政科技资助金额较低、财税优惠政策激励不足、科技创新融资较难、财政金融服务总供给能力不足、财政服务与金融服务方式不匹配等问题,且通过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证实了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之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③财政科技资助和税收科技优惠歧视、金融机构信贷歧视、财政金融制度供给扭曲、财政收支均衡能力、法律制度环境、国有经济发展程度等都是造成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协调的原因.④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不协调状况制约着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⑤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协调机制的确立,是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研究的政策建议:①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服务功能.应实施具有区域差异化的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制定满足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的公共财政支撑计划,培育适合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②要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政策服务质量.应实施针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交易市场建设,完善政府各部门服务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扶持项目组织、评估等机制.③要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策.应积极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为处于创新型产业集群内的民营企业提供各种创新资源,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产业服务体系,大力构建推动产业创新资源流动的网络平台.④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政策.应积极培育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mbAlunWen.net,着力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竭力打造企业创新人才服务平台.⑤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体系.应树立加强针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立法保护意识,不断完善和修改科技创新法律法规,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及执法力度.研究的创新之处:①论文突破现有财政服务、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关系的描述性评价,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来分析财政服务、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内在机理.②论文基于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区域和时间维度都得出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严重的不协调问题,其深化了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为理解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协调原因及影响提供实证支持.③论文基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构建了财政金融服务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协调机制,为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方法.论文揭示和论证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能够为政府及金融机构等部门制定和实施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第二篇财政金融论文样文:新的国家石油安全观及我国相关财政金融政策研究

石油是一种战略物质.在现代社会中,石油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既是重要的能源,也是最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它是国民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原料,对保障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安全,均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石油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际上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决定各国的重大经济、军事和外交政策.一个国家石油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本国经济、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后劲,关系到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因此,各个国家无不用尽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加强本国石油安全体系的建设.对于我国这样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来说,石油安全更加值得关注和高度警惕.不仅因为石油供应直接关系到能源供应和消费,而且因为石油产业以及相关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涵盖了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众多部门、行业和企业,构成了国民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石油安全体系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正确认识石油安全体系包含的不同层次,多个角度、全面整体地看待石油安全问题.其中,在当前合作与发展、经济一体化的全球性趋势下,如何使用正确的财政和金融等经济手段,来加强国家石油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石油安全程度,是本文所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一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从石油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我国石油安全问题出发,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部分,进行了关于国家石油安全、石油市场体制和石油金融方面的研究文献综述,并进行了评述.由于发达国家本身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因此国外的石油安全研究,注重点在研究政府的一些行为,以及地缘政治和对外关系等等,对本国内市场化体制建设和市场化价格的形成已经不用太关注.国内现有的一些关于石油安全的研究,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多,如重视石油储备、加快成品油机制改革、启动石油期货交易等等,从整体上认识和提出政策建议的少,尤其因为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难免有一些建议浮于表面,对一些问题的解决也没有提出系统的思路.总的说来,这些国内国外的文献,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和背景资料.

在传统的国家石油安全概念偏重于供应安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国家石油安全观,并以此作为本文的创新点进行了总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就围绕着三个层次的石油安全观展开,从理论基础到国外经验的借鉴,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到财政金融政策的选择,都紧紧联系着石油安全的三个层次,既有分层次的研究,也有系统性的研究.

第二章研究了公共产品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三个视角下的国家石油安全问题,这三部分理论是三个层次石油安全观总的理论基础.其中,鉴于国家石油安全问题的公共产品特性,公共产品理论是整个国家石油安全问题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为政府正视和干预石油问题提供理论解释与研究角度.,它决定了政府行为贯穿国家石油安全体系建设的各个层次.在经济手段中,财政税收政策将扮演非常明显和主要的作用.制度经济学理论是石油制度安全和石油金融安全的理论基础,它决定了确保制度安全的市场化体系建设,要建立在完善制度的思路上.制度完善是各项财政和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的前提和基础,当然经济手段对制度建设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金融创新理论是第三层次石油金融安全的理论基础,它决定了市场主体风险控制和对冲需要石油金融市场,相关政策将以增设石油金融品种为突破口,以建设石油金融市场为长期目标.

第三章集中阐述了三个层次的国家石油安全观,即供应安全、制度安全和金融安全.三个层次的石油安全观和解决问题的政策思路是本文的创新点和重点介绍内容.在分别阐述了国家石油安全三个层次的含义和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三个层次的丰富内涵.石油供应安全的核心保障在于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安全的核心在于市场化的价格形成体系,金融安全的核心保障在于石油金融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三个层次的关系逐层递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际运行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三个层次国家石油安全观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政策要点和思路.

第四章分析了中国石油安全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第一层次供应安全上,应该说我国既面临着问题,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为供应安全问题比较直观,容易引起重视.在第二层次制度安全上,由于我国石油管理体制计划色彩浓厚,有较长的政府管制时期,现有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离真正的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的困难也比较大.实践中很多问题跟体制相关,如成品油定价机制扭曲问题,对外石油贸易中的亚洲溢价问题等等.在第三层次金融安全上,由于第二层次制度安全不完善,造成国内石油金融市场基本上是空白状态,一些企业被迫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石油衍生品交易,以对冲风险,但是由于经验和监管等问题,出现了更大的经济风险.因此虽然现货价格形成的基础未能市场化,石油金融市场建设只能是一个远景目标,但是也应当早作打算,并作出试探.

第五章介绍了国外在国家石油安全上的实践与经验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市场化价格体系建设和维护、石油金融品种开发和市场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先行一步的意识,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乃至政治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由于国内市场体系比较健全,因此政策着眼点更加重视政府的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而我们国家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要注意中国是转轨的发展中国家,在注重政府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的同时,还要更加注意本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因此,中国石油安全体系的建设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第六章全面论述了提高我国石油安全的财政金融政策选择和其侧重点分析.在论述了提高我国确保国家石油安全的总体思路以后,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进行了各个层次的政策建议.无论是单独的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或者两者的结合,其着眼点都分别落在供应安全、制度安全和金融安全三个层次上.确保第一层次供应安全的政策思路是以政府行为为主,在经济手段中,财政税收政策将扮演非常明显和主要的作用.其中的战略石油储备作用比较显性,因此已有的一些政策对加强供应安全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还有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的石油消费税等措施,也是对供应安全的一种保障.确保第二层次制度安全的市场化体系建设,也是以政府推进为主,但是建立在完善制度、深化市场化建设的思路上.制度完善是各项财政和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的前提和基础,当然经济手段对制度建设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其中成品油定价机制就是一个影响面大、难以完善的现实问题.确保第三层次石油金融安全的重点在于石油金融市场的建设.现实中,企业的经营有着规避风险的天然要求,因此应当以石油期货品种的推出,来提前为石油金融市场的建设做一些铺垫和尝试.

最后为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关于国家石油安全新观念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第三篇财政金融论文范文模板: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研究

资源型经济转型,不仅是世界发展史的难题,也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身处山西这个被称为“资源诅咒样本”的地区,耳濡目染资源的繁荣带给人民的福与祸,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丰裕的物质生活资料,却也走入了增长与发展的死胡同.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孕育了凯恩斯主义诞生至今,政府宏观调控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得到空前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最重要的调控手段得到了严格的理论推演并且指导了其后美国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复苏与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的迅速扩张,金融作为资源的属性被逐渐揭示,频发的金融危机也印证了金融资源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安全、稳定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财政制度的职能赋予了其特殊的使命,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的协调性,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与效果,而对二者协调性的研究,也会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支撑.

论文以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理论与金融协调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论、协调论与理论分析法,以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为对象,对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进行研究.传统资源观对自然资源的界定显然已经不足以代表资源在现代社会的内涵,也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政府与企业的行为边界,是本文研究的起点.以财富存量与增量重新配置为核心的租金分配体系,是经济领域的重大发现,也是事关社会公平的重要任务,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也不例外.金融系统对效率的贡献被世界公认,而财政的内在本质要求提供公平的环境,二者对租金分配体系的重建承担着不同的角色,由此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便是必然要求.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便是协调层次的划分,本文的协调,是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为目标的协调,不考察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协调问题.金融资源要素的划分与功能属性,现代金融观对金融资源的属性界定,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以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为原则的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有线性与发散性的功能效用区,二者的协调作用于以货币资源、资本资源为对象、金融机构为核心的商业金融体系,通过商业金融体系对经济系统的作用力,为经济系统提供效率因素,为社会系统提供公平要素,是二者协调的线性路径.

财政金融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财政金融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8000字研究生论文、2000字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财政金融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财政金融论文范文题目

论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首先对资源型经济及其金融与财政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且提出了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根本因素是资源租金的分配问题.其后,选取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的代表变量,以山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资源型省份内蒙与黑龙江、非资源型型省份浙江与广东作为参照对象,研究了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结论表明: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信贷供给的作用更为明显;而现行山西省财政支出推动了经济增长,却恶化了产业结构,因此应当改变财政支出的结构;运用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应当以商业金融的信贷供给为依托.

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金融、财政协调机制.首先对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分别对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职能与任务进行了分析.金融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效率因素,旨在推动社会财富存量的重新配置;财政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公平环境,旨在通过对社会增量财富的重新配置来实现资源型经济的转型任务.最后,对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且构建了通过商业金融体系作为媒介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

论文从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视角,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局限性,立足于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将其定位为一种可以配置其他资源的资源,并从理论上构建了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框架.论文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创新性地构建了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协调实现机制的策略层次.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一切行动准则,以金融制度供给带动金融系统效率的提升,以财政制度供给调整商业金融的投融资意愿,以商业金融的功能推动租金重新分配,以租金分配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以产业结构转型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策略层次,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对货币政策、差别利率与信贷供给以及财政收支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方法,提出了其协调的路径,以商业银行作为媒介,构筑了资金池,并且详细分析了资金池的供给机制、使用机制以及补偿机制,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了实践指导.此外,运用系统动力学因果分析方法初步构建了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推动资源型经济经济转型的因果关系,是一种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

第四篇财政金融论文范例:危机救助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研究

经济文献中最为传统的主题就是金融危机.从历史的角度看,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从诱因、实现机制、影响范围、危害程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经济的破坏程度愈来愈烈,这使得政府对金融危机的救助成为不可避免的一个议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是现代经济信用链条的中心环节.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金融脆弱性原因,大量问题金融机构的出现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乃至经济体系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进入20世纪中后期,金融危机的爆发趋于频繁.据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00年间,世界上共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2场系统性银行危机,还有46个国家发生了51次局部性危机.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不仅表现为货币危机的频率提高,而且更多是货币和银行双重危机同时出现,即银行体系和外汇市场同时遭受双重打击.双重危机的爆发和其巨大的传染性,往往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使得各国的问题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爆发下不断增多,成为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尽管在理论界对于金融危机、问题金融机构,是任由市场自发调节还是政府救助存在的争议由来已久,但各国还是普遍采取了相应的救助措施.传统的救助模式分为三个层次:政府救助、同业救助、自我救助,实践证明,政府救助是最直接、最及时、效果最明显的方式.因此,当金融危机成为一种公共危机的情况下,政府救助首当其冲.政府金融危机救助的主体主要有两类:财政和央行,救助的方式主要有: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但由于财政和央行在一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职能、作用、政策实施条件及侧重点不同,因此两项政策的实施能否有效的协调配合,减少政策抵消、形成合力,从而解决面临的问题,就成为一个难点和重点.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非常重视对两大政策及其协调配合的研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因此,危机背景下,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财政、金融政策及其协调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https://www.mbalunwen.net/recommended/77184.html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采用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分析问题金融机构面临不同问题时的救助政策配合模式,并通过构建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效果评价.

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并概括了总体的研究框架.文中问题金融机构包含了储蓄性和投资性的金融机构.金融危机发生后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流动性不足、不良资产和资本金不足三个方面.通常危机中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分为两类:对可持续经营和不可持续经营的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并对财政和金融救助政策进行了界定.为了紧密围绕主题分析,对研究范畴进行了必要的假定:面对危机选择政府救助而不是市场自由出清;谁救—财政和央行;救谁-问题金融机构整体,对具体救助对象选择不做分析;假定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实施财政救助政策,央行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以使金融政策有效、迅速.

第二,以文献综述的方式,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中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从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一是通过金融脆弱性理论及金融脆弱性对危机的影响机理的分析,得出危机中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必然结论,同时指出,救助的方式是改善问题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二是通过对预期和预期管理的分析,为政府作为救助主体提供了理论基础,该部分还提出了预期管理的工具,以及预期改善对于政府救助政策效果评价的作用、指标等.三是对财政和金融救助政策的协调,即分工和配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工取决于二者最后贷款人和最后支付人的职能:央行救助在危机发生初期为主,以最后贷款人方式提供短期流动性;财政救助在危机发生的中后期为主,以最后支付人的方式解决不良资产、资本金不足以及破产清偿等问题.政策配合则以IS-LM模型为基础,以短期流动性救助和股权注资救助为例进行了分析.

第三,从历史的角度,比较分析了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国际经验.通过对历史上较为典型的重大危机救助的分析,回顾了历次危机救助中采取的财政金融政策及其配合情况.通过对美国、欧洲、日本三种金融体制下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分析,阐述了不同金融体制中财政金融政策配合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以上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事实依据.

第四,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两个章节,为文章的核心部分之一.第四章阐述了对具有可持续经营性的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分三种情况:流动性不足、不良资产和资本金不足,来分析财政金融救助政策的分工和配合.第五章阐述了对不具有可持续经营性的问题金融机构退市的救助,分两种情况:兼并重组和破产,来分析财政金融救助政策的分工与配合.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第五,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政策效果的评价体系.本章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依据各项函数的内在要求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政府声誉影响的评价、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效果的评价和政府救助对市场预期改善效果评价.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的角度来分析微观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并将协调分为:分工和配合两层含义进行全文的分析.第二,运用宏观均衡分析模型:IS-LM模型,对微观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政策协调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文章核心部分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在危机救助中,将问题金融机构划分为可持续经营和不可持续经营两大类来实施,并针对不同的救助目标和对象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协调措施.第四,构建了救助政策协调的效果评价体系.

第五篇财政金融论文范文格式:国际公共住房财政与金融体系实证研究

住房问题古来有之,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程度的加快,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就更为严峻.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对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性住房,满足他们基本的居住需求.国际上将政策性住房的统称公共住房,我国则将其称作保障性住房.公共住房并非新生事物,在一些国家,公共住房的发展史已逾百年;在一些经历了二战战争洗礼的国家,重振国家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住房,以缓解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在或漫长或短暂的发展历程中,各国的公共住房政策都在不断地调整以更好地发挥住房保障的作用,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会继续发挥作用.

在发展公共住房的初期,多数国家是通过政府财政来为公共住房的提供建设资金.至今,在一些福利国家,其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较高.政府财政对公共住房的支持固然重要,然而公共住房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对资金的需求量又极为巨大,因此找到一种能为公共住房建设提供长期的、稳定的、资金充足的且来源广泛的融资模式,必将对公共住房的良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公共住房资金的来源和融资方式方面,各国的具体做法都不相同,研究他们的筹资方式定会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筹集模式产生有益的借鉴.

各国的公共住房的政策中包含有大量的金融政策,借助公共住房金融,保障人群才能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在公共住房消费环节,公共住房金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而,借助于公共住房金融,政府的各项优惠金融政策方能得以贯彻与执行;另一方面,公共住房金融为住房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住房金融服务,或则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从而增加他们获得贷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住房支付能力或房租承担能力.各国的公共住房金融体系也各不相同,既跟本国的住房政策有关,也又跟本国的金融业的发达程度有关.总结各国的公共住房金融体系的特点,必将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保障性住房金融体系的产生重要的启示.

本文选择公共住房发展情况较好的五个国家来作实证研究,它们分别采用不同的公共住房的发展模式,重点分析这五国所实行的公共住房建设资金的筹集模式和对公共住房消费者的信贷服务以及补贴政策,并从公共住房体系的视角来研究公共住房金融机制.还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三市场过滤模型,具体分析了不同金融政策在效用上的差别.

本文在研究五国的公共住房筹资模式和住房金融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筹资模式选择和保障性住房金融体系的构建方案.

本文是一篇财政金融论文范文,可作为选题参考.

财政金融引用文献:

[1] 最新财政金融论文选题参考 财政金融论文题目如何定
[2] 财政金融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财政金融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3] 财政金融论文提纲范文大全 财政金融论文框架怎样写
《财政金融论文范文参考 财政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财政金融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