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互文性视角下的文本意义的生成——源文本、作者、读者等多种声音的碰撞

主题: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9

简介:适合文本读者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本读者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文本读者论文范文

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论文

目录

  1. 1. 文本概念的转变
  2. 2. 文本中的多重声音碰撞产生意义
  3. 3. 意义产生的过程
  4. 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耶鲁大学开放课程 文学理论导论].16-社会性的渗透在读者和文本方面

(1.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2.曲靖师范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摘 要】对于如何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作品是作者思想观点的体现,是对一定社会背景的刻画和反应.然而,随着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兴起,以作者为中心的观点被颠覆了,对文本的理解重心逐渐转移到文本本身以及读者的接受上来.本文从互文性视角出发,认为文本意义的产生依赖于一个源文本、作者与读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互文空间.源文本是作品素材的来源,作者通过用典或引用等方式将其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起催化的作用,将这些信息整理、改编、组合,创作出文本,提供一个意义发生的场所;读者则是意义产生的载体,能动地参与意义的生产过程,意义存在读者的理解中.没有读者的参与,文本是“死”的,唯有读者的参与才能使其“活”起来并实现其功能.文本意义是源文本、作者和读者等多种声音的碰撞所产生的.

【关键词】互文性;互文空间;文本;解构主义

1. 文本概念的转变

作品与作者的关系,一直以来,作品被认为是作者表达观点和思想的场所,是对社会现实的模仿和记录,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认为诗歌是诗人个人情感的体现,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指出:“诗歌是诗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①然而,这一观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和阐释逐渐从作家身上转移到作品本身,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后结构主义思潮以来,重心移到了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上.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了作者与文本的关系以及如何阐释文本意义,他认为,要确定文本的含义,要参照作者与读者共有的语言领域.自此,文本分析与理解不再单独关注作者与社会背景.二十世纪初以来的新批评提倡“细读”(close reading),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和文体等进行仔细阅读分析,以挖掘文本所产生的意义,确立文本的主体性,贬抑作家在批评中的位置.

结构主义奠基人费迪南·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以语言为基础,把语言当成一个封闭的静止的符号系统,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构成.在其影响下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进一步削弱了作者的地位,把文本的意义归于一个强大的互文系统.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e,1895—1975)的对话理论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他认为一个人的“言谈”总是在和潜在的对象的对话中完成的,这些“言谈”一起建立起一个公共的话语空间,后结构主义将其进行拓展,文本之间也象言谈主体一样不断对话,文本的意义从自足走向了开放的历史维度.

结构主义的这种任意性,使得它还没真正发展壮大,就逐渐遭到后结构主义的袭击.后解构主义突破了结构主义的静态研究模式,认为文本与社会历史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能指与所指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指意不确定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意义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在文本意义的产生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作者之死,他认为,读者的诞生,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作者一旦死亡,意义随风飘散,他非常形象地把文本比喻为洋葱头,认为文本是一多层构造,没有中心,没有意义.除去层层包裹的无限性,便一无所有;二是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本.当然,后期巴特也曾重视过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主张文本是文本生产者与其读者汇合在一起的生产活动场所.

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1941— )从哲学互主性走向文本互文性.她认为文本中既有作者与读者的往来对话,也有内外文本的差异并存,还有背后涌动不息的社会历史语境.克娃可以说是对互文性理论贡献最为突出的学者了.她全面地概括了文本意义的产生的参与因素,包括作者、源文本、读者等,一个广阔的互文空间.

2. 文本中的多重声音碰撞产生意义

源文本(互文本)

源文本指的是一部作品产生有所指涉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被作者直接或间接的利用.换言之,作者在进行写作时可能直接引用过去这些被认为是经典的文本,也可能单纯的把它们当成作品意义产生的基础.有的源文本是最为原始的,产生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最原始的本能的理解,内化在大众的心中,成为了人们的普遍意识,成为符号.比如圣经中所刻画的场景,古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当我们在后来的文学文本中遇到耶稣时,就总以为他是来拯救人类的;当塞壬(Siren)出现时,总被认为是个女妖的符号;特洛伊(Troy)同样成了战争的代名词.有的源文本是二手的,也就是经过作家再次利用后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诸如圣经中的撒旦(Satan)经过英国伟大的革命诗人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后,不再完全是魔鬼的化身.以实玛利(I论文范文ael)作为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白鲸》(Moby Dick)的叙述者,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圣经色彩,在后来的作品中将不会再被单纯的理解为圣经人物了.

执现代主义文坛牛耳的新批评家托·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倡导文学创作中的传统意识.他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文学评价时,不可能单纯地评论某位作家,而必须把他放在前辈艺术家的关系中来进行考察,新作品与过去的一切作品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并且总是以传统为背景并受其影响.

所有源文本的汇聚在一起就像海水一样,新的文本的产生来自于大海,海水通过蒸发变成另一种形式,然后再融入进去,同时也使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充实了源文本的海洋成分.在这个蒸发过程中的热量就是此文本的作者,起了催化和改变的作用.

源文本犹如电影银幕之背景,主人公便是此文本,此文本从背景中突出出来却脱离不了背景.不同的源文本交织构成一张社会关系网,新文本总是从其中产生,但又由于作者的介入而使之发生一定的改变,最后在融入进去.

此作者(内化文本)

此作者,新作品的制造者.作品的产生没有作者可不行,作者似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实不然,一部作品的产生同样有多个因素的参与,作者起到的是催化的作用.他将源文本信息重新打乱、整理,然后加入新内容.因为作品产生于过去的一个广大的互文系统中,而这个互文空间是作者无法改变的.正如托·斯·艾略特所说的,一个作家要成功写作,就要有一种强大的“历史意识”,要“强烈地意识到他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他自己的当代价值”.②要能感受过去的过去性,也能感受过去的现在性.艾略特改变过去所认为的文学创作“必须依靠内心的声音”,认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③巴特主张作家写作时应尽量回避自己的感论文范文彩和主观意向性,做到零度介入,也就是用非感情化的态度将自己的主体性遮蔽起来.巴赫金在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也说:“他笔下的主要人物,在艺术家的创作构思中,便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课题,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等主人公的意识等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④

文本只是一种能指,所指存在于读者的理解中.在遇到读者这一催化剂之前,能指没有任何意义.但这里的能指与所指与索绪尔的(符号与意义)不完全一致.在索氏概念中,能指与所指的任意性在于,能指不一,而所指可能完全是一回事,比如英语用“rose”,而汉语用“玫瑰”来传达相同的意义(所指).而在文学文本的理解中,作者用词语“玫瑰”或者“rose” 传达的“概念”将被理解为不同的意义(所指),可能是“爱情”,“virginity”.传统语言观总把作者置于中心地位,认为作者把意图注入了文本,读者应努力去寻找作者的意图,否则意义就会被曲解,造成误读.然而,误读正是意义的生成过程所在.

意义生产者(读者)

文本意义的产生不来自作者,而是来自于读者.读者就像一部机器,一部碾米机,经过选择但仍然显得粗糙的稻谷输入这部机器,经过这一生产过程,输出的大米就是这个复杂过程中文本经过理解而生产出的意义.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是能动的.巴特强调:“数世纪以来,我们对作者感兴趣太甚,对读者则一点儿也不注意.大多数批评理论依照冲动、压抑、无法遏制之类,来尽力解释作者为什么写作品.人们力求确立作者所意谓者,毫不顾及读者所理解者.”文本产生于读者与文字间的关系空间,是一个生产场所.作者与读者在文本中相遇,发生对话,这并非生产的结束,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本遭到结构,重新构成其他话语,并且无限生成下去,这就是文本的意义.

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耶鲁大学开放课程 文学理论导论].16-社会性的渗透在读者和文本方面

文本是意义生产的场所,读者是意义生产的载体,意义存在于读者的理解中,具有不可转述性.倘若某读者将文本的意义传达了,则同时形成了另一个互文空间,此时,此文本变成了另一源文本,读者变成了另一意义发生的基础,听着接过读者的班.这就类似一种繁衍机制,源文本相当于母亲,此作者相当于父亲,在源文本这一母体中,有了父亲的加入才生成此文本.同一母体可以孕育出不同的文本.经过转述的文本则变成了孙子,其身上可能只看得到源文本的一丝痕迹了.随着阅读的产生,批评也就同时开始了.读者并不是被动的消费文本,而是主动的参与文本的“改写”,因为伴随着阅读过程始终的是读者知识水平,心里状态等.在这个对话空间中,读者对文本所涉及的互文本了解越多,就会越接近作者的意图.

作者在创作文本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刻画着,正如一位画家根据绘制自己心中理想的情人一样,创作一旦结束,回顾该作品时,自己的理解已经发生变化,就好像画家由于自身的变化,理想的情人也已经发生变化,一切理解和感受都随之变化了.

以沃尔夫冈·伊泽尔(Wolfgang Iser,1926—)和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必须充分重视读者对文本的接受,文学批评应当从以往的作家和作品为中心转移到读者及其接受上来.文本一经创作,就变成“死”的了,必须有读者的“介入”使其变“活”,才能实现其价值.读者总是在文本中读出自己的意义,从众多的声音中部分的放弃和部分的选择,然后加入自己的声音,组合起来.

3. 意义产生的过程

文学作品意义的产生不再是单纯理解或者读出作家的意图,而是在一个广阔的互文空间中,有源文本,作者,读者共同参与的不断的对话,是一个生产过程,永无止境的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作者进行创作时与源文本进行的互文关系.即作家如何把源文本中的互文信息进行整合,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作家惯用的最有效的互文写作方式是用典,将大众熟知的故事作为背景烘托作品的故事情节或者主题.典故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原型,神话故事.这是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很多文学作品也都由此延续和演变下来.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神话故事,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只要提及,就会让读者自然而然地那样去想.原型在文学作品中总是以奠定基调的形式出现的.第二个层面是让人相对陌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尚未印在一个民族的意识中,但可能经过不断的引用,强调,传播而升华为原型.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中,繁殖神的故事,渔王和寻找圣杯的故事让读者想到的就是死亡和复活的主题,这是作品的基调和主题,让读者思考文明的衰落和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重获新生.

第二步是读者的阅读/批评过程.阅读与批评过程同时产生,也是一个读者与作家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读者与作家之间有一个共享的领域,就是对典故和社会背景的了解,这一共享的领域越广,正如两个关系亲密的朋友,作者的意图越容易为读者所接受,越容易产生共鸣.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身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对当时的社会了解更为透彻,其批判也比较深入.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当时的社会背景只能存在想象中,并且不同的读者所想到的也是不同的,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当然,作者的意图并不完全是读者理解的目标,只要读者的主观体验产生了,意义也就随之生成了.

【参考文献】

[1]费迪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汉斯·罗伯特·姚斯.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3]罗兰·巴特.S/Z[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罗兰·巴特.作者之死[M]//符号学文学论文集.赵毅衡,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5]罗兰·巴特.零度写作[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7]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M]//巴赫金全集(卷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8]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9]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曹葆华,译[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0]沃尔夫冈·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1]沃尔夫冈·伊泽尔.文本与读者的相互作用[M]//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12]F. Schleiermacher, Hermeneutics and Criticci论文范文 and Other Writings, ed. Andrew Bowi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3]Julia Kristeva, “The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in The Kristeva Reader, Blackwell[Z]. 1986.

[14]Roland Barthes, Image-Music-Text. Stephen Heath trans[M]. New York: Hill &, Wang. 1977.

注释:

①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曹葆华,译[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6.

②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3.

③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M]//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11.

④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M]//巴赫金全集(卷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5.

[责任编辑:杨玉洁]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文本读者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引用文献:

[1] 毕业论文文本材料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要求和技巧
[2] 读者论文范文 读者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5000字
[3] 文本论文范文 文本类硕士论文范文2万字
《互文性视角下的文本意义的生成——源文本、作者、读者等多种声音的碰撞》word下载【免费】
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