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写作资料 > 文章内容

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参考 护理中级职称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护理中级职称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9

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参考:基于三维护理分级模型的构建
  2. 第二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样文: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3. 第三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模板:*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分类及护理人力配置研究
  4. 第四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例: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模型研究
  5. 第五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格式: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00篇免费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为您写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参考:基于三维护理分级模型的构建

研究目的:构建以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反应程度为依据的三维护理分级模型.开发辅助项目研究的软件模块,实现患者个性化护理方案的自动生成.为规范和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提供依据;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为制定护理收费标准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在文献回顾、现况调查、专家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对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三维度独立分级的分级护理设想进行可行性探讨,包括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评价量表、心理反应状况评价量表的选择与确定,以及对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三个维度不同级别的护理内容指标体系进行专家函询.构建辅助项目研究的软件模块,搭建三维度分级护理模式信息系统平台.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配对卡方检验、Kappa检验.

研究结果:

1.对740名住院患者的调查显示现行分级护理存在不足,主要包括:护理级别与患者实际需求不相符(33.5%)、分级护理措施难以实施到位(36.4%)、分级护理不合理带来医疗纠纷(20.5%)、护理级别定级与病人的需要不合适(16.9%)以及护士的付出与护理收费不相符(39.7%)等.

2.对740名住院患者的调查显示:住院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排序依次为:治疗、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生活护理.

3.对740名住院患者的调查显示:患者焦虑可疑存在及肯定存在的发生率为32%,抑郁的发生率为29.7%,而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患者为9.8%.

4.采取双盲法由负责医生、护士同时依据现行分级护理标准对本组740例患者进行护理级别判断的结果显示:医生组判断的护理级别与护士组判断的护理级别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724,P值为0.000),医生组判断的护理级别较护士组判断结果偏高.(McNemar test值为61.681,P值为0.000).

5.本组负责医生依据现行分级护理标准判断的护理级与评估量表判断的护理级别比较结果显示:与MEWS评分法判断的护理级别比较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022,P值为0.199),医生判断的护理级别较MEWS评分法给出的护理级别偏高(McNemar test值为352.808,P值为0.000);与ADL评分法判断的护理级别比较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009,P值为0.374),医生判断的患者自理能力较ADL评分法判断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偏低(McNemar test值为568.295P值为0.000).

6. Delphi法函询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00%和96.30%;分别有8位、2位专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占29.63%和7.69%.

7. Delphi法函询两轮咨询中权威系数分别为0.81与0.83.

8. Delphi法函询两轮咨询中一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74、0.79;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63、0.69,P值均小于0.01.

9.经过两轮咨询后,形成专家一致性意见,最终构建了基于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反应程度为依据的三维护理分级模型.

10.研究开发了以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反应程度为依据的三维护理分级软件模块.

研究结论:

1.现行分级护理存在不足,制定护理级别最主要的三个依据为病情严重程度、自理能力和精神心理状态,且由医生与护士共同参与.

2.焦虑和抑郁在住院患者中发生率高,心理护理不容忽视.

3.依据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三个维度确定护理等级较医生主观判断护理级别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4.通过Delphi法函询确定了以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三个维度进行病人分级及各级别相应的护理内容和频次,为制定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5.配合辅助软件平台,可以高效、准确的采集相关病人的各类信息,精确的进行统计查询,能够快速有效确定患者护理级别,并得到相应护理内容及频次建议.

第二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样文: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

护理是一门“以人的健康服务”为主的专业,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卫生保健体制革新,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护士队伍从以中专为主体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教育的方向发展.然而,现存护理教育4个培养层次(即,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之间尚未实现无缝衔接的教育体系,由于培养目的、课程设置等原因,高职专科毕业生通过考试、职业资格准入等的学习上升路径被阻断,高职专科护理教育成为终结性教育.这不.仅阻碍了我国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的效率,造成了重复性培养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集约行业及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86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07.全国护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但是,护理人员职业流动性大、护理队伍结构层次参差不齐、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单一课程设置不科学合理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护理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从护理教育体系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策略指导的文章十分有限.为了科学合理地对护理教育发展给出政策性、策略性指导,并保证护理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效率,需要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和解决护理岗位人才需求和护理教育之间的矛盾,把他们转换成有力的支持力量.

本研究以我国护理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点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国内外护理教育制度和模式比较;了解典型区域护理队伍现状和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我国护理教育层次体系、规模与质量、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促进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思路.

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1、阐述健康的内涵和社会价值、界定护理的概念、护士角色定位和护理教育的起源、探讨了护理教育的特征.

2、护理教育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是保证我国护理发展的制度基础.在一系列政策制度的保障下,学者开始关注护理教育的科学性发展,对现有护理教育研究进行了分类归纳.

3、借鉴美、英、日、澳四国护理教育发展经验,从培养目标、教育制度、课程改革和质量监督四个环节出发,对护理教育发展进程进行剖析,并探讨了四国护理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4、选取全国东中西部20个省市37所开办高职护理专业的院校以及相对应300家教学医院,分别进行护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护理专业教学现状调研,以便为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事实依据.

5、从护理教育层次体系、人才培养与需求适应机制和构建贯通课程体系等三个维度对我国护理教育的改革形成标本兼治之策.

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下,护理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而是转向“整体人”,涵盖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健康需求,护士的角色也相应地从护理的实施者,拓展为教育者、咨询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等.护理模式转变可以促进护理人员职业发展、实现护理教育自身发展、落实“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

2、医疗改革过程中,护理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涉及医疗机构管理、妇幼与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等),给护理教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从国家层面上指明了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发展方向.而有关护理教育的研究内容也有所拓宽,如护理法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培养,各热点领域的研究视角更加贴近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操作层面,更加有利促进护理教育体系的建立.

3、尽管美、英、日、澳四个国家护理教育发展各具特色,但均形成了完善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并且各层次之间的无缝衔接成为其发展的共同趋势.培养目标多元化、教育制度体系化、课程改革市场化和质量监督健全化等共同构筑了西方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

4、分析调研数据发现,我国护理教育与专业人才需求存在差距:护理教学尚无统一规范;培养规模大、质量不高;各层次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课程设置偏重学科性质与岗位细化不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受到忽视;缺乏科学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和体系.

5、为实现“三层多元”的护理教育体系,使护理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职业类型教育,而非学历终结教育,论文提出了“建立以护理程序为主线、实施全面整体护理为教学标准、相互衔接可持续发展的护理教育层次结构体系.既有高端学术型教育、中间层次技术型教育,还有基础实用型教育,配合各种人文素质培养和在职继续教育,以培养护理行业的决策层、管理者和实施人”的策略思路,并列举了相应的措施:①治标之策:科学制定护理教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护理专业层次性培养目标,对接岗位任务设置护理课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护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②标本兼治之策: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动态适应机制,完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护理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院校有效衔接合作育人的管理体制,参照国际理念制定中国护理教育标准,积极营造促进护理教育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https://www.mbalunwen.net/hqx/82324.html

第三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模板:*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分类及护理人力配置研究

研究目的“依据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病情配置护士,实行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是当前医改背景下护理人力管理的改革和努力方向.本课题以*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患者所需的实际护理工作量为研究切入点,通过现况研究、工时测算、患者分类、岗位设置的系列课题研究,以探索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力数量和结构的合理配置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神经内科病房各岗位护理人力配置的测算计算公式,以实现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护理人力、节约医院人力成本、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和岗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①采用质性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进行质性访谈和现况调查,了解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当前护理人力配置现状的认识和看法,分析了解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力的配置现状,对比分析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直接护理项目、间接护理项目的实施和参与现状.②采用便利抽样法,以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为研究对象,运用动作时间测定法,采用体育专用秒表测算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每日所需要的直接护理、间接护理工时数.建立以患者自理能力、病情严重程度、护理操作治疗量、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为综合评分指标的患者分类方法,将患者分为ABCD四类,并测算每类患者每日的直接护理时数和间接护理时数.③采用专家会议法,将卫生部岗位管理文件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现状相结合,构建神经内科提供直接护理服务的岗位即临床护理岗位的分层框架和各岗位人员的准入标准、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以及各岗位参与直接护理项目的专家建议工时构成比,以此工时构成比为基础,测算每日责任护士岗、助理护士岗和护理辅助岗的人员配置比例.采用文献分析法引用宽放率和机动系数,建立以护理工作量工时测算为基础的神经内科各岗位护理人力配置的测算模型.

结果①目前神经内科护理人力配置数量总体不足,中夜班护理人力配置更加薄弱,临床护理人员的床护比、护患比均未达到所要求的护理人力配置标准.护理工作内容除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等少数项目外,不同工作经验、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虽然能力不等,但工作内容相同,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以低年资、低工作经验、低职称的大专学历护理人员为主体.②不同自理能力组、不同等级护理组患者直接护理工时的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独采用患者自理能力分类或等级护理分类均不能完全反应临床的护理工作量、不能满足护理人力配置所需的患者分类需求.以专业照顾、护理评估和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为护理工作内容设计患者分类的评分标准,结合自理能力、等级护理、医嘱治疗量、护理评估和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类,ABCD四类患者每日的直接护理时数分别为:120.11、111.21、99.99和37.13min,平均间接护理时间为12.21min.③将临床护理岗岗位细化为责任护士岗位、助理护士岗位和护理辅助岗位,所构建的护理人力配置公式模型为:[(120.11×,NA+111.21×,NB+99.99×,NC+37.13×,ND)/480]×,1.2×,1.46,责任护士岗、助理护士岗、护理辅助岗的配置比例分别为50%、15%、35%.非临床护理岗位其配置公式模型为:[(12.21min×,NABCD)/480]×,1.2×,1.46.NA、NB、 NC、ND为A、B、C、D各分类患者的病人数,NABCD为ABCD四类患者的总病人数.

结论护理人力配置应综合考虑影响护理工作量的各类因素,以患者实际所需的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测算护理工时数,科学地设定护理岗位,优化护理队伍结构,以各岗位所需的护理工时数测算护理人力的配置数量,实现从数量和结构上合理配置护理人力的目标,以促进长效深入地开展岗位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第四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例: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模型研究

护理人力资源已公认为紧缺卫生资源,在住院患者病情越来越复杂、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为最大化利用好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不同等级的护理人员,这一护理管理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本课题组在上海市护理人员等级划分的基础之上,围绕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这一医疗卫生资源集中的场所,进行了护理人员能级配置研究,探索建立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能级配置模型,以期达到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本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能级划分.本部分研究结合两轮Delphi法、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集中讨论的研究方法,设计形成上海市护理人员能级划分体系,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不同等级护理人员的名称(4个条目)、准入标准(6个条目)、岗位职责(45个条目),以及详细的赋权工作内容(127个条目).咨询结果经统计处理,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咨询结果的可信程度较高(Ca等于0.7613).

第二部分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室护理人员能级配置.本部分研究中,课题组应用地理位置分布结合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3所大型综合性医院5个监护病房进行为期7-11天的现场观察.首先,采用多种评估工具对各级护理人员工作量进行测量.主要分析了各类直接护理项目平均耗时情况、单病床患者直接护理项目频数确定、各监护病房日间接护理工作量情况、每日各级护士各班次总工作量等4方面内容,并对不同观察点各级护士日工作量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观察点各级护士日均工作量构成.结果显示,助理护士、注册A护士、注册B护士、专业护士日标准最适工作量分别为8.326±,0.280(h)、6.668±,0.238(h)、7.297±,0.260(h)、7.434±,0.265(h),助理护士的日均工作量最大(约占47%),其次是注册A护士(约占32%)、注册B护士(约占14%),再次是专业护士(约占7%),日均工作量最小的是护理专家(约占O%).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同行评议法对护理工作特异性患者分类工具中各条目的权重值进行设定,在此基础上,通过该患者分类工具采集了622人次监护病房患者分类权重值,并通过快速聚类法,将患者分为4类.再次,通过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自评分和监护病房患者占床时间的采集,得到各级护理人员对工作量的主观评价值与监护病房的床位周转率.最终,综合以上三方面建立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各级护理人员配置模型:患者护理依赖性分类权重与各级护理人员日工工作量之间的多元线形回归方程Y等于0.106+0.017X_1+0.006X_2+0.073X_4+0.093X_5(最大值),Y等于0.112+0.042X_1+0.022X_2-0.015X_3+0.077X_4+0.190X_5(最小值),以及,患者护理依赖性分类权重与各级护理人员日数量之间的线形回归方程组Y等于0.136+5.952N_1/T等于0.190+4.872N_2/T等于0.224+7.872N_3/T等于0.220+16.080N_4/T(最小值),Y等于0.132+6.432N_1/T等于0.193+4.728N_2/T等于0.226+7.584N_3/T等于0.210+18.672N_4/T(最大值).

本研究显示,由于护理人员排班仍然按照护理管理者工作经验或者固定模式进行,没有能够根据患者对护理工作量的需求进行按需弹性排班,导致在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现状下,监护病房护理人员仍存在忙闲不均的情况.本研究得出的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模型,不仅符合上海市护理人员分层合理使用的趋势,而且综合考虑护理人员自身对工作负荷的感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赖性或需求、监护病房床位周转情况等多种因素,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模型,为指导临床护理管理者合理配置不同等级的护理人力提供科学依据,为上海市政府或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第五篇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格式: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幸福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它是个体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反映.幸福既同人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与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上的需求和价值.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常新的意义.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步受到广泛关注,主观幸福感的核心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评价.幸福感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体现,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行幸福感的研究,其对象主要涉及到一些特殊的群体,如教师,公务员,另外对弱势群体如老年幸福感研究很多,而对其他人群如学生、城市居民幸福感也有-些研究,但对医生这一特殊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并不多见.医生是知识型人才,是提供医疗服务,预防与保健,教学与科研,满足病人需求的特殊群体,了解医生的幸福感水平及影响因素,从而可以了解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了解广大医生的需求,为医院管理人员制订政策,留驻人才提供依据.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临床医生的工作幸福感对医生、患者及医疗单位三方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临床医生从工作中获得认同感、满意感、幸福感可增加他们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提供高效、高质量健康保健服务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状况的研究,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医生工作态度,工作价值观,工作体验,心理健康状态的信息并找出其影响因素,关心和爱护医务人员,调动她(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医生的奉献精神,使他(她)们真心成为推进病人满意和忠诚的主力.

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2000字自考论文、5000字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护理中级职称方面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题目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工作与生活状态,幸福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从而了解医生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干预,为医院管理者对临床医生进行科学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稳定医生的队伍,提高其对医院的忠诚度,从而减少医学人才流失.

方法:从2008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及问卷调查方法,访谈方法,对9所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医生幸福感水平进行了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医生一般信息,总体幸福感得分情况,医生的工作特征对幸福感的影响.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临床医生幸福感作为因变量,尝试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影响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分析人口学变量及工作特征对医生幸福感的影响.通过访谈了解医生对幸福的认知,对幸福的感受,对幸福的预测,并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医生幸福与不幸福的原因,及医生综合幸福感水平.

结果:整理并挖掘出有关幸福,幸福感,工作幸福感,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的相关概念.实证研究表明临床医生总体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低,临床医生因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经济收入,其幸福感水平有差异.影响医生幸福感因素分别为学历状况、性格、居住状况、对上级的满意度、对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工作环境、同事关系、晋升机会等.研究表明:医生的人口学特征与工作特征与其幸福感具有相关性.如医生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晋升机会,工作安全性,工作喜欢程度,工作便捷性,同事关系,工作职责等方面与医生的总体幸福感之间具有相关性.

结论:幸福感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和特定的内容,目前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幸福感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指标,幸福感水平的测量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幸福学研究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医生的人口学特征与工作特征对其幸福感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生存状况与幸福感状况的评价与研究,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医生工作态度,工作价值观,工作体验,心理健康状态的信息并提出科学的管理策略.临床医生的工作幸福感对医生、患者及医疗单位三方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医生的幸福关系到患者的幸福,关系到全社会的幸福.医疗服务管理者应了解医生的幸福感水平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采用快乐管理模式,这对医院管理者制订人才留驻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将幸福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当代医生幸福感水平与影响因素,为缓解医患矛盾,为医院管理者了解临床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制订人才留驻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医生的幸福关系到患者的幸福,关系到全社会的幸福.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既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医生幸福感水平与工作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较为真实地反映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快乐管理模式.

研究工具上,采用国际通用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与典型案例分析,结合临床医生工作特征,对医生的幸福感的现状做了真实的评价,并分析了与医生工作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幸福感的影响,反映了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资料.

护理中级职称引用文献:

[1] 护理中级职称论文选题推荐 护理中级职称论文题目怎样取
[2] 护理中级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护理中级职称英语参考文献哪里找
[3] 护理中级职称论文大纲模板范文 护理中级职称论文大纲如何写
《护理中级职称论文范文参考 护理中级职称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护理中级职称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