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查询本科论文摘要怎么写 查询本科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查询本科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5

查询本科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 第二篇摘要范文:译者术语能力探索
  3. 第三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 第四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模板:基于.NET和Web Service的本科毕业论文全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第五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怎么写:无线局域网准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 第六篇摘要范文: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7. 第七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范文:化学毒物信息数据库查询系统的建立及其在本科教改中的尝试
  8. 第八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格式:江西*学院学工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9. 第九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

【100篇】免费查询本科论文摘要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摘要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以前对于档案管理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现在的管理模式已经慢慢变成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这样的改变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有显著的成绩和效果的.各个企业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系统主要采用JSP开发技术,以SQL 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开发实现了一个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有各类档案的借阅管理、电子档案查询、各类信息查询(包括认证本科学历、研究生论文目录查询、本科学籍查询、博导数据查询、毕业照片查询、收录通报等、以及档案成绩翻译管理,因为目前很多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面临出国深造的时候,需要的英文成绩单,也是档案管理的职责范围,以前的成绩翻译都是由人工手动完成,当工作量较大时,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由于专业的区分有些课程的翻译并不是尽如人意,也容易出现一些错误,所以在这次的档案管理系统中,单独将成绩翻译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完成自动的成绩翻译而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篇摘要范文:译者术语能力探索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翻译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也随之更新.近年来,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巨大翻译市场需求,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设置翻译专业,以前的“译者培训”升级为当今的“翻译教育”.术语是知识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代表了一个学科领域的概念体系,在知识交流和技术传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翻译行业非常重视术语的翻译,翻译项目工作流程的每个环节几乎都会涉及术语问题.可见,术语能力已成为应用型翻译人才所必备的一项职业素质.译者术语能力即译者解决翻译中出现的术语问题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系统.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形势下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将译者术语能力置于翻译能力的研究框架之下,对其进行重点研究.

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是当前翻译能力研究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四个阶段,其研究模式日益完善,形成了以内省法为主、多种其他方法为辅的研究方法体系,为译者术语能力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支持.近年来,翻译研究的认知视角兴起,主要包括翻译专业技能、翻译信息加工、翻译策略研究.本研究将译者术语能力看作一种专业技能,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具有不同翻译经验的译者,发现术语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研究将术语翻译看作一种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分析实证研究中术语翻译过程,构建术语翻译的工作模型.借鉴翻译策略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关注译者术语翻译所选用的认知支持类型.从术语翻译原则与方法、面向翻译的术语管理、面向翻译的术语教育三个方面,总结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的进展,为本研究提供术语学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对译者术语能力进行研究定位,阐释译者术语能力的理念,初步构建译者术语能力的构成模型,为下一步进行译者术语能力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参照.

在实施译者术语能力实证研究之前,本研究针对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势进行了两次社会调查:翻译企业网站调查和翻译能力认知情况问卷调查.网站调查主要发现:当前翻译行业主要需要笔译、口译、译审、资深翻译、翻译项目经理、口笔译兼备、翻译质量控制、本地化翻译等八类翻译人才.翻译人员应具备中外文语言及互译能力、文本审校及质量控制能力、专业领域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翻译技术应用、本地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十项基本素质.翻译企业非常重视术语的翻译,并将其在术语翻译方面的特色作为企业宣传的资质优势.问卷调查主要发现:各组人员认为最为重要的四项素质依次为:双语交际能力、专业领域知识、质量控制技能、职业道德.各组人员对译者各项素质的认知的主要差别在于计算机操作技能、文献管理与信息检索技能、翻译技术的应用技能、工作压力承受能力等四项.在校学生对这四项素质的认知度低于职业译者.在校学生对译者术语能力的认知度也较低,尤其反映为对文献能力、管理能力、专题能力、技术能力的认知度较低.

本研究选取具有不同翻译经验的三组被试(本科组、硕士组、职业组,每组五名)进行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使用多种方法引发和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多元数据定位分析方法,汇总实验所得各种来源的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术语翻译效率、术语翻译决策、工具资源使用、术语翻译认知四个维度考察各组被试的术语能力特征差异.

三组被试的术语能力特征的主要差异表现为:

术语翻译效率:本科组被试的术语翻译用时最少,术语翻译质量最低;硕士组被试的术语翻译用时最多,术语翻译质量居中;职业组被试的术语翻译用时较多,术语翻译质量最高.从总体上来看,术语翻译时间会随着翻译经验的增加而先大幅增加而后略减,术语翻译质量会随着翻译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提升.在译者对所涉领域不熟悉的情况下,术语翻译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用于文献检索.

术语翻译决策:本科组所采取的主要认知支持类型为简单型,即SES和SIS.职业组和硕士组对IS-ES型认知支持的选用次数远多于本科组,说明职业组和硕士组在进行术语翻译时更擅于将内部知识和文献检索提供的外部知识相结合,职业组在这方面表现最好.硕士组对DES类型的选用最多,职业组次之,本科组最少.硕士组对DES型的选用次数最多,复杂度最高,说明硕士组对外部主导型支持的依赖度要高于另外两组.简单型认知支持是术语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

工具资源使用:本科组所用工具资源较为单一,以词典为主,较少使用网络资源;本科组倾向于简单地接受词典查询所提供的译名结果,且不擅长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硕士组所用工具资源较为丰富,涉及词典和多种网络资源;硕士组能够使用词典软件提供的多种资源,但不注重专业词典的使用;硕士组所用网络资源检索词的有效性低于职业组,他们不擅于使用策略从搜索结果中快速定位相关信息.职业组所用工具资源较为丰富,涉及词典和多种网络资源;职业组较为注重专业词典的使用,将专业词典提供的译名作为术语翻译决策的重要依据;职业组对网络资源检索的使用次数多于硕士组,所用检索词的有效性较高,擅于从搜索结果中快速定位相关信息,且对文献检索结果的权威性具有较高的辨别能力.

术语翻译认知:各组被试皆指出术语翻译为翻译任务的主要难点,但职业组对术语翻译的认识最为深入,硕士组次之.本科组没有术语管理习惯,对术语翻译的认知较为简单和笼统,且存在实际表现和其术语翻译知识不相符的现象.硕士组基本没有术语管理习惯,其术语翻译知识比本科组更为丰富、具体.职业组大都具有术语管理习惯,其术语翻译知识最为丰富、具体.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研究对译者术语能力的初步模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构建了术语翻译的工作模型.基于此,对翻译专业的术语能力培养提出教学建议:建议翻译专业术语教学应实现理论能力、语言能力、专题知识、信息素养、心理素质、应用能力六个具体教学目标;建议翻译专业实施阶段式模块化术语课程设置,逐步培养译者术语能力的修订模型中的六种素质,侧重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翻译专业的术语教学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翻译工作坊、翻译案例教学、翻译项目教学、企业实习、论文写作等形式;建议翻译专业建立信息化术语教学资源体系,其中包括各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实施,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

本论文是针对译者术语能力的一次探索性研究,虽然所得研究结果与理论发现尚需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予以检验,但本研究对于加深我们对翻译能力的认识,推动翻译能力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所提出的教学建议,有助于促进我国翻译教育迎合翻译行业的实际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查询本科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查询本科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5000字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查询本科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查询本科论文摘要范文题目

第三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单位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企业人事信息的内容对于企业单位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能够为企业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信息的查询方法,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企业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企业的人事信息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缺点,例如低效率、不安全等,过一段时间后,人事信息会产生许多的文件和信息数据,采用人工方式对企业人事信息进行管理会产生查询、更新和维护等相当困难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现有IT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作用,结合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知识,如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知识等,开发一套适用于东营区IT企业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根据东营区IT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对企业的人事信息进行管理,提高了企业人事信息查询,更新和维护的效率,方便了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的操作,节省了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的时间,降低了企业人事信息的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人事信息的管理效率.

本课题根据软件工程的思想,对现有的IT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基于东营区IT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测试,本课题实现了东营区IT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本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员工信息管理,员工工资信息管理,员工考勤信息管理,员工培训信息管理,员工人事调动信息管理等,本课题根据软件工程中软件生命周期思想进行展开,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本课题用到的主要的计算机技术有基于Java的J2EE技术,基于SQLServer的数据库技术,基于Flex的富客户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的其他技术等.

本课题基于东营区IT企业,本系统可以提供员工信息管理,员工工资信息管理,员工考勤信息管理,员工培训信息管,员工人事调动信息管理等功能.

第四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模板:基于.NET和Web Service的本科毕业论文全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持续时间长、涉及人员多、形成的数据材料量大,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既容易在管理人员处形成瓶颈,又不利于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间沟通,还存在着纸制论文查询不便,以及对毕业论文工作过程的监控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研究和开发一个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全程管理系统,实现毕业论文工作过程的网络化跟踪,毕业论文的电子化管理,并通过网络搭建起学生、教师间的联系渠道,改变了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中转站地位,对提高毕业论文工作管理效率,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极具意义,并有利于毕业论文后期的评估和教学研究.

本文以河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过程为基础,首先用.NET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本科毕业论文全程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三层结构,实现了指导教师安排、选题提交、选题审核、在线辅导、论文提交、论文评分审核、论文查询、用户管理、公告管理、进度监控、报表打印等功能,然后讨论了如何使用Web Service技术,对论文管理系统与本校原有教务系统进行整合,解决使用教务系统帐号登录论文管理系统,以及论文管理系统中录入成绩的同时把成绩亦写入教务系统的问题,最后讨论了使用Web Service技术让论文管理系统具备对外查询接口、提供论文查询服务,避免信息孤岛问题,及其系统安全性和系统性能问题.

第五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怎么写:无线局域网准入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已经从传统的手工式管理向计算机管理模式转变.根据国内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现状,由浅入深的剖析研究,不难发现,虽然很多学校已经从传统手工式管理向电子化管理改进,但只是单纯的将电子文档上传、下载或者是简单的完成毕业论文的几个环节,不能给指导教师和学生带来方便.如果论文不能加以收集、存储、利用等,就如同废纸一般,大大浪费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实用价值.所以深入研究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是非常有实用意义的.

运用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J*A语言,以J2EE为平台,MVC模式作为框架来构造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不仅做到了一次编写、多种环境运行,还给此管理平台分配了更为明确的用户功能和权限.

在需求分析中确定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整体的构思和其中各个用户的功能后,就要细致的研究每个用户功能具体做什么,怎么做和这几个用户之间存在的相互关联.运用框架将这些功能模块在表现层分成独立的模块,在逻辑层要将之串联起来.

系统平台将用户分成审核员模块、指导教师模块、学生模块等.每个模块的功能都不尽相同,但又相互联系.具体模块功能如下:审核员要审核指导教师提交的题目,审核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审核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和最后上传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等;指导教师要向审核员提交论文题目,审核和修改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审核和修改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等;学生要向指导教师提交和修改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等.

系统平台有一个存储量庞大的数据库.此数据库可以容纳海量的本科毕业论文.通过此数据库,可以查找和存储毕业论文,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使这些数据资源的价值得以高效的利用.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是高速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本系统平台最大的优点和创新性就在于,它将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个流程清晰的呈现出来,并且实现指导教师在线指导学生论文的功能和后期对论文保存、查询等功能.本系统平台的优点是克服了其他管理平台只针对某些简单的环节进行管理,运用*,E-Mail等工具来沟通的弊端.致力于建设一个完善的、全面的、直观的平台.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建设还将随着计算机飞速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相信到那时全国各个高校之间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就会联网,使得更多的本科毕业论文资源得以保存的同时又大大的提高其利用价值.

第六篇摘要范文: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教务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生人数的不断上升,课程设置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教学体制也逐渐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以前的教务管理系统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高校教务管理的需要.为了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使教务人员从繁杂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应某高校教务处委托,我们开发了一套功能实用、技术先进、具有学分制特色的教务综合管理系统.

本文围绕教务综合管理系统的项目实施,系统地阐述了系统所涉及的技术知识、教务管理领域知识,并从业务流程、功能描述、数据流、数据字典四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数据库逻辑模型、软件结构、模块加工说明、界面设计四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详尽的设计.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展望.

第七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范文:化学毒物信息数据库查询系统的建立及其在本科教改中的尝试

根据化学毒物特性及其生产使用特点,借鉴已有类似化学毒物中毒事件应急反应系统,建立能不断添新修正中毒资料、提供中毒信息检索服务的化学毒物信息数据库查询系统,将该数据库查询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与本科生教学改革相结合.实践证明,化学毒物信息数据库查询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加强了中毒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能更好地突发化学物中毒事件应急反应服务,其与教学改革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全面锻炼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

第八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格式:江西*学院学工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2010年江西*学院升格成为普通本科院校以来,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学院对学工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随之管理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学院对学生各类信息采用的是人工整理和计算机单机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出现数据遗漏、信息错误,查询信息也不方便,数据共享性差,一定程度地影响各级领导和学管部门对学生信息准确度的掌握和分析.因此,提高学生工作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流程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江西*学院学工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需求.

本文阐述的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针对江西*学院学工工作实际情况,对各项工作的需要进行开发的系统.本文阐述的江西*学院学工管理系统是基于C/S和B/S模式开发的,系统开发主要使用了C#等程序设计语言,并采用了ASP.Net技术,运用了SQL Server2000数据库.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核心业务需求,主要阐述了学生基本信息、通知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操行分管理、学生奖罚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和学生党团管理的业务流程及功能需求,给出了相应的系统数据模型.在业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和系统模块划分,以及学生基本信息管理、通知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党团管理、学生操行分管理、学生奖罚管理、学生宿舍管理的模块设计,并给出了系统数据结构,最后给出了系统各模块的界面设计.本文阐述的学工管理系统简化了学工管理工作的难度,实用性强,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性.

本系统围绕着江西*学院学生工作管理的目的展开,系统不但有效地提高学院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达到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而且让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谈,帮助更多学生,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第九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是高校的信息化的基础和标志,是实现学分制管理的基础.随着高校的教育改革和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资源日趋紧张,教学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学校亟需一套适合自己管理模式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

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校教务系统的发展和基本现状,以河南中医学院教务管理的需求为背景,结合教务管理中的实际要求,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做出详细的需求分析.分析了数据库、开发工具和系统模式的优缺点,并做出系统选型.设计了系统的网络结构和系统的总体开发原则,并设计了完备灵活的系统权限控制和灵活的Excel离线成绩单.实现了一套B/S模式和C/S模式相结合的教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了教务管理、学籍管理、网上选课、考试成绩、教材管理、网上评教、教务公告、网上排课、毕业生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管理等模块.

本系统目前已经在河南中医学院应用.本系统的运行推动学校教学体制的改革,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同时,该系统的运行,也使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十篇摘要范文: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绩效考核是政府履行职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需要

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提高公共服务绩效亦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加快政府绩效考核,是保证政府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能的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提供的是纯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绩效状况自然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点,也应体现在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之中.然而,现阶段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产品的提供效率并不容乐观,“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现象突出,公共职能缺位、工作效率低下问题严重.2009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共卫生体系需要“加强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如何科学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与管理,切实提高体系提供优质和高效的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新时期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需要.

(二)绩效考核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需要突破

绩效考核是指在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过程中,依据可量化的指标对工作过程、结果、效率等各方面进行的评价.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企业管理;20世纪50年*始,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政府及其公共部门.在卫生领域,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第一次提出了三项总体目标的绩效考核指标:健康状况的改进度、人群期望的反应性和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初级卫生保健、健康城市等概念、目标和指标的提出也在世界各国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卫生系统绩效的提高;而在我国,卫生系统开展的诸多绩效考核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于医疗领域,而对于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绩效考核工作很少:仅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管理办法》(试点方案)和《全国卫生防疫站评审标准》,并于1996年开始对全国卫生防疫站实行等级评审.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着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推进,卫生防疫站更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其职能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如何考核其工作绩效,尚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因此,如何集成国内外其他领域成熟的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特点,研制系统评价体系绩效的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付诸实践是一个科学难题.

(三)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的延续

2003年始,卫生部疾病控制局筹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以体系的长远发展为目标,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做什么做这些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做做得如何”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获得了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目前已完成“做什么”、“需要什么”、“怎么做”的研究工作.现阶段,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与改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已成为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命题.因些,在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与实践中:如何科学设计全面反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的考核框架、如何系统收集与筛选考核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如何实现绩效的综合评价、如何确保科学可操作的实施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本研究期望在系统了解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点,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构建绩效考核实施的全流程、设计与开发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在省级疾控中心全面推广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其绩效状况,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即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应该考核什么”、“如何综合评价”、“如何科学、可操作地实施考核”、“全国省级机构实践检验后结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

二、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首先运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系统论和层次结构分析理论等方法构建模块化、层次化、条理化的绩效考核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多重论证与分析、机构预试验、网上公开与测试单位意见征询等,建立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与论证等方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

其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分析和专家咨询法,遵循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与步骤,研制了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形成了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并通过测试单位的现场测试确保其可操作性.

最后,通过全国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获取基础数据,遵循“结构-过程-结果”原理,选用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度组合评价等方法,明确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状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通过敏感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优先改进重点和关键点,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主要的资料来源包括文献归纳分析、专家咨询论证、头脑风暴法、机构预试验、测试单位现场测试、全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基础数据等.参与咨询论证的专家包括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相关处室专家、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卫生厅(局)疾病控制处负责人、中国疾控中心和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疾控中心的主任、分管主任、办公室主任和业务负责人等;参与预试验的包括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青海等13个省级疾控中心;参与现场测试的包括北京、吉林、四川3个省级疾控中心和河北省邯郸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四川省成都市、北京市昌平区4个市县级疾控中心.

三、主要研究结果

(一)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

运用科学、公认的方法,形成了“思路符合逻辑、方法得到公认、过程可以操作、结果容易考核”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研究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学,并形成了以下两方面研究成果:

1、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1)在系统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原理的指引下,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特性,运用专家头脑风暴法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框架,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基础、工作过程、系统结果和健康结果等五个维度;在此基础上,借鉴层次结构分析理论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子模—概念/维度—指标”的思路进行逐层分解,形成模块化、层次化、条理化的绩效考核框架;(2)围绕着上述框架,通过“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多轮次的专家咨询与论证分析、机构预试验、网上公开与测试单位意见征询,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每个指标的界定与解释、依据、计算方法、基本数据的定义与解释、资料收集来源与方法等进行了明确界定.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综合指标等8个类别,其中省级机构包括34个项目77个指标,市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4个指标,县级机构包括35个项目101个指标.

2、实现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的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业务专家的咨询与论证,确定了考核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其次,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结合各考核指标值的分布状况,明确了每个考核指标不同量级(极差、差、较差、中、较好和好)的评分标准;在获取考核指标原始数据后,进行模糊判断构建隶属函数和评判矩阵,通过权重与评判矩阵的运算获得绩效综合得分,最终构建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二)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与方法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明确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应包括准备阶段(制定方案、落实组织、收集资料)、实施阶段(数据填报、质量控制、验证核实)、反馈阶段(综合评价、绩效诊断、持续改进)等环节.

为了确保绩效考核实施的科学性,针对上述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节点,重点明确了全面收集数据、有效控制数据质量、科学绩效诊断的操作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1)实现考核数据的全面收集:构建包括4个模块、26个类别、50个子类别、3000多个指标的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表,明确数据收集的范围与途径,并建立了规范的数据收集与填报流程;(2)实现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首先从类型、格式、数据间逻辑、数据界限等4方面对填报数据进行错误校验;其次采用逻辑判断、极值判断、经济判断和纵向比较判断4种方法对指标自评值进行分析,筛选出现场考核需重点关注的指标和机构;最后明确了现场数据资料核实的方法与流程,确保能够准确收集考核数据;(3)实现工作绩效的科学诊断:在获取绩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借鉴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从“总体—类别/维度—指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交叉组合分析的思路,诊断明确各层面(总体、类别、指标)工作开展中的不足之处、定量明确差距的大小,并设计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诊断报告》模板.

(三)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

首先是管理软件的框架设计和需求分析.根据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结合专家焦点组访谈,明确了管理软件的总体框架应包括信息填报、审核判断、综合评价、信息查询和系统管理5个功能模块;借鉴业务流程管理理念,明确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数据信息的流向;明确管理软件应设置的用户类型,包括填报用户约6800个、审核员约450个、管理员约450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5个功能模块细化.

其次是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分析.以信息流程为导向,演化并明确管理软件主要涉及到的结果数据库及其结构与内容,并实现用户角色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动态分配.

第三是具体功能模块设计.重点明确前期研究中绩效考核数据采集、数据错误校验、重点关注指标和机构的筛选、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等过程的“软件化”思路,并解析为对应的运算数据库、设计相应的软件流程,实现信息填报、数据错误校验、重点关注指标和机构判断、绩效指标值运算、绩效指标得分运算等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最后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测试.依据形成的软件设计思路,由本研究的合作单位完成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的开发;通过现场测试对软件的稳定性、各主要功能模块和操作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软件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通过设计与开发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为绩效考核的推广提供了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评价与利用的统一、便捷的操作平台,确保实施的可操作性.

(四)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

1、总体绩效状况

2009年全国32个省级疾控中心平均绩效得分为83.2分,平均完成度为82.1%.

2、取得的成绩

(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筹资机制逐步完善.省级财政加大投入,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财政投入34.50万元,比2005年增长199.7%,职工人均人员经费和人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42万元和2.70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79.5%和78.4%,每服务人口人均防治专项经费2.23元,比2005年增长283.7%,呈现出对业务专项经费投入的侧重;技术服务收入比重不断下降,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技术服务收入所占比重为27.4%,比2005年下降33.2%,财政拨款占机构总收入的比重为67.2%,比2005年增加23.3%.

(2)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人力综合素质得分平均为7.50;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占57.9%,高级职称比例占26.6%,与2005年相比人力结构明显优化.

(3)机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建筑面积66.8平方米,实验室面积比例为41.8%,A类设备配置率为78.6%,分别较2005年增长5.0%、34.8%和31.4%.

(4)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显著.传染病防控能力明显提高,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平均为0.932(满分为1),传染病监测完成率和病媒生物监测完成率分别达到91.3%和99.8%;免疫规划工作规范有序,全国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达到89.8%,冷链运转完好率94.4%,脊灰、乙肝、百白破、卡介苗、麻疹5种基础疫苗接种率基本达到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标县(区)比例为91.3%,五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0.7%;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广泛实施,各省以县(区)为单位均已实现了DOTS策略全覆盖,29省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超过了70%;血吸虫病控制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疫区省份的人群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控制均达到了目标要求;地方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碘盐监测达标的县(区)比例达98.7%,氟、砷中毒病区改水工程监测覆盖达标的病区比例达96.6%.

(5)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时规范,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职能分工、技术方案制订等基本满足突发事件处置的要求,预案体系完整、原因查明和规范处置3类指标达标省个数分别为28个、31个、28个;信息管理得到加强,数据报告、疾病相关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发病趋势预测4类指标的达标省个数分别为28个、25个、27个、22个,信息利用率高达97.6%;食品安全和饮用水监测工作逐步引起重视,食品污染监测率、生活饮用水监测率2项指标的达标省分别达到了31个、24个;实验室检验能力稳步提升,实验室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达到84.3%,实验室安全管理达标率100%,实验室质控覆盖率为85.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得到加强,重点卫生宣传活动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平均为73.6%,行为干预指数平均为0.916(满分为1);技术指导与培训得到加强,现场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指导天数平均为25.0天,对基层机构工作指导覆盖率平均达97.7%,“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理念正在省级疾控中心形成.

(6)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普遍认可.单位职工、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8.6%、98.6%、96.5%.

3、存在的问题

(1)疾病预防控制投入机制仍待健全.财政投入增长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增长,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财政投入占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比例为0.16%,仅有16个省财政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政经常性支出;经常性维持经费投入仍显不足,省级疾控中心职工人均人员费和公用经费分别增长79.5%和78.4%,低于同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29.9%)和社会经济增长(80.2%);机构自筹经费的比例仍然较高,机构总收入来源中平均仍有27.4%为技术服务收入,经常性维持经费拨款占机构基本支出的比例仅为59.3%.


https://www.mbalunwen.net/hqx/57277.html

(2)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人员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省级疾控中心平均在岗人员数量为374人,比2005年下降了5.6%,且较平均编制数(418人)少44人,每10万服务人口配备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0.88人,比2005年减少3.13%;人员结构仍然不合理,省级疾控中心本科以上学历比例、高级职称比例达标的省仅分别仅为7个和11个;部分专业人员配置不合理,从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慢性病防制的人员分别仅占10.6%和2.5%.

(3)房屋设施配置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省级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积和实验室面积比例均达到《建设标准》要求的仅有13个,A类设备配置率达标的仅有10个;仅有19个省级疾控中心检测设备正常运行率在95%以上

(4)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预防控制仍需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设置不足,全国县(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达标的比例为72.6%;结核病人系统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登记结核病人中系统管理率为85.6%,距标准仍差10个百分点;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仍有差距,钩、蛔、鞭、蛲等4种常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和防制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仅为55.2%;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缓慢,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开展死因报告的覆盖率平均仅为81.1%,居民建档达标县(区)的比例仅为30.6%,慢性病人规范管理达标县(区)的比例仅为41.7%.

(5)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尚不适应发展需求.应急物品储备尚不完备,省级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中毒处置、队伍保障3类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68.6%,仅有1个省达标;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完善,从系统配置、工作环境、管理规范、运行情况和指导下级等5个方面评价网络建设情况,只有15个省达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薄弱,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的平均完成度仅为75.7%,人群膳食指导项目达标县(区)比例仅为35.8%;实验室检验能力仍需提高,仅有20个省级疾控中心达到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85%的绩效考核标准;人员培训、继续教育仍需加强,平均岗位技能培训率为84.6%,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平均为85.8%,均未达到考核要求;应用研究能力亟待提高,专业人员人均发表论文0.32篇/人,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获奖工作的平均完成度分别仅为67.7%和65.9%,远未得到绩效考核要求.

4、改进策略与建议

(1)建立健全适宜、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从根本上建立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稳定长效投入机制,确保经常性维持经费与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或GDP增长同步.

(2)打造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尽快核定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准入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人员,确保人才质量.

(3)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制.健全艾滋病免费检测和咨询网络,规范结核病患者管理,加强寄生虫病防治和监测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覆盖率,加强对慢性病病人的规范管理.

(4)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改善机构设施设备条件,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健全覆盖省、市、县*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完善岗位培训制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四、研究中的主要探索和创新

1、运用系统论、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层次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理论、规范差距分析、定性定量多重论证等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思路、步骤和具体方法学,经预试验、测试单位现场测试表明科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并被卫生部直接采纳运用,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

2、基于系统论、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和层次结构分析理论等方法,通过构建考核框架-系统收集指标-筛选指标-界定论证指标等步骤,经过“理论-预实验-理论-实践”反复论证的过程,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被卫生部采纳,并在全国推广运用.

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解决了因为体系的复杂性如何准确把握信息多样性的问题.被卫生部采纳,运用于医改12大重点工作之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绩效考核的实践中.

4、为了解决绩效考核实施中操作的复杂性和考核结果欠公正等问题,遵循业务流程管理理念和信息系统设计的流程,研制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管理软件,为考核提供了统一、便捷的操作平台,被卫生部采纳并直接运用于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实践中.

5、借鉴横向和纵向比较、规范差距分析等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形成明确了从“总体—类别/维度—指标”、横向、纵向等多维度交叉组合分析的绩效诊断思路,并首次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诊断报告》标准化模板,为科学诊断绩效并逐步走向绩效改进奠定了基础.

6、遵循“结构-过程-结果”原理,运用规范差距分析、横向与纵向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首次全面评价了省级疾控中心的绩效状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评价内容涵盖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责落实和外部评价等方面;通过敏感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明确了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和控制重点,提出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职责落实等方面

本文是一篇查询本科论文摘要范文,可作为毕业论文写作参考.

查询本科引用文献:

[1] 热门查询本科论文选题 查询本科论文题目怎么取
[2] 最新查询本科参考文献 查询本科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有哪些
[3] 查询本科论文提纲格式 查询本科论文大纲怎么写
《查询本科论文摘要怎么写 查询本科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查询本科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