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回归生活世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哲学向度

主题:陶行知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2

简介:关于对写作教育生活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教育生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教育生活论文范文

陶行知论文

目录

  1. 陶行知:幼儿教育生活篇-4.造成突牙的坏习惯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00)

摘 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出现的问题是带有共性特征的,这就是思想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离反映在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越来越明显,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因此,回归生活世界是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生活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89-02

收稿日期:2015-08-26

作者简介:恭元芳(1970-),女,云南曲靖人,副教授,党政办副主任,曲靖高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部副主任,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代春燕(1983-),女,云南曲靖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是论文范文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的.据此,在高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高校落实“以德论文范文”根本任务,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论文范文建设者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陶行知:幼儿教育生活篇-4.造成突牙的坏习惯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证明,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随着实践的向前发展,就总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教育者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同样不可能绕过这一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不论是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些实效性的成果,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中,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活、学习有机融合的切入点和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形象化、生活化,最终使其成为师生生活中的自觉思想和行为,从而强化师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而这,也恰恰是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和困境.

笔者以为,教育作为一种对人进行社会化训练的有效手段,其出现和发展无疑皆源自于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所以,教育应该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产物,应该与人类的生活世界“同呼吸,共冷暖”,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教育机构,其所实施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与其所服务的社会“同呼吸,共冷暖”,既顺应社会潮流发展,又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也莫不如此,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意义.过去,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杜威也曾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签于此,关于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讨,我们就可以从20世纪的一个重要哲学关键词语——“生活世界”来进行.

“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现象学宗师胡塞尔.20世纪30年代,德国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理论构想,即科学对于人生的重要问题即人生的意义问题,在这里科学发生了最深刻的危机,即与具体的主体生活分裂,为克服这种危机就应重返生活世界.胡塞尔在其晚年的名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实现了其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最终确立了生活世界的理念,他说:“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虽然胡塞尔理论框架中的“生活世界”概念被不同的人理解为不同的含义,但是我们认为,其主要是指与科学世界相对应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的世界.”这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世界.

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实际上是与科学世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生活世界是一个鲜活的、开放的、真实的被所有人共同拥有的世界,是一个能被我们感知的世界.胡塞尔指出,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世界正逐渐脱离生活世界并开始压倒生活世界,他曾就此提出警告:“科学世界的日益强盛尽管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但由于它脱离了生活世界这个基础,造成人们忽视自己的人性的发展,使人们精神麻木,变得像机器一样生活.”尽管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还有许多不足,但其所构建的生活世界理论已有较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其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与实践,同样也是近年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灵魂与旗帜.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审视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来自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实践,从生活世界的意义来说,也是经过几代中国人不断探索选择的适合当代中华民族现实的生活策略.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取得真正的实效,也就必然不能脱离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所以,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的重要取向乃在于实现学校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视域融合,克服学校教育与师生生活体验的顽强的疏远性,其现实路径选择,则在于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然而,现实的事实却是,思想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离反映在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越来越明显.

首先,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足性缺乏.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坚持“工具性”,即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传授和灌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政治工具,只重视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将个体看成社会发展的工具,忽视甚至否定了个体的内在需求.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人”的教育,始终没有获得其自足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教育过程只重灌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教育的唯一的渠道,而且缺乏对教育对象的准确把握与关注.当下,高校虽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强调了“以人为本”,对学生、教师和领导干部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关注,但在教育理念上,部分领导和教师依然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工具性”的思维依然存在,还很有必要进一步在教育理念上回归“生活世界”.

其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性缺失.从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来看,教育客体接受教育内容的被动性现象比较明显,自主性、自觉性、自创性学习的意识较低.究其原因,仍是呆板的教育方式与鲜活的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所导致.例如,课堂教育方法形成的固定模式,校园举办的各类活动同质化,格式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难以适应师生内在需要,难以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吸引力不强,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在各高校各专业并不鲜见.

最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缺位.在现实中,就主流而言,多数师生能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自己,但仍有少数师生还不能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风气、理想信念、荣辱观念、学术道德、责任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背离的现象,其实我们在各种媒体的相关报道中都不难见到.这说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践方面仍然面临很多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旧没有走出“知识教育”的樊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成批量产品的简单输出,而在于被教育者完美人格的塑造和内在品性的发展.现实生活世界的核心价值观远离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最初的本源,因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教育客体和教育内容严重脱节,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基于上述原因,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有必要探寻一种新的路径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首先,树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泛个体生活性”.在社会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作为一种将定的思想道德模式传递给师生的时候,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在自己的生活世界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尚的思想品德,更是为了使学生的社会生活更美好,其价值体现在服务于学生的实践生活中.这就是说道德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活,而不是规范限制人的行为.

其次,塑造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交互主体性”.生活世界的真实个体间的相互交流才是现实的和有意义的主体间互识,在这种交往活动中,主体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在生活形态日益多样化的现实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针对个体的思想状况和文化差异,认真处理好统一性和差异性、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就是既要承认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包容各种优秀的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升华,又要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始终做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和时代前进的方向.

综上,在教育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际上是一种“实践理性”,它与生活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生活主体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律成长,在亲身实践中去体味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植根于社会.20世纪初,杜威就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基本主张,提出将教育融于学校生活实践之中.在今天,提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风教育向“实践理性”的回归,并不是对前人失败的重复,而是对己有成果的超越,前人在探索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道路上毕竟已经做出了重大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宣传部.论文范文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9.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

[3]杜威.我的教育信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

[4][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生活论文范文资料。

陶行知引用文献:

[1] 陶行知和生活教育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陶行知和生活教育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2000字
[2] 陶行知和生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关于陶行知和生活教育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2万字
[3] 陶行知和生活教育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陶行知和生活教育方面论文范文集8000字
《回归生活世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哲学向度》word下载【免费】
陶行知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