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脑科学基础下的幼儿应约教育探究

主题:幼儿园早操音乐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7

简介:关于对写作音乐幼儿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音乐幼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音乐幼儿论文范文

幼儿园早操音乐论文

目录

  1. 一、脑科学研究发展与现状
  2. 二、幼儿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内容
  3. 三、脑科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启示
  4. 四、结语
  5. 幼儿园早操音乐:《动起来》奥尔夫幼儿音乐

吴淑红

音乐教育学在教育学领域是一门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的学科,但是人类音乐教育活动却由来已久.《尚书?舜典》中记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1】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专门从事音乐教育的现象.在欧洲,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已经出现音乐教育活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2】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能改变灵魂的质量”.【3】

19世纪,音乐学和教育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而音乐教育学则作为这两个独立学科的边缘学科,在这两者基础上有了自身的发展.随后,人们开始研究音乐教育活动的各种方法,并开始研究音乐教育活动对人们大脑发展的作用.在音乐教育活动研究中,出现了多个自成一体的音乐教育体系,主要有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除此之外,日本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制定的《新音乐教学大纲》都是自成一体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在音乐教育对大脑的发展方面,最著名的莫过于“奠扎特效应”.人们常常都说,欣赏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的智商.

这些都是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方式和作用的研究.本文中,作者将从脑科学的角度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进行分析,着重研究怎样运用现有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指导幼儿音乐教育活动.

一、脑科学研究发展与现状

脑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学科.狭义的讲就是神经科学,是为了了解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细胞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中枢功能控制系统内的整合作用而进行的研究.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脑科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大脑生化学、大脑解剖学、大脑发育学和思维生理等.主要研究的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与行为、大脑与思维的关系;研究大脑的演化、大脑生化的组成、神经网络及其规律.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问题研究是现代脑科学的最主要方面.

幼儿园早操音乐:《动起来》奥尔夫幼儿音乐

20世纪60年代,有关脑科学方面的有一个重大发现: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现象和脑发育关键期以及可塑现象.1961年,斯佩里对“裂脑人”进行研究,提出了大脑功能的一侧化理论.1981年,斯佩里获得诺贝尔奖,他发现大脑左半球是理性脑,同逻辑思维紧密相联系;大脑右半球是感情脑,同形象思维紧密相联系,并且右脑的记忆量为左脑的100倍.这一理论的问世,结束了长达100年多年来的“左脑优势”的历史.同时,斯佩里的大脑功能一侧化理论也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右脑革命”、“开发右脑”的热潮.虽然现在科学已经证实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但是直到现在,大脑两半脑功能“一侧化”的观点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教育实践中仍影响甚深.

随着对脑科学研究的深入,“音乐作为脑科学的重要参量,卷入人类智慧发展秘密和开发研究”.人们开始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音乐教育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1993年.当时弗朗西斯劳谢尔博士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36名心理学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测试.在聆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接受测试的学生的IQ测试成绩普遍提高了8到9分.虽然这种提高只是暂时性的、只在听完乐曲后的10到15分钟内有效,劳谢尔博士和她的同事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IQ成绩的提高正是莫扎特音乐所具有的某些特殊作用的一个表现.这就是最为著名的“莫扎特效应”.

二、幼儿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内容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音乐教学体系:主要的教育对象就是幼儿.他们着力于从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入手,对人进行全面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达尔克罗兹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从开始的通过体态律动将听觉和运动觉结合,发展到强调体态律动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他认为,音乐教育既不应该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更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它首先应该是对音响运动和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应该以音乐与身体运动结合的节奏运动为基础,因为音乐中最强有力的要素、与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节奏,而节奏的感觉完全依赖于运动.他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只有从幼儿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出发,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醒幼儿天生的音乐本能.通过幼儿喜爱的音乐与运动结合的学习方式,把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将音乐表现中的音响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等要素与人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融合在一起,培养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这种方法是基于实践先于理论的原则,是使幼儿首先体验所要学习的事物后再学习规则.在这种教育中,首要的事情是教会幼儿运用他所有的官能,参与体验,其次才是获得见解和能力,以达到培养幼儿情感的最终目的.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理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他是第一个从音乐创作角度深入研究本国语言特点的人,并且在作品中为他的母语赋予了完美的艺术表达.许多重要的评论都认为:柯达伊的作品是匈牙利灵魂的表露.柯达伊音乐中的声音就是匈牙利的声音.

在他的音乐教育体系中,明确地指出:“是人们形成完满的品格建立基础,没有音乐就没有完全的人”.为了培养幼儿的这种渴望,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要立足于民间音乐基础上,通过民间音乐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促使幼儿热爱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这一切教育目的的达到都有赖于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并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法则”,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特点,根据幼儿年龄阶段发展特征来编排课程和顺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节奏、旋律练习;基本形体动作教学.他认为,音乐是人生而具有的自发欲念,人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天性和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音乐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人而绝非完全是音乐技术的事情.音乐教育应该首先为许许多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使他们具备音乐的基本素质,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享受音乐所赐予的人生乐趣.音乐教育还应该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人的平衡感、结构感、空间感、独立个性、合作协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独特功能.他还认为.音乐既然是先于智力、潜于人体的,施行音乐教育就不宜过多的诉诸理性,而通过人体的活动,感受、表现音乐才是最佳的途径.“让孩子们去做”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原则.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的动作、语言、表演、舞蹈、音乐、创造音乐活动等大量活动中,直接感受音乐,可以充分发掘孩子的艺术潜能,并逐渐引导他们向更高程度的发展.奥尔夫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去进行音乐的探索和体验.因此它与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结果的做法不同,它更注重的是教学过程.这样的教育观念确定了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原本性、综合眭、不断仓创造、开放性的特点.

三、脑科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启示

对幼儿的音乐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来体现的.根据现有脑科学的研究结果,针对不同时期的幼儿的大脑发展情况,音乐教育活动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人体在出生初期就存在着一个受遗传和环境影响的机制.”其实,胎儿在母体的时候,就能对中低音频有听觉功能.但是高音频对胎儿的听觉是会造成损伤的.同时,有研究表明,轻快活泼的音乐能促进胎儿对音乐的良好的反应.所以在进行胎教的时候,对音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应该选择较为轻柔舒缓的音乐.目前看来,最好以保守的态度来对待胎儿的音乐教育.

刚出生的新生儿,大脑听觉皮层已经能够对音高和旋律作出分辨.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幼儿2周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对简单并且重复的旋律有记忆能力.同时,他们对节奏强烈和旋律优美的音乐会产生积极反应.例如勃拉姆兹的《摇篮曲》就能使得他们的情绪趋向稳定,容易进入睡眠状态;美国民歌《扬基歌》的轻快节奏和明朗旋律就能使这一时期的幼儿得到愉悦的心理听赏体验.随着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在这一时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接触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比如说木琴、小鼓、双响筒等.

2-3周岁的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他们能够关注到音乐中模拟性的片段,比如军号的节奏、小鸟的呜叫声等.这时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多接触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体会音乐的乐趣.结合他们大脑思维和认知程度,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活动所选用的音乐内容以活泼、模拟性的为主.3-4周岁的幼儿,开始能够注意到音乐的速度变化,节奏的技能在这一时期发展地也非常迅速.他们能借助曲调牢记与音乐节奏紧密结合的歌词,从而记住歌曲.幼儿在4-5周岁的时候,大脑的左半球发展特别迅速,从而对节奏技能的掌握也就显得更为协调.在音乐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能够调动幼儿整个身体、情绪、思维的乐曲,比如柴可夫斯基芭蕾三部曲中的一些组曲.2-5周岁的幼儿能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律动练习.对他们的音乐教育活动开始有了新的要求,希望在音乐活动中身心得到更大的愉悦.这时候,在组织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加强节奏律动的比例.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让孩子们去做”,通过自身的韵律协调,发挥他们的音乐潜能.不过,因为2-5周岁这一阶段,幼儿自身的发展具有相对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具体情况还是要取决于幼儿身心发展和成熟程度.

6-7周岁的幼儿,大脑皮层已经相对于前一年龄阶段更为成熟,他们可以懂得音乐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一些简单的情绪和思想内容.从音乐要素方面来讲,他们已经能够听辨音乐的速度、力度和音区的变化,对音乐的理性认识更加深入.这时候的音乐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听赏演唱,更可以扩大到讲解分析、独立创编的层面.同时还可以借助乐器演奏,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培养良好的乐感.当幼儿的大脑额叶发展较为成熟的时候,也就是7周岁左右的时候,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可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整体地综合地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从音乐中体验愉悦的情绪,展现出对音乐的原本性、综合性、不断创造、开放性的追求.

四、结语

脑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自然学科,它和音乐教育学研究的结合,更是一个全新的交叉点.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影响是明显的,它为音乐教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也能使音乐教学更加符合大脑的运行机制,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地遵循大脑的学习规律.目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思考,甚至在研究过程中还可能会有一些反复.相信在人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一切都会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本文的撰写,也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幼儿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结:这是一篇与音乐幼儿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幼儿园早操音乐引用文献:

[1] 幼儿园大班音乐论文提纲格式 幼儿园大班音乐论文框架怎样写
[2] 幼儿园大班音乐论文摘要怎么写 幼儿园大班音乐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3] 幼儿园大班音乐论文范文参考 幼儿园大班音乐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脑科学基础下的幼儿应约教育探究》word下载【免费】
幼儿园早操音乐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