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主题:屈原的学生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2

简介:关于学生屈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学生屈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学生屈原论文范文

屈原的学生论文

目录

  1. 一、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教学
  2. 二、在教学中注重熏陶感化学生
  3. 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4. 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5. 屈原的学生:学生诵读《千古悲情屈原颂》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黄岚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往往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既无用又无趣,对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学习兴趣.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任务进行了调整,对教学方法上的变革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读写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是心智成熟的青年人,有着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渴望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所以,应当尝试把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变成专题化、研讨型、练表达的综合课,以思考和表达为核心的人文素质课,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将语文知识点自然融会贯通其中,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著名学者徐中玉先生在谈到大学语文课的作用时说: “一、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二、看到论文范文人格的力量;三、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启发,利于创新;四、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提供了美感、愉悦和享受,既能陶情养性,也能提高鉴赏力与写作水平.”所以,根据徐中玉先生的理论,笔者试着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

一、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教学

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往往承载太多教学任务与目标,基于教材文本,从介绍作家身世家史、创作经历,到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中心思想的分析解剖,什么都可以做,结果什么都没做好.本应是生动活泼的语文课成了枯燥乏味的教条式灌输.大学生所渴望的能力提升、文化熏陶、精神启迪、审美享受却无法满足,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应打破以往的单篇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角度,整合教学内容,确立不同的专题进行巧讲.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一般的教材选编而言,高职学生往往感到古文太多,学起来倍感吃力,而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又不常用,因此,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优势,统筹安排,制订出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是大学语文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

在通读教材后,虽然大学语文课的综合性较强,但具体的某一堂语文课却不应当追求面面俱到,应以徐先生上述所言的四个方面为方向,从某个角度切入,前后呼应,侧重某一点,形成有深度与广度的专题,让学生对这十五次课(专题)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打破课文的时代、体例,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比较阅读,从而突出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培养人文精神,看到任何人格的力量.比如,将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与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放在一起讲.学生们在对照中认识到,在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乏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英雄,然而正是这样的英雄却可能坎坷一生,在宏大叙事之下的独特历史、别样人生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也不容回避一个具有生命哲学意义的命题:人生就像从此岸到彼岸,怎样过渡,人人论文范文,各个不同.

二、在教学中注重熏陶感化学生

大学语文教育最大最根本的特点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即美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丰富健康的思想感情,塑造完美的人格,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全面充分的发挥.

各种技能可以通过必要的操作程序和检测标准训练而获得,但高雅的审美情趣、美好的情感心灵,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洇润学生.审美教育的特点是运用形象思维,既不能灌输,也不能训练,只能靠熏陶感染.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还应当用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去感染学生,用作品中人物的伟大人格力量去熏陶感化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人生的哲理体验.

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应用情感渲染、直觉感悟的方法,因为人们对美的认识,并不是主要来自逻辑的思辨,而是心灵的直觉感悟.比如,笔者曾讲过一个专题:从《蒹葭》到《雨巷》——中国诗歌的意境之美.每一首诗都先让学生听名家朗诵、老师朗诵,再让同学朗诵并点评,要求通过朗读技巧表达自己所理解感悟到的情感,学生的朗读渐入佳境,声情并茂,情感动人,一旦学生用心去体会、感受了,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形式美就很自然地为学生所接受,由于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这一专题竟然打破了原来每专题一次课的计划,而是用了两次课的时间.

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篇目大多是风流蕴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负载了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容,它展现着丰富的人生面貌、人世的风雨沧桑、生活的多重历程,从多方面表现了世界之美、人生之美、语言之美,善加利用就会让大学语文课堂成为美的发现历程,可以成为学生受益终身的财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一生.在讲“汤显祖的《牡丹亭》与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生活与艺术中纯真与美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这个专题时,笔者就让学生课外欣赏白先勇推荐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以及由日本著名电影演员栗原小卷主演的《伊豆的舞女》.在课堂上,结合课文赏析,再让学生回放相关片断进行赏析,这样的课堂处理,让学生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情绪中静下心来,体会青年男女情窦初开的美好,体会到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惆怅与诗意的初恋情愫.在讲述中“以事实说话”,回到艺术情境中细细品味,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让学生的爱情观接受了一次洗礼.

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在专业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最不满意又最为期待的是口语交际能力、日常写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用人市场的实际需要,为他们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还应当通过师生互动、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形式加大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重视独创思维的训练,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观点与看法为途径,学生的思路一旦发散开来,常常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看法与表达.在对屈原《渔父》中的屈原与渔父这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进行讨论时,就有比较特立独行的学生说,屈原投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没能很好地认清局势,没能掌握各种矛盾冲突,如果他处理好了各种矛盾冲突,那么他还将给民族历史创造更多贡献,所以他的投江是失败是怯懦.面对这样的发言,笔者从未简单批评,而总是表扬学生的独立思考、坦诚交流的学习态度,同时延伸视角、扩展知识面,提醒学生应当意识到,人生不仅有形而下的、具体的、现实的所得,还存在着形而上的、精神的、心灵的追求,社会国家如此,个人亦是如此,故而古人有立功、立言、立德三个人生境界之说,屈原以他的生命为代价,去坚守他的精神理想,他这种精神追求的执著与勇气,使他成为了后世文人才子“终其身企慕而不及万一者”.

在讲“苏轼何以成为最有人格魅力的中国人”时,结合苏轼的宦海沉浮,分析讲解其作品的思想情怀及艺术神韵.因此,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就“苏轼何以成为最有人格魅力的中国人”这一问题各抒己见,答案各不相同:多才多艺、豪迈雄奇又婉约细腻、历经苦难等但最终引导学生从文化心理的层面看,苏轼的一生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生,他被评为所有中国人中最有人格魅力的中国人,最重要的不是才学,而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中国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情怀的最好注释.

在作业设置上,我们也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表达沟通能力”.在课程教学之初,就将本课程的作业及其要求告诉他们,主要任务有三:赋诗一首;撰写一份自传(要阐述自己名字的含义);写一篇散文《五年后,我最幸福的时刻》.要求:必须原创,体例题材字数不限,要力求有自己的创新点,每一项作业都应制作演示文稿,以备向全班交流.这样的教学要求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重在引导而非灌输,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除了课堂教学外,应注重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大学语文课程网站、教师个人教学网站或博客,将教学场所由传统静止的教室延伸到动态、开放、可创造性的多样化网络,丰富语文教学环境.此外,还应开展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论文范文社会、自然的交往中开拓视野,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受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启发,经过认真的教学设计后,把封闭的课堂打开,要求学生自愿结组,将某一篇(部)文学名著改编为剧本并表演,要求上交剧本及改编设想,并将表演用手机或录像机拍摄下来,教师只是适时监督和指点.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学生们经过两周的冥思苦想、齐心协力总算完成了任务,很多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要成功组织协调大家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实则很不容易,体会到了经过努力后收获的喜悦与欢欣.

放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需要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灵活处理,才能在教学中持之有度,实现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地把课上活、上好,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情况,加深体验和理解.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考试还是沿用中小学的闭卷考试形式,注重对语文基本知识的考核,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题目少,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是一个既成事实,因此,他们一般很难获得较好的成绩,而且一张考卷定终身,这显然不利于大学语文对人文素质功能的全面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

屈原的学生:学生诵读《千古悲情屈原颂》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探究中,同时应完善课程评估的内容和评估的手段,发挥考试与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既注重学期末的考试,也重视平时的过程性成绩.根据学生平时的听课笔记,相关的演讲、讨论和作业汇报与交流,以及课堂提问发言及学习的态度、成果综合考虑给予记分,期末试卷考核与平时的考评相结合,各占约50%的比重.此外,还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评价加分项目.这一评价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感觉老师理解认可了他们努力的心愿,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师生思想情感的亲近融洽.

(责任编辑 马志娟)

总结:本文关于学生屈原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屈原的学生引用文献:

[1] 初中化学学生小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初中化学学生小论文标题怎么定
[2] 优秀初中生物学生论文选题 初中生物学生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3] 优秀初中数学学生小论文题目 初中数学学生小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探究》word下载【免费】
屈原的学生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