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选题 > 文章内容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参考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农业水利工程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5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参考: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节水治理模式及其绩效研究
  2. 第二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样文: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分析
  3. 第三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模板:涉农企业介入对西北农户水土资源利用行为及效率影响研究
  4. 第四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例: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
  5. 第五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格式: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

★100篇关于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农业水利工程相关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写作提供农业水利工程相关优秀论文范文格式模板参考.【赶快阅读吧!】

第一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参考: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灌溉节水治理模式及其绩效研究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短缺问题,尤其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在开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节流来缓解水短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迄今为止,有关农田灌溉节水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农户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户灌溉水价的支付意愿,灌溉水价对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的影响,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等方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面临的困境以及世行倡导的SIDD模式上.制度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权制度和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等方面.但是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如何整合政府、农民组织及农户三方面的力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用水管理的节水、输配水系统的节水以及农业节水增收.

本研究将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农田灌溉节水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为解决我国干旱地区的水短缺提供一种新的治理方略.全文是按照“分析框架—理论模型—实证模型”的逻辑结构来进行分析,构建了三层次的农田灌溉节水分析框架,即如何充分发挥农户、村庄和政府在农田灌溉节水中的作用,通过各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实现农田灌溉节水.

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首先测算了不同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灌溉用水效率远远低于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275个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为22.5%,说明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小麦产量可以减少77.5%的灌溉用水,说明2007年民乐县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很低,农业灌溉节水的潜力较大.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区位变量对不同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负,表明海拔越高,农户用水量越少,其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该地区的气温越低,水资源蒸发量越少,依靠灌溉补充水量就越少,故三类地区农户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水从计时开始到灌溉农田的时间对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负,表明地块距离量水设施的距离越远,水资源的非生产性损失越大,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越低.土壤肥力对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负,表明农户为了保证高质量土地的稳产高产,投入了更多的水资源.故而,土壤肥力越高的土地,其水资源利用效率越低.水权面积占水浇地面积比重对不同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负,表明水资源短缺程度越高的农户,其节水的动力就越足,水资源利用效率就越高.水价对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因为被调研农户局限在一个县域范围内,不同农户之间缴纳的水费差距不大,缺乏可比性.非农就业对农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前需要大量成年男劳动力负责的灌水活动,现在妇女和老人就可以完成,大大减小了对成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限制.然后运用C-D生产函数测算了不同农作物的水资源边际产品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m3水资源的投入,胡麻、克新土豆、油菜、大麦、玉米的边际产品价值为正,其中胡麻的水资源边际产品价值最高;小麦和大蒜的边际产品价值为负,也就是说小麦和大蒜的水资源投入已经过量.

论文主体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如何在村庄层面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来兴建和维护渠系,减少渗漏与蒸发,提高渠系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奥斯特诺姆和威廉姆森的相关理论研究发现:在井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容易被私有化,交易成本较低,市场治理是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的最佳治理结构;而在渠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归村庄范围内的农户集体所有,不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自主治理是村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最佳治理结构.而大型灌区和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国家进行投资,政府的投入能够克服农户或者其他主体搭便车的行为,最佳治理结构为层级制.集体行动的结果直接体现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上.因此,本文运用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35个村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工资模式下,村庄主要管水领导拥有的显性激励比较低,为了寻求连任的隐性激励是促使其更好地为村民提供灌溉服务的动力来源.*选举、政府投资都能有效促进农民形成集体行动,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因此,需要推广农民直接选举村庄主要管水领导.

论文主体的第三部分讨论了正式制度建设对农田灌溉节水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之间的水权流转受到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的限制,这不仅制约了水权流转规模的扩张,而且使水权交易价格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水权的行政调整使农民只需要向水资源管理机构进行“寻租”就能获得水资源,且多年水权行政调整使农民形成水权行政调整的预期,也为灌区管理机构利用信息优势和配水权进行寻租.在向其他区域无偿供水的情况下,鼓励农户节约用水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灌区而言,没有任何收益或带来的收益不足抵偿其为节水而付出的成本,灌区缺乏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内在动力和激励机制,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自然不会鼓励农户节约用水,其结果是灌区变相的鼓励农户多用水,使得水资源短缺与严重浪费并存.当向下游供水的水权交易价格低于农业水价,则灌区管理机构愿意在满*灌区农户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将节余的水量卖给下游的农户;如果水权交易价格高于农业水价,则灌区会鼓励农户节约用水,节约更多的水卖给下游,但如果缺乏农户对灌区管理机构的监督,灌区可能侵犯农民的用水权益.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政策启示:(1)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挖掘节水潜力作为实现农田灌溉节水的一条重要途径.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选择节水高效型作物,提高单位水资源的产值,实现农田灌溉节水与农民增收的“双赢”;(2)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立节水型农业种植体系,大力发展低耗水、市场竞争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通过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充分发挥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缺水难题,实现西北地区水土资源的协调发展;(3)进一步推进村庄主要管水领导的直接选举,而不是注重用水者协会这种形式;加强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财政扶持力度,扩大扶持范围;加强对主要管水领导的培训,提高其领导能力;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水资源丰富地区村庄的节水意识;(4)**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增加水利投入作为安排新增建设资金的重点领域.因此,水利管理部门要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弥补水利投资的历史欠账,确保水利工程的投资落到实处,尤其是处于最薄弱地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5)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农田灌溉节水的发展.明晰初始水权的分配,建立农户和灌区两套水权流转体系,鼓励农户和灌区将节余水量进行交易.通过水市场,使农户和灌区管理机构切实感受到发展节水农业有利可图,使其从被动节水向主动节水转变,提高其自觉参与节水的积极性.允许灌区之间进行水权交易,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但是灌区之间的水权交易,要防止灌区管理机构利用手中的信息优势权和水资源的配置权去“寻租”.因此,政府在促进水市场发育的同时,还应该运用法规、制度和政策(如保障灌区农民的原有灌溉权益不受侵害,只有在水资源拥有绝对剩余的情况下灌区才能进行水权交易)等手段来引导水市场的发育,促进其健康发展,防止灌区管理机构侵犯农户的灌溉水权.

第二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样文: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水资源严重缺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又是世界上第一灌溉大国,1999年灌溉面积已达到8亿亩.到2030年前后我国的粮食需求量将比现在提高50%左右,在耕地面积的拓展范围有限的条件下,灌溉面积的扩张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

我国在灌溉农业的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则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以粮食生产为例,我国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用水是发达国家的2到2.5倍.而造成农业用水低效率的原因一是节水技术本身的落后,二是农业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大量问题使得节水技术的发展和落实的激励机制缺位,并难以为节水技术的推行和贯彻提供制度安排上的保障.在现行农业水资源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中,尤以水权、水价和水市场等合理制度的缺乏和灌溉系统管理制度上的缺憾为突出.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探讨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对水权、水市场安排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制度激励、水价制度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经济激励、灌区管理制度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经济利益主体以及节水技术的应用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经济分析做了研究,并对水权、水市场安排、水价改革、灌区管理制度改革以及节水技术供给与水资源利用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和文献回顾,含第一、第二章.本部分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介绍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前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

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框架部分,主要由第三章构成,该部分提出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并提出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产权、市场和政府实现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部分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分析,包括第四、五、六、七章.首先对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两种手段的结合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水权、水市场理论进行了可操作方面的探讨.认为通过引入市场配置手段,水权的所有者才能通过有偿的市场进行水权交易,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权、水市场安排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制度激励.

然后本部分分析了水价制度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的经济激励,对我国现有水价制度弊端隐含的经济学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狭义的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忽视了水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导致对水资源的大量需求,引起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基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价政策导向则应改变我国目前水价结构单一的现状,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接着本部分进一步对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保障因素进行分析,用产权制度创新的理论解释了自主管理灌排区在中国得以实践的根源,认为灌区管理制度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经济利益主体,在自主管理灌排区框架下建立以用水者协会为核心,推行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方式加强经营管理将取代原先的小型农村水利改革应成为农村水利工程改革的核心,集体水权向用水者协会过渡是一个必然选择.

最后本部分对节水行为的最终落实手段一节水技术一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与分析,对有关节水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及节水技术应用制度与政策激励进行了经济分析和可持续评价,认为水权、水市场的建立,水价的提高,以及国家对节水的投资都会促进用水者协会或其他经济利益主体对节水技术的应用,从而最终导致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的最后部分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创新政策建议如下: 1、由于水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等特点,单纯的市场机制、单纯的政府机制、或者单纯的产权机制都不能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府宏观调控下产权明晰的水资源准市场配置是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2500字高校毕业论文、10000字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农业水利工程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选题
2、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推进水资源价格合理化,依据资源总经济价值理论和社会成本定价方法确定水价,以促进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4、鼓励更多的用水者参与灌区管理,以改进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将水权赋予用水者,推行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5、建立农业节水科学研究、推广、咨询、服务机制,为农业节水制度安排提供技术和落实手段上的保障.

第三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模板:涉农企业介入对西北农户水土资源利用行为及效率影响研究

我国西北部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资源短缺成为农地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农业发展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然而与水资源严重短缺不相协调的是,该地区一直局限于传统的粗放经营和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要素的数量来获得产品总量的增长,再加上管理不善、设施老化、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乏力以及对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等原因,西北地区水资源大量被浪费,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高效利用农业水资源,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仅是打破水资源对农地资源的限制,发展农业本身的需要,更是解决西北部缺水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已有大量研究关注于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影响因素.农户作为农业资源的主要利用者,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因此大多研究侧重于分析自然禀赋以及农户家庭特征等内在因素影响到农户生产行为,进而对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产生影响.然而,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涉农企业大量介入农村,带动“小农户”进入“大市场”,使得农户其生产决策不再独立封闭,而是逐渐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企业或政府“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作为联接农户与市场的重要*方,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经营合作关系直接影响到农户生产积极性,甚至影响整个产业化发展.而在此过程中,政府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推动者,一方面通过引导或强制的手段来保证供给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对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往往也起到很好推动及服务作用.因此,如何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将涉农企业介入带来的一系列外部环境因素作为重要影响变量引入对农户水土资源利用行为及效率的影响分析中,成为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在自然环境约束的条件下,解决农业水资源限制的更有效途径是通过农户传统粗放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加大对节水技术的投资来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涉农企业介入农业生产,通过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将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直接有效传达给农户,带动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销售,在政府的推动作用下促进农户实现主导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农户对优势农产品的种植选择行为影响了当地水土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传统小规模分散生产方式的转变统一了农户灌溉利益,提高了农户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需求;同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比较收益,增加农户收入,提高了农户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而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带动了农户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利设施的完善有效减少了输配水中的效率损失,促进了农业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可见,涉农企业介入不仅带来的农业生产外部环境的影响,且改变了农户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并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生产外部环境的变化综合影响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生产技术有效率的农户同样被定义为资源利用有效率.因此,涉农企业通过对农业生产外部环境的影响,带动农户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水利设施投资的增加,最终影响到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以甘肃省民乐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为例,将马铃薯加工企业介入带来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引入对农户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水土资源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分析其如何对农户种植选择行为以及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通过规模化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节水投资的增加影响农户生产技术效率以及水土资源利用效率.论文主体分以下三大部分:1.涉农企业介入对农户种植选择行为的影响.涉农企业介入农村,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主导产业,通过完善农业市场,带动农户实现主导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由于农业为生产风险较大的产业,存在资源优势的同时往往也存在一定的资源限制,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稀缺因素的制约.首先利用边际产值相等为资源配置最优原则,判断研究区域推广马铃薯种植是否符合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结果发现该区域马铃薯,特别是大西洋新品种具有明显的水土资源利用比较优势,对主导产业的推广有利于优化水土资源配置.但是根据当地农户对马铃薯及大西洋品种的种植选择行为描述性分析可以看出,当地马铃薯的推广还未形成大规模的种植,农户对马铃薯种植积极性并不高.分析研究区域涉农企业介入带来的市场、政府及企业发展概况并得出研究假说,最终将外部影响因素带入二元选择及受限因变量(Probit/Tobit)模型中实证检验,结论指出:农业市场的完善显著提高了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龙头企业的介入增加了农户的销售渠道,但是由于其与农户过于分散的联接方式并没有改变农户在生产经营中的弱势地位,造成龙头企业收购负向影响农户对马铃薯种植积极性.此外,政府推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大西洋新品种实施的优先灌水政策也有利于马铃薯种植的推广.2.涉农企业介入对农户水利设施投资行为的影响.农田水利设施长期被视为公共物品,由政府负责投资.然而农业税费改革之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面临着极大的供给困境.农户作为小型农田水利投资最直接的受益者,其长期有效的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及管理是保障小型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基础.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涉农企业介入对农户水利投资的影响,一方面直接影响农户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方式,增加了农户对水利设施的需求,农业收入的增加又提高了农户对水利设施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对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间接带动农户的私人投资.再对研究区域涉农企业介入对农户水利设施新建或维修改进行为的直接及间接影响带入多值选择(Multinomial Logit)模型中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虽然该区马铃薯的推广仍处在开始阶段,马铃薯种植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种植,但是马铃薯的种植增加了农户水资源的需求,农户对水资源的依赖越大,则会更倾向对水利设施投资.地方政府对大西洋新品种实施的优先灌水政策及对灌水时间的调整,显著正向影响到农户新建水利设施的决策.此外涉农企业介入激励了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府投资显著带动了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的私人投资.3.涉农企业介入对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对技术效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挖掘现有技术,节约投入成本增加产出,促使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最终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综合涉农企业带来的规模化生产以及对水利设施的投资,理论分析涉农企业介入农户生产技术效率以及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效率的测算为研究出发点,利用随机前沿函数(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A)测算研究区域马铃薯种植中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及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农户生产中普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也十分低下.通过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 OLS)分析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可以看出:马铃薯种植规模并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及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却负向影响到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这和当地对大西洋马铃薯新品种实施的优先灌水政策有一定关系,对新品种的保水灌溉可能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渠系完善的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及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更高,涉农企业介入带动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利于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新品种新技术由于在引入初期,仍存在一定技术上的缺陷而导致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降低;马铃薯的商品率越高,越有利于农户提高市场意识并按照市场需求合理组织生产,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而农户与公司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减少农户生产的不确定性,对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协议的签订并没有对水土资源利用效率造成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只有较少农户与公司签订种植协议,而且协议中保护价格较低,对农户并不能起到相应的规避风险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在协议中并没有涉及到技术培训.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正确引导涉农企业介入农业生产以提高农户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提出政策建议,包括:(1)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确定优势主导产业,合理实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在主导产业选择上除考虑资源优势,更要充分考虑到资源限制,通过涉农企业的正确引导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化的发展,调整区域种植结构,实现水土资源优化配置.(2)完善农业市场,提高农民农业收入,增加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性.通过涉农企业的*作用将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直接有效传达给农户,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按照市场的需求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商品率以增加农民收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户提高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减少输配水中的资源损失.(3)健全“涉农企业+农户”模式,形成利益一体化共同体,保障农民收益.涉农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农户的联接方式,带动农户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并改善农户在农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保障农民收益,促进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4)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政府的服务功能、政策推动及财政支持.涉农企业带动农户市场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及政策支持,但同时也要避免服务错位的现象,以及防止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https://www.mbalunwen.net/kejidaquan/86698.html

第四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例: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

农户作为盐碱地土地利用的主体,其行为选择对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松嫩平原西部、伊犁河谷地区为研究区域,在理解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以盐碱地产权安排为切入点,从农户决策行为入手,借鉴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讨论了盐碱地产权制度安排、农户行为响应与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全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盐碱地产权安排与农业持续利用作用机理分析.在对土地产权理论、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农地产权和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的内涵,并根据国内外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了本研究的前提假设,并进一步分析了盐碱地产权与农业持续利用的作用机理.

(2)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耕作行为响应分析.基于Tobit函数,在农户层次上,建立了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土地经营行为响应模型.从区域整体分析:①盐碱地产权安排对农户土地经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权的稳定性、流转安全性以及由产权制度安排所引起的土地细碎化程度和人地资源协调度等方面.产权稳定性每提高1个单位,将会使农户流入耕地面积占家庭经营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简写为y1)增加15.8%;流转安全性指标每提高1个单位,y1绝对值将会增加0.156;农户家庭人均责任田耕地面积每增加1%,y1会降低16.8%;而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责任田田块数量每降低1%,则会引起y1增加的绝对量为0.198.②影响y1的农户自身因素按照显著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户收入结构>,户主年龄>,耕种意愿>,劳动力数量>,教育水平.其中,农户收入结构、劳动力数量、农户对盐碱农用地耕种意愿、户主教育水平等因素与y1正相关,而户主年龄与之负相关.③农业保险与yl正相关,而土壤盐碱化程度和农业补贴等因素与y1负相关.从区域差异性分析:①垦利县、镇赉县土地种植结构单一、复种指数低,分别为单季棉和单季稻.察布查尔县熟化盐碱地采取水旱轮作的方式,种植结构相对多样,而新增盐碱地以水田为主,撂荒现象严重.总体看来,以耐盐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规模种植为主,特种耐盐植物、耐盐饲草等先锋作物比重很低.②垦利县农户盐碱地规模经营最明显,镇赉县次之,察布查尔县最低.维护产权稳定、减少田块数量、增加单个地块面积有利于提高垦利县农户耕作意愿.镇赉县宜通过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推广,通过货币、政策、实物等多样化的技术补贴,提高农户耕种规模.察布查尔县则宜根据盐碱地改良的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步进式补贴方式.

(3)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培肥行为响应分析.基于有序Probit函数,在田块层次上,建立了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改良性培肥行为响应模型.分析表明:①从整体样本数据分析,影响农户改良性培肥行为选择(以下简称为y2)的盐碱地产权因素按照其显著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产权类型>,产权的稳定性>,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农户盐碱地产权抵押的意愿.盐碱地产权越稳定,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越高,农户土地抵押意愿越强,农户越倾向于选择盐碱地改良性培肥行为.与责任田和转包地相比,农户更倾向于在自家开荒地上进行盐碱地土壤改良投资.除了盐碱地产权因素之外,是否有肥料补贴、农户种地意愿强度、盐碱地改良技术及配套程度、田块土地利用类型等农业政策及服务体系、农户特征和土地利用特征与y2关系均较为密切.②根据分区县样本分析,盐碱地产权因素对y2的影响差异较大.第一,在垦利县,影响y2的产权指标按照显著性从大到小依次为:产权安全性>,土地调整频率>,产权类型>,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等;其次,田块面积与y2正相关,而户主受教育水平、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则与y2负相关.第二,在镇赉县,影响y2的产权指标主要有产权类型和产权抵押意愿2个指标.而田块指标和农户自身特征对因变量影响突出,其中,土地盐碱化程度、户主受教育水平、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农户盐碱地农业开发及耕种意愿等指标与y2负相关,家庭耕种土地总面积与y2呈现正相关关系.第三,在察布查尔县,农地产权因素对y2的影响并不明显,而肥料补贴、土地利用类型、农户盐碱地农业开发及耕种意愿、农户对产权的认知水平以及盐碱农用地利用技术及配套完备程度等则是主要驱动因素.根据回归结果,信贷的便利性以及土地产权抵押意愿也是影响y2的重要因素,但与之负相关.

(4)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响应分析.基于二元Logistic函数,在农户层次上,建立了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水资源利用行为响应模型.以农户是否采取盐碱地农业水资源利用行为为因变量(以下简称y3),区分农田水利设施是否涉及耕地占用和调整两种情形(如果是,记为情形Ⅰ;如果否,记为情形Ⅱ),分别进行定量模拟.分析表明,①全部样本数据模拟结果中,盐碱地资源利用及产权因素、水资源利用因素、农户特征及政府补贴等外部支持因素对y3均有密切影响.第一,耕地规模与y3正相关,并且在情形Ⅱ下,影响程度显著增强:土地越细碎化,土地调整越频繁,农户合理性灌溉行为选择意愿越弱.第二,水资源保证率越低,水费在农业生产总投入的比重越大,农户合理性灌溉行为选择意愿越强,并且在情形Ⅱ下,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备度也成为影响y3的因素之一,并与之正向关联.第三,家庭劳动力和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等农户特征与y3负相关,而政府对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补贴则对农户的行为选择起到了催化作用.②在情形Ⅰ下,分县样本数据模拟结果表明,在垦利县,影响y3的因素按照显著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补贴≥土地产权稳定性≥耕地规模>,水资源短缺程度>,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备程度,政府补贴越多、盐碱地产权越稳定、水资源越短缺、水利工程设施越完备、农户经营耕地规模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合理性灌溉行为;镇赉县影响y3的因素按照显著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土地利用类型>,地块数量>,户主教育水平>,水资源短缺程度>,政府补贴,水田面积比重越大、地块总数量越少、户主受教育水平越高、水资源越短缺、政府补贴比例越高,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合理性灌溉行为;察布查尔县影响y3的因素按照显著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土地利用类型>,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备程度≥劳动力数量>,耕地总面积.③在情形Ⅱ下,方程拟合优度较好,但各地区影响农户灌溉行为选择的因素显著性不明显,并且区域间差异较大.

(5)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根据公共政策供给与需求理论,结合我国典型地区盐碱农用地利用实践,以盐碱地产权制度为切入点,区分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新增土地和存量土地,按照盐碱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思路,提出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方式集成方案.①针对新增国有盐碱农用地建议采用政府主导的开发与整治方式,采用市场主导的经营方式;②针对存量国有盐碱农用地建议在遵循原经营主体意愿的前提下,采用政府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盐碱地改良与经营;③针对新增集体盐碱农用地建议采用村集体主导方式进行开发整治与经营;④针对存量集体盐碱农用地建议采用中低产田改造等国家立项与村集体主导相结合的方式,综合采取补贴、信贷、保险等措施,促进盐碱地持续利用.在此基础上,对垦利县、镇赉县和察布查尔县等典型地区盐碱农用地持续利用管理从盐碱地开发、农业利用与土地资源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和保障体系.

第五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格式: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

本文对明清时期太湖和关中两地区的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其主旨是要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和水资源的关系,如何合理认识和对待人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地位问题.本文研究主要有三个重点:一是研究人和水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冲突与互动;二是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们在利用、分配水资源时的互动.三是对于影响农业水资源利用方式以及利用效率的诸方面因素进行探讨.

全文共分五章,以太湖和关中地区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了明清时期的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从明清时期太湖和关中地区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来探讨人和水的关系.水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对地表水资源的利用和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太湖地区水资源丰富,因此该地区的农业用水基本是利用地表水资源,突出的表现形式为河渠灌溉和塘浦圩田的开发利用以及海塘的修筑.关中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不丰富,人们在利用地表水资源进行河渠灌溉的同时,还注重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表现形式为凿井和利用泉水灌溉.不同的灌溉方式体现了人们在利用水资源时,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利用方式,达到为农田灌溉服务的目的.

第二章是研究自然水环境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自然水环境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自然水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太湖地区是以水田作物为中心,关中地区以旱地作物为中心.不同的自然水环境也影响了地区耕作技术的差异,太湖地区水田耕作技术发达,关中地区则是旱地耕作技术完备.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也即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土地的垦殖,耕地面积的扩大又引起了自然水环境的变迁.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从制度层面考察人们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所谓制度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它改善人们在分配资源和争夺资源方面的紧张.它给出一个游戏规则或解决方案,来解决水资源的分配问题,使水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具体从对水资源的管理方略和水资源利用中的矛盾冲突与协调两个方面论述.

第三章从明清时期太湖和关中地区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方略,来探讨在农业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人水关系和人人关系.农业水资源的管理主要分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农业用水管理.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决定着水利工程发挥的效应,文章主要从水利工程的经营方式、维护管理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入手来探讨明清时期太湖和关中地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这篇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农业水利工程引用文献:

[1]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题目推荐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2] 经典农业水利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水利工程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提纲怎么写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范文参考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农业水利工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