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50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8

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一、会计信息質量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3. (二)国内研究现状
  4. (三)综合评述
  5. 二、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提出
  6. (一)总体性与全局性
  7. (二)复杂性与外生性
  8. (三)导向性与综合性
  9. 四、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结构和维度
  10. (一)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结构
  11. (二)宏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评价的维度
  12. 五、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构建思路及关键问题
  13. (一)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构建思路
  14. (二)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构建的关键问题
  15. 六、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应用前景
  16. (一)弥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憾
  17. (二)推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18. (三)强化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平衡性
  19. (四)推动国家经济治理的现代化建设

《我国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构建和应用》

本文是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跟会计信息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重要依据的会计信息本身的质量应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构建和应用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是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应由政府财政、统计等部门联合推进.宏观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总体性与全局性、复杂性与外生性、导向性与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应以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综合性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评价和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评价相结合,形成贯穿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指数体系,其中矫正基础信息扭曲、消除系统性偏差是关键.

【关键词】 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 可靠性质量; 适用性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国家治理

会计信息形成并作用于社会经济的每一个细胞, 不仅是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组织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发挥,也会直接影响组织治理、国家治理中各方利益相关者和政府作用的发挥,进而最终对经济发展质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党的十九大以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作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重要依据的会计信息本身的质量也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了“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关注度更加突出.长期以来,虽然会计信息质量一直被视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并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断强化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来着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宏观会计信息质量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理论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实践上也缺乏成熟的经验.本文提出构建和应用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以期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一、会计信息質量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经典文献当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发布的AC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FASB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用性,即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要具备有用性,需要具备的首要质量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其中,相关性质量又是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方面质量组成,可靠性质量则由可稽核性、中立性和如实反映三方面质量组成[1].Jonas et al.[2]将之前的各种评估会计信息和财务报告质量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包括FASB(1980)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AICPA的JENKINS委员会(1994)的《改进企业报告——客户导向》等;另一类是以股东/投资者保护为导向的,强调向股东/投资者提供“透明、充分和公允披露”的信息.这类方法包括SEC前主席Levitt(1997)发表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AICPA(1998)第61号审计准则公告、The Blue Ribbon Committee(1999)关于改进公司审计委员会效率的第8号建议等.在分析比较各类方法采用的评价指标及其特点的基础上,Jonas & Blancher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框架,与FASB的AC 2不同的是增加了“明晰性”(clarity)质量,并在“预测价值”之下增加了“盈余持续性”和“分散信息”(disaggregated information)两个分指标,在“如实反映”之下增加了“完整性”分指标[1].

然而,不论是相关性、可靠性,还是透明度、公允性等,都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定性描述,难以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量化比较.于是,在各种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中,就出现了各种描述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其中盈余质量是被使用最多的.对盈余质量的描述应用最多的是盈余反应系数(ERC)和盈余与流量关系的应计项目模型等;职业界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排名或评分也是常被用作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如国际财务分析研究中心(CIFAR)信息披露评级、美国投资管理和研究协会(AIMR)的信息披露评级、标准普尔的透明度和披露评级(T&D)以及西班牙Actualidad Economica商业杂志的年度报告披露质量评级等.此外,还有将聘用的审计师的资质、审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以及审计师的收费等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早期用得最多的是“真实、完整”.不论是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还是1999年该法第二次修订,都是强调“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1993年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特别是2006年开始实施与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以来,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和概念框架等也开始引起国内理论界的重视[1].不论是规范研究[1-9],还是实证研究[10-18],都使用了相关性、可靠性、透明度等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并借鉴国外研究所采用的替代变量检验我国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作用以及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等.

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方面,李丽青等(2005)利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流量表进行跨表的综合分析,构建了二层结构的测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指标体系,并用综合评价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郑荣臻等(2008)构建了由真实性、可比性和相关性三大类一级指标和合规性、实质重于形式等1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徐泓等(2012)构建了由真实性、公司治理、资产质量、盈利质量和保障质量五大类指标组成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王小娟等[19]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大数据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耿聪慧[20]探讨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方面,张月玲[21]对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探讨,周咏梅[22]提出了基于透明度的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王雪[23]对我国高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进行了研究.

(三)综合评述

综观国内外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研究,虽然存在定量评价较少、针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较少等缺陷,但总体来说,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出学术界、职业界都十分关注的特点.然而,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已有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

1.会计信息质量内涵界定

尽管会计信息质量十分重要,但是,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内容质量?还是会计信息形式質量?还是会计信息应用质量?还是兼而有之?似乎又没有一个权威、公认的界定.已有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上.事实上,在会计的功能或财务报告的目标等基础理论尚存在较大认识分歧的情况下,期望建立一个公认的、权威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是不现实的.Penman[24]也指出,会计质量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会计是一个人造系统,可以按人们的愿望进行设计和构造.在未对会计应当做什么达成统一认识之前,要形成统一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是不可能的.

2.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要素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缺乏统一界定,对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标准自然也就很不统一.大部分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是以会计信息质量的某一方面特征(以有用性、透明度最具代表性)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要素要么是会计信息的内容质量(又以盈余质量及其相关性为典型),要么是会计信息的形式质量(以信息披露水平和及时性代表),而兼顾内容质量和形式质量的综合评价较少.在会计信息质量内容评价方面,国外的主流观点是相关性和可靠性,而国内则更强调真实性和完整性.事实上,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国内和国外对会计信息内容质量评价其实是在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相关性)还是会计信息的自身特征(完整性)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本质上反映了决策有用观在会计系统和财务报告中的地位差异.事实上,会计信息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专业化产品,其完整性可能更难以评价,因此,目前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定量评价以相关性评价为主导占了主流,直接针对会计信息本身进行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至于将会计信息自身的特征与会计信息的利用价值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就更为少见.

3.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范围和主体

从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范围来看,大多数研究包括CIFAR、AIMR的信息披露评级,标准普尔的透明度和披露评级等均是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的评价,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进行研究的较少,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的评价十分少见.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发布的“不透明指数”虽然是对35个国家的评价,但其只是对政府的财政透明度进行评价的五个维度的指标中设置了一个“会计准则与实务(含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的指标,而并非专门对这些国家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王永海等[25]对45个国家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世界银行贷款分配的相关性研究中,各个国家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也均是指企业组织,未涉及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类型组织.而不论是站在企业层面的研究,还是站在国家层面的研究,其评价都是以投资者为主体,很少涉及政府作为评价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这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然是必要的,但显然不能满足更好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需求.

二、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提出

与西方国家主要依靠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管的方式有所不同,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就明确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1999年第二次修订的《会计法》建立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明确“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一)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三)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四)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自1999年开始,财政部作为我国会计主管部门,开始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并从2005年开始统一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26],其中,财政部各地监管局主要选择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等与国家宏观调控、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有紧密联系的企业进行检查.地方财政部门则主要选择当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检查.1999—2009年间,财政部共发布了16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自2010年起,财政部每年发布三份检查公告,分别披露财政部直接组织各地监管局检查企业及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情况、地方财政部门就地检查企事业单位及非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情况、财政部直接组织各地监管局检查金融企业情况[27].

我国财政部门每年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虽然具有权威性,但是由于检查的范围十分有限且没有形成一个清晰明了的综合指数,因此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远不及会计信息本身的分布那么广泛,更没有像GDP、CPI等国民经济核算数据那样产生应有的社会影响.同时也看到,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开始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8],但是到目前为止,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没有将对国民经济核算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信息质量纳入核算范围,导致由政府发布并以指数方式对国家层面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在我国也尚属空白.有鉴于此,国务院及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应与统计部门及其他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合作,将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作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的重要课题和任务,加紧组织研发和应用.

三、宏观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是以指数化的形式对宏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和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总体状况进行的量化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反映.与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相比,宏观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一)总体性与全局性

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总体的会计信息质量,它首先应反映这个国家、地区或部门内部的各个微观主体(不同经济性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组织等)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特征.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每个微观主体在其所在总体中的系统重要性作用和影响不同,因此,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所反映的特定国家、地区或部门的总体会计信息质量并非其中的各个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简单平均,而应根据各微观主体的系统重要性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加权平均.

第四次全國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共有法人单位2 178.9万个,其中,企业法人为1 857.0万个,机关、事业法人107.5万个,社会团队30.5万个,其他法人183.9万个.2018年末,在全国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 857.0万个中,内资企业占98.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6%,外商投资企业占0.6%.而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4%,私营企业占84.1%,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混合股权性质的企业共占14.3%.因此,我国宏观会计信息质量首先应该反映由2 178.9万个各类法人组织所组成的社会总体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同时也是反映包括各种不同性质(国有、私有、外资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类型组织全局的会计信息质量状况.

(二)复杂性与外生性

宏观会计信息具有自身的内核,它应该反映特定国家、地区或部门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微观主体的会计信息是基于其建立的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会计核算体系生成的.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财政部门并未建立起反映整个国家或某个地区、部门的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宏观会计核算体系,宏观会计信息的生产是由其所辖的地区、部门的微观主体的会计信息汇总形成的.这些微观主体之间正常的经济往来和经济联系,就可能造成按微观主体会计信息汇总方式生成的宏观会计信息的重复或扭曲,从而偏离整个国家或某个地区、部门的真实状况.这意味着即使特定国家、地区或部门中每一个微观主体的会计信息质量都很高,其宏观会计信息整体的质量也未必高,而且微观主体的数量越多,微观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复杂,宏观会计信息的重复或扭曲程度可能越高,因此宏观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可能越低.

以企业类组织为例,在每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该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投资或债权债务应该分别作为该企业的资产、负债加以反映,但是,若被投资企业或对方的债务人、债权人也在同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则这种经济往来就会在被投资企业或对方债务、债权人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资产的增加(所接受投资增加的资产或与对方债务对等的债权)和对等权益的增加(股东权益或与对方债权对等的债务).从整个国家、地区或部门来看,这些债权、债务、投资和投资者权益都是不存在的,因此,按微观主体会计信息汇总生成的宏观会计信息可能会由于微观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和经济联系而重复计算,从而使汇总生成的宏观会计信息严重偏离其真实的资产和权益状况.与此相类似,同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微观主体之间产品销售、劳务提供等交易的发生,也必然会导致汇总形成的收入、成本、利润等宏观会计信息偏离其真实的状况.

如上所述,2018年末,我国的微观法人主体就有2 178.9万个,这意味着我国宏观会计信息偏离其真实状况的程度可能会更为严重,如何矫正这种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之外的外生性因素导致的宏观会计信息扭曲,是宏观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三)导向性与综合性

微观主体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与其有直接或潜在利益关系的利益相关者,相对而言,政府对特定微观主体会计信息的需求较低.宏观会计信息则不同,不仅各微观主体的利益相关者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质量,而且政府更需要宏观会计信息为其宏观经济调控和各种经济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宏观会计信息质量的价值更关注的是其对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导向性.与其相对应,满足资本市场广大投资者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需求的宏观会计信息也必须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这意味着资产质量或盈利质量等单方面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难以满足宏观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而资本市场投资者和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均要依赖的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综合性会计信息的质量评价应该成为宏观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核心,因此,宏观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更为综合性的特征.

四、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结构和维度

(一)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结构

从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反映的会计信息的范围来看,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可以以整个国家为主体进行研发,也可以以一个地区(比如某省、某市的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或一个部门(例如企业部门会计信息质量指数、教育部门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医疗卫生部门会计信息指数等)为主体进行研发,其基本原理应该相同.不论是国家层面宏观会计信息指数的构建,还是地区、部门层面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构建,都可以再划分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业态等的中观层面的会计信息质量指数,而中观层面的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则可以将其涵括范围内的微观主体的会计信息质量联系起来.因此,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实质上是一个分门别类且贯穿微观、中观、宏观的指数体系.

虽然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与中观、微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但是,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并非仅仅是中观、微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分布的统计描述.其功能也并非仅限于反映特定国家、地区或部门的各微观主体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状况,并通过该指数引导全社会关注会计信息质量.如前所述,宏观会计信息自身的整体质量也应纳入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视野.不同于微观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更注重各个会计要素的信息质量评价,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应更侧重于具有导向性的综合性会计信息的信息质量评价.相对于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更关注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投入产出的综合性信息,宏观会计信息的重心应当是反映社会资本运动的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综合性会计信息,是引导整个经济体系资源配置最重要的基础性信息.

基于上述,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可以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为核心的宏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评价和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总体状况评价两个层面展开,一方面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不断提高自身的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也促进经济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和优化,引导全社会将注意力真正转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宏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评价的维度

从根本上来说,宏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包括宏观会计信息反映宏观经济事物的质量和宏观会计信息满足用户主观需求的质量两大方面.因此,可靠性和适用性应作为宏观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核心维度[28].

1.可靠性是指宏观会计信息反映宏观经济事物的程度,可从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真实性.宏观会计信息必须有客观存在的宏观经济事物相对应,不是主观虚构.(2)准确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宏观会计信息的指标要与所反映的经济事物相一致,二是宏观会计信息的数据值要与真实值相吻合.据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统计,由于资产、资金、资本概念的混淆,2018年末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资产总额为59.81万亿元,而同期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总额仅为39.32万亿元,这意味着如果以总资产代替总资金,则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资金总额被高估了52.11%.与之相对应,以资金口径计算的投资回报率为8.01%,而以资产口径计算的投资回报率仅为5.31%,由于资产总额对资金总额的高估,导致投资回报率被低估了33.67%.王竹泉等[29]的研究表明,资产与资本混淆、金融性负债与非金融性负债不加区分的传统微观杠杆率指标对真实杠杆水平产生了系统高估,平均高估程度为42%.(3)完整性.完整性要求宏观会计信息能够全面涵盖所反映的宏观经济事物,没有遗漏和缺失[28].

2.适用性是指宏观会计信息满足用户主观需求的程度,可从相关性、一致性、及时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相关性.宏观会计信息要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特别是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相关,这是宏观会计信息价值的核心所在.(2)一致性.不同来源获得的相同会计信息应该保持一致.由于许多宏观会计信息可能同时涉及到若干个政府部门,因此,不同政府部门所发布的该类经济信息的一致性就尤为重要.(3)及时性.如果所提供的宏观会计信息时过境迁,则相关、一致信息的适用性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及时性也是衡量宏观会计信息适用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8].

五、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构建思路及关键问题

(一)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构建思路

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构建由宏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评价和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总体状况评价两方面组成.

宏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评价以宏观层面的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综合性信息的信息质量评价为核心,可以按可靠性、适用性两个维度和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相关性、一致性、及时性共六个质量特征的框架进行构建.可靠性质量评价以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信息的扭曲测度与矫正为核心.此外,为了保证宏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应借鉴国家统计局对年度GDP实行分步核算,建立地区GDP联审制度,在主要专业领域实行统计数据下管一级等的经验,并借鉴李宝瑜等[30]构建的用于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平衡性检验的方法,定期对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信息等宏观会计信息的平衡性进行检验.适用性质量评价则以定期对不同政府部门提供的宏观会计信息之间的吻合度分析为基础.

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状况评价以财政部门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基础,辅以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主体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对政府部门、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等的需求满意度调查等进行评价.

(二)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构建的关键问题

1.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信息的矫正

如前所述,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不仅是微观主体和投资者的重要决策依据,而且也是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和资本市场发展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依据.然而,现有的资本效率和财务风险分析评价体系是构建于产品高度稀缺、资本运用方式单一、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的20世纪,资本效率和财务风险的分析评价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资本运用方式日益多元化、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传统资本效率和财务风险分析评价体系的缺陷已暴露无遗.王竹泉等[31]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传统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分析评价体系将资本效率低估了30%以上,同时又将财务风险高估了40%以上,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价值发现能力和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对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产生了误导.究其原因,现行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分析评价体系的资本、资产概念混淆,金融负债、非金融负债不加区分以及经营活动至上的落后营业观念等难辞其咎.不仅如此,这些缺陷还会导致会计提供的资本存量及其结构信息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存量及其结构等严重脱节,影响宏观经济信息的正确利用.因此,建立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宏观与微观贯通的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综合会计信息指标体系,矫正基础信息的扭曲,是构建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重要基础.

適应现代经济发展特点,以贯穿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资本运动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微观层面的资本提供者(投资者)和资本运营者(经营者)、宏观层面的资本运动监管者——政府的角度对资本效率(体现资本运动的增值性和资本运动的成果)和财务风险(体现资本运动的流动性和资本运动的活力)进行考察,创新构建资本效率和财务风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设计开发新型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基础数据库,为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构建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基础信息支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特别提出: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会计信息是宏观经济信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的质量对宏观经济信息质量的影响举足轻重.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对资产、资金与资本概念混淆等所导致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核心基础信息严重扭曲的事实尚未引起充分关注.建议以中国会计学会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智库索引高校百强智库)为依托,在其开展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系列调查以及开发的“中国资金管理智库平台(http://cmttc.ouc.edu.cn/data)”等的基础上,与财政部等政府部门合作研究中国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综合性会计信息的扭曲测度与矫正机制,并结合财政部门每年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研究发布“中国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从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平台支撑.

2.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总体状况的评价

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总体状况是宏观、中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均要评价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体系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内在逻辑联系.需要指出的是:中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也应该由中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评价和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总体状况评价两个方面组成,其中,中观会计信息质量整体评价也应以中观层面的资本存量及其结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综合性信息的信息质量评价为核心.但是,从微观主体(法人主体)层面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到中观、宏观层面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状况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累加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各个法人主体的重要性差异,同时还要考虑在宏观、中观的体系中该类微观主体可靠性质量指数、适用性质量指数等的可信度.对于财政部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抽查的行业或组织类别,以(1-检查发现偏差率的绝对值)的形式作为对该行业或该类组织微观主体会计信息可靠性质量的调整系数,而对于未检查的行业或组织类别,则以(1-该行业或该类组织国民经济核算平衡性检验的偏差率的绝对值)作为调整系数.各行业或类别组织微观主体会计信息适应性质量的调整则以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该类行业或类别组织的中观会计信息需求的满意度为调整系数.

国家、地区或部门层面的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中的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总体状况指数的计算原理如中观(行业、组织类别)相同,所不同的是对其中的会计信息可靠性质量的调整系数不是以财政部门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依据,而是以全社会资本存量及其结构、全社会的资本效率与财务风险等的矫正为依据,即以财政部门、统计部门等多部门的数据的相互校验为基础测度的(1-全社会国民经济核算平衡性检验偏差率的绝对值)调整系数,而其中的会计信息适用性质量的调整仍以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该国家、地区或部门宏观会计信息需求的满意度为调整系数.

此外,虽然基于所有微观主体的会计信息测算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可能会保证更高的宏观会计信息质量的精确度,但若宏观层面的会计信息都是建立在每一个微观主体的会计信息基础之上,也会有可操作性和成本效益的问题,因此,对于核算基础较为薄弱、对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整体影响不大的部分可采取抽样或类似经济学中资本存量的永续盘存法等推算或估算的方法进行测度.

六、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应用前景

(一)弥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憾

国民经济核算综合应用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物质产品和劳务等各个角度,以各种流量和存量的形式,对能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各种重要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的测定.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指标,是研究一国(或地区)经济现实和历史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经济预测、编制计划和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数据来源,其质量特征决定着国民经济核算的准确程度,进而在经济预测、计划编制、政策制定等方面产生相应的影响.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构建不仅是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现状的反映,也是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质量的校验.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开发应用有助于弥补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体系的缺憾,填补该领域国内外空白,使国民经济核算在经济社会发展测量、科学管理决策、社会经济运行预警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28].

(二)推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我国财政部门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已有十年多的历史,但其引起的社会关注度仍然不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较弱,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综合利用统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各自的信息优势,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紧密联系,宏观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与微观主体会计信息质量总体分布状况兼顾,并与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相衔接的“中国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及其系列构成指数”,将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调查和发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定期发布,在促进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的同时提升国民经济核算质量.

(三)强化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平衡性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复式记账法记录,实现每个数据的双向检验和平衡,但缺少从宏观层面与不同数据源之间的平衡性检验.从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国民经济核算平衡性检验的吻合度是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构建体系中描述宏观会计信息适用性质量的重要特征指标;另一方面,随着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调查和发布在未来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定期发布,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将会逐渐提升,会计信息将成为全面掌握国家财富状况,反映国家经济存量、流量的重要信息来源,国民经济核算平衡性检验与宏观会计信息的吻合度也将逐步成为检验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平衡性的有效途径,这无疑将增强国民經济核算信息的可靠性,有效缓解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复式记账法中数据不衔接对国民经济核算科学性、严肃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推动国家经济治理的现代化建设

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具有社会监督功能,在确保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宏观会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的治理功能.宏观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不仅可以在政府和国家层面进行调查发布,而且可以在地方政府和地区层面进行调查发布,从而在弥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缺憾的同时,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使宏观会计信息在宏观经济调控和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当代会计评论,2008,1(2):39-49.

[2] JONAS G,BLANCHER J.Assessing qua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J].Accounting Horizons,2000,14(3):353-363.

[3] 朱元午.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兼论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J].会计研究,1999(7):10-15.

[4] 葛家澍,陈守德.财务报告质量评估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1(11):9-18,65.

[5] 魏明海.会计信息质量经验研究的完善与运用[J].会计研究,2005(3):28-35,93.

[6] 付磊,马元驹.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公正性特征[J].会计研究,2005(9):14-18,95.

[7] 王晶,彭博,熊焰韧,等.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会计信息质量——西方内部控制研究文献导 读及中国制度背景下的展望(一)[J].会计研究,2015(6):87-95,97.

[8] 任世驰,冯丽颖.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特征: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解读——对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的一个回应[J].会计研究,2016(10):9-17,96.

[9] 贺宏.IASB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变迁与启示[J].经济问题,2020(3):121-129.

[10] 王跃堂,孙铮,陈世敏.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1(7):16-26,65.

[11] 杜兴强,温日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7(1):122-133.

[12] 李青原.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2):115-124.

[13] 徐泓,肖楠,蔡明荣.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1):122-128.

[14] 程新生,熊凌云,彭涛.信息披露行为差异的经济后果——基于市场反应、股票交易量及股票收益波动性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5,33(10):98-107.

[15] 许楠,刘浩,王天雨.非创始人CEO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A股创业板公司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6(8):18-24,96.

[16] 潘红波,韩芳芳.纵向兼任高管、产权性质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16(7):19-26,96.

[17] 刘斌,胡菁芯,李涛.投资者情绪、会计信息质量与股票收益[J].管理评论,2018,30(7):34-44.

[18] 汪芸倩,王永海.CFO兼任董秘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吗?[J].会计研究,2019(8):32-39.

[19] 王小娟,万映红.大数据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J].财会月刊,2015(14):74-77.

[20] 耿聪慧.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J].财会通讯,2019(31):107-111.

[21] 张月玲.我国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构筑探讨[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5):4-6.

[22] 周咏梅.基于透明度的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5,29(3):3-13.

[23] 王雪.我国高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7(4):100-103.

[24] PENMAN S.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J].Accounting Horizons,2003,17:77-96.

[25] 王永海,杨湘琳.国家会计信息质量与世界银行贷款分配的相关性研究——基于45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软科学,2019(6):118-128.

[26] 郜进兴,林启云,吴溪.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年回顾[J].会计研究,2009(1):27-36.

[27] 王竹泉,江玮滢.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十年回顾与改进建议[J].财政监督,2017(2):5-10.

[28] 王竹泉.宏观经济信息质量指数: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战略举措[J].财务与会计,2018(21):75-78.

[29] 王竹泉,谭云霞,宋晓缤.“降杠杆”、“稳杠杆”和“加杠杆”的区域定位——传统杠杆率指标修正和基于“双重”杠杆率测度体系确立结构性杠杆率阈值[J].管理世界,2019,35(12):86-103.

[30] 李宝瑜,刘洋.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平衡性检验[J].统计研究,2015(6):11-19.

[31] 王竹泉,王苑琢,王舒慧.中國实体经济资金效率与财务风险真实水平透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不高的症结何在?[J].管理世界,2019,35(2):58-73,114,198-199.

言而总之: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会计信息方面的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引用文献:

[1]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论文题目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标题怎样定
[2] 会计信息质量参考文献外国 哪里有会计信息质量参考文献
[3]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提纲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大纲怎样写
《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5000字》word下载【免费】
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